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
饮用水水质监测方案设计
河北工程大学主校区 饮用水水质监测
方案指导老师:赵海萍
方案组班级:资环1班
方案组成员:
设计
目录
1、概述…………………………………………………… 3 2、方案设计思路………………………………………… 4 3、监测目的……………………………………………… 4 4、方案调研 ………………………………………………5 5、监测方案
5.1 方案概述…………………………………………… 8 5.2 布点方案…………………………………………… 9 5.3监测内容…………………………………………… 10 5.4 数据表格……………………………………………17 5.5 结果分析……………………………………………18 6、方案实施计划
6.1 仪器列表……………………………………………18 6.2 时间安排……………………………………………19 7、参考文献 ………………………………………………20 8、附录 ……………………………………………………20
1、概述
设计
水是人类生存、生活和生产所必需的重要物资。地球上的淡
水除少量供饮用外,更多的应用于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使得大量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业回流水等直接排入天然水体,造成江、河、湖、地下水等水源的污染,使本来就十分匮乏的淡水水源受到污染。在我国所有大城市的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质都在迅速恶化,威胁人的健康和自然价值。
对于人体来说,水是最重要的物质,是人体不可缺少的成分,约占人体重量的三分之二以上,被喻为生命之源。每天我们都要摄取一定量的水来保证自身生理活动的需要,而这些水的水质状况直接影响着我们身体健康。(饮用水水质对人体健康影响见附录)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饮用水水质质量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
在校园里,我们经常饮用的水有:各个教学楼、食堂、宿舍楼的自来水,开水房的开水,这些饮用水是否是合格的饮用水呢?我们小组将从这些饮用水中选择几种,测定几种典型指标,来判断这些饮用水的水质状况。
2、方案设计思路
设计
3、监测目的
设计
此次校园饮用水水质监测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巩固水环境监测的原理与知识,了解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与步骤,通过严格科学的训练锻炼同学的思考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通过深入了解接触我们所处的环境提高同 学的环保意识;
2、培养独立开展环境监测实验的能力;
3、通过监测反映校内饮用水质量现状,为广大学生和教职工的身体健康保障提供参考
4、方案调研
4.1 背景调研
邯郸地处河北省最南端,西依巍巍太行山,东依华北大平原,邻接晋鲁豫三省。本区属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区,具有“春燥多风、夏热多雨、秋高气爽、冬寒少雪”四季分明的气候特点。最低气温-21℃(1951年1月3日),最高气温42.5℃(1955年7月24日),年平均气温在12.6℃~14.1℃,年降水量489~585mm,其中7~8月份占56%,山洪也多集中在这个时期。2012年邯郸市平均降水518.9mm,与多年平均值523.0mm偏少4.1mm,属降水正常年份。邯郸市区降水量为583.5mm,比多年平均值522.6mm偏多60.9mm,与2011年度相比,降水量偏多约2.2%。 邯郸市水资源总量为8.63亿m。区内由南向北分布有漳河、
3
设计
此次校园饮用水水质监测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巩固水环境监测的原理与知识,了解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与步骤,通过严格科学的训练锻炼同学的思考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通过深入了解接触我们所处的环境提高同
学的环保意识;
2、培养独立开展环境监测实验的能力;
3、通过监测反映校内饮用水质量现状,为广大学生和教职工的身体健康保障提供参考
4、方案调研
4.1 背景调研
邯郸地处河北省最南端,西依巍巍太行山,东依华北大平原,邻接晋鲁豫三省。本区属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区,具有“春燥多风、夏热多雨、秋高气爽、冬寒少雪”四季分明的气候特点。最低气温-21℃(1951年1月3日),最高气温42.5℃(1955年7月24日),年平均气温在12.6℃~14.1℃,年降水量489~585mm,其中7~8月份占56%,山洪也多集中在这个时期。2012年邯郸市平均降水518.9mm,与多年平均值523.0mm偏少4.1mm,属降水正常年份。邯郸市区降水量为583.5mm,比多年平均值522.6mm偏多60.9mm,与2011年度相比,降水量偏多约2.2%。 邯郸市水资源总量为8.63亿m。区内由南向北分布有漳河、3
设计
滏阳河、洺河,均属海河水系。漳河源于山西省,平均天然径流量为19.3亿m,区内建有岳城水库,库容10.9亿m。滏阳河源于峰峰市,平均天然径流量为3.98亿m,区内建有武仕水库,库容1.52亿m。其集中式供水水源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峰峰矿区羊角铺地下水源地,一个是磁县境内岳城水库水源地。岳城水库水质属于地表水二类水质,两个水源水质完全符合国家对饮用水水源的要求。两座水厂是三堤水厂和铁西水厂,两处水源地日用水量24万立方米,供水人口100万,供水区域86平方千米,供水普及率100%。从水源和供水能力看,能够满足邯郸市近期城市发展供水需要。
造成饮用水污染的可能原因[2] :
4.1.1 腐蚀、结垢对水质的污染
供水系统一般使用用钢管作为自备井供水管网的主要管材,且未进行内涂衬。当水流过未经涂衬的金属管道、配件﹑水箱的过程中,由于腐蚀等作用生成各类沉积物在内壁形成结垢层。结垢层对水质的危害程度与系统投入使用的年限有关,年限越久对水质的污染也越严重。据国内研究,对于未作防腐处理的金属管道,当年限超过5 年,结垢层就已经达到了恶化水质的程度。现在新建的供水系统一般使用PVC﹑涂层钢管等新材料,这样尽管造价偏高,但是在长远和保证水质方面还是经济合理的。
4.1.2 微生物和藻类对水质的污染
3333
设计
微生物在供水系统中的再度繁殖,主要表现在:①细菌和大肠杆菌的再度繁殖;②自养型铁细菌的繁殖;③硫的转化菌的繁殖;④硝化与反硝化细菌的繁殖。在供水系统中与微生物共生的还有藻类,最常见的有直链藻属、脆杆藻属、星杆藻属及小球藻属等。藻类使水中有机物的浓度提高,有机物本身又成为细菌、线虫等微生物的营养成份。上述微生物和藻类往往是以结垢层作为基地和庇护所而滋生的,最终形成“生物膜”。国内有关部门在“生物膜”中检出铁、锰等金属元素16 种和对人体有害的铅、汞等元素5 种,并检出铁细菌、大肠杆菌等6 种对人体有害的微生物。微生物和藻类造成二次污染的主要环节在支管末梢和贮水池(箱)等处,尤其是滞流管段更为严重。造成微生物和藻类滋生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不消毒;二是水的滞留时间过长。
4.1.3 外界造成的二次污染
1. 水源井的外界污染:有些水源井缺乏良好的密闭设施,井周围有厕所、化粪池、垃圾堆、生活污水管道及工业污水管渠等污染源。另外,有些地下式深井潜水泵室的入孔与周围自然地面齐平,故地面雨水和污水很容易从入孔灌入井室。
2. 贮水池的外界污染:有些地下或半地下贮水池周围也有厕所、化粪池、垃圾堆、生活污水管道及工业污水管渠等污染源。有些则入孔密闭不严,水池易受虫、鼠、沙尘等污染。有些地下式贮水池的入孔位置偏低,易受地面雨水和污水的污染。
设计
3. 管道及附属设备的外界污染:敷设在暖沟内的供水管道由于热媒管道的散热、渗漏而长年处于湿热环境,故腐蚀严重,年久失修也极易发生穿孔。供水管若受进入暖沟内的雨、污水及采暖管道渗漏水的浸泡,则外部脏水就可能在管网失压或停水时从管道穿孔处、阀门渗漏处、接口不严密处及自动排气阀处吸入管内,引起水质污染。据调查,供水管遭暖沟积水浸泡导致水质污染的事故是不胜枚举的。
4. 用水点处的外界污染:具有受水容积的卫生设备,其配水支管没有空气隔断措施或空气隔断不符合要求,一旦管网失压或停水,因虹吸作用引起回流污染。发生此类污染常见的有:①大便器用普通阀门直接冲洗;②洗脸盆、浴盆等配水龙头与溢流面齐平;③给水龙头接软管淹没式出流。如:洗衣机接软管浸没式进水,管网停水引起泡沫洗涤污水回流入管网的水质事故近年来在洗衣房、学生公寓及居民住宅发生过多起。
5、监测方案
5.1方案概述
本方案综合考虑了校内饮用水的种类、水质状况以及我们的监测目的和实际条件,决定对河北工程大学主校内几种饮用水进行水质监测,监测对象为:学校自来水水样,六教、10#宿舍楼、开水房的开水以及丛台桶装纯净水。监测项目为:水温、嗅和味、色度、PH值、总硬度、总余氯、以及细
设计
菌总数。
本监测以国家卫生部发布的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作为评价标准,即:
5.2布点方案
5.3 监测方法
5.3.1 嗅和味的测定 测定方法:闻和尝 定性描述法:冷法和热法
冷法:取100ml水样于250ml锥形瓶中,调节水温20度左右,振荡后从瓶口闻其气味,用适当的文字描述,安下表记录强度。
热法:取100ml水样于250ml锥形瓶中,瓶口盖上一表面皿,在电炉加热至沸腾,取下锥形瓶,稍冷后闻其气味,用适当的文字描述,按下表记录强度。
臭强度等级
5.3.2 色度的测定
测定方法:铂钴比色法 1.实验原理
用氯铂酸钾与氯化钴配成标准色列,与水样进行目视比色,确定水样色度。规定每升水中含有1mg铂和0.5mg钴时所具有的颜色为1度,作为标准色度单位。 2.仪器与试剂 1)实验仪器
50ml具塞比色管及1ml、2ml、5ml、10ml移液管。 2)实验试剂
