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补角.余角和对顶角概念.性质

注意请用页面视图显示,才可以看到完整试题!

1.补角、余角和对顶角概念、性质

第1题. 30°角的余角是( )

A.30°角 B.60°角 C.90°角 D.150°角

答案:B

,第2题. 如图,AB∥CD,直线l分别与AB、CD相交,若1130°则2( )

A.40° B.50° C.130° D.140° A B

2

C D

答案:C

第3题. 已知∠1=30°,则∠1的余角度数是( ) A.160° B.150° C.70° D.60°

答案:D

第4题. 如图,已知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平分∠COB, 若∠EOB=55º,则∠BOD的度数是( ) A.35º

答案:C

B.55º

C.70º

D.110º

B

C

E

第5题. 如图,AB∥CD,EFAB于E,EF交CD于F,已知160°,则2

( )

A.20° B.60° C.30° D.45° C D

B A E

答案:C

第6题. 如图,已知直线AB、CD相交于点O,OA平分∠EOC, ∠EOC=110°,则∠BOD的度数是( )

A.25° B.35° C.45° D.55° D

A

C

答案:D

第7题. 如右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1=50°,则∠2=度.

答案:50

,第8题. 如图,已知AB∥CD,155°则2= .

A B

2

C D

答案:125°

E∥ABRt△ABC 中,ACB 90°,CD第9题. 如图,DE 过点C,且D,若A

则∠B的度数是( ) A.35° B.45° C.55° D.65°

A B

E

答案:A

5°,

第10题. 已知A75°,则A的余角的度数是 .

答案:15°

第11题. 如图,直线c截二平行直线a、b,则下列式子中一定成立的是( ) A.12 B.13

C.14 D.15

a

2 b 4

答案:B

第12题. 如图所示,已知直线AB∥CD,C125°,A45°,

则E的度数为( ) A.70° B.80° C.90° D.100°

° A B

°

答案:B

第13题. 如图,在所标识的角中,同位角是( ). A.1和2 B.1和3

C.1和4 D.2和3

答案:C

第14题. 如图,已知AB∥CD,则∠A = 度.

BD

C

80

答案:100

第15题. 一个角是80°,它的余角是( ) A.10°

答案:A

B.100°

C.80°

D.120°

第16题. 在直线AB上任取一点O,过点O作射线OC、OD,使OC⊥OD,当∠AOC=30o

时,∠BOD的度数是( ).

A.60o B.120o C.60o或 90o D.60o或120o

答案:D

第17题. 在图中,直线AB∥CD,直线EF与AB、CD分别相交于点E、F, 如果∠1=46°,那么∠2= °.

答案:46

C A

2 1 F

D B

,则2 °. 第18题. 如图,直线a、b被c所截,且a∥b,1120°

c

a

1

b

答案:60

第19题. 如图,已知直线a∥b,则y与x的函数关系是 .

y

答案:y=x+40

第20题. 已知线段AC与BD相交于点O,联结AB、DC,E为OB的中点,F为OC的

40

中点,联结EF(如图所示).

(1)添加条件AD,OEFOFE, 求证:ABDC. 图1 (2)分别将“AD”记为①,“OEFOFE”记为②,“ABDC”记为③,添加条件①、③,以②为结论构成命题1,添加条件②、③,以①为结论构成命题2.命题1是2是.

A

E

B C

答案:1) 证明:OEFOFE,

∴OEOF.

∵E为OB的中点,F为OC的中点, ∴OB2OE,OC2OF.

y

∴OBOC.

∵AD,AOBDOC,

∴△AOB≌△DOC. ABDC. (2) 真; 假.

第21题. 135°角的补角等于_________度.

答案:45°

第22题. 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E,DF∥AB.若AEC100°, 则D等于( ) A.70° B.80° C.90° D.100° C

A

B E

答案:B

D

F

第23题. 如图,直线a与直线b被直线c所截,a∥b,若∠1=62°,则∠3= 度.

c 图

b a

答案:62

第24题. 如图,AB∥CD,AE交CD于点C,DE⊥AE,垂足为E,∠A=37º,求∠D的度数.

