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全套导学案(人教版)

第一部分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1讲 俄国十月革命

【学习目标】

1.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2.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知识引导】

A.巴黎公社 B.工业革命 C.第二次工业革命 D.十月革命

2.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的领导人( )3我 A.马克思 B.赫鲁晓夫 C.列宁 D.斯大林 3.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 )

A.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B.巴黎公社 C.新中国成立 D.俄国十月革命 4.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时间是( )

A.1917年3月 B. 1917年10月 C. 1917年11月 D.1921年11月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倒行逆施,最终导致

(时间)

在 (地点)爆发了列宁领导的武装起义,攻占了临时政府的所在地(标志是 突然发出了几声炮声),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成立了以列宁为首的

世界上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府—— 。

二、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历史上 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她打破了制度一统天下的局面,沉重打击了 的统治宣告了一种新的社会制度由理想变为现实;

她鼓舞了 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她使人类从此进入了探索的新时期,是 的开端。

三、小结

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时间:

地点:

俄国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

领导人: 指挥部: 结果:

【自主检测】 十月革命历史意义:

一、选择题

1.下列事件,与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有关的是( )

5.下列对俄国十月革命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A.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B.是俄国历史上最深刻的一次革命 C.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 D.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6.下列哪些改革或革命促使国家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

①俄国的农奴制改革 ②日本的明治维新 ③中国的洋务运动 ④俄国的十月革命 7.下图是“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看到她的英姿时,你想到的是( )

A.俄国十月革命 B.美国独立战争

C. 法国大革命

D.巴黎公社运动

8.《共产党宣言》描绘了资本主义社会必然灭亡.社会主义社会必然胜

利的美好理想。把这一理想变为现实的历史事件是( )

A.英国的宪章运动 B.俄国十月革命 C.巴黎公社 D. 中国的五四运动

9. 俄国二月革命(

A.发生于公元1917年11月7日 B.首先取得莫斯科起义胜利

C. 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D.领导人是列宁

10.有一些史学家称1917年是对人类社会发展方向产生重大影响的一年,其主要依据是这一年

( ) A.美国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B.俄国爆发了二月革命 C.俄国退出帝国主义战争 D.俄国爆发十月革命 二、非选题

11.读下图,请回答: 材料一

(一) (二)

1

材料二 “俄国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 根据材料回答:

(1)材料一中图片(一)所指人物是谁?

(2)十月革命胜利后,在他领导下建立了什么政权? (3)他领导的革命有何重要的历史意义? (4)材料一中的图片(二)的寓意是什么?

(5)根据材料二,试分析这场发生在俄国的革命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第2讲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学习目标】

1.新经济政策(√√) 2.“斯大林模式”(√√)

时间: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倡导者:

特点:

时间:

苏联的建立 1、

对社组成

2、

会 3 、 主 4、 义 道 1928 工业化 路

的 建设及成就 重点发展 探

农业集体化:

形成的标志: 斯

大 特点:

林 模

形成背景:是在苏联外有帝国主义包围,国内经济、文化相对落后 式

的情况下形成的。它在一定的历史阶段里发挥过积极作用,使苏联

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

1、优先发展业和

但也存

2、片面追求产值和产量

【自主检测】 一、选择题

1.列宁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十月革命胜利后,他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所作的探索是( )

A.实施新经济政策 B.进行第一个五年计划 C.颁布新宪法

D.建立了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2.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① 二月革命 ② 实施新经济政策 ③ 十月革命 ④ 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①③④② D.④①②③

3.1922年在列宁的倡议下.在自愿平等原则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当时没有加入苏联的国家是( )

A.立陶宛 B.俄罗斯联邦 C.外高加索联邦 D.乌克兰

4.1924年,一位旅居海外的俄罗斯人收到一封仍居住在祖国父母的信,告知列宁逝世的消息。这封信的寄信栏地址中写的国名应该是( )

A.沙皇俄国 B.苏维埃俄国 C.俄罗斯联邦共和国 D.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5.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最终确立的标志是( )

A.苏联的成立 B.“一五、二五”计划的提前完成 C.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D.新宪法的颁布

6.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一直在探索俄国的社会主义道路,并依据国内形势的变化调整经济政策。在1922年初的苏俄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

A.小商贩在自由市场出售面包 B.城市居民到市场去购买大米

C.农民的粮食收成全部上缴国家 D.一位俄国资本家在莫斯科投资开办了一家制鞋厂 7.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是在( )

A.十月革命 B.实行新经济政策 C.两个五年计划 D.三年国内战争 8.下列关于斯大林模式的叙述,错误的是( )

A.1936年新宪法的是其形成的标志 B.曾使苏联取得了巨大的建设成就 C.存在着严重的弊端 D.使苏联经济持续协调发展 二.非选择题

13.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 请回答:

(1)“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指什么?

2

(2)“新经济政策”什么时候开始实施的?内容是什么?有何作用?

(3)“新经济政策”“新”在何处?

(4)“苏联的模式”是指什么模式?该模式建立的标志是什么?有何特点?

(5)有人说该模式一无是处,你认为呢?为什么?它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有何启示?

3

第一部分检测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16分)

1.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发生在 ( ) A.英国 B.俄国 C.中国 D.美国

2.1918年4月,家住莫斯科的小姑娘尼娜给在国外工作的父亲写信,她在信封的下方写她的国名应是 ( )

A.沙皇俄国 B.苏维埃俄国 C.苏联 D.俄罗斯 3.下列对十月革命历史意义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 A.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B.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标志人类历史进入新纪元 C.开始了探索社会主义的新时代

D.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革命斗争 4.十月革命与以往革命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 )。

A.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B.无产阶级革命 C.资产阶级革命 D.土地革命 5.1917年3月俄国二月革命推翻的是( )

A.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B.人民委员会 C.沙皇专政 D.帝国主义的傀儡政府 6.下列关于俄国1917年二月革命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 B.二月革命造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特殊局面 C.二月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D.二月革命是一场社会主义革命 7.十月革命爆发时,统治俄国的政权是( )

A.沙皇专制政府 B.资产阶临时政府 C.人民委员会 D.工兵代表苏维埃 8.俄国十月革命的纪念日是 ( )

A.10月1日 B.10月7日 C.11月6日 D.11月7日 9.最初加入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中不包括( )

A.俄罗斯联邦 B.外高加索联邦 C.乌克兰 D.爱沙尼亚 10.苏维埃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在( )

A.1921年 B.1922年 C.1924年 D.1928年 11.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主要力量用于发展( ) A.农业 B.轻工业 C.能源和交通运输业 D.重工业 12.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是在( )

A.十月革命后 B.实行新经济政策后 C.两个五年计划后 D.三年国内战争后 13.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是在( )

A.十月革命后 B.国内战争结束后 C.列宁逝世后 D.苏联成立后 14.下列对苏联三十年代历史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 A.社会主义宪法己经确立,基本上实现了农业集体化 B.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了强盛的工业国

C.宣布苏联为“工农社会主义国家” D.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阻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15.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形成的标志是( )

A.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B.苏联“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C.苏联的成立 D.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 16.下列关于斯大林模式的叙述,错误的是( )

A.1936年新宪法的是其形成的标志 B.曾使苏联取得了巨大的建设成就 C.存在着严重的弊端 D.使苏联经济持续协调发展 二、搭配题:(共4分)

①( )1921年 A.苏联建立 ②( )1922年 B.苏联通过新宪法 ③( )1933年 C.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 ④( )1936年 D.开始第二个五年计划 三、材料解析题(共10分)

材料一 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列宁选集》材料二 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 请回答:

(1)材料一说“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是什么办法?(1分)为了纠正这个错误,列宁换了个思路。材料二中“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指什么?(1分)

(2)这一政策实是在什么时候开始实施的?(1分)内容是什么?(2分)有何作用?(1分)

(3)“新经济政策”“新”在何处?(1分)

(4)“苏联的模式”是指什么模式?(1分)该模式建立的标志是什么?(1分)有何特点?(1分)

4

第二部分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第3讲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凡尔赛和约》和《九国公约》基本内容(√) 2.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 1、背景:一战后战胜国企图

2、时间:1919年1~6月 地点:法国 《

3、“三巨头”: 凡尔美国总统:

赛和① 、 归还法国;(对德国本土处理) 约② 禁止德国实行 , 河东岸50千米以内 》(不得设防,不得拥有空军,陆军人数不得超过10万人。 对内容

德③ 德国承认并尊重 独立。

和④ 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比等实行“委任统 和约凡会)

治”予以瓜分(关于中国山东问题的处理,引发了 )

⑤ 由协约国成立“赔偿委员会”,决定德国战争赔款的总数。

尔赛 影响: 确立了帝国主义在

,——

实质是一次 会议。

对奥地利、保加利亚、土耳其和约 华

时间: 年

顿宗旨:“制裁侵略,维护和平”

国际联盟 结果:美国倡导成立,最终美国没能加入 系

实质:被 操纵的军事政治扩张组织。

1、时间:年

2、地点:

3、召开的背景:帝国主义列强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矛盾激化,特别是美日矛盾尤为激烈

4、操纵国:、

华5、内容:签订等条约

盛a.

顿会内容

b.

① 这实际上有利于 在中国的扩张,排挤了 在 中国的势力。

【自主检测】 一、选择题

1.重新确立了他们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统治新秩序。对这一新秩序有直接影响的条约是( ) A.《五国条约》 B. 《四国条约》 C. 《九国公约》 D. 《凡尔赛和约》 2.巴黎和会召开期间,中国人民十分关心会议的进展情况。因为( )

A.中国代表在巴黎和会上是主角 B.中国人民的国际意识增强 C.巴黎和会涉及到中国主权问题特别是山东主权问题 D.五四运动唤醒了中国人民

3.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先后召开两次国际会议,签定了《凡尔赛和约》和《九国公约》等条约。下列内容属于《九国公约》的是( )

A.阿尔萨斯和洛林交还法国 B.废除德国的普遍义务兵役制

C.德国应进行战争赔款 D.保证各国在华“机会均等”以及中国对外“门户开放” 4.有人说,巴黎和会是一次“分赃”会议,下列《凡尔赛和约》中那一方面的内容最能体现这一性质( )

A.领土 B.军事 C.政治 D.殖民地

5.在一次历史知识竞赛上,主持人刚说完:“这是一次由战胜国参加的国际会议,会上中国代表的正义要求遭到拒绝,消息传到中国,引发了一场规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王慧同学就知道了正确答案,你知道这一会议是( )

A.华盛顿会议 B.雅尔塔会议 C.巴黎和会 D.中共一大

6.一位前来参加巴黎和会的代表说:“我们初来巴黎时,对即将建立新秩序满怀信心;离开时,则已觉悟,新秩序不过是比旧秩序更加纠缠不清。”操纵建立“新秩序”的国家是( ) A.英国、法国、意大利 B.英国、法国、美国 C.法国、美国、俄国 D.英国、法国、日本

7.一战后有两个国家没有批准巴黎和会通过的《凡尔赛和约》:一个是没能达到领导战后世界目的美国,一个是主权遭受严重践踏的国家。这个国家是( ) A.英国 B.法国 C.日本 D.中国

8.1922年华盛顿会议签订了《九国公约》,宣称要尊重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首先提出这一原则的国家是( )

A.法国 B.苏俄 C.美国 D.日本 9.下列关于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共同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之间的关系 B.会议被大国操纵,充满了矛盾和斗争 C.都损害了中国的主权 D.美国在两次会议上都获得了很多既得利益

5

【学习目标】【知识引导】

10.下列中国参与制订的条约中,能反映旧中国“弱国无外交”状况的是( ) ①《南京条约》 ② 《凡尔赛和约》 ③ 《九国公约》 ④ 《联合国家宣言》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条约宣称)(1)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2)给予中国以完全无碍之机会,以发展并维持一有力巩固之政府;(3)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4)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特别权利,而减少友邦人民之权利,并不得奖许有害友邦安全之举动。 请回答:

① 材料二出自于哪一条约?该条约是在哪一次会议上签定的?

②有人说:“(该条约确实)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你认为呢?

③纵观材料二所载条约内容,该条约实际上提出一个对中国影响深远的原则,该原则是什么?该原则最早是由哪个国家提出来的?它有何作用?

④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是怎样认识“弱国无外交”这句话的?

【自主检测】 一、选择题

1.1929—1933年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首先发生于( ) A.英国 B.法国 C. 日本 D.美国

2.富兰克林•罗斯福在第一次就任总统演说中鼓励美国人民说:“真正让我们感到恐惧的,只是‘恐惧’本身。”你认为当时美国人感到恐惧的是( ) ..

A.经济危机 B.法西斯的侵略扩张 C.日本偷袭珍珠港 D.美国通用破产 3.下列不属于经济大危机的特点是( )

A.持续时间长 B.信息化、全球化 C.涉及范围广 D. 破坏性大 4.1929—1933年爆发的经济大危机首先从( )部门开始的

A.农业 B.商业 C.工业 D.金融业(银行业.股票市场)

5.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认为,要用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参与国家经济,用国家的力量推动经济的运转,20世纪30年代这一思想的成功实践是( )

A.新经济政策 B.德国法西斯专政 C.罗斯福新政 D.匈牙利改革 6.罗斯福总统为使“幸福的日子又来到”二采取的核心措施是( )

A.整顿金融,恢复银行信用 B.调整农业,压缩农业产量,稳定农产品价格 C.大力兴办公共工程,以工代赈 D.实施《国家工业复兴法》,加强对工业的调整 7.罗斯福新政“新”在( )

A.实行自由的经济政策 B.从根本上消除了经济危机 C.开创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D.让雷曼兄弟银行破产

8.王明同学写了一篇有关罗斯福新政的小论文,其中对新政评价正确的选项是

第4讲 经济大危机

【学习目标】

1.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影响(√√) 2.罗斯福新政(√√√) 【知识引导】

爆发的根源: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决定的(生产的盲目扩大与购买力的

矛盾)

爆发时间:

经济大危机

② ③

背景:严重的经济危机引起了严重的政治危机,各国资产阶级纷纷寻找出路。

人物:

① 中心措施: ② ③ ④

特点(本质、“新”在何处、目的):

6

济 危 机

罗斯福新政措施

①美国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 ②美国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 ③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 ④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二.选非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 ——罗斯福

材料二 “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的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罗斯福

材料三 只要国家仍处于危急存亡的关头,我就要求国会授予我应付危机的那种唯一的最后手段——广泛的行政权,使我可以向紧急状态宣战„„ ——罗斯福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罗斯福所说的的现象出现在美国什么时候?那时候由美国波及到世界的大事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美国采取了什么措施缓解了它面临的严重困难?它的伟大历史意义在于?

(3)根据材料二美国政府开创了一种什么样的经济手段来纠正其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

(4)“新政”的实行,表明美国政府职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自主检测】 一、选择题

1.德国法西斯政党被称为( )

A.纳粹党 B.民族主义政党 C.社会主义政党 D.黑手党

2.20世纪二三十年代,面对国内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下列哪一个国家没有走上法西斯道路的是( )

A.德国 B.美国 C.意大利 D.日本 3.希特勒上台以后,阴谋打击共产党和进步人士的事件( )

A.啤酒馆暴动 B.“国会纵火案” C.“水晶之夜” D.设立集中营 4.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的标志是( )

A.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 B.1936年德国军队开进莱茵非武装区

第5讲 法西斯力量的猖獗

【学习目标】

1.国会纵火案和反犹暴行(√√) 2.日本法西斯上台(√) 【知识引导】 法西斯 力

2、纳粹政权的建立

① 时间:

② 标志是 ③ 他的上台标志着世界大战的 形成。

7

C.1933年德国退出国际联盟 D.1939年德国进攻波兰 5.德国纳粹党进行大规模的反犹浪潮是通过( )

A.“水晶之夜” B.“国会纵火案” C.《我的奋斗》的发表 D.消灭波兰 6.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的共同点是( )

① 大肆屠杀犹太人 ② 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不满 ③ 鼓吹领土扩张和殖民侵略 ④ 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1、背景:受到席卷全球的的打击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7.20世纪30—40年代,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主要因素是( )

A.美苏争霸 B.法西斯势力的侵略 C.宗教纷争 D.西方大国推行绥靖政策 8.在世界经济危机下,法西斯势力发展最快的国家是( ) A.英国和法国 B.德国和日本 C.美国和德国 D.法国和日本

① “ ”

3

②反犹浪潮:“ ”

9.建立法西斯专政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意大利—日本—德国 B.日本—意大利—德国 C.德国—日本—意大利 D.意大利—德国—日本

10.20世纪30年代后半期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相互勾结组成的军事侵略集团是( ) A.三国协约 B. 三国军事轴心同盟 C.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D.三国同盟 二、非选择题

11.法西斯的侵略给世界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特别是中国人民。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03年12月13日,由旅日华侨捐资50万元铸造的重6.6吨主题为“铭记历史教训.祈祷世界和平”的“和平大钟”,在南京静海寺撞响66声。 请回答:

(1)“和平大钟”为什么撞响66声?

