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保护方面,天津与北京的比较

城市古建筑保护调研

摘要:任何国家或是城市在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面临古建筑保护的问题,中国也是。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建设正以惊人的速度和规模进行着,城市化成了衡量国家繁荣富强的标准,城市化成了我国建设的趋势,但我国是个历史悠久的国家,许多古老的建筑散布其中,对他们的保护成了当前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关键词:城市历史 城市建设 古建筑保护

一、绪论

调研目的及意义:现今我们生活在一个快节奏的社会中,人们为自己的事业前途在努力地打拼着的同时往往忽视身边的事物,我们的成长伴随着建筑的老去,这些记录着一个地方风雨的房子们在默默的承受着岁月的变迁,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觉得一方建筑记录着一方人,为了使我们的精神文化得以延续,我们就要保护这些不会说话的“史官”。

调研方法:查阅资料,访谈,现场踏勘

二、传统建筑的意义和加强古建筑的保护

中国是世界上著名的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光辉灿烂的文化,有着许多著名的建筑名城。我国的传统建筑也是建筑创作取之不竭的源泉,这些建筑古城本身就是最珍贵的历史遗产,同时还是中国古老文明的形象化标志,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像是古老宫殿、坛庙、陵墓、寺、观、衙署、府第、园林、石窟、民居、桥梁等等。除此之外,它也是全人类共同财富的一部标志。一个城市有了传统建筑才有物可看,有史可讲,才能体现出这座城市的本质形象来。

传统建筑作为祖先留给我们的遗产,是作为唯一体现古代建筑风格的遗产,从这个角度看,那是应该完全的,甚至是无条件的保护。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正为世界提供着巨大的建筑商机,现在洋建筑师纷纷抢滩中国。虽然我国有着灿烂辉煌的建筑历史文化和丰富的建筑遗产,但在近半个世纪的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建设的进程中,却出现了不少令人遗憾甚至是痛心的问题:一座座花费了大量金钱却毫无个性的建筑拔地而起,一个个面目雷同的

新兴城市遍布全国,原有的古建筑群落受到破坏及新建筑的污染。使它们失去了原有的光彩,让前来观赏中国独有的悠久历史文化和独特自然风光和城市风貌的外国友人,所到之处感到和自己国家差不多,这就使人感到痛心。 诚然,目前有些城市的管理者似乎意识到了古建筑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于是就投巨资修建虚假的过去,如“仿古建筑群”“文化城”等等。但是,在城市建设和开发中,一旦面对暂时短浅的利益,往往就见钱眼开,进而古建筑就面临被拆除的悲惨命运。现在,很多地方在城市建设和开发中,陷入了这样一个怪圈,一方面复古,一方面毁古,最终使得整座城市无物可看,无史可讲,失去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因此,在城市建设和开发中一定要懂得保护城市的“文脉”,不能随意拆除,更不应盲目追求洋建筑,要明白建筑是本土文化的重要载体,越是本土的就越是世界的。

三、以北京的古建筑保护和天津的古建筑保护作为案例进行分析

上世纪中叶,清华大学教授梁思成和他的妻子林徽因,单枪匹马,怒战群雄,试图保护北京的古迹。但是,当时极少有人理解他们的良苦用心。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他们曾经希望保留的京都城郭早已沧海桑田,面目全非了。北京近现代建筑的保护已成为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最为迫切的任务之一。北京近现代建筑普查和第一批保护名录的制定工作,填补了北京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一项空白。

北京是世界著名古都和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三千

多年的建城史和八百五十多年的建都史。鸦片战争以

后,诸多影响中国近现代历史进程的事件均发生在北

京,作为国家政治中心,百多年来,北京历经了沧桑

巨变,但作为历史发展见证的建筑物依然大量存在于城市当中,成为北京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然而,

长期以来由于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对历史文化遗产价值

的片面认识,使得我国普遍存在忽视近现代遗产保护

的问题。我们看到,今日的琉璃厂已名不符实,大栅

栏不断遭到破坏性拆建,东交民巷也因拆改过半失去

昔日风采。而新中国前进的印记就更得不到珍视:

“国庆十大工程”之一的“华侨大厦”(图1)早已

被拆除,建国初期中国现代主义代表性建筑“北京儿 图2北京儿童医院 图1华侨大厦

童医院”被部分损毁(图2);上世纪九十年代曾有议案拟拆除著名的“北京天文馆”

等建筑;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这些建筑都代表着新中国的最高建筑成就。可见,近现代建筑的保护问题日趋严重,保护近现代建筑已成为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最为迫切的任务之一。2004年3月,建设部发布《关于加强对城市优秀近现代建筑规划保护工作的指导意见》(下简称《指导意见》),要求加强城市近现代建筑的保护工作。

北京优秀近现代建筑的概念以及反映建筑“代表性”的八项登录标准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关注建筑的历史价值,指反映近现代社会发展、与重大历史事件和人物有关的建筑物(群)、构筑物(群)和历史遗迹。包括革命旧址、重要的纪念碑与纪念亭、名人故居、名人墓葬等。第二类关注建筑的艺术和科学价值,指在近代中国城市建设史或者建筑史上有一定地位,在建筑类型、空间、形式、工程技术或施工工艺等方面具有近现代建筑艺术和技术特色,具有较高建筑史料价值的建筑物(群)和构筑物(群)。的建筑物(群)和构筑物(群);中国著名近现代建筑师或设计公司的代表作品;北京重要的标志性建筑物(群)和构筑物(群)。只要符合上述标准之一的建(构)筑物即可列入保护名录。

天津市位于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是我国近代最早对外开放的沿海城市,也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沿海开放城市。“明清历史看北京,近代中国看天津”。对去过北京的西方游客来说,天津更有一些曾似相识的亲近感。这个城市是

中国最早与西方文明接触的城市之一,城中西方建筑遗存

及文物众多。因此,天津素有“万国建筑博览会”的美誉。

由于天津毗邻北京,开放较早,南北荟萃,华洋杂居,经

济繁荣,自清末以来许多满清遗老、军政要人、中外知名

人士纷 纷落户天津。天津以老城厢为中心,具有深厚中

国传统和地域特征的城市本土文化,又以八大租界区为核

心,具有浓郁异国风情的外来文化。以多元文化共存为主

要城市特征的城市风貌,在风格,个性,情调和人文环境

方面显示着天津颇具特色的城市魅力。然而在老城厢的拆

除改造中,大量的建筑遗产消失,安道,是一条有着上百

年历史的天津老街。不久,这条老街将在天津市政府投资

51亿元的计划中,转身亮相为一个融合高端商业、休闲娱乐,充满异国风情的“意式风情区”(图3)。 建设规划要求,“英式风情区”内原貌建筑,将按照“修旧如旧”图3 意式风情街

图4 梁启超故居

的原则,使用环保材料重新喷涂,还原建筑偏红色的外立面。同时,还将加装LED环保灯具进行照射,渲染街区内的英伦风情。在天津精心打造、已经建成的“意式风情区”,人们除了可以领略意式建筑的风采,还可到区内的罗马小巷创意精品屋、米兰甜品咖啡厅、莱茵河西餐厅、威尼斯酒吧品等地购物观光,品尝正宗的意式咖啡、匹萨、面条等食品。天津市政府表示,意式、英式风情区都只是天津历史建筑开发性保护的一部分。按规划,天津别具异国风情的“德式风情区”、“法式风情区”也有望建成。天津境内也有很多的名人故居,曹禺故居;梁启超饮冰室(图4);曹锟故居霍元甲故居;张学良故居;段祺瑞旧居;冯国璋故居;马连良旧居;吉鸿昌故居;张自忠

故居等,这些都是记录某个特定时期的珍贵建筑,在精心的保留之下才得以传承历史。

针对于历史建筑的保护,天津也出台了一些的政策,《天津历史风貌建筑保护条例》规定,今后凡经市政府批准的历史风貌建筑,其所有权人、经营管理人和使用人必须签订历史风貌建筑保护责任书;不得擅自设置、移动或者涂抹、改动、损毁历史风貌建筑和历史风貌建筑区的保护标志;有权对历史风貌建筑的保护和管理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有权对危害历史风貌建筑的行为向房地产行政管理部门举报。

