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民族与外交

中考历史复习专题:一、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

(一)处理方式: 1、和亲(联姻):唐朝时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8世纪中期,唐朝将金城公主嫁到吐蕃,唐蕃“和同为一家”。

作用:促进了汉族与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2、战争:①秦朝:秦始皇北击匈奴,修筑长城,南统南疆,兴修灵渠。 ②汉朝:汉武帝时,卫青、霍去病击败匈奴,使西北边郡得到安定; ③宋辽、宋夏之间的战争,结果辽宋议和(澶渊之盟),夏宋议和,民族政权并立。 ④清朝时期,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

3、册封:清朝:顺治帝赐予达赖五世“达赖喇嘛”的封号;康熙帝赐予五世班禅“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并规定历代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

4、设置机构(官职)①西汉,公元前60年,设西域都护,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 ②唐朝,唐太宗和武则天设立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 ③元朝政府设置宣政院和澎湖巡检司加强对西藏和琉球的管辖。

④1727年,雍正帝设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大大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

⑤乾隆帝设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维护了祖国统一。

⑥1684年,清朝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加强了台湾和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东南海防。1884年,清政府设台湾行省。

作用:大大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边疆的管辖,巩固了边防,维护了祖国统一。 5、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

改革措施:迁都洛阳、说汉话、穿汉服、改汉姓、与汉人联姻、采用汉族官制、学汉礼 影响:促进了北方民族的融合

特别提示:元朝民族融合的突出表现即形成了新的民族——回族。 (二)边疆管理:

1、西藏(1)唐朝: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对吐蕃采取和亲方式,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通婚,加强了唐蕃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金城公主入吐蕃,唐蕃“和同为一家”。

(2)元朝:元政府加强对西藏的管辖(设宣政院),西藏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 (3)清朝前期:顺治册封五世达赖为“达赖喇嘛”,康熙册封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规定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1727年设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共管西藏事务。(4)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和平解放西藏;20世纪60年代初期,西藏胜利完成了民主改革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设立西藏自治区。

2、新疆(1)西汉:公元前60年,西汉设西域都护,新疆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2)唐朝:唐太宗和武则天先后设立管辖西域的安西都护和北庭都护。

(3)清朝前期:乾隆粉碎大小和卓叛乱,设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4)清朝后期:左宗棠收复新疆;1884年,清政府收回伊犁,在新疆设立行省。 3、台湾(1)三国时,吴国孙权派卫温率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台湾与内地的联系 (2)元朝设机构加强对琉球的管辖;(3)明朝后期,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

(4)清朝初年,1661年郑成功率军从金门出发,打败荷兰殖民者;1662年,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5)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

(6)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1895年中日签订《马关条约》,日本割占台湾. (7)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8)解放战争后期,国民党败退台湾.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为解决这一遗留问题,中共制定“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的对台基本方针。

4、东北:清军入关时,沙俄侵占我国东北地区的雅克萨和尼布楚等地。清朝康熙帝组织两次雅克萨反击战取得胜利。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肯定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

二、中国古代的对外关系

(一)、知识梳理

1、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后,形成了沟通中西交通的丝绸之路(从长安通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到达西亚和欧洲);汉武帝以后,形成了海上丝绸之路。

2、唐朝:唐朝对外交通发达,广州是最大的外贸港口;唐都长安是一座国际化城市。唐朝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典型事例:(1)日本多次派遣唐使来中国;(2)唐玄宗时鉴真东渡日本,为中日友好交流作出重大贡献;(3)玄奘西游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

3、宋朝:重视海外贸易,设置市舶司专门管理;泉州、广州、明州是主要的对外港口;引进外国优良作物品种占城稻。

4、元朝:元都城大都是一座国际化城市;大量外国人来到中国,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口述了《马可波罗行记》,对东西方文化交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5、明清:由开放走向闭关:明初郑和下西洋;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出现侵略与反侵略的斗争:戚继光抗击倭寇、郑成功赶走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康熙皇帝组织雅克萨之战抗击沙俄入侵;引进推广国外农作物玉米、甘薯、马铃薯等。 (二)中国古代对外贸易

1、宋朝: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置“市舶司”,加以管理;重要港口有广州、泉州。 2、明朝:郑和下西洋与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直接贸易,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地区。 3、清朝:政府实行闭关政策,只留广州一处,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三 )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的特点:

