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古代战争对中原人口文化的影响

古代战争对中原人口文化的影响探析

张三

(××××××××学院, 省份 市区 邮编)

摘 要: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大量的战争发生在中原地区,中原文化也因之与战争紧密联系在一起。战争造成了中原地区人口数量减少,导致了中原文化资源的转移和历史人物的分布不均,最终导致南宋以后中国文化与教育发展重心由中原地区转至东南地区,由此可以看出战争对中原文化的影响。 关键词:战争;中原文化;人口文化;影响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0 引言

作为流血的政治,战争在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对文化的冲击也是

巨大的。古代的中原地区(注:本文所指“中原”大致相当于今河南省所辖地区)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也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同时,它又是战乱频率最高的地带。追寻古代历史,战争与中原地区总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古语有“中原自古乃兵家必争之地”、“逐鹿中原”、“得中原者得天下”之说。武王伐纣、周公东征、春秋诸侯争霸、战国群雄逐鹿、楚汉相争、光武中兴、曹魏称雄、瓦岗起义、陈桥兵变、宋金对峙等等,都在中原大地上打下了深深的战争烙印。据《中国历代战争史》记载,我国从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到1840年鸦片战争,在2061年间共有重要战役721起,其中河南占全国战争总数的六分之一。如此之多的战争发生在中原大地上,不能不对中原地区的文化产生深远影响。

战争对文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不仅影响到人口数量的变化、城市的变迁、教育资源、环境的改变,而且也会影响到人的思想和文化观念。作为战争主体的人既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创造者,文化中的重要因素。因此本文拟从中原地区人口变迁、历史人物的分布上来论述古代战争对中原文化的影响,力求从另一角度来认识区域文化形成与变迁的规律以及文化变迁对社会的影响。

1 战争造成中原地区人口数量的减少

大多战争的一个非常明显的后果就是造成人口数量的减少,古代战争尤其如此。 1.1 战争造成中原地区人口大量伤亡

秦时的中原人口数量虽无明确的记载,但是秦汉之际的战争使人口迅速减少则是不争的事实,而这种减少绝大部分是战争造成的伤亡。从陈胜、吴广起义到刘邦消灭英布的14年间,大小战争不断,而这时的战争大部分在中原地区进行。据《史记》载,项羽打败章邯之后在新安县坑杀降军20余万人。项羽攻襄城“襄城无遗类,皆坑之,诸所过无不残灭”,刘邦“南攻颍阳,屠之”。[1]这样大规模的屠戮,必然造成当时的人口急剧减少。西汉与东汉之间人口也出现了巨大的变化。葛剑雄在《中国人口史》第一卷中曾对西汉末年及东汉中期的人口分布进行过统计,以今河南部分地区为例可见一斑:

[2]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除南阳的人口数有上升外,其他地区皆有所下降。虽然统计不一定完全准确,但可大致反映出,这一时期中原地区总的人口数量是下降了。从元始二年(公元2年)至永和五年(公元140年)130多年间,实际上中原地区经历了多起战事,虽然战争并非人口减少的惟一原因,但它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尤其是东汉末期,诸侯割据,烽烟四起,整个中国几乎成了一个大战场,作为当时政治、经济中心和兵家必争之地的中原地区更是难避此难,到处家破人亡,尸横遍野,正如王粲所言“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事实上,各个朝代更替前后人口数大都有一定的波动。这里再以唐代贞观、开元、天宝、元和年间河南道部分州府户数为例加以印证:

[4]

[3]

从上表也可看出,自贞观至开元再到天宝,人口数量是上升的,而从天宝到元和,人口数急剧下

降。这与唐代的历史形成互证,从初唐到中唐,社会基本稳定,而中晚唐,则出现了大的动荡,从天宝十四载(755年)安史之乱开始,国家陷入长时间动荡之中,各方力量之间的战争连绵不断,而处

于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中原地区首当其冲。尤其在安史之乱后期,唐官兵视河南地区为“贼境”,大肆掳掠了三个月;回纥兵在洛阳纵兵掠夺,杀人以万计,大火历几十天不灭。以至于河南一带“人烟断绝,千里萧条”,锋镝余生的人民甚至“以纸为衣”。[5]战争之惨烈可见一斑。正是惨绝人寰的战争,造成了一向人烟繁盛、物产富庶的中原地区人口大量伤亡,以至于在一些时期出现了“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凄凉景象。

