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论坛・
2010 年 5 月 (上)
关于公安派出所改革的思考
陈骧君
摘 要 经过苏州、 杭州两次全国公安派出所会议后, 派出所建设的制度规范日益完善, 但是我国目前处于改革发展的关 键时期, 派出所应当坚持改革创新, 提高对辖区治安的防控能力、 促进信息化、 树立良好警察形象并加强警务保障, 为和谐 社会的构建作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 派出所 辖区治安 警察形象 中图分类号: D6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0592(2010)05-164-01 组织是由个人组成的, 组织形象亦是通过个人来表现的, 警 察形象对于派出所形象而言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形象战略, 促 使派出所更多关注社会需要动态, 及时调整工作具体方向, 更全 面的服务群众。良好的警察形象对于密切派出所发展与社会需 要具有现实意义。 (一) 加大警察教育培训, 提高警察素质, 树立为公众所接受 的警察形象 作为一线公安民警, 派出所警察需要熟练掌握相关法律规定 和办案程序, 注重在艰苦、 复杂、 紧张、 激烈的近似实战环境中培 养训练警察, 培养顽强的战斗意志、 优良的工作作风和严明的组 派出所作为区县级公安机关的派出机关,是一个担负着打 击、 防范、 管理、 控制、 服务等多种职责于一体的综合性的战斗实 体。但从现实来看, 防、 控四项工作在自身系统和相互之 打、 管、 间的协调上均存在一定问题。应建立主动防控、 准确打击、 反应 灵敏、 高效服务的新型警务机制, 切实提高派出所对辖区治安的 防控能力。 (一) 正确处理打击与防范的关系, 重在防范 从公安机关警务运行机制大格局来看, 派出所作为治安防控 体系建设的主力军, 在除了查破案件、 打击违法犯罪之外, 主要精 力应当放在管理和防范上。 始终坚持人口管理系统化、 行业场所 管理规范化、 阵地控制网络化和帮教工作社会化, 才能实现构建 治安防控体系的初衷。 (二) 以最佳警力配置, 最优勤务组合, 实现警务效益最优化 派出所处在公安机关各项业务工作最前沿, 情报收集、 人口 管理、 巡逻防控、 群防群治、 案件查处、 群体性事件处置等都需要 派出所民警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 警力必须达到一专多能。 警力 配置必须紧紧围绕派出所中心工作实行多警联动, 唯有多警联动 保证信息通畅、 反应迅速、 合成作战、 执法公正, 才能推动、 巩固和 促进社会治安稳定, 从而确立派出所在治安防控体系中的核心地 位。 二、 以综合信息管理系统为平台, 提高派出所工作的信息化 水平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 人财物的大量频繁
流动诱发了许多新的犯罪因素, 作案特点趋向团伙化流窜化和智 能化发展; 在日常社会治安管理、 处理各类事件和自然灾害中都 需要公安机关迅速做出快速反应。派出所应牢固建立情报信息 主导的观念, 针对各项业务, 将局部的、 分散的数据及时进行汇 总、 分析、 研制和传递, 根据信息内容分类进行登记, 成为完整、 综 合性的信息, 及时录入计算机进行管理, 实现情报信息的共享。 三、 树立派出所良好的警察形象, 促进警民关系
作者简介: 陈骧君,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 研究方向: 侦查。
公安部于 1997 年在苏州、 2002 年在杭州两次召开全国公安 派出所工作会议后, 基本实现了治安管理、 安全防范、 接警处警为 民服务的三大任务, 派出所建设的制度规范日益完善, 制约派出 所建设的一些瓶颈性问题逐步得到解决, 队伍建设明显进步。 当 前, 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 各种社会矛盾凸显, 这就要 求公安机关尤其是作为公安根基的派出所能够坚持改革创新, 派 出所工作的改革是自觉适应环境变化的有利手段, 是体系自我完 善的重要方法。 一、 建立新型警务机制, 切实提高派出所对辖区治安的防控 能力
