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经典诵读活动方案

双岘中学“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经典著作是我国民族文化教育精神的一个庞大载体,是我们民族生存的根基,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纽带。正是通过文化经典,民族精神才得以传承和不断发展,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意义深远,基于此种认识,我校把“中学生诵读中华文化经典”活动作为民族精神教育规划中的重要板块之一。优秀的古典诗文(唐诗、宋词、元曲等)、典范的现代白话文以及反映本地区改革开放新成就的优秀作品都在我们的诵读之列。这些作品既是我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蓝本,也是我校开展民族精神教育活动的主要载体。

二、活动目标

通过诵读、熟背经典、美文、唐宋诗词,以达到文化熏陶、智能锻炼与人格培养的目的。了解优秀的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从而产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让优秀的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在学生的心灵中不断地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陶冶其性情。

1、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学生从小热爱祖国传统文化,了解祖国优秀文化,提升人文素养。

2、让学生诵读经典、理解经典,以经典诗文,陶冶学生高雅情操,开阔胸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培养开朗豁达的性情、自信自强的人格、和善诚信的品质。

3、在诵读熟背中增大识字量、扩大阅读量、增加诗文诵读量, 培养学生读书兴趣,掌握诵读技巧,培养阅读习惯和能力,使学生在诵读中增强语感,感受文言精华,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审美能力,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4、在学校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营造和谐的、人文的、丰富的校园文化。

三、活动原则

1、参与性原则:大众参与,熟读成诵。

2、差异性原则:承认学生个体间记忆思维等的差异性。

3、自主性原则:允许学生在规定阶段完成规定内容外,诵读更多的经典,并给予相应的评价。

4、鼓励性原则:以鼓励为主,引导学生热爱经典为根本。

四、活动要求

1、提高认识,明确活动重要意义。中华经典诗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和民族文化精髓。通过深入开展“中华诵•经典诵读”活动,能够使广大市民、特别是青少年了解、熟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对祖国语言文字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情,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进一步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这是在新形势下开展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个有效途径,是对广大青少年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具体措施。各班级要结合工作实际,多层次、多形式的开展经典诵读,把经典诵读与感恩教育、礼仪规范教育和才艺展示等活动结合起来,增强活动教育效果。

2、精心组织,注重活动实际效果。开展“中华诵•经典诵读”活动,要与清明、端午、中秋、春节等传统节日和其他节庆相结合,挖掘与诠释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弘扬健康向上的节庆文化,彰显中华语言与文化魅力。开展“中华诵•经典诵读”活动,要以思想性与艺术性相统一为基本原则,从古代、现代、当代名家名篇中精选作品,注重广大群众和青少年耳熟能详,引导人们感悟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深刻内涵。要把“中华诵•经典诵读”活动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推动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需求,选编经典诵读读本,纳入校本课程管理,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有机融合。要重视和加强语文教师诵读知识和能力的培训,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组织好广大学生开展诵读活动,增强活动效果。

3、创新形式,力求活动丰富多彩。以班级为点,以年级为线,以学校为面;以个人为根,以集体学习为干,以校园活动为叶;以开创风气为主,以文化熏陶为本,以文化教育为重。开展“中华诵•经典诵读”活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各年级要在活动中注重艺术创新,用普通话和现代舞台艺术手段表现经典内容,通过诵读活动学习知识,陶冶情操,激励人生,演绎时代精神。

4. 学校将制定经典诵读的考核评价机制。将此纳入对学生的个体思想品德评价和综合素质评价,对工作开展的情况进行评比,鼓励创造性地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学校将对此项活动进行总结,对做得好的指导教师、班级和学生进行表彰。

双岘中学2014年经典诵读比赛方案

一、活动宗旨

1.中华传统文化记载着中华民族的成长与进步,积淀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精神,是现代文明的母体与源泉。此次比赛旨在认真贯彻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重要论述精神,以提高广大师生的人文素养、培养经典诵读为主题,以培养师生良好阅读习惯为重点,以新颖活泼、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为载体,努力塑造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让浓郁的书香洋溢校园,让中华经典代代相传。

2.弘扬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培养师生的爱国情感,提高师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提高师生的文学艺术修养,丰厚校园人文底蕴,形成积极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培养准确、流畅、有感情的使用普通话的能力,提高师生的诵读水平。

二、比赛主题:“我与经典有约经典诵读比赛”

三、比赛口号:让读书成为习惯,让书香溢满校园。

四、比赛对象:本校初七八年级

五、诵读比赛内容

大赛活动所用教材,以甘肃文化出版社出版(2007年12月第一版)、静宁县新华书店统一发行的《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诵读》为标准。一二年级组用第一册、三四年级组用第二册、五六年级组用第三册、七八年级组用第四册。幼儿诵读内容自定,但要诗文兼备,诵读时间不能少于5分钟。