1.2 战争造成中原人口大批迁移和流动

战争除直接造成中原地区人口毁灭性地减少外,还造成人口的迁移和流动,使许中原人民大量背井离乡,妻离子散。历史上,中原地区多次人口的迁移流动都与战争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西晋末年中原战乱掀起人口大规模迁徙浪潮是一例。据《晋书•王导传》载:“俄而洛京倾覆,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这次迁徙是历史上的第一次大迁徙,主要由中原迁至河南与湖北交界处以及皖赣沿长江南北两岸。

发生在天宝十四年(755年)的“安史之乱”,第二次造成了中原人民大量南移,“天下衣冠士庶,避地东吴,永嘉南迁,未盛于此”。这次战乱虽仅持续七年(755—763年),但中原地区人民南迁并没有因战乱的结束而终止,直至唐末和五代十国时,南迁的中原人民仍相望于道。

北宋建立之初,在进行征服各地的战争之时,也强制性地将被征服区的人口迁到北宋辖区。963年,南平国主高继冲、贵族高保绅迁入开封,南唐节度使周保权、下属李观象迁入开封;965年,后蜀主孟昶与其弟、两子、宰相及其他官员举族迁入开封。986年,宋军北伐辽,辽将及渤海军“斩首数千级,俘获以万计”[6],宋军攻下寰、朔、云、应等州,将四州人民共8236户、78262口迁入汝州、河南府、许州等地。宋初大规模地将被征服区人口迁入宋辖的中原地区,客观上也对北宋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繁荣产生了积极影响,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北宋统治者建国时采取的措施,也极其相似地被它的征服者所利用,北宋末年金兵的南下便很好地印证了这一点。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攻至黄河北岸,徽宗及亲信大臣纷纷南逃,开封城中居民也开始南迁避乱。靖康元年正月七日,“京城居民男子妇人老幼,相携出东水门沿河而走者数万,遇金人杀掠者几半”[7]。这一时期的连年战争造成大量移民,成为中国历史上中原人民南迁的又一大高峰。据统计,从绍兴十九年(1159年)到淳熙六年(1179年),20年间南方人口增加了四分之三,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为避战乱和不甘受奴役而南迁的中原人民。

2 战争导致中原地区文化资源的转移和历史人物时空分布不均

战争除直接造成中原地区人口数量大量减少和人口的迁移、流动外,也导致了文化资源的转移,导致了中原文化和经济的衰落。 2.1 战争导致中原文化资源的转移

事实上,在这种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中,流动的并不仅仅是普通的百姓,许多人是各方面的人才。如北宋爱国词人朱敦儒南渡后避乱到岭南,南北宋之交杰出的诗人陈与义为避战乱展转多地,后至临安。而人才的转移必然引起文化资源的转移。因为,一方面,人才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资源,他们的思想、观点、学识、造诣、名气等都会对一地的文化氛围产生影响;另一方面,这些文化人迁移时一般会带上他们所珍藏的典籍、画册、古玩等,而这些也会构成一地文化资源的一部分。从另一角度讲,即使是普通的百姓,他们大规模的迁移和积聚,对一地文化氛围的影响也是可以想见的。这样,因战争而引起的人口迁移很自然地就导致人才和文化资源的转移。 2.2 战争造成中原历史人物时空分布差异

这里的历史人物是指在历史上有一定影响的人物。钟灵毓秀的中原地区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孕育了许多著名的历史人物,他们是中原文化的一个代表和缩影,如先秦的老子、庄子,秦汉时的李斯、贾谊、张衡,魏晋南北朝时的蔡琰、阮籍、庾信,唐朝的杜甫、白居易、韩愈,宋朝的程颐、程灏、岳飞,明朝的何景明、侯方域等。综观历史,这些历史人物的分布有着明显的时空差异。而造成这种差异的一个原因就是战争的影响。

根据清代雍正年间所修的《河南通志》中的“人物卷”统计,可以看出中原历史人物分布的大致情况:

[8]