织纪律, 锻炼强健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 重在转变基层民警思想 认识和工作作风。 (二) 以公众评价为核心, 实现警民关系一体化 正如罗伯特比尔的名言所言, “警察就是公众,公众就是民 警” 派出所民警与民众之间应建立起和谐而紧密的关系。警察 , 形象是以警察的直接工作和对警察的评价为主要评价依据, 来决 定组织对警察的反馈, 从而带动警察注重面对直接工作对象的实 际工作付出, 以获得公众的良好评价。 派出所能通过分析公众评 价来确认公众需求, 才能真正贯彻 “立法为公、 执政为民” 的本质 要求, 使派出所工作真正体现人民的愿望、 维护人民的利益, 最大 限度的使人民群众满意, 从而实现警民关系一体化, 促进警民关 系, 使派出所工作有牢固的基础并使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四、 保障派出所的基础设施等需求, 为其长远发展增强后劲 派出所应始终面向社会实施开放, 从外界吸取必要的物质、 经费和信息保障, 同时充分发挥自身职能, 通过严厉打击各种犯 罪活动和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切实改善社会秩序环境, 并始 终保持自身的活力。具体为: 一是建立规范的经费投入机制, 包 括鼓励投入机制、 应急保障机制、 从优待警机制; 建立严格科学的 内部管理机制, 健全财务管理制度, 同时健全有效的监督制约体 制, 确保经费的合理使用。
二是警力下沉, 警务下移, 推动市县级 公安机关的警力向派出所一线倾斜, 为一线民警提供良好的装备 保障, 坚持合理配置公安装备资源, 确保技术装备正规化建设的 投入保障。 三是简化派出所内部机构设置, 由所长对内部实行垂 直领导, 确保派出所工作顺利通畅的进行。 同时明确各个机构之 间的职责, 以此保障派出所权力集中、 职责分明, 能够对社会治安 问题做出快速反应。
参考文献: [1]李英豪, 宁新明. 关于城区派出所工作压力大的原因及对策, 如何加强公安基层基础 工作论文选编. 2007. [2]刘鹏. 影响基层派出所民警绩效表现的因素分析. 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 2009 . [3]王前勇. 我国公安派出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3) 2008 .
・政法论坛・
2010 年 5 月 (上)
关于公安派出所改革的思考
陈骧君
摘 要 经过苏州、 杭州两次全国公安派出所会议后, 派出所建设的制度规范日益完善, 但是我国目前处于改革发展的关 键时期, 派出所应当坚持改革创新, 提高对辖区治安的防控能力、 促进信息化、 树立良好警察形象并加强警务保障, 为和谐 社会的构建作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 派出所 辖区治安 警察形象 中图分类号: D6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0592(2010)05-164-01 组织是由个人组成的, 组织形象亦是通过个人来表现的, 警 察形象对于派出所形象而言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形象战略, 促 使派出所更多关注社会需要动态, 及时调整工作具体方向, 更全 面的服务群众。良好的警察形象对于密切派出所发展与社会需 要具有现实意义。 (一) 加大警察教育培训, 提高警察素质, 树立为公众所接受 的警察形象 作为一线公安民警, 派出所警察需要熟练掌握相关法律规定 和办案程序, 注重在艰苦、 复杂、 紧张、 激烈的近似实战环境中培 养训练警察, 培养顽强的战斗意志、 优良的工作作风和严明的组 派出所作为区县级公安机关的派出机关,是一个担负着打 击、 防范、 管理、 控制、 服务等多种职责于一体的综合性的战斗实 体。但从现实来看, 防、 控四项工作在自身系统和相互之 打、 管、 间的协调上均存在一定问题。应建立主动防控、 准确打击、 反应 灵敏、 高效服务的新型警务机制, 切实提高派出所对辖区治安的 防控能力。 (一) 正确处理打击与防范的关系, 重在防范 从公安机关警务运行机制大格局来看, 派出所作为治安防控 体系建设的主力军, 在除了查破案件、 打击违法犯罪之外, 主要精 力应当放在管理和防范上。 始终坚持人口管理系统化、 行业场所 管理规范化、 阵地控制网络化和帮教工作社会化, 才能实现构建 治安防控体系的初衷。 (二) 以最佳警力配置, 最优勤务组合, 实现警务效益最优化 派出所处在公安机关各项业务工作最前沿, 情报收集、 人口 管理、 巡逻防控、 群防群治、 案件查处、 群体性事件处置等都需要 派出所民警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 警力必须达到一专多能。 警力 配置必须紧紧围绕派出所中心工作实行多警联动, 唯有多警联动 保证信息通畅、 反应迅速、 合成作战、 执法公正, 才能推动、 巩固和 促进社会治安稳定, 从而确立派出所在治安防控体系中的核心地 位。 二、 以综合信息管理系统为平台, 提高派出所工作的信息化 水平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 人财物的大量频繁
