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市经济社会发展60年综述

怀化市经济社会发展60年综述

怀化位于湖南省西南部,区域面积2.76万平方公里,辖10县1市1区1管理区、287个乡镇、3855个村,总人口504.63万人。这里区位独特,交通便捷。自古就有“黔滇门户”、“全楚咽喉”之称,是我国东中部通向大西南的结合部和桥头堡。湘黔、枝柳和渝怀3条铁路呈“大”字形在市区交汇;320、319、209这3条国道、12条省道、沪昆高速、杭瑞高速与正在建设的包茂高速、娄怀高速贯穿全境;芷江机场已开通至北京、长沙、广州的航班。这些共同构筑了怀化的现代立体交通网络。这里民风淳朴,民俗独特。全市有侗、苗、瑶、土家等少数民族48个,少数民族自治县5个,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38.7%。侗族的鼓楼、风雨桥、吊脚楼、拦门酒和合拢宴独具民族特色,苗族的盘瓠文化、巫傩文化与新晃的夜郎文化,极富神秘色彩。这里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秦时即置黔中郡,至今尚有遗址可寻;洪江古商城,曾在明清盛极一时;芷江受降坊,更因中国抗日战争胜利、日寇在此洽降而蜚声中外;这里还是向警予、粟裕、滕代远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故乡,同时也是袁隆平培育杂交水稻的发源地。这里生态秀美,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67.14%,为全国九大生态良好区之一;水能蕴藏量499万千瓦,已开发和正在开发的362万千瓦,为全国十大水电基地的主体地带;茯苓、天麻等中药材产量和黄金、铜、磷、硅砂、重晶石等矿产储量均居全国或全省前列。独特的区位交通,深厚的人文底蕴,丰富的自然资源,良好的投资环境,使怀化由一个山乡小镇发展成为城区建成面积50平方公里、城区人口42万的中等城市。2008年,全市生产总值已突破了500亿元大关,达503.69亿元,与1949年相比年均增长6.9%;财政总收入34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万元大关,达到1002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677元。

一、60年辉煌成就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湖南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怀化历届领导班子团结带领全市各族人民,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取得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在怀化的历史上谱写了灿烂辉煌的篇章。

(一)农业地位不断加强

新中国成立初,怀化各族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通过开展土地改革运动,废除了几千年的封建土地制度,稳步发展农业互助合作,农民生产积极性高涨。改革开放以来,普遍推行了家庭承包责任制,进一步解放了生产力,加上农业科技不断创新,特别是杂交水稻的成功培育和推广,农业生产得到了空前发展。在此基础上,各级领导班子结合怀化山区特点,掀起山地综合开发热潮,山区农业独具特色:竹木业——改革开放以来人工造林1105.6万亩,林木蓄积量为6691万立方米,占全省1/5,年采伐商品材80万立方米,林业总产值14.7亿元,大林业产值达26亿元,居全省第一;草食畜禽—牛、羊年存栏数分别达到76万头和102万只,生猪、家禽分别发展到700多万头和5400多万羽,水产品总产量达4.91万吨,养殖业总产值达21.5亿元;中药材——已建中药材基地50万亩,年产20万吨,茯苓和天麻产量分别占全国、全省第一位;优质水果——已建水果基地108万亩,已挂果的约占60%,年产20多万吨,处于全省前列。近几年来,认真落实取消农业税、对种粮农户实行补贴等各项惠农支农政策,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基本形成了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格局。到2008年,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达108.38亿元,比1949年增加107.19亿元,增长5.2倍,年均增长3.1%;市级以上龙头企业94家,初步形成了肉牛、山羊、雪峰乌骨鸡、水禽水产养殖和柑桔、茶叶、蔬菜、杨梅、葡萄等优势农产品产业带13个,建立“一线一圈”等高效农业园区5个。

(二)工业经济不断壮大

新中国成立初期,逐步实现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底建成643个手工业生产合作社,从业人员达1.60万人,占全部手工业总人数的90%以上,全市基本上完成了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1964年至1978年,怀化因作为中央确定的三线建设重点地区之一,全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34亿元,为前20年总和的近20倍。其间,除湘黔铁路、枝柳铁路相继开工建设外,还有五一机械厂、五二机械厂、五三机械厂、湘西仪表厂、凤滩水电站、建南机器厂、华峰器材厂、红敏化工厂、湖南维尼纶厂等21个大中型建设项目动工兴建,为怀化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改革开放后,随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历届领导班子的不断探索与实践,怀化工业经济逐步走出了一条以资源加工业为主的特色发展之路。一是工业总量不断增加。到2008年,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167.26亿元,比1949年增加167.08亿元,增长254.2倍,年均增长9.8%。全市工业化率达到33.2%,迈入了工业化初级阶段。二是工业结构不断优化。所有制结构不断改善,逐步形成了国有、集体、私营经济并存的工业经济结构,2008年全市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05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的69.2%。行业结构不断完善,形成了以竹木、电力、食品、医药、化工、矿业、建材、轻纺八大产业为支撑的工业格局,支柱产业对规模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91.6%。三是工业布局日趋合理。大力发展园区经济,引导工业向园区集中。以怀化工业园、怀化经济开发区建设为重点,着力打造工业发展的平台,成功引进泰格林纸、汇源果汁等战略投资者。怀化工业园先后被省委、省政府授予“优秀开发园区”称号,2008年先后获批为“全省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全国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基地”, 目前入园企业已达18家,园区品牌效应和影响力显著提升。