1 由开放走向闭关:总体上以开放为主,特别是明清以前。但到明清时期,逐步走向闭关锁国。 2交往形式以和为主:和平交往:汉朝丝绸之路;唐朝以经济文化交流为主;宋代海外贸易。封建社会后期(明清时期)出现侵略与反侵略斗争:戚继光抗击倭寇、郑成功赶走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康熙皇帝组织雅克萨之战抗击沙俄入侵。 (四)【启示】:1、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友好交往是历史的主流。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则国家兴盛富强。 2、闭关锁国导致落后,只有坚持对外开放,才能促进社会进步。加强联系,互相学习,互相促进是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适应历史发展趋势者存,逆历史发展趋势者亡。 (五)【习题训练】:1.“民族团结,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的主流,在唐朝历史上被少数民族尊为“天可汗”的是( ) A.唐高祖 B.武则天 C.唐太宗 D.唐玄宗 2.唐代诗人陈陶的《陇西行》中写道:“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这说明了 ( ) A.少数民族的势力强大 B.汉族被少数民族所同化

C.民族交流对社会生活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D.少数民族深受汉文化的影响 3.下列遗址遗迹中最能体现国内民族团结友好的是( )

A.秦兵马俑遗址 B.大昭寺会盟碑 C.唐招提寺鉴真坐像 D.敦煌莫高窟 4.在活动探究课中,同学们畅谈从玄奘、鉴真事迹中所获得的启示不包括( )

A.不畏艰险 B.勇于开拓 C.和平使者 D.追求名利 互补,国家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 5.现在,世界上好多国家都把华人称为“唐人”,把华人聚居的地方称为“唐人街”,原因( ) 材料二:宋朝在一些重要的海港开设专供外商居住的蕃坊„„宋代的海外贸易范围很广,从西太平洋 A.那些华人是在唐朝时迁居到国外的 B.唐朝时才开始与这些国家交往 到印度洋、波斯湾,都航行着来往中国的商船„„海外贸易的收入,在宋代财政上占有重要地位。 C.唐朝时才开始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 D.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 材料三: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从此,人6.如果你想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的历史和佛学,可以选择的书籍是( ) 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那时,中国正处在明朝统治之下,郑和的船队不畏艰险, A.《西游记》 B.《资治通鉴》 C.《大唐西域记》 D.《马可·波罗行记》 七下西洋。郑和死后,中国人的身影就在海洋上消失了。 7. 元朝以前,就有许多汾州人、并州人迁至今新疆地区,与蒙古族、维吾尔族共同劳动生活。这说明 ⑴最早出使西域为开辟“丝绸之路”作出贡献的是谁?当代“新丝绸之路”指什么?请概括说明古今 A.北方战乱导致山西人迁往边疆 B. 蒙古族、维吾尔族人民非常友善 C.元朝以前新疆与中原地区联系紧密 D. 维吾尔族、蒙古族、汉族共同开发了边疆

8、“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请问回纥族是今天哪个民族的祖先( ) A、彝族 B、白族 C、维吾尔族 D、瑶族 9“西藏的布达拉宫是世界文化遗产,初为唐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为文成公主营建,清代重修。‘布达

拉’意为佛教圣地。”此文不能说明( ) A、藏族在唐时称吐蕃 B、唐蕃和亲C、藏族信仰佛教 D、清朝对西藏开始行政管理 10、唐朝有人用诗句“回鹘衣装回鹘马”形容长安、洛阳人们的穿戴。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 ) A、回鹘一度控制中原地区 B、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管理加强

C、唐朝中央政权日益衰落 D、各民族间相互交流的加强

11、2006年元旦,中国、印度两国领导人互敬贺电,揭开“中印友好年”序幕。中印友好源远流长,唐朝时,中国同天竺交往中最杰出的使者是( )A、玄奘B、鉴真C、松赞干布 D、尺带珠丹 12、西藏正式成为我国的一个行政区域并接受中央政府管理开始于( ) A、唐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13、元诗“胡人有妇解汉音,汉女亦解调胡琴”反映了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那里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 )A、契丹族 B、女真族 C、畏兀儿族 D、回族 14、 现年19岁的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是一位爱国爱教的年轻活佛。“班禅额尔德尼”封号源于清朝哪一位皇帝的赐予( )A.、顺治帝 B、康熙帝 C、雍正帝 D、乾隆帝 15、清朝前期,清政府设置驻藏大臣和伊犁将军的主要意义是( ) A、第一次把西藏和新疆地区纳入中央政权版图 B、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藏和新疆的有效管辖 C、打击了外来侵略势力,巩固了祖国的边防 D、加强了君主专制统治,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 16. 材料:《爱我中华》的歌词写道:“„„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爱我中华!” (1)中华民族的大家庭的雏形形成于哪一封建王朝?为安定边疆,当时统治者采取了哪些措施? (2)“隋唐时期,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以空前发展。”结合史实从民族关系的角度说明发展的表现。 (3)中华民族大家庭得以最终巩固是在哪一时期?举例说明当时统治者巩固这一局面所采取的对内对外措施各一例。 (4)纵观中国古代史,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是什么? 17.材料一:在古代,我国开通了一条从长安往西,通往中亚、西亚、直达欧洲的交通大道,这就是著