(2)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的感想。

A.雅尔塔体系 B.多极化格局 C.两极格局 D.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6.下列历史事件,按发生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②《凡尔赛和约》的签订 ③《九国公约》的签订 A.①②③ 的是( )

A.《九国公约》 B.《凡尔赛和约》 C.《四国条约》 D.《慕尼黑协定》 8.下列中国参与制订的条约中,不能反映旧中国“弱国无外交”状况的是( ) A.《南京条约》 B. 《凡尔赛和约》 C.《九国公约》 D.《联合国家宣言》 9.1929—1933年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首先发生于( ) A.中国 B.法国 C.德国 D.美国 10.下列关于经济大危机的特点正确的是( )

①持续时间长 ②信息化、全球化 ③涉及范围广 ④破坏性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1.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指出,国家应积极干预经济生活,增加有效需求,以防止新的危机发生。下列选项中与上述主张最贴近的是( )

A.凡尔赛体系 B.罗斯福新政 C.法西斯体制 D.区域经济集团化

12、1933年3月4日,一位美国总统在他的就职演说中说:“真正让我们感到恐惧的,只是‘恐惧’本身。”这位美国总统以及他所说的“恐惧”指的是( ) A.华盛顿以及英国殖民者 B.林肯以及南方叛军 C.罗斯福以及经济大危机 D.杜鲁门以及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 13.罗新福新政的措施主要“新”在( )

A.加强对工业的调整来克服危机 B.采取大规模国有化的形式 C.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来消除危机 D.兴建公共工程,减少失业队伍 14.下列关于罗斯福“新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新政”使美国从根本上消除了经济危机 B.开创了资产阶级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先河 C.“新政”是资本主义历史上的里程碑 D.《国家工业复兴法》是“新政”的核心

15.德、意、日三国建立法西斯专政的根本原因是( ) A.经济危机的打击 B.国内民众的强烈要求 C.减少失业

D.国内政治危机的加剧

16.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的标志是( )

A.1933年德国希特勒上台 B.1931年日本侵占中国东北

8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③②①

7.1922年,在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实质上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局面

第二部分测试题

一、选择题(共20分)

1.一位参加巴黎和会的战胜国的代表对美联社记者说:“我们初来巴黎时,对即将建立新秩序满怀信心;离开时,则已觉悟,新秩序不过是比旧秩序更加纠缠不清。”操纵建立“新秩序”的国家是( )

A.英国、法国、意大利 B.英国、法国、美国 C.法国、美国、俄国 D.英国、法国、日本 2.《凡尔赛和约》中,最能体现巴黎和会分赃性质的规定是( ) A.关于德国边界问题 B.关于成立国际联盟 C.关于处置德国殖民地问题 D.关于德国军备问题

3.每年的五月四日被法定为“青年节”,是为了纪念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这场运动爆发的原因是( )

A.中国外交在巴黎和会上的失败 B.中国又恢复到了几个帝国主义共同支配的局面 C. 日本全面侵华 D.中国在巴黎和会上作为战胜国没有得到更多的利益 4.确立帝国主义国家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秩序的会议是( ) A.巴黎和会 B.雅尔塔会议 C.华盛顿会议 D.德里兰会议 5.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建立的统治世界的新秩序被称为( )

C.1936年轴心国集团形成 D.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 17.世界上最早走上法西斯道路的国家是( )

A.德国 B.意大利 C.日本 D.西班牙 18.20世纪30—40年代,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主要因素是( )

A.美苏争霸 B.法西斯势力的侵略 C.宗教纷争 D.西方大国推行绥靖政策 19.二战前夕法西斯国家十分嚣张的主要原因是( )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崩溃 B.西方大国一味推行绥靖政策 C.轴心国的军事力量强大 D.国际联盟没有约束作用

20.1936年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相互勾结组成的军事扩张集团是( ) A.三国军事轴心同盟 B.三国协约 C.三国同盟 D.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二、材料题(共1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中,美、英、德、法、日等国的工业生产分别下降46.2%、28.4%、40.6%、16.5%、8.4%。

材料二 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的应用。

材料三 我们要求得到领土和殖民地来养活我们的人民和迁移我国过剩的人口。„„德意志民族是最优秀的民族,有权统治全世界„„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 请回答:

(1)这场大危机中,遭受打击最严重的是哪两个国家?这场危机有何特点?

(2)为挽救危机,美国、德国各采取了什么措施?

(3)罗斯福所说的“永远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采取了什么措施?这一目标能否根本实现?为什么?

(4)如何评价美国采取的这一政策 ?

(5)德如何实施“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这一设想的?结局如何?

【学习目标】

1.慕尼黑阴谋(√√) 2. 德国进波兰和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

二 次 世界 大战 的 爆发

时间: 地点:

参与者:德国 、意大利 、法国 、英国

尼黑阴谋

内容: 实质是: 影响:将 推向了顶峰,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野心,加速了 。

战争的爆发

时间:

爆发的标志:

时间:

经过: 保卫战的胜利,击破了德军“”天下无敌的神话。

影响:标志着 战争的爆发,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

争的

进一

步9时间:

扩) 日本偷袭地点:大

珍珠港 A. B.纵容了法西斯的侵略

影响:使二战规模扩张到

C. D.引发了德国的烦犹浪潮

2.希特勒在他的《我的奋斗》一书中宣称:“不能用和平的方法取得的东西,就用拳头来夺取。”上台后,他违背了《凡尔赛和约》,首先吞并了( ) A.匈牙利 B.法国 C.捷克斯洛伐克 D.奥地利

第三部分 第二次世界大战

3.英国首相张伯伦从慕尼黑回到伦敦时在机场挥舞着《慕尼黑协定》宣称:“我们这一代的和平应经得到保证”,说明英法策划慕尼黑会议的意图是( )

第6讲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A.制裁德国 B.牺牲捷克斯洛伐克换取一时的和平 C.促使德国加紧侵略 D.帮助捷克斯洛伐克

9

4.“我不知道你们的国家是否会从慕尼黑做出的决定中得到好处,但肯定无疑的是,我们不会是最后一个受害者。在我们之后,其他人也将遭受同样的命运。”这段话中的“我”指的是哪一个国家( )

A.德国 B.法国 C. 捷克斯洛伐克 D.英国

5.“We shall go on to the end „„We shall never surrender.”1940年的这句话最有可能出自哪一人物之口( )

A.英国丘吉尔 B.苏联斯大林 C.德国希特勒 D.中国蒋介石

(2)慕尼黑协定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张伯伦的预言正确吗?为什么?

(4)慕尼黑会议的最严重后果是什么?

6.1938年签订的《慕尼黑协定》纵容了哪个国家的侵略( )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美国 7.把绥靖政策推到顶峰的标志性事件是( )

A.纵容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 B.德国突袭波兰 C.不制裁德国干涉西班牙 D.《慕尼黑协定》的签订 8.《慕尼黑协定》的签订,最直接的受害者是( ) A.英国 B.捷克斯洛伐克 C.德国 D.奥地利 9.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标志是( )

A.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B.意大利吞并埃塞俄比亚 C.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 D.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

10.美国在太平洋战争初期的惨败与法国的迅速败亡的相同原因是( ) A.长期对侵略者推行绥靖政策 B.不适应侵略者的突然袭击 C.遭到了法西斯国家的联合进攻 D.国内军事物资不足 11.英法所推行的绥靖政策实质是( )

A.对法西斯的一种制裁 B.为了整个欧洲的和平与安宁 C.纵容法西斯入侵苏联消灭社会主义制度 D.为了抵制美国

12.美国总统罗斯福曾发表了“国耻日”演说,这里所说的“国耻日”应该是( ) A. 7月6日 B. 110月24日 C. 7月7日 D.12月7日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8年夏秋,英国首相张伯伦三次会见希特勒。第三次,与德.意.法政府在德国慕尼黑城签订协定之后,他飞回伦敦对群众说:“这是我们时代的和平,我建议你们安然睡觉去吧!” 材料二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这是张伯伦政策的结果。 ——毛泽东 请回答:

(1)慕尼黑会议召开于哪一年?参加会议的首脑有哪几位?

10

5)简要谈谈你对“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理解? 6)慕尼黑阴谋的实质是什么?

第7讲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1.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2.雅尔塔会议(√) 3.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攻克柏林(√) 时间: 地点:

参加国: 国际反法西斯

建立的标志: 的发表

联盟的建立

该条约内容: 该联盟建立的意义或作用:

(【学习目标】【知识引导】

【自主检测】 一、选择题

1.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 A..苏联卫国战争开始 B.太平洋战争爆发 C.《联合国家宣言》发表 D.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

2.联合国在促进世界和平与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决定成立联合国是在(A.巴黎和会上 B.华盛顿会议上 C.雅尔塔会议上 D.慕尼黑会议上 3.有关雅尔塔会议内容德国报导中,不应出现的是( )

A.决定彻底消灭德国的法西斯主义 B.决定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C.苏联承诺对日本作战 D.决定建立联合国

4.1943年2月,罗斯福在致斯大林的一封贺信中说:“是你们制止了侵略浪潮,成为盟军反侵略战争的转折点。”“这一转折点”是( )

A.萨拉热窝事件 B.诺曼底登陆 C.斯大林格勒战役 D.攻克柏林

5.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能够结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 原因是( ) A.战略上的需要 B.面临这共同的敌人 C.绥靖政策的破产 D.国际会议的促成 6.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了决定性作用的是( ) A.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 B.诺曼底登陆的成功 C.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D.雅尔塔会议的召开

7.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上空前的浩劫,几千万人失去了生命,无数的财产被毁。下列发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战役,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诺曼底登陆 ②百团大战 ③日本偷袭珍珠港 ④斯大林格勒战役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③②①④ D.②③④① 8.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给人类的历史启迪是( )

①法西斯主义是人类的大敌 ②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可以开展合作 ③小国作用不大,应注意依附大国 ④和平来之不易,悲剧不应重演 A.①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那场战争中,苏联军民以钢铁般的意志和无所谓惧的气概,浴血奋战,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在那场战争中,中国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以顽强不屈的精神和众志成城力量战胜了凶残的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胡锦涛 请回答:

(1)材料二中“那场战争”指什么战争?

(2)材料二中胡锦涛认为中国和苏联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贡献。请分别写出中苏两国在这场战争的一次重大战役。

(3)“那场战争”结束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4)时光飞逝,“那场战争”已经结束60周年了,它给人类带来的伤痛让全世界人民至今都不能忘记。根据所学知识,写出你最想说的一句话。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①④③② D.④①②③

9.1940年12月,罗斯福说:“过去两年的经验已无可怀疑地证明,任何国家都不能姑息纳粹,我们知道,一个国家只有以彻底投降为代价才能与纳粹和平。”下列哪个国家的事实证明了这一论断( ) A.英国

B.法国 C.苏联

D.波兰

10.“我没什么可以奉献,有的只是热血、辛劳、眼泪和汗水。”发表这段演说的是( ) A.美国总统罗斯福

B.中国元首蒋介石 C.英国首相丘吉尔 D.苏联元首斯大林

11.丘吉尔说:“俄国的灾难就是我们的灾难,我们要给俄国和俄国人民以一切可能的援助。”他持这种观点是因为( )

A.丘吉尔同情苏联 B.丘吉尔讨好苏联 C.英、苏面临共同敌人 D.欺骗国际舆论 12.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正式成立的标志是( ) A.苏联卫国战争开始 B.太平洋战争爆发 C.《联合国家宣言》发表 D.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 13.1942年,某位记者不可能作出的战地报道是( )

A.雅尔塔会议中三方代表激烈的争论 B.美、日在太平洋地区激烈争夺 C.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建立 D.斯大林格勒战役激战犹酣 14.如右图,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这次战役,对整争进程所起的重要作用是( ) 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 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 辟了打击德军的欧洲第二战场 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的战争

15.1943年2月,罗斯福在致斯大林的一封贺信中说:“是

制止了侵略浪潮,成为盟军反侵略战争的转折点。”“这一转折点”是( )

D.②③④

A.萨拉热窝事件 B.诺曼底登陆 C.斯大林格勒战役 D.攻克柏林

16.联合国在促进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决定组建联合国是在( ) A.巴黎和会上 B. 华盛顿会议上 C. 雅尔塔会议上 D. 开罗会议上

17.1945年的某一天,在日本东京湾的美国重型战舰“密苏里号”甲板上,日本代表正式 签署投降书。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这一天是( )

A.5月8日 B.8月15日 C.9月2日 D.9月9日 18.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历史事件,正确的是( )

①德军突袭波兰 ②苏军保卫斯大林格勒 ③盟军诺曼底登陆 ④日军偷袭珍珠港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④②③ D.①②④③ 19.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 )

你们个战A.使B.成C.开D.结

第三部分测试题

一、选择题(共20分)

1.慕尼黑协定的主要内容是( ) A.英、法同意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B.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10天之内把苏台德等地割让给德国 C.同意希特勒在东欧和中南欧自由行动 D.建议召开英、法、德、意、波会议

2.1938年9月,德、意、英、法四国签订了《慕尼黑协定》。这一协定体现的政策被称为绥靖政策,它所造成的恶劣影响是( )

A.使德国建立了法西斯政权 B.纵容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 C.引发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D.引发了德国的反犹狂潮 3.1938年签订的《慕尼黑协定》纵容了哪个国家的侵略( )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美国

4.“我不知道你们的国家是否会从慕尼黑做出的决定中得到好处,但肯定无疑的是,我们不会是最后一个受害者。在我们之后,其他人也将遭受同样的命运。”这段话中的“我”指的是哪一个国家( )

A.德国 B.法国 C. 捷克斯洛伐克 D.英国 5.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是( )

①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②英、法对德、意、日的法西斯侵略行为实行绥靖政策 ③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④经济危机的影响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6.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时间是( )

A.1938年9月 B.1939年9月 C.1941年6月 D.1941年12月

7.德国进攻波兰之前,英国政治家反复强调“不值得为波兰战争”,还说“波兰作为一个殉道者比作为一个主权国更有利于英国”。英国考虑的是( ) A.波兰的存在与否无关英国利益 B.帮助波兰会消耗实力

C.波兰灭亡后利于德国进攻苏联 D.波兰的灭亡更有利于英国与德国合作 8.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①德军突袭波兰 ②德军空袭英国 ③德军突袭苏联 ④德军侵入捷克斯洛伐克

A.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 C.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B.法西斯侵略战争的非正义性 D.美国对日投掷原子弹与苏联对日宣战

第四部分 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

第8讲 美国经济的发展

【学习目标】

1.二战后美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特点(√√) 2.美国新经济的特点(√) 【知识引导】

战后的繁荣

时间:20世纪

③ 地区:

危机原因: 引发了1974年—1975年世界性经济危机。

危机与调整

经济调整: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以后,美国政府进行了经济调整,使美国成为 。

20.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给人类的历史启迪是( )

①法西斯主义、军国主义是人类的大敌 ②不同社会意识形态的国家之间可以开展合作 ③和平来之不易,悲剧不应重演 ④面对人类公敌,我们应该单打独斗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二、材料题(共1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位新任首相在1940年5月13日就职演说:“你们问,我们的政策是什么?我说,我们的政策是用上帝所给予我们的全部能力和全部力量在海上、陆地上和空中抗争;同一个在邪恶悲惨的人类罪恶史上还没有见过的穷凶极恶的暴政进行战争。这就是我们的政策。你们问,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我可以用一个词来答复:胜利——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取胜利„„”

材料二 1942年初,中苏美英等26个国家的代表齐集华盛顿,共同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形成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在此基础上,1945年10月,联合国成立,其主要宗旨是维护国际国际和平及安全,促进国际友好合作。

材料三 二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它给世界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世界上80%的人口被卷入战争5000金万人死亡,直接军费开支及物资损失达5万多亿美元。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一位新首相”指的是谁?(1分)材料中“同一个在邪恶悲惨的人类罪恶史上还没有见过的穷凶极恶的暴政进行战争”的“战争”指的又是什么战争?(1分)战争爆发的标志是什么?(1分)

(2)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标志是什么?(1分)它对反法西斯战争产生了什么作用?(1分)

(3)根据材料,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1分)

(4)从上述材料和问题中,你能得到哪些启示?(2分)

(5)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浩劫,请就如何维护世界和平,避免战争谈谈看法。(2分)

国 经 济发 展

时间:

新经济的出现

主要特征:

主要的代表企业:

【自主检测】 一、选择题

1.二战以后,西方大国中惟一一个没有被削弱,反而更为强大的国家是( )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日本 2.下列关于美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1783年美国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而独立

B.二战后美国登上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的宝座 C.一战后美国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工业大国 D.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

3.二战后美国经济迅猛发展的原因不包括( ) A.战时的资本积累 B.政府有效的财政政策 C.科学技术的进步 D.美国的“冷战”政策 4.1974—1975年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 A.美国经济地位下降 B.军费开支增大 C.中东石油价格猛涨 D.通货膨胀严重 5.美国在二战以后的繁荣出现在( )

A.20世纪五六十年代 B.20世纪六七十年代 C.20世纪七八十年代 D.二十一世纪 6.美国是全球高科技人才最集中的地方之一,(这里)“每天都会诞生许多科技发明.创造巨大的财富”,(这里)“也是美国战后经济发展的一个奇迹..”,“这里”是指( ) A. “硅谷” B. “光谷” C.NSDQ D.纽约曼哈顿华尔街 7.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负债国是在( )

A.20世纪五六十年代 B.20世纪六七十年代 C.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 D.20世纪九十年代 8.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的主要特征是( )

A.高速度、低通货膨胀 B.改善人民生活、缓和社会矛盾 C.信息化和全球化 D.高速度、低失业率 二、非选择题

9.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是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

10.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所显现出来的主要特征是 、 。 11.高科技特别是信息茶叶的发展是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的主要推动力,并产生了诸如像 、 、 等世界上最大的信息产业公司。

第9讲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的发展

【学习目标】

1.欧洲联盟(欧盟)(√) 2.二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 【知识引导】 ① 西欧经济的恢复

与发展的原因

② ③ 欧洲的联合

成立时间: 全称: 西欧盟的旗帜: 欧

欧盟的成立

济① 和目的

日本 经结果:欧盟成为

济 的①

③核心是确立了 战略

④ 结果:使日本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成为 日本的崛起

。 影响:经济地位的提高也使得日本的国际地位得到了加强。 如:1964年日本成功举办了第十八届 ;

同时日本还凭借其经济地位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军费开

支剧增,引起了亚洲邻国的关注和不安。

【自主检测】 一、选择题

1.二战后,日本和西欧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共同原因有( )

①美国的经济援助 ②采用先进的科技成果 ③大力发展教育,走“科教兴国”之路 ④制定了恰当的经济政策 ⑤ 推行非军事化,没有沉重的军费负担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欧元(EURO.€)的出现,反映了( )

A.美元的贬值 B.欧洲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 C.英镑地位的下降 D.欧洲政治一体化趋势的加强

3.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发展。下列不是日本经济发展原因的是( ) A.美国的扶持 B.引进国外大量的先进技术 C.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D.大力发展教育和科技 4.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促使日本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是( )

A.举办奥运会 B.苏联解体 C.实行“科技立国策略” D.美国的军事订单 5.数据图表能给我们提供很多重要的信息。分析下面的《20世纪50—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率简表》,我们不能得到的信息是 ( ) A.日本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 B.联邦德国在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经济增长最快 C.英国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经济增长最慢 D.美国丧失了资本主义世界头号经济强国的地位

下图为1870年—1970奶奶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平均增长率变化示意图。根据图示完成6.7两小题:

6.造成图中1913——1950年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率

较低的原因有( )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 ②第二次世界大战 ③中东战争 ④世界经济大危机 A.①② B.①②③ C. ①②④ D.②③④ 7.促使图中1950年-——1970年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第三次科技革命 B.“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C.“冷战”的结束 D.欧盟的建立

8.雨果曾说过:“(总有一天)所有的欧洲国家都将紧紧

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下列“高于国家的整体”的组织是( ) A.联合国 B.亚太经合组织 C.欧洲联盟 D.上海合作组织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出于本国的战略需要,开始扶持日本。同时,日本政府制定了适当的经济政策,引进最新的科学技术成就,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的近二十年间,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成为权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请回答:

(1)从材料二可知,二战后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诸多因素中,最有远见的措施是什么?