铂钴标准溶液:称取1.245g氯铂酸钾及1.000g氯化钴,溶于100ml蒸馏水中,加入100ml浓盐酸,用水定容至1000ml。此标准溶液色度为500度,保存在密塞玻璃瓶中,暗处存放备用。 3. 测定步骤
设计
1)标准色列的配制
向13支50ml具塞比色管中分别加入0、0.50、1.00、1.50、2.00、2.50、3.00、3.50、4.00、4.50、5.00、6.00、7.00ml铂钴标准溶液,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各管的色度依次为0、5、10、15、20、25、30、35、40、45、50、60、70度。密塞可长期保存。 2)水样的测定
取50ml 透明的水样于比色管中,如水样色度过高,可取适量的水样,用去离子水稀释至50ml 与标准色列进行比色,将结果乘以稀释倍数。 计算:
C = M /V×500
C――水样中色度,度;
M――相当铂钴标准溶液的用量,ml; V――水样体积,ml
5.3.3 PH的测定
测定方法:玻璃电极法
1.原理
pH值由测量电池的电动势而得。该电池通常由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玻璃电极为指示电极所组成。在25℃,溶液中每变化1个pH单位,电位差改变为59.16毫伏,据此在仪器上直接以pH的读数表示。
设计
温度差异在仪器上有补偿装置。 2.试剂
2.1 标准缓冲溶液(简称标准溶液) 2.2试剂和蒸馏水
2.3 pH标准溶液用(pH4.008 25℃) 2.4 pH标准溶浓乙(pH6.865 25℃) 2.5 pH标准溶液丙(pH9.180 25℃) 3 步骤
3.1 仪器校准:操作程序按仪器使用说明书进行。先将水样与标准溶液调到同一温度,记录测定温度,并将仪器温渡补偿旋纽调至该温度上。用标准溶液校正仪器,该标准溶液与水样pH相差不超过2个pH单位。从标准溶液中取出电极,彻底冲洗并用滤纸吸干。再将电极浸入第二个标准溶液中,其pH大约与第一个标准溶液相差3个pH单位,如果仪器响应的示值与第二个标准溶液的pH(S)值之差大于0.1pH单位,就要检查仪器、电极或标准溶液是否存在问题。当三者均正常时,方可用于测定样品。 3.2 样品测定
测定样品时,先用蒸馏水认真冲洗电极,再用水样冲洗,然后将电极浸入样品中,小心摇动或进行搅拌使其均匀,静置,待读数稳定时记下pH值。
5.3.4硬度的测定
设计
测定方法:EDTA 滴定法 1.原理:
将溶液的 PH 值调整到10,用EDTA 溶液络合滴定Ca,Mg 离子。铬黑T 作指示剂与Ca、Mg 离子生成紫红色络合物。滴定中,游离的Ca、Mg 离子首先与EDTA 反应,跟指示剂络合的Ca、Mg 离子随后与EDTA 反应,到达终点时溶液的颜色由紫变为天蓝色。 2.仪器:
2.1 50ML 滴定管 2.2 250 锥形瓶 3.试剂:
3.1 Ca 标准溶液:10mmol∕L 3.2 EDTA 二钠标准溶液:10mmol∕L 3.3 缓冲溶液(PH=10) 3.4 0.5%铬黑T 指示剂 3.5 0.5%硫化钠溶液 3.6 1.0%盐酸羟胺溶液 3.7 10%氰化钾溶液 4.步骤
4.1 用移液管吸取 50ML 水样,于250ML 锥形瓶中。 4.2 加入 1-2ML 缓冲溶液及5 滴铬黑T 指示剂,立刻用EDTA-2Na 标准溶液滴定,充分摇匀,至溶液由紫红色变为蓝色。
设计
即表示终点到达。记录EDTA-2Na 的用量。
4.3 若水样中含有金属干扰离子师弟定重点延迟或颜色发暗,可另取水样,加入0.5ml盐酸羟溶液及1ml 2 Na S 溶液或0.5mlKCN 溶液后,再按2 进行。 计算:
总硬度(mg∕L,CaCO3 )= (c ×V1 )/V×100.9×1000 C――EDTA-2Na 浓度,mol∕L;
V1――EDTA-2Na 溶液的消耗量,ml;
V――水样的体积,ml
5.3.5总余氯的测定
测定方法:碘量法
1.原理:在酸性条件下,余氯与碘化钾作用释放出游离单质碘,使水样呈棕黄色用标准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至淡黄色,加入淀粉指示剂,遇碘变为蓝色,继续滴定至蓝色,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根据所消耗硫代硫酸钠的量计算总余氯的含量。 2.仪器
2.1 25ML 酸式滴定管(一支) 2.2 250ML 锥形瓶(一个) 2.3 100ML 移液管(一支) 2.4 滴管(一支)
设计
3.试剂
3.1 碘化钾容液
3.2 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 3.3 淀粉指示剂 4.步骤
Cl2+2KI→I2+2KCl I2+2Na2S2O3→Na2S4O6+2NaI 总余氯的含量计算公式:
总余氯=(cV1×35.45×1000)/V 式中c---Na2S2O3标液浓度,mol/L; V1---Na2S2O3标液滴定用量,mol/L;
V---水样体积,mL;
35.45---Cl的摩尔质量,g/mol.
5.3.6 细菌总数的测定
1.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的制备
2.实验仪器与材料: 1)37 度恒温培养箱; 2)55 度电热恒温水浴;
3)酒精灯、无菌的培养皿、吸管、试管等; 4)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
设计
3.实验操作:
1)用水冲洗水龙头,用酒精灯将水龙头烧灼消毒,然后将水龙头完全打开,放水5-10 分钟。
2)在火焰旁打开无菌试管,接自来水10ml 左右,然后在火焰旁边加盖。
3)分别取1ml 混匀的自来水样于2 个皿中,注意无菌操作。 4)取熔化并冷却到48-50 度的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在每个有水样的皿中各倒入1 个试管的培养基,迅速摇匀,注意无菌操作。再取1 个无菌的空皿倒入1 个试管的培养基作空白对照。 5)待培养基冷凝后,倒置于37 度恒温箱内培养24 小时后,进行计数,平行样取平均值,即为1ml 水样中的细菌总数。
5.4数据表格
5.5结果分析
根据以往的经验,校内饮用水的质量在各种水质指标上还是比较好的,只是在硬度方面偏高,经常饮用不会对人体造成大的影响。在这个环监项目实施时正是高温时节,那时水中微生物总数应该达到一年中较高水平,所以我们在方案实施时将重点关注总硬度和细菌总数这两个指标。
6方案实施计划
6.1仪器安排
6.2时间安排
设计
7 参考文献
【1】 孟长再 呼市白备井生活供水系统水质污染及防治对策 《给水排水》 2003年 第3 期
【2】 金朝晖等 《环境工程监测》天津大学出版社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7)第129079号 8 附录1
本文就卫生部二OO 一年六月颁布的《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中“生活饮用水水质常规检验项目及限值”所涉及的指标物来源、对人体健康的利弊、标准限值的依据进行了讨论。
一、色
色度通常来自带色的有机物(主要是腐殖质)、金属(如铁和锰)或高色度的工业废水污染。沼泽水由于含腐殖质而呈黄色,
设计
低铁化合物使水呈淡绿色,高铁化合物及四价锰使水呈黄色,水中大量藻类存在时显亮绿色。色度大于15 度时,多数人即可察觉,大于30 度,所有人均可察觉并感到嫌恶。因此,标准限值为15 度,“并不得呈现其它异色。”
二、浑浊度
浑浊度是由于水中存在的泥砂、胶体物、有机物、微生物等造成的,它与河岸的性质、水流速度、工业废水的污染有关,随气候、季节的变化而变化。浑浊度是衡量水质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经净化处理的水,浑浊度的降低有利于杀灭细菌和病毒,因而,低浊度水对限制水中有害物质、细菌和病毒有着积极的卫生学意义。浑浊度在10 度时,使人普遍感到混浊,超过5 度,引起人们的注意。因此,我国先后将标准限值为5 度、3 度,现行标准限值为1 度。“特殊情况下不超过5 度”。
三、臭和味
水臭的产生主要是有机物的存在,或生物活性增加的表现,或工业污染所致。饮用水正常味道的改变,可能是原水水质的改变,或者水处理不充分,也可能因受二次污染所致。饮用水中含有令人不愉快的臭和味,将导致消费者视为不安全的饮水。氯化消毒产生的余氯,消费者能明显感受到,但低氯量消毒,可以克服水味,却又可能危及水的微生物学安全。饮用水应无令人不快或令人嫌恶的臭和味,故标准规定“不得有异臭、异味”。是指
设计
绝大多数人在饮用时不应感到有异臭或异味。
四、肉眼可见物
这既是一项物理外观要求,又是一项生物要求,更是一项卫生学要求。有些活的有机体(细菌、病毒、原生动物)可能通过饮水使人发生严重的、甚至是致命的爆发性传播病;藻类和浮游生物过多,使人在饮用时产生不快之感,或使人根本不宜饮用;浮游生物死亡和腐烂时,可造成鱼类大量死亡,可使人中毒。因此,饮用水中不应含有沉淀物、肉眼可见的水生生物及令人嫌恶的物质,故标准规定“不得含有”。
五、pH 值
水的pH 值在6.5~9.5 的范围内并不影响人的生活饮用和健康,天然水pH 值一般在6.5~8.5 之间。水在净化处理过程中,由于投加水处理剂、液氯等,可使pH 值略有变化。pH 值对净化处理有重要的意义,碱性水有倾向沉淀的作用,但对氯化消毒杀菌的效果有所降低,酸性水有侵蚀作用,容易腐蚀管道,影响水质。根据我国各地多年来的供水实际情况,其上限很少超过8.5,故标准限值范围为6.5~8.5。
六、总硬度
地下水的硬度往往比较高,地面水的硬度随地理、地质情况等因素而变动。水的硬度是由溶解于水中的多种金属离子产生的,主要是钙,其次是镁。人对水的硬度有一定的适应性,饮用
设计
不同硬度的水(特别高硬度的水)可引起胃肠功能的暂时性紊乱,但在短期内即能适应。据国内报道,饮用总硬度为707~935mg/L 的水,第二天人们出现不同程度腹胀、腹泻和腹痛等肠道症状,持续一周开始好转,20 天后恢复正常。我国各地饮用水的硬度大都未超过425mg/L。而且人们对该硬度水的反应不大,因此,标准限值为425mg/1。(以碳酸钙计)。
七、铝
天然水中的铝含量很低,饮用水中的铝多数来自含铝的水处理剂。有资料表明:铝与老年痴呆症有关,铝积蓄于人体脑组织集中神经细胞内,导致神经纤维缠结的病变。此外,铝可抑制胃液和胃酸的分泌,使胃蛋白酶活性下降,导致甲状旁腺的亢进。当有铁存在时,铝的存在能增加水的脱色。鉴于对人体的影响,此次,作为新增项目,标准限值为0.2mZ/L。