名的“丝绸之路”。在今天,一条横贯亚欧大陆的洲际铁路代替了昔日缓缓西行的骆驼对,被称为当代的“新丝绸之路”。西部有丰富的资源和独特的地域文化。为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加强区域间的合作与

丝绸之路都起了什么作用。

(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宋代的对外贸易态度如何?根据材料,结合所学过和知识,举出对外贸易繁荣的科技条件。

(3)材料三中的“地理大发现”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地理大发现”是指哪一重大历史事件?郑和七下西洋最远到达哪里?有何历史意义?造成“郑和死后,中国人的身影就在海洋上消失了”的原因有哪些?

18、材料一:北魏孝文帝“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又令鲜卑贵族改姓氏、与汉族通婚等,向“汉胡融合”的目标迈进。 材料二: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640年唐太宗答应把宗室女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8世纪,唐朝又把金城公主嫁到吐蕃,遂使唐蕃“和同为一家”。 材料三:元世祖仿效汉法进行改革,促进了满足关系的发展。原先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等族,经过长期共同生活,已同汉族没有什么差别。唐朝以来,不少定居中国的波斯人、阿拉伯人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融合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材料四:清朝在西藏设置驻藏大臣,还在伊犁、吉林、黑龙江、盛京、乌里雅苏台等地设立将军,大大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在清朝辽阔的疆域上,生活着汉、满、蒙、回、藏等五十多个民族,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不断加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 依据材料,回答问题。(1)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目标是什么?(1分) (2)分别写出唐朝和元朝民族融合的一则事例。(2分) (3)与北魏、唐朝和元朝相比,清朝民族管辖的发展有什么特点?(1分) (4)材料所述四朝的民族关系得以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分) (5)各民族的融合和民族关系的发展有何意义?(1分) 19.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最强盛时期,清朝是我国封建社会渐趋衰弱时期,强盛与衰弱都与当时的对外政策有关。请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唐朝时对外实行什么政策?请举三个例子。 (2)清朝前期对外实行什么政策?这么做的原因有哪些?

(3)唐朝与清朝的对外政策各产生了什么影响?

(4)上述两个朝代的对外政策及影响对我们今天的对外政策有什么启发?

中考历史复习专题:一、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

(一)处理方式: 1、和亲(联姻):唐朝时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8世纪中期,唐朝将金城公主嫁到吐蕃,唐蕃“和同为一家”。

作用:促进了汉族与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2、战争:①秦朝:秦始皇北击匈奴,修筑长城,南统南疆,兴修灵渠。 ②汉朝:汉武帝时,卫青、霍去病击败匈奴,使西北边郡得到安定; ③宋辽、宋夏之间的战争,结果辽宋议和(澶渊之盟),夏宋议和,民族政权并立。 ④清朝时期,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

3、册封:清朝:顺治帝赐予达赖五世“达赖喇嘛”的封号;康熙帝赐予五世班禅“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并规定历代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

4、设置机构(官职)①西汉,公元前60年,设西域都护,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 ②唐朝,唐太宗和武则天设立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 ③元朝政府设置宣政院和澎湖巡检司加强对西藏和琉球的管辖。

④1727年,雍正帝设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大大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

⑤乾隆帝设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维护了祖国统一。

⑥1684年,清朝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加强了台湾和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东南海防。1884年,清政府设台湾行省。

作用:大大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边疆的管辖,巩固了边防,维护了祖国统一。 5、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

改革措施:迁都洛阳、说汉话、穿汉服、改汉姓、与汉人联姻、采用汉族官制、学汉礼 影响:促进了北方民族的融合

特别提示:元朝民族融合的突出表现即形成了新的民族——回族。 (二)边疆管理:

1、西藏(1)唐朝: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对吐蕃采取和亲方式,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通婚,加强了唐蕃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金城公主入吐蕃,唐蕃“和同为一家”。

(2)元朝:元政府加强对西藏的管辖(设宣政院),西藏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 (3)清朝前期:顺治册封五世达赖为“达赖喇嘛”,康熙册封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规定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1727年设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共管西藏事务。(4)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和平解放西藏;20世纪60年代初期,西藏胜利完成了民主改革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设立西藏自治区。

2、新疆(1)西汉:公元前60年,西汉设西域都护,新疆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2)唐朝:唐太宗和武则天先后设立管辖西域的安西都护和北庭都护。

(3)清朝前期:乾隆粉碎大小和卓叛乱,设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4)清朝后期:左宗棠收复新疆;1884年,清政府收回伊犁,在新疆设立行省。 3、台湾(1)三国时,吴国孙权派卫温率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台湾与内地的联系 (2)元朝设机构加强对琉球的管辖;(3)明朝后期,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

(4)清朝初年,1661年郑成功率军从金门出发,打败荷兰殖民者;1662年,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5)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

(6)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1895年中日签订《马关条约》,日本割占台湾. (7)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8)解放战争后期,国民党败退台湾.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为解决这一遗留问题,中共制定“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的对台基本方针。

4、东北:清军入关时,沙俄侵占我国东北地区的雅克萨和尼布楚等地。清朝康熙帝组织两次雅克萨反击战取得胜利。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肯定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

二、中国古代的对外关系

(一)、知识梳理

1、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后,形成了沟通中西交通的丝绸之路(从长安通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到达西亚和欧洲);汉武帝以后,形成了海上丝绸之路。

2、唐朝:唐朝对外交通发达,广州是最大的外贸港口;唐都长安是一座国际化城市。唐朝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典型事例:(1)日本多次派遣唐使来中国;(2)唐玄宗时鉴真东渡日本,为中日友好交流作出重大贡献;(3)玄奘西游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

3、宋朝:重视海外贸易,设置市舶司专门管理;泉州、广州、明州是主要的对外港口;引进外国优良作物品种占城稻。

4、元朝:元都城大都是一座国际化城市;大量外国人来到中国,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口述了《马可波罗行记》,对东西方文化交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5、明清:由开放走向闭关:明初郑和下西洋;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出现侵略与反侵略的斗争:戚继光抗击倭寇、郑成功赶走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康熙皇帝组织雅克萨之战抗击沙俄入侵;引进推广国外农作物玉米、甘薯、马铃薯等。 (二)中国古代对外贸易

1、宋朝: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置“市舶司”,加以管理;重要港口有广州、泉州。 2、明朝:郑和下西洋与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直接贸易,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地区。 3、清朝:政府实行闭关政策,只留广州一处,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三 )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的特点:

1 由开放走向闭关:总体上以开放为主,特别是明清以前。但到明清时期,逐步走向闭关锁国。 2交往形式以和为主:和平交往:汉朝丝绸之路;唐朝以经济文化交流为主;宋代海外贸易。封建社会后期(明清时期)出现侵略与反侵略斗争:戚继光抗击倭寇、郑成功赶走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康熙皇帝组织雅克萨之战抗击沙俄入侵。 (四)【启示】:1、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友好交往是历史的主流。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则国家兴盛富强。 2、闭关锁国导致落后,只有坚持对外开放,才能促进社会进步。加强联系,互相学习,互相促进是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适应历史发展趋势者存,逆历史发展趋势者亡。 (五)【习题训练】:1.“民族团结,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的主流,在唐朝历史上被少数民族尊为“天可汗”的是( ) A.唐高祖 B.武则天 C.唐太宗 D.唐玄宗 2.唐代诗人陈陶的《陇西行》中写道:“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这说明了 ( ) A.少数民族的势力强大 B.汉族被少数民族所同化

C.民族交流对社会生活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D.少数民族深受汉文化的影响 3.下列遗址遗迹中最能体现国内民族团结友好的是( )

A.秦兵马俑遗址 B.大昭寺会盟碑 C.唐招提寺鉴真坐像 D.敦煌莫高窟 4.在活动探究课中,同学们畅谈从玄奘、鉴真事迹中所获得的启示不包括( )

