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珏[哭李商隐(其二)]高考诗歌鉴赏

崔珏《哭李商隐(其二)》鉴赏

古诗鉴赏

0119 2202

哭李商隐(其二)

崔珏 虚负凌云万丈才, 一生襟抱未曾开。 鸟啼花落人何在, 竹死桐枯凤不来。 良马足因无主踠, 旧交心为绝弦哀。 九泉莫叹三光隔, 又送文星入夜台。

这是一首情辞并茂的悼友诗。

李商隐是一代才人。崔珏说他有“才”且“凌云万丈”,可知其才之高,而冠以“虚负”二字,便写出了对世情的不平。有“襟抱”且终生不泯,可知其志之坚,而以“未曾开”收句,便表现了对世事的鞭辟和对才人的叹惜。首联貌似平淡,实则包含数层跌宕,高度概括了李商隐坎坷世途、怀才不遇的一生。

中间两联,承首联而写“哭”。李商隐有《流莺》诗:“曾苦伤春不忍听,凤城何处有花枝?”以伤春苦啼的流莺,因花落而无枝可栖,自喻政治上

的失意。崔诗“鸟啼花落人何在”,则用“鸟啼花落”烘托成一幅伤感色调的虚景,唤起人们对李商隐身世的联想,以虚托实,使“哭”出来的“人何在”三个字更实在,更有劲,悲悼的意味更浓。

第四句以“桐枯凤死”暗喻李商隐的去世。《庄子·秋水》:“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竹实)不食,非醴泉不饮”,足见其高贵。这鹓雏即是凤一类的鸟。李商隐在科第失意时,曾把排抑他的人比作嗜食腐鼠的鸱鸟,而自喻为鹓雏(《安定城楼》:“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当时凤在,就无桐可栖,无竹可食。如今竹死,桐枯,凤亡,就更令人悲怆了。此句用字平易、精审,可谓一哭三叹也。

“良马足因无主踠”,良马不遇其主,致使腿脚屈曲,步履维艰,这是喻示造成李商隐悲剧的根本原因,要归之于压制人材的黑暗的政治现实。一般人都为此深感悲愤,何况作为李商隐的旧交和知音呢?“旧交心为绝弦哀”,明哭一声,哀得恸切。春秋时,俞伯牙鼓琴,只有钟子期闻琴音而知雅意,子期死后,伯牙因痛失知音而绝弦罢弹。借此故事,十分贴切地表达了对亡友真挚的情谊和沉痛的哀思。

尾联独运匠心,采用了“欲进故退”的手法,荡开笔触,不说自己的悲哀,却用劝慰的语气说:“九泉莫叹三光隔,又送文星入夜台”。莫要悲叹九泉之下见不到日月星三光吧,现在您的逝去,就是送入冥间的一颗光芒四射的“文星”啊!这是安慰亡友吗?这是诗人自慰吗?其实都不是。李商隐潦倒一生,郁郁而逝,人世既不达,冥间安可期?因此说,这只不过是极度悲痛的别一种表达方式,是“反进一层”之法。

撼动人心的悲恸,是对着有价值的东西的毁灭。这首诗就是紧紧抓住了这一点,把誉才、惜才和哭才结合起来写,由誉而惜,由惜而哭,以哭寓愤。誉得愈高,惜得愈深,哭得愈痛,感情的抒发就愈加浓烈,对黑暗现实的控诉愈有力,诗篇感染力就愈强。互为依存,层层相生,从而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崔闽 傅经顺)

崔珏《哭李商隐(其二)》鉴赏

古诗鉴赏

0119 2202

哭李商隐(其二)

崔珏 虚负凌云万丈才, 一生襟抱未曾开。 鸟啼花落人何在, 竹死桐枯凤不来。 良马足因无主踠, 旧交心为绝弦哀。 九泉莫叹三光隔, 又送文星入夜台。

这是一首情辞并茂的悼友诗。

李商隐是一代才人。崔珏说他有“才”且“凌云万丈”,可知其才之高,而冠以“虚负”二字,便写出了对世情的不平。有“襟抱”且终生不泯,可知其志之坚,而以“未曾开”收句,便表现了对世事的鞭辟和对才人的叹惜。首联貌似平淡,实则包含数层跌宕,高度概括了李商隐坎坷世途、怀才不遇的一生。

中间两联,承首联而写“哭”。李商隐有《流莺》诗:“曾苦伤春不忍听,凤城何处有花枝?”以伤春苦啼的流莺,因花落而无枝可栖,自喻政治上

的失意。崔诗“鸟啼花落人何在”,则用“鸟啼花落”烘托成一幅伤感色调的虚景,唤起人们对李商隐身世的联想,以虚托实,使“哭”出来的“人何在”三个字更实在,更有劲,悲悼的意味更浓。

第四句以“桐枯凤死”暗喻李商隐的去世。《庄子·秋水》:“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竹实)不食,非醴泉不饮”,足见其高贵。这鹓雏即是凤一类的鸟。李商隐在科第失意时,曾把排抑他的人比作嗜食腐鼠的鸱鸟,而自喻为鹓雏(《安定城楼》:“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当时凤在,就无桐可栖,无竹可食。如今竹死,桐枯,凤亡,就更令人悲怆了。此句用字平易、精审,可谓一哭三叹也。