(说明:本表数据根据清代田文镜等编《河南通志》统计,历史政区按照当时的划分标准,统计的人物涉及该志中的"人物一"、"人物二"、"人物三"、"人物四"以及"理学"、"儒林"部分,因收集人物的标准不同,与其他历史资料或许有些出入,但也可基本反映出历史人物分布的概貌。)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自汉代到清代的雍正年间,历史人物的数量分布也呈现高低起伏状,汉、唐、宋、明、清几代是人物出现的高峰,而三国、晋、南北朝、隋及金、元是人物出现的低谷,其中金代则是历史人物数量的最低点。另外,根据该地方志记载,在宋代开封府出现的65人中,只有4人是出现在靖康及其后的时段里,而在历史上这一时期正是宋金对峙、金人大举攻宋之时,此后,直到元代,中原地区历史人物的数量一直处于低谷。无疑,是战争给中原地区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3 战争导致中国文化与教育发展重心的转移

文化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积淀的过程,但是对文化的摧残却比其形成要快得多。中原文化从远古开始,经历一代又一代的孕育、培植、发展,形成了厚重、博大的文化底蕴,由此也促进了中原地区

经济的发达,长期以来,中原地区一直是全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中心。但是由于战争的影响,随着人口的伤亡和迁移 (尤其是人才和文化资源的转移) ,随着中原地区历史人物的减少,中原地区的经济也受到极大的影响而衰落下去,中国文化与教育的发展重心也发生了转移。到南宋以后,中原地区作为文化和经济中心的地位已经不复存在了。从这时起,中国文化与教育的重心转移到了南方,中国人口与历史人物的密集区也转移到了东南地区。

4 结论

中原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文明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它的形成与发展又是与古代战争分不开的。南宋以后,中原地区作为文化和经济中心的地位已经不复存在,中国文化与教育的发展的重心转移到了南方,而在这一转换过程中,战争的影响是巨大的,带给人们的思索也是无尽的。我们今天研究古代战争对中原文化的影响,目的就在于认识到区域文化形成与变迁的规律以及文化变迁对社会的影响,认识到战争的危害、战争的残酷,吸取历史的教训,促进世界的和平,为构建一个和平、安宁、和谐、文明、富庶的社会而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第八[M].北京:中华书局, 1982,358.

[2]葛剑雄.中国人口史:第一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487-494. [3]冻国栋.中国人口史:第二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19-220. [4]王粲.王粲集:卷一.七哀诗三首[M].北京:中华书局,1980.6.

[5]刘昫.旧唐书:卷一九五-一二○[M]. 北京 : 中华书局, 1975.3457-5204. [6]脱脱.宋史:田重进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7,1746.

[7]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靖康中帙三[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208.

[8]田文镜,孙灏.河南通志:卷57-62 [M].刻本. [出版地不详]:河南抚署,1869(清同治8年)

古代战争对中原人口文化的影响探析

张三

(××××××××学院, 省份 市区 邮编)

摘 要: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大量的战争发生在中原地区,中原文化也因之与战争紧密联系在一起。战争造成了中原地区人口数量减少,导致了中原文化资源的转移和历史人物的分布不均,最终导致南宋以后中国文化与教育发展重心由中原地区转至东南地区,由此可以看出战争对中原文化的影响。 关键词:战争;中原文化;人口文化;影响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0 引言

作为流血的政治,战争在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对文化的冲击也是

巨大的。古代的中原地区(注:本文所指“中原”大致相当于今河南省所辖地区)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也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同时,它又是战乱频率最高的地带。追寻古代历史,战争与中原地区总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古语有“中原自古乃兵家必争之地”、“逐鹿中原”、“得中原者得天下”之说。武王伐纣、周公东征、春秋诸侯争霸、战国群雄逐鹿、楚汉相争、光武中兴、曹魏称雄、瓦岗起义、陈桥兵变、宋金对峙等等,都在中原大地上打下了深深的战争烙印。据《中国历代战争史》记载,我国从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到1840年鸦片战争,在2061年间共有重要战役721起,其中河南占全国战争总数的六分之一。如此之多的战争发生在中原大地上,不能不对中原地区的文化产生深远影响。

战争对文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不仅影响到人口数量的变化、城市的变迁、教育资源、环境的改变,而且也会影响到人的思想和文化观念。作为战争主体的人既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创造者,文化中的重要因素。因此本文拟从中原地区人口变迁、历史人物的分布上来论述古代战争对中原文化的影响,力求从另一角度来认识区域文化形成与变迁的规律以及文化变迁对社会的影响。