A.不畏艰险 B.勇于开拓 C.和平使者 D.追求名利 互补,国家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 5.现在,世界上好多国家都把华人称为“唐人”,把华人聚居的地方称为“唐人街”,原因( ) 材料二:宋朝在一些重要的海港开设专供外商居住的蕃坊„„宋代的海外贸易范围很广,从西太平洋 A.那些华人是在唐朝时迁居到国外的 B.唐朝时才开始与这些国家交往 到印度洋、波斯湾,都航行着来往中国的商船„„海外贸易的收入,在宋代财政上占有重要地位。 C.唐朝时才开始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 D.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 材料三: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从此,人6.如果你想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的历史和佛学,可以选择的书籍是( ) 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那时,中国正处在明朝统治之下,郑和的船队不畏艰险, A.《西游记》 B.《资治通鉴》 C.《大唐西域记》 D.《马可·波罗行记》 七下西洋。郑和死后,中国人的身影就在海洋上消失了。 7. 元朝以前,就有许多汾州人、并州人迁至今新疆地区,与蒙古族、维吾尔族共同劳动生活。这说明 ⑴最早出使西域为开辟“丝绸之路”作出贡献的是谁?当代“新丝绸之路”指什么?请概括说明古今 A.北方战乱导致山西人迁往边疆 B. 蒙古族、维吾尔族人民非常友善 C.元朝以前新疆与中原地区联系紧密 D. 维吾尔族、蒙古族、汉族共同开发了边疆

8、“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请问回纥族是今天哪个民族的祖先( ) A、彝族 B、白族 C、维吾尔族 D、瑶族 9“西藏的布达拉宫是世界文化遗产,初为唐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为文成公主营建,清代重修。‘布达

拉’意为佛教圣地。”此文不能说明( ) A、藏族在唐时称吐蕃 B、唐蕃和亲C、藏族信仰佛教 D、清朝对西藏开始行政管理 10、唐朝有人用诗句“回鹘衣装回鹘马”形容长安、洛阳人们的穿戴。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 ) A、回鹘一度控制中原地区 B、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管理加强

C、唐朝中央政权日益衰落 D、各民族间相互交流的加强

11、2006年元旦,中国、印度两国领导人互敬贺电,揭开“中印友好年”序幕。中印友好源远流长,唐朝时,中国同天竺交往中最杰出的使者是( )A、玄奘B、鉴真C、松赞干布 D、尺带珠丹 12、西藏正式成为我国的一个行政区域并接受中央政府管理开始于( ) A、唐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13、元诗“胡人有妇解汉音,汉女亦解调胡琴”反映了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那里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 )A、契丹族 B、女真族 C、畏兀儿族 D、回族 14、 现年19岁的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是一位爱国爱教的年轻活佛。“班禅额尔德尼”封号源于清朝哪一位皇帝的赐予( )A.、顺治帝 B、康熙帝 C、雍正帝 D、乾隆帝 15、清朝前期,清政府设置驻藏大臣和伊犁将军的主要意义是( ) A、第一次把西藏和新疆地区纳入中央政权版图 B、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藏和新疆的有效管辖 C、打击了外来侵略势力,巩固了祖国的边防 D、加强了君主专制统治,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 16. 材料:《爱我中华》的歌词写道:“„„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爱我中华!” (1)中华民族的大家庭的雏形形成于哪一封建王朝?为安定边疆,当时统治者采取了哪些措施? (2)“隋唐时期,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以空前发展。”结合史实从民族关系的角度说明发展的表现。 (3)中华民族大家庭得以最终巩固是在哪一时期?举例说明当时统治者巩固这一局面所采取的对内对外措施各一例。 (4)纵观中国古代史,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是什么? 17.材料一:在古代,我国开通了一条从长安往西,通往中亚、西亚、直达欧洲的交通大道,这就是著

名的“丝绸之路”。在今天,一条横贯亚欧大陆的洲际铁路代替了昔日缓缓西行的骆驼对,被称为当代的“新丝绸之路”。西部有丰富的资源和独特的地域文化。为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加强区域间的合作与

丝绸之路都起了什么作用。

(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宋代的对外贸易态度如何?根据材料,结合所学过和知识,举出对外贸易繁荣的科技条件。

(3)材料三中的“地理大发现”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地理大发现”是指哪一重大历史事件?郑和七下西洋最远到达哪里?有何历史意义?造成“郑和死后,中国人的身影就在海洋上消失了”的原因有哪些?