四、体会

城市建设是为了人们更好的生存发展,但是我们的生存发展能够离开这些古老的建筑吗?我们不能盲目的为了“发展”而发展。保护古老建筑,对于建设特色城市有着更迫切现实的意义,我们需要追求的是老建筑和城市建设兼顾的发展,不能把他们当作矛盾来看待。一旦这些历史消失,我们将永远看不到,并且无法补偿。在保护与利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中,我们要根据具体的形势来处理好现代社会建筑带给古建筑的冲击,使古代建筑遗产得以最大的保护。同时使古建筑的文化和风格得以向世人表明历史意义,与此同时也得以最大的利用。这样才是古建筑的真正意义。

对比于北京和天津,两个城市的建筑形式和风格肯定是不一样的,古建筑的保护工作也不一样。北京曾是皇城,历史遗迹很多,值得保护的建筑更是多过于天津,我喜欢去一些文化底蕴比较浓厚的地方,在我们瞻仰这些建筑的同时仿佛穿梭至古代,在不经意间进行着角色的转换,记得曾经游览圆明园的时候,看到那片西洋遗址,瞬间课本上的文字浮现于眼前,亲临这些古物真的能体会到异于现世的感觉,但是由于旅游开发的原因,建筑物受损情况也比较严重,客流量很大的故宫,其地面已经下沉了很多,所以在制定法律设为保护建筑的同时也要考虑这些因素对古建筑的伤害。而天津因为租借的原因所以建筑形式多样,历史也没有北京悠久,但是就一些保护工作

来说做的很到位,意式风情街是我最喜欢去的地方,不同于我国的建筑,置于大片现代建筑的包围中,细细看新意街每个细节都会有收获,那些细节的处理能让我们体会到异域风情,领略他国文化。还有天津的古文化街,街头巷尾无不体现天津这个城市的历史。北京、天津这两个城市距离很近,但却呈现出两个截然不同的文化氛围,这正是世界的神奇之处,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才会喜欢祖国的大好山河,才会看到不同的历史文化,放眼世界,我们将会得到更多。古建筑保护功在当下,利在千秋,只有这样做才能使得我们民族的精神能够传承下去。

城市古建筑保护调研

摘要:任何国家或是城市在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面临古建筑保护的问题,中国也是。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建设正以惊人的速度和规模进行着,城市化成了衡量国家繁荣富强的标准,城市化成了我国建设的趋势,但我国是个历史悠久的国家,许多古老的建筑散布其中,对他们的保护成了当前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关键词:城市历史 城市建设 古建筑保护

一、绪论

调研目的及意义:现今我们生活在一个快节奏的社会中,人们为自己的事业前途在努力地打拼着的同时往往忽视身边的事物,我们的成长伴随着建筑的老去,这些记录着一个地方风雨的房子们在默默的承受着岁月的变迁,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觉得一方建筑记录着一方人,为了使我们的精神文化得以延续,我们就要保护这些不会说话的“史官”。

调研方法:查阅资料,访谈,现场踏勘

二、传统建筑的意义和加强古建筑的保护

中国是世界上著名的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光辉灿烂的文化,有着许多著名的建筑名城。我国的传统建筑也是建筑创作取之不竭的源泉,这些建筑古城本身就是最珍贵的历史遗产,同时还是中国古老文明的形象化标志,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像是古老宫殿、坛庙、陵墓、寺、观、衙署、府第、园林、石窟、民居、桥梁等等。除此之外,它也是全人类共同财富的一部标志。一个城市有了传统建筑才有物可看,有史可讲,才能体现出这座城市的本质形象来。