1 战争造成中原地区人口数量的减少

大多战争的一个非常明显的后果就是造成人口数量的减少,古代战争尤其如此。 1.1 战争造成中原地区人口大量伤亡

秦时的中原人口数量虽无明确的记载,但是秦汉之际的战争使人口迅速减少则是不争的事实,而这种减少绝大部分是战争造成的伤亡。从陈胜、吴广起义到刘邦消灭英布的14年间,大小战争不断,而这时的战争大部分在中原地区进行。据《史记》载,项羽打败章邯之后在新安县坑杀降军20余万人。项羽攻襄城“襄城无遗类,皆坑之,诸所过无不残灭”,刘邦“南攻颍阳,屠之”。[1]这样大规模的屠戮,必然造成当时的人口急剧减少。西汉与东汉之间人口也出现了巨大的变化。葛剑雄在《中国人口史》第一卷中曾对西汉末年及东汉中期的人口分布进行过统计,以今河南部分地区为例可见一斑:

[2]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除南阳的人口数有上升外,其他地区皆有所下降。虽然统计不一定完全准确,但可大致反映出,这一时期中原地区总的人口数量是下降了。从元始二年(公元2年)至永和五年(公元140年)130多年间,实际上中原地区经历了多起战事,虽然战争并非人口减少的惟一原因,但它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尤其是东汉末期,诸侯割据,烽烟四起,整个中国几乎成了一个大战场,作为当时政治、经济中心和兵家必争之地的中原地区更是难避此难,到处家破人亡,尸横遍野,正如王粲所言“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事实上,各个朝代更替前后人口数大都有一定的波动。这里再以唐代贞观、开元、天宝、元和年间河南道部分州府户数为例加以印证:

[4]

[3]

从上表也可看出,自贞观至开元再到天宝,人口数量是上升的,而从天宝到元和,人口数急剧下

降。这与唐代的历史形成互证,从初唐到中唐,社会基本稳定,而中晚唐,则出现了大的动荡,从天宝十四载(755年)安史之乱开始,国家陷入长时间动荡之中,各方力量之间的战争连绵不断,而处

于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中原地区首当其冲。尤其在安史之乱后期,唐官兵视河南地区为“贼境”,大肆掳掠了三个月;回纥兵在洛阳纵兵掠夺,杀人以万计,大火历几十天不灭。以至于河南一带“人烟断绝,千里萧条”,锋镝余生的人民甚至“以纸为衣”。[5]战争之惨烈可见一斑。正是惨绝人寰的战争,造成了一向人烟繁盛、物产富庶的中原地区人口大量伤亡,以至于在一些时期出现了“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凄凉景象。

1.2 战争造成中原人口大批迁移和流动

战争除直接造成中原地区人口毁灭性地减少外,还造成人口的迁移和流动,使许中原人民大量背井离乡,妻离子散。历史上,中原地区多次人口的迁移流动都与战争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西晋末年中原战乱掀起人口大规模迁徙浪潮是一例。据《晋书•王导传》载:“俄而洛京倾覆,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这次迁徙是历史上的第一次大迁徙,主要由中原迁至河南与湖北交界处以及皖赣沿长江南北两岸。

发生在天宝十四年(755年)的“安史之乱”,第二次造成了中原人民大量南移,“天下衣冠士庶,避地东吴,永嘉南迁,未盛于此”。这次战乱虽仅持续七年(755—763年),但中原地区人民南迁并没有因战乱的结束而终止,直至唐末和五代十国时,南迁的中原人民仍相望于道。

北宋建立之初,在进行征服各地的战争之时,也强制性地将被征服区的人口迁到北宋辖区。963年,南平国主高继冲、贵族高保绅迁入开封,南唐节度使周保权、下属李观象迁入开封;965年,后蜀主孟昶与其弟、两子、宰相及其他官员举族迁入开封。986年,宋军北伐辽,辽将及渤海军“斩首数千级,俘获以万计”[6],宋军攻下寰、朔、云、应等州,将四州人民共8236户、78262口迁入汝州、河南府、许州等地。宋初大规模地将被征服区人口迁入宋辖的中原地区,客观上也对北宋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繁荣产生了积极影响,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北宋统治者建国时采取的措施,也极其相似地被它的征服者所利用,北宋末年金兵的南下便很好地印证了这一点。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攻至黄河北岸,徽宗及亲信大臣纷纷南逃,开封城中居民也开始南迁避乱。靖康元年正月七日,“京城居民男子妇人老幼,相携出东水门沿河而走者数万,遇金人杀掠者几半”[7]。这一时期的连年战争造成大量移民,成为中国历史上中原人民南迁的又一大高峰。据统计,从绍兴十九年(1159年)到淳熙六年(1179年),20年间南方人口增加了四分之三,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为避战乱和不甘受奴役而南迁的中原人民。