决赛选手诵读篇目仍按初赛时所在年级在对应教材中抽签确定。

六、参赛要求

1、参赛内容符合本次比赛要求,否则失去参评资格。

2、参赛节目时间控制在5分钟以内。

3、报名后将抽签决定出场顺序,比赛中评委将当场记分。

4、形式自行设计,力求多样创新。

5、鼓励该班班主任或语文任课老师亲自指导学生参加比赛。

七.静宁县双岘中国传统经典“素读”竞赛规程

1、竞赛按七八2个年级依次进行。

2、竞赛内容为诵读,诵读包括必背篇目和自由背诵篇目两部分,先必背篇目,

后自由背诵篇目;背诵时间5分钟,能力测试2分钟;评分采用百分制。

3、必背篇目仍按初赛时所在年级在对应教材中抽签确定。当场抽签确定诵读顺序及内容。必背篇目由评委编成题组,每组诗文兼备,分值占50%;自由背诵篇目不限,但必须诗、文兼有,以背诵时间到为止,分值占40%。能力测试通过对必背经典相关常识问答和板书常用字词、名言警句进行。

4、背诵必须使用普通话,读字准确,句读清楚,高年级学生应根据作品大意,诵读中能较好把握作品感情基调。背诵时如中途打结,评委可给予两次提示:首次提示扣1分,再次提示扣2分。

5、所有工作人员要严格依照活动程序和评分标准,尽职尽责,规范操作,评委量分力求客观、公正、准确。

6、参与活动的所有听众都必须严格遵守赛场纪律,不鼓掌,不喧哗,不提示(一经提示,该选手成绩即作废),确保赛场安静,秩序良好。

7、带队教师在组织学生按要求参赛的同时,要确保学生住宿交通等绝对安全。

八.静宁县双岘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素读”竞赛评分标准

1、比赛采用100分制。

①内容完整(40分):忠于原文,不随意增减字词,无漏读、错读文句。错读、漏读每两字扣除1分,漏读诗文一句扣除2分;

②用普通话(30分):发音准确,吐字清晰,语言流畅,语速匀称,不重复词句,无口头禅;

③有一定感染力(10分):背诵声调抑扬顿挫,有激情,富有感染力;自由篇目选材好,限中国传统经典;

④仪表得体(10分):表情自然,衣着整洁,举止大方;

达不到②③④条要求者,酌情扣分。

2、背诵内容要达到600字,字数不够者可酌情扣分。

3、诵读时间共计5分钟,不够5分钟要扣分。短0—30秒扣1分、30秒—60秒扣2分、60秒—90秒扣3分、90秒以上扣5分。

4、背读时如中途打结,评委可给予两次提示:首次提示扣除1分,再次提示扣除2分。

九、获奖评定

1.团体奖1名

2.个人一等奖1名,个人二等奖2名,个人三等奖3名

十、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双岘中学政教处 团委

2014年5月19日

双岘中学“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经典著作是我国民族文化教育精神的一个庞大载体,是我们民族生存的根基,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纽带。正是通过文化经典,民族精神才得以传承和不断发展,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意义深远,基于此种认识,我校把“中学生诵读中华文化经典”活动作为民族精神教育规划中的重要板块之一。优秀的古典诗文(唐诗、宋词、元曲等)、典范的现代白话文以及反映本地区改革开放新成就的优秀作品都在我们的诵读之列。这些作品既是我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蓝本,也是我校开展民族精神教育活动的主要载体。

二、活动目标

通过诵读、熟背经典、美文、唐宋诗词,以达到文化熏陶、智能锻炼与人格培养的目的。了解优秀的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从而产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让优秀的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在学生的心灵中不断地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陶冶其性情。

1、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学生从小热爱祖国传统文化,了解祖国优秀文化,提升人文素养。

2、让学生诵读经典、理解经典,以经典诗文,陶冶学生高雅情操,开阔胸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培养开朗豁达的性情、自信自强的人格、和善诚信的品质。

3、在诵读熟背中增大识字量、扩大阅读量、增加诗文诵读量, 培养学生读书兴趣,掌握诵读技巧,培养阅读习惯和能力,使学生在诵读中增强语感,感受文言精华,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审美能力,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4、在学校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营造和谐的、人文的、丰富的校园文化。