答案:解: ∵AB∥CD, ∠A=37º,

∴∠ECD=∠A=37º. ∵DE⊥AE,

∴∠D=90º–∠ECD=90º–37º=53º.

注意请用页面视图显示,才可以看到完整试题!

1.补角、余角和对顶角概念、性质

第1题. 30°角的余角是( )

A.30°角 B.60°角 C.90°角 D.150°角

答案:B

,第2题. 如图,AB∥CD,直线l分别与AB、CD相交,若1130°则2( )

A.40° B.50° C.130° D.140° A B

2

C D

答案:C

第3题. 已知∠1=30°,则∠1的余角度数是( ) A.160° B.150° C.70° D.60°

答案:D

第4题. 如图,已知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平分∠COB, 若∠EOB=55º,则∠BOD的度数是( ) A.35º

答案:C

B.55º

C.70º

D.110º

B

C

E

第5题. 如图,AB∥CD,EFAB于E,EF交CD于F,已知160°,则2

( )

A.20° B.60° C.30° D.45° C D

B A E

答案:C

第6题. 如图,已知直线AB、CD相交于点O,OA平分∠EOC, ∠EOC=110°,则∠BOD的度数是( )

A.25° B.35° C.45° D.55° D

A

C

答案:D

第7题. 如右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1=50°,则∠2=度.

答案:50

,第8题. 如图,已知AB∥CD,155°则2= .

A B

2

C D

答案:125°

E∥ABRt△ABC 中,ACB 90°,CD第9题. 如图,DE 过点C,且D,若A

则∠B的度数是( ) A.35° B.45° C.55° D.65°

A B

E

答案:A

5°,

第10题. 已知A75°,则A的余角的度数是 .

答案:15°

第11题. 如图,直线c截二平行直线a、b,则下列式子中一定成立的是( ) A.12 B.13

C.14 D.15

a

2 b 4

答案:B

第12题. 如图所示,已知直线AB∥CD,C125°,A45°,

则E的度数为( ) A.70° B.80° C.90° D.100°

° A B

°

答案:B

第13题. 如图,在所标识的角中,同位角是( ). A.1和2 B.1和3

C.1和4 D.2和3

答案:C

第14题. 如图,已知AB∥CD,则∠A = 度.

BD

C

80

答案:100

第15题. 一个角是80°,它的余角是( ) A.10°

答案:A

B.100°

C.80°

D.120°

第16题. 在直线AB上任取一点O,过点O作射线OC、OD,使OC⊥OD,当∠AOC=30o

时,∠BOD的度数是( ).

A.60o B.120o C.60o或 90o D.60o或120o

答案:D

第17题. 在图中,直线AB∥CD,直线EF与AB、CD分别相交于点E、F, 如果∠1=46°,那么∠2= °.

答案:46

C A

2 1 F

D B

,则2 °. 第18题. 如图,直线a、b被c所截,且a∥b,1120°

c

a

1

b

答案:60

第19题. 如图,已知直线a∥b,则y与x的函数关系是 .

y

答案:y=x+40

第20题. 已知线段AC与BD相交于点O,联结AB、DC,E为OB的中点,F为OC的

40

中点,联结EF(如图所示).

(1)添加条件AD,OEFOFE, 求证:ABDC. 图1 (2)分别将“AD”记为①,“OEFOFE”记为②,“ABDC”记为③,添加条件①、③,以②为结论构成命题1,添加条件②、③,以①为结论构成命题2.命题1是2是.

A

E

B C

答案:1) 证明:OEFOFE,

∴OEOF.

∵E为OB的中点,F为OC的中点, ∴OB2OE,OC2OF.

y

∴OBOC.

∵AD,AOBDOC,

∴△AOB≌△DOC. ABDC. (2) 真; 假.

第21题. 135°角的补角等于_________度.