八、铁
铁在自然界分布很广,在天然水中普遍存在,饮用水含铁量增高可能来自铁管道以及含铁的各种水处理剂。铁是人体必需微量营养元素,是许多酶的重要组成成分。铁对人体的生理功能主要是参与肌体内部氧的输送和组织呼吸过程。人体代谢每天需要1~2mg 铁,但由于肌体对铁的吸收率低,每天需从食物中摄取60~1l0mg 的铁才能满足需要。缺少铁,会引起缺铁性贫血。含铁量高的水在管道内易生长铁细菌,增加水的浑浊度,使水产生
设计
特殊的色、嗅、味。含铁量达0.3mg/L 时,色度约为20 度;在0.5mg/L 时,色度可大于30 度;在1.0mg/L 时可感到明显的金属味,使人不愿饮用,不宜煮饭、泡茶,易污染衣物、器皿,影响某些工业产品质量。由于含铁的水处理剂广泛用于水处理,作为折衷方案,将标准限值为0.3mg/L。
九、锰
水中锰来自自然环境或工业废水污染。锰是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人从膳食中每天摄入l0mg 的锰。锰存在人体各个器官中,起着新陈代谢作用,促进维生素B 的蓄积,合成维生素C,促进人体发育与骨的钙化,促进和加速细胞的氧化。锰在水中较难氧化,在净水处理过程中较铁难去除,水中有微量锰时,呈现黄褐色。锰的氧化物能在水管内壁上逐步沉积,在水压波动时可造成“黑水”现象。锰和铁对感官性状的影响类似,二者经常共存于天然水中。当浓度超过0.15mg/L 时,能使衣物和固定设备染色,在较高浓度时使水产生不良味道。为满足感官性状的要求,标准限值为0.1mg/L。
十、铜
水中铜多数来自工业废水污染,或用以控制水中藻类繁殖的铜盐。铜是人体必需的微量是,当水中浓度超过0.5mg/L 时,能使水起泡沫和具有异味。根据味觉及形成泡沫的阈浓度, 标准限值为0.3mg/L。
设计
十四、硫酸盐
天然水中普遍含有硫酸盐。硫酸盐过高,主要是矿区重金属的氧化或工业废水污染的结果。水处理中硫酸铝净水剂的使用可明显地增加硫酸盐浓度。硫酸盐过高,易使锅炉和热水器结垢,增加对金属的腐蚀,并引起不良的水味和具有轻泻作用,当硫酸盐与镁在一起时,这种影响会更为明显。含硫酸镁达1000mg/L 水液,可作为成人泻药。一般而言,饮用水中硫酸盐浓度大于750mg/L 时有轻泻作用,浓度为300~400mg/L 时,开始察觉有味,200~300mg/L 时,无明显味作用。基于对水味的影响和轻泻作用,标准限值为250mg/L。
十五、氯化物
地面水和地下水中都含有氯化物,它主要以钙、镁的盐类存在于水中。水中的氯化物来源于流过含氯化物的地层,海洋水、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的污染。自来水采用液氯消毒时,能增加氯化物的含量。氯化物含量过高或过低,可以间接推断水的洁净情况。特别是氮素化合物随氯化物的增多而同时出现时。氯化物是人体需要的元素,在人和动物盐类代谢中起着重大的作用。人每天平均摄人量氢氰酸的毒性最大,杏、李、桃、楷杷的核仁中都含有氰甙,水解后生成氢氰酸,使水呈杏仁气味,其嗅觉阈浓度为0.1mg/L,木薯、白果中也都含有。口服氰化氢0.06g 可致死,氰化钠的致死量为0.15~0.2g,口服杏仁40、60 粒可引起中毒
设计
甚至死亡,长期饮用含氰化物微量的水将引起甲状腺肿大。氰化物进入人体,快速从粘膜吸收,在血液中生成血红蛋白而呈中毒症状,可引起细胞内窒息,组织缺氧,导致脑组织首先受损,而呼吸中枢麻痹常为氰化物中毒的致死原因。动物实验表明:氰化物剂量为0.025mg/kg 时,大鼠的过氧化氢酶增高,条件反射活动有变化,剂量为0.05mg/kg 时无异常变化,此剂量相当于0.1mg/L。考虑到氰化物毒性很强,标准限值为0.05mg/L。 十六、氟化物
氟化物大量存在于矿土、土壤、矿泉水中。一般天然水中氟含量很低,通常含量为0.2~0.5mg/L,地下水氟含量要高一些。地面水中氟含量偏高,往往是由于工业废水污染的结果。氟是人体微量元素。可以通过水、食物等多种途径进入人体,成年人每天约摄入0.3~0.5mg,婴儿每天需氟化物0.5mg,儿童则需1mg,以保证牙齿钙化期所必需的氟化物离子。人体中的氟有35%来自食物,65%来自饮水,适宜的饮水含氟量0.6~1.0mg/L。氟能保护牙齿,降低龋齿患病率,抑制细菌引起的糖分解所需要的酶。饮水含氟量低于0.5mg/L 时易产生龋齿,高于1.0mg/L 时却又容易发生氟斑牙。氟是一种原浆毒物。在一定条件下,氟不仅对牙齿、骨质的发育有影响,引起骨骼变形、发脆,而且损害肾脏肌能,引起关节疼痛,出现氟骨症,对整个机体都有影响,严重的还可能早期丧失劳动力,运动机能障碍、瘫痪,甚至死亡。据国
设计
外报道:氟摄人量达l0mg/kg左右可发生急性中毒;每日摄人量15~25mg,持续11~12 年后可导致氟骨症;每日摄人20mg,持续20 年以上时可致残废。饮水中含氟量达3-6mg/L 时,长期饮用出现氟骨症;超过l0mg/L时,引起骨骼损伤,产生瘫痪。综合考虑饮水中氟含量为1.Omg/L 时对牙齿的轻度影响和氟的防龋作用,以及对我国广大的高氟区饮水进行除氟或更换水源所付的经济代价,标准限值为1.Omg/L。
十七、铅
天然水含铅量低微,很多种工业废水、粉尘、废渣中都含有铅及其化合物。铅可与体内的一系列蛋白质、酶和氨基酸内的官能团络合,干扰机体许多方面的生化和生理活动。世界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专家委员会于1972 年确定每人每周摄人铅的总耐受量为3mg。儿童、婴儿、胎儿和妊娠妇女对环境中的铅较成人和一般人群敏感。研究证实:饮用水中铅含量为0.1mg/L 时,可能引起血铅浓度超过30μg/lOOml,这对儿童来讲是过高的。如果成人每日从食物中摄人铅量大于230tμg,摄人的铅量就会超过总耐受量。我国先后将标准限值为0.1mg/L、0.05mg/L,此次修改为0.01mg/L。
十八、汞
汞在自然界的分布极为分散,空气、水中仅有少量的汞,由于三废的污染,城市人口从空气、食品中吸人汞,经呼吸道进入
设计
体内。汞及其化合物为原浆毒,脂溶性。主要作用于神经系统、心脏、肝脏和胃肠道,汞可在体内蓄积,长期摄入可引起慢性中毒。汞的化合物有很强的毒性。无机汞中以氯化汞和硝酸汞的毒性最高,小鼠口服氯化汞的最小致死量为0.81~0.88mg,人的中毒剂量为0.1~0.2g,致死量为0.3g。有机汞的毒性比无机汞大,小鼠口服氯化乙基汞的最小致死量为0.6~0.65mg。地面的无机汞,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有机汞,并可通过食物链在水生生物(如鱿、贝类等)体内富集,人食有这些鱼、贝类后,可引起慢性中毒,损害神经和肾脏,如日本所称的“水俣病”。基于其毒理性和蓄积作用,标准限值为0.001mg/L。
十九、硝酸盐
氮在自然界中的蕴藏量很大。各类氮素化合物的测定,对于研究水源污染、分解的趋势等情况有很大的帮助。水中的硝酸盐含量通常夏季低,冬季高,地下水的含量比地面水高。有资料表明:饮用硝酸盐含量过高的水,对婴儿的健康有害。如果饮水中的硝酸盐大于l0mg/L 时,对年龄较大的儿童也可能有危害,原因是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之后,可引起高铁血红蛋白症。有人认为某些癌症可能与极高浓度的硝酸盐含量有关。国外报道,饮用水中硝酸盐含量低于l0mg/L 时,未见发生高铁血红蛋白症的病例,当高于l0mg/L 时,偶有病例发生。另有报道,浓度达20mg/L 时,并未引起婴儿的任何临床症状,而血中高铁血红蛋白含量增
设计
高。基于国内调研资料,考虑到某些水源水硝酸盐的天然水平较高及处理技术的可行性,标准限值为20mg/L(以氮计)。 二十、硒
水中硒除地质因素外,主要来源于工业废水污染。硒是人体必需元素。硒对人体中辅酶Q 的生物合成很重要,而辅酶Q 存在于心肌内,可防止血压的上升。我国通过大量的观察证明:硒可以有效地预防地方性心脏病(克山病)。有人发现,给人小剂量注射硒或服用含硒食品,能提高视力,促进身高、体重的增长。硒能刺激免疫球蛋白及抗体的产生,增加机体免疫力。美国、芬兰高硒地区人群冠心病及高血压的发病率比低硒地区明显降低。美国的调查还证明:高硒地区人口出生率比低硒地区高。认为硒与受精有关,当机体内含硒量不足时,就会引起性腺机能减退和不育症,动物实验也证明了这点。还有学者发现,硒具有预防癌症的作用。硒的化合物对人和动物均有毒,有明显的蓄积作用,可引起急性和慢性中毒。硒的毒理作用主要是破坏一系列生物酶系统,对肝、肾、骨骼和中枢神经系统有破坏作用。地方性硒中毒多半由于土壤中含硒较高,致使农作物和禽体内积蓄硒过多。中毒临床表现为食欲不振,四肢无力、头皮搔痒、癞皮、斑齿、毛发和指甲脱落等。根据硒的生理作用及毒性,并考虑到食物中可能摄入量,标准限值为0.0lmg/L。
二十一、四氯化碳
设计
四氯化碳在饮用水中一般浓度为每升数微克水平。四氯化碳具有多种毒理效应,包括致癌性、对肝和肾的损害。急性中毒症状为呼吸困难、紫绀、蛋白尿、血尿、黄疸、肝肿大、神经性头痛、眩晕、恶心、呕吐、腹痉挛和腹泻等。慢性中毒则表现为肝硬化和坏死、肾损害、血中酶的活性改变、血清胆红素增多等。基于上述原因,参照世界卫生组织《饮用水质量指南》的建议值,考虑到我国具体情况标准限值为0.002mg/L(原标准为3μg/L)。 二十二、氯仿
已经证实氯仿对人具有潜在致癌的危险性。饮用水中三卤甲烷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用作消毒剂的氯和在水源中存在前体(腐殖质等)之间的相互反应。当水源中含前体浓度低或经处理将前体去除后再消毒,就不会产生高浓度的三卤甲烷。氯仿对实验动物和人的急性毒性为肝和肾的损伤和破坏,包括坏死与硬化。基于上述原因,参照世界卫生组织(饮用水质量指南)的建议值,考虑到我国具体情况,标准限值为不超过0.06mg/L。 二十三、细菌总数
细菌总数可作为评价水质清洁程度和净化、消毒效果的指标。细菌总数增多说明水被污染,但不能说明污染来源,必须结合总大肠菌群来判断水质污染的来源和安全程度。据凋查,国内水厂的出厂细菌总数均在每毫升100 个以下,有相当部分在10 个以下。故标准限值为每毫升不超过100 个。
设计
二十四、总大肠菌群
当饮用水受到粪便等污染,就有可能带有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弧菌、肠道病毒等,且它们均可以水为媒介引起肠道传染病。总大肠菌群含量可表明水体被污染的程度,并且间接地表明肠道病菌存在的可能,以及对人体健康具有潜在危险性。根据我国多年供水实践,同时确保在流行病学上的安全,标准限值为每100ml 水样中不得检出(原标准限值为每升水中不得超过3 个)。 二十五、粪大肠菌群
