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文言知识积累 (1)

《劝学》文言知识积累

一、找出通假字并释义

1. 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2. 知明而行无过

3. 君子生非异也

4.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二、古今异义词

1.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博学 古义:

今义:

2. 参 古义: 今义:

3. 声非加疾也 疾 古义: 今义:

4. 假舆马者 假 古义: 今义:

5. 金就砺则利 金 古义: 今义:

6. 蚓无爪牙之利 爪牙古义: 今义:

7. 用心一也 用心 古义: 今义:

8. 用 古义: 今义:

9. 蟹六跪而二螯 跪 古义: 今义:

10.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寄托

古义: 今义:

三、词类活用

(一)找出名词的活用

1. 名词作状语

①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②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2. 名词作动词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二)动词的活用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三)形容词的活用

1. 形容词作名词

① 其曲中规

②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2. 形容词作动词

故木受绳则直

3. 形容词的使动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四)数词作形容词

用心一也

四、一词多义

1. 绝

①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口技》)

②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桃花源记》)

③ 以为妙绝 (《口技》)

④ 佛印绝类弥勒 (《核舟记》)

⑤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劝学》)

⑥ 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于之地六百里 (《屈原列传》)

2. 强

①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杜甫《前出塞》)

②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劝学》)

③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木兰诗》)

④ 乃自强步,日三四里 (《触龙说赵太后》)

⑤ 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 (《赤壁之战》)

3. 假

①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送东阳马生序》)

②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劝学》)

③ 乃吾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

4. 望

①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劝学》)

②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 (《鸿门宴》 )

③ 先达德隆望尊 (《送东阳马生序》)

④ 予犹记周公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 (《五人墓碑记》)

5. 闻

①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劝学》)

② 博闻强志 (《屈原列传》 )

③ 初闻涕泪满衣裳 (《闻军官收河南河北》)

④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 (《邹忌讽齐王纳谏》)

⑤ 况草野之无闻者欤 (《五人墓碑记》)

⑥ 以勇气闻于诸侯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⑦ 扫后更闻香 (《和张秀才落花有感》)

6、一

①用心一也

②骐骥一跃

③一如既往

④六王毕,四海一

⑤一闻人之过,终身不忘

7、焉

①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②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③惧有伏焉 ④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8、于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②龟玉毁于椟中

③善假于物也

9、而

①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②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③ 吾尝终日而思矣

④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⑤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⑥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五、分析特殊句式并翻译

(一)判断句

①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判断句,“„„者,„„也”表判断)

② 用心一也(判断句,“„„也”表判断)

③ 用心躁也(判断句,“„„也”表判断)

(二)倒装句

1. 介词结构后置句(状语后置句)

①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②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2. 定语后置句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三)被动句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被雕刻)

(四)省略句

① 輮以(之,省代词,它)为轮

② 蟹(省谓语“有”)六跪而二螯

(五)固定用法

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

例句: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六、默写全文

《劝学》知识积累参考答案

一、 通假字

1、(“輮”通“煣”,用火烤使木弯曲,使„„弯曲)

2、(“知”通“智”,智慧)

3、(“生”通“性”,资质、禀赋)

4、 (“有”通“又”;“暴”通“曝”,晒)

二、 古今异义词

1. 博学 古义:广博地学习,广泛地学习。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今义:知识、学识的渊博。

2. 参 古义:验,检查。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今义:参加,参考。

3. 疾 古义:强。引申为声音宏大,疾风知劲草。

今义:疾病,快。

4. 假 古义:凭借,借助。例:假舆马者。

今义:与“真”相对。

5. 金 古义:金属制的刀剑。例:金就砺则利。

今义:金银。

6. 爪牙 古义:爪子和牙齿。例:蚓无爪牙之利。

今义:坏人的党羽、帮凶。

7. 用心 古义:因为用心

今义:读书用功或对某事肯动脑筋。

8. 用 古义:因为;今义:使用。如:用心一也

9. 跪 古义:脚或腿;今义:跪下。如:蟹六跪而二螯

10. 寄托 古义:容身,托身;今义:把感情、理想、希望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如: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三、词类活用

①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名作状,每天)

②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下:名作状,向上、向下)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名词用作动词,游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輮: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弯曲)

① 其曲中规(曲:形作名,曲度,弧度)

②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高:形作名,高处)

故木受绳则直(直:形容词作动词,变直)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走得快)

用心一也(一,数词作形容词,专一)

四、一词多义

1. 绝

① ( 停止) ② (隔绝) ③ (极点)

④ (非常) ⑤ (横渡) ⑥ (断绝)

2. 强 ① (有力的弓) ② (强健、强壮 ) ③ (有余、略多)

