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几年新能源行业分析

未来几年中国新能源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报告名称:未来几年中国新能源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报告组员:郑创彬 徐伙亮 温国懋 叶贵杰 何志华(081511341-081511345)

报告班级:0815113

目录:一、新能源行业简介

二、新能源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一)新能源政策大环境

(二)新能源社会环境

(三)新能源技术环境

三、新能源发展规划及投资预测

一、新能源行业分析

新能源的产业的概念 ;新能源产业主要是源于新能源的发现和利用。新能源指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因此这里的开发新能源的单位和企业所从事的工作的一系列过程,叫新能源产业。

新能源产业在我国的发展状况;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可再生能源的研究与开发。国家经贸委制定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十五”规划,并制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重点发展太阳能光热利用、风力发电、生物质能高效利用和地热能的利用。近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我国在风力发电、海洋能潮汐发电以及太阳能利用等领域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新能源产业振兴和发展规划》被业界奉为“国家新能源发展战略”,包括核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也包括煤化工等传统能源体系的变革,规划期限是2009年至2020年。预计到2020年,中国在新能源领域的总投资将超过三万亿。 新能源的各种形式都是直接或者间接地来自于太阳或地球内部伸出所产生的热能。包括了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核聚变能、水能和海洋能以及由可再生能源衍生出来的生物燃料和氢所产生的能量。也可以说,新能源包括各种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相对于传统能源,新能源普遍具有污染少、储量大的特点,对于解决当今世界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和资源(特别是化石能源)枯竭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由于很多新能源分布均匀,对于解决由能源引发的战争也有着重要意义。

据世界断言,石油,煤矿等资源将加速减少。核能、太阳能即将成为主要能源。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把新能源分为以下三大类:大中型水电;新可再生能源,包括小水电(Small-hydro)、太阳能(Solar)、风能(Wind)、现代生物质能(Modern biomass)、地热能(Geothermal)、海洋能(Ocean)(潮汐能);传统生物质能(Traditional biomass)。 一般地说,常规能源是指技术上比较成熟且已被大规模利用的能源,而新能源通常是指尚未大规模利用、正在积极研究开发的能源。因此,煤、石油、天然气以及大中型水电都被看作常规能源,而把太阳能、风能、现代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以及核能、氢能等作为新能源。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树立,过去一直被视作垃圾的工业与生活有机废弃物被重新认识,作为一种能源资源化利用的物质而受到深入的研究和开发利用,因此,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也可看作是新能源技术的一种形式。

新近才被人类开发利用、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发展的能量资源称为新能源,相对于常规能源而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科技水平情况下,新能源有不同的内容。当今社会,新能源通常指核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氢气等。

按类别可分为:太阳能 风力发电 生物质能 生物柴油 燃料乙醇 新能源汽车 燃料电池 氢能 垃圾发电 建筑节能 地热能 潮汐能 二甲醚 可燃冰等。

二、新能源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一)新能源政策大环境

中国政府从政策上积极扶持新能源产业。2009年以来,中国政府对于新能源产业的态度更加积极,从之前的“积极引导”提升为“战略高度重视”。国家经贸委制定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十五”规划,并制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国家能源局相关负责人日前表示,酝酿已久的《新能源产业振兴和发展规划》已上报国务院,并将择机出台。据悉,根据规划,到2020年,除水电外,可再生能源占中国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有望从目前的1.5%升至6%以上。预计未来十年内,国家准备投入3万亿元的资金,推动包括太阳能、风电、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新能源产业在国际市场蓬勃需求的推动和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中国已经是太阳能电池和硅片最大的生产国,风电发电装机容量也已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四。同时,中国涌现出了多家新能源行业的世界级企业,如无锡尚德是我国第一大、世界第二大太阳能电池生产商,LDK是全球第一大太阳能电池硅片生产商,华锐电气、东方电气(600875,股吧)、金风科技(002202,股吧)也已进入世界风电前十强。