三、活动原则

1、参与性原则:大众参与,熟读成诵。

2、差异性原则:承认学生个体间记忆思维等的差异性。

3、自主性原则:允许学生在规定阶段完成规定内容外,诵读更多的经典,并给予相应的评价。

4、鼓励性原则:以鼓励为主,引导学生热爱经典为根本。

四、活动要求

1、提高认识,明确活动重要意义。中华经典诗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和民族文化精髓。通过深入开展“中华诵•经典诵读”活动,能够使广大市民、特别是青少年了解、熟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对祖国语言文字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情,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进一步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这是在新形势下开展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个有效途径,是对广大青少年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具体措施。各班级要结合工作实际,多层次、多形式的开展经典诵读,把经典诵读与感恩教育、礼仪规范教育和才艺展示等活动结合起来,增强活动教育效果。

2、精心组织,注重活动实际效果。开展“中华诵•经典诵读”活动,要与清明、端午、中秋、春节等传统节日和其他节庆相结合,挖掘与诠释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弘扬健康向上的节庆文化,彰显中华语言与文化魅力。开展“中华诵•经典诵读”活动,要以思想性与艺术性相统一为基本原则,从古代、现代、当代名家名篇中精选作品,注重广大群众和青少年耳熟能详,引导人们感悟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深刻内涵。要把“中华诵•经典诵读”活动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推动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需求,选编经典诵读读本,纳入校本课程管理,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有机融合。要重视和加强语文教师诵读知识和能力的培训,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组织好广大学生开展诵读活动,增强活动效果。

3、创新形式,力求活动丰富多彩。以班级为点,以年级为线,以学校为面;以个人为根,以集体学习为干,以校园活动为叶;以开创风气为主,以文化熏陶为本,以文化教育为重。开展“中华诵•经典诵读”活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各年级要在活动中注重艺术创新,用普通话和现代舞台艺术手段表现经典内容,通过诵读活动学习知识,陶冶情操,激励人生,演绎时代精神。

4. 学校将制定经典诵读的考核评价机制。将此纳入对学生的个体思想品德评价和综合素质评价,对工作开展的情况进行评比,鼓励创造性地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学校将对此项活动进行总结,对做得好的指导教师、班级和学生进行表彰。

双岘中学2014年经典诵读比赛方案

一、活动宗旨

1.中华传统文化记载着中华民族的成长与进步,积淀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精神,是现代文明的母体与源泉。此次比赛旨在认真贯彻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重要论述精神,以提高广大师生的人文素养、培养经典诵读为主题,以培养师生良好阅读习惯为重点,以新颖活泼、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为载体,努力塑造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让浓郁的书香洋溢校园,让中华经典代代相传。

2.弘扬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培养师生的爱国情感,提高师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提高师生的文学艺术修养,丰厚校园人文底蕴,形成积极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培养准确、流畅、有感情的使用普通话的能力,提高师生的诵读水平。

二、比赛主题:“我与经典有约经典诵读比赛”

三、比赛口号:让读书成为习惯,让书香溢满校园。

四、比赛对象:本校初七八年级

五、诵读比赛内容

大赛活动所用教材,以甘肃文化出版社出版(2007年12月第一版)、静宁县新华书店统一发行的《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诵读》为标准。一二年级组用第一册、三四年级组用第二册、五六年级组用第三册、七八年级组用第四册。幼儿诵读内容自定,但要诗文兼备,诵读时间不能少于5分钟。

决赛选手诵读篇目仍按初赛时所在年级在对应教材中抽签确定。

六、参赛要求

1、参赛内容符合本次比赛要求,否则失去参评资格。

2、参赛节目时间控制在5分钟以内。

3、报名后将抽签决定出场顺序,比赛中评委将当场记分。

4、形式自行设计,力求多样创新。

5、鼓励该班班主任或语文任课老师亲自指导学生参加比赛。

七.静宁县双岘中国传统经典“素读”竞赛规程

1、竞赛按七八2个年级依次进行。

2、竞赛内容为诵读,诵读包括必背篇目和自由背诵篇目两部分,先必背篇目,

后自由背诵篇目;背诵时间5分钟,能力测试2分钟;评分采用百分制。

3、必背篇目仍按初赛时所在年级在对应教材中抽签确定。当场抽签确定诵读顺序及内容。必背篇目由评委编成题组,每组诗文兼备,分值占50%;自由背诵篇目不限,但必须诗、文兼有,以背诵时间到为止,分值占40%。能力测试通过对必背经典相关常识问答和板书常用字词、名言警句进行。

4、背诵必须使用普通话,读字准确,句读清楚,高年级学生应根据作品大意,诵读中能较好把握作品感情基调。背诵时如中途打结,评委可给予两次提示:首次提示扣1分,再次提示扣2分。