(三)第三产业不断突破

怀化解放后,各族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努力恢复和发展全区工商业,扎实推进了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1年10月,创办了第一个公私合营企业—洪江植物油制炼股份有限公司。到1956年5月底,全区私营工商业基本实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改革开放后,怀化历届领导班子始终坚持以交通为依托抓流通,从20世纪80年代末起,提出“三让一优”(让码头、让资源、让税利,优化服务),广建商贸市场,加大商业投入,使怀化的商贸物流业飞速发展。近年来,围绕建设区域性现代商贸物流中心的目标,进一步加强规划调控,加快改革改制,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已形成建材、百货、家电、粮油、生资、汽车摩托车等十二大类专业批发市场,成为湘、鄂、渝、黔、桂五省(市、区)结合部重要的商贸活动中心,在商品流通上呈现了“买全国,卖西南”的经营格局。2008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达209.89亿元,比1949年增长163.9倍,年均增长9%,占GDP 的比重由1949年的14.8%提高到41.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6.05亿元,比1949年增长2372倍,年均增长14.1%。金融、保险事业得到发展。到2008年,全市共有银行机构7家,营业网点687个,干部职工人数由2207人发展到7000人,形成了以国有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和分工协作的金融体系。全市金融机构年末各项存款余额460.54亿元,其中居民存款余额336.14亿元,企业存款余额69.44亿元。年末各项贷款余额220.80亿元,其中工业贷款余额7.65亿元,下降47.3%;商业贷款余额15.13亿元;消费信贷贷款余额13.08亿元。全市股票交易成交额275.74亿元,保险业务收入16.02亿元。

(四)城市面貌不断改观

新中国成立以来,从三线建设到改革开放,再到当前“构筑商贸物流中心、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战略的实施,怀化城市建设的力度不断加大。1个机场、3条铁路、3条国道、4条高速公路、12条省道纵横全境,县乡公路四通八达,实现了乡乡通公路。邮电通讯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现已建成7大现代化通讯网络。为了更好地促进怀化成为五省周边交通、流通中心,全市还加强了市场建设。目前全市共有各类商品市场349个,其中年成交额亿元以上的商品交易市场达19个。方便的交通、发达的电信、辐射五省周边的市场、优美的环境,加上各项优惠政策和稳定的社会秩序,使怀化具备了优良的投资环境。怀化城区由不足1平方公里发展到50平方公里,城区人口由不足4000人增加到42万人。城市道路形成了“三环五横六纵”骨架。

目前,怀化正按照对内打造宜居城市,对外建设区域中心的目标,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力度,城市品位迅速提升。2008年,全市共有建制镇87个,城镇化率达34.6%,即将达到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35%的标准值。

(五)交通条件不断改善

在铁路方面,作为三线建设重点地区之一,1970年9月后,全省各地抽调100万民工和一大批干部汇聚湘西参加铁路建设。其规模之大、人数之多,在怀化及周边地区前所未有。1972年湘黔铁路建成通车,1983年枝柳铁路全线贯通,湘黔、枝柳两条干线铁路成“十”字形于怀化市区交会,怀化成为西南地区沟通全国东西南北的铁路运输枢纽,打破了怀化山区的闭塞状况,沟通了怀化地区11个县市,创造了怀化经济腾飞的交通条件。1995年每平方公里有铁路1.8公里,高于全国0.53公里和全省1.21公里的水平,从而使怀化成为全省交通发达的市州之一;2006年渝怀铁路建成通车,怀化成为我国西南地区拥有3条铁路交会、5个铁路出口的铁路枢纽。在公路方面,到2008年底,全市共有公路通车总里程16398公里,比1987年增加里程10082公里。2007年11月,邵怀、怀新高速公路建成通车,结束了怀化境内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目前,常吉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包茂高速公路吉怀段正在建设。在航空方面,2005年12月,芷江机场通航,可直达长沙、广州、北京等地,进一步完善了怀化立体交通网络,辐射面涵盖了湘、鄂、渝、黔、桂五省(市、区)周边44个县、约9万平方公里、1500万人口的广大区域。

(六)社会事业不断发展

新中国成立之初,怀化教育卫生方面仅有公、私立中等学校41所、小学347所、教员1091人,医院3所、病床112张、卫生工作人员200名。经过艰苦努力,教育卫生事业在新中国成立后有了较快发展,到1956年,已建立全日制中专3所,在校生1581人。普通中小学816所,在校生44526人,分别比1956年增长1.8倍和47.1%。卫生医疗机构658个,卫生技术人员4075人,病床3240张,病床增长62%。这些经济和文化建设成就,是在国内发生严重经济困难时期,全区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自力更生,战胜困难取得的。“文化大革命”期间,文教事业受到了严重摧残。改革开放后,各项社会事业很快回到健康发展轨道,经过2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教育方面:从1985年开始逐步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至目前全市已有各级各类学校2349所,其中普通高校3所,成人高校1所,中等职业学校56所,普通中学375所,小学1651所(其中教学点772个),特殊教育学校3所,幼儿园267所。全市在校学生64.46万人,拥有教职工4.82万人,专任教师4.17万人。全市综合办学条件大大改善,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了大量高层次人才,劳动力平均受教育水平由小学毕业提高到初中毕业。卫生方面:加快基层卫生院建设步伐,卫生事业长足发展。目前全市拥有各类卫生机构1152个,其中医院58个,社会卫生服务中心(站)2个,卫生院312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734个,采供血机构2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4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2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4个,卫生监督所14个;实有床位15409张,卫生工作人员19868人,卫生技术人员16600人,其中执业医师4489人,执业助理医师1951人,注册护士4837人;每千人拥有医生1.28人,每千人拥有床位3.05张。建成乡镇卫生院59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所。卫生防疫体系进一步健全,逐步建立起市县乡村四级疾病防控网络,加强了农村卫生院建设,提高了农村医疗服务水平。科技方面:涌现了两系杂交棉、无核大红甜橙、无核椪柑、金秋梨等一大批农业科技成果,出现了正清风痛宁等全国知名品牌。旅游方面:目前形成了以中部五城(山水怀化城、洪江古商城、古黔城、民族文化城、芷江和平城)为核心,以北部历史文化游和南部生态民俗游为特色的发展格局。旅游业从零起步发展到2008年接待境内外游客81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35亿元。劳动和社会保障方面:已形成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劳动和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初步建立。截至2008年,全市参加各项社会保险人数达到173万人,增加51.3万人;征缴各项社会保险基金15亿元,增加1.8亿元。其中,企业养老保险新增参保2.68万人,征缴基金5.65亿元;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征缴基金6.17万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增5.32万人,征缴基金4.09亿元;