(二)、新能源社会环境

为应对国际金融,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把发展新能源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提出我国经济国际竞争力的一个重要举措。发展新能源,对于国有发电企业来说,既是大好机遇,也是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电力既是二次能源生产大户,又是一次化石能源的消耗大户,因此最具变革潜力的就是电力,我国电力结构是活力为主,比例高达75%,消耗能谈资源总量的48恩%,而风电、核电的装机仅占电力装机的1.5%、1.1%,欧洲风电装机就占全部装机的7%以上。从新能源的开发量来看,大力发展新能源是保障经济安全、能源安全、国家安全、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由之路。我国人均化石能源资源量不足,而新能源具有总量大、分布广和可再生的特征,发展前途十分广阔。

今年9月份,胡锦涛总书记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提出,202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要达到15%,这为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确立了明确的目标。预计到2020年,我国风电、水电、核电、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总装机将达到5.75亿千瓦,占总装机的比例由08年的24%提高到36%左右。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作为五大发电集团之一,担负着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大使命,一直以来我们都高度重视发展风电、水电、太阳能发电等清洁可再生能源产业,并且已经具备了较好的风电设备制造、太阳能多金硅产业基础,形成了一定的技术领先优势。今年国电集团提出了以大力发展新能源、引领企业转型的战略构想,既着力推广清洁煤发电技术,建设节能环保的燃煤电场,着力提高水电开发的规模和质量,增加可再生能源的比重,着力发展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占领新能源开发的制高点,着力开展煤炭综合开发利用,建立大型能源基地。着力发展以新能源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形成行业领先的新兴产业集群。

(三)、新能源技术环境

当今世界,能源科技飞速发展,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人类能源开发和利用再次进入了一个重大转折时期。有效地应对气候变化、满足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将使未来的能源结构、利用方式产生深刻的变革。开发清洁能源、提高能源效率,促进节约能源、减少排放,正成为各国的新目标。尽管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能源价格下降,但许多国家还是把发展新能源作为应对危机的重要措施,这必将催生新的能源产业,加速能源转型进程,开启人类能源利用的新纪元。多年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节能减排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重视

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早在本世纪初,就已系统部署了“电动汽车”、“半导体照明”、“风能和太阳能”、“清洁煤利用”和“高温气冷堆”等一系列有关新能源的重大科技项目,在发展新型能源汽车、推动照明节能、开发新能源等方面作出了积极探索。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上,一大批节能和新能源技术得到应用,太阳能、风能、新能源汽车和半导体照明都得到规模化推广示范,有力支撑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2010年即将在上海举办的世界博览会,也将推广应用一大批新能源和节能减排技术

面向未来,一些新能源的技术正在丰富着人类对于各种能源的利用,特别值得关注——

(一)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太阳能热发电技术通过聚集太阳光聚焦所产生的热能,推动发电机发电。太阳能热发电的效率较高,且可以通过热量的存储,在晚上继续发电。目前各国已在此方面作了积极探索,我国也在进行试点。

(二)高效节能电机技术。稀土永磁体具有磁性能优异、轻量化等优势。中国具有丰富的稀土资源,利用稀土材料开发永磁直趋技术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永磁直驱电机可以用于风能发电、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等方面,进一步简化传动变速系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三)转基因生物能源技术。发展生物能源,对于减少石油依赖、保持碳的循环利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发展农业经济都具有积极意义。一些转基因藻类生物的太阳能转化效率高,是极好的生物能源来源。这些作物可以吸收消化大量二氧化碳,还能够生产绿色油料,对于减缓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四)氢能和燃料电池技术。氢燃料电池可高效清洁地把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是比常规热机更为先进的转化技术。燃料电池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能源动力的变革带来重大契机,而燃料电池汽车被认为是后化石能源时代主要的车用动力能源。与电能一样,氢气作为能源载体,可以通过各种一次能源的转化获取,成为化石能源向非化石能源转换、从碳的低排放向碳的零排放的桥梁。

(五)热核聚变技术。作为面向未来的热核聚变技术,也许需要30年到50年以后才能够成为稳定的能源供应。我国正积极参与到国际能源科技合作项目ITER计划中,同时还超前部署国内相关的技术研发工作。