(2)欧洲(西欧)和日本战后的崛起,对世界经济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第四部分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分)

1.二战后初期,当欧洲和亚洲的许多国家还是一片废墟的时候,美国1945~1969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却翻了一番还多,原因是由于( )

①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利用高新技术成果改进传统工业生产技术 ②美国政府的财政扩张政策

③政府注意改善人民生活,营造有利环境 ④占据了广阔的国际市场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二战后美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包括( )

①占据广阔的国际市场 ② 限制利用高新技术成果改进传统工业的生产技术 ③ 大力发展科技教育 ④ 改善人民生活,创造有利的发展环境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3.以研发电脑芯片而得名的美国“硅谷”今后可能因大力开发太阳能而成为“太阳谷”。这表明二战后美国重视( )

A.改善人民生活 B.发展跨国公司 C.发展高新工业 D.降低生产成本 4.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经济发展最迅速的地区是( ) A.中部和西部 B.东部和中部 C.西部和南部 D.中部和南部 5.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负债国是在( ) A.20世纪二三十年代 B.20世纪五六十年代

C.20世纪七八十年代 D.20世纪80F代中期以后 6.20世纪70年代,引发世界性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是( ) A.美国经济衰退 B.人口大量增加

C.失业人数剧增 D.中东产油国大幅度提高油价 7.20世纪90年代美国政府采取的措施有( )

①进行社会经济改革 ②加大发展教育、科技事业的力度 ③促进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发展 ④加速对外军事扩张的步伐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⑧ D.②③④ 8.美国新经济的主要特征是( )

A.信息化和全球化 B.范围广、影响大 C.信息化和效率化 D.高速度、低失业率

9.美国、西欧以及其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了战后经济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是在( ) A.50~70年代 B.70~80年代 C.90年代 D.21世纪

10.通过建立无内部边界的空间,加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建立最终实现统一货币(欧元)的经济货币联盟,„„在国际舞台弘扬联盟的个性,材料中的“联盟”指的是( ) A.三国同盟 B.国际联盟 C.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 D. 欧洲联盟 11.欧洲联盟正式建立的时间是( )

A.1995年1月1日 B.1993年 C.1939年9月1日 D.20世纪60年代 12.欧盟建立后( )

①欧盟各国将统一使用欧元 ②力求在外交和国家安全等方面步调一致 ③欧盟成员国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④和美国争夺霸权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②③ 13.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是( )

A.日本 B.美国 C.欧盟 D.德国

14.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曾预想说:“一种欧洲大陆的货币将引导2亿欧洲人结束多种货币共存的荒谬局面。”2002年1月1日这种梦想开始变成现实,欧洲人有一个触摸得到得欧洲——“口袋里的欧洲”,是因为欧洲人开始使用( )

A.欧元 B.亚元 C.日元 D.美元

15.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发展。下列不是日本经济发展原因的是( ) A.大力发展教育和科技 B.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C.日本政府制定了符合本国国情的政策 D.美国的扶持

16.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是 ( )

A.德国 B.日本 C.英国 D.法国

17.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促使日本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是( )

A.从走军国主义之路 B.伊拉克战争 C.美国的军事订单 D.实行“科技立国”策略 18.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最主要是通过( ) 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干预经济 B.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C.美国的经济援助 D.对殖民地的掠夺

19.20世纪70年代以后,资本主义世界开始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这三“足”是( ) A.欧盟、日本和中国 B.欧盟、美国和日本 C.美国、日本和中国 D.美国、日本和俄罗斯

20.1984年日本文部省大臣在北大的演讲中指出:“日本是缺乏资源的国家,是教育作用开发人的脑力、心中的智慧资源和文化资源的。这是今天日本在经济上、社会上获得发展的原动力。”根据材料可见,当今日本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

A.大量进口原料 B.大力发展科技教育 C.美国的经济援助 D.推行非军事化 二、材料题(共1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国内生产总值指数表(1913年指数为100)

材料二 西欧和日本都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朋友,是的。盟国,是的。但是,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的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的一次演说

阅读以上资料,联系学过的知识,请你思考:

(1)根据材料一表格,你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哪个国家经济增长最快?原因有哪些?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你认为有哪些国家或国家联盟构成了对美国的经济威胁?他们的共同原因是什么?这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都处于哪一时期?这一时期我国正进行着什么运动使我国丧失了经济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3)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对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

何启示?

第五部分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第10讲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学习目标】

1.赫鲁晓夫改革(√) 2.戈尔巴乔夫改革(√) 3.苏联解体(√) 【知识引导】 背景:1953年斯大林逝世。1956年在苏共“二十大”上赫鲁 晓夫错误的全盘否定斯大林,但也为改革埋下了伏笔。 赫鲁晓夫改革时间:1956——

结果:改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 ,但并未 根本改变苏联高度

联 的改勃列日涅夫改革

革时间:

与 解戈尔巴乔夫改革

重点:首先是 ,

然后又转向 , ②

八一九事件:时间:

结果:戈尔巴乔夫失去了领导国家的威望和能力,

【自主检测】 一、选择题

1.斯大林去世后,上台的苏联领导人是( )

A.赫鲁晓夫 B.勃涅日列夫 C.戈尔巴乔夫 D.叶利钦 2.关于赫鲁晓夫的改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改革主要涉及政治、经济两大方面 B.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C.并未根本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D.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

3.关于苏联改革,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把苏联改病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死了”。这句话中“改死了”即指苏联解体。从实质上分析,苏联解体是( ) A.国家已经四分五裂 B.国家名称发生变化 C.社会制度发生变化 D.执政党失去了政权 4.下列重大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苏联解体 ②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

③欧洲联盟成立 ④世界贸易组织成立(WTO ) A.②④①③ B.②①③④ C.④②①③ D.④①②③

5.1991年底,一位老人满含热泪地对记者说:“遗憾的是,列宁创建的国家没有了,我们引以为骄傲的莫斯科已不再是各族人民的首都。”与以上描述有关的事件是( ) A.第二次世界大战 B.苏联解体 C.德国统一 D.伊拉克战争 6.1991年底,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宣告解体。此时,担任苏共

中央总书记(右图)的是( )

A.戈尔巴乔夫 B.列宁 C.斯大林 D.赫鲁晓夫 7.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存在了( )

A.61年 B.71年 C.70年 D.69年 二、非选择题

8.对苏联和国家共产主义运动产生极大影响的是苏联“ ”和赫鲁晓夫的

“《 》”。

9. 因改革带来的各种社会矛盾突出而被迫下台的时间是 年。

1.匈牙利改革(√) 【知识引导】

【自主检测】 10.戈尔巴乔夫上台以后,苏联的政治体制发生了急剧变化,主要表现是由 制转变为 制, 权利分散。

11.苏联彻底解体的时间是 ,这个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共存在了 。这时一、选择题

1.在东欧社会主义改革中,取得显著成就的是( )

控制全局的俄罗斯领导人是 。

第11讲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

【学习目标】

背景: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大多按照 模式进行经济建设

领导人:

匈牙利改革

政治上: 措施

经济上: 东结果:卓有成效,使匈牙利被誉为 “ ”

欧社会根本原因: 体制严重阻碍经济发展。 主表现: 负担沉重,通货膨胀,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下降 义国时间: 家

① 一分为五

东欧剧变

概况

② 一分为二

统一: 统一。

A.中国改革 B.匈牙利改革 C.苏联改革 D.捷克斯洛伐克改革 2.曾一度被誉为“东欧消费者的天堂”指的是( ) A.苏联 B.南斯拉夫 C.波兰 D.匈牙利 3.发生“布拉格之春”事件的国家是( )

A.罗马尼亚 B.保加利亚 C.捷克斯洛伐克 D.民主德国 4.发生东欧剧变的最主要原因是( )

A.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管理体制阻碍的经济发展 B.东欧各国共产党软弱无能 C.各东欧国经济每况愈下,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下降 D.人们要求克服个人崇拜 5.1991年随着“柏林墙”的倒塌,( )两国实现了统一

A.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 B.中国和台湾 C.朝鲜和韩国 D.捷克和斯洛伐克 6.苏联和东欧剧变的实质是( )

A.更改国名 B.改变领导人 C.改变执政党 D.社会制度的根本改变 7.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给我们的深刻教训有( )

①没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②没有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③没有与苏联结盟 ④没有走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 ⑤没有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出发点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②⑤ D.①②③ 二.非选择题

1.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一些欧洲和亚洲国家相继走上了 道路,社会主义由一国扩大

为 国家。

2.1968年,试图摆脱苏联控制的 改革,被 残酷镇压。

3.东欧剧变以后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 和 。

第五部分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分)

1.1953年斯大林逝世后,在苏联开始进行改革的是( ) A.勃列日涅夫 B.赫鲁晓夫 C.戈尔巴乔夫 D.契尔年科 2.对赫鲁晓夫改革评述不正确的选项是( ) A.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B.改革并未根本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C.进入60年代改革带来的各种矛盾日益突出 D.改革使苏联由一党制变为多党制

3.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首先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哪个领域( ) A.政治领域 B.经济领域 C.军事领域 D.外交领域 4.戈尔巴乔夫改革后的苏联政体是( )

A.无党制 B.一党制 C.两党制 D.多党制 5.“八一九”事件后,掌握苏联国家大权的是( ) A.戈尔巴乔夫 B.叶利钦 C.赫鲁晓夫 D.斯大林

6.1991年底,一位老人满含热泪地对记者说:“遗憾的是,列宁创建的国家没有了,我们引以为骄傲的莫斯科已不再是各族人民的首都。”与以上描述有关的事件是( ) A.第二次世界大战 B.苏联解体 C.德国统一 D.伊拉克战争 7.苏联解体是在( )年底

A.1990年 B.1991年 C.1992年 D.1993年 8.对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评价不正确的是( ) A.使苏联由一党制转变为多党制 B.使国家权力分散

C.各加盟共和国脱离苏联的趋势加强 D.没能突破斯大林模式的制约 9.导致冷战结束、两极格局终结的历史事件是( )

A.东欧剧变 B.苏联解体 C.美国霸权地位的衰落 D.世界经济力量的多极化 10.东欧剧变开始的时间是( )

A.20世纪60年代 B.20世纪70年代 C.20世纪80年代末期 D.21世纪初 11.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实质是( )

A.各国政党变化 B.各国国名变化 C.外交关系的变化 D.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12.东欧剧变的根本原因是( )

A.东欧各国照搬苏联模式 B.东欧多数国家发展缓慢

C.戈尔巴乔夫的改革给东欧国家松绑 D.西方推行“和平演变”策略的结果

13.1991年12月25日,红蓝白三色旗取代了镰刀锤子红旗,以此为标志的苏联在历史上存在了( ) A.67年 B.68年 C.69年 D.70年

14.曾一度被誉为“东欧消费者的天堂”的匈牙利也发生了社会剧变,我们从东欧剧变中得到的启示是( )

A.根据本国国情建设社会主义 B.优先发展重工业 C.建立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 D.坚持计划经济体制 15.1968年被苏联镇压的改革发生在( )

A.匈牙利 B.罗马尼亚 C.南斯拉夫 D.捷克斯洛伐克 16.东欧剧变后,一分为五的国家是( )

A.捷克斯洛伐克 B.南斯拉夫 C.匈牙利 D.波兰 17.东欧社会主义建设走弯路的主要原因是( )

A.受西方势力干涉 B.因民族矛盾加剧 C.按斯大林模式进行 D.因党派之间斗争 18.匈牙利在政治方面的改革包括( )

①改善党的领导 ②发扬社会主义民主 ③健全法制 ④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9.现在如果你去欧洲旅游,你不可能去的国家是( )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捷克斯洛伐克 20.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给我们的深刻教训有( )

①没有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出发点 ②没有与美国搞好关系 ③没有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④没有走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 ⑤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A.①② B.①④⑤ C.①②⑤ D.①③④⑤ 二、非选择题 (共10分) 21.配伍题(共3分)

东欧剧变后一分为二的国家 德国 东欧剧变后一分为五的国家 捷克斯洛伐克 东欧剧变后实现统一的国家 南斯拉夫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7分)

1991年12月25日晚,苏联最后一任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发表电视讲话,宣布辞去苏联总统的职务,同时,飘扬在克里姆林宫上空的苏联国旗——镰刀锤子红方旗徐徐降下,代之而起的是白、 蓝、红三色的俄罗斯国旗,至此,存在了约七十年之久的苏联最终解体。 请回答:

(1)二战后到苏联解体前世界格局是用什么体系来维系的? (2)继戈尔巴乔夫之后入主克里姆林宫的俄罗斯领导人是谁? (3)苏联这个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一共存在了多少年? (4)苏联的解体,世界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5)苏联的解体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我们可从中吸取什么教训?

第六部分 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

第12讲 亚非拉的奋起

【学习目标】

1.印度独立(√) 2.非洲独立年(√) 3.纳米比亚(√) 【知识引导】 ①印度独立前曾是 的殖民地 ② 年实行“ ” 亚洲国家的③领导人:

独立与振兴

【自主检测】 一、选择题

1.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对帝国主义在亚洲的殖民体系冲击最大的是( ) A.埃及的独立 B.印度的独立 C.古巴的独立 D.纳米比亚的独立

2.印度独立运动领导人尼赫鲁曾说:“今天我们结束了一个厄运的时代,印度再次发现了自己。”

曾经给印度造成“厄运”的殖民国家是( )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日本

3.在参观南亚国家科技成果展览时,李强看到一个国家展出了原子能和生物方面的成就,但标明这一国家的标签不见了。李强根据自己的判断,认为取得这一成就的国家是( ) A.日本 B.巴勒斯坦 C.孟加拉 D.印度 4.20世纪90年兴起的亚洲四小龙是指( )

A.韩国、日本、台湾、香港 B.韩国、新加坡、台湾、香港 C.日本、台湾、香港、文莱 D.韩国、新加坡、香港、日本 5.下列人物中,为民族解放运动或民族独立作出了重要贡献的有( ) ①华盛顿 ②拿破仑 ③纳赛尔 ④尼赫鲁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6.宣告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寿终正寝的事件是( )

A.南非彻底结束种族隔离制度 B.1999年巴拿马收回巴拿马运河的主权

C.1960年“非洲独立年” D.1990年纳米比亚的独立 7.一年之内,就有17个非洲国家获得独立,这一年是( ) A.1945年 B.1960年 C.1970年 D.1990年

8.某班同学以“亚、非、拉美的独立与振兴”为题分四个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在每组收集的证据中不正确的是( )

A.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帝国主义在亚洲殖民体系彻底崩溃。 B.玻利瓦尔领导了西属拉美独立运动

C.1947年“印巴分治”后尼赫鲁出任印度共和国第一任总理 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以来,印度政府努力发展生产,经过几十年的奋斗,印度已经建立起部门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实现了粮食的基本自给,特别是在科学技术方面取得了较大成果。但是,由

于人口膨胀.环境恶化.民族宗教矛盾复杂及周边局势紧张等因素,严重阻碍了印度经济的发展。

——《世界现代史》下册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简要说明印度独立后经济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

(2)材料一所说的印度面临的“周边关系紧张”主要是指什么?请简述其产生的历史根源。

【自主检测】 一、选择题

1.一战结束以后, 国根据“委任统治”原则取代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成为巴勒斯坦地区的统治者( )

A.法国 B.英国 C.美国 D.国

2二战后,中东地区战火频仍。引发第一次中东战争的直接原因是( )

A.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 B.以色列建国 C.伊拉克入侵科威特 D.巴勒斯坦宣布建国

3.由于阿拉伯国家没有接受联合国的“巴以分治”决议,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之间共发生了

第13讲 动荡的中东地区

【学习目标】

1.巴以冲突(√√√) 【知识引导】

战火频仍的中东① 背景:一战后, 获得了巴勒斯坦地区的“委任统治权”,并大力支持犹太复国主义。

② 二战后,联合国在美英支持下通过了“ ”决议即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两个国家 和 。 ③ 1948年 建国,引发了第一次中东战争,前后爆

(次)中东战争( )

A.五次 B.三次 C.四次 D.一次 4.中东问题的关键是( )

A.巴以冲突 B.石油之争 C.宗教问题 D.大国干预 5.在中东,素有世界“石油库”之称的战争要地是( ) A.红海地区 B.黑海地区 C.海湾地区 D.地中海地区

6.学习历史也要关注现实。有这样一个热点地区,它的地理位置和战略位置极为重要,石油资源十分丰富,是列强的必争之地,由历史原因造成的当地民族矛盾和宗教矛盾错案复杂。这一地区是( ) A.巴尔干半岛 B.巴拿马 C.阿富汗 D.中东地区 7.巴勒斯坦首都耶路撒冷是三大宗教的“圣城”,这三大宗教是( )

21

动荡

发了四次中东战争

A.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 B.基督教、伊斯兰教、道教 C.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 D.基督教、佛教、道教 8.右图被称为“历史性的握手”,在美国的斡旋下,哪两个国家(政权)的代表握手言和( )

A.印度和巴基斯坦 B.以色列和巴勒斯坦 C.巴基斯坦和阿富汗 D.以色列和纳米比亚 二、非选择题

11.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主要矛盾,都有需要解决的根本任务,这个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就是那个时代的主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下面是当今常见于各种媒体对几种伙伴关系的基本表述: 中俄:面向21世纪的平等与互信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中美:致力于建立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 日俄:创造性合作伙伴关系。 美日:全球性合作伙伴关系。 中日:和平与发展合作伙伴关系。 请回答:

(1)材料二说明了当今世界的主题是什么?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几种伙伴关系出现的原因。

(2)请你为“建设和谐世界”提出两点建议。

4.印度人民挣脱了 殖民统治( ) A.美国 B.英国 C.中国 D.法国

5.20世纪五六十年代经济迅速发展,成为亚洲”四小龙”的国家的有( ) ①新加坡 ②泰国 ③印度尼西亚 ④韩国 A.①② B.②⑧ C.①③ D.①④

6.二战后一直到上世纪末,非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

①掀起了民族独立运动浪潮 ②殖民体系的逐步瓦解 ③经济迅速发展 ④古老文明的复兴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⑧

7.标志着欧洲殖民者入侵和奴役非洲长达500年的历史结束的事件是( ) A.1952年埃及“七月革命” B.1999年巴拿马收回巴拿马运河的主权 C.1960年“非洲独立年” D.1990年纳米比亚的独立

8.20世纪60年代对于非洲来说是一段值得纪念的历史,因为就是在其中的一年中有17个 国家取得独立,这一年也被称为“非洲独立年”,这一年是( ) A.1960年 B.1970年 C.1962年 D.1964年

9.1959年,推翻美国傀儡政权统治,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是( ) A.古巴 B.巴拿马 C.巴西 D.印度

10.到1999年巴拿马人民从 手中最终收回了巴拿马运河的全部主权( )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巴西

1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各国在维护民族主权的斗争中,收回运河主权的有( ) ①埃及 ②古巴 ③巴拿马 ④印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第六部分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分)

