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文化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元素(大家手笔)

日 报

周 报

杂 志

人民日报 2016年09月25日 星期日

往期回顾

人民网检索

数字报用户中心

返回目录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16)

创新文化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元素(大家手笔)

李惠国

《 人民日报 》( 2016年09月25日   05 版)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推动科技创新涉及诸多方面,能否培育良好的创新文化是重要基础。只有大力培育创新文化,才能为推动科技创新、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提供良好的文化氛围和社会环境。

创新文化是指与创新活动相关的文化形态,是社会共有的关于创新的价值观念和制度设计。它反映了社会对创新的态度,这种态度体现为一种价值取向,映现了社会是否对新思想、新变革容许、欢迎乃至积极鼓励。激发创造力是创新文化建设的目的。就科技创新而言,创新文化是影响创造性科研活动最深刻的因素,是科学家创造力最持久的内在源泉。鼓励创新的价值观念是创新文化的核心,而相应的制度设计是创新得以广泛开展和持续进行的保证。因此,从广义上说,创新文化体现在鼓励创新的价值观念和相应的制度设计这两个层面。

作为价值观念形态的创新文化,包括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思想、态度、信念等。其中,最重要的是科学精神和企业家精神以及由此形成的道德准则、行为规范,如科学共同体内部的科学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科技成果应用于社会所应遵循的科技伦理、科学家的社会责任等。科学精神是在科学漫长的发展历史中逐步积累形成的优良传统、认知方式、态度作风、行为规范和价值取向等,表现为求真务实、诚实公正、怀疑批判、协作开放等精神。技术创新的主要驱动力量是企业和企业家,技术创新呼唤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精神的核心价值表现为崇尚竞争、勇于变革、敢冒风险、追求卓越、奉献社会等。在全社会培育创新文化,就要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企业家精神,在全社会倡导崇尚理性、尊重知识、勇于竞争、鼓励创新、宽容失败。

作为制度形态的创新文化,是指科技创新活动顺利开展应具有的体制机制、管理制度、法律法规等。制度形态的创新文化既包括科学共同体内部的评价、荣誉、竞争、成果共享等各项制度和规则,也包括国家的科技政策、规划等。制度构建了科技创新活动最重要的科研环境和保障机制,调节着创新资源的配置,引导着创新主体的价值取向,规定着相应的评估标准和激励方式。制度形态的创新文化通过持续不断的作用,逐步塑造科技工作者的行为模式,并影响着全社会对科技创新活动的态度和看法。

当今时代是科技创新主导发展的时代,科技创新方式从原来注重单项突破的线性模式,转向更为注重多学科交叉融合的非线性模式;创新组织从以往相对独立的组织形态,转向多机构协同的创新体系;创新活动与人文伦理价值观的联系日益密切。与此相适应,创新文化也表现出许多新的特征:在创新思维模式上,具有更大的发散性和更强的兼容性;在创新组织模式上,具有更大的开放性和激励性;在科技创新管理上,重视创新主体的多元化和互动性;在社会文化氛围上,体现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深度融合。

当前,我国还存在一些不利于甚至阻碍科技创新的文化因素。传统文化中的某些消极因素、计划经济时代遗留下来的一些不合时宜的思维定势、教育中的一些不足等,都阻碍着我国科技工作者创新意识的培育和创造力的发挥。因此,在全社会培育创新意识、倡导创新精神、完善创新机制,形成宽松、自由、和谐、对创新友好的社会文化氛围,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中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科技不仅是人类改变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手段,也是完善人类自身的手段。培育创新文化的过程,其实也是社会公众普遍了解科学、提高科学文化素养的过程。时代要求我们必须把创新文化的价值追求融入我们民族的基本价值追求之中。只有让创新文化深入人心,才能加速科技进步,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建成世界科技强国。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返回目录    放大

缩小

全文复制

上一篇

我要评报  | 关于人民日报社

隐藏留言须知

署名: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2.人民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人民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人民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日 报

周 报

杂 志

人民日报 2016年09月25日 星期日

往期回顾

人民网检索

数字报用户中心

返回目录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16)

创新文化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元素(大家手笔)

李惠国

《 人民日报 》( 2016年09月25日   05 版)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推动科技创新涉及诸多方面,能否培育良好的创新文化是重要基础。只有大力培育创新文化,才能为推动科技创新、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提供良好的文化氛围和社会环境。

创新文化是指与创新活动相关的文化形态,是社会共有的关于创新的价值观念和制度设计。它反映了社会对创新的态度,这种态度体现为一种价值取向,映现了社会是否对新思想、新变革容许、欢迎乃至积极鼓励。激发创造力是创新文化建设的目的。就科技创新而言,创新文化是影响创造性科研活动最深刻的因素,是科学家创造力最持久的内在源泉。鼓励创新的价值观念是创新文化的核心,而相应的制度设计是创新得以广泛开展和持续进行的保证。因此,从广义上说,创新文化体现在鼓励创新的价值观念和相应的制度设计这两个层面。

作为价值观念形态的创新文化,包括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思想、态度、信念等。其中,最重要的是科学精神和企业家精神以及由此形成的道德准则、行为规范,如科学共同体内部的科学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科技成果应用于社会所应遵循的科技伦理、科学家的社会责任等。科学精神是在科学漫长的发展历史中逐步积累形成的优良传统、认知方式、态度作风、行为规范和价值取向等,表现为求真务实、诚实公正、怀疑批判、协作开放等精神。技术创新的主要驱动力量是企业和企业家,技术创新呼唤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精神的核心价值表现为崇尚竞争、勇于变革、敢冒风险、追求卓越、奉献社会等。在全社会培育创新文化,就要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企业家精神,在全社会倡导崇尚理性、尊重知识、勇于竞争、鼓励创新、宽容失败。

