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作文学会借物喻人技巧1900字

小學生作文學會借物喻人技巧1900字

借物喻人,就是借某一事物的特點,來比喻人的一種品格。這也是 中用來表現、突出中心思想的常用的一種寫作方法。

如《落花生》,全文講述“我們”全家歡度收穫節,邊品嘗新花生, 邊談論花生的好處;告訴人們,做人要做務實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文章在談論花生的好處時,有這樣幾段話: 父親說:“花生的好處很多,有一樣最可貴:它的果實埋在地裏,不像桃子、石榴、蘋果那樣,把鮮紅嫩綠的果實高高地掛在枝頭上,使人一見就生愛慕之心。你們看它矮矮地長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來它有沒有果實,必須挖起來才知道。” 我們都說是,母親也點點頭。父親接下去說:“所以你們要像花生,它雖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不是外表好看而沒有實用的東西。” 我說:“那麼,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了。” 父親說:“對。這是我對你們的希望。”

這幾段話就運用了借物喻人(借用花生的特點來比喻怎樣做人)的 方法:父親引導孩子談花生,目的是為了論人生;他讚美花生的品格,也是為了說明做人應該做怎樣的人。“我”從父親的話中體會到“人要 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這個認識得到了父親的肯定。這就像畫龍點晴一樣,很自然地表達出了文章的中心 思想。

由此可見,無論寫人記事還是寫景狀物,正確運用借物喻人的方法: 可以使文章立意更深遠,表情達意更含蓄;可以大大增強文章的表現力 和感染力。

大家再讀讀下麵這篇文章,體會一下借物喻人的特點及作用:

山中的老杏樹

杏子成熟時,正趕上農村收麥。麥收過後的一天,我才抽空兒扛著 木棍兒,棍兒上挑著籃兒,上了南山。

半路碰上鄰居二嬸兒。二嬸兒見我也去采杏,忙告訴我:“我都找 遍了,只有山梁南面第二個山溝裏那棵樹上還有杏兒,只是杏子又青又 小,還不好吃!”說完,二嬸便走下山去。

我登上山梁,老遠就看到了那棵樹。它是那條山溝裏僅有的一棵杏 樹。走近了才望見樹上綠綠的葉子中顆顆半紅不綠的杏子,成串成串地 擠滿枝頭。隨著一陣微風,杏樹抖動起枝葉,像是在和我打招呼。

這是一棵老杏樹,它長在溝底缺土少水的岩石旁,樹幹又高又曲又 粗,疤痕累累,顯然它已歷盡滄桑。我把木棍兒插在腰間攀到樹上。坐在粗大的樹杈上,我看得更清楚了:枝條上,每個葉窩兒都掛著一個圓 溜溜的杏子。大多杏子又都長著“陰陽臉”——一面綠中透黃,一面黃裏帶紅;個頭兒也不小,個個兒都像個小蘋果兒。望著這綠葉間壓串枝的杏子,我比喻不出它們像珍珠、像寶石,還是像翡翠、像瑪瑙。捏開一個一看,哎呀,金色的果肉浸滿果汁,放到嘴裏,酸溜溜,甜滋滋, 沁人心脾。

一抬頭,無意中發現兩個樹杈之間卡著一塊石頭。哦!我全明白了: 二嬸兒說這杏子又青又小不好吃,是因為樹太高,她看不見結在上面的 杏子,只摘些下麵小的。她不會上樹,夠不著,用石頭又砸不下來。顯 然,她著實冤枉了這棵老杏樹。

望著滿樹伸手可及的果實,再俯視一下這棵飽經風霜的老杏樹,一 種敬慕之情油然而生。老杏樹啊老杏樹,你不怕寂寞,不畏艱難困苦,獨自紮根於這深山岩石之中,老而不衰。一年又一年,你為人們結下多 少杏子?可你對人卻無半點所求。當你受了委屈或遇到冷眼、非禮時,腳跟仍是那樣堅定,胸懷仍是那樣坦蕩、無私。多麼可敬的老杏樹啊! 我輕輕地取下石塊,抽出腰間的木棍兒,可怎麼也不肯打下去,唯恐因打杏兒而折損老樹的枝葉,傷害它的身心。於是,我下了樹,挎上 籃兒,再爬上樹,坐在老杏樹的懷抱中,盡情地摘著杏子,盡情地享受著它奉獻的果實。

這是一篇優美、生動、感人至深的文章。相信每一個同學讀了此文之後,都一定會認識到:決不單純是狀“物”;作者運用了借物喻 人的方法,借山中老杏樹的特點,熱情謳歌了具有老杏樹品格(不怕寂寞,不畏艱難困苦,紮根深山,飽經風霜,老而不衰,只講奉獻,胸懷 坦蕩、無私)的人,同時從心底抒發了對具有老杏樹品格的人的無比敬 愛之情。