生育保险新增4.26万人,征缴基金1610万元;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36.21万人,征缴基金4952万元;工伤保险新增5.2万人,征缴基金2169万元;失业保险新增2.06万人,征缴基金3257万元。建立了覆盖全市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参合农民达到346.62万人,参合率为88.2%。人口计生方面:2008年,依照人口抽样调查资料推算,全市年末在册总人口为504.63万人,比上年增加2.31万人,增长

4.6‰;常住人口为464.14万人,比上年增加8.34万人,增长1.8%。男女性别比为105.7∶100。全市人口出生率为14.74‰,死亡率为6.78‰,自然增长率为7.96‰,计划生育率达到91.3%。人们生活方面: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2008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025元,同比增长9.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677元,同比增长8.0%。全市贫困人口由1986年的120万人减少到2008年0.94万人。 二、60年实践启示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怀化经济建设成就催人奋进,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提升,社会事业蒸蒸日上。这些辉煌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关心和支持,离不开原黔阳、怀化地委、行署、人大、政协历届班子打下的良好的基础,离不开新的怀化市委、人大、政府、政协的正确决策和坚强领导,离不开怀化各族人民的团结协作和奋发进取。

回顾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伟大实践,最重要的启示是:

第一,坚持科学发展观,把握正确的发展思路,是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新中国成立60年来,历届领导班子坚持把解放思想作为一切工作的先导,在准确把握形势和民意的基础上,审时度势,因地制宜,在解放思想中提升完善发展思路,带领全市人民走出了一条符合怀化实际的、加快发展的道路。特别是随着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发展思路进一步科学和明晰。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1997年,立足怀化山地优势,提出实施“八亩山地做文章、综合开发奔小康”战略,致力形成“山上建基地、山下办工厂、山外抓市场、科技创高效”的格局。从1998年至2000年,以撤地设市为新起点,根据叶大年的“空洞”理论,提出实施“充分发挥区位资源两大优势、努力建造五省(市、区)周边中心城市”战略。2001年至2005年,市委、市政府提出并实施了“一个目标、三个加快”的发展思路,即以建造五省(市、区)周边区域性中心城市为目标,加快山区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进程。从2006年至今,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省委书记张春贤考察怀化时提出的“把建设区域性经济中心和商贸物流中心作为怀化发展的战略取向”的讲话精神,在调查研究、集思广益的基础上,遵循发展规律,结合怀化实际,提出并逐步完善了“构筑商贸物流中心、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战略目标,确立了“科技引领、交通先行、兴工活商、富民强市”发展战略,并对工业、商贸物流业、农业、旅游业的发展和中心城市建设进行了总体布局。这些思路充分发挥了怀化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顺应了人民群众的意愿,既前后衔接又层层推进,既传承历史又开创未来,使怀化发展的目标更加明确,发展举措更具实效,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和强力支持,成为推动怀化后发赶超的战略方针。

第二,坚定不移地推进体制机制的改革与创新,是跨越发展、后发赶超的活力之源。怀化60年发展的实践表明,改革开放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活力所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正是扎实推进了农业、手工业、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国民经济才得以很快恢复,各项事业才得以较快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怀化历届领导班子按照先易后难、稳妥推进的原则,市委、市政府先后对工业、商业、农业、林业、财政、城市管理、政府机构和要素市场等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基本实现了战略意图,收到了明显的改革成效。一是国有工业企业改制基本完成,商贸流通企业改革有序推进。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全面取消,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有效展开,支农惠农政策得到落实。二是以会计集中核算、部门预算、政府采购为重点的财政改革不断深化。政府机构改革顺利实施,行政审批事项大为减少。三是城市管理体制逐步理顺,城区规划与土地实行高度统一管理,城市综合执法与公用事业管理实现分离,城市建设融资能力大为增强。四是要素市场不断完善,土地、矿产、技术、产权等交易行为逐步规范。培育资本市场取得突破,辰州矿业成功上市。由此可见,只要我们坚持打改革牌,走开放路,立足怀化,放眼世界,就一定能够破除一切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利用一切国际国内有利因素,整合一切有利发展的资源要素,最大限度地排除发展阻力,激发发展活力,壮大发展实力。

第三,加快推进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是实现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新中国成立以来,怀化历届领导班子高度重视科技教育事业发展,陆续成立了各级各类科研机构和学校。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努力推动加快教育发展,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培养大批建设人才,产生了一大批在全国、全省有较大影响的科研成果,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杂交水稻的成功培育、地膜覆盖、良种选育技术的推广,使粮食产量稳定增长。畜种改良和良种畜引进以及饲养方式的转变,使畜牧业连年丰收。技术引进、开发、改造和管理方式的创新,使金大地、辰州矿业等一批技术先进、竞争力强的企业涌现。当前,市委、市政府围绕“构筑商贸物流中心、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战略目标,将“科技引领”作为首位的发展战略,致力推进怀化经济科学发展,加快实现后发赶超。全市各级都要牢固树立科技教育优先发展的思想,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把人力资源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推动技术跨越,为推动经济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和智力支持。