纵观近代史,每一次重大的经济危机都会孕育新的技术革命,催生新的技术变革。历史的经验告诉人们,能源动力系统的每一次变迁,都将带来社会的、生活的巨大变革。钻燧取火使人类告别了蒙昧时代;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把人类使用的燃料由木材过渡到煤,导致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实现了从煤到石油的过渡,造就了现代工业文明。纵观工业文明,各个时代主体燃料的转变,也就是一个从固体到液体再到气体燃料的转变。在这个发展过程中,能源隐含着“减碳加氢”的演变规律。与此相适应,动力设备的发展遵循了“高效能、低排放”的技术路径。每一次能源变革都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成果,改变了产业的结构,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可以断定,随着科学与技术的进步,人们还将认识和掌握新的

能源形式、能源载体和能源利用的手段。因此,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要有面向未来的勇气和稳定的支持,要认真地把握规律,超前部署,坚持创新,真正做到引领与支撑经济社会的发展。

三、新能源发展规划及投资预测

客观上随着传统能源日益紧缺,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国家采取鼓励新能源发展的政策和措施,新能源的生产规模和使用范围正在不断扩大。2012年《京都议定书》到期后新的温室气体减排机制将进一步促进绿色经济以及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全面进行,新能源将迎来一个发展的黄金年代。

很多新能源本身事绿色的,无污染的,比如风能和太阳能对于地球来讲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健康能源,他们必将成为今后替代能源主流。当前,中国的能源与环境问题严重,新能源开发利用受到越来越高的关注。新能源一方面作为传统能源的补充,另一方面可有效降低环境污染。我国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开发利用虽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也以年均超过25%的速度增长。自《可再生能源法》正式生效后,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与之配套的行政法规和规章来推动新能源的发展,中国新能源行业进入发展的快车道。

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中国宏观经济发展增速趋缓,国内能源市场发展受到一定冲击,但却给新能源发展带来契机。政府抓住结构调整时机,着力优化能源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良好的发展前景使中国新能源行业受到大型能源集团,民营企业、国际资本、风险投资等诸多投资者的广泛关注。

随着国家相关支持政策的出台,以及国际能源价格上涨趋势的影响,新能源利用技术发展日趋成熟,成本不断下降,必然导致新能源在我国的开发利用率不断提高,本世纪中期,无论国际上,还是我国,新能源必然成为传统化石能源的有力替代品。对于企业来讲,这其中也蕴藏着巨大的投资机会。

未来几年中国新能源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报告名称:未来几年中国新能源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报告组员:郑创彬 徐伙亮 温国懋 叶贵杰 何志华(081511341-081511345)

报告班级:0815113

目录:一、新能源行业简介

二、新能源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一)新能源政策大环境

(二)新能源社会环境

(三)新能源技术环境

三、新能源发展规划及投资预测

一、新能源行业分析

新能源的产业的概念 ;新能源产业主要是源于新能源的发现和利用。新能源指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因此这里的开发新能源的单位和企业所从事的工作的一系列过程,叫新能源产业。

新能源产业在我国的发展状况;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可再生能源的研究与开发。国家经贸委制定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十五”规划,并制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重点发展太阳能光热利用、风力发电、生物质能高效利用和地热能的利用。近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我国在风力发电、海洋能潮汐发电以及太阳能利用等领域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新能源产业振兴和发展规划》被业界奉为“国家新能源发展战略”,包括核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也包括煤化工等传统能源体系的变革,规划期限是2009年至2020年。预计到2020年,中国在新能源领域的总投资将超过三万亿。 新能源的各种形式都是直接或者间接地来自于太阳或地球内部伸出所产生的热能。包括了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核聚变能、水能和海洋能以及由可再生能源衍生出来的生物燃料和氢所产生的能量。也可以说,新能源包括各种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相对于传统能源,新能源普遍具有污染少、储量大的特点,对于解决当今世界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和资源(特别是化石能源)枯竭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由于很多新能源分布均匀,对于解决由能源引发的战争也有着重要意义。

