群众路线论述

会议时间:2014年5月13日 地点:医院会议室 参加人员:医院全体党员干部职工 学习内容:学习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有关群众路线的重要论述

一、邓小平关于群众路线的重要论述

(一)时代背景

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1、跟上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步伐,抓机遇谋发展。党离不开人民,人民也离不开党。

2、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任务繁重而紧迫,唯一正确的办法就是走群众路线。

3、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听取群众的呼声,拨乱反正,解决群众中待解决的问题。

4、改革以市场为导向,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首先解决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逐步奔向小康社会。

邓小平:衡量工作的最高标准是看“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 十三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

5、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生产力的发展,个别领导干部腐败日益加剧:干部搞特殊化必然脱离群众。

邓小平《高级干部要带头发扬党的优良传统》。

(二)基本要点

1、一个革命的政党,就怕听不到群众声音,最可怕的是鸦雀无声。

邓小平“党内和人民群众中,肯动脑筋、肯想问题的人愈多,对我们的事业就愈有利。”

2、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3、一切以人民群众利益做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

4、是否有助于人民富裕幸福的“三个有利于”是判断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

5、领导不是自封的,要看群众承认不承认,批准不批准。

6、我相信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

邓小平《贯彻调整方针,保证安定团结》

7、党是整个社会的表率,党的各级领导同志又是全党的表率

8、什么叫领导?领导就是服务。

(三)重大决策和活动

1、要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2、满足群众的需要,推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把握两个大局,实现两个转变,实施“先富带后富”,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

二、 江泽民同志关于群众路线的重要论述

(一)时代背景

1、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西方资本主义有所发展、苏东剧变、改革进入深水区、黄金发展期与矛盾凸显期并存。

2、一系列重大事件的发生引起了我们党对于执政问题的深入思考,苏东剧变、世界上一些长期执政的大党失去了执政地位。

如何执政?党的态度:第一,必须坚持我们党的执政地位。第二,必须获得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3、我们党的执政角色和执政环境发生深刻变化。

两个“成为”,提出“三个代表”。

(二)基本要点

1、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主

江泽民,1994,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讲话。

2、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兼顾两个方面。第一,首先应当考虑和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同时又必须体现和兼顾好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具体利益。

3、执政党最大的危险是脱离人民群众

“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兴亡的最根本因素。”

4、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

把教育群众同造福群众结合起来,把建立健全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同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和权益诉求结合起来,这是做好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则和重要方法。

5、密切联系群众的关键是要为群众办事。

6、群众路线要在实践中不断创新。

(三)重大决策与活动

1、把“三农”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统筹城乡发展。

2、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江泽民“要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要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要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3、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4、把扩大内需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

5、正确处理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关系,加强统筹兼顾,促进协调发展。

三、胡锦涛关于群众路线的重要论述

(一)时代背景

1、人民生活改善,发展矛盾突出

发展的问题依然尖锐,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日益突出,客观上要求我们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

2、社会利益多元化,群众诉求多样化。

3、人民群众内部矛盾增多,群众利益受损,群体性事件多发易发。

乌坎事件启示我们:社会管理得好不好,不在于是否存在矛盾冲突,而在与能否很好地容纳和化解矛盾冲突。

4、群众意识淡化,为人民谋利益观念树立不牢。

(二)基本要点

胡锦涛:“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和公仆意识,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

1、坚持以人为本

人,是指最广大人民群众。在当代中国,就是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包括社会各阶层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本,就是根本,就是一切工作的出发地和落脚点。

胡锦涛:“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2、群众利益无小事

胡锦涛:“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兴亡的根本性因素。”无论何时何地,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永葆公仆本色,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人生最大追求。

3、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4、尊重人民主体地位。

胡锦涛:“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本在于发挥人民主体作用。”“实践证明,推动科学发展,一定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仅仅依靠人民群众,切实体现人民意愿,把全社会的积极性引导到推动科学发展上来。”

5、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

6、坚持执政为民理念。

(三)重大决策与活动

1、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2、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2004年中公中央下发《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基本要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意见》。

3、取消农业税。

4、社保、医保全覆盖。

5、深化社会管理体制改革。

会议时间:2014年5月13日 地点:医院会议室 参加人员:医院全体党员干部职工 学习内容:学习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有关群众路线的重要论述

一、邓小平关于群众路线的重要论述

(一)时代背景

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1、跟上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步伐,抓机遇谋发展。党离不开人民,人民也离不开党。

2、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任务繁重而紧迫,唯一正确的办法就是走群众路线。

3、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听取群众的呼声,拨乱反正,解决群众中待解决的问题。

4、改革以市场为导向,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首先解决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逐步奔向小康社会。

邓小平:衡量工作的最高标准是看“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 十三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

5、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生产力的发展,个别领导干部腐败日益加剧:干部搞特殊化必然脱离群众。

邓小平《高级干部要带头发扬党的优良传统》。

(二)基本要点

1、一个革命的政党,就怕听不到群众声音,最可怕的是鸦雀无声。

邓小平“党内和人民群众中,肯动脑筋、肯想问题的人愈多,对我们的事业就愈有利。”

2、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3、一切以人民群众利益做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