由于总大肠菌群既包括粪便污染,同时也包括非粪便污染的大肠菌总数,因此,有必要在饮用水标准中增加粪大肠菌群这个指标,以便直接反映出水体是否受到粪便污染的信息,进一步确保流行病学的安全。为此,作为新增水质标准,标准限值为每100mL 水样中不得检出。
二十六、游离余氯
余氯系指用氯消毒,当加氯接触一定时间后,水中剩余的氯量。游离余氯的嗅觉和味觉阈浓度为0.2~0.5mg/L。实验证明,接触作用30 分钟游离余氯在0.3mg/L 以上时,对肠道致病菌(如伤寒、痢疾等),钩端螺旋体、布氏杆菌等均有杀灭作用。如果用氯胺消毒,化合余氯含量一般为游离余氯的2 倍以上,且接触时间不应小于2 小时。肠道病毒(传染性肝炎、小儿麻痹病毒等)对氯消毒剂的耐受力较肠道致病菌强。据报道,如能保证游离余
设计
氯为0.5mg/L,接触时间为30~50 分钟,亦可使肠道病毒死灭。因此,在怀疑水源可能受到肠道病毒污染时,可增加氯消毒剂量及接触时间,以保证饮用水的安全。集中式给水管网末梢水的游离余氯,还可作为预示有无再次污染的信号,因此,水质标准对管网末梢水的游离余氯也作了相应规定。标准规定“在与水接触30 分钟后应不低于0.3mg/L,管网末梢水不应低于0.05mg/L(适用于加氯消毒)”。
二十七、总α 放射性、总β 放射性
水的放射性主要来自岩石、土壤及空气中的放射性物质。水中的放射性核素有几百种,浓度一般都很低。人类某些实践活动可能使环境中的天然辐射水平增高,特别是随着核能的发展和同位素新技术的应用,可能产生放射性物质对环境的污染问题。放射性的有害作用为:增加肿瘤发生率、死亡以及发育中的变态。基于上述资料,参考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值,标准限值为:总α 放射性不超过0.1Bq/L;总β 放射性不超过1Bq/L。这是基于假设每人每天摄人2L 水时所摄人的放射性物质,按成年人的生物代谢参数估算出一年内产生的剂量确定的。
附录2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1 范围
设计
本标准规定了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要求、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卫生要求、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要求、二次供水卫生要求、涉及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卫生要求、水质监测和水质检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城乡各类集中式供水的生活饮用水,也适用于分散式供水的生活饮用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不包括勘误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T 5750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GB/T 14848 地下水质量标准
GB 17051 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
GB/T 17218 饮用水化学处理剂卫生安全性评价
GB/T 17219 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标准
CJ/T 206 城市供水水质标准
SL 308 村镇供水单位资质标准
设计
卫生部 生活饮用水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生活饮用水 drinking water
供人生活的饮水和生活用水。
3.2 供水方式 type of water supply
3.2.1集中式供水 central water supply
自水源集中取水,通过输配水管网送到用户或者公共取水点的供水方式,包括自建设施供水。为用户提供日常饮用水的供水站和为公共场所、居民社区提供的分质供水也属于集中式供水。
3.2.2 二次供水 secondary water supply
集中式供水在入户之前经再度储存、加压和消毒或深度处理,通过管道或容器输送给用户的供水方式。
3.2.3 农村小型集中式供水 small central water supply for rural areas
日供水在1000m3以下(或供水人口在1万人以下)的农村集中式供水。
3.2.4 分散式供水 non-central water supply
用户直接从水源取水,未经任何设施或仅有简易设施的供水方式。
设计
3.3 常规指标 regular indices
能反映生活饮用水水质基本状况的水质指标。 3.4 非常规指标 non-regular indices
根据地区、时间或特殊情况需要的生活饮用水水质指标。
4 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要求
4.1 生活饮用水水质应符合下列基本要求,保证用户饮用安全。 4.1.1 生活饮用水中不得含有病原微生物。 4.1.2 生活饮用水中化学物质不得危害人体健康。 4.1.3 生活饮用水中放射性物质不得危害人体健康。 4.1.4 生活饮用水的感官性状良好。 4.1.5 生活饮用水应经消毒处理。
4.1.6 生活饮用水水质应符合表1和表3卫生要求。集中式供水出厂水中消毒剂限值、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中消毒剂余量均应符合表2要求。
4.1.7 农村小型集中式供水和分散式供水的水质因条件限制,部分指标可暂按照表4执行,其余指标仍按表1、表2和表3执行。 4.1.8 当发生影响水质的突发性公共事件时,经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可适当放宽。
4.1.9 当饮用水中含有附录A表A.1所列指标时,可参考此表限值评价。
设计
表1 水质常规指标及限值
表2 饮用水中消毒剂常规指标及要求
表3 水质非常规指标及限值
表4 农村小型集中式供水和分散式供水部分水质指标及限值
5 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卫生要求
5.1 采用地表水为生活饮用水水源时应符合GB 3838要求。 5.2 采用地下水为生活饮用水水源时应符合GB/T 14848要求。
6 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要求
6.1 集中式供水单位的卫生要求应按照卫生部《生活饮用水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规范》执行。
7 二次供水卫生要求
二次供水的设施和处理要求应按照GB 17051执行。
8 涉及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卫生要求
8.1 处理生活饮用水采用的絮凝、助凝、消毒、氧化、吸附、pH调节、防锈、阻垢等化学处理剂不应污染生活饮用水,应符合GB/T
设计
17218要求。
8.2 生活饮用水的输配水设备、防护材料和水处理材料不应污染生活饮用水,应符合GB/T 17219要求。
9 水质监测
9.1 供水单位的水质检测
供水单位的水质检测应符合以下要求。
9.1.1 供水单位的水质非常规指标选择由当地县级以上供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协商确定。
9.1.2 城市集中式供水单位水质检测的采样点选择、检验项目和频率、合格率计算按照CJ/T 206执行。
9.1.3 村镇集中式供水单位水质检测的采样点选择、检验项目和频率、合格率计算按照SL 308执行。
9.1.4 供水单位水质检测结果应定期报送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送水质检测结果的内容和办法由当地供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商定。
9.1.5 当饮用水水质发生异常时应及时报告当地供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 9.2 卫生监督的水质监测
卫生监督的水质监测应符合以下要求。
9.2.1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根据实际需要定期对各类供水单位的
- 45 -
设计
供水水质进行卫生监督、监测。
9.2.2 当发生影响水质的突发性公共事件时,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根据需要确定饮用水监督、监测方案。
9.2.3卫生监督的水质监测范围、项目、频率由当地市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确定。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表A.1 生活饮用水水质参考指标及限值
- 46 -
设计
参考文献
[1]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Guidelines for Drinking-water Quality, third edition. Vol. 1, 2004, Geneva
[2] EU’s Drinking Water Standards. Council Directive 98/83/EC on the quality of water intended for human consumption. Adopted by the Council, on 3 November 1998
[3] US EPA. Drinking Water Standards and Health Advisories, Winter 2004 [4] 俄罗斯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 2002年1月实施
[5] 日本饮用水水质基准(水道法に基づく水质基准に关すゐ省令),2004年4月起实施
- 47 -