据世界断言,石油,煤矿等资源将加速减少。核能、太阳能即将成为主要能源。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把新能源分为以下三大类:大中型水电;新可再生能源,包括小水电(Small-hydro)、太阳能(Solar)、风能(Wind)、现代生物质能(Modern biomass)、地热能(Geothermal)、海洋能(Ocean)(潮汐能);传统生物质能(Traditional biomass)。 一般地说,常规能源是指技术上比较成熟且已被大规模利用的能源,而新能源通常是指尚未大规模利用、正在积极研究开发的能源。因此,煤、石油、天然气以及大中型水电都被看作常规能源,而把太阳能、风能、现代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以及核能、氢能等作为新能源。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树立,过去一直被视作垃圾的工业与生活有机废弃物被重新认识,作为一种能源资源化利用的物质而受到深入的研究和开发利用,因此,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也可看作是新能源技术的一种形式。

新近才被人类开发利用、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发展的能量资源称为新能源,相对于常规能源而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科技水平情况下,新能源有不同的内容。当今社会,新能源通常指核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氢气等。

按类别可分为:太阳能 风力发电 生物质能 生物柴油 燃料乙醇 新能源汽车 燃料电池 氢能 垃圾发电 建筑节能 地热能 潮汐能 二甲醚 可燃冰等。

二、新能源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一)新能源政策大环境

中国政府从政策上积极扶持新能源产业。2009年以来,中国政府对于新能源产业的态度更加积极,从之前的“积极引导”提升为“战略高度重视”。国家经贸委制定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十五”规划,并制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国家能源局相关负责人日前表示,酝酿已久的《新能源产业振兴和发展规划》已上报国务院,并将择机出台。据悉,根据规划,到2020年,除水电外,可再生能源占中国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有望从目前的1.5%升至6%以上。预计未来十年内,国家准备投入3万亿元的资金,推动包括太阳能、风电、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新能源产业在国际市场蓬勃需求的推动和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中国已经是太阳能电池和硅片最大的生产国,风电发电装机容量也已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四。同时,中国涌现出了多家新能源行业的世界级企业,如无锡尚德是我国第一大、世界第二大太阳能电池生产商,LDK是全球第一大太阳能电池硅片生产商,华锐电气、东方电气(600875,股吧)、金风科技(002202,股吧)也已进入世界风电前十强。

(二)、新能源社会环境

为应对国际金融,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把发展新能源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提出我国经济国际竞争力的一个重要举措。发展新能源,对于国有发电企业来说,既是大好机遇,也是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电力既是二次能源生产大户,又是一次化石能源的消耗大户,因此最具变革潜力的就是电力,我国电力结构是活力为主,比例高达75%,消耗能谈资源总量的48恩%,而风电、核电的装机仅占电力装机的1.5%、1.1%,欧洲风电装机就占全部装机的7%以上。从新能源的开发量来看,大力发展新能源是保障经济安全、能源安全、国家安全、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由之路。我国人均化石能源资源量不足,而新能源具有总量大、分布广和可再生的特征,发展前途十分广阔。

今年9月份,胡锦涛总书记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提出,202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要达到15%,这为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确立了明确的目标。预计到2020年,我国风电、水电、核电、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总装机将达到5.75亿千瓦,占总装机的比例由08年的24%提高到36%左右。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作为五大发电集团之一,担负着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大使命,一直以来我们都高度重视发展风电、水电、太阳能发电等清洁可再生能源产业,并且已经具备了较好的风电设备制造、太阳能多金硅产业基础,形成了一定的技术领先优势。今年国电集团提出了以大力发展新能源、引领企业转型的战略构想,既着力推广清洁煤发电技术,建设节能环保的燃煤电场,着力提高水电开发的规模和质量,增加可再生能源的比重,着力发展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占领新能源开发的制高点,着力开展煤炭综合开发利用,建立大型能源基地。着力发展以新能源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形成行业领先的新兴产业集群。

(三)、新能源技术环境

当今世界,能源科技飞速发展,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人类能源开发和利用再次进入了一个重大转折时期。有效地应对气候变化、满足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将使未来的能源结构、利用方式产生深刻的变革。开发清洁能源、提高能源效率,促进节约能源、减少排放,正成为各国的新目标。尽管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能源价格下降,但许多国家还是把发展新能源作为应对危机的重要措施,这必将催生新的能源产业,加速能源转型进程,开启人类能源利用的新纪元。多年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节能减排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重视