4、是否有助于人民富裕幸福的“三个有利于”是判断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

5、领导不是自封的,要看群众承认不承认,批准不批准。

6、我相信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

邓小平《贯彻调整方针,保证安定团结》

7、党是整个社会的表率,党的各级领导同志又是全党的表率

8、什么叫领导?领导就是服务。

(三)重大决策和活动

1、要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2、满足群众的需要,推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把握两个大局,实现两个转变,实施“先富带后富”,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

二、 江泽民同志关于群众路线的重要论述

(一)时代背景

1、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西方资本主义有所发展、苏东剧变、改革进入深水区、黄金发展期与矛盾凸显期并存。

2、一系列重大事件的发生引起了我们党对于执政问题的深入思考,苏东剧变、世界上一些长期执政的大党失去了执政地位。

如何执政?党的态度:第一,必须坚持我们党的执政地位。第二,必须获得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3、我们党的执政角色和执政环境发生深刻变化。

两个“成为”,提出“三个代表”。

(二)基本要点

1、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主

江泽民,1994,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讲话。

2、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兼顾两个方面。第一,首先应当考虑和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同时又必须体现和兼顾好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具体利益。

3、执政党最大的危险是脱离人民群众

“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兴亡的最根本因素。”

4、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

把教育群众同造福群众结合起来,把建立健全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同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和权益诉求结合起来,这是做好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则和重要方法。

5、密切联系群众的关键是要为群众办事。

6、群众路线要在实践中不断创新。

(三)重大决策与活动

1、把“三农”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统筹城乡发展。

2、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江泽民“要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要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要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3、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4、把扩大内需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

5、正确处理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关系,加强统筹兼顾,促进协调发展。

三、胡锦涛关于群众路线的重要论述

(一)时代背景

1、人民生活改善,发展矛盾突出

发展的问题依然尖锐,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日益突出,客观上要求我们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

2、社会利益多元化,群众诉求多样化。

3、人民群众内部矛盾增多,群众利益受损,群体性事件多发易发。

乌坎事件启示我们:社会管理得好不好,不在于是否存在矛盾冲突,而在与能否很好地容纳和化解矛盾冲突。

4、群众意识淡化,为人民谋利益观念树立不牢。

(二)基本要点

胡锦涛:“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和公仆意识,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

1、坚持以人为本

人,是指最广大人民群众。在当代中国,就是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包括社会各阶层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本,就是根本,就是一切工作的出发地和落脚点。

胡锦涛:“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2、群众利益无小事

胡锦涛:“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兴亡的根本性因素。”无论何时何地,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永葆公仆本色,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人生最大追求。

3、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4、尊重人民主体地位。

胡锦涛:“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本在于发挥人民主体作用。”“实践证明,推动科学发展,一定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仅仅依靠人民群众,切实体现人民意愿,把全社会的积极性引导到推动科学发展上来。”

5、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

6、坚持执政为民理念。

(三)重大决策与活动

1、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2、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2004年中公中央下发《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基本要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意见》。

3、取消农业税。

4、社保、医保全覆盖。

5、深化社会管理体制改革。


相关内容

  • 三个代三个代表三个代表三个代表个代表
  • ! ! 三个代表"" 宋贵伦 ! ---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论述对毛泽东思想 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具有极为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指导意义.它从根本上进一步我们要建设一个什回答了在充满希望和挑战的 ...

  • 毛概论述题(2013年修改版)5道重点论述题及答案
  • 一.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强调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新一届政府提出持续发展经济.不断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正的三项重点任务,都对政府职能体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是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习近平总 ...

  • 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心得体会
  • 学习<论党的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 心得体会 经过近一段时间对<论党的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的学习,感触颇多.该书摘录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同志关于党的群众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对党的群众工作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主要任 ...

  • 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重要论述摘编
  • 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重要论述摘编 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群众工作是社会管理的基础性.经常性.根本性工作.在新的时期,群众工作有了新的变化,出现了新的特点.为帮助广大党员干部学好<论党的群众工作--重要论述摘编>,把握我们党关于群众工作的思想内涵和基本精神,了解新时 ...

  • 03[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
  • 毛泽东关于群众路线的重要论述 一.时代背景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革命的敌人过于强大 (1)中国革命的敌人过于强大,必须广泛动员群众力量. (2)当的使命和人民利益的一致性,走群众路线成为可能. (3)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积极探索群众路线.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社会主义建设 ...

  • 简答论述题1
  • 三.简答题(31-34题,每题8分) 1.简述规律的内在特征. 2.简述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3.简述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 4.简述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理论意义. 5.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6.简答在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积极作用 7.简答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8 ...

  • 开展[论党的群众工作--重要论述摘编]读书学习活动的情况汇报
  • 墨江路政中队开展<论党的群众工作--重 要论述摘编>读书学习活动的情况汇报 近日,我中队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学习了由中宣部理论局组织选编的<论党的群众工作--重要论述摘编>相关内容,感触很深.把学习<论党的群众工作--重要论述摘编>列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建设学习型党组 ...

  • 论述党的思想路线与马克思主义认识理论的一致性
  • 论述党的思想路线与马克思主义认识理论的一致性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关于人类认识的产生.本质.发展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是党确立思想路线的哲学根据.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 ...

  • 群众路线的由来及内涵[3]
  • 2013年10月14日09:09  来源:北京日报 党的群众路线的系统总结和概括 冷溶:关于党的群众路线思想,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有过三次系统的总结和概括,这对党的群众路线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第一次是在1945年党的七大上. 党的七大召开前所作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系统总结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