答案:45°

第22题. 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E,DF∥AB.若AEC100°, 则D等于( ) A.70° B.80° C.90° D.100° C

A

B E

答案:B

D

F

第23题. 如图,直线a与直线b被直线c所截,a∥b,若∠1=62°,则∠3= 度.

c 图

b a

答案:62

第24题. 如图,AB∥CD,AE交CD于点C,DE⊥AE,垂足为E,∠A=37º,求∠D的度数.

答案:解: ∵AB∥CD, ∠A=37º,

∴∠ECD=∠A=37º. ∵DE⊥AE,

∴∠D=90º–∠ECD=90º–37º=53º.


相关内容

  • 初中"相交线与平行线"复习指导
  • 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研究图形与几何的基本问题.学好这一部分内容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与相交线.平行线有关的角的知识.现将本章的主要内容梳理如下,供同学们复习时参考. 知识梳理 一.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1)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______: (2)补角和余角: ①如果两个角的和是_____,那么这 ...

  • 新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二章导学案
  • 七年级(下)数学教学导学案 小组:数学组 2.1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第一课时) 备课教师:刘珺珺 刘宏清 韩璞 杜彦忠 张文爱 时间:2014年3 月 第5周 [学习目标] 1. 理解相交线.平行线的概念: 2. 在具体情景中了解对顶角.余角.补角,知道等角的余角相等.等角的补角相等.对顶角相等,并 ...

  • 图形和相交线
  • 图形初步认识和相交线与平行线学案 姓名: 日期: (一)几何图形 1. 几何图形 ⎧平面图形:矩形.圆.三角形.梯形等 (1) 分类:几何图形⎨ 立体图形:球.三棱柱.六棱锥.圆锥.正方体等⎩ (2) 常见的立体图形:常见的立体图形有柱体.椎体.球体. ① 常见的柱体: 棱柱.圆柱. ② 常见的椎体 ...

  • 余角与补角.doc
  • 旧知复习 问题1:1.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有哪几种位置关系?画图说明. 2.什么叫做角?划出图形并表示这个角,指出这个角的顶点和边. 3.说一说角的分类. 4.如图2-77,直线AB.CD交于O,且∠AOC=90°,则直线AB与CD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几何符号表示为AB____CD,根据垂 ...

  • 08.余角和补角
  • 第八节 余角和补角 [知识要点] 1. 定义: 余角------如果两个角的和是直角,那么称这两个角互为余角. 补角------如果两个角的和是平角,那么称这两个角互为补角. 注: 互为余角和补角强调的是两个角的数量关系,与其位置没有关系; 2. 性质: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

  • 初中数学新课标新旧区别
  • 初中数学新课标实验稿与正式稿(内容部分)主要差别 一.数与代数 1. 数与式. ⑴<实验>: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和绝对值. <正式>:掌握求有理数的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方法. ⑵<实验>:绝对值符号内不含字母: <正式>:知道a的含义,这里a表示有理数. ⑶ ...

  • 初中数学讲义大纲
  • 1 人教版初中数学讲义 第一章 有理数 一.正数和负数 1.正数.负数: 大于零的数叫做正数,小于零的数叫做负数.应用:生产收入,海拔高低,气温的冷热,方位的指向,比赛的胜负,比例的增长等等. 二.有理数 1.概念: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2.分类 负分数负整数负数零正分数正整数正数或负分数正分数 ...

  • 相交线与平行线总结及例题 精华
  • 第十一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相交线与平行线的总结大纲 第11.1节 相交线 知识点一 两角互余.互补的概念及性质 1.相交线: A C 3 D B 2.邻补角:如果两个角的和是180°,那么这两个角互为补角. (如图)简称互补 . 补充说明: ①互补是指两个角之间的关系 ②数学语言表述为:若∠α+∠β ...

  • 余角.补角.对顶角导学案
  • 余角.补角.对顶角导学案 教学目标: 1. 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对顶角,知道对顶角相等: 2. 经历观察.操作.说理.交流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学习有条理的表达数学问 题: 3. 会运用互为余角.互为补角.对顶角的性质来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运用互为余角.互为补角.对顶角的性质来解决问题. 教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