運用借物喻人的方法需要注意的是:作文時,描述的事物的特點, 要與人的品格有相似之處;讓人讀了文章,就能清楚地認識到,借 物要說明什麼,要借物讚譽怎樣的人。如果不是這樣的話,“借物喻人” 的方法,也就失去了使用的意義

分享請注明出處:http://www.zuowenwang.org/zhidao/109622.html

小學生作文學會借物喻人技巧1900字

借物喻人,就是借某一事物的特點,來比喻人的一種品格。這也是 中用來表現、突出中心思想的常用的一種寫作方法。

如《落花生》,全文講述“我們”全家歡度收穫節,邊品嘗新花生, 邊談論花生的好處;告訴人們,做人要做務實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文章在談論花生的好處時,有這樣幾段話: 父親說:“花生的好處很多,有一樣最可貴:它的果實埋在地裏,不像桃子、石榴、蘋果那樣,把鮮紅嫩綠的果實高高地掛在枝頭上,使人一見就生愛慕之心。你們看它矮矮地長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來它有沒有果實,必須挖起來才知道。” 我們都說是,母親也點點頭。父親接下去說:“所以你們要像花生,它雖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不是外表好看而沒有實用的東西。” 我說:“那麼,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了。” 父親說:“對。這是我對你們的希望。”

這幾段話就運用了借物喻人(借用花生的特點來比喻怎樣做人)的 方法:父親引導孩子談花生,目的是為了論人生;他讚美花生的品格,也是為了說明做人應該做怎樣的人。“我”從父親的話中體會到“人要 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這個認識得到了父親的肯定。這就像畫龍點晴一樣,很自然地表達出了文章的中心 思想。

由此可見,無論寫人記事還是寫景狀物,正確運用借物喻人的方法: 可以使文章立意更深遠,表情達意更含蓄;可以大大增強文章的表現力 和感染力。

大家再讀讀下麵這篇文章,體會一下借物喻人的特點及作用:

山中的老杏樹

杏子成熟時,正趕上農村收麥。麥收過後的一天,我才抽空兒扛著 木棍兒,棍兒上挑著籃兒,上了南山。

半路碰上鄰居二嬸兒。二嬸兒見我也去采杏,忙告訴我:“我都找 遍了,只有山梁南面第二個山溝裏那棵樹上還有杏兒,只是杏子又青又 小,還不好吃!”說完,二嬸便走下山去。

我登上山梁,老遠就看到了那棵樹。它是那條山溝裏僅有的一棵杏 樹。走近了才望見樹上綠綠的葉子中顆顆半紅不綠的杏子,成串成串地 擠滿枝頭。隨著一陣微風,杏樹抖動起枝葉,像是在和我打招呼。

這是一棵老杏樹,它長在溝底缺土少水的岩石旁,樹幹又高又曲又 粗,疤痕累累,顯然它已歷盡滄桑。我把木棍兒插在腰間攀到樹上。坐在粗大的樹杈上,我看得更清楚了:枝條上,每個葉窩兒都掛著一個圓 溜溜的杏子。大多杏子又都長著“陰陽臉”——一面綠中透黃,一面黃裏帶紅;個頭兒也不小,個個兒都像個小蘋果兒。望著這綠葉間壓串枝的杏子,我比喻不出它們像珍珠、像寶石,還是像翡翠、像瑪瑙。捏開一個一看,哎呀,金色的果肉浸滿果汁,放到嘴裏,酸溜溜,甜滋滋, 沁人心脾。

一抬頭,無意中發現兩個樹杈之間卡著一塊石頭。哦!我全明白了: 二嬸兒說這杏子又青又小不好吃,是因為樹太高,她看不見結在上面的 杏子,只摘些下麵小的。她不會上樹,夠不著,用石頭又砸不下來。顯 然,她著實冤枉了這棵老杏樹。

望著滿樹伸手可及的果實,再俯視一下這棵飽經風霜的老杏樹,一 種敬慕之情油然而生。老杏樹啊老杏樹,你不怕寂寞,不畏艱難困苦,獨自紮根於這深山岩石之中,老而不衰。一年又一年,你為人們結下多 少杏子?可你對人卻無半點所求。當你受了委屈或遇到冷眼、非禮時,腳跟仍是那樣堅定,胸懷仍是那樣坦蕩、無私。多麼可敬的老杏樹啊! 我輕輕地取下石塊,抽出腰間的木棍兒,可怎麼也不肯打下去,唯恐因打杏兒而折損老樹的枝葉,傷害它的身心。於是,我下了樹,挎上 籃兒,再爬上樹,坐在老杏樹的懷抱中,盡情地摘著杏子,盡情地享受著它奉獻的果實。