1.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对帝国主义在亚洲的殖民体系冲击最大的是( ) A.埃及的独立 B.印度的独立 C.中国的独立 D.纳米比亚的独立

2.二战后,英国被迫对印度实行印巴分治,印度获得独立,其中的“巴”指的是( ) A.巴勒斯坦 B.巴拿马 C.巴基斯坦 D.巴西 3.最终赢得印度独立的领导人是( )

A.甘地 B.尼赫鲁 C.罗斯福 D.斯大林

12.一战结束以后, 国根据“委任统治”原则取代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成为巴勒斯坦地区的统治者( )

A.法国 B.英国 C.美国 D.中国

13.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引发第一次中东战争的一个直接历史事件是( ) A.英法侵略埃及 B.以色列在巴勒斯坦建国

C.埃及和叙利亚试图收回失地 D.以色列对阿拉伯国家发动突然袭击

14.学习历史也要关注现实。有这样一个热点地区,它的地理位置和战略位置极为重要,石油资源十分丰富,是列强的必争之地,由历史原因造成的当地民族矛盾和宗教矛盾错案复杂。这一地区是( )

22

A.巴尔干半岛 B.巴拿马 C.阿富汗 D.中东地区 1.杜鲁门主义(√) 2.美苏冷战局面的形成(√√) 15.中东问题的关键是( )

【知识引导】

A.英国对以色列的支持 B.阿拉伯对以色列的抵制 ①

原因

C.巴以冲突 D.犹太人大批移居巴勒斯坦 ②

16.巴解组织著名领导人是( )

冷战政策

A.卡斯特罗 B.拉宾 C.阿拉法特 D.佩雷斯 ①手段:

概念

二、非选择题 ②目的:

17.配伍题(3分)

开始的标志: 的出台。

1948年 纳米比亚独立

在政治上提出了 1956年 埃及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 在经济上推行了 (又称欧洲

1990年 以色列建国 复兴计划)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在军事上组建了 (简称:

材料 1947年11月29日,美苏不顾阿拉伯国家的反对,以美苏等33国赞成,阿拉伯等13国的

反对,英国等10国弃权,通过把巴勒斯坦“分治”,建立一个犹太国和一个阿拉伯国的“决 冷

战议” 根据该决议:约旦河西岸的整个巴勒斯坦土地分成两部分面积15850平方公里(占57%),中 在政治上重申坚持社会主义

的 在经济上组建了 人口60多万(占1/3)的犹太国;一个面积11000平方公里(占43%),人口130多万(占2/3) 对 在军事上组建了 (简称: ,

的阿拉伯国家。158平方公里的耶路撒冷市由联合国管理。 峙这一组织的成立标志着 格局的最终形成)

请回答:

时间: 年—— 年,共持续 年 (1)联合国“分治决议”公正吗?(1分)对谁有利?(1分)为什么?(1分) 具体表现(实例):1962年的

(2)联合国“分治决议”通过后,犹太人国家于何时建立什么国?(2分)与此同时哪一国宣布 美苏争霸

美国

结束在该地区的“委任统治”? (1分) 局部热战

苏联: (3)犹太国宣布建立以后引发的最直接后果是什么?(2分)

(4)根据材料,你认为巴以关系迟迟不能和平的最为棘手的问题是什么?(1分)

美苏争霸、两极格局最终结束的标志是: 。

(5)你认为巴以能最终实现和平吗?(1分)为什么?(2分)

【自主检测】 第七部分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一、选择题

1.二战后美国总统杜鲁门提出了“冷战”政策。下列有关“冷战”的意思表述正确的是(第14 讲 冷战中的对峙

A.进行局部战争 B.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经济封锁 【学习目标】

C.采取除武装进攻以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 D.同苏联断绝一切往来

23

2.二战后初期,美国总统杜鲁门指出:“世界已分为“极权政体”和“自由国家”两个敌对堡垒。【学习目标】

“杜鲁门在这里把世界分成“两个敌对堡垒”的标准是( ) A.国家社会制度的性质 B.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C.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 D.是否推行霸权政治

3.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是( )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北约的建立 D.华约的建立

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发动“冷战”的美国总统是( ) A.罗斯福 B.杜鲁门 C.肯尼迪 D.尼克松 5.美国提出的“杜鲁门主义”的实质是( )

A.干涉别国内政,称霸世界 B.与苏联争 C. 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D.复兴欧洲 6.1945年5月8日,美国驻苏参赞凯南说:“人们在欢呼雀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此处“刚刚开始”的“战争”是指( ) A.一战 B.二战 C.冷战 D.科索沃战争

7.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为首的“两极格局”最终形成的标志是( )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越南战争 C.朝鲜战争 D.华约的建立 8.美苏两极格局最终结束的标志是( )

A.美国与中国建交 B.苏联解体 C.赫鲁晓夫改革 D.中国的崛起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战后,美国的经济实力在资本主义世界中占压倒的优势,在军事上,美国除拥有庞大的海陆空军外,还垄断了生产原子弹的技术。

材料二 美国总统曾公然声称:“美国在世界上处于领导地位。”

材料三 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除了武装进攻以外的一切手段和敌对行动,这种那政策被称为“冷战”政策。

材料四 各缔约国同意对于欧洲或北美之一或数个缔约国之武装进攻,应视为对缔约国的全体之进攻。 ——《北大西洋公约》 请回答:

(1)根据以上材料,分析二战后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原因。 (2)美国“冷战”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的表现是什么? (3)美国推行“冷战”政策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

第15讲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1. 冷战结束后世界的多极化趋势(√√√) 【知识引导】

① 世界经济格局的 化,特别是 、 、 力量。

原因

② 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 ,它企图称霸世界、建立单极世界的野心不死。

③ 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是

“一超”是指:

表现

“多强”是指:

界政在新的世界格局形成过程中 越来越具有决 治格定性的作用。(而其核心竞争力就是教育和 )

局的多① 威胁世界和谐的因素有: 极化趋② 爆发的时间:

科索沃战争

③ 地点:

④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了 ,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严重违反了 基本准则。

① ⑤影响:科索沃战争表明

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体系(一战后)→ (二战后)→ (苏联解体、暂时形成)→ 将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24

【自主检测】 一、选

择题 1、 世

界格局

多极化趋

势出现的根

本原因是( ) A.两极格局的瓦解

B.军

事力量出现多极化

C.各国之间联系日益 D.经济格局出现多极化

2.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从而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其中“一超”是指( )

A.俄罗斯 B.中国 C.美国 D.欧盟

3.20世纪人类社会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一个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冷战,导致了世界格局的三次大变动。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出的特点是( ) A.两极格局 B.全球化趋势 C.由政治对峙向经济竞争过渡 D.多极化趋势

4.“冷战”结束后,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家和国家联盟的实力不断增强,对世界格局产生的重要影响是( )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 B.两极格局形成 C.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D.维也纳体系形成

5.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将是长期、曲折的斗争过程,能够表明这一现象的事件是 A.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B.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 C.欧洲共同体的成立 D.科索沃战争 6.在新的世界格局形成过程中越来越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的是( ) A.军事实力 B.经济实力 C.外交手段 D.文化吸引

7.小张探究 “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时,取材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美苏“冷战” 始末》 B.《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报告》 C.《“一超多强”局面的成因》 D.《萨拉热窝事件揭秘》 8.下列关于科索沃战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索沃战争是美国首次不经联合国发动的战争,严重削弱了联合国的作用 B.索沃战争是美国对世界多极化的挑战

C.索沃战争以南联盟的胜利而告终 D.国首次打出“人权高于主权”的幌子 9.2000年美国自1947年以来第一次在联合国人权委员会改选中落选说明了( ) A.洲盟国不再支持美国了 B.国的强烈反对 C.国没有同其他国家打好招呼

D.来越多的国家对美国借人权干涉别国内政、推行霸权主义做法的不满

10.20世纪以来,国际关系格局经历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两极格局到多极化趋势的演进,前两次格局与多极化趋势相比,不同点是( )

A.合作与对抗并存 B.大国作用举足轻重 C.在世界大战后形成 D.带有大国强权色彩 二、非选择题

11.20世纪人类社会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一个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冷战,导致了世界格局的三次大变动。某学校历史探究小组决定开展一次围绕上述内容的活动。同学们搜集到了以下材料: ①《凡尔赛和约》 ② 科索沃战争 ③北约组织 ④华约组织

25

⑤《九国公约》 ⑥苏联解体 ⑦欧盟旗帜 请你一起参与完成下表:

第16讲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学习目标】

1.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表现(√) 2.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知识引导】

①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东西方冷战结束, 成为世界的发展的趋势。

② 在 革命的影响下,各国经济势出现的原因

联系日益密切,任何一个国家经济都不可能孤立地发展下去,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 。

世界经济① 国家间经济交往的 逐渐减少。促进世界经济

的有利一面 的发展。

全球(积极、)

② 有利于各国参与世界经济的 ,在竞争中相互依

经济全球

存,共同发展

化的影响

① 一些跨国公司常常把一些 、 的不利的一面 企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② 国际经济风险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进一步加大。如:1997年的 中国在顺应 的同时,制定 有效措施,引进 ,学习 ,促

中国应对措施:进经济发展。

(1)2001年中国举办了

(2)2001年中国加入了

【自主检测】 一、选择题

1.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逐渐加强,主要是因为( )

A.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B.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减弱

C.世界形势出现和平.稳定局面 D.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差距缩小 2.集中体现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国际性组织是( )

A.世界贸易组组织 B.亚太经合组织 C.欧盟 D.联合国

3.当今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包括生产、流通和消费等领域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渗透,整个世界已经变成了一个小小的“地球村”。上述材料反映的是( ) A.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B.世界出现“一超多强”的格局 C.经济全球化 D.东欧剧变

4.据统计,2001年全球有跨国公司65000家,雇员5400万人,销售总额19万亿美元,生产总值占全球国民生产总值1/3以上,这表明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 ) A.区域化 B.多极化 C.全球化 D.社会化

5.张老师就某一国际组织给出了以下三个提示。你认为该国际组织是( )

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B.联合国 C.世界贸易组织 D.欧盟 6.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说明了( ) A.经济全球化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只有弊端 B.经济全球化是经济发展的一种趋势

C.各国在抓住经济全球化机遇的同时,也应对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挑战 D.经济全球化对于发达国家来说只有利处

7.1991年中国正式成为亚太经合组织成员国;2001年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一员。中国积极参与这两个组织主要是为了( )

A.确立中国在亚洲的领导地位 B.发挥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地位 C.扩大中国商品在世界各地的销售 D.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

8.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总趋势。下面关于经济全球化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经济全球化只对发达国家有利 B.各国、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 C.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逐渐消失 D.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有利有弊 9.下列属于20世纪人类面临的共同.需要全世界共同努力才能解决的问题有( ) ①全球沙漠化 ②温室气体致使气候恶化 ③大气和水资源污染不断加重 ④恐怖主义加剧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二、非选择题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6

材料一 当今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包括生产.流通和消费等领域相互联系、相互渗透, 整个世界已经变成一个小小的“地球村”。无数产品实行全球化生产,旅客可以乘飞机在24 小时之内到达世界上任何一个大城市,人们可以通过因特网在瞬间把信息发往世界各地,大 额资金可以通过国际结算,在几秒钟之内划到指定银行专用账户上。

材料二 20世纪是经济和文明飞速发展的时代,但人类社会却未能因此进入安宁太 平的理想境界,战争问题、人口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毒品问题、滋病和恐怖主义 等严重威协着人类社会。全人类共同面临的危机与挑战。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特点。举出体现这一特点的一个国际性组织名称。

(2) 材料一中提到的“飞机”、“因特网”分别属于哪一次科技革命成果?

(3)结合材料二中人类社会所面临的问题,你认为应该如何迎接这些挑战?

11.阅读下列材料。

一些跨国公司生产(销售)情况简表

请回答:

(1)材料二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哪一组织的成立最能体现这一趋势?

(2)你认为我国应该怎样应对材料二中所反映的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

第七部分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分)

1.二战后登上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宝座的国家是( ) A.美国 B.苏联 C.日本 D.德国

2.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是( )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北约的建立 D.华约的建立 3.杜鲁门主义的实质是( )

A.冷战开始 B.同苏联抗衡 C.援助西欧各国 D.加强对它国的干涉和控制 4.反映美苏两国剑拔弩张、争霸达到白热化的历史事件是( )

A.两极格局形成 B.古巴导弹危机 C.越南战争 D.朝鲜战争 5.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为首的“两极格局”最终形成的标志是( )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越南战争 C.朝鲜战争 D.华约的建立 6.20世纪50—80年代世界局势动荡的主要原因是 ( ) A.美苏争霸 B.地区冲突 C.民族矛盾 D.宗教冲突 7.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冷战政策表现的是( )

A.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C.欧洲复兴计划的实施 D.欧洲共同体的成立

8.既能在经济上稳定资本主义,防止西欧各国发生革命又能达到控制对方的一箭双雕之( ) A.冷战政策 B.杜鲁门主义出台 C.马歇尔计划实施 D.北约组织建立 9.两极格局结束和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开始的标志是 ( ) A.美国侵略朝鲜战争的失败 B.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C.美国侵略越南战争的失败 D.欧洲联盟的形成

10.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一超多强”的局面。其中的“一超”是指 ( ) A.欧盟 B.日本 C.中国 D.美国 11.在新的世界格局形成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 A.军事集团 B.经济实力 C.外交政策 D.人权问题 12.对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旧的世界格局已经终结 B.新的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 C.“一超多强”局面还会较长时间存在 D.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仍然存在

13.1999年5月8日,北约的导弹袭击了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导致了3人死亡,多人受伤和使馆建筑的破坏。这一世界外交史上罕见的大事件发生在下列哪次战争中( ) A.第五次中东战争 B.海湾战争 C.科索沃战争 D.伊拉克战争 14.下面关于科索沃战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科索沃战争是首次不经过联合国发动的战争 B.科索沃战争以南联盟的胜利而结束 C.科索沃战争表明世界格局多极化受阻 D.美国首次打出“人权高于主权”的幌子 15.2003年3月,美英联军绕过联合国发动伊拉克战争,表明了( ) A.世界多极化在不断发展 B.民族矛盾异常尖锐 C.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 D.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16.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是( )

27

A.和平与发展 B.反帝和争霸 C.独立与民主 D.合作和交流 17.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有( )

①国际投资增长 ②国际贸易增长 ③跨国公司的影响增大 ④慈善事业的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18.经济全球化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 )

①在竞争中处于相对劣势 ②既有利也有弊 ③提供了机遇 ④面临压力和挑战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9.世界贸易组织(WTO)成立的时间是( ) A.1945年 B.1947年 C.1995年 D.1999年

20.1991年中国正式成为亚太经合组织成员国;2001年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一员。中国积极参与这两个组织主要是为了( )

A.确立中国在亚洲的领导地位 B.发挥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地位 C.扩大中国商品在世界各地的销售 D.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 二、非选择题(共1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本小题共7分):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长期推行霸权主义政策,企图控制世界。80年代东欧发生剧变以后,1991年华沙条约组织解散,同年底苏联解体。美苏两大集团军事对峙的局面结束。以东西方“冷战”为特征的旧的世界格局不复存在。

材料二 国际形势的变化怎么看?旧的格局是不是已经完了,新的格局是不是已经定了?国际上议论纷纷,国内也有各种意见。„„现在旧的格局在改变中,但实际上并没有结束,新的格局还没有形成。和平与发展两大问题,和平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发展问题更加严重。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根据所学知识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回答:美国为争夺世界霸权,针对苏联提出了什么政策?(1分)政策的具体表现是什么?(3分)

(2) 材料一中的两大军事集团分别指的是什么军事集团?(1分)

(3)根据材料二回答:导致旧格局不复存在的标志是什么?(1分)

(4)在新旧格局交替过程中,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对世界和平与安定构成了重大威胁。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是什么?(1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本小题共3分):

材料一 1984年,位于印度博帕尔的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的一家大型化工厂发生严重的毒气泄漏事件,造成当地居民2500多人死亡。

材料二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之间的各种联系也日益紧密,人们关心的共同问题越来越多。例如合理利用能源、资源,保护环境等问题,已被提上议事日程。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国家的专家学者从不同的领域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并认为这一思想的确立是帮助人类社会从工业化的弊端中摆脱出来,走向新文明的一个有效途径。

——以上材料均摘自人教版教材《世界历史》第二册

根据所学知识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有何影响? (1分)

(2)材料二中提到“工业化的弊端”,请列举出你身边出现的工业化弊端的两个典型事例。(1分) (3)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如何对待经济全球化?(1分)

第八部分 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 第17讲 第三次科技革命

【学习目标】

1.第三次科技革命(√√√) 【知识引导】

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标志是: 而互联网技术则是该产业最 的发展方向,它将人类带入了 时代。

4、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最具潜力、对人类未来影响深远的技术是:

① 大大加快了 的速度,缩短了 的过程。

5、第三次科

技革命特点

② 科学各领域 ③ 新技术成为 ,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 所占的比重不

1、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时间: 2、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的标志:

第 三 次 科技革28 命

【自主检测】 一、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不是第三次科技革命取得的重大突破的领域的是( ) A.原子能 B.计算机 C.航空航天技术 D.蒸汽机

2.目前南京市中小学普遍开设了信息技术讲程,这与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哪一种技术的 飞速发展密切相关( )

A.航天技术 B.原子能 C.生物工程 D.计算机

3.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地区发生了大地震。此后不到半小时,消息即传遍全球。人们最快获此消息的渠道有可能是( ) A.报纸

B.杂志

C.电影

D.互联网

4.下列关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起源于美国 ②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

③范围大.影响大 ④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5.2007年10月,“嫦娥一号”发射成功,这是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又一里程碑。科技进步的同时也极大地改善了我们的生活,下列科技成果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是( ) ①乘坐火车出行 ②上网查资料 ③用手机与同学聊天 ④乘飞机去北京 ⑤开汽车自驾游 ⑥在电灯下看书 A.①② B.②③ C.⑤⑥ D.③⑤

6.“科学技术成果的商品化周期在19世纪为50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味30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缩短为7年,70年代后只需3至5年,现在可能更短„„”这段表述反映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 )特征

A.范围大、影响大 B.科学技术各领域之间相互渗透 C.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在大大加快 D.新科技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7.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历史上影响极大地三次科技革命,其相同点是( )

A.都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 B. 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

C.是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D.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二、非选择题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科技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以下是三次科技革命中的重大科技突破的成果:汽船、互联网、汽车、“多利”羊、蒸汽煤矿、“东方1号”载人飞船、内燃机、电灯、火车机车。

材料二 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为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相互竞争。发展中国家由于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在国际竞争中常常处于不利地位。

材料三 邓小平曾经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请回答:

(1)请你把材料1中的成果分别归入到三次科技革命中去。 第一次科技革命: 第二次科技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

(2)请你从材料一中选出一项20世纪对人类影响最大的科技成果,并说明其入选理由。

(3)迅猛而来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对世界各国都产生了强烈的冲击,你认为中国在这次科技浪潮中应该如何应对。

(4)你认为材料三说的有道理吗?请举出一个你身边发生的事例来加以说明。

9.科技革命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也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例如交通工具和信息技术的发明,就使人们的许多梦想变成了现实。 (1)请完成表格,并感受人类文明的发展。

29

注:表内的时间除了唐朝外特指历次科技革命开始的时间。

2.“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请你对如何减少科学技术的负面影响,提一点建议。

第18讲 现代文学和美术

【学习目标】

1.《美国悲剧》(√) 2.毕加索的《格尔尼卡》(√) 【知识引导】 所属国家: 作者:

意义或影响: 所属国家: 文学名著

作者:

意义或影响: 代 文

学所属国家:

与 艺作者:

意义或影响:

所属国家:

【自主检测】 一、选择题

1.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在经济一片繁荣的背后蕴藏着一场危机。美国作家德莱塞仿佛嗅到了危机的气味,出版了一本控诉美国社会制度的著作是( )

A.《哈姆雷特》 B.《美国的悲剧》 C.《神曲》 D.《战争与和平》

2.瞿秋白曾在题为《美国的悲剧》一文中指出,他的“天才,像太白金星似的放射着无穷的光彩”,

他是“描写美国生活得极伟大作家”。他是( )

A.罗曼·罗兰 B.列夫·托尔斯泰 C.德莱塞 D.贝克特 3.以不明主题而令人回味的文学作品是( )

A.《等待戈多》 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C.《老人与海母亲》 D.《战争与和平》 4.以其高度的艺术性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小说是( )

A.《静静的顿河》 B.《美国的悲剧》 C.《母亲》 D.《阿Q正传》

4.试验中学艺术小组决定建立一个绘画艺术网站,展示现代绘画艺术的成就。下列各项,你认为能入网页的是( )

A.达•芬奇及其《最后的晚餐》 B.凡•高及其《向日葵》 C.毕加索及其《格尔尼卡》 D.卓别林及其《摩登时代》

5.汤姆随母亲去参观世界名画展,刚进展厅就看到了名画《格尔尼卡》,他马上对母亲说,这幅画的作者是世界著名画家( )

A.毕加索 B.梵高 C.拉斐尔 D.米开朗基罗

6.“艺术家同时也是一个政治人物,他会经常关注悲欢激烈的事件,他从各个方面作出反映„„”这段话反映了一位艺术家的崇高的人格,他创作的绘画作品也反映了这一思想。这幅作品是( )A.《记忆的永恒》 B.《格尔尼卡》 C.《老人与海》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二、非选择题

30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它,给予我们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已经把我的 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这个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了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请回答:

(1)上述内容出自于哪一部文学名著以及它的作者是谁?

(2)你认为这段话给我们青年一代有哪些重要的启迪?

第19讲 现代音乐和电影

【学习目标】

1.爵士乐(√) 2.好莱坞(√) 【知识引导】 ①起源于: ②兴起的时间: ③兴起于: 爵士乐

④爵士乐的特点:

⑤爵士乐对其他音乐的影响: 现 代

⑥摇滚乐兴起于: ,它是一种独具魅力的 音 音

乐形式,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就是:“猫王” 埃尔维斯-普雷斯利 乐

以及迈克尔·杰克逊。

①诞生的时间: (中国电影诞生的时间是: )

【自主检测】 一、选择题

1.爵士乐兴起于( )

A.17世纪末 B.19世纪末20世纪初 C.20世纪四五十年代 D.20世纪80年代 2.爵士乐音乐因素来源于( )

A.欧洲流行音乐 B.中国古典音乐 C.美国乡村音乐 D.非洲黑人音乐 3.下列关于爵士乐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爵士乐起源于黑人音乐 B.即兴演奏使爵士乐形成了多种风格 C.爵士乐先在欧洲流行,尔后传到美国 D.爵士乐是现代音乐的一个典型代表

4.右下图是世界著名的娱乐业中心,它位于美国洛杉矶北郊,总是以独特的方式反映社会与时代的变迁。它被称为( )

A.电影“梦工厂 ” B.音乐之都 C.美术天堂 D.体育王国

5.下列关于好莱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20世纪末,好莱坞是国际娱乐的圣地,是世界电影的代名词,它位于美国纽约 B.这里汇集了著名的电影制作公司、著名导演、著名演员 C.拥有世界一流的电影制作技术和拍摄场地 D.摄制了许多闻名世界的各种不同类型的影片 二.非选择题 6.探究题

爵士乐(Jazz)最早来自非洲音乐。非洲音乐随着黑人奴隶一起传入北美,成为北美黑人奴隶的一种主要音乐形式。非洲音乐受到欧洲音乐的影响,产生了许多音乐形式,如布鲁斯和拉格泰姆等音乐形式。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的新奥尔良一带,黑人小型铜管乐队演奏布鲁斯(Blues)和拉格泰姆等乐曲为舞蹈伴奏时,产生了最初的爵士乐,当时人们称它为“新奥尔良爵士”。20世

纪初,以爵士乐为代表的流行音乐作为一种独立的形式逐渐发展成熟。早期爵士乐是即兴之作,多用鼓敲出节拍分明的节奏,小号吹出优美而有摇摆感的旋律,喧闹.狂热,这种令人兴奋的不协和音很快传播开来。那时的爵士乐师都不识谱,他们凭着良好的音乐素质.听觉和记忆来熟悉基本曲调及其和声结构,以此为主题作即兴变奏。这种节奏一个接一个,变化无穷,可以充分发挥爵士音乐家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即使后来爵士乐必须按谱演奏时,乐谱也只是记录乐曲的基本轮廓。1917年前后,白人也开始演奏爵士乐。此后,爵士乐在芝加哥.纽约一带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出现了一批著名的爵士音乐家如

L

美国,并流传到世界许多国家。爵士乐作为20世纪最流行的一种音乐形式,不仅影响了其他流行音乐形式,也影响了严肃音乐的创作。 请回答:

(1)爵士乐最早来自哪里?最早兴起于哪里?

(2)根据材料爵士乐的特征是什么?为什么?

(3) 布鲁斯的英文单词是“Blues”,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为什么?

5.21世纪对当今国际竞争起到重要决定作用的是 ( )

A.经济实力 B.军事实力 C.科技水平 D.外交实力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三次科技革命将人类带入了“蒸汽时代” B.第三次科技革命起源于德国

C.电力的广泛使用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 D.第三次科技革命起源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 7.下列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的是( ) A.蒸汽机和火车机车 B.内燃机和飞机 C.电报和电话 D.电子计算机和航天技术 8.对待克隆技术,你认为正确的态度应该是( )

A.坚决支持 B.放任自流 C.区别对待、加强管理 D.全面发展 9.小说《美国的悲剧》的作者是 ( )

A.高尔基 B.罗曼·罗兰 C.德莱塞 D.毕加索 10.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最优秀的长篇代表小说是( )

A.《信仰的悲剧》 B.《贝多芬传》 C.《约翰·克利斯朵夫》 D.《欣悦的灵魂》 11.法国贝克特的剧本《等待戈多》属于 ( )

A.悲剧 B.喜剧 C.历史剧 D.荒诞剧

12.汤姆随母亲去参观世界名画展,刚进展厅就看到了名画《格尔尼卡》,他马上对母亲说,这幅画的作者是世界著名画家( )

A.毕加索 B.梵高 C.拉斐尔 D.米开朗基罗 13.塑造了克莱德这一悲剧人物现象的作品是( )

A.《约翰·克利斯朵夫》 B.《美国的悲剧》C.《等待戈多》 D.《欣悦的灵魂》 14.下列哪部文学作品反映了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个人奋斗中失败的悲剧 ( ) A.《美国的悲剧》 B.《约翰·克利斯朵夫》 C.《静静的顿河》 D.《等待戈多》 15.爵士乐在何时兴起于( )

A.17世纪末 B.19世纪末20世纪初 C.20世纪四、五十代 D.20世纪80年代 16.它处于世界著名的娱乐业中心,位于美国洛杉矶北郊,总是以独特的方式反映社会与时代的变迁。被世人称作电影“梦工厂 ”的是( )

A.巴黎凡尔赛宫 B.维也纳金色大厅 C.印度的宝莱坞 D.美国的好莱坞 二、材料解析题(共1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三次科技革命发展经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40年代开始至70年代中后期;代表技术是核能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和航天技术。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开始至今,

第八部分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

1.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于( )

A.18世纪六七十年代 B.19世纪七十年代 C.20世纪四五十年代 D.20世纪六七十年代 2.第三次科技革命取得重大突破的领域是( ) ①原子能 ②电子计算机 ③生物工程 ④航天技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 )

A.航天技术 B.电子计算机 C.原子能技术 D.生物工程

4.生物工程是在下列哪几个学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综合性技术科学( ) ① 分子生物学 ② 遗传学 ③ 细胞学 ④ 微生物学

A.②③④ B.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

代表技术是信息技术,引发了现代技术领域的巨大变革,形成新的技术群,如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新能源技术、航天技术和海洋技术等。

材料二 科学技术成果的商品化周期在19世纪为50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为30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为7年,70年代以后为3至5年。

材料三 西方国家工业生产的年平均增长率,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为1.7%,在1950—1970年猛增至6.1%。在增长的因素中,科技进步的因素在70年代约占60%,80年代达到80%。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 材料一中提到的“信息技术”和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哪一些科技成果的发展密切相关?(1分) 它将人类带入了什么时代?(1分)

(2)材料一、二、三分别反映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哪些特点?(3分)

(3)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产生的重要的影响有哪些?(2分)

(4)材料三验证了邓小平的哪一个论断?(1分)材料三对于我国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哪些重要启示?(2分)

①政府有效干预 ②战时资本积累 ③对外投资增加 ④注重科学技术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6.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中东地区始终动荡不定,成为世界的一个热点问题。以下是关于中东问题的表述,请你判断哪个表述是不正确的是( )

A.中东地区的石油资源非常贫乏,但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是列强必争之地 B.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发生了四次中东战争 C.中东战争交战双方是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国 D.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冲突成为中东问题的关键

7.二战后初期,亚洲民族独立运动高涨。印度冲破阴霾迎曙光,摆脱了哪个国家的殖民统治而获得独立( )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德国

8.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是( )

A.和平与发展 B.反帝和争霸 C.独立与民主 D.合作和交流 9.二战后,美国提出的“冷战”是( ) A.从政治、经济、军事诸方面全面与苏联对抗 B.欧洲用经济手段,亚洲用军事手段对抗形式 C.战争与经济手段相结合的对抗形式 D.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敌对活动和对抗形式

10.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美苏之间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 A.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C.马歇尔计划的推行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 11.“杜鲁门主义”的实质是( )

A.干涉别国内政,称霸世界 B.与苏联争 C. 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D.复兴欧洲 12.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为首的“两极格局”最终形成的标志是( ) 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C.美国在经济方面推行了援助西欧的“马歇尔计划” D.20世纪五六十年代,亚洲相继发生了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 13.苏联1979年占领阿富汗的目的中,不包括( )

A.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标志着苏联的霸权政策发展到顶点 B.与中国改善关系 C.打击反对阿富汗政府的游击队 D.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 14.仔细观察右边的漫画,作品的寓意是什么( ) A.美苏严重对抗,优势在苏联一方 B.美苏实力的较量,优势在美国一方 C.美国必胜,苏联必败 D.美苏将同归于尽

15.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根源在于( ) A.强大的军事实力 B.稳定的政局

九年级历史期末测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题,共30分) 1.俄国十月革命( )

A.发生于公元1917年10月17日 B.首先取得莫斯科起义胜利 B.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D.领导人是列宁

2.列宁是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以下史实大部分是和他有关的。请你判断( ) ①十月革命 ②新经济政策 ③俄国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④第二次世界大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一次严重的经济危机,你知道这次经济危机是从( )开始的

A.英国 B.德国 C.日本 D.美国

4.二战后期,美、英等盟军为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对德军发动了一次空前规模的战役,这次著名战役是( )

A.敦刻尔克战役 B.诺曼底登陆 C.中途岛海战 D.柏林战役

5.二战后,美国和日本经济迅猛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强国。两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共同原因是( )

C.发达的科技和教育 D.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 16.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的总趋势是( )

A.趋向缓和,但是一个新的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迄今还没有定型 B.实现了和平 C.趋向紧张 D.和平与动荡并存

17.1999年3月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主权国家南联盟进行长时间的轰炸,这一事实表明( ) A.冷战掩盖下的民族矛盾已成为当今世界最严重的问题 B.当今世界出现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C.美国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D.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的总趋势是走向缓和

18.1999年5月8日,北约的导弹袭击了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导致了三名中国记者牺牲。这一世界外交史上罕见的事件发生在( )

A.科索沃战争 B.第五次中东战争 C.海湾战争 D.伊拉克战争 19.下面关于科索沃战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科索沃战争是首次不经过联合国发动的战争 B.科索沃战争以南联盟的胜利而结束 C.科索沃战争表明世界格局多极化受阻 D.美国首次打出“人权高于主权”的幌子 20.当今世界向着多极化趋势发展,它的确立最终取决于各国综合国力。综合国力包括( ) ①政局稳定程度 ②经济实力 ③科学技术 ④军事实力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③④ D.①②③

21.两极格局解体后,世界进入新旧交替时期,出现了“一超多强”的局面,其中“多强”是指( ) ①美国 ②欧盟 ③日本 ④俄罗斯 ⑤中国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 22.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逐渐加强,主要是因为( )

A.深受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B.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减弱

C.世界形势出现和平、稳定局面 D.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差距缩小 23.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逐渐加强的具体表现是( )

A.欧盟的成立 B.联合国的成立 C.亚太经合组织的成立 D.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 24.下列事件发生于1995年的是( )

A.东南亚金融危机 B.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C.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第九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员领导人会议 25.经济全球化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 )

①在竞争中处于相对劣势 ②在竞争中处于相对优势 ③提供了机遇 ④面临压力和挑战 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26.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于( )

A.19世纪四五十年代 B.20世纪四五十年代 C.20世纪6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

27.第三次科技革命取得重大突破的领域是( )

①原子能 ②计算机 ③航天技术 ④生物工程 ⑤电力技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 28.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 )

A.原子能技术的应用 B.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 C.航天技术的发展 D.生物工程的兴起

29.当今,人类社会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下列能称得上知识经济时代代表的是( ) A.克林顿 B.爱迪生 C.比尔·盖茨 D.爱因斯坦 30.20世纪初期,对“美国生活方式”进行了深刻揭露和批判的是( ) A.毕加索 B.德莱赛 C.海明威 D.罗曼·罗兰 二.材料题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本小题共8分)

材料 (条约规定)(1)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2)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陆军总数不得超过10万人;莱茵河东岸地区50公里内,德国不得设防;(3)德国承认并尊重奥地利的独立;(4)德国应进行赔款,由协约国设立“赔款委员会”决定德国赔款总数;(5)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以“委任统治”的名义加以瓜分。 请回答:

(1)这是在哪一次会议上签订的哪一部和约的内容?(2分)

(2)该和约有关中国问题的规定是什么?(2分)

(3)这一规定引发了中国哪一历史事件?(2分)

(4)该条约的签订形成了一战后世界新的政治格局是什么?(2分)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本小题共9分)

材料一 谋求欧洲统一有相当远的历史渊源。在千余年的发展中,欧洲的政治家和统治者们不惜使用最强大的武力统一欧洲,但都失败了。二战后至今,欧洲一体化进程发展迅速,显示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出于本国的战略需要,开始扶持日本。同时,日本政府制定了适当的经济政策,引进最新的科学技术成就,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的近二十年间,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成为权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二战前后欧洲人为“谋求欧洲统一”采取的方式分别是什么?(2分)二战后欧洲一体化经历了怎样的两个发展演变阶段?(2分)

(2)从材料二可知,二战后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诸多因素中,最有远见的措施是什么?(1分)

(4)上述国家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的原因虽不尽相同,但他们经济发展有着相同的根源?(2分)

(3)欧洲(西欧)和日本战后的崛起,对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本小题共13分)

第一次 资本主义制度 帝国主义 殖民地半殖民地 社会主义道路 世界现代史 【自主检测】 一、选择题

1.D 2.C 3.D 4.C 5.A 6.D 7.A 8.B 9.C 10.D 二、非选择题 11. (1)列宁 (2)人民委员会 (3)略

(4)我们的理想就是要消灭人吃人、人剥削人的不平等的社会主义制度 (5)给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鼓舞了中国人民取得革命胜利的信心

第2讲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知识引导】

① 1921年 列宁 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国家队经济的干预)

图片1 图片2 图片3

② 1922年 俄罗斯 外高加索联邦 乌克兰 白俄罗斯 ③ “一五计划” 发展重工业

④ 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 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和轻工业;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 【自主检测】 一、选择题

1.A 2.C 3.A 4.D 5.D 6.C 7.C 8.C 9.D 10.D 二、非选择题

11.(1)实施新经济政策

(2)1921年;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回复和发展

(1)图是哪一次科技革命最有代表性的成就?(1分)该次科技革命的兴起的时间和核心标志分别是什么?(2分)图2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1分)该组织成立于何时?(1分)你如何看待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2分)

(2)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发展呈现怎样的趋势?(1分)图3所代表的组织成立于何时?(1分)它在这一趋势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2分)

(3)图1所代表的科技革命对当今世界经济、政治这两种趋势有什么影响?(2分)

第1讲 俄国十月革命

【知识引导】 一、

1917年11月7日 彼得格勒 冬宫(“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发出一声炮响) 人民委员会 二、

(3)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4)斯大林模式;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5)这种说法是片面的,斯大林模式是在苏联外有帝国主义包围,国内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形成的。它在一定的历史阶段里发挥过积极作用,使苏联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但同时我们还要看到它的不足。我们一定要走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要坚持改革开放。

第一部分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检测题

1.B 2.B 3.A 4.A 5.A 6.D 7.B 8.D 9.D 10.D 11.D 12.C 13.B 14.D 15.D 16.D 二.搭配题 17.CADB 二、非选择题 18.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

(2)1921年;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回复和发展 (3)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4)斯大林模式;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第4讲 经济大危机

【知识引导】

经济大危机:1929年 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破坏性大 严重的经济危机加深各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

罗斯福新政:a.实施《国家工业复兴法》,加强对工业的调整 b.整顿金融,恢复银行信用 c. 调整农业,压缩农业产量,稳定农产品价格 d.大力兴办公共工程,以工代赈;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影响和意义(略,见教材P23最后一段) 【自主检测】 一、选择题

1.D 2.A 3.B 4.D 5.C 6.D 7.D 8.C 9.B 10. C 二、选非择题

第3讲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知识引导】

《凡尔赛和约》:重新瓜分世界;法国巴黎;劳合·乔治、克里蒙梭、威尔逊;阿尔萨斯和洛林 普遍义务兵制 莱茵河 奥地利 五四运动 确立了帝国主义在西亚、欧洲和非洲的统治新秩序 分赃会议

国际联盟:1920年 英法操纵

华盛顿会议:1921年—1922年 华盛顿 英、美、日 《九国公约》 尊重中国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尊重各国在华的“机会均等”“门户开放”的原则 美国 日本 巴黎和会的继续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自主检测】 一、选择题

1.D 2.C 3.D 4.D 5.C 6.B 7.D 8.C 9.D 10.B 二、非选择题 12.