④ (qiǎng,勉强) ⑤ (强盛)

3. 假 ① (借、借用) ② (借助、利用) ③ (假装)

4. 望 ① (远看) ② (盼望、希望) ③ ( 声望 )

④ (《五人墓碑记》)(农历十五日)

5. 闻

① (听见) ② (见闻、见识) ③ ( 听说 ) ④ ( 使上级听见 )

⑤( 声望、声名 ) ⑥ ( 闻名、出名) ⑦ (用鼻子嗅)

6、一 ( 专一 数词 一概 统一 一旦)

7、焉 (从这里 哪里 在那里 它)

8、于 (从 比 在 引出对象不译)

9、而

①却,表转折② 并且,表递进③ 表修饰④ 表假设

⑤ 表顺承或者表因果⑥ 表并列

五、特殊句式及句子翻译(略)

六、自行检查订正

《劝学》文言知识积累

一、找出通假字并释义

1. 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2. 知明而行无过

3. 君子生非异也

4.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二、古今异义词

1.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博学 古义:

今义:

2. 参 古义: 今义:

3. 声非加疾也 疾 古义: 今义:

4. 假舆马者 假 古义: 今义:

5. 金就砺则利 金 古义: 今义:

6. 蚓无爪牙之利 爪牙古义: 今义:

7. 用心一也 用心 古义: 今义:

8. 用 古义: 今义:

9. 蟹六跪而二螯 跪 古义: 今义:

10.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寄托

古义: 今义:

三、词类活用

(一)找出名词的活用

1. 名词作状语

①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②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2. 名词作动词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二)动词的活用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三)形容词的活用

1. 形容词作名词

① 其曲中规

②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2. 形容词作动词

故木受绳则直

3. 形容词的使动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四)数词作形容词

用心一也

四、一词多义

1. 绝

①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口技》)

②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桃花源记》)

③ 以为妙绝 (《口技》)

④ 佛印绝类弥勒 (《核舟记》)

⑤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劝学》)

⑥ 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于之地六百里 (《屈原列传》)

2. 强

①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杜甫《前出塞》)

②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劝学》)

③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木兰诗》)

④ 乃自强步,日三四里 (《触龙说赵太后》)

⑤ 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 (《赤壁之战》)

3. 假

①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送东阳马生序》)

②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劝学》)

③ 乃吾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

4. 望

①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劝学》)

②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 (《鸿门宴》 )

③ 先达德隆望尊 (《送东阳马生序》)

④ 予犹记周公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 (《五人墓碑记》)

5. 闻

①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劝学》)

② 博闻强志 (《屈原列传》 )

③ 初闻涕泪满衣裳 (《闻军官收河南河北》)

④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 (《邹忌讽齐王纳谏》)

⑤ 况草野之无闻者欤 (《五人墓碑记》)

⑥ 以勇气闻于诸侯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⑦ 扫后更闻香 (《和张秀才落花有感》)

6、一

①用心一也

②骐骥一跃

③一如既往

④六王毕,四海一

⑤一闻人之过,终身不忘

7、焉

①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②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③惧有伏焉 ④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8、于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②龟玉毁于椟中

③善假于物也

9、而

①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②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③ 吾尝终日而思矣

④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⑤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⑥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五、分析特殊句式并翻译

(一)判断句

①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判断句,“„„者,„„也”表判断)

② 用心一也(判断句,“„„也”表判断)

③ 用心躁也(判断句,“„„也”表判断)

(二)倒装句

1. 介词结构后置句(状语后置句)

①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②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2. 定语后置句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三)被动句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被雕刻)

(四)省略句

① 輮以(之,省代词,它)为轮

② 蟹(省谓语“有”)六跪而二螯

(五)固定用法

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

例句: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六、默写全文

《劝学》知识积累参考答案

一、 通假字

1、(“輮”通“煣”,用火烤使木弯曲,使„„弯曲)

2、(“知”通“智”,智慧)

3、(“生”通“性”,资质、禀赋)

4、 (“有”通“又”;“暴”通“曝”,晒)

二、 古今异义词

1. 博学 古义:广博地学习,广泛地学习。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今义:知识、学识的渊博。

2. 参 古义:验,检查。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今义:参加,参考。

3. 疾 古义:强。引申为声音宏大,疾风知劲草。

今义:疾病,快。

4. 假 古义:凭借,借助。例:假舆马者。

今义:与“真”相对。

5. 金 古义:金属制的刀剑。例:金就砺则利。

今义:金银。

6. 爪牙 古义:爪子和牙齿。例:蚓无爪牙之利。

今义:坏人的党羽、帮凶。

7. 用心 古义:因为用心

今义:读书用功或对某事肯动脑筋。

8. 用 古义:因为;今义:使用。如:用心一也

9. 跪 古义:脚或腿;今义:跪下。如:蟹六跪而二螯

10. 寄托 古义:容身,托身;今义:把感情、理想、希望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如: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三、词类活用