第四,始终不渝改善民生,是实现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改善民生为目的,使社会各阶层、各群体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全面发展,既是我们党执政的宗旨所在,也是巩固执政基础的根本策略。怀化历届领导班子始终把重视民生当做最大的政治,把改善民生当做最大的政绩,把保障民生当做最大的责任,致力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上下工夫,既取得了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重大成就,也在500万怀化人民支持拥护下不断开创怀化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在为民办实事工作方面,努力扩大城镇社保和最低生活保障覆盖面,不断增进人民福祉;抓好农村扶贫、“五保”、低保、移民开发、合作医疗、农网改造、饮水工程、“村村通”、“通达、通畅”工程、劳动力培训和转移等工作,不断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在民主法制建设和社会稳定方面,大力推行政务、村务、厂务公开和村民自治,持续开展普法教育,加强公民思想道德教育;建立公共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加强安全生产和环境治理,有效化解各类矛盾。与此同时,高度重视群众的首创精神和社会新阶层的培育。积极鼓励支持群众的创业热情,引导规范一大批非公有制经济主体,将之培育成怀化的龙头企业和参政议政的合作伙伴,使之成为怀化经济建设的主力军。实践证明,只要我们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一定能够充分调动和保护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凝聚推进富民强市的强大合力。

三、新阶段发展愿景

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合作加速发展,随着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和经济竞争日益加剧,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和经济强劲增长,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战略和省内“一化三基”、湘西地区开发战略的强力实施,怀化已进入后发赶超的关键时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怀化市委、市政府集中群众智慧,把握时代脉搏,遵循客观规律,提出了“构筑商贸物流中心、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战略目标,确立了“科技引领、交通先行、兴工活商、富民强市”的发展战略。宏图已经绘就,轮廓已经清晰。我们坚信,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通过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农村建设和城市化进程,怀化完全有可能在又好又快的发展道路上奋蹄疾驰,奔向更加灿烂美好的明天。

(一)经济发展实现新跨越

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全市生产总值2010年跨上600亿元台阶(按2007年价计算,下同),年均增长13.5%,为下一步后发赶超打下坚实的基础。2015年将达1160亿元,年均增长14%,力争使怀化的经济总量在市州中排名前移1—2位。2020年将接近2300亿元,年均增长14.6%,实现后发赶超的重大跨越,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二)新型工业化迈出新步伐

全市工业增加值2010年将达230亿元,年均增长23.5%,工业化率达38.6%。2015年达520亿元,年均增长17.7%,工业化率达45%。2020年将接近1100亿元,年均增长16.2%;重点产业支柱地位进一步确立,其规模工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的90%以上;工业化率达47%,基本实现工业化。

(三)现代商贸物流业出现新突破

全市商贸物流业增加值2010年将达136亿元,年均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00亿元,年均增长15%;第三方物流在全部物流业务中的比重达到35%以上,怀化作为区域性现代商贸物流中心的构架基本形成。2015年达285亿元,年均增长15.9%,区域性现代商贸物流中心地位基本确立。2020年全市商贸物流业增加值突破600亿元,年均增长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880亿元,年均增长16%;第三方物流在全部物流业务中的比重达到50%以上。怀化将建成全国重要物流中心和大宗商品交易市场之一,现代商贸物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区域性现代商贸物流中心全面建成。

(四)新型城市化谱写新篇章

围绕建设“交通便捷、生态优美、生活方便、适宜创业、和谐安全”的生态宜居城市,到2010年,建成区面积达到55平方公里,全市城市化率达38%,山水园林城市特色更加突出,生态宜居城市特色初步显现。2015年,建成区面积达到65平方公里,人口达到60万,城市化率达44%,中心城市配套功能更加完善,生态宜居城市特色更加突出。2020年,建成区面积达到150平方公里,人口达100万以上,城市化率突破50%,公共基础设施完善,城市生态日益优美,城市文化成熟发达,中心城市的吸纳和辐射能力明显增强,财富积聚中心初步形成。生态宜居成为怀化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区域性中心城市战略地位基本确立。

(五)生态城市建设取得新成效

2010年市区和半数县城建成污水处理和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全国生态示范市建设稳步推进。2015年建成一批全国生态模范县,生态城镇不断涌现,生态产业蓬勃发展。2020年建成全国生态模范市,“两型社会”建设成就突出,实现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生态环境更加优美,人与自然更加和谐。

(六)人民收入水平再上新台阶

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2010年分别达到13000元和3400元,年均分别增长12%和11%。2015年分别突破24000元和接近6000元,年均分别增长13%和12%。2020年分别突破40000元和10000元,年均分别增长11%和10.8%。

怀化市经济社会发展60年综述

怀化位于湖南省西南部,区域面积2.76万平方公里,辖10县1市1区1管理区、287个乡镇、3855个村,总人口504.63万人。这里区位独特,交通便捷。自古就有“黔滇门户”、“全楚咽喉”之称,是我国东中部通向大西南的结合部和桥头堡。湘黔、枝柳和渝怀3条铁路呈“大”字形在市区交汇;320、319、209这3条国道、12条省道、沪昆高速、杭瑞高速与正在建设的包茂高速、娄怀高速贯穿全境;芷江机场已开通至北京、长沙、广州的航班。这些共同构筑了怀化的现代立体交通网络。这里民风淳朴,民俗独特。全市有侗、苗、瑶、土家等少数民族48个,少数民族自治县5个,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38.7%。侗族的鼓楼、风雨桥、吊脚楼、拦门酒和合拢宴独具民族特色,苗族的盘瓠文化、巫傩文化与新晃的夜郎文化,极富神秘色彩。这里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秦时即置黔中郡,至今尚有遗址可寻;洪江古商城,曾在明清盛极一时;芷江受降坊,更因中国抗日战争胜利、日寇在此洽降而蜚声中外;这里还是向警予、粟裕、滕代远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故乡,同时也是袁隆平培育杂交水稻的发源地。这里生态秀美,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67.14%,为全国九大生态良好区之一;水能蕴藏量499万千瓦,已开发和正在开发的362万千瓦,为全国十大水电基地的主体地带;茯苓、天麻等中药材产量和黄金、铜、磷、硅砂、重晶石等矿产储量均居全国或全省前列。独特的区位交通,深厚的人文底蕴,丰富的自然资源,良好的投资环境,使怀化由一个山乡小镇发展成为城区建成面积50平方公里、城区人口42万的中等城市。2008年,全市生产总值已突破了500亿元大关,达503.69亿元,与1949年相比年均增长6.9%;财政总收入34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万元大关,达到1002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677元。