18、材料一:北魏孝文帝“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又令鲜卑贵族改姓氏、与汉族通婚等,向“汉胡融合”的目标迈进。 材料二: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640年唐太宗答应把宗室女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8世纪,唐朝又把金城公主嫁到吐蕃,遂使唐蕃“和同为一家”。 材料三:元世祖仿效汉法进行改革,促进了满足关系的发展。原先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等族,经过长期共同生活,已同汉族没有什么差别。唐朝以来,不少定居中国的波斯人、阿拉伯人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融合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材料四:清朝在西藏设置驻藏大臣,还在伊犁、吉林、黑龙江、盛京、乌里雅苏台等地设立将军,大大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在清朝辽阔的疆域上,生活着汉、满、蒙、回、藏等五十多个民族,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不断加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 依据材料,回答问题。(1)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目标是什么?(1分) (2)分别写出唐朝和元朝民族融合的一则事例。(2分) (3)与北魏、唐朝和元朝相比,清朝民族管辖的发展有什么特点?(1分) (4)材料所述四朝的民族关系得以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分) (5)各民族的融合和民族关系的发展有何意义?(1分) 19.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最强盛时期,清朝是我国封建社会渐趋衰弱时期,强盛与衰弱都与当时的对外政策有关。请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唐朝时对外实行什么政策?请举三个例子。 (2)清朝前期对外实行什么政策?这么做的原因有哪些?

(3)唐朝与清朝的对外政策各产生了什么影响?

(4)上述两个朝代的对外政策及影响对我们今天的对外政策有什么启发?


相关内容

  • 中国古代史复习纲要
  • 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纲要 原始社会:北京人的古人类文化--河姆渡和半坡农耕文明(时间/地理/农耕工具农作物/手工业住房打井制陶/畜牧业)--黄帝的传说 1 2 ★历史时间概念与计算 概念:世纪 年代 世纪初 世纪末等 例如393年4世纪90年代 4世纪末 / 公元前393年 前4世纪初. 计算:1.公 ...

  • 专题6对外开放闭关锁国
  • 专题六 对外开放 闭关锁国 中国人民素以友好交往.和平共处著称于世.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发达是发展对外关系的重要条件,是对外开放的保障.近代中国的落后与闭关政策,导致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长期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状况: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主题一 古代中国由 ...

  • 中国古代与现代的外交政策
  • 中 国 的 外 交 政 策 学院: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 专业:网络工程 姓名:赵卫卫 学号:0808324018 自人类社会产生国家与政权之后, 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 政策和策略是它的生命.因此, 积极在理论.实践和历史中探索适合本国情况的外交政策, 具有重要意义.在上溯夏商周秦, 下迄清末民初的 ...

  • 高一上学期历史必修一
  • 高一上学期历史必修一(专题一~专题六)复习提纲 西充县晋城中学历史组:庞小利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一.夏商政治形式 1.国家起源的条件:农耕经济的进步 2.早期国家突出标志: 1)金属器具的使用 2)文字的成熟 3)城的出现 4)礼制的初步形成 5)贫富分化的产生 ...

  • 历史高考知识体系总结
  • 高考历史知识体系总结 一.古代史 (一)中国古代史 1.古代政治制度史:①夏商周政治有三制:王位世袭制.宗法制.分封制.②秦代政治制度:一大包三小.一大: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三小: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③从汉至明清围绕两矛盾:君相矛盾.中央与地方矛盾.(汉代:中央:内外朝制,为加强中央集权 ...

  • 高一历史上册知识点汇编
  • 历史(必修1)知识点汇编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课标要求]: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3)列 ...

  • 时政热点:"一带一路"专项练习
  • "一带一路"专项练习 一.[背景材料] 2015年3月28日,为推进实施"一带一路"重大倡议,让古丝绸之路焕发新的生机活力,以新的形式使亚欧非各国联系更加紧密,互利合作迈向新的历史高度,中国政府特制定并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 ...

  • 高中历史历史必修1会考知识点整理
  • 会考知识点整理(重要) 高中历史历史必修 1 会考知识点整理(重要)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 1 课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一.考纲: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 二.知识要点 1.宗法制的基本内容: ①概念(实质):按照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的方式. ②特点:①嫡长子继承制 ...

  • 小学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教材辅导材料
  • 小学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教材辅导材料 本册教材立意面向世界,按照从古到今的顺序,追寻人类古老的文明遗产:环视当今社会国际间的交往与合作:痛斥战争给人类带来的苦难,表达人们对未来世界和平的向往.共设计了三个单元:<灿烂辉煌的东西方文明>.<面向世界>和<我们热爱和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