2 战争导致中原地区文化资源的转移和历史人物时空分布不均

战争除直接造成中原地区人口数量大量减少和人口的迁移、流动外,也导致了文化资源的转移,导致了中原文化和经济的衰落。 2.1 战争导致中原文化资源的转移

事实上,在这种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中,流动的并不仅仅是普通的百姓,许多人是各方面的人才。如北宋爱国词人朱敦儒南渡后避乱到岭南,南北宋之交杰出的诗人陈与义为避战乱展转多地,后至临安。而人才的转移必然引起文化资源的转移。因为,一方面,人才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资源,他们的思想、观点、学识、造诣、名气等都会对一地的文化氛围产生影响;另一方面,这些文化人迁移时一般会带上他们所珍藏的典籍、画册、古玩等,而这些也会构成一地文化资源的一部分。从另一角度讲,即使是普通的百姓,他们大规模的迁移和积聚,对一地文化氛围的影响也是可以想见的。这样,因战争而引起的人口迁移很自然地就导致人才和文化资源的转移。 2.2 战争造成中原历史人物时空分布差异

这里的历史人物是指在历史上有一定影响的人物。钟灵毓秀的中原地区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孕育了许多著名的历史人物,他们是中原文化的一个代表和缩影,如先秦的老子、庄子,秦汉时的李斯、贾谊、张衡,魏晋南北朝时的蔡琰、阮籍、庾信,唐朝的杜甫、白居易、韩愈,宋朝的程颐、程灏、岳飞,明朝的何景明、侯方域等。综观历史,这些历史人物的分布有着明显的时空差异。而造成这种差异的一个原因就是战争的影响。

根据清代雍正年间所修的《河南通志》中的“人物卷”统计,可以看出中原历史人物分布的大致情况:

[8]

(说明:本表数据根据清代田文镜等编《河南通志》统计,历史政区按照当时的划分标准,统计的人物涉及该志中的"人物一"、"人物二"、"人物三"、"人物四"以及"理学"、"儒林"部分,因收集人物的标准不同,与其他历史资料或许有些出入,但也可基本反映出历史人物分布的概貌。)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自汉代到清代的雍正年间,历史人物的数量分布也呈现高低起伏状,汉、唐、宋、明、清几代是人物出现的高峰,而三国、晋、南北朝、隋及金、元是人物出现的低谷,其中金代则是历史人物数量的最低点。另外,根据该地方志记载,在宋代开封府出现的65人中,只有4人是出现在靖康及其后的时段里,而在历史上这一时期正是宋金对峙、金人大举攻宋之时,此后,直到元代,中原地区历史人物的数量一直处于低谷。无疑,是战争给中原地区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3 战争导致中国文化与教育发展重心的转移

文化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积淀的过程,但是对文化的摧残却比其形成要快得多。中原文化从远古开始,经历一代又一代的孕育、培植、发展,形成了厚重、博大的文化底蕴,由此也促进了中原地区

经济的发达,长期以来,中原地区一直是全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中心。但是由于战争的影响,随着人口的伤亡和迁移 (尤其是人才和文化资源的转移) ,随着中原地区历史人物的减少,中原地区的经济也受到极大的影响而衰落下去,中国文化与教育的发展重心也发生了转移。到南宋以后,中原地区作为文化和经济中心的地位已经不复存在了。从这时起,中国文化与教育的重心转移到了南方,中国人口与历史人物的密集区也转移到了东南地区。

4 结论

中原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文明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它的形成与发展又是与古代战争分不开的。南宋以后,中原地区作为文化和经济中心的地位已经不复存在,中国文化与教育的发展的重心转移到了南方,而在这一转换过程中,战争的影响是巨大的,带给人们的思索也是无尽的。我们今天研究古代战争对中原文化的影响,目的就在于认识到区域文化形成与变迁的规律以及文化变迁对社会的影响,认识到战争的危害、战争的残酷,吸取历史的教训,促进世界的和平,为构建一个和平、安宁、和谐、文明、富庶的社会而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第八[M].北京:中华书局, 1982,358.