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早在本世纪初,就已系统部署了“电动汽车”、“半导体照明”、“风能和太阳能”、“清洁煤利用”和“高温气冷堆”等一系列有关新能源的重大科技项目,在发展新型能源汽车、推动照明节能、开发新能源等方面作出了积极探索。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上,一大批节能和新能源技术得到应用,太阳能、风能、新能源汽车和半导体照明都得到规模化推广示范,有力支撑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2010年即将在上海举办的世界博览会,也将推广应用一大批新能源和节能减排技术

面向未来,一些新能源的技术正在丰富着人类对于各种能源的利用,特别值得关注——

(一)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太阳能热发电技术通过聚集太阳光聚焦所产生的热能,推动发电机发电。太阳能热发电的效率较高,且可以通过热量的存储,在晚上继续发电。目前各国已在此方面作了积极探索,我国也在进行试点。

(二)高效节能电机技术。稀土永磁体具有磁性能优异、轻量化等优势。中国具有丰富的稀土资源,利用稀土材料开发永磁直趋技术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永磁直驱电机可以用于风能发电、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等方面,进一步简化传动变速系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三)转基因生物能源技术。发展生物能源,对于减少石油依赖、保持碳的循环利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发展农业经济都具有积极意义。一些转基因藻类生物的太阳能转化效率高,是极好的生物能源来源。这些作物可以吸收消化大量二氧化碳,还能够生产绿色油料,对于减缓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四)氢能和燃料电池技术。氢燃料电池可高效清洁地把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是比常规热机更为先进的转化技术。燃料电池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能源动力的变革带来重大契机,而燃料电池汽车被认为是后化石能源时代主要的车用动力能源。与电能一样,氢气作为能源载体,可以通过各种一次能源的转化获取,成为化石能源向非化石能源转换、从碳的低排放向碳的零排放的桥梁。

(五)热核聚变技术。作为面向未来的热核聚变技术,也许需要30年到50年以后才能够成为稳定的能源供应。我国正积极参与到国际能源科技合作项目ITER计划中,同时还超前部署国内相关的技术研发工作。

纵观近代史,每一次重大的经济危机都会孕育新的技术革命,催生新的技术变革。历史的经验告诉人们,能源动力系统的每一次变迁,都将带来社会的、生活的巨大变革。钻燧取火使人类告别了蒙昧时代;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把人类使用的燃料由木材过渡到煤,导致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实现了从煤到石油的过渡,造就了现代工业文明。纵观工业文明,各个时代主体燃料的转变,也就是一个从固体到液体再到气体燃料的转变。在这个发展过程中,能源隐含着“减碳加氢”的演变规律。与此相适应,动力设备的发展遵循了“高效能、低排放”的技术路径。每一次能源变革都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成果,改变了产业的结构,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可以断定,随着科学与技术的进步,人们还将认识和掌握新的

能源形式、能源载体和能源利用的手段。因此,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要有面向未来的勇气和稳定的支持,要认真地把握规律,超前部署,坚持创新,真正做到引领与支撑经济社会的发展。

三、新能源发展规划及投资预测

客观上随着传统能源日益紧缺,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国家采取鼓励新能源发展的政策和措施,新能源的生产规模和使用范围正在不断扩大。2012年《京都议定书》到期后新的温室气体减排机制将进一步促进绿色经济以及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全面进行,新能源将迎来一个发展的黄金年代。

很多新能源本身事绿色的,无污染的,比如风能和太阳能对于地球来讲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健康能源,他们必将成为今后替代能源主流。当前,中国的能源与环境问题严重,新能源开发利用受到越来越高的关注。新能源一方面作为传统能源的补充,另一方面可有效降低环境污染。我国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开发利用虽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也以年均超过25%的速度增长。自《可再生能源法》正式生效后,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与之配套的行政法规和规章来推动新能源的发展,中国新能源行业进入发展的快车道。