传统建筑作为祖先留给我们的遗产,是作为唯一体现古代建筑风格的遗产,从这个角度看,那是应该完全的,甚至是无条件的保护。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正为世界提供着巨大的建筑商机,现在洋建筑师纷纷抢滩中国。虽然我国有着灿烂辉煌的建筑历史文化和丰富的建筑遗产,但在近半个世纪的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建设的进程中,却出现了不少令人遗憾甚至是痛心的问题:一座座花费了大量金钱却毫无个性的建筑拔地而起,一个个面目雷同的

新兴城市遍布全国,原有的古建筑群落受到破坏及新建筑的污染。使它们失去了原有的光彩,让前来观赏中国独有的悠久历史文化和独特自然风光和城市风貌的外国友人,所到之处感到和自己国家差不多,这就使人感到痛心。 诚然,目前有些城市的管理者似乎意识到了古建筑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于是就投巨资修建虚假的过去,如“仿古建筑群”“文化城”等等。但是,在城市建设和开发中,一旦面对暂时短浅的利益,往往就见钱眼开,进而古建筑就面临被拆除的悲惨命运。现在,很多地方在城市建设和开发中,陷入了这样一个怪圈,一方面复古,一方面毁古,最终使得整座城市无物可看,无史可讲,失去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因此,在城市建设和开发中一定要懂得保护城市的“文脉”,不能随意拆除,更不应盲目追求洋建筑,要明白建筑是本土文化的重要载体,越是本土的就越是世界的。

三、以北京的古建筑保护和天津的古建筑保护作为案例进行分析

上世纪中叶,清华大学教授梁思成和他的妻子林徽因,单枪匹马,怒战群雄,试图保护北京的古迹。但是,当时极少有人理解他们的良苦用心。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他们曾经希望保留的京都城郭早已沧海桑田,面目全非了。北京近现代建筑的保护已成为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最为迫切的任务之一。北京近现代建筑普查和第一批保护名录的制定工作,填补了北京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一项空白。

北京是世界著名古都和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三千

多年的建城史和八百五十多年的建都史。鸦片战争以

后,诸多影响中国近现代历史进程的事件均发生在北

京,作为国家政治中心,百多年来,北京历经了沧桑

巨变,但作为历史发展见证的建筑物依然大量存在于城市当中,成为北京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然而,

长期以来由于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对历史文化遗产价值

的片面认识,使得我国普遍存在忽视近现代遗产保护

的问题。我们看到,今日的琉璃厂已名不符实,大栅

栏不断遭到破坏性拆建,东交民巷也因拆改过半失去

昔日风采。而新中国前进的印记就更得不到珍视:

“国庆十大工程”之一的“华侨大厦”(图1)早已

被拆除,建国初期中国现代主义代表性建筑“北京儿 图2北京儿童医院 图1华侨大厦

童医院”被部分损毁(图2);上世纪九十年代曾有议案拟拆除著名的“北京天文馆”

等建筑;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这些建筑都代表着新中国的最高建筑成就。可见,近现代建筑的保护问题日趋严重,保护近现代建筑已成为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最为迫切的任务之一。2004年3月,建设部发布《关于加强对城市优秀近现代建筑规划保护工作的指导意见》(下简称《指导意见》),要求加强城市近现代建筑的保护工作。

北京优秀近现代建筑的概念以及反映建筑“代表性”的八项登录标准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关注建筑的历史价值,指反映近现代社会发展、与重大历史事件和人物有关的建筑物(群)、构筑物(群)和历史遗迹。包括革命旧址、重要的纪念碑与纪念亭、名人故居、名人墓葬等。第二类关注建筑的艺术和科学价值,指在近代中国城市建设史或者建筑史上有一定地位,在建筑类型、空间、形式、工程技术或施工工艺等方面具有近现代建筑艺术和技术特色,具有较高建筑史料价值的建筑物(群)和构筑物(群)。的建筑物(群)和构筑物(群);中国著名近现代建筑师或设计公司的代表作品;北京重要的标志性建筑物(群)和构筑物(群)。只要符合上述标准之一的建(构)筑物即可列入保护名录。

天津市位于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是我国近代最早对外开放的沿海城市,也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沿海开放城市。“明清历史看北京,近代中国看天津”。对去过北京的西方游客来说,天津更有一些曾似相识的亲近感。这个城市是