①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名作状,每天)

②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下:名作状,向上、向下)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名词用作动词,游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輮: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弯曲)

① 其曲中规(曲:形作名,曲度,弧度)

②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高:形作名,高处)

故木受绳则直(直:形容词作动词,变直)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走得快)

用心一也(一,数词作形容词,专一)

四、一词多义

1. 绝

① ( 停止) ② (隔绝) ③ (极点)

④ (非常) ⑤ (横渡) ⑥ (断绝)

2. 强 ① (有力的弓) ② (强健、强壮 ) ③ (有余、略多)

④ (qiǎng,勉强) ⑤ (强盛)

3. 假 ① (借、借用) ② (借助、利用) ③ (假装)

4. 望 ① (远看) ② (盼望、希望) ③ ( 声望 )

④ (《五人墓碑记》)(农历十五日)

5. 闻

① (听见) ② (见闻、见识) ③ ( 听说 ) ④ ( 使上级听见 )

⑤( 声望、声名 ) ⑥ ( 闻名、出名) ⑦ (用鼻子嗅)

6、一 ( 专一 数词 一概 统一 一旦)

7、焉 (从这里 哪里 在那里 它)

8、于 (从 比 在 引出对象不译)

9、而

①却,表转折② 并且,表递进③ 表修饰④ 表假设

⑤ 表顺承或者表因果⑥ 表并列

五、特殊句式及句子翻译(略)

六、自行检查订正


相关内容

  • [劝学]说课稿
  • <劝学>说课稿 单位:****** 姓名:**** 2015年7月22日 <劝学>说课稿 各位评委: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荀子的经典散文<劝学>.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几个方面来谈谈我对这篇课文的理解及教学设想.恳请批 ...

  • 教师资格考试高中语文说课稿:劝学
  • <劝学>说课稿 一.说教材: <劝学>是高中语文新教材第一册第六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这个单元主要是先秦诸子散文,其篇目的顺序安排也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定,前面两篇分别是孔子的 <论语>和<孟子>的<寡人之于国也>,而<劝学>则是< ...

  • [孙权劝学]说课稿
  • <孙权劝学>说课稿 但家庙镇中心学校 孟祥胜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孙权劝学>. 下面我将按照说教材.说教学设想.说教学目标.说教学过程这几个环节来展开说课. 第一.说教材. 本单元选取的文章都是有关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 ...

  • [劝学]公开课教案
  • <劝学>公开课教案(语文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课前五分钟 安排2名学生背诵<论语>片段,并翻译. 二.导入新课 1.导语设计 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物质文明的进步.那么,获取知识的途径是什么?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学习.可以说,人的 ...

  • [劝学]教学设计
  • <劝学>教学设计 肖文锋 一.教案背景: <劝学>是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的第二篇文章,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聆听其中济世忠告,借鉴古人的议论艺术,学会清晰有力地表达思想和见解. 鉴于文言文读的训练重点是读准字音,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除了严抓学生读准字音的训练和文 ...

  • 八年级语文下册22[古文二则]孙权劝学教学案(新版)语文版
  • 22 孙权劝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有关<资治通鉴>的文学常识. 2.掌握文中涉及的常用文言词语. 过程与方法 1.能在熟练朗读的基础上,正确断句和停顿. 2.通过理解文意,体会对话中的不同语气,揣摩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活动,进而分析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 情感.态度与 ...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劝学]教学设计
  • <劝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荀子>及相关知识. 2.掌握并积累重要的文言文实词和虚词. 3.掌握本文出现的通假字.词类活用和特殊文言句式.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习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 ...

  • 劳于读书逸于作文_浅谈在文言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 [教法研究] 劳于读书逸于作文 ---浅谈在文言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薛玉,谢惠芬 (江苏省扬州市蒋王中学,江苏扬州225126) 摘要: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之一,但目前的文言文教学已是千疮百孔,百病缠身.教师一味的灌输,学生只是被动地学,谈不上掌握,更谈不上爱好了,所以我们要正确 ...

  • 荀子[劝学]教学设计
  • 荀子<劝学>教学设计 洛南职业技术教育教育中心 40902008 韦正魁 学科 语文 教材名 称 年级 职高语文必修(基础模 块·上册)第六单元 <劝 学> 高一 教材出版 社 学期 高等教育出版社 课题 教 学 目标 <劝学> 知识与技 能 过程和方 法 情感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