①《凡尔赛和约》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了日本(中国外交在巴黎和会上的失败);五四爱国运动

②准确;因为他准确的看到了巴黎和会是一次分赃会议,它激化了很多矛盾 ③《九国公约》;华盛顿会议上

④当然不是,这只是美国借此来排挤日本的托辞而已

⑤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美国;实际上有利于美国在中国的扩展,排挤了日本在华势力

11.

(1)1929年;经济大危机

(2)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3)加强国家对工业的调整;调整农业;整顿银行;以工代赈 (4)政府由对经济不闻不问、放热自流到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第5讲 法西斯力量的猖獗

【知识引导】

经济危机的打击;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标志着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国会纵火案、水晶之夜;1922年;1936年日本军部上台;标志着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自主检测】 一、选择题

1. A 2.B 3.B 4.A 5.A 6.B 7.B 8.B 9.D 10. B 二、非选择题 11.

(1)因为2003年12月13日正好是日本帝国主义制造南京大屠杀66周年 (2)言之有理即可

第二部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部分测试题

一、选择题

1.B 2.C 3.A 4.A 5.D 6.A 7.A 8.D 9.D 10. C 11.B 12.C 13.C 14.A 15.A 16.A 17.B 18.B 19.B 20.A

21.

(1)美国和德国;持续时间长 、涉及范围广、破坏性大 (2)美国实行了罗斯福新政;德国却走上法西斯道路

(3)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没有,因为经济是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产物,罗斯福没有也不可能消灭资本主义制度

(4)罗斯福新政帮助没有渡过了经济危机,开创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危机

(5)发动了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都以战败而告终,给世界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要保证

雅尔塔会议:1945年2月;苏联克里木半岛的雅尔塔市;罗斯福、斯大林、丘吉尔;内容(略见教材P39);

斯大林格勒战役:1942年7月—1943年2月;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 诺曼底登陆:1944年6月6日,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德国投降:德国正式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战场的结束

日本投降:中国人民的坚持抗战、美国的原子弹、苏联出兵中国东北;投降时间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标志是1945你那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 二战的影响:(略,见教材P42最后一段) 【自主检测】 一、选择题

1.C 2.C 3.B 4.C 5.B 6.C 7.D 8.C 二、非选择题 9.

(1)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苏联也叫卫国战争、中国叫抗日战争) (2)百团大战(台儿庄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莫斯科保卫战) (3)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

(4)和平来之不易,我们应该珍惜和平;维护和平,人人有责等,言之有理即可

第6讲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知识引导】

慕尼黑阴谋:1938年9月;德国慕尼黑;希特勒、墨索里尼、达拉第、张伯伦;规定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必须在十天之内把苏台德等地割让给德国;希望将祸水东引,将德国的侵略矛头指向苏联;绥靖政策,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战争的爆发: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

德国突袭苏联:1941年6月22日莫斯科保卫战;苏德战争

日本偷袭珍珠港:1941年12月7日美国太平洋舰队基地夏威夷群岛的珍珠港;扩张到最大 【自主检测】 一、选择题

1.B 2.D 3.B 4.C 5.A 6.C 7.D 8.B 9.C 10. A 11.C 12.D 二、非选择题

(1)1938年;德国的希特勒、意大利的墨索里尼、法国的达拉第、英国的张伯伦 (2)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10天之内把苏台德等地割让给德国

(3)不正确,因为他们的行为没有有效地组织法西斯的蔓延,反而进一步助长了法西斯侵略的嚣张气焰

(4)将绥靖政策推向了顶峰,加速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5)英法等国纵容德意日法西斯的侵略,牺牲其他国家的利益,但法西斯野心膨胀到一定阶段或有了足够的实力,他们自己也成为了法西斯侵略的对象,自食其果 (6)希望将祸水东引,把德国的侵略矛头指向苏联

第三部分《第二次世界大战》部分测试题

一、选择题

1.B 2.B 3.C 4.C 5.C 6.B 7.C 8.D 9.B 10. C 11.C 12.C 13.A 14.C 15.C 16.C 17.C 18.C 19.C 20.A 二、材料题 21.

(1)英国首相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 (2)1942年《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保证 (3)第二次世界大战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无数的财产损失 (4)言之有理即可

(5)和平与发展才是共同的理想和目标,维护和平人人有责(言之有理即可)

第7讲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知识引导】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1942年1月1日;华盛顿;美英中苏等26国;《联合国家宣言;

第四部分 《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部分测试题

第8讲 美国经济的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

1.C 2.A 3.C 4.C 5.D 6.D 7.B 8.A 9.A 10.D 11.B 12.A 13.C 14.A 15.B 16.B 17.D 18.B 19.B 20.B 二、材料题 21.

(1)日本;美国的经济援助、采用先进的科技成果、大力发展教育,走“科教兴国”之路 、制定了恰当的经济政策、推行非军事化

(2)日本、欧盟;都重视教育和科技发展;20世纪50-70年代;文化大革命

(3)重视教育和科技发展、制定符合本国国情的政策、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坚持改革开放等

【知识引导】

战后的繁荣: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战时的积累、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制定恰当的经济政策、改善民生;美国西部和南部

危机与调整:中东产油国大幅度提高石油价格;世界上最大的负债国 新经济的出现:20世纪90年代;信息化、全球化;IBM、微软、英特尔 【自主检测】 一、选择题

1.B 2.C 3.D 4.C 5.A 6.A 7.C 8.C 二、非选择题 9.美国

10.信息化、全球化 11.IBM、微软、英特尔等

第10讲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知识引导】

赫鲁晓夫改革:1956—1964年;斯大林模式;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年;把经济改革作为重点;政治方面,由一党制转变为多党制、国家权力分散

第9讲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的发展

【知识引导】

欧洲的联合:美国的经济援助、采用先进的科技成果、大力发展教育,走“科教兴国”之路、制定了恰当的经济政策;1993年;欧洲联盟;蓝底长方形上面嵌有12颗星;欧盟各国将统一使用欧元、力求在外交和国家安全等方面步调一致、欧盟成员国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欧盟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日本的崛起:美国的经济援助、采用先进的科技成果、大力发展教育,确立了“科教立国”战略、制定了恰当的经济政策、推行非军事化;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东京奥运会 【自主检测】 一、选择题

1.D 2.B 3.C 4.C 5.D 6.C 7.A 8.C 二、非选择题 9.

(1)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

(2)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而欧盟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世界经济格局形成了“三足鼎立”即欧盟、美国、日本

苏联解体:1991年8月19日;叶利钦;1991年底;69年(1922年—1991年) 【自主检测】 一、选择题

1.A 2.D 3.C 4.B 5.B 6.A 7.D 二、非选择题

8. “苏共二十大”和 “《 秘密报告》” 9.赫鲁晓夫、1964年

10.一党制、多党制;国家权力分散 11.1991年底;69年;叶利钦

第11讲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

【知识引导】

匈牙利改革:斯大林模式;卡达尔;措施(略,见教材P65);“东欧之窗”(东欧消费者的天堂) 东欧剧变: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债务;1989年下半年;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德国统一(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社会制度的变革 【自主检测】 一、选择题

1.B 2.C 3.A 4.D 5.B 二、非选择题 1.社会主义、十几国 2.捷克斯洛伐克改革、苏联 3.捷克、斯洛伐克

1.B 2.B 3.D 4.B 5.B 6.D 7.B 8.A 二、非选择题 9.

(1)印度独立后建立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实现了粮食的基本自给,特别是在科学技术方面成就斐然

(2)印巴矛盾;英国殖民者在进行“印巴分治”时蓄意安排的旨在继续控制印巴。

第五部分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部分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B 2.D 3.B 4.D 5.B 6.B 7.B 8.D 9.B 10.C 11.D 12.A 13.C 14.A 15.D 16.B 17.C 18.A 19.D 20.D 二、非选择题 21.

德国 南斯拉夫 三、材料解析题(共7分) 22.

(1)冷战、两极格局 (2)叶利钦 (3)69年

(4)冷战结束、两极格局结束,世界暂时处于一超多强

(5)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严重阻碍了苏联社会的发展;走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

第13讲 动荡的中东地区

【知识引导】

战火频仍的中东:英国;“巴以分治”;阿拉伯国家、犹太人国家;以色列

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巴以冲突;对巴勒斯坦地区珍贵水资源的争夺、历史.宗教.种族等因素、“圣城”耶路撒冷的归属问题、中东地区战略位置和地理位置极为重要、中东地区石油资源十分丰富、帝国主义列强的插足与干预等

中东和平进程的曙光:阿拉法特、拉宾;诺贝尔和平奖 【自主检测】 一、选择题

1.B 2.B 3.C 4.A 5.C 6.D 7.C 8.B 二、非选择题 9.

(1)和平与发展;国家利益所趋(根据国际环境的变化)

(2)(和谐社会应包括三种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所提建议只要符合上述要求即可,如:保护环境、远离战争、解决温饱问题、打击恐怖主义等

第12讲 亚非拉的奋起

【知识引导】

亚洲国家的独立与振兴:英国;1947年“印巴分治”;尼赫鲁;克什米尔领土之争、宗教问题 非洲民族独立浪潮:北非;纳赛尔、埃及;1960年“非洲独立年”;纳米比亚;500年(五个世纪);殖民体系

拉丁美洲捍卫民族主权的斗争:卡斯特罗;社会主义;1999年底 【自主检测】 一、选择题

第六部分 《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部分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B 2.C 3.B 4.B 5.D 6.A 7.D 8.A 9.A 10.C 11.A 12.B 13.B 14.D 15.C 16.C 二、非选择题 17.

1948年

1956 1990年

18.

(1)不公正;对犹太人有利,它只拥有巴勒斯坦地区1/3的人口却获得了1/2强的土地,他们得到了美国和英国的支持

(2)1948年建立了以色列,英国 (3)引发了第一次中东战争

(4)宗教问题特别是耶路撒冷的归属问题无法解决

(5)当然,因为和平是各国人民共同的愿望,而且还有很多志士仁人在为中东和平奔走努力,甚至付出了自己的生命。

产生了重要影响;表明世界多极化趋势将是长期的、曲折的斗争过程;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两极格局、一超多强、多极化 【自主检测】 一、选择题

1.D 2.C 3.D 4.C 5.D 6.B 7.D 8.C 9.D 10.C 二、非选择题

第14 讲 冷战中的对峙

【知识引导】

冷战政策:美国想称霸世界,但又不得不正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除了武装进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来遏制共产主义;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表现: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经互会、华约;两极格局

美苏争霸:20世纪50年到80年代,共30多年;古巴导弹危机;美国发动朝鲜战争、越南战争;苏联入侵阿富汗

美苏争霸、两极格局最终结束的标志是:苏联解体 【自主检测】 一、选择题

1.C 2.A 3.A 4.B 5.A 6.C 7.D 8.B 二、非选择题 9.

(1)美国的经济实力在资本主义世界中占压倒的优势,而且在军事上,美国除拥有庞大的海陆空军外,还垄断了生产原子弹的技术;美国还想以此来称霸世界、领导世界

(2)在政治上提出了杜鲁门主义;在经济上推行马歇尔计划;在军事上组建了北约 (3)使整个世界长期处于冷战和两极格局之中

第16讲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知识引导】

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出现的原因:和平与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一个整体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跨国公司的影响增大;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WTO)、开放市场和公平交易,实现世界贸易的自由化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障碍;竞争;技术水平低、污染高的企业;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

中国应对措施:经济全球化;防范风险、国外技术、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成功举办了第九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员领导人会议(APEC);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自主检测】 一、选择题

1.A 2.A 3.C 4.C 5.C 6.C 7.D 8.B 9.A 二、非选择题 10.

(1)经济全球化;世界贸易组织 (4) 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

第15讲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知识引导】

一超多强:多极化;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超级大国;和平与发展;美国,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经济实力、科技实力

科索沃战争:民族问题、宗教问题、恐怖主义、环境问题、人口问题等;1999年3月—6月;南斯拉夫联盟科索沃;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国际法;表明美国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挑战,对世界格局

(3)各国加强团结与合作 11.

(1)反映了经济全球化趋势;世界贸易组织

(3)经济全球化对中国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中国应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引进国外的投资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同时中国还应该在顺应这种趋势的同时,还应该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措施和政策。

第二次科技革命:汽车、内燃机、电灯

第三次科技革命:互联网、“多利”羊、“东方1号”载人飞船

(2)从互联网、“多利”羊、“东方1号”载人飞船任选一个,并能合理说明理由即可。 (3)抓住机遇,重视教育促进科技发展,积极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 (4)当然有道理,举出身边的一例,合理说明理由即可 9.

第七部分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部分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①19世纪七十年代 ②20世纪四五十年代 ③火车机车

1.A 2.A 3.D 4.B 5.D 6.A 7.D 8.C 9.B 10.D 11.B 12.B 13.C 14.B ④汽车 ⑤飞机 ⑥蒸汽时代 ⑦信息时代 15.C 16.A 17.A 18.B 19.C 20.D 二、非选择题 21.

(1)冷战政策; 在政治上提出了杜鲁门主义;在经济上推行马歇尔计划;在军事上组建了北约(2) 北约和华约(3)苏联解体(4)和平与发展 22.

(1)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处于不利地位,发达国家常常把一些污染大、危险性高的企业全都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2)化工厂排放出的污水和废气、汽车的尾气等

(3)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既要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措施和政策,也要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

【知识引导】

《美国的悲剧》:美国、德莱赛、深刻揭露和批判了美国的生活方式;

《约翰·克里斯多夫》:法国、罗曼罗兰、反映了一个有才华的音乐家在资本主义社会中遭遇的失败,揭露了帝国主义时代法国社会的腐朽与没落

《等待戈多》:法国、荒诞派作家贝克特、以不明主题,令人回味

《格尔尼卡》:西班牙、毕加索、1937年味抗议德国法西斯轰炸西班牙小镇格尼尔卡而作的、20世纪艺术中的珍品 【自主检测】 一、选择题 (2)言之有理即可

第18讲 现代文学和美术

第17讲 第三次科技革命

【知识引导】

1.20世纪四五十年代,2.人类在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3.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最有前途的发展方向;信息化社会;4.生物工程(克隆技术);5.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知识转变为物质财富,相互渗透,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科技进步;6.生产力、生产生活方式、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自主检测】 一、选择题

1.D 2.C 3.B 4.B 5.B 6.C 7.D 二、非选择题 8.(1)

第一次科技革命:汽船、火车机车、蒸汽煤矿

1.B 2.C 3.A 4.A 5.C 6.A 7.B 二、非选择题 8.

(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奥斯特洛夫斯基

(2)鼓励青年人要把握时光,好好学习、工作,不要虚度年华、蹉跎岁月

第19讲 现代音乐和电影

【知识引导】

爵士乐:非洲黑人音乐、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南部、即兴演奏、它不仅影响了其他流行音乐的形式,也影响了古典音乐的创作;二战后兴起于美国、流行音乐

电影:1895年(1905年)、综合性艺术、好莱坞、奥斯卡金像奖、《卧虎藏龙》 【自主检测】 一、选择题

1.B 2.D 3.C 4.A 5.A 二、非选择题 6.

(1)非洲;美国南部

(2)根据材料指出爵士乐的特征是什么?为什么?

即兴演奏;因为那时的爵士乐师都不识谱,他们只是凭着良好的音乐素质、听觉和记忆来熟悉基本曲调及其和声结构,以此为主题作即兴变奏, (3)蓝调音乐,表示忧郁之义

(1)武力与结盟;组建欧共体到成立欧盟(2)重视教育与科技发展(3)都重视科教(4)世界经济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欧盟、美国、日本,进而成为牵制美国称霸世界的重要力量,使世界暂

时进入了“一超多强”的局面。 33.

(1)图1:第三次科技革命;20世纪四五十年代;航天技术、计算机、生物工程、原子能等领域的突破;图2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1995年,中国应该在顺应这种趋势的同时,还应该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措施和政策,勇于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才能更快更好的发展本国经济。 (2)多极化趋势;1993年;它成为牵制美国独霸世界的重要经济政治力量

(3)第三次科技革命促使日本、欧盟、俄罗斯和中国的崛起,使得世界经济格局逐步走向多极化,继而引发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

第八部分 《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部分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

1.C 2.D 3.B 4.C 5.A 6.D 7.D 8.C 9.C 10.C 11.D 12.A 13.B 14.B 15.B 16.D 二、非选择题 17.

(1) 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互联网技术的出现;信息时代

(2)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一种技术的发展引发了好几种技术的革命这次新科技革命不仅涌现了大量的科学成果;而且大大加快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缩短了知识变为物质财富的过程; 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科技进步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

(3)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引起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 (4)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重视教育、重视科技、积极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

【知识引导】 一、

1917年11月7日 彼得格勒 冬宫(“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发出一声炮响) 人民委员会 二、

第一次 资本主义制度 帝国主义 殖民地半殖民地 社会主义道路 世界现代史 【自主检测】 一、选择题

1.D 2.C 3.D 4.C 5.A 6.D 7.A 8.B 9.C 10.D 二、非选择题 11. (1)列宁

第1讲 俄国十月革命

九年级历史期末测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D 2.A 3.D 4.B 5.B 6.A 7.A 8.A 9.D 10.B 11.A 12.A 13.B 14.B (2)人民委员会 15.D 16.A 17.C 18.A 19.B 20.A 21.C 22.A 23.D 24.B 25.A 26.B (3)略 27.A 28.B 29.C 30.B 二、材料题 31.

(1)巴黎和会上签署的《凡尔赛和约》(2)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全部转让给日本(3)五四运动(4)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32.