中国最早与西方文明接触的城市之一,城中西方建筑遗存

及文物众多。因此,天津素有“万国建筑博览会”的美誉。

由于天津毗邻北京,开放较早,南北荟萃,华洋杂居,经

济繁荣,自清末以来许多满清遗老、军政要人、中外知名

人士纷 纷落户天津。天津以老城厢为中心,具有深厚中

国传统和地域特征的城市本土文化,又以八大租界区为核

心,具有浓郁异国风情的外来文化。以多元文化共存为主

要城市特征的城市风貌,在风格,个性,情调和人文环境

方面显示着天津颇具特色的城市魅力。然而在老城厢的拆

除改造中,大量的建筑遗产消失,安道,是一条有着上百

年历史的天津老街。不久,这条老街将在天津市政府投资

51亿元的计划中,转身亮相为一个融合高端商业、休闲娱乐,充满异国风情的“意式风情区”(图3)。 建设规划要求,“英式风情区”内原貌建筑,将按照“修旧如旧”图3 意式风情街

图4 梁启超故居

的原则,使用环保材料重新喷涂,还原建筑偏红色的外立面。同时,还将加装LED环保灯具进行照射,渲染街区内的英伦风情。在天津精心打造、已经建成的“意式风情区”,人们除了可以领略意式建筑的风采,还可到区内的罗马小巷创意精品屋、米兰甜品咖啡厅、莱茵河西餐厅、威尼斯酒吧品等地购物观光,品尝正宗的意式咖啡、匹萨、面条等食品。天津市政府表示,意式、英式风情区都只是天津历史建筑开发性保护的一部分。按规划,天津别具异国风情的“德式风情区”、“法式风情区”也有望建成。天津境内也有很多的名人故居,曹禺故居;梁启超饮冰室(图4);曹锟故居霍元甲故居;张学良故居;段祺瑞旧居;冯国璋故居;马连良旧居;吉鸿昌故居;张自忠

故居等,这些都是记录某个特定时期的珍贵建筑,在精心的保留之下才得以传承历史。

针对于历史建筑的保护,天津也出台了一些的政策,《天津历史风貌建筑保护条例》规定,今后凡经市政府批准的历史风貌建筑,其所有权人、经营管理人和使用人必须签订历史风貌建筑保护责任书;不得擅自设置、移动或者涂抹、改动、损毁历史风貌建筑和历史风貌建筑区的保护标志;有权对历史风貌建筑的保护和管理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有权对危害历史风貌建筑的行为向房地产行政管理部门举报。

四、体会

城市建设是为了人们更好的生存发展,但是我们的生存发展能够离开这些古老的建筑吗?我们不能盲目的为了“发展”而发展。保护古老建筑,对于建设特色城市有着更迫切现实的意义,我们需要追求的是老建筑和城市建设兼顾的发展,不能把他们当作矛盾来看待。一旦这些历史消失,我们将永远看不到,并且无法补偿。在保护与利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中,我们要根据具体的形势来处理好现代社会建筑带给古建筑的冲击,使古代建筑遗产得以最大的保护。同时使古建筑的文化和风格得以向世人表明历史意义,与此同时也得以最大的利用。这样才是古建筑的真正意义。

对比于北京和天津,两个城市的建筑形式和风格肯定是不一样的,古建筑的保护工作也不一样。北京曾是皇城,历史遗迹很多,值得保护的建筑更是多过于天津,我喜欢去一些文化底蕴比较浓厚的地方,在我们瞻仰这些建筑的同时仿佛穿梭至古代,在不经意间进行着角色的转换,记得曾经游览圆明园的时候,看到那片西洋遗址,瞬间课本上的文字浮现于眼前,亲临这些古物真的能体会到异于现世的感觉,但是由于旅游开发的原因,建筑物受损情况也比较严重,客流量很大的故宫,其地面已经下沉了很多,所以在制定法律设为保护建筑的同时也要考虑这些因素对古建筑的伤害。而天津因为租借的原因所以建筑形式多样,历史也没有北京悠久,但是就一些保护工作

