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清华/2011年/4月/24日/第033版
东西文化 荟萃一堂
国学研究院和清华学派
杨立华
1925年,清华学校在成立大学部的同时,又增设了一个研究院,成为校内与大学部、旧制留美预备部并列的三个相对独立的教学单位之一。由于经费问题,研究院第一年先设国学一科,拟再陆续添设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科目。但揆诸实际,研究院以国学一科贯其始终,因此,习惯上又称研究院为国学研究院。
从一开始,清华国学研究院就确立了高标准的办院理念。研究院定位为“非清华大学之毕业院(大学院) ,乃专为研究高深学术之机关”。宗旨则简单明确:“研究高深学术,造成专门人才”,即培养以著述为毕生事业的“通才硕学”,及各种学校的国学教师。
对导师的聘任,研究院也作出了严格要求:“一、通知中国学术文化之全体;二、具正确精密之科学的治学方法;三、稔悉欧美日本学者研究东方语言及中国文化之成绩”的硕学重望。授课不取讲堂制而采导师制,注重个人指导。由此聘请了梁启超、陈寅恪、王国维、赵元任等人。 梁启超、陈寅恪、王国维、赵元任四大国学导师都是我国近代最杰出的学者。当年,清华国学研究院正是由于拥有他们,创办两年后,其声望就超过了早于它创立的同类学校。并且,清华国学院由此开始建立了中国学术独立的传统。
除了“四大导师”之外,吴宓、浦江清等著名学者也在国学院任教。正是在他们的指导下,在短短4年中,虽然仅仅招收了70多名学生,但却有40多人成为知名学者,在各自的领域作出卓越贡献。
吴其昌、徐中舒、姚名达、王力、姜亮夫、陆侃如、张荫麟、罗根泽……他们都从清华国学研究院走出,每一个名字都如雷贯耳。他们或是国学大师,或是语言巨匠,或独自开创一派,或鼎力培育人才……他们在各自领域的杰出成就,直接或间接推动了整个国内文科的建设和发展。正是因为大师级的导师教育,中西集合的教学模式,不拘一格招揽人才的创举,以及严格的招生准则,才让清华国学研究院在上世纪20年代短暂的时间里铸就了一个几乎不可复制的国学神话,开创了国学研究的“黄金时代”。
22年前,在朱自清先生诞辰90周年座谈会上,王瑶先生有过一番关于“清华学派”的发言。从那时起,“清华学派”作为一种命题、一种现象,开始引起关注和讨论。
王瑶所提出的“清华学派”有三大特征:第一,既有国学根底又深切了解西方文化;第二,既不是卫道士,又不是西方文化的搬运夫;第三,有一大批中西会通的著作。
“清华学派”的基本特色是“会通”。近代以来,会通是一种文化态度,面对中西文化的冲突,主张同情的理解,吸收对立双方之长,创造超越对立双方的新文化。
在“老清华”中,许多理工科学者亦有相当的人文素养(如华罗庚之擅诗文、顾毓琇之精文理) ,善文科、有人文精神者绝不限于文科专业者。所谓“文科”也就不是一个专业意义上的范畴,而是一种素养、识见意义上的标尺。因此“清华学派”确以文科为主,但又不绝然限于文科。就此而言,“清华学派”也就隐然标示了一种新的办学模式(通才教育) 和教育理念(精英培养) 。
在清华百年的历史中,“清华学派”承脉清华人文精神,在他们的努力下,清华人文精神薪火相传,绵延不断。
第1页 共1页
新清华/2011年/4月/24日/第033版
东西文化 荟萃一堂
国学研究院和清华学派
杨立华
1925年,清华学校在成立大学部的同时,又增设了一个研究院,成为校内与大学部、旧制留美预备部并列的三个相对独立的教学单位之一。由于经费问题,研究院第一年先设国学一科,拟再陆续添设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科目。但揆诸实际,研究院以国学一科贯其始终,因此,习惯上又称研究院为国学研究院。
从一开始,清华国学研究院就确立了高标准的办院理念。研究院定位为“非清华大学之毕业院(大学院) ,乃专为研究高深学术之机关”。宗旨则简单明确:“研究高深学术,造成专门人才”,即培养以著述为毕生事业的“通才硕学”,及各种学校的国学教师。
对导师的聘任,研究院也作出了严格要求:“一、通知中国学术文化之全体;二、具正确精密之科学的治学方法;三、稔悉欧美日本学者研究东方语言及中国文化之成绩”的硕学重望。授课不取讲堂制而采导师制,注重个人指导。由此聘请了梁启超、陈寅恪、王国维、赵元任等人。 梁启超、陈寅恪、王国维、赵元任四大国学导师都是我国近代最杰出的学者。当年,清华国学研究院正是由于拥有他们,创办两年后,其声望就超过了早于它创立的同类学校。并且,清华国学院由此开始建立了中国学术独立的传统。
除了“四大导师”之外,吴宓、浦江清等著名学者也在国学院任教。正是在他们的指导下,在短短4年中,虽然仅仅招收了70多名学生,但却有40多人成为知名学者,在各自的领域作出卓越贡献。
吴其昌、徐中舒、姚名达、王力、姜亮夫、陆侃如、张荫麟、罗根泽……他们都从清华国学研究院走出,每一个名字都如雷贯耳。他们或是国学大师,或是语言巨匠,或独自开创一派,或鼎力培育人才……他们在各自领域的杰出成就,直接或间接推动了整个国内文科的建设和发展。正是因为大师级的导师教育,中西集合的教学模式,不拘一格招揽人才的创举,以及严格的招生准则,才让清华国学研究院在上世纪20年代短暂的时间里铸就了一个几乎不可复制的国学神话,开创了国学研究的“黄金时代”。
22年前,在朱自清先生诞辰90周年座谈会上,王瑶先生有过一番关于“清华学派”的发言。从那时起,“清华学派”作为一种命题、一种现象,开始引起关注和讨论。
王瑶所提出的“清华学派”有三大特征:第一,既有国学根底又深切了解西方文化;第二,既不是卫道士,又不是西方文化的搬运夫;第三,有一大批中西会通的著作。
“清华学派”的基本特色是“会通”。近代以来,会通是一种文化态度,面对中西文化的冲突,主张同情的理解,吸收对立双方之长,创造超越对立双方的新文化。
在“老清华”中,许多理工科学者亦有相当的人文素养(如华罗庚之擅诗文、顾毓琇之精文理) ,善文科、有人文精神者绝不限于文科专业者。所谓“文科”也就不是一个专业意义上的范畴,而是一种素养、识见意义上的标尺。因此“清华学派”确以文科为主,但又不绝然限于文科。就此而言,“清华学派”也就隐然标示了一种新的办学模式(通才教育) 和教育理念(精英培养) 。
在清华百年的历史中,“清华学派”承脉清华人文精神,在他们的努力下,清华人文精神薪火相传,绵延不断。
第1页 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