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中国宏观经济发展增速趋缓,国内能源市场发展受到一定冲击,但却给新能源发展带来契机。政府抓住结构调整时机,着力优化能源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良好的发展前景使中国新能源行业受到大型能源集团,民营企业、国际资本、风险投资等诸多投资者的广泛关注。

随着国家相关支持政策的出台,以及国际能源价格上涨趋势的影响,新能源利用技术发展日趋成熟,成本不断下降,必然导致新能源在我国的开发利用率不断提高,本世纪中期,无论国际上,还是我国,新能源必然成为传统化石能源的有力替代品。对于企业来讲,这其中也蕴藏着巨大的投资机会。


相关内容

  • 2015年天然气发展现状及市场前景分析
  • 2015-2021年中国天然气市场深度调查分析 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报告编号:1579672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 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 运行状况,旨在为企 ...

  • 中国能源化工行业市场前景分析预测报告
  • 中国能源化工行业 市场前景分析预测报告 核心内容提要 市场需求 本报告从以下几个角度对能源化工行业的市场需求进行分析研究: 1.用户消费规模及同比增速:通过对过去连续五年中国市场能源化工行业用户消费规模及同比增速的分析,判断能源化工行业的经济规模和成长性,并对未来五年的用户消费规模增长趋势做出预测, ...

  • 中国新型能源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 核心内容提要 市场规模(Market Size) 市场规模(Market Size),即市场容量,本报告里,指的是目标产品或行业的整体规模,通常用产值.产量.消费量.消费额等指标来体现市场规模.千讯咨询对市场规模的研究,不仅要对过去五年的市场规模进行调研摸底,同时还要对未来五年行业市场规模进行预测分 ...

  • 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与空气质量关系的研究(数学建模论文)
  • 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与空气质量关系的研究 摘 要 能源消费所排放的二氧化硫和烟尘等废气严重影响了空气质量,这一问题若处理不当,就会使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遭到破坏.因此,研究能源结构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并预测未来的空气质量,在此基础上,合理评价我国节能减排取得的成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针对问题一,建立灰色 ...

  • 中国低碳经济的现状与未来
  • 中国低碳经济的现状与未来 [论文简介] 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瞻要求.本文通过对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分析.中国发展的制约因素以及中国能源效率改革来介绍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现状.并在基于中国国情的基础上,探讨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策略与未来前景. 一. 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现状分析 中国 ...

  • [一览众·目录]2017-2020年新能源汽车BMS重点企业调研报告
  • 报告详情,请咨询: 李先生 182-1920-6950 深度报告--BMS报告框架 第一部分 BMS行业发展背景及影响 第一节 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及未来走势 全球市场规模 技术现状及趋势 政策走向及影响 主流车企竞争格局及发展规划 第二节 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政策 国家及部委级政策走向及 ...

  • 新兴产业发展政策出四产业成支柱
  • 新兴产业发展政策出 四产业成支柱(股) http://finance.591hx.com 2010年10月19日 07:30:47 华讯财经整理 我要推荐此文给好友尾盘异动!神秘资金暗流涌动 你的股票怎么办?该留该撤?立即输入股票代码,1分钟内免费得到评测结果! (测评结果将以短信的形式发送 请正确 ...

  • 北京车展看似热闹 新能源汽车是少有亮点
  • 国内车企纷纷试水新能源汽车,除国家政策支持外,还缘于行业尚属拓荒时期,格局未定,早布局也就可以早抓住未来机会 以"创新.变革"为主题的第14届北京车展已拉开帷幕,尽管会场中无人驾驶汽车.互联网概念车――乐视超级汽车LeSEE无不体现着创新的主题,但既体现创新主题,参与度又广泛的莫 ...

  • 2009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 2009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新兴产业一]:新材料新兴产业奠基石,三大主线挖机会 [新兴产业二]:生物制药 下一个世界首富诞生地? [新兴产业三]:新能源 四大子行业彰显投资魅力 [新兴产业四]:新农业 政策呵护下的四大机会 [新兴产业五]:新网络:引爆产业新革命 [新兴产业六]:新消费:看&q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