【知识引导】

(4)我们的理想就是要消灭人吃人、人剥削人的不平等的社会主义制度 (5)给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鼓舞了中国人民取得革命胜利的信心

第2讲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① 1921年 列宁 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国家队经济的干预) ② 1922年 俄罗斯 外高加索联邦 乌克兰 白俄罗斯 ③ “一五计划” 发展重工业

④ 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 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和轻工业;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 【自主检测】 一、选择题

1.A 2.C 3.A 4.D 5.D 6.C 7.C 8.C 9.D 10.D 二、非选择题

11.(1)实施新经济政策

(2)1921年;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回复和发展 (3)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4)斯大林模式;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5)这种说法是片面的,斯大林模式是在苏联外有帝国主义包围,国内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形成的。它在一定的历史阶段里发挥过积极作用,使苏联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但同时我们还要看到它的不足。我们一定要走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要坚持改革开放。

遍义务兵制 莱茵河 奥地利 五四运动 确立了帝国主义在西亚、欧洲和非洲的统治新秩序 分赃会议

国际联盟:1920年 英法操纵

华盛顿会议:1921年—1922年 华盛顿 英、美、日 《九国公约》 尊重中国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尊重各国在华的“机会均等”“门户开放”的原则 美国 日本 巴黎和会的继续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自主检测】 一、选择题

1.D 2.C 3.D 4.D 5.C 6.B 7.D 8.C 9.D 10.B 二、非选择题 12.

①《凡尔赛和约》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了日本(中国外交在巴黎和会上的失败);五四爱国运动

②准确;因为他准确的看到了巴黎和会是一次分赃会议,它激化了很多矛盾 ③《九国公约》;华盛顿会议上

④当然不是,这只是美国借此来排挤日本的托辞而已

⑤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美国;实际上有利于美国在中国的扩展,排挤了日本在华势力 ⑥ 有自己的观点即可

第一部分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检测题

一、选择题

1.B 2.B 3.A 4.A 5.A 6.D 7.B 8.D 9.D 10.D 11.D 12.C 13.B 14.D 15.D 16.D 二.搭配题 17.CADB 二、非选择题 18.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

(2)1921年;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回复和发展 (3)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4)斯大林模式;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第4讲 经济大危机

【知识引导】

经济大危机:1929年 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破坏性大 严重的经济危机加深各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

罗斯福新政:a.实施《国家工业复兴法》,加强对工业的调整 b.整顿金融,恢复银行信用 c. 调整农业,压缩农业产量,稳定农产品价格 d.大力兴办公共工程,以工代赈;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影响和意义(略,见教材P23最后一段) 【自主检测】 一、选择题

1.D 2.A 3.B 4.D 5.C 6.D 7.D 8.C 9.B 10. C 二、选非择题

第3讲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知识引导】

《凡尔赛和约》:重新瓜分世界;法国巴黎;劳合·乔治、克里蒙梭、威尔逊;阿尔萨斯和洛林 普

11.

(1)1929年;经济大危机

(2)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3)加强国家对工业的调整;调整农业;整顿银行;以工代赈 (4)政府由对经济不闻不问、放热自流到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德国突袭苏联:1941年6月22日莫斯科保卫战;苏德战争

日本偷袭珍珠港:1941年12月7日美国太平洋舰队基地夏威夷群岛的珍珠港;扩张到最大 【自主检测】 一、选择题

1.B 2.D 3.B 4.C 5.A 6.C 7.D 8.B 9.C 10. A 11.C 12.D 二、非选择题

(1)1938年;德国的希特勒、意大利的墨索里尼、法国的达拉第、英国的张伯伦 (2)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10天之内把苏台德等地割让给德国

(3)不正确,因为他们的行为没有有效地组织法西斯的蔓延,反而进一步助长了法西斯侵略的嚣张气焰

(4)将绥靖政策推向了顶峰,加速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5)英法等国纵容德意日法西斯的侵略,牺牲其他国家的利益,但法西斯野心膨胀到一定阶段或有了足够的实力,他们自己也成为了法西斯侵略的对象,自食其果 (6)希望将祸水东引,把德国的侵略矛头指向苏联

第5讲 法西斯力量的猖獗

【知识引导】

经济危机的打击;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标志着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国会纵火案、水晶之夜;1922年;1936年日本军部上台;标志着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自主检测】 一、选择题

1. A 2.B 3.B 4.A 5.A 6.B 7.B 8.B 9.D 10. B 二、非选择题 11.

(1)因为2003年12月13日正好是日本帝国主义制造南京大屠杀66周年 (2)言之有理即可

第二部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部分测试题

一、选择题

1.B 2.C 3.A 4.A 5.D 6.A 7.A 8.D 9.D 10. C 11.B 12.C 13.C 14.A 15.A 16.A 17.B 18.B 19.B 20.A 二、材料题 21.

(1)美国和德国;持续时间长 、涉及范围广、破坏性大 (2)美国实行了罗斯福新政;德国却走上法西斯道路

(3)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没有,因为经济是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产物,罗斯福没有也不可能消灭资本主义制度

(4)罗斯福新政帮助没有渡过了经济危机,开创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危机

(5)发动了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都以战败而告终,给世界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第7讲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知识引导】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1942年1月1日;华盛顿;美英中苏等26国;《联合国家宣言; 保证将用自己的全部人力和物力,联合起来,彻底打垮法西斯国家;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保证

雅尔塔会议:1945年2月;苏联克里木半岛的雅尔塔市;罗斯福、斯大林、丘吉尔;内容(略见教材P39);

斯大林格勒战役:1942年7月—1943年2月;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 诺曼底登陆:1944年6月6日,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德国投降:德国正式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战场的结束

日本投降:中国人民的坚持抗战、美国的原子弹、苏联出兵中国东北;投降时间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标志是1945你那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 二战的影响:(略,见教材P42最后一段) 【自主检测】 一、选择题

1.C 2.C 3.B 4.C 5.B 6.C 7.D 8.C 二、非选择题 9.

第6讲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知识引导】

慕尼黑阴谋:1938年9月;德国慕尼黑;希特勒、墨索里尼、达拉第、张伯伦;规定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必须在十天之内把苏台德等地割让给德国;希望将祸水东引,将德国的侵略矛头指向苏联;绥靖政策,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战争的爆发: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

(1)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苏联也叫卫国战争、中国叫抗日战争) (2)百团大战(台儿庄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莫斯科保卫战) (3)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

(4)和平来之不易,我们应该珍惜和平;维护和平,人人有责等,言之有理即可

【知识引导】

第9讲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的发展

欧洲的联合:美国的经济援助、采用先进的科技成果、大力发展教育,走“科教兴国”之路、制定了恰当的经济政策;1993年;欧洲联盟;蓝底长方形上面嵌有12颗星;欧盟各国将统一使用欧元、力求在外交和国家安全等方面步调一致、欧盟成员国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欧盟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日本的崛起:美国的经济援助、采用先进的科技成果、大力发展教育,确立了“科教立国”战略、制定了恰当的经济政策、推行非军事化;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东京奥运会 【自主检测】 一、选择题

1.D 2.B 3.C 4.C 5.D 6.C 7.A 8.C 二、非选择题 9.

(1)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

(2)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而欧盟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世界经济格局形成了“三足鼎立”即欧盟、美国、日本

第三部分《第二次世界大战》部分测试题

一、选择题

1.B 2.B 3.C 4.C 5.C 6.B 7.C 8.D 9.B 10. C 11.C 12.C 13.A 14.C 15.C 16.C 17.C 18.C 19.C 20.A 二、材料题 21.

(1)英国首相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 (2)1942年《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保证 (3)第二次世界大战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无数的财产损失 (4)言之有理即可

(5)和平与发展才是共同的理想和目标,维护和平人人有责(言之有理即可)

第四部分 《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部分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C 2.A 3.C 4.C 5.D 6.D 7.B 8.A 9.A 10.D 11.B 12.A 13.C 14.A 15.B 16.B 17.D 18.B 19.B 20.B 二、材料题 21.

(1)日本;美国的经济援助、采用先进的科技成果、大力发展教育,走“科教兴国”之路 、制定了恰当的经济政策、推行非军事化

(2)日本、欧盟;都重视教育和科技发展;20世纪50-70年代;文化大革命

(3)重视教育和科技发展、制定符合本国国情的政策、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坚持改革开放等

第8讲 美国经济的发展

【知识引导】

战后的繁荣: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战时的积累、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制定恰当的经济政策、改善民生;美国西部和南部

危机与调整:中东产油国大幅度提高石油价格;世界上最大的负债国 新经济的出现:20世纪90年代;信息化、全球化;IBM、微软、英特尔 【自主检测】 一、选择题

1.B 2.C 3.D 4.C 5.A 6.A 7.C 8.C 二、非选择题 9.美国

10.信息化、全球化 11.IBM、微软、英特尔等

第10讲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知识引导】

赫鲁晓夫改革:1956—1964年;斯大林模式;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年;把经济改革作为重点;政治方面,由一党制转变为多党制、国家权力分散

苏联解体:1991年8月19日;叶利钦;1991年底;69年(1922年—1991年) 【自主检测】 一、选择题

1.A 2.D 3.C 4.B 5.B 6.A 7.D 二、非选择题

8. “苏共二十大”和 “《 秘密报告》” 9.赫鲁晓夫、1964年

10.一党制、多党制;国家权力分散 11.1991年底;69年;叶利钦

三、材料解析题(共7分) 22.

(1)冷战、两极格局 (2)叶利钦 (3)69年

(4)冷战结束、两极格局结束,世界暂时处于一超多强

(5)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严重阻碍了苏联社会的发展;走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

第11讲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

【知识引导】

匈牙利改革:斯大林模式;卡达尔;措施(略,见教材P65);“东欧之窗”(东欧消费者的天堂) 东欧剧变: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债务;1989年下半年;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德国统一(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社会制度的变革 【自主检测】 一、选择题

1.B 2.C 3.A 4.D 5.B 二、非选择题 1.社会主义、十几国 2.捷克斯洛伐克改革、苏联 3.捷克、斯洛伐克

第12讲 亚非拉的奋起

【知识引导】

亚洲国家的独立与振兴:英国;1947年“印巴分治”;尼赫鲁;克什米尔领土之争、宗教问题 非洲民族独立浪潮:北非;纳赛尔、埃及;1960年“非洲独立年”;纳米比亚;500年(五个世纪);殖民体系

拉丁美洲捍卫民族主权的斗争:卡斯特罗;社会主义;1999年底 【自主检测】 一、选择题

1.B 2.B 3.D 4.B 5.B 6.D 7.B 8.A 二、非选择题 9.

(1)印度独立后建立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实现了粮食的基本自给,特别是在科学技术方面成就斐然

(2)印巴矛盾;英国殖民者在进行“印巴分治”时蓄意安排的旨在继续控制印巴。

第五部分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部分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B 2.D 3.B 4.D 5.B 6.B 7.B 8.D 9.B 10.C 11.D 12.A 13.C 14.A 15.D 16.B 17.C 18.A 19.D 20.D 二、非选择题 21.

东欧剧变后一分为二的国家 德国 南斯拉夫

第13讲 动荡的中东地区

【知识引导】

战火频仍的中东:英国;“巴以分治”;阿拉伯国家、犹太人国家;以色列

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巴以冲突;对巴勒斯坦地区珍贵水资源的争夺、历史.宗教.种族等因素、“圣城”耶路撒冷的归属问题、中东地区战略位置和地理位置极为重要、中东地区石油资源十分丰富、帝国主义列强的插足与干预等

中东和平进程的曙光:阿拉法特、拉宾;诺贝尔和平奖 【自主检测】

一、选择题

1.B 2.B 3.C 4.A 5.C 6.D 7.C 8.B 二、非选择题 9.

(1)和平与发展;国家利益所趋(根据国际环境的变化)

(2)(和谐社会应包括三种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所提建议只要符合上述要求即可,如:保护环境、远离战争、解决温饱问题、打击恐怖主义等

苏联入侵阿富汗

美苏争霸、两极格局最终结束的标志是:苏联解体 【自主检测】 一、选择题

1.C 2.A 3.A 4.B 5.A 6.C 7.D 8.B 二、非选择题 9.

(1)美国的经济实力在资本主义世界中占压倒的优势,而且在军事上,美国除拥有庞大的海陆空军外,还垄断了生产原子弹的技术;美国还想以此来称霸世界、领导世界

(2)在政治上提出了杜鲁门主义;在经济上推行马歇尔计划;在军事上组建了北约

第六部分 《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部分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B 2.C 3.B 4.B 5.D 6.A 7.D 8.A 9.A 10.C 11.A 12.B 13.B 14.D (3)使整个世界长期处于冷战和两极格局之中 15.C 16.C 二、非选择题 17.

1948

1956 1990年 18.

(1)不公正;对犹太人有利,它只拥有巴勒斯坦地区1/3的人口却获得了1/2强的土地,他们得到了美国和英国的支持

(2)1948年建立了以色列,英国 (3)引发了第一次中东战争

(4)宗教问题特别是耶路撒冷的归属问题无法解决

(5)当然,因为和平是各国人民共同的愿望,而且还有很多志士仁人在为中东和平奔走努力,甚至付出了自己的生命。

【知识引导】

一超多强:多极化;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超级大国;和平与发展;美国,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经济实力、科技实力

科索沃战争:民族问题、宗教问题、恐怖主义、环境问题、人口问题等;1999年3月—6月;南斯拉夫联盟科索沃;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国际法;表明美国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挑战,对世界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表明世界多极化趋势将是长期的、曲折的斗争过程;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两极格局、一超多强、多极化 【自主检测】 一、选择题

1.D 2.C 3.D 4.C 5.D 6.B 7.D 8.C 9.D 10.C 二、非选择题 第15讲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第14 讲 冷战中的对峙

【知识引导】

冷战政策:美国想称霸世界,但又不得不正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除了武装进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来遏制共产主义;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表现: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经互会、华约;两极格局

美苏争霸:20世纪50年到80年代,共30多年;古巴导弹危机;美国发动朝鲜战争、越南战争;

(1)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处于不利地位,发达国家常常把一些污染大、危险性高的企业全都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第16讲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知识引导】

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出现的原因:和平与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一个整体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跨国公司的影响增大;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WTO)、开放市场和公平交易,实现世界贸易的自由化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障碍;竞争;技术水平低、污染高的企业;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

中国应对措施:经济全球化;防范风险、国外技术、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成功举办了第九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员领导人会议(APEC);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自主检测】 一、选择题

1.A 2.A 3.C 4.C 5.C 6.C 7.D 8.B 9.A 二、非选择题 10.

(1)经济全球化;世界贸易组织 (2) 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 (3)各国加强团结与合作 11.

(1)反映了经济全球化趋势;世界贸易组织

(3)经济全球化对中国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中国应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引进国外的投资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同时中国还应该在顺应这种趋势的同时,还应该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措施和政策。

(2)化工厂排放出的污水和废气、汽车的尾气等

(3)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既要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措施和政策,也要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

第17讲 第三次科技革命

【知识引导】

1.20世纪四五十年代,2.人类在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3.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最有前途的发展方向;信息化社会;4.生物工程(克隆技术);5.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知识转变为物质财富,相互渗透,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科技进步;6.生产力、生产生活方式、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自主检测】 一、选择题

1.D 2.C 3.B 4.B 5.B 6.C 7.D 二、非选择题 8.(1)

第一次科技革命:汽船、火车机车、蒸汽煤矿 第二次科技革命:汽车、内燃机、电灯

第三次科技革命:互联网、“多利”羊、“东方1号”载人飞船

(2)从互联网、“多利”羊、“东方1号”载人飞船任选一个,并能合理说明理由即可。 (3)抓住机遇,重视教育促进科技发展,积极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 (4)当然有道理,举出身边的一例,合理说明理由即可 9.

第七部分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部分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①19世纪七十年代 ②20世纪四五十年代 ③火车机车

1.A 2.A 3.D 4.B 5.D 6.A 7.D 8.C 9.B 10.D 11.B 12.B 13.C 14.B ④汽车 ⑤飞机 ⑥蒸汽时代 ⑦信息时代 15.C 16.A 17.A 18.B 19.C 20.D 二、非选择题 21.

(1)冷战政策; 在政治上提出了杜鲁门主义;在经济上推行马歇尔计划;在军事上组建了北约(2) 北约和华约(3)苏联解体(4)和平与发展 22.

【知识引导】

《美国的悲剧》:美国、德莱赛、深刻揭露和批判了美国的生活方式;

《约翰·克里斯多夫》:法国、罗曼罗兰、反映了一个有才华的音乐家在资本主义社会中遭遇的失败,揭露了帝国主义时代法国社会的腐朽与没落 (2)言之有理即可

第18讲 现代文学和美术

《等待戈多》:法国、荒诞派作家贝克特、以不明主题,令人回味

《格尔尼卡》:西班牙、毕加索、1937年味抗议德国法西斯轰炸西班牙小镇格尼尔卡而作的、20世纪艺术中的珍品 【自主检测】 一、选择题

1.B 2.C 3.A 4.A 5.C 6.A 7.B 二、非选择题 8.

(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奥斯特洛夫斯基

(2)鼓励青年人要把握时光,好好学习、工作,不要虚度年华、蹉跎岁月

(2)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一种技术的发展引发了好几种技术的革命这次新科技革命不仅涌现了大量的科学成果;而且大大加快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缩短了知识变为物质财富的过程; 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科技进步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

(3)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引起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 (4)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重视教育、重视科技、积极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

九年级历史期末测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D 2.A 3.D 4.B 5.B 6.A 7.A 8.A 9.D 10.B 11.A 12.A 13.B 14.B 15.D 16.A 17.C 18.A 19.B 20.A 21.C 22.A 23.D 24.B 25.A 26.B 27.A 28.B 29.C 30.B 二、材料题 31.

(1)巴黎和会上签署的《凡尔赛和约》(2)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全部转让给日本(3)五四运动(4)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32.

(1)武力与结盟;组建欧共体到成立欧盟(2)重视教育与科技发展(3)都重视科教(4)世界经济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欧盟、美国、日本,进而成为牵制美国称霸世界的重要力量,使世界暂

第19讲 现代音乐和电影

【知识引导】

爵士乐:非洲黑人音乐、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南部、即兴演奏、它不仅影响了其他流行音乐的形式,也影响了古典音乐的创作;二战后兴起于美国、流行音乐

电影:1895年(1905年)、综合性艺术、好莱坞、奥斯卡金像奖、《卧虎藏龙》 【自主检测】 一、选择题

1.B 2.D 3.C 4.A 5.A 二、非选择题 6.

(1)非洲;美国南部

(2)根据材料指出爵士乐的特征是什么?为什么?

即兴演奏;因为那时的爵士乐师都不识谱,他们只是凭着良好的音乐素质、听觉和记忆来熟悉基本曲调及其和声结构,以此为主题作即兴变奏, (3)蓝调音乐,表示忧郁之义

时进入了“一超多强”的局面。 33.