来说做的很到位,意式风情街是我最喜欢去的地方,不同于我国的建筑,置于大片现代建筑的包围中,细细看新意街每个细节都会有收获,那些细节的处理能让我们体会到异域风情,领略他国文化。还有天津的古文化街,街头巷尾无不体现天津这个城市的历史。北京、天津这两个城市距离很近,但却呈现出两个截然不同的文化氛围,这正是世界的神奇之处,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才会喜欢祖国的大好山河,才会看到不同的历史文化,放眼世界,我们将会得到更多。古建筑保护功在当下,利在千秋,只有这样做才能使得我们民族的精神能够传承下去。


相关内容

  • 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与近代建筑遗产保护
  • 第10卷第6期 2008年11月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HIT(SOCIALSCIENCESEDITION) Vol.10No. 6Nov.,2008 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与近代建筑遗产保护 张复合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北京100084) 摘 要:将20世纪40年代至今的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发展史
  • 企业家以及一批国民经济各领域的骨干.截止2008年,已培养出本科生9950人,硕士生1460人,博士生230人,出站博士后28人.目前全日制在校生规模为1500人,其中本科生1000人,研究生500人.专业建立以来,承担并完成了大量科研和工程项目,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居国内高校前列.在高环境电机与电器 ...

  • 包装工程开设院校1
  • 包装工程专业开设院校(排名不分先后) 武汉大学(印刷与包装工程系) 北京林业大学 (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 郑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浙江理工大学(材料与纺织学院) 上海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天津科技大学(包装与印刷工程学院) 天津商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江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广西 ...

  • 天津万科水晶城详解
  • 天津东丽湖"万科城 集团开发规模最大的项目 1. 规划为中国首卒优质生态型社区 2. 先造城,再建房,以项目完善配套设施: 3. 以周边优美的自然环境为主要推广卖点: 4. 全程体验式营销方式,以独特生活品位打动客户. 一.项目概述 1 .项目概况 (1)基本概况 天津东丽湖万科城项目位于 ...

  • 那些鲜为人知的冷门专业
  • 那些鲜为人知的"小众专业" 在大学的专业设置中,有一些专业如汉语言文学.计算机技术与科学等开设院校众多,可谓是每年的" 招生大户" 专业.因为开设院校多,学习人数多,因此被众多考生和家长熟知.但同时也有这样一些专业,开设院校不过几十所,甚至十余所,与前一类相比 ...

  • 雾霾承诺书
  • 雾霾 1. 雾霾天气形成的原因:污染排放原因(燃煤,机动车,工业,扬尘,这些污染源排 放量大,是造成严重污染的根本原因) 2. 减少污染的对策(通用版): 1)国家:a.坚持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节能减排,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b. 正确处理好环境和经济发展的道路,绝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 ...

  • 近代中国看天津
  • "近代中国看天津"文化游 在近代,天津是最早与西方文明接触的中国城市之一.自1860年辟为通商口岸以来,天津建造并保留了各种风格的洋楼,尤其是以"五大道"为代表的历史风貌建筑群.辛亥革命后,天津成为中国的"政治后院":民国初年的总统.总理纷 ...

  • 大学理科专业介绍与就业方向
  • 大学专业介绍与就业方向(理科). 1. 数学与应用数学 专业介绍:本专业特点是理工结合,培养具有宽厚的数学基础,熟练的计算机应用和开发技能,较强的外语能力,并掌握一定的应用科学知识,能运用数学的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高级科技人才. 就业去向:毕业生适合到科研.工程.经济.金融.管理等部门和高等院校 ...

  • 京津冀都市圈
  • 作者:杨连云 河北学刊 2005年12期 一.都市圈崛起的理论与实践 大都市圈(带)崛起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现象,也是当前区域经济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大都市经济区域是经济社会综合体的一种表现形式,它以经济中心(大都市)为核心,以经济网络为纽带,联结周边中小城市,构成一个经济区域.区域经济的发展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