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法对保护

新华网北京6月29日电(记者周婷玉、刘铮)全国人大常委会29日表决通过的劳动合同法强调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与此同时,法律也根据实际需要,增加了一些维护用人单位合法权益的内容。

劳动合同法第一条规定:“为了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
和发展***稳定的劳动关系,制定本法。”

全国人***律委员会指出,劳动合同法在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的前提下,强调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是必要的,这也是国际上劳动立法的通行规则。

劳动合同法中还加大了对试用期劳动者的保护力度、加重了用人单位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等。

劳动保障部副部长孙宝树接受专访时指出,劳动合同法在侧重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同时,也根据实际需要,增加了维护用人单位合法权益的内容。

如这部法律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

孙宝树指出,此外,法律为了促进创新和公平竞争,新规定了竞业限制制度;为适应企业结构调整、参与市场竞争的需要,放宽了用人单位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等。
作为我国第一部对劳动合同进行规范的法律草案———劳动合同法草案日前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正式向社会公布,广泛征求意见,这是继去年物权法草案向全民征求意见之后,最高立法机关进一步推进科学立法***立法的又一重大举措。

人们不难发现,这部法律草案从多渠道保护了劳动者合法权益,这无疑成为劳动者的“福音”,成为亿万劳动者维护自己权利的“利剑”和“护身符”。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调查显示,目前一些用人单位为规避对劳动者的义务,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甚至不承认与劳动者已经存在的事实劳动关系;有的用人单位滥用试用期,严重侵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由于我国现有的规范就业市场的劳动法和合同法的相关条款要么过于原则化和宽泛化,要么在具体环节上缺乏相关内容,导致的结果往往是诉诸法律的求职者和劳务人员得不到更有效的法律保护。

构建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关系是基础。但生活中,农民工工资被拖欠、工人超时加班成为常态、安全生产无保障、发生工伤无保险……人们已经形成这样的共识:种种工人权益得不到保障的主要原因,都可归结为劳动法律法规不尽完善,劳动监察没有到位。当务之急是从规范劳动关系这一基础工作做起,劳动合同立法要“提速”。

劳动关系契约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关系的基本特点。在我国,尽管推进劳动合同签订的努力一直不停步,但距劳动关系完全契约化还有相当距离。

据中华全国总工会统计,截至20xx年底,全国已建工会企业与职工签订了劳动合同的65.4万个,占已建工会企业总数的38.0%;签约职工5771.4万人,占已建工会企业职工总数的48.6%,签约农民工910.8万人,占已建工会企业农民工总数的39.5%。

建立工会组织的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尚且不能过半,没有建工会企业的劳动合同签订情况如何可想而知。

强劳动合同管理,是从源头上规范各类企业用工行为的

新华网北京6月29日电(记者周婷玉、刘铮)全国人大常委会29日表决通过的劳动合同法强调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与此同时,法律也根据实际需要,增加了一些维护用人单位合法权益的内容。

劳动合同法第一条规定:“为了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
和发展***稳定的劳动关系,制定本法。”

全国人***律委员会指出,劳动合同法在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的前提下,强调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是必要的,这也是国际上劳动立法的通行规则。

劳动合同法中还加大了对试用期劳动者的保护力度、加重了用人单位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等。

劳动保障部副部长孙宝树接受专访时指出,劳动合同法在侧重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同时,也根据实际需要,增加了维护用人单位合法权益的内容。

如这部法律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

孙宝树指出,此外,法律为了促进创新和公平竞争,新规定了竞业限制制度;为适应企业结构调整、参与市场竞争的需要,放宽了用人单位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等。
作为我国第一部对劳动合同进行规范的法律草案———劳动合同法草案日前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正式向社会公布,广泛征求意见,这是继去年物权法草案向全民征求意见之后,最高立法机关进一步推进科学立法***立法的又一重大举措。

人们不难发现,这部法律草案从多渠道保护了劳动者合法权益,这无疑成为劳动者的“福音”,成为亿万劳动者维护自己权利的“利剑”和“护身符”。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调查显示,目前一些用人单位为规避对劳动者的义务,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甚至不承认与劳动者已经存在的事实劳动关系;有的用人单位滥用试用期,严重侵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由于我国现有的规范就业市场的劳动法和合同法的相关条款要么过于原则化和宽泛化,要么在具体环节上缺乏相关内容,导致的结果往往是诉诸法律的求职者和劳务人员得不到更有效的法律保护。