(1)图1:第三次科技革命;20世纪四五十年代;航天技术、计算机、生物工程、原子能等领域的突破;图2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1995年,中国应该在顺应这种趋势的同时,还应该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措施和政策,勇于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才能更快更好的发展本国经济。 (2)多极化趋势;1993年;它成为牵制美国独霸世界的重要经济政治力量

(3)第三次科技革命促使日本、欧盟、俄罗斯和中国的崛起,使得世界经济格局逐步走向多极化,继而引发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

第八部分 《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部分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

1.C 2.D 3.B 4.C 5.A 6.D 7.D 8.C 9.C 10.C 11.D 12.A 13.B 14.B 15.B 16.D 二、非选择题 17.

(1) 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互联网技术的出现;信息时代

第一部分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1讲 俄国十月革命

【学习目标】

1.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2.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知识引导】

A.巴黎公社 B.工业革命 C.第二次工业革命 D.十月革命

2.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的领导人( )3我 A.马克思 B.赫鲁晓夫 C.列宁 D.斯大林 3.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 )

A.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B.巴黎公社 C.新中国成立 D.俄国十月革命 4.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时间是( )

A.1917年3月 B. 1917年10月 C. 1917年11月 D.1921年11月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倒行逆施,最终导致

(时间)

在 (地点)爆发了列宁领导的武装起义,攻占了临时政府的所在地(标志是 突然发出了几声炮声),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成立了以列宁为首的

世界上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府—— 。

二、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历史上 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她打破了制度一统天下的局面,沉重打击了 的统治宣告了一种新的社会制度由理想变为现实;

她鼓舞了 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她使人类从此进入了探索的新时期,是 的开端。

三、小结

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时间:

地点:

俄国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

领导人: 指挥部: 结果:

【自主检测】 十月革命历史意义:

一、选择题

1.下列事件,与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有关的是( )

5.下列对俄国十月革命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A.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B.是俄国历史上最深刻的一次革命 C.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 D.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6.下列哪些改革或革命促使国家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

①俄国的农奴制改革 ②日本的明治维新 ③中国的洋务运动 ④俄国的十月革命 7.下图是“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看到她的英姿时,你想到的是( )

A.俄国十月革命 B.美国独立战争

C. 法国大革命

D.巴黎公社运动

8.《共产党宣言》描绘了资本主义社会必然灭亡.社会主义社会必然胜

利的美好理想。把这一理想变为现实的历史事件是( )

A.英国的宪章运动 B.俄国十月革命 C.巴黎公社 D. 中国的五四运动

9. 俄国二月革命(

A.发生于公元1917年11月7日 B.首先取得莫斯科起义胜利

C. 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D.领导人是列宁

10.有一些史学家称1917年是对人类社会发展方向产生重大影响的一年,其主要依据是这一年

( ) A.美国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B.俄国爆发了二月革命 C.俄国退出帝国主义战争 D.俄国爆发十月革命 二、非选题

11.读下图,请回答: 材料一

(一) (二)

1

材料二 “俄国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 根据材料回答:

(1)材料一中图片(一)所指人物是谁?

(2)十月革命胜利后,在他领导下建立了什么政权? (3)他领导的革命有何重要的历史意义? (4)材料一中的图片(二)的寓意是什么?

(5)根据材料二,试分析这场发生在俄国的革命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第2讲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学习目标】

1.新经济政策(√√) 2.“斯大林模式”(√√)

时间: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倡导者:

特点:

时间:

苏联的建立 1、

对社组成

2、

会 3 、 主 4、 义 道 1928 工业化 路

的 建设及成就 重点发展 探

农业集体化:

形成的标志: 斯

大 特点:

林 模

形成背景:是在苏联外有帝国主义包围,国内经济、文化相对落后 式

的情况下形成的。它在一定的历史阶段里发挥过积极作用,使苏联

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

1、优先发展业和

但也存

2、片面追求产值和产量

【自主检测】 一、选择题

1.列宁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十月革命胜利后,他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所作的探索是( )

A.实施新经济政策 B.进行第一个五年计划 C.颁布新宪法

D.建立了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2.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① 二月革命 ② 实施新经济政策 ③ 十月革命 ④ 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①③④② D.④①②③

3.1922年在列宁的倡议下.在自愿平等原则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当时没有加入苏联的国家是( )

A.立陶宛 B.俄罗斯联邦 C.外高加索联邦 D.乌克兰

4.1924年,一位旅居海外的俄罗斯人收到一封仍居住在祖国父母的信,告知列宁逝世的消息。这封信的寄信栏地址中写的国名应该是( )

A.沙皇俄国 B.苏维埃俄国 C.俄罗斯联邦共和国 D.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5.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最终确立的标志是( )

A.苏联的成立 B.“一五、二五”计划的提前完成 C.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D.新宪法的颁布

6.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一直在探索俄国的社会主义道路,并依据国内形势的变化调整经济政策。在1922年初的苏俄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

A.小商贩在自由市场出售面包 B.城市居民到市场去购买大米

C.农民的粮食收成全部上缴国家 D.一位俄国资本家在莫斯科投资开办了一家制鞋厂 7.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是在( )

A.十月革命 B.实行新经济政策 C.两个五年计划 D.三年国内战争 8.下列关于斯大林模式的叙述,错误的是( )

A.1936年新宪法的是其形成的标志 B.曾使苏联取得了巨大的建设成就 C.存在着严重的弊端 D.使苏联经济持续协调发展 二.非选择题

13.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 请回答:

(1)“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指什么?

2

(2)“新经济政策”什么时候开始实施的?内容是什么?有何作用?

(3)“新经济政策”“新”在何处?

(4)“苏联的模式”是指什么模式?该模式建立的标志是什么?有何特点?

(5)有人说该模式一无是处,你认为呢?为什么?它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有何启示?

3

第一部分检测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16分)

1.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发生在 ( ) A.英国 B.俄国 C.中国 D.美国

2.1918年4月,家住莫斯科的小姑娘尼娜给在国外工作的父亲写信,她在信封的下方写她的国名应是 ( )

A.沙皇俄国 B.苏维埃俄国 C.苏联 D.俄罗斯 3.下列对十月革命历史意义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 A.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B.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标志人类历史进入新纪元 C.开始了探索社会主义的新时代

D.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革命斗争 4.十月革命与以往革命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 )。

A.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B.无产阶级革命 C.资产阶级革命 D.土地革命 5.1917年3月俄国二月革命推翻的是( )

A.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B.人民委员会 C.沙皇专政 D.帝国主义的傀儡政府 6.下列关于俄国1917年二月革命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 B.二月革命造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特殊局面 C.二月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D.二月革命是一场社会主义革命 7.十月革命爆发时,统治俄国的政权是( )

A.沙皇专制政府 B.资产阶临时政府 C.人民委员会 D.工兵代表苏维埃 8.俄国十月革命的纪念日是 ( )

A.10月1日 B.10月7日 C.11月6日 D.11月7日 9.最初加入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中不包括( )

A.俄罗斯联邦 B.外高加索联邦 C.乌克兰 D.爱沙尼亚 10.苏维埃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在( )

A.1921年 B.1922年 C.1924年 D.1928年 11.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主要力量用于发展( ) A.农业 B.轻工业 C.能源和交通运输业 D.重工业 12.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是在( )

A.十月革命后 B.实行新经济政策后 C.两个五年计划后 D.三年国内战争后 13.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是在( )

A.十月革命后 B.国内战争结束后 C.列宁逝世后 D.苏联成立后 14.下列对苏联三十年代历史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 A.社会主义宪法己经确立,基本上实现了农业集体化 B.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了强盛的工业国

C.宣布苏联为“工农社会主义国家” D.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阻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15.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形成的标志是( )

A.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B.苏联“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C.苏联的成立 D.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 16.下列关于斯大林模式的叙述,错误的是( )

A.1936年新宪法的是其形成的标志 B.曾使苏联取得了巨大的建设成就 C.存在着严重的弊端 D.使苏联经济持续协调发展 二、搭配题:(共4分)

①( )1921年 A.苏联建立 ②( )1922年 B.苏联通过新宪法 ③( )1933年 C.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 ④( )1936年 D.开始第二个五年计划 三、材料解析题(共10分)

材料一 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列宁选集》材料二 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 请回答:

(1)材料一说“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是什么办法?(1分)为了纠正这个错误,列宁换了个思路。材料二中“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指什么?(1分)

(2)这一政策实是在什么时候开始实施的?(1分)内容是什么?(2分)有何作用?(1分)

(3)“新经济政策”“新”在何处?(1分)

(4)“苏联的模式”是指什么模式?(1分)该模式建立的标志是什么?(1分)有何特点?(1分)

4

第二部分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第3讲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凡尔赛和约》和《九国公约》基本内容(√) 2.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 1、背景:一战后战胜国企图

2、时间:1919年1~6月 地点:法国 《

3、“三巨头”: 凡尔美国总统:

赛和① 、 归还法国;(对德国本土处理) 约② 禁止德国实行 , 河东岸50千米以内 》(不得设防,不得拥有空军,陆军人数不得超过10万人。 对内容

德③ 德国承认并尊重 独立。

和④ 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比等实行“委任统 和约凡会)

治”予以瓜分(关于中国山东问题的处理,引发了 )

⑤ 由协约国成立“赔偿委员会”,决定德国战争赔款的总数。

尔赛 影响: 确立了帝国主义在

,——

实质是一次 会议。

对奥地利、保加利亚、土耳其和约 华

时间: 年

顿宗旨:“制裁侵略,维护和平”

国际联盟 结果:美国倡导成立,最终美国没能加入 系

实质:被 操纵的军事政治扩张组织。

1、时间:年

2、地点:

3、召开的背景:帝国主义列强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矛盾激化,特别是美日矛盾尤为激烈

4、操纵国:、

华5、内容:签订等条约

盛a.

顿会内容

b.

① 这实际上有利于 在中国的扩张,排挤了 在 中国的势力。

【自主检测】 一、选择题

1.重新确立了他们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统治新秩序。对这一新秩序有直接影响的条约是( ) A.《五国条约》 B. 《四国条约》 C. 《九国公约》 D. 《凡尔赛和约》 2.巴黎和会召开期间,中国人民十分关心会议的进展情况。因为( )

A.中国代表在巴黎和会上是主角 B.中国人民的国际意识增强 C.巴黎和会涉及到中国主权问题特别是山东主权问题 D.五四运动唤醒了中国人民

3.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先后召开两次国际会议,签定了《凡尔赛和约》和《九国公约》等条约。下列内容属于《九国公约》的是( )

A.阿尔萨斯和洛林交还法国 B.废除德国的普遍义务兵役制

C.德国应进行战争赔款 D.保证各国在华“机会均等”以及中国对外“门户开放” 4.有人说,巴黎和会是一次“分赃”会议,下列《凡尔赛和约》中那一方面的内容最能体现这一性质( )

A.领土 B.军事 C.政治 D.殖民地

5.在一次历史知识竞赛上,主持人刚说完:“这是一次由战胜国参加的国际会议,会上中国代表的正义要求遭到拒绝,消息传到中国,引发了一场规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王慧同学就知道了正确答案,你知道这一会议是( )

A.华盛顿会议 B.雅尔塔会议 C.巴黎和会 D.中共一大

6.一位前来参加巴黎和会的代表说:“我们初来巴黎时,对即将建立新秩序满怀信心;离开时,则已觉悟,新秩序不过是比旧秩序更加纠缠不清。”操纵建立“新秩序”的国家是( ) A.英国、法国、意大利 B.英国、法国、美国 C.法国、美国、俄国 D.英国、法国、日本

7.一战后有两个国家没有批准巴黎和会通过的《凡尔赛和约》:一个是没能达到领导战后世界目的美国,一个是主权遭受严重践踏的国家。这个国家是( ) A.英国 B.法国 C.日本 D.中国

8.1922年华盛顿会议签订了《九国公约》,宣称要尊重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首先提出这一原则的国家是( )

A.法国 B.苏俄 C.美国 D.日本 9.下列关于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共同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之间的关系 B.会议被大国操纵,充满了矛盾和斗争 C.都损害了中国的主权 D.美国在两次会议上都获得了很多既得利益

5

【学习目标】【知识引导】

10.下列中国参与制订的条约中,能反映旧中国“弱国无外交”状况的是( ) ①《南京条约》 ② 《凡尔赛和约》 ③ 《九国公约》 ④ 《联合国家宣言》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条约宣称)(1)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2)给予中国以完全无碍之机会,以发展并维持一有力巩固之政府;(3)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4)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特别权利,而减少友邦人民之权利,并不得奖许有害友邦安全之举动。 请回答:

① 材料二出自于哪一条约?该条约是在哪一次会议上签定的?

②有人说:“(该条约确实)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你认为呢?

③纵观材料二所载条约内容,该条约实际上提出一个对中国影响深远的原则,该原则是什么?该原则最早是由哪个国家提出来的?它有何作用?

④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是怎样认识“弱国无外交”这句话的?

【自主检测】 一、选择题

1.1929—1933年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首先发生于( ) A.英国 B.法国 C. 日本 D.美国

2.富兰克林•罗斯福在第一次就任总统演说中鼓励美国人民说:“真正让我们感到恐惧的,只是‘恐惧’本身。”你认为当时美国人感到恐惧的是( ) ..

A.经济危机 B.法西斯的侵略扩张 C.日本偷袭珍珠港 D.美国通用破产 3.下列不属于经济大危机的特点是( )

A.持续时间长 B.信息化、全球化 C.涉及范围广 D. 破坏性大 4.1929—1933年爆发的经济大危机首先从( )部门开始的

A.农业 B.商业 C.工业 D.金融业(银行业.股票市场)

5.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认为,要用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参与国家经济,用国家的力量推动经济的运转,20世纪30年代这一思想的成功实践是( )

A.新经济政策 B.德国法西斯专政 C.罗斯福新政 D.匈牙利改革 6.罗斯福总统为使“幸福的日子又来到”二采取的核心措施是( )

A.整顿金融,恢复银行信用 B.调整农业,压缩农业产量,稳定农产品价格 C.大力兴办公共工程,以工代赈 D.实施《国家工业复兴法》,加强对工业的调整 7.罗斯福新政“新”在( )

A.实行自由的经济政策 B.从根本上消除了经济危机 C.开创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D.让雷曼兄弟银行破产

8.王明同学写了一篇有关罗斯福新政的小论文,其中对新政评价正确的选项是

第4讲 经济大危机

【学习目标】

1.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影响(√√) 2.罗斯福新政(√√√) 【知识引导】

爆发的根源: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决定的(生产的盲目扩大与购买力的

矛盾)

爆发时间:

经济大危机

② ③

背景:严重的经济危机引起了严重的政治危机,各国资产阶级纷纷寻找出路。

人物:

① 中心措施: ② ③ ④

特点(本质、“新”在何处、目的):

6

济 危 机

罗斯福新政措施

①美国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 ②美国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 ③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 ④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二.选非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 ——罗斯福

材料二 “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的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罗斯福

材料三 只要国家仍处于危急存亡的关头,我就要求国会授予我应付危机的那种唯一的最后手段——广泛的行政权,使我可以向紧急状态宣战„„ ——罗斯福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罗斯福所说的的现象出现在美国什么时候?那时候由美国波及到世界的大事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美国采取了什么措施缓解了它面临的严重困难?它的伟大历史意义在于?

(3)根据材料二美国政府开创了一种什么样的经济手段来纠正其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

(4)“新政”的实行,表明美国政府职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自主检测】 一、选择题

1.德国法西斯政党被称为( )

A.纳粹党 B.民族主义政党 C.社会主义政党 D.黑手党

2.20世纪二三十年代,面对国内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下列哪一个国家没有走上法西斯道路的是( )

A.德国 B.美国 C.意大利 D.日本 3.希特勒上台以后,阴谋打击共产党和进步人士的事件( )

A.啤酒馆暴动 B.“国会纵火案” C.“水晶之夜” D.设立集中营 4.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的标志是( )

A.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 B.1936年德国军队开进莱茵非武装区

第5讲 法西斯力量的猖獗

【学习目标】

1.国会纵火案和反犹暴行(√√) 2.日本法西斯上台(√) 【知识引导】 法西斯 力

2、纳粹政权的建立

① 时间:

② 标志是 ③ 他的上台标志着世界大战的 形成。

7

C.1933年德国退出国际联盟 D.1939年德国进攻波兰 5.德国纳粹党进行大规模的反犹浪潮是通过( )

A.“水晶之夜” B.“国会纵火案” C.《我的奋斗》的发表 D.消灭波兰 6.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的共同点是( )

① 大肆屠杀犹太人 ② 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不满 ③ 鼓吹领土扩张和殖民侵略 ④ 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1、背景:受到席卷全球的的打击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7.20世纪30—40年代,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主要因素是( )

A.美苏争霸 B.法西斯势力的侵略 C.宗教纷争 D.西方大国推行绥靖政策 8.在世界经济危机下,法西斯势力发展最快的国家是( ) A.英国和法国 B.德国和日本 C.美国和德国 D.法国和日本

① “ ”

3

②反犹浪潮:“ ”

9.建立法西斯专政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意大利—日本—德国 B.日本—意大利—德国 C.德国—日本—意大利 D.意大利—德国—日本

10.20世纪30年代后半期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相互勾结组成的军事侵略集团是( ) A.三国协约 B. 三国军事轴心同盟 C.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D.三国同盟 二、非选择题

11.法西斯的侵略给世界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特别是中国人民。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03年12月13日,由旅日华侨捐资50万元铸造的重6.6吨主题为“铭记历史教训.祈祷世界和平”的“和平大钟”,在南京静海寺撞响66声。 请回答:

(1)“和平大钟”为什么撞响66声?

(2)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的感想。

A.雅尔塔体系 B.多极化格局 C.两极格局 D.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6.下列历史事件,按发生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②《凡尔赛和约》的签订 ③《九国公约》的签订 A.①②③ 的是( )

A.《九国公约》 B.《凡尔赛和约》 C.《四国条约》 D.《慕尼黑协定》 8.下列中国参与制订的条约中,不能反映旧中国“弱国无外交”状况的是( ) A.《南京条约》 B. 《凡尔赛和约》 C.《九国公约》 D.《联合国家宣言》 9.1929—1933年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首先发生于( ) A.中国 B.法国 C.德国 D.美国 10.下列关于经济大危机的特点正确的是( )

①持续时间长 ②信息化、全球化 ③涉及范围广 ④破坏性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1.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指出,国家应积极干预经济生活,增加有效需求,以防止新的危机发生。下列选项中与上述主张最贴近的是( )

A.凡尔赛体系 B.罗斯福新政 C.法西斯体制 D.区域经济集团化

12、1933年3月4日,一位美国总统在他的就职演说中说:“真正让我们感到恐惧的,只是‘恐惧’本身。”这位美国总统以及他所说的“恐惧”指的是( ) A.华盛顿以及英国殖民者 B.林肯以及南方叛