设计
饮用水水质监测方案设计
河北工程大学主校区 饮用水水质监测
方案指导老师:赵海萍
方案组班级:资环1班
方案组成员:
设计
目录
1、概述…………………………………………………… 3 2、方案设计思路………………………………………… 4 3、监测目的……………………………………………… 4 4、方案调研 ………………………………………………5 5、监测方案
5.1 方案概述…………………………………………… 8 5.2 布点方案…………………………………………… 9 5.3监测内容…………………………………………… 10 5.4 数据表格……………………………………………17 5.5 结果分析……………………………………………18 6、方案实施计划
6.1 仪器列表……………………………………………18 6.2 时间安排……………………………………………19 7、参考文献 ………………………………………………20 8、附录 ……………………………………………………20
1、概述
设计
水是人类生存、生活和生产所必需的重要物资。地球上的淡
水除少量供饮用外,更多的应用于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使得大量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业回流水等直接排入天然水体,造成江、河、湖、地下水等水源的污染,使本来就十分匮乏的淡水水源受到污染。在我国所有大城市的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质都在迅速恶化,威胁人的健康和自然价值。
对于人体来说,水是最重要的物质,是人体不可缺少的成分,约占人体重量的三分之二以上,被喻为生命之源。每天我们都要摄取一定量的水来保证自身生理活动的需要,而这些水的水质状况直接影响着我们身体健康。(饮用水水质对人体健康影响见附录)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饮用水水质质量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
在校园里,我们经常饮用的水有:各个教学楼、食堂、宿舍楼的自来水,开水房的开水,这些饮用水是否是合格的饮用水呢?我们小组将从这些饮用水中选择几种,测定几种典型指标,来判断这些饮用水的水质状况。
2、方案设计思路
设计
3、监测目的
设计
此次校园饮用水水质监测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巩固水环境监测的原理与知识,了解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与步骤,通过严格科学的训练锻炼同学的思考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通过深入了解接触我们所处的环境提高同 学的环保意识;
2、培养独立开展环境监测实验的能力;
3、通过监测反映校内饮用水质量现状,为广大学生和教职工的身体健康保障提供参考
4、方案调研
4.1 背景调研
邯郸地处河北省最南端,西依巍巍太行山,东依华北大平原,邻接晋鲁豫三省。本区属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区,具有“春燥多风、夏热多雨、秋高气爽、冬寒少雪”四季分明的气候特点。最低气温-21℃(1951年1月3日),最高气温42.5℃(1955年7月24日),年平均气温在12.6℃~14.1℃,年降水量489~585mm,其中7~8月份占56%,山洪也多集中在这个时期。2012年邯郸市平均降水518.9mm,与多年平均值523.0mm偏少4.1mm,属降水正常年份。邯郸市区降水量为583.5mm,比多年平均值522.6mm偏多60.9mm,与2011年度相比,降水量偏多约2.2%。 邯郸市水资源总量为8.63亿m。区内由南向北分布有漳河、
3
设计
此次校园饮用水水质监测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巩固水环境监测的原理与知识,了解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与步骤,通过严格科学的训练锻炼同学的思考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通过深入了解接触我们所处的环境提高同
学的环保意识;
2、培养独立开展环境监测实验的能力;
3、通过监测反映校内饮用水质量现状,为广大学生和教职工的身体健康保障提供参考
4、方案调研
4.1 背景调研
邯郸地处河北省最南端,西依巍巍太行山,东依华北大平原,邻接晋鲁豫三省。本区属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区,具有“春燥多风、夏热多雨、秋高气爽、冬寒少雪”四季分明的气候特点。最低气温-21℃(1951年1月3日),最高气温42.5℃(1955年7月24日),年平均气温在12.6℃~14.1℃,年降水量489~585mm,其中7~8月份占56%,山洪也多集中在这个时期。2012年邯郸市平均降水518.9mm,与多年平均值523.0mm偏少4.1mm,属降水正常年份。邯郸市区降水量为583.5mm,比多年平均值522.6mm偏多60.9mm,与2011年度相比,降水量偏多约2.2%。 邯郸市水资源总量为8.63亿m。区内由南向北分布有漳河、3
设计
滏阳河、洺河,均属海河水系。漳河源于山西省,平均天然径流量为19.3亿m,区内建有岳城水库,库容10.9亿m。滏阳河源于峰峰市,平均天然径流量为3.98亿m,区内建有武仕水库,库容1.52亿m。其集中式供水水源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峰峰矿区羊角铺地下水源地,一个是磁县境内岳城水库水源地。岳城水库水质属于地表水二类水质,两个水源水质完全符合国家对饮用水水源的要求。两座水厂是三堤水厂和铁西水厂,两处水源地日用水量24万立方米,供水人口100万,供水区域86平方千米,供水普及率100%。从水源和供水能力看,能够满足邯郸市近期城市发展供水需要。
造成饮用水污染的可能原因[2] :
4.1.1 腐蚀、结垢对水质的污染
供水系统一般使用用钢管作为自备井供水管网的主要管材,且未进行内涂衬。当水流过未经涂衬的金属管道、配件﹑水箱的过程中,由于腐蚀等作用生成各类沉积物在内壁形成结垢层。结垢层对水质的危害程度与系统投入使用的年限有关,年限越久对水质的污染也越严重。据国内研究,对于未作防腐处理的金属管道,当年限超过5 年,结垢层就已经达到了恶化水质的程度。现在新建的供水系统一般使用PVC﹑涂层钢管等新材料,这样尽管造价偏高,但是在长远和保证水质方面还是经济合理的。
4.1.2 微生物和藻类对水质的污染
3333
设计
微生物在供水系统中的再度繁殖,主要表现在:①细菌和大肠杆菌的再度繁殖;②自养型铁细菌的繁殖;③硫的转化菌的繁殖;④硝化与反硝化细菌的繁殖。在供水系统中与微生物共生的还有藻类,最常见的有直链藻属、脆杆藻属、星杆藻属及小球藻属等。藻类使水中有机物的浓度提高,有机物本身又成为细菌、线虫等微生物的营养成份。上述微生物和藻类往往是以结垢层作为基地和庇护所而滋生的,最终形成“生物膜”。国内有关部门在“生物膜”中检出铁、锰等金属元素16 种和对人体有害的铅、汞等元素5 种,并检出铁细菌、大肠杆菌等6 种对人体有害的微生物。微生物和藻类造成二次污染的主要环节在支管末梢和贮水池(箱)等处,尤其是滞流管段更为严重。造成微生物和藻类滋生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不消毒;二是水的滞留时间过长。
4.1.3 外界造成的二次污染
1. 水源井的外界污染:有些水源井缺乏良好的密闭设施,井周围有厕所、化粪池、垃圾堆、生活污水管道及工业污水管渠等污染源。另外,有些地下式深井潜水泵室的入孔与周围自然地面齐平,故地面雨水和污水很容易从入孔灌入井室。
2. 贮水池的外界污染:有些地下或半地下贮水池周围也有厕所、化粪池、垃圾堆、生活污水管道及工业污水管渠等污染源。有些则入孔密闭不严,水池易受虫、鼠、沙尘等污染。有些地下式贮水池的入孔位置偏低,易受地面雨水和污水的污染。
设计
3. 管道及附属设备的外界污染:敷设在暖沟内的供水管道由于热媒管道的散热、渗漏而长年处于湿热环境,故腐蚀严重,年久失修也极易发生穿孔。供水管若受进入暖沟内的雨、污水及采暖管道渗漏水的浸泡,则外部脏水就可能在管网失压或停水时从管道穿孔处、阀门渗漏处、接口不严密处及自动排气阀处吸入管内,引起水质污染。据调查,供水管遭暖沟积水浸泡导致水质污染的事故是不胜枚举的。
4. 用水点处的外界污染:具有受水容积的卫生设备,其配水支管没有空气隔断措施或空气隔断不符合要求,一旦管网失压或停水,因虹吸作用引起回流污染。发生此类污染常见的有:①大便器用普通阀门直接冲洗;②洗脸盆、浴盆等配水龙头与溢流面齐平;③给水龙头接软管淹没式出流。如:洗衣机接软管浸没式进水,管网停水引起泡沫洗涤污水回流入管网的水质事故近年来在洗衣房、学生公寓及居民住宅发生过多起。
5、监测方案
5.1方案概述
本方案综合考虑了校内饮用水的种类、水质状况以及我们的监测目的和实际条件,决定对河北工程大学主校内几种饮用水进行水质监测,监测对象为:学校自来水水样,六教、10#宿舍楼、开水房的开水以及丛台桶装纯净水。监测项目为:水温、嗅和味、色度、PH值、总硬度、总余氯、以及细
设计
菌总数。
本监测以国家卫生部发布的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作为评价标准,即:
5.2布点方案
5.3 监测方法
5.3.1 嗅和味的测定 测定方法:闻和尝 定性描述法:冷法和热法
冷法:取100ml水样于250ml锥形瓶中,调节水温20度左右,振荡后从瓶口闻其气味,用适当的文字描述,安下表记录强度。
热法:取100ml水样于250ml锥形瓶中,瓶口盖上一表面皿,在电炉加热至沸腾,取下锥形瓶,稍冷后闻其气味,用适当的文字描述,按下表记录强度。
臭强度等级
5.3.2 色度的测定
测定方法:铂钴比色法 1.实验原理
用氯铂酸钾与氯化钴配成标准色列,与水样进行目视比色,确定水样色度。规定每升水中含有1mg铂和0.5mg钴时所具有的颜色为1度,作为标准色度单位。 2.仪器与试剂 1)实验仪器
50ml具塞比色管及1ml、2ml、5ml、10ml移液管。 2)实验试剂
铂钴标准溶液:称取1.245g氯铂酸钾及1.000g氯化钴,溶于100ml蒸馏水中,加入100ml浓盐酸,用水定容至1000ml。此标准溶液色度为500度,保存在密塞玻璃瓶中,暗处存放备用。 3. 测定步骤