一、60年辉煌成就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湖南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怀化历届领导班子团结带领全市各族人民,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取得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在怀化的历史上谱写了灿烂辉煌的篇章。

(一)农业地位不断加强

新中国成立初,怀化各族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通过开展土地改革运动,废除了几千年的封建土地制度,稳步发展农业互助合作,农民生产积极性高涨。改革开放以来,普遍推行了家庭承包责任制,进一步解放了生产力,加上农业科技不断创新,特别是杂交水稻的成功培育和推广,农业生产得到了空前发展。在此基础上,各级领导班子结合怀化山区特点,掀起山地综合开发热潮,山区农业独具特色:竹木业——改革开放以来人工造林1105.6万亩,林木蓄积量为6691万立方米,占全省1/5,年采伐商品材80万立方米,林业总产值14.7亿元,大林业产值达26亿元,居全省第一;草食畜禽—牛、羊年存栏数分别达到76万头和102万只,生猪、家禽分别发展到700多万头和5400多万羽,水产品总产量达4.91万吨,养殖业总产值达21.5亿元;中药材——已建中药材基地50万亩,年产20万吨,茯苓和天麻产量分别占全国、全省第一位;优质水果——已建水果基地108万亩,已挂果的约占60%,年产20多万吨,处于全省前列。近几年来,认真落实取消农业税、对种粮农户实行补贴等各项惠农支农政策,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基本形成了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格局。到2008年,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达108.38亿元,比1949年增加107.19亿元,增长5.2倍,年均增长3.1%;市级以上龙头企业94家,初步形成了肉牛、山羊、雪峰乌骨鸡、水禽水产养殖和柑桔、茶叶、蔬菜、杨梅、葡萄等优势农产品产业带13个,建立“一线一圈”等高效农业园区5个。

(二)工业经济不断壮大

新中国成立初期,逐步实现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底建成643个手工业生产合作社,从业人员达1.60万人,占全部手工业总人数的90%以上,全市基本上完成了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1964年至1978年,怀化因作为中央确定的三线建设重点地区之一,全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34亿元,为前20年总和的近20倍。其间,除湘黔铁路、枝柳铁路相继开工建设外,还有五一机械厂、五二机械厂、五三机械厂、湘西仪表厂、凤滩水电站、建南机器厂、华峰器材厂、红敏化工厂、湖南维尼纶厂等21个大中型建设项目动工兴建,为怀化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改革开放后,随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历届领导班子的不断探索与实践,怀化工业经济逐步走出了一条以资源加工业为主的特色发展之路。一是工业总量不断增加。到2008年,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167.26亿元,比1949年增加167.08亿元,增长254.2倍,年均增长9.8%。全市工业化率达到33.2%,迈入了工业化初级阶段。二是工业结构不断优化。所有制结构不断改善,逐步形成了国有、集体、私营经济并存的工业经济结构,2008年全市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05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的69.2%。行业结构不断完善,形成了以竹木、电力、食品、医药、化工、矿业、建材、轻纺八大产业为支撑的工业格局,支柱产业对规模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91.6%。三是工业布局日趋合理。大力发展园区经济,引导工业向园区集中。以怀化工业园、怀化经济开发区建设为重点,着力打造工业发展的平台,成功引进泰格林纸、汇源果汁等战略投资者。怀化工业园先后被省委、省政府授予“优秀开发园区”称号,2008年先后获批为“全省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全国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基地”, 目前入园企业已达18家,园区品牌效应和影响力显著提升。

(三)第三产业不断突破

怀化解放后,各族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努力恢复和发展全区工商业,扎实推进了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1年10月,创办了第一个公私合营企业—洪江植物油制炼股份有限公司。到1956年5月底,全区私营工商业基本实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改革开放后,怀化历届领导班子始终坚持以交通为依托抓流通,从20世纪80年代末起,提出“三让一优”(让码头、让资源、让税利,优化服务),广建商贸市场,加大商业投入,使怀化的商贸物流业飞速发展。近年来,围绕建设区域性现代商贸物流中心的目标,进一步加强规划调控,加快改革改制,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已形成建材、百货、家电、粮油、生资、汽车摩托车等十二大类专业批发市场,成为湘、鄂、渝、黔、桂五省(市、区)结合部重要的商贸活动中心,在商品流通上呈现了“买全国,卖西南”的经营格局。2008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达209.89亿元,比1949年增长163.9倍,年均增长9%,占GDP 的比重由1949年的14.8%提高到41.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6.05亿元,比1949年增长2372倍,年均增长14.1%。金融、保险事业得到发展。到2008年,全市共有银行机构7家,营业网点687个,干部职工人数由2207人发展到7000人,形成了以国有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和分工协作的金融体系。全市金融机构年末各项存款余额460.54亿元,其中居民存款余额336.14亿元,企业存款余额69.44亿元。年末各项贷款余额220.80亿元,其中工业贷款余额7.65亿元,下降47.3%;商业贷款余额15.13亿元;消费信贷贷款余额13.08亿元。全市股票交易成交额275.74亿元,保险业务收入16.02亿元。