作为制度形态的创新文化,是指科技创新活动顺利开展应具有的体制机制、管理制度、法律法规等。制度形态的创新文化既包括科学共同体内部的评价、荣誉、竞争、成果共享等各项制度和规则,也包括国家的科技政策、规划等。制度构建了科技创新活动最重要的科研环境和保障机制,调节着创新资源的配置,引导着创新主体的价值取向,规定着相应的评估标准和激励方式。制度形态的创新文化通过持续不断的作用,逐步塑造科技工作者的行为模式,并影响着全社会对科技创新活动的态度和看法。

当今时代是科技创新主导发展的时代,科技创新方式从原来注重单项突破的线性模式,转向更为注重多学科交叉融合的非线性模式;创新组织从以往相对独立的组织形态,转向多机构协同的创新体系;创新活动与人文伦理价值观的联系日益密切。与此相适应,创新文化也表现出许多新的特征:在创新思维模式上,具有更大的发散性和更强的兼容性;在创新组织模式上,具有更大的开放性和激励性;在科技创新管理上,重视创新主体的多元化和互动性;在社会文化氛围上,体现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深度融合。

当前,我国还存在一些不利于甚至阻碍科技创新的文化因素。传统文化中的某些消极因素、计划经济时代遗留下来的一些不合时宜的思维定势、教育中的一些不足等,都阻碍着我国科技工作者创新意识的培育和创造力的发挥。因此,在全社会培育创新意识、倡导创新精神、完善创新机制,形成宽松、自由、和谐、对创新友好的社会文化氛围,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中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科技不仅是人类改变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手段,也是完善人类自身的手段。培育创新文化的过程,其实也是社会公众普遍了解科学、提高科学文化素养的过程。时代要求我们必须把创新文化的价值追求融入我们民族的基本价值追求之中。只有让创新文化深入人心,才能加速科技进步,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建成世界科技强国。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返回目录    放大

缩小

全文复制

上一篇

我要评报  | 关于人民日报社

隐藏留言须知

署名: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2.人民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人民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人民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相关内容

  • 创新创业教育须做到"四个面向"(大家手笔)
  • 在国家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的过程中,高校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关键是做到"四个面向". 面向全体.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不仅是针对当前高校人才培养中普遍存在的创新精神和能力不足问题而提出的重要举措,更是对高等教育事业本身所具有的创新特质的进一步凸显.因此,以 ...

  • 文化自信与民族自强(大家手笔)
  • 陈先达 < 人民日报 >( 2016年12月05日   16 版) 民族是文化的主体,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一个拥有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族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即使遭受重创也能浴火重生.但文化发挥作用不可能脱离作为文化载体的社会整体.文化是社会的构成要素,是以经济为基础.以政治为核心的上层建筑中的观 ...

  • 传统建筑元素在当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 传统建筑元素在当代建筑中的设计和应用 传统建筑产生于过去,带有过去时代的烙印:传统文化创成于本民族祖先,带有自己民族的色彩.建筑的时代性和民族性,在传统文化身上表现得最为鲜明.各种传统建筑在其各自发展的当时,本系应运而生的,因而在历史上都起过积极作用.及至事过境迁,它们或者与时俱进,演化出新的风格与 ...

  • 国情备忘录观后感
  • 用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看过了国情备忘录这部纪念片,可谓受益匪浅,感慨万分. 看过了国情备忘录这部纪录片,我仿佛亲历了祖国的成长与发展,我感受到了我们生机勃勃的发展中所饱含的艰辛和无奈,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让我们以史为鉴,面向未来,踏着坚实的步伐,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求实进取. ...

  • 文化产业扶持政策如何激活文化消费
  • 2014年04月10日 07:26    来源: 光明日报     陈晨 [打印本稿] [字号 大 中 小]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文化消费的短板怎么补? 本期嘉宾: 金元浦(中国人民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主任) 魏鹏举(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 向 勇(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 ...

  • 选秀类电视节目策划
  • *一路走来,始终如一* 选秀类策划书: 吉林之星 策划人:董平 一.策划缘由 纵观今日中国电视荧屏,平民选秀类节目已经成为一道亮丽而独特的风景--伴随着<超级女声>的火爆,国内诸多城市电视台均忙不迭的角逐选秀这波热潮,如央视<梦想中国>. 天津卫视<化蝶>.山东卫 ...

  • 传统寓言故事在现代动漫创作题材研究中的应用
  • 传统寓言故事在现代动漫创作题材研究中的应用 摘要:中国传统寓言故事博大精深,现在比较热门动漫<功夫熊猫>系列在中国上市引起了票房的巨大成功,虽然剧情依旧是老套的凡夫俗子变身超级英雄拯救世界,但为什么同样是中国元素,同样说的中国传统寓言故事,好莱坞梦工厂拍出的片子就能取得巨大的成功,而我们 ...

  • 城市道路绿化带设计说明
  • 经济技术开发区道路景观绿化设计 城市道路不仅仅是连接两地的通道,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人们公共生活的舞台,是城市人文精神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城市历史文化延续变迁的载体和见证,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是构成区域文化的灵魂要素. 第一部分现状分析 一.工程概况 1.工程概况 2.气象概况 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

  • 学习情况报告
  • 为认真贯彻全省旅游发展大会精神,推进我市文化与旅游深度结合,提升旅游产业素质,进一步增强我市旅游综合竞争力,市委.市政府组织旅游文化代表团于x月xx日至xx日赴云南进行了考察学习.现将考察学习情况汇报如下. 一.考察学习的基本情况 市委.市政府对这次赴云南考察活动高度重视,多次专题进行研究部署,市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