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法经典案例

典型案例某公司因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与部分员工解除合同,员工李某因经济补偿金计算问题与单位发生争议,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公司每月实发给李某的工资为1900元/月,李某工资由基本工资1300元+加班工资300元+岗位津贴20xx年8月入职某公司任市场部经理,公司与李某签订了一份《保密和竞业限制协议》,协议约定李某应当保守公司商业秘密,且劳动合同解除后的2年内不得到有竞争关系的单位任职,否则承担违约金20xx年7月份,李某与公司解除劳动合同,同月李某入职一家与某公司经营同类业务的公司,某公司申请劳动仲裁,认为公司每月支付了保密费500元,李某应当承担竞业限制义务,要求李某支付违约金20xx年内不得到有竞争关系的单位任职。 

  仲裁庭认为:某公司与李某在《保密和竞业限制协议》没有公司需支付竞业限制补偿金的约定,公司虽每月支付李某保密费500元,但该费用是保密费而非竞业限制补偿金,某公司未支付李某竞业限制期间的补偿金,双方的竞业限制协议不具有法律效力,裁决驳回申诉人的仲裁请求。律师评析从上述保密协议和竞业限制协议的问题释解看,二者显然为两个不同的法律概念,公司错误的把二者等同起来,从而导致其利益得不到法律保护。

案例:张某于20xx年1月份入职深圳某电子厂,该厂未与张某签订劳动合同,但张某入职时填写的入职登记表下面有一行备注:新入职员工试用期为三个月。另外电子厂的《员工手册》中也规定:凡是新入职的员工,试用期均为三个月。张某工作二个多月后,公司以张某试用期不合格为由将张某辞退,张某不服,提起劳动仲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认为,根据法律规定,试用期包括在劳动合同期限内,电子厂虽在入职登记表及员工手册中规定试用期,但并未与张某签订劳动合同,因此,该试用期不存在,双方为事实劳动关系,电子厂将张某辞退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

解析:劳动合同法施行后,用人单位如果还在入职登记表或员工手册中载明试用期,而不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将面临很大的法律风险。首先,在入职登记表或员工手册中载明的试用期无效,视为无试用期,其次,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超过一年仍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典型案例某公司因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与部分员工解除合同,员工李某因经济补偿金计算问题与单位发生争议,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公司每月实发给李某的工资为1900元/月,李某工资由基本工资1300元+加班工资300元+岗位津贴20xx年8月入职某公司任市场部经理,公司与李某签订了一份《保密和竞业限制协议》,协议约定李某应当保守公司商业秘密,且劳动合同解除后的2年内不得到有竞争关系的单位任职,否则承担违约金20xx年7月份,李某与公司解除劳动合同,同月李某入职一家与某公司经营同类业务的公司,某公司申请劳动仲裁,认为公司每月支付了保密费500元,李某应当承担竞业限制义务,要求李某支付违约金20xx年内不得到有竞争关系的单位任职。 

  仲裁庭认为:某公司与李某在《保密和竞业限制协议》没有公司需支付竞业限制补偿金的约定,公司虽每月支付李某保密费500元,但该费用是保密费而非竞业限制补偿金,某公司未支付李某竞业限制期间的补偿金,双方的竞业限制协议不具有法律效力,裁决驳回申诉人的仲裁请求。律师评析从上述保密协议和竞业限制协议的问题释解看,二者显然为两个不同的法律概念,公司错误的把二者等同起来,从而导致其利益得不到法律保护。

案例:张某于20xx年1月份入职深圳某电子厂,该厂未与张某签订劳动合同,但张某入职时填写的入职登记表下面有一行备注:新入职员工试用期为三个月。另外电子厂的《员工手册》中也规定:凡是新入职的员工,试用期均为三个月。张某工作二个多月后,公司以张某试用期不合格为由将张某辞退,张某不服,提起劳动仲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认为,根据法律规定,试用期包括在劳动合同期限内,电子厂虽在入职登记表及员工手册中规定试用期,但并未与张某签订劳动合同,因此,该试用期不存在,双方为事实劳动关系,电子厂将张某辞退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