(四)城市面貌不断改观

新中国成立以来,从三线建设到改革开放,再到当前“构筑商贸物流中心、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战略的实施,怀化城市建设的力度不断加大。1个机场、3条铁路、3条国道、4条高速公路、12条省道纵横全境,县乡公路四通八达,实现了乡乡通公路。邮电通讯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现已建成7大现代化通讯网络。为了更好地促进怀化成为五省周边交通、流通中心,全市还加强了市场建设。目前全市共有各类商品市场349个,其中年成交额亿元以上的商品交易市场达19个。方便的交通、发达的电信、辐射五省周边的市场、优美的环境,加上各项优惠政策和稳定的社会秩序,使怀化具备了优良的投资环境。怀化城区由不足1平方公里发展到50平方公里,城区人口由不足4000人增加到42万人。城市道路形成了“三环五横六纵”骨架。

目前,怀化正按照对内打造宜居城市,对外建设区域中心的目标,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力度,城市品位迅速提升。2008年,全市共有建制镇87个,城镇化率达34.6%,即将达到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35%的标准值。

(五)交通条件不断改善

在铁路方面,作为三线建设重点地区之一,1970年9月后,全省各地抽调100万民工和一大批干部汇聚湘西参加铁路建设。其规模之大、人数之多,在怀化及周边地区前所未有。1972年湘黔铁路建成通车,1983年枝柳铁路全线贯通,湘黔、枝柳两条干线铁路成“十”字形于怀化市区交会,怀化成为西南地区沟通全国东西南北的铁路运输枢纽,打破了怀化山区的闭塞状况,沟通了怀化地区11个县市,创造了怀化经济腾飞的交通条件。1995年每平方公里有铁路1.8公里,高于全国0.53公里和全省1.21公里的水平,从而使怀化成为全省交通发达的市州之一;2006年渝怀铁路建成通车,怀化成为我国西南地区拥有3条铁路交会、5个铁路出口的铁路枢纽。在公路方面,到2008年底,全市共有公路通车总里程16398公里,比1987年增加里程10082公里。2007年11月,邵怀、怀新高速公路建成通车,结束了怀化境内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目前,常吉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包茂高速公路吉怀段正在建设。在航空方面,2005年12月,芷江机场通航,可直达长沙、广州、北京等地,进一步完善了怀化立体交通网络,辐射面涵盖了湘、鄂、渝、黔、桂五省(市、区)周边44个县、约9万平方公里、1500万人口的广大区域。

(六)社会事业不断发展

新中国成立之初,怀化教育卫生方面仅有公、私立中等学校41所、小学347所、教员1091人,医院3所、病床112张、卫生工作人员200名。经过艰苦努力,教育卫生事业在新中国成立后有了较快发展,到1956年,已建立全日制中专3所,在校生1581人。普通中小学816所,在校生44526人,分别比1956年增长1.8倍和47.1%。卫生医疗机构658个,卫生技术人员4075人,病床3240张,病床增长62%。这些经济和文化建设成就,是在国内发生严重经济困难时期,全区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自力更生,战胜困难取得的。“文化大革命”期间,文教事业受到了严重摧残。改革开放后,各项社会事业很快回到健康发展轨道,经过2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教育方面:从1985年开始逐步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至目前全市已有各级各类学校2349所,其中普通高校3所,成人高校1所,中等职业学校56所,普通中学375所,小学1651所(其中教学点772个),特殊教育学校3所,幼儿园267所。全市在校学生64.46万人,拥有教职工4.82万人,专任教师4.17万人。全市综合办学条件大大改善,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了大量高层次人才,劳动力平均受教育水平由小学毕业提高到初中毕业。卫生方面:加快基层卫生院建设步伐,卫生事业长足发展。目前全市拥有各类卫生机构1152个,其中医院58个,社会卫生服务中心(站)2个,卫生院312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734个,采供血机构2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4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2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4个,卫生监督所14个;实有床位15409张,卫生工作人员19868人,卫生技术人员16600人,其中执业医师4489人,执业助理医师1951人,注册护士4837人;每千人拥有医生1.28人,每千人拥有床位3.05张。建成乡镇卫生院59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所。卫生防疫体系进一步健全,逐步建立起市县乡村四级疾病防控网络,加强了农村卫生院建设,提高了农村医疗服务水平。科技方面:涌现了两系杂交棉、无核大红甜橙、无核椪柑、金秋梨等一大批农业科技成果,出现了正清风痛宁等全国知名品牌。旅游方面:目前形成了以中部五城(山水怀化城、洪江古商城、古黔城、民族文化城、芷江和平城)为核心,以北部历史文化游和南部生态民俗游为特色的发展格局。旅游业从零起步发展到2008年接待境内外游客81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35亿元。劳动和社会保障方面:已形成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劳动和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初步建立。截至2008年,全市参加各项社会保险人数达到173万人,增加51.3万人;征缴各项社会保险基金15亿元,增加1.8亿元。其中,企业养老保险新增参保2.68万人,征缴基金5.65亿元;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征缴基金6.17万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增5.32万人,征缴基金4.09亿元;

生育保险新增4.26万人,征缴基金1610万元;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36.21万人,征缴基金4952万元;工伤保险新增5.2万人,征缴基金2169万元;失业保险新增2.06万人,征缴基金3257万元。建立了覆盖全市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参合农民达到346.62万人,参合率为88.2%。人口计生方面:2008年,依照人口抽样调查资料推算,全市年末在册总人口为504.63万人,比上年增加2.31万人,增长

4.6‰;常住人口为464.14万人,比上年增加8.34万人,增长1.8%。男女性别比为105.7∶100。全市人口出生率为14.74‰,死亡率为6.78‰,自然增长率为7.96‰,计划生育率达到91.3%。人们生活方面: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2008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025元,同比增长9.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677元,同比增长8.0%。全市贫困人口由1986年的120万人减少到2008年0.94万人。 二、60年实践启示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怀化经济建设成就催人奋进,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提升,社会事业蒸蒸日上。这些辉煌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关心和支持,离不开原黔阳、怀化地委、行署、人大、政协历届班子打下的良好的基础,离不开新的怀化市委、人大、政府、政协的正确决策和坚强领导,离不开怀化各族人民的团结协作和奋发进取。