流动诱发了许多新的犯罪因素, 作案特点趋向团伙化流窜化和智 能化发展; 在日常社会治安管理、 处理各类事件和自然灾害中都 需要公安机关迅速做出快速反应。派出所应牢固建立情报信息 主导的观念, 针对各项业务, 将局部的、 分散的数据及时进行汇 总、 分析、 研制和传递, 根据信息内容分类进行登记, 成为完整、 综 合性的信息, 及时录入计算机进行管理, 实现情报信息的共享。 三、 树立派出所良好的警察形象, 促进警民关系
作者简介: 陈骧君,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 研究方向: 侦查。
公安部于 1997 年在苏州、 2002 年在杭州两次召开全国公安 派出所工作会议后, 基本实现了治安管理、 安全防范、 接警处警为 民服务的三大任务, 派出所建设的制度规范日益完善, 制约派出 所建设的一些瓶颈性问题逐步得到解决, 队伍建设明显进步。 当 前, 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 各种社会矛盾凸显, 这就要 求公安机关尤其是作为公安根基的派出所能够坚持改革创新, 派 出所工作的改革是自觉适应环境变化的有利手段, 是体系自我完 善的重要方法。 一、 建立新型警务机制, 切实提高派出所对辖区治安的防控 能力
织纪律, 锻炼强健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 重在转变基层民警思想 认识和工作作风。 (二) 以公众评价为核心, 实现警民关系一体化 正如罗伯特比尔的名言所言, “警察就是公众,公众就是民 警” 派出所民警与民众之间应建立起和谐而紧密的关系。警察 , 形象是以警察的直接工作和对警察的评价为主要评价依据, 来决 定组织对警察的反馈, 从而带动警察注重面对直接工作对象的实 际工作付出, 以获得公众的良好评价。 派出所能通过分析公众评 价来确认公众需求, 才能真正贯彻 “立法为公、 执政为民” 的本质 要求, 使派出所工作真正体现人民的愿望、 维护人民的利益, 最大 限度的使人民群众满意, 从而实现警民关系一体化, 促进警民关 系, 使派出所工作有牢固的基础并使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四、 保障派出所的基础设施等需求, 为其长远发展增强后劲 派出所应始终面向社会实施开放, 从外界吸取必要的物质、 经费和信息保障, 同时充分发挥自身职能, 通过严厉打击各种犯 罪活动和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切实改善社会秩序环境, 并始 终保持自身的活力。具体为: 一是建立规范的经费投入机制, 包 括鼓励投入机制、 应急保障机制、 从优待警机制; 建立严格科学的 内部管理机制, 健全财务管理制度, 同时健全有效的监督制约体 制, 确保经费的合理使用。
二是警力下沉, 警务下移, 推动市县级 公安机关的警力向派出所一线倾斜, 为一线民警提供良好的装备 保障, 坚持合理配置公安装备资源, 确保技术装备正规化建设的 投入保障。 三是简化派出所内部机构设置, 由所长对内部实行垂 直领导, 确保派出所工作顺利通畅的进行。 同时明确各个机构之 间的职责, 以此保障派出所权力集中、 职责分明, 能够对社会治安 问题做出快速反应。
参考文献: [1]李英豪, 宁新明. 关于城区派出所工作压力大的原因及对策, 如何加强公安基层基础 工作论文选编. 2007. [2]刘鹏. 影响基层派出所民警绩效表现的因素分析. 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 2009 . [3]王前勇. 我国公安派出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3) 20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