解析:劳动合同法施行后,用人单位如果还在入职登记表或员工手册中载明试用期,而不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将面临很大的法律风险。首先,在入职登记表或员工手册中载明的试用期无效,视为无试用期,其次,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超过一年仍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相关内容

  • 案例分析--经济补偿金的分段计算
  • [案例分析] 经济补偿金的分段计算 作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计算离职员工的经济补偿金是日常必需的工作之一.由于<劳动合同法>扩大了经济补偿金的支付范围并改变了它的计算标准,经济补偿金的分段计算成为了一个难题.本文将结合案例,围绕经济补偿金的分段计算进行系统的阐述,同时详细总结各种情况 ...

  • 劳动法案例分析
  • 劳动法与劳动合同法复习 并且有劳动愿望的劳动者,从事有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劳动的权利. 度. 在与劳动者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职工的补偿. 依法对劳动争议在事实上作出判断,在权利义务上作出裁决的一种法律制度. 的方式,使双方当事人达成协议,消除纷争. 的必要条件. 解除劳动义务的 ...

  • 经济补偿金计算方法
  • 由于<劳动合同法>扩大了经济补偿金的支付范围并改变了它的计算标准,经济补偿金的分段计算成为了一个难题.本文将结合案例,围绕经济补偿金的分段计算进行系统的阐述,同时详细总结各种情况下的法定情形,力求帮助大家厘清这一工作难题. 案例: 案例一张某1988年1月1日进入单位,2009年4月30 ...

  • 劳动法案例
  • 新劳动法:劳动合同的变更问题案例分析 ◆法条回顾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也就是说,协商一致原则是劳动合同变更的一般原则. ◆实务操作关键 (1)变更需以书面方式进行﹔ (2)注意留下变更的证据. ◆合理调岗案例 陈某就职于某工厂﹐2006年3月﹐该工厂因为生产需要﹐将 ...

  • 典型案例在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教学中的功能
  • [摘 要]鉴于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的社会性.实践性及其独特的教学特点,典型案例在其教学中具有显著的意义和价值.在根据一定范围予以选取的基础上,教师灵活应用不同类型的典型案例配合教学,有利于充分发挥其主要功能,辅助学生理解知识要点,引导学生解决身边的问题,提高学生理解新修法律的能力,强调社会责任的法律保 ...

  • [案例分析]赔偿双倍工资劳动纠纷案例
  • 赔偿双倍工资的劳动合同法案例 一.主要案情 2008年1月至2009年7月期间,梁某一直在北京某公司任人力资源总监.2009年5月梁某提出辞职,7月初办妥离职手续. 随后,梁某向北京某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要求公司支付:双倍工资55000元;双休日加班工资42758.62元;法定节假日加班工 ...

  • 劳动合同法解读案例
  • 案例2:周女士在华龙区一家文印店工作3个月,没有领到工资,生活困难,多次向老板索要工资,老板以3个月试用期未满为由拒绝支付。周女士的工资问题该如何解决?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支队长钤敬波: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和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工资,首先应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者的工资。如果用人单位逾 ...

  • 劳动合同法全文解读
  •  《劳动合同法》实施以来,新型劳动争议案例不断出现,而一些争议案件的解决则因为新法新规定而有了变化。这里我们选择了8个典型案例,这些案例中有的经调解或谈判而和解,有的通过裁审才使争议得以平息,但这些案例的解决无一例外地告诉我们,新法对规范劳动关系和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积极作用已经显现。 案例回放:今 ...

  • 劳动争议案例
  • http://www.51labour.com/zhuanti/ldzy/ 案例1 1月北京 首例"自杀为工伤"案 □ 案情简介: 2007年5月10日,北京铁路局职工杨涛参加单位组织的施工时,被一根10多公斤重的铁棍击中头部,造成头部3厘米的皮裂伤.单位将杨涛送到卫生站,为其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