设计
1)标准色列的配制
向13支50ml具塞比色管中分别加入0、0.50、1.00、1.50、2.00、2.50、3.00、3.50、4.00、4.50、5.00、6.00、7.00ml铂钴标准溶液,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各管的色度依次为0、5、10、15、20、25、30、35、40、45、50、60、70度。密塞可长期保存。 2)水样的测定
取50ml 透明的水样于比色管中,如水样色度过高,可取适量的水样,用去离子水稀释至50ml 与标准色列进行比色,将结果乘以稀释倍数。 计算:
C = M /V×500
C――水样中色度,度;
M――相当铂钴标准溶液的用量,ml; V――水样体积,ml
5.3.3 PH的测定
测定方法:玻璃电极法
1.原理
pH值由测量电池的电动势而得。该电池通常由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玻璃电极为指示电极所组成。在25℃,溶液中每变化1个pH单位,电位差改变为59.16毫伏,据此在仪器上直接以pH的读数表示。
设计
温度差异在仪器上有补偿装置。 2.试剂
2.1 标准缓冲溶液(简称标准溶液) 2.2试剂和蒸馏水
2.3 pH标准溶液用(pH4.008 25℃) 2.4 pH标准溶浓乙(pH6.865 25℃) 2.5 pH标准溶液丙(pH9.180 25℃) 3 步骤
3.1 仪器校准:操作程序按仪器使用说明书进行。先将水样与标准溶液调到同一温度,记录测定温度,并将仪器温渡补偿旋纽调至该温度上。用标准溶液校正仪器,该标准溶液与水样pH相差不超过2个pH单位。从标准溶液中取出电极,彻底冲洗并用滤纸吸干。再将电极浸入第二个标准溶液中,其pH大约与第一个标准溶液相差3个pH单位,如果仪器响应的示值与第二个标准溶液的pH(S)值之差大于0.1pH单位,就要检查仪器、电极或标准溶液是否存在问题。当三者均正常时,方可用于测定样品。 3.2 样品测定
测定样品时,先用蒸馏水认真冲洗电极,再用水样冲洗,然后将电极浸入样品中,小心摇动或进行搅拌使其均匀,静置,待读数稳定时记下pH值。
5.3.4硬度的测定
设计
测定方法:EDTA 滴定法 1.原理:
将溶液的 PH 值调整到10,用EDTA 溶液络合滴定Ca,Mg 离子。铬黑T 作指示剂与Ca、Mg 离子生成紫红色络合物。滴定中,游离的Ca、Mg 离子首先与EDTA 反应,跟指示剂络合的Ca、Mg 离子随后与EDTA 反应,到达终点时溶液的颜色由紫变为天蓝色。 2.仪器:
2.1 50ML 滴定管 2.2 250 锥形瓶 3.试剂:
3.1 Ca 标准溶液:10mmol∕L 3.2 EDTA 二钠标准溶液:10mmol∕L 3.3 缓冲溶液(PH=10) 3.4 0.5%铬黑T 指示剂 3.5 0.5%硫化钠溶液 3.6 1.0%盐酸羟胺溶液 3.7 10%氰化钾溶液 4.步骤
4.1 用移液管吸取 50ML 水样,于250ML 锥形瓶中。 4.2 加入 1-2ML 缓冲溶液及5 滴铬黑T 指示剂,立刻用EDTA-2Na 标准溶液滴定,充分摇匀,至溶液由紫红色变为蓝色。
设计
即表示终点到达。记录EDTA-2Na 的用量。
4.3 若水样中含有金属干扰离子师弟定重点延迟或颜色发暗,可另取水样,加入0.5ml盐酸羟溶液及1ml 2 Na S 溶液或0.5mlKCN 溶液后,再按2 进行。 计算:
总硬度(mg∕L,CaCO3 )= (c ×V1 )/V×100.9×1000 C――EDTA-2Na 浓度,mol∕L;
V1――EDTA-2Na 溶液的消耗量,ml;
V――水样的体积,ml
5.3.5总余氯的测定
测定方法:碘量法
1.原理:在酸性条件下,余氯与碘化钾作用释放出游离单质碘,使水样呈棕黄色用标准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至淡黄色,加入淀粉指示剂,遇碘变为蓝色,继续滴定至蓝色,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根据所消耗硫代硫酸钠的量计算总余氯的含量。 2.仪器
2.1 25ML 酸式滴定管(一支) 2.2 250ML 锥形瓶(一个) 2.3 100ML 移液管(一支) 2.4 滴管(一支)
设计
3.试剂
3.1 碘化钾容液
3.2 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 3.3 淀粉指示剂 4.步骤
Cl2+2KI→I2+2KCl I2+2Na2S2O3→Na2S4O6+2NaI 总余氯的含量计算公式:
总余氯=(cV1×35.45×1000)/V 式中c---Na2S2O3标液浓度,mol/L; V1---Na2S2O3标液滴定用量,mol/L;
V---水样体积,mL;
35.45---Cl的摩尔质量,g/mol.
5.3.6 细菌总数的测定
1.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的制备
2.实验仪器与材料: 1)37 度恒温培养箱; 2)55 度电热恒温水浴;
3)酒精灯、无菌的培养皿、吸管、试管等; 4)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
设计
3.实验操作:
1)用水冲洗水龙头,用酒精灯将水龙头烧灼消毒,然后将水龙头完全打开,放水5-10 分钟。
2)在火焰旁打开无菌试管,接自来水10ml 左右,然后在火焰旁边加盖。
3)分别取1ml 混匀的自来水样于2 个皿中,注意无菌操作。 4)取熔化并冷却到48-50 度的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在每个有水样的皿中各倒入1 个试管的培养基,迅速摇匀,注意无菌操作。再取1 个无菌的空皿倒入1 个试管的培养基作空白对照。 5)待培养基冷凝后,倒置于37 度恒温箱内培养24 小时后,进行计数,平行样取平均值,即为1ml 水样中的细菌总数。
5.4数据表格
5.5结果分析
根据以往的经验,校内饮用水的质量在各种水质指标上还是比较好的,只是在硬度方面偏高,经常饮用不会对人体造成大的影响。在这个环监项目实施时正是高温时节,那时水中微生物总数应该达到一年中较高水平,所以我们在方案实施时将重点关注总硬度和细菌总数这两个指标。
6方案实施计划
6.1仪器安排
6.2时间安排
设计
7 参考文献
【1】 孟长再 呼市白备井生活供水系统水质污染及防治对策 《给水排水》 2003年 第3 期
【2】 金朝晖等 《环境工程监测》天津大学出版社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7)第129079号 8 附录1
本文就卫生部二OO 一年六月颁布的《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中“生活饮用水水质常规检验项目及限值”所涉及的指标物来源、对人体健康的利弊、标准限值的依据进行了讨论。
一、色
色度通常来自带色的有机物(主要是腐殖质)、金属(如铁和锰)或高色度的工业废水污染。沼泽水由于含腐殖质而呈黄色,
设计
低铁化合物使水呈淡绿色,高铁化合物及四价锰使水呈黄色,水中大量藻类存在时显亮绿色。色度大于15 度时,多数人即可察觉,大于30 度,所有人均可察觉并感到嫌恶。因此,标准限值为15 度,“并不得呈现其它异色。”
二、浑浊度
浑浊度是由于水中存在的泥砂、胶体物、有机物、微生物等造成的,它与河岸的性质、水流速度、工业废水的污染有关,随气候、季节的变化而变化。浑浊度是衡量水质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经净化处理的水,浑浊度的降低有利于杀灭细菌和病毒,因而,低浊度水对限制水中有害物质、细菌和病毒有着积极的卫生学意义。浑浊度在10 度时,使人普遍感到混浊,超过5 度,引起人们的注意。因此,我国先后将标准限值为5 度、3 度,现行标准限值为1 度。“特殊情况下不超过5 度”。
三、臭和味
水臭的产生主要是有机物的存在,或生物活性增加的表现,或工业污染所致。饮用水正常味道的改变,可能是原水水质的改变,或者水处理不充分,也可能因受二次污染所致。饮用水中含有令人不愉快的臭和味,将导致消费者视为不安全的饮水。氯化消毒产生的余氯,消费者能明显感受到,但低氯量消毒,可以克服水味,却又可能危及水的微生物学安全。饮用水应无令人不快或令人嫌恶的臭和味,故标准规定“不得有异臭、异味”。是指
设计
绝大多数人在饮用时不应感到有异臭或异味。
四、肉眼可见物
这既是一项物理外观要求,又是一项生物要求,更是一项卫生学要求。有些活的有机体(细菌、病毒、原生动物)可能通过饮水使人发生严重的、甚至是致命的爆发性传播病;藻类和浮游生物过多,使人在饮用时产生不快之感,或使人根本不宜饮用;浮游生物死亡和腐烂时,可造成鱼类大量死亡,可使人中毒。因此,饮用水中不应含有沉淀物、肉眼可见的水生生物及令人嫌恶的物质,故标准规定“不得含有”。
五、pH 值
水的pH 值在6.5~9.5 的范围内并不影响人的生活饮用和健康,天然水pH 值一般在6.5~8.5 之间。水在净化处理过程中,由于投加水处理剂、液氯等,可使pH 值略有变化。pH 值对净化处理有重要的意义,碱性水有倾向沉淀的作用,但对氯化消毒杀菌的效果有所降低,酸性水有侵蚀作用,容易腐蚀管道,影响水质。根据我国各地多年来的供水实际情况,其上限很少超过8.5,故标准限值范围为6.5~8.5。
六、总硬度
地下水的硬度往往比较高,地面水的硬度随地理、地质情况等因素而变动。水的硬度是由溶解于水中的多种金属离子产生的,主要是钙,其次是镁。人对水的硬度有一定的适应性,饮用
设计
不同硬度的水(特别高硬度的水)可引起胃肠功能的暂时性紊乱,但在短期内即能适应。据国内报道,饮用总硬度为707~935mg/L 的水,第二天人们出现不同程度腹胀、腹泻和腹痛等肠道症状,持续一周开始好转,20 天后恢复正常。我国各地饮用水的硬度大都未超过425mg/L。而且人们对该硬度水的反应不大,因此,标准限值为425mg/1。(以碳酸钙计)。
七、铝
天然水中的铝含量很低,饮用水中的铝多数来自含铝的水处理剂。有资料表明:铝与老年痴呆症有关,铝积蓄于人体脑组织集中神经细胞内,导致神经纤维缠结的病变。此外,铝可抑制胃液和胃酸的分泌,使胃蛋白酶活性下降,导致甲状旁腺的亢进。当有铁存在时,铝的存在能增加水的脱色。鉴于对人体的影响,此次,作为新增项目,标准限值为0.2mZ/L。
八、铁