回顾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伟大实践,最重要的启示是:

第一,坚持科学发展观,把握正确的发展思路,是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新中国成立60年来,历届领导班子坚持把解放思想作为一切工作的先导,在准确把握形势和民意的基础上,审时度势,因地制宜,在解放思想中提升完善发展思路,带领全市人民走出了一条符合怀化实际的、加快发展的道路。特别是随着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发展思路进一步科学和明晰。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1997年,立足怀化山地优势,提出实施“八亩山地做文章、综合开发奔小康”战略,致力形成“山上建基地、山下办工厂、山外抓市场、科技创高效”的格局。从1998年至2000年,以撤地设市为新起点,根据叶大年的“空洞”理论,提出实施“充分发挥区位资源两大优势、努力建造五省(市、区)周边中心城市”战略。2001年至2005年,市委、市政府提出并实施了“一个目标、三个加快”的发展思路,即以建造五省(市、区)周边区域性中心城市为目标,加快山区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进程。从2006年至今,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省委书记张春贤考察怀化时提出的“把建设区域性经济中心和商贸物流中心作为怀化发展的战略取向”的讲话精神,在调查研究、集思广益的基础上,遵循发展规律,结合怀化实际,提出并逐步完善了“构筑商贸物流中心、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战略目标,确立了“科技引领、交通先行、兴工活商、富民强市”发展战略,并对工业、商贸物流业、农业、旅游业的发展和中心城市建设进行了总体布局。这些思路充分发挥了怀化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顺应了人民群众的意愿,既前后衔接又层层推进,既传承历史又开创未来,使怀化发展的目标更加明确,发展举措更具实效,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和强力支持,成为推动怀化后发赶超的战略方针。

第二,坚定不移地推进体制机制的改革与创新,是跨越发展、后发赶超的活力之源。怀化60年发展的实践表明,改革开放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活力所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正是扎实推进了农业、手工业、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国民经济才得以很快恢复,各项事业才得以较快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怀化历届领导班子按照先易后难、稳妥推进的原则,市委、市政府先后对工业、商业、农业、林业、财政、城市管理、政府机构和要素市场等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基本实现了战略意图,收到了明显的改革成效。一是国有工业企业改制基本完成,商贸流通企业改革有序推进。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全面取消,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有效展开,支农惠农政策得到落实。二是以会计集中核算、部门预算、政府采购为重点的财政改革不断深化。政府机构改革顺利实施,行政审批事项大为减少。三是城市管理体制逐步理顺,城区规划与土地实行高度统一管理,城市综合执法与公用事业管理实现分离,城市建设融资能力大为增强。四是要素市场不断完善,土地、矿产、技术、产权等交易行为逐步规范。培育资本市场取得突破,辰州矿业成功上市。由此可见,只要我们坚持打改革牌,走开放路,立足怀化,放眼世界,就一定能够破除一切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利用一切国际国内有利因素,整合一切有利发展的资源要素,最大限度地排除发展阻力,激发发展活力,壮大发展实力。

第三,加快推进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是实现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新中国成立以来,怀化历届领导班子高度重视科技教育事业发展,陆续成立了各级各类科研机构和学校。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努力推动加快教育发展,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培养大批建设人才,产生了一大批在全国、全省有较大影响的科研成果,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杂交水稻的成功培育、地膜覆盖、良种选育技术的推广,使粮食产量稳定增长。畜种改良和良种畜引进以及饲养方式的转变,使畜牧业连年丰收。技术引进、开发、改造和管理方式的创新,使金大地、辰州矿业等一批技术先进、竞争力强的企业涌现。当前,市委、市政府围绕“构筑商贸物流中心、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战略目标,将“科技引领”作为首位的发展战略,致力推进怀化经济科学发展,加快实现后发赶超。全市各级都要牢固树立科技教育优先发展的思想,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把人力资源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推动技术跨越,为推动经济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和智力支持。

第四,始终不渝改善民生,是实现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改善民生为目的,使社会各阶层、各群体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全面发展,既是我们党执政的宗旨所在,也是巩固执政基础的根本策略。怀化历届领导班子始终把重视民生当做最大的政治,把改善民生当做最大的政绩,把保障民生当做最大的责任,致力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上下工夫,既取得了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重大成就,也在500万怀化人民支持拥护下不断开创怀化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在为民办实事工作方面,努力扩大城镇社保和最低生活保障覆盖面,不断增进人民福祉;抓好农村扶贫、“五保”、低保、移民开发、合作医疗、农网改造、饮水工程、“村村通”、“通达、通畅”工程、劳动力培训和转移等工作,不断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在民主法制建设和社会稳定方面,大力推行政务、村务、厂务公开和村民自治,持续开展普法教育,加强公民思想道德教育;建立公共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加强安全生产和环境治理,有效化解各类矛盾。与此同时,高度重视群众的首创精神和社会新阶层的培育。积极鼓励支持群众的创业热情,引导规范一大批非公有制经济主体,将之培育成怀化的龙头企业和参政议政的合作伙伴,使之成为怀化经济建设的主力军。实践证明,只要我们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一定能够充分调动和保护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凝聚推进富民强市的强大合力。

三、新阶段发展愿景

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合作加速发展,随着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和经济竞争日益加剧,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和经济强劲增长,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战略和省内“一化三基”、湘西地区开发战略的强力实施,怀化已进入后发赶超的关键时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怀化市委、市政府集中群众智慧,把握时代脉搏,遵循客观规律,提出了“构筑商贸物流中心、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战略目标,确立了“科技引领、交通先行、兴工活商、富民强市”的发展战略。宏图已经绘就,轮廓已经清晰。我们坚信,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通过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农村建设和城市化进程,怀化完全有可能在又好又快的发展道路上奋蹄疾驰,奔向更加灿烂美好的明天。