5、所有工作人员要严格依照活动程序和评分标准,尽职尽责,规范操作,评委量分力求客观、公正、准确。

6、参与活动的所有听众都必须严格遵守赛场纪律,不鼓掌,不喧哗,不提示(一经提示,该选手成绩即作废),确保赛场安静,秩序良好。

7、带队教师在组织学生按要求参赛的同时,要确保学生住宿交通等绝对安全。

八.静宁县双岘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素读”竞赛评分标准

1、比赛采用100分制。

①内容完整(40分):忠于原文,不随意增减字词,无漏读、错读文句。错读、漏读每两字扣除1分,漏读诗文一句扣除2分;

②用普通话(30分):发音准确,吐字清晰,语言流畅,语速匀称,不重复词句,无口头禅;

③有一定感染力(10分):背诵声调抑扬顿挫,有激情,富有感染力;自由篇目选材好,限中国传统经典;

④仪表得体(10分):表情自然,衣着整洁,举止大方;

达不到②③④条要求者,酌情扣分。

2、背诵内容要达到600字,字数不够者可酌情扣分。

3、诵读时间共计5分钟,不够5分钟要扣分。短0—30秒扣1分、30秒—60秒扣2分、60秒—90秒扣3分、90秒以上扣5分。

4、背读时如中途打结,评委可给予两次提示:首次提示扣除1分,再次提示扣除2分。

九、获奖评定

1.团体奖1名

2.个人一等奖1名,个人二等奖2名,个人三等奖3名

十、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双岘中学政教处 团委

2014年5月19日


相关内容

  • 新桥中学读书节经典诵读活动方案
  • 新桥中学读书节经典诵读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经典著作是我国民族文化教育精神的一个庞大载体,是我们民族生存的根基,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纽带.正是通过文化经典,民族精神才得以传播和不断发展,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意义深远,基于此种认识,我校把"中学生诵读中华文化经典"活动作为民族精神教育规 ...

  • 国学经典进校园实施方案
  • 国学经典进校园实施方案 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名著,极富哲理与文学精华,是古圣先贤留给子孙后代的一份珍贵财富.在义务教育阶段有目的.有组织.有步骤.有选择地学习,对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增强学校文化底蕴.加强学生道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教育局党委经研究决定从本学期开始,系统地组织开展中华 ...

  • 经典照亮人生诵读比赛实施方案
  • 陆集乡中学 "经典照亮人生"诵读比赛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 经典著作是我国民族文化教育精神的一个庞大载体,是我们民族生存的根基,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纽带.正是通过文化经典,民族精神才得以传播和不断发展,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意义深远,基于此种认识,我校把"中学生诵读中华文化 ...

  • 2015灵泉中学经典诵读活动总结
  • 诵读活动总结 中华民族拥有几千年的灿烂文化,国人不断从厚重的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食粮,从中感悟到中华民族团结奋进.和谐友善.包容宽厚.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感悟到仁爱小弟.诚信报恩.精忠爱国,勤俭朴实,互助友爱的传统美德.本学期我校深入开展了经典诵读活动.一学期来,我校以经典诵读活动为载体,积极构 ...

  • 炉观中学[弟子规]诵读比赛活动方案
  • 2015年上学期炉观中学"湖湘国学"诵读比赛活动方案 国学经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为了弘扬民族文化,提高同学们阅读国学经典的能力.丰富和积累文学知识,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提高道德素质,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经学校研究,决定开展"湖湘国学" ...

  • 六中国学经典诵读
  • 织金县第六中学"国学经典诵读" 活 动 方 案 诵读国学经典 创建书香校园 --织金县第六中学"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方案 为加强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传统美德教育,培养中学生勤劳朴实.感恩奋进.开放包容的优秀品质,争当优秀新人,提升教师的文化品味和人文素养,拫据上 ...

  • 白中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总结
  • "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总结 2015年下学期 白衣镇中学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津市市教育局关于在全市学生中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通知>的精神,我校决定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活动,营造人人能诵读.班班读经典.学校有比赛的诵读经典氛围,并在师生中大力推进诗书达人的校园文 ...

  • 关于初中语文古诗文诵读策略的研究
  • 关于初中语文古诗文诵读策略的研究 实施方案 一.课题名称 由兰陵二中赵金玲主持的课题<兰陵二中经典古诗文诵读策略的研究>,该课题研究的对象是兰陵中学的全体学生,研究的问题是如何开展古诗文诵读,有哪些形式和方法.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依据及意义. 中央对中学生诵读文化经典有明确要求.中央&l ...

  • 初中语文经典诵读课题研究方案
  • 研究教师:王金玲 年级:八年 科目:语文 学校:大石桥一中 电话:186******** 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u/2676462477 题目:初中语文经典诵读课题研究方案 内容: 一.背景目的和意义 诵读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重中之重的地位.在教会学生认识和掌握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