這是一篇優美、生動、感人至深的文章。相信每一個同學讀了此文之後,都一定會認識到:決不單純是狀“物”;作者運用了借物喻 人的方法,借山中老杏樹的特點,熱情謳歌了具有老杏樹品格(不怕寂寞,不畏艱難困苦,紮根深山,飽經風霜,老而不衰,只講奉獻,胸懷 坦蕩、無私)的人,同時從心底抒發了對具有老杏樹品格的人的無比敬 愛之情。

運用借物喻人的方法需要注意的是:作文時,描述的事物的特點, 要與人的品格有相似之處;讓人讀了文章,就能清楚地認識到,借 物要說明什麼,要借物讚譽怎樣的人。如果不是這樣的話,“借物喻人” 的方法,也就失去了使用的意義

分享請注明出處:http://www.zuowenwang.org/zhidao/109622.html


相关内容

  • 高效学习方法与技巧讲座
  • 高效学习方法与技巧讲座 对象:职高2003级电子一班 讲解:孔祥清 时间:每天晚上读报课时间 第一讲: 引导 绪: 资料依据:教育学.心理学.脑生理学等. 讲解目的:传授青少年学生的科学的学习方法与技巧. 讲讲解线索:从战略筹划.欲望引发.思维与记忆的方法,各学科的学习门经.各种个性的学习方法.应试 ...

  • 奏响生命的乐章
  • 奏响生命的乐章作文 看了这本有意义的电影,让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不禁被主人公的故事深深地感动着. 1900的元旦,一个弃婴在一艘远洋客轮的钢琴下被发现,于是他的名字就叫做1900; 他从小就显示出了惊人的钢琴天赋,于是他就成为了这艘客轮的钢琴师:他的演奏技术出神入化,连当时最负盛名的爵下列风琴家 ...

  • 学生写作的窍门
  • 语文老师揭秘十大写作技巧 一.写外貌不用"有"作文如何写外貌?孩子的作文里总会看到类似这样的名子:"XX可漂亮了,她有一头卷卷的黄头发,有一双乌黑的葡萄般的大眼睛,有一个高高的鼻子,还有一张樱桃小嘴." 如果你试着让他们去掉文中的"有",把 ...

  • 语文老师谈作文
  • 很牛的语文老师分享的十条很牛的写作技巧 一.写外貌不用"有" 作文如何写外貌?孩子的作文里总会看到类似这样的名子:"XX可漂亮了,她有一头卷卷的黄头发,有一双乌黑的葡萄般的大眼睛,有一个高高的鼻子,还有一张樱桃小嘴." 如果你试着让他们去掉文中的"有 ...

  • 小学作文这样写
  • 小学作文这样写,想不拿高分都难! 无论任何学科和知识,总会有一些考试技巧或者提分技巧都是立竿见影的,只是我们有没有发现而已. 语文提分很困难,作文拉分最常见,仔细分析高分卷,原来里面有诀窍.下面就是写好作文十大诀窍,很容易,很简单. 一.字数三四五 这个技巧说白了就是学习写短句.学了一段时间写作的孩 ...

  • 如何写好作文的技巧
  • 如何写好作文的技巧 一.写说但不出现"说" 比如: 让孩子比较以下三句话. 张三说:"--": 张三无可奈何地说:"--": 张三摊了摊手,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 显然,让人物说话有多种方式,写语言可以不用出现&q ...

  • 小学非常牛的作文指导
  • 一.写外貌不用"有" 作文如何写外貌?孩子的作文里总会看到类似这样的名子:"XX可漂亮了,她有一头卷卷的黄头发,有一双乌黑的葡萄般的大眼睛,有一个高高的鼻子,还有一张樱桃小嘴." 如果你试着让他们去掉文中的"有",把文字重新串联一遍,会发现 ...

  • 怎样写好作文的诀窍
  • 一.写外貌不用"有" 作文如何写外貌?孩子的作文里总会看到类似这样的名子:"XX可漂亮了,她有一头卷卷的头发,有一双乌黑的葡萄般的大眼睛,有一个高高的鼻子,还有一张樱桃小嘴." 如果你试着让他们去掉文中的"有",把文字重新串联一遍,会发现作 ...

  • 记叙文要点
  • 记叙文三个要点:1:简练,情节不能拖泥带水,写四五百字还没进入正题. 2.吸引人,记叙的人物个性鲜明,有故事性. 3.真情,动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