(一)经济发展实现新跨越

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全市生产总值2010年跨上600亿元台阶(按2007年价计算,下同),年均增长13.5%,为下一步后发赶超打下坚实的基础。2015年将达1160亿元,年均增长14%,力争使怀化的经济总量在市州中排名前移1—2位。2020年将接近2300亿元,年均增长14.6%,实现后发赶超的重大跨越,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二)新型工业化迈出新步伐

全市工业增加值2010年将达230亿元,年均增长23.5%,工业化率达38.6%。2015年达520亿元,年均增长17.7%,工业化率达45%。2020年将接近1100亿元,年均增长16.2%;重点产业支柱地位进一步确立,其规模工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的90%以上;工业化率达47%,基本实现工业化。

(三)现代商贸物流业出现新突破

全市商贸物流业增加值2010年将达136亿元,年均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00亿元,年均增长15%;第三方物流在全部物流业务中的比重达到35%以上,怀化作为区域性现代商贸物流中心的构架基本形成。2015年达285亿元,年均增长15.9%,区域性现代商贸物流中心地位基本确立。2020年全市商贸物流业增加值突破600亿元,年均增长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880亿元,年均增长16%;第三方物流在全部物流业务中的比重达到50%以上。怀化将建成全国重要物流中心和大宗商品交易市场之一,现代商贸物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区域性现代商贸物流中心全面建成。

(四)新型城市化谱写新篇章

围绕建设“交通便捷、生态优美、生活方便、适宜创业、和谐安全”的生态宜居城市,到2010年,建成区面积达到55平方公里,全市城市化率达38%,山水园林城市特色更加突出,生态宜居城市特色初步显现。2015年,建成区面积达到65平方公里,人口达到60万,城市化率达44%,中心城市配套功能更加完善,生态宜居城市特色更加突出。2020年,建成区面积达到150平方公里,人口达100万以上,城市化率突破50%,公共基础设施完善,城市生态日益优美,城市文化成熟发达,中心城市的吸纳和辐射能力明显增强,财富积聚中心初步形成。生态宜居成为怀化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区域性中心城市战略地位基本确立。

(五)生态城市建设取得新成效

2010年市区和半数县城建成污水处理和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全国生态示范市建设稳步推进。2015年建成一批全国生态模范县,生态城镇不断涌现,生态产业蓬勃发展。2020年建成全国生态模范市,“两型社会”建设成就突出,实现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生态环境更加优美,人与自然更加和谐。

(六)人民收入水平再上新台阶

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2010年分别达到13000元和3400元,年均分别增长12%和11%。2015年分别突破24000元和接近6000元,年均分别增长13%和12%。2020年分别突破40000元和10000元,年均分别增长11%和10.8%。


相关内容

  • 新时期中国人口政策研究综述_汤兆云
  • 第23卷第1期 2004年2月 怀化学院学报 JOURNAL OF HU AIHUA UN IVERSITY Vol 23 No 1 Feb . 2004 新时期中国人口政策研究综述 汤兆云 (华侨大学人文社科系, 福建泉州362011) 摘 要:目前, 学术界对人口政策涉及的许多问题进行了全方位的 ...

  • 王文梅互助事件调查报告 水滴互助第一单 高澜保险公估
  • 互助事件调查报告 [报告编号][1**********]9SWZ [委托编号]2016001 [互助会员]王文梅 [调查要求] 1.核实互助会员本次在兴化市人民医院意外住院病历.CT 诊断报告等相关记录. 2.核实互助会员本次事故发生的真实性. 3.事发地核实互助会员本次意外事故发生的原因. [调查 ...

  • 唐山市档案局推进全市档案目标管理认定工作综述
  • 在河北省唐山市中级人民法院档案室对外窗口,一位市民因来查阅10年前的一份民事判决书.工作人员在获知对方来意后,迅速进入微机档案系统,经检索很快找到了当年判决书的电子版,打印后交给对方,前后时间不到5分钟."自从我们的档案管理工作提升至5A级标准后,工作效率比原来至少提高100%." ...

  • 中国钙镁磷肥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 中国市场调研在线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 ...

  • 职务犯罪-学位论文写作专题文献综述
  • 职务犯罪研究 北大法律信息网 [关键词]职务犯罪 12月3日,最高人民检察院职务犯罪预防厅在全国检察机关预防职务犯罪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研讨会上,发布<关于充分发挥预防职务犯罪职能参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十条措施>,要求检察机关职务犯罪预防部门将推进惩防腐败体系建设.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与加 ...

  • "宣传新长征,我们在路上"
  • --中央和地方媒体记者"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活动综述 < 人民日报 >( 2016年10月27日   09 版) 80多年前的红军长征,不仅创造了可歌可泣的战争史诗,而且谱写了豪情万丈的精神史诗,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9月-10月,中宣部 ...

  • 影视作品对旅游目的地的影响研究-开题报告
  • 优秀毕业论文资料,欢迎下载借鉴! ! ! 毕 业 论 文 开 题 报 告 所在院系: 学 号: 专业: 姓名: --以<举起手来>为例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旅游的人越来越多,这已经是无可厚非的事实.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的旅 游需求也变得个性化与多样化. 尤其是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各 ...

  • 中国干部的行政级别
  • 中国干部的行政级别 国家级正职: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国务院总理,全国政协主席,国家副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国家级副职: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中央纪委书记,中央书记处书记,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 ...

  • 速尿常见临床药物配伍禁忌研究
  • 速尿常见临床药物配伍禁忌研究 覃文全 (怀化市麻阳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湖南怀化419400) 关键词:速尿:配伍:禁忌中图分类号:R9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97(2010)08-0170-02 速尿是强有力的利尿剂,作用于亨氏袢升支.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心脏性水肿.肾性水肿.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