[2]葛剑雄.中国人口史:第一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487-494. [3]冻国栋.中国人口史:第二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19-220. [4]王粲.王粲集:卷一.七哀诗三首[M].北京:中华书局,1980.6.

[5]刘昫.旧唐书:卷一九五-一二○[M]. 北京 : 中华书局, 1975.3457-5204. [6]脱脱.宋史:田重进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7,1746.

[7]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靖康中帙三[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208.

[8]田文镜,孙灏.河南通志:卷57-62 [M].刻本. [出版地不详]:河南抚署,1869(清同治8年)


相关内容

  • 中国古代史少数民族知识简要总结
  • 主要少数民族发展概况 1.匈奴 (1)战国末年,逐渐强大,占据河套地区,并不断南下. (2)秦汉之际,冒顿单于统一了蒙古草原,形成强大国家,匈奴统治进入极盛时期. (3)与两汉时和时战.东汉时,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部. (4)东汉.魏.晋时期,不断内迁,同汉族长期杂居. (5)西晋末年,匈奴首领起兵称帝 ...

  • 中国历史地理学课后大题(完整版)
  • 中国历史地理学复习资料 导言 1.谈谈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学科性质和学科归属 学科性质历史地理学为历史学的辅助学科.为地理学的一个分支.为历史学与地理学的交叉学科.为一门独立的综合性学科.学科归属:一直以来,关于它的学科归属问题争论较大,归纳起来有四种说法: 一是认为历史地理学是历史学的辅助学科.此说古 ...

  • 中国古代史上的一般规律
  • 中国古代政治史上的一般规律 一.中国古代封建国家统一的一般规律 (一)中国古代封建国家统一的一般原因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在我国封建社会,出现过四次大统一的局面,秦汉.西晋.隋唐.元明清及一些局部地区的统一,其出现的原因有其规律可循: 1.社会生产力的 ...

  • 中国古代史问答题集萃
  • 中国古代史问答题集萃 1.分封制和井田制的关系 [答案]井田制是经济制度是经济基础,分封制是政治制度,分封制是建立在井田制基础上的上层建筑,没有井田制就没有分封制.两种制度都适应了当时生产力水平,使西周走向强盛. 2.春秋战国时期,有利于结束分裂混乱局面,走向统一的因素.(相当于秦统一的因素) [答 ...

  • 历史气候变迁对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影响
  • 历史气候变迁对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影响 摘 要:气候变迁与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关系密不可分,将二者结合观察,发现气候温暖有利于社会安定,王朝兴盛,反之,便会引起战争,甚至威胁到王朝的统治.本文从历史气候变迁对中国的经济,政治两方面论述气候变迁的重大影响. 关键词:气候变迁 中国古代 社会稳定 引 言 自 ...

  • 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
  • 河南历史的内容 华彩厚重 河洛地区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源头,河洛文化最重要的标志是"河图"."洛书".伏羲受之而作八卦,大禹受之而创"五行".周文王囚禁于今天汤阴的羑里城,在河图洛书和八卦的基础上,形成了<周易>. 河南历史渊远 ...

  • 国人对高句丽历史归属存在的误区
  • 国人对高句丽历史归属存在的误区.txt爱情是艺术,结婚是技术,离婚是算术.这年头女孩们都在争做小"腰"精,谁还稀罕小"腹"婆呀?高职不如高薪,高薪不如高寿,高寿不如高兴.索引 国人对高句丽历史归属存在的误区 "高句丽王朝"是不折不扣的中国历 ...

  • 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 作者:杨圣敏 中央民族大学 要了解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首先应了解中国历史如下的几个特点: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中国现在的56 个民族及其祖先, 几千年来一直共同生活在中国这片土地上.除了俄罗斯等少数几个人口较少的民族以外, 绝大多数民族, 都是中国的原住民族, 都可以在中国这片土地上 ...

  •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期末
  • 第三课 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 (一)王国问题的出现 刘邦实行"分封制", 诸侯国权力很大.景帝在位时,采纳大臣晁错的建议,着手削减诸侯王的封地. 汉景帝时,吴王刘濞联合其他六位诸侯王起兵反叛,掀起"七国之乱".后被景帝平定. (二)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