构建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关系是基础。但生活中,农民工工资被拖欠、工人超时加班成为常态、安全生产无保障、发生工伤无保险……人们已经形成这样的共识:种种工人权益得不到保障的主要原因,都可归结为劳动法律法规不尽完善,劳动监察没有到位。当务之急是从规范劳动关系这一基础工作做起,劳动合同立法要“提速”。

劳动关系契约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关系的基本特点。在我国,尽管推进劳动合同签订的努力一直不停步,但距劳动关系完全契约化还有相当距离。

据中华全国总工会统计,截至20xx年底,全国已建工会企业与职工签订了劳动合同的65.4万个,占已建工会企业总数的38.0%;签约职工5771.4万人,占已建工会企业职工总数的48.6%,签约农民工910.8万人,占已建工会企业农民工总数的39.5%。

建立工会组织的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尚且不能过半,没有建工会企业的劳动合同签订情况如何可想而知。

强劳动合同管理,是从源头上规范各类企业用工行为的


相关内容

  • 论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宗旨立
  • 论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宗旨 关键词:劳动合同法/立法宗旨/倾斜保护/社会法 内容提要:立法宗旨集中地体现了一部法律的基本价值判断准则.从<劳动合 同法>立法过程中的激烈争辩可以看出,立法宗旨问题关乎我们对劳动合同法 的定位以及对其根本性质的认识.在承继劳动法立法宗旨的基础上,倾斜保护 的社会 ...

  • 劳动合同法的解读
  • 解读本条是关于劳动合同法立法宗旨的规定。   立法宗旨也称立法目的。本条规定的立法宗旨有三层意思: 一、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    劳动合同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进行双向选择,确定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是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基本依据。改革开放以 ...

  • 劳动合同法该怎么修?
  • 学者认为"资强劳弱"难界定,建议改变立法宗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自2008年颁布实施以来,一直争议不断,经过2012年的修订,争议并未消失. 2016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期间,多名人大代表提交<关于修改劳动合同法的议案>,认为现行的劳动合 ...

  • 劳动法毕业论文题
  • 劳动法毕业论文题 1. 我国劳动法应对入世挑战的思考 2. 论劳动法与人权保障 3. 论劳动权 4. 论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人事关系的区别及其法律适用 5. 论劳动合同的解除 6. 论集体合同的立法及其完善 7. 论内部劳动规则的效力 8. 论劳动者资格与民事主体资格的关系 9. 论用人单位资格与民 ...

  • 关于[劳动合同法]立法的几个基本问题
  • 关于<劳动合同法>立法的几个基本问题 常凯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 本文拟对<劳动合同法>立法过程中几个原则问题的争论,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立法依据:民法还是劳动法? <劳动合同法>是以<合同法>为依据还是以<劳动法>为依据?这一问题在 ...

  • 劳动合同法关于保
  • 新《劳动合同法》即将于20xx年1月1日正式生效,这部法律的出台,使实施多年的《劳动法》、上海市劳动合同条例和已确定的劳动关系立法模式发生重大调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也必将面临颠覆性的挑战。HR们如何利用《劳动合同法》做好人力资源的各项工作?职场人士该如何用读懂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整个社会需要做那 ...

  • 浙江大学远程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离线作业(必)官方答案
  •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课程作业答案(必做) 立法简史篇 第四章:劳动法概述 一.名词解释题 1.劳动法,又称劳工法,是指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二.简答题 1.劳动关系的一般特征主要表现在:(1)它的当事人一方固定为劳动力所 ...

  • 学习劳动合同法
  • 编者按: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将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自《劳动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制建设中的又一个里程碑。这部法律对于更好地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稳定的劳动关系,促进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 ...

  • 劳杰士劳动合同书
  • 第一条、第二条的任务:充分挖掘劳动合同必备条款所蕴涵的信息,使用人单位有效地掌握劳动者的具体情况,顺利地完成向送达任务,避免以后因未能有效给劳动者转移档案或完成送达告知义务而带来的风险,并可降低用人单位的工伤赔付风险,同时也能保护劳动者的知情权,以及帮助劳动者能及时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第三条的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