“良马足因无主踠”,良马不遇其主,致使腿脚屈曲,步履维艰,这是喻示造成李商隐悲剧的根本原因,要归之于压制人材的黑暗的政治现实。一般人都为此深感悲愤,何况作为李商隐的旧交和知音呢?“旧交心为绝弦哀”,明哭一声,哀得恸切。春秋时,俞伯牙鼓琴,只有钟子期闻琴音而知雅意,子期死后,伯牙因痛失知音而绝弦罢弹。借此故事,十分贴切地表达了对亡友真挚的情谊和沉痛的哀思。

尾联独运匠心,采用了“欲进故退”的手法,荡开笔触,不说自己的悲哀,却用劝慰的语气说:“九泉莫叹三光隔,又送文星入夜台”。莫要悲叹九泉之下见不到日月星三光吧,现在您的逝去,就是送入冥间的一颗光芒四射的“文星”啊!这是安慰亡友吗?这是诗人自慰吗?其实都不是。李商隐潦倒一生,郁郁而逝,人世既不达,冥间安可期?因此说,这只不过是极度悲痛的别一种表达方式,是“反进一层”之法。

撼动人心的悲恸,是对着有价值的东西的毁灭。这首诗就是紧紧抓住了这一点,把誉才、惜才和哭才结合起来写,由誉而惜,由惜而哭,以哭寓愤。誉得愈高,惜得愈深,哭得愈痛,感情的抒发就愈加浓烈,对黑暗现实的控诉愈有力,诗篇感染力就愈强。互为依存,层层相生,从而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崔闽 傅经顺)


相关内容

  • 高考诗歌鉴赏--诗歌景物形象学案学生
  • 高考诗歌鉴赏二--景物形象鉴赏复习(学生) 学习要点: 1.了解景物形象的特点. 2.结合典型例题及训练题,掌握鉴赏诗歌景物形象的方法,学会规范回答诗 歌表述题. 知识储备: 一.景物形象 景物形象是指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诗歌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对于抒情诗而言,诗人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 ...

  • _[雨霖铃]对高考诗歌鉴赏题的母本意义
  • <雨霖铃>对高考诗歌鉴赏题的母本意义 笊 江苏如东高级中学 江雪松 <考试说明>把古诗词鉴赏定位在阅读"浅易"诗词,"考查材料以唐宋诗词为主","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 ...

  • [马嵬](其二)典型教学设计研究
  • <马嵬>(其二)典型教学设计研究 134416 陈凤连 [课程分析] < 马嵬>(其二)是一首政治讽刺诗,锋芒指向了李唐前朝皇帝唐玄宗.安史之乱潼关被攻破时,唐玄宗逃亡蜀地避难.随行军队行至马嵬驿哗变,杀死杨国忠,并要求杀死杨贵妃.唐玄宗不得已令杨贵妃自缢,史称"马 ...

  • 诗词鉴赏教案
  • 诗歌鉴赏二轮复习之疑难点各个击破教案一 高三年级 陈雅琴 [学情分析] 诗歌鉴赏专题是最早进入大一轮复习的,在高二的时候,已经花费了大半个学期的时间,分别从诗歌的语言,形象,表达技巧,思想情感以及答题规范等方面系统地复习过.可学生"积"不厚而"发"无力,还是存 ...

  • 李商隐古诗马嵬说课
  • <马嵬>(其二)说课稿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要说课的课题是李商隐的<马嵬>(其二). 一.说教材 李商隐的<马嵬>(其二)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第二单元的课文.本单元以唐诗为主,选取了唐朝不同阶段的诗人代表,旨在领悟唐朝诗人不同的风格和独特的审美情趣,提高诗歌 ...

  • [古代诗歌鉴赏]说课稿
  • 一样孤雁 别样情怀 古代诗歌阅读之比较鉴赏 一.学习目标 1.关注学情,运用比较的探究方式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建设. 2.了解高考诗歌比较鉴赏题的设题角度,学习答题思路,重点掌握诗歌意象.表现手法.思想感情的比较鉴赏方法,学会规范答题与自我评价. 二.重点难点 1.依据学情,促成学生的学习生成,有效地 ...

  • 诗歌常见表现手法
  • 诗歌鉴赏20种常用表现手法盘点 在诗歌鉴赏的备考练习中,同学们常常出现对概念的理解模糊不清.使用时张冠李戴等问题.为此,现将诗歌鉴赏中20种常用表现手法进行简洁盘点,以便大家更好地应对高考. 1.对比(对照) 钱起<暮春归故山草堂>:"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始怜幽竹山 ...

  • 高考诗歌鉴赏题命题探究
  •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题 目: 探究高考诗歌鉴赏命题规律及教学意义 英文题目:To explore the rule of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proposition poetry appreciation and significance of teachi ...

  • 高考古诗词复习归纳积累策略
  • 高考古诗词复习归纳积累策略 桃源九中语文组 王晓燕 近几年高考湖南卷命题出现了新的变化,设题方式多为任选一个角度鉴赏诗歌,以多角度鉴赏诗歌为主.但万变不离其宗,我们在古诗词鉴赏复习中,要吃透新课标精神,了解命题依据,紧扣高考考点制定一些复习策略.本考点主要考查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考作品的思想感情.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