铁在自然界分布很广,在天然水中普遍存在,饮用水含铁量增高可能来自铁管道以及含铁的各种水处理剂。铁是人体必需微量营养元素,是许多酶的重要组成成分。铁对人体的生理功能主要是参与肌体内部氧的输送和组织呼吸过程。人体代谢每天需要1~2mg 铁,但由于肌体对铁的吸收率低,每天需从食物中摄取60~1l0mg 的铁才能满足需要。缺少铁,会引起缺铁性贫血。含铁量高的水在管道内易生长铁细菌,增加水的浑浊度,使水产生
设计
特殊的色、嗅、味。含铁量达0.3mg/L 时,色度约为20 度;在0.5mg/L 时,色度可大于30 度;在1.0mg/L 时可感到明显的金属味,使人不愿饮用,不宜煮饭、泡茶,易污染衣物、器皿,影响某些工业产品质量。由于含铁的水处理剂广泛用于水处理,作为折衷方案,将标准限值为0.3mg/L。
九、锰
水中锰来自自然环境或工业废水污染。锰是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人从膳食中每天摄入l0mg 的锰。锰存在人体各个器官中,起着新陈代谢作用,促进维生素B 的蓄积,合成维生素C,促进人体发育与骨的钙化,促进和加速细胞的氧化。锰在水中较难氧化,在净水处理过程中较铁难去除,水中有微量锰时,呈现黄褐色。锰的氧化物能在水管内壁上逐步沉积,在水压波动时可造成“黑水”现象。锰和铁对感官性状的影响类似,二者经常共存于天然水中。当浓度超过0.15mg/L 时,能使衣物和固定设备染色,在较高浓度时使水产生不良味道。为满足感官性状的要求,标准限值为0.1mg/L。
十、铜
水中铜多数来自工业废水污染,或用以控制水中藻类繁殖的铜盐。铜是人体必需的微量是,当水中浓度超过0.5mg/L 时,能使水起泡沫和具有异味。根据味觉及形成泡沫的阈浓度, 标准限值为0.3mg/L。
设计
十四、硫酸盐
天然水中普遍含有硫酸盐。硫酸盐过高,主要是矿区重金属的氧化或工业废水污染的结果。水处理中硫酸铝净水剂的使用可明显地增加硫酸盐浓度。硫酸盐过高,易使锅炉和热水器结垢,增加对金属的腐蚀,并引起不良的水味和具有轻泻作用,当硫酸盐与镁在一起时,这种影响会更为明显。含硫酸镁达1000mg/L 水液,可作为成人泻药。一般而言,饮用水中硫酸盐浓度大于750mg/L 时有轻泻作用,浓度为300~400mg/L 时,开始察觉有味,200~300mg/L 时,无明显味作用。基于对水味的影响和轻泻作用,标准限值为250mg/L。
十五、氯化物
地面水和地下水中都含有氯化物,它主要以钙、镁的盐类存在于水中。水中的氯化物来源于流过含氯化物的地层,海洋水、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的污染。自来水采用液氯消毒时,能增加氯化物的含量。氯化物含量过高或过低,可以间接推断水的洁净情况。特别是氮素化合物随氯化物的增多而同时出现时。氯化物是人体需要的元素,在人和动物盐类代谢中起着重大的作用。人每天平均摄人量氢氰酸的毒性最大,杏、李、桃、楷杷的核仁中都含有氰甙,水解后生成氢氰酸,使水呈杏仁气味,其嗅觉阈浓度为0.1mg/L,木薯、白果中也都含有。口服氰化氢0.06g 可致死,氰化钠的致死量为0.15~0.2g,口服杏仁40、60 粒可引起中毒
设计
甚至死亡,长期饮用含氰化物微量的水将引起甲状腺肿大。氰化物进入人体,快速从粘膜吸收,在血液中生成血红蛋白而呈中毒症状,可引起细胞内窒息,组织缺氧,导致脑组织首先受损,而呼吸中枢麻痹常为氰化物中毒的致死原因。动物实验表明:氰化物剂量为0.025mg/kg 时,大鼠的过氧化氢酶增高,条件反射活动有变化,剂量为0.05mg/kg 时无异常变化,此剂量相当于0.1mg/L。考虑到氰化物毒性很强,标准限值为0.05mg/L。 十六、氟化物
氟化物大量存在于矿土、土壤、矿泉水中。一般天然水中氟含量很低,通常含量为0.2~0.5mg/L,地下水氟含量要高一些。地面水中氟含量偏高,往往是由于工业废水污染的结果。氟是人体微量元素。可以通过水、食物等多种途径进入人体,成年人每天约摄入0.3~0.5mg,婴儿每天需氟化物0.5mg,儿童则需1mg,以保证牙齿钙化期所必需的氟化物离子。人体中的氟有35%来自食物,65%来自饮水,适宜的饮水含氟量0.6~1.0mg/L。氟能保护牙齿,降低龋齿患病率,抑制细菌引起的糖分解所需要的酶。饮水含氟量低于0.5mg/L 时易产生龋齿,高于1.0mg/L 时却又容易发生氟斑牙。氟是一种原浆毒物。在一定条件下,氟不仅对牙齿、骨质的发育有影响,引起骨骼变形、发脆,而且损害肾脏肌能,引起关节疼痛,出现氟骨症,对整个机体都有影响,严重的还可能早期丧失劳动力,运动机能障碍、瘫痪,甚至死亡。据国
设计
外报道:氟摄人量达l0mg/kg左右可发生急性中毒;每日摄人量15~25mg,持续11~12 年后可导致氟骨症;每日摄人20mg,持续20 年以上时可致残废。饮水中含氟量达3-6mg/L 时,长期饮用出现氟骨症;超过l0mg/L时,引起骨骼损伤,产生瘫痪。综合考虑饮水中氟含量为1.Omg/L 时对牙齿的轻度影响和氟的防龋作用,以及对我国广大的高氟区饮水进行除氟或更换水源所付的经济代价,标准限值为1.Omg/L。
十七、铅
天然水含铅量低微,很多种工业废水、粉尘、废渣中都含有铅及其化合物。铅可与体内的一系列蛋白质、酶和氨基酸内的官能团络合,干扰机体许多方面的生化和生理活动。世界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专家委员会于1972 年确定每人每周摄人铅的总耐受量为3mg。儿童、婴儿、胎儿和妊娠妇女对环境中的铅较成人和一般人群敏感。研究证实:饮用水中铅含量为0.1mg/L 时,可能引起血铅浓度超过30μg/lOOml,这对儿童来讲是过高的。如果成人每日从食物中摄人铅量大于230tμg,摄人的铅量就会超过总耐受量。我国先后将标准限值为0.1mg/L、0.05mg/L,此次修改为0.01mg/L。
十八、汞
汞在自然界的分布极为分散,空气、水中仅有少量的汞,由于三废的污染,城市人口从空气、食品中吸人汞,经呼吸道进入
设计
体内。汞及其化合物为原浆毒,脂溶性。主要作用于神经系统、心脏、肝脏和胃肠道,汞可在体内蓄积,长期摄入可引起慢性中毒。汞的化合物有很强的毒性。无机汞中以氯化汞和硝酸汞的毒性最高,小鼠口服氯化汞的最小致死量为0.81~0.88mg,人的中毒剂量为0.1~0.2g,致死量为0.3g。有机汞的毒性比无机汞大,小鼠口服氯化乙基汞的最小致死量为0.6~0.65mg。地面的无机汞,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有机汞,并可通过食物链在水生生物(如鱿、贝类等)体内富集,人食有这些鱼、贝类后,可引起慢性中毒,损害神经和肾脏,如日本所称的“水俣病”。基于其毒理性和蓄积作用,标准限值为0.001mg/L。
十九、硝酸盐
氮在自然界中的蕴藏量很大。各类氮素化合物的测定,对于研究水源污染、分解的趋势等情况有很大的帮助。水中的硝酸盐含量通常夏季低,冬季高,地下水的含量比地面水高。有资料表明:饮用硝酸盐含量过高的水,对婴儿的健康有害。如果饮水中的硝酸盐大于l0mg/L 时,对年龄较大的儿童也可能有危害,原因是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之后,可引起高铁血红蛋白症。有人认为某些癌症可能与极高浓度的硝酸盐含量有关。国外报道,饮用水中硝酸盐含量低于l0mg/L 时,未见发生高铁血红蛋白症的病例,当高于l0mg/L 时,偶有病例发生。另有报道,浓度达20mg/L 时,并未引起婴儿的任何临床症状,而血中高铁血红蛋白含量增
设计
高。基于国内调研资料,考虑到某些水源水硝酸盐的天然水平较高及处理技术的可行性,标准限值为20mg/L(以氮计)。 二十、硒
水中硒除地质因素外,主要来源于工业废水污染。硒是人体必需元素。硒对人体中辅酶Q 的生物合成很重要,而辅酶Q 存在于心肌内,可防止血压的上升。我国通过大量的观察证明:硒可以有效地预防地方性心脏病(克山病)。有人发现,给人小剂量注射硒或服用含硒食品,能提高视力,促进身高、体重的增长。硒能刺激免疫球蛋白及抗体的产生,增加机体免疫力。美国、芬兰高硒地区人群冠心病及高血压的发病率比低硒地区明显降低。美国的调查还证明:高硒地区人口出生率比低硒地区高。认为硒与受精有关,当机体内含硒量不足时,就会引起性腺机能减退和不育症,动物实验也证明了这点。还有学者发现,硒具有预防癌症的作用。硒的化合物对人和动物均有毒,有明显的蓄积作用,可引起急性和慢性中毒。硒的毒理作用主要是破坏一系列生物酶系统,对肝、肾、骨骼和中枢神经系统有破坏作用。地方性硒中毒多半由于土壤中含硒较高,致使农作物和禽体内积蓄硒过多。中毒临床表现为食欲不振,四肢无力、头皮搔痒、癞皮、斑齿、毛发和指甲脱落等。根据硒的生理作用及毒性,并考虑到食物中可能摄入量,标准限值为0.0lmg/L。
二十一、四氯化碳
设计
四氯化碳在饮用水中一般浓度为每升数微克水平。四氯化碳具有多种毒理效应,包括致癌性、对肝和肾的损害。急性中毒症状为呼吸困难、紫绀、蛋白尿、血尿、黄疸、肝肿大、神经性头痛、眩晕、恶心、呕吐、腹痉挛和腹泻等。慢性中毒则表现为肝硬化和坏死、肾损害、血中酶的活性改变、血清胆红素增多等。基于上述原因,参照世界卫生组织《饮用水质量指南》的建议值,考虑到我国具体情况标准限值为0.002mg/L(原标准为3μg/L)。 二十二、氯仿
已经证实氯仿对人具有潜在致癌的危险性。饮用水中三卤甲烷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用作消毒剂的氯和在水源中存在前体(腐殖质等)之间的相互反应。当水源中含前体浓度低或经处理将前体去除后再消毒,就不会产生高浓度的三卤甲烷。氯仿对实验动物和人的急性毒性为肝和肾的损伤和破坏,包括坏死与硬化。基于上述原因,参照世界卫生组织(饮用水质量指南)的建议值,考虑到我国具体情况,标准限值为不超过0.06mg/L。 二十三、细菌总数
细菌总数可作为评价水质清洁程度和净化、消毒效果的指标。细菌总数增多说明水被污染,但不能说明污染来源,必须结合总大肠菌群来判断水质污染的来源和安全程度。据凋查,国内水厂的出厂细菌总数均在每毫升100 个以下,有相当部分在10 个以下。故标准限值为每毫升不超过100 个。
设计
二十四、总大肠菌群
当饮用水受到粪便等污染,就有可能带有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弧菌、肠道病毒等,且它们均可以水为媒介引起肠道传染病。总大肠菌群含量可表明水体被污染的程度,并且间接地表明肠道病菌存在的可能,以及对人体健康具有潜在危险性。根据我国多年供水实践,同时确保在流行病学上的安全,标准限值为每100ml 水样中不得检出(原标准限值为每升水中不得超过3 个)。 二十五、粪大肠菌群
由于总大肠菌群既包括粪便污染,同时也包括非粪便污染的大肠菌总数,因此,有必要在饮用水标准中增加粪大肠菌群这个指标,以便直接反映出水体是否受到粪便污染的信息,进一步确保流行病学的安全。为此,作为新增水质标准,标准限值为每100mL 水样中不得检出。
二十六、游离余氯
余氯系指用氯消毒,当加氯接触一定时间后,水中剩余的氯量。游离余氯的嗅觉和味觉阈浓度为0.2~0.5mg/L。实验证明,接触作用30 分钟游离余氯在0.3mg/L 以上时,对肠道致病菌(如伤寒、痢疾等),钩端螺旋体、布氏杆菌等均有杀灭作用。如果用氯胺消毒,化合余氯含量一般为游离余氯的2 倍以上,且接触时间不应小于2 小时。肠道病毒(传染性肝炎、小儿麻痹病毒等)对氯消毒剂的耐受力较肠道致病菌强。据报道,如能保证游离余
设计
氯为0.5mg/L,接触时间为30~50 分钟,亦可使肠道病毒死灭。因此,在怀疑水源可能受到肠道病毒污染时,可增加氯消毒剂量及接触时间,以保证饮用水的安全。集中式给水管网末梢水的游离余氯,还可作为预示有无再次污染的信号,因此,水质标准对管网末梢水的游离余氯也作了相应规定。标准规定“在与水接触30 分钟后应不低于0.3mg/L,管网末梢水不应低于0.05mg/L(适用于加氯消毒)”。
二十七、总α 放射性、总β 放射性
水的放射性主要来自岩石、土壤及空气中的放射性物质。水中的放射性核素有几百种,浓度一般都很低。人类某些实践活动可能使环境中的天然辐射水平增高,特别是随着核能的发展和同位素新技术的应用,可能产生放射性物质对环境的污染问题。放射性的有害作用为:增加肿瘤发生率、死亡以及发育中的变态。基于上述资料,参考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值,标准限值为:总α 放射性不超过0.1Bq/L;总β 放射性不超过1Bq/L。这是基于假设每人每天摄人2L 水时所摄人的放射性物质,按成年人的生物代谢参数估算出一年内产生的剂量确定的。
附录2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1 范围
设计
本标准规定了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要求、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卫生要求、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要求、二次供水卫生要求、涉及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卫生要求、水质监测和水质检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城乡各类集中式供水的生活饮用水,也适用于分散式供水的生活饮用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不包括勘误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T 5750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GB/T 14848 地下水质量标准
GB 17051 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
GB/T 17218 饮用水化学处理剂卫生安全性评价
GB/T 17219 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标准
CJ/T 206 城市供水水质标准
SL 308 村镇供水单位资质标准
设计
卫生部 生活饮用水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生活饮用水 drinking water
供人生活的饮水和生活用水。
3.2 供水方式 type of water supply
3.2.1集中式供水 central water supply
自水源集中取水,通过输配水管网送到用户或者公共取水点的供水方式,包括自建设施供水。为用户提供日常饮用水的供水站和为公共场所、居民社区提供的分质供水也属于集中式供水。
3.2.2 二次供水 secondary water supply
集中式供水在入户之前经再度储存、加压和消毒或深度处理,通过管道或容器输送给用户的供水方式。
3.2.3 农村小型集中式供水 small central water supply for rural areas
日供水在1000m3以下(或供水人口在1万人以下)的农村集中式供水。
3.2.4 分散式供水 non-central water supply
用户直接从水源取水,未经任何设施或仅有简易设施的供水方式。
设计
3.3 常规指标 regular indices
能反映生活饮用水水质基本状况的水质指标。 3.4 非常规指标 non-regular indices
根据地区、时间或特殊情况需要的生活饮用水水质指标。
4 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要求
4.1 生活饮用水水质应符合下列基本要求,保证用户饮用安全。 4.1.1 生活饮用水中不得含有病原微生物。 4.1.2 生活饮用水中化学物质不得危害人体健康。 4.1.3 生活饮用水中放射性物质不得危害人体健康。 4.1.4 生活饮用水的感官性状良好。 4.1.5 生活饮用水应经消毒处理。
4.1.6 生活饮用水水质应符合表1和表3卫生要求。集中式供水出厂水中消毒剂限值、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中消毒剂余量均应符合表2要求。
4.1.7 农村小型集中式供水和分散式供水的水质因条件限制,部分指标可暂按照表4执行,其余指标仍按表1、表2和表3执行。 4.1.8 当发生影响水质的突发性公共事件时,经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可适当放宽。
4.1.9 当饮用水中含有附录A表A.1所列指标时,可参考此表限值评价。
设计
表1 水质常规指标及限值
表2 饮用水中消毒剂常规指标及要求
表3 水质非常规指标及限值
表4 农村小型集中式供水和分散式供水部分水质指标及限值
5 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卫生要求
5.1 采用地表水为生活饮用水水源时应符合GB 3838要求。 5.2 采用地下水为生活饮用水水源时应符合GB/T 14848要求。
6 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要求
6.1 集中式供水单位的卫生要求应按照卫生部《生活饮用水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规范》执行。
7 二次供水卫生要求
二次供水的设施和处理要求应按照GB 17051执行。
8 涉及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卫生要求
8.1 处理生活饮用水采用的絮凝、助凝、消毒、氧化、吸附、pH调节、防锈、阻垢等化学处理剂不应污染生活饮用水,应符合GB/T
设计
17218要求。
8.2 生活饮用水的输配水设备、防护材料和水处理材料不应污染生活饮用水,应符合GB/T 17219要求。
9 水质监测
9.1 供水单位的水质检测
供水单位的水质检测应符合以下要求。
9.1.1 供水单位的水质非常规指标选择由当地县级以上供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协商确定。
9.1.2 城市集中式供水单位水质检测的采样点选择、检验项目和频率、合格率计算按照CJ/T 206执行。
9.1.3 村镇集中式供水单位水质检测的采样点选择、检验项目和频率、合格率计算按照SL 308执行。
9.1.4 供水单位水质检测结果应定期报送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送水质检测结果的内容和办法由当地供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商定。
9.1.5 当饮用水水质发生异常时应及时报告当地供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 9.2 卫生监督的水质监测
卫生监督的水质监测应符合以下要求。
9.2.1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根据实际需要定期对各类供水单位的
- 45 -
设计
供水水质进行卫生监督、监测。
9.2.2 当发生影响水质的突发性公共事件时,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根据需要确定饮用水监督、监测方案。
9.2.3卫生监督的水质监测范围、项目、频率由当地市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确定。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表A.1 生活饮用水水质参考指标及限值
- 46 -
设计
参考文献
[1]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Guidelines for Drinking-water Quality, third edition. Vol. 1, 2004, Geneva
[2] EU’s Drinking Water Standards. Council Directive 98/83/EC on the quality of water intended for human consumption. Adopted by the Council, on 3 November 1998
[3] US EPA. Drinking Water Standards and Health Advisories, Winter 2004 [4] 俄罗斯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 2002年1月实施
[5] 日本饮用水水质基准(水道法に基づく水质基准に关すゐ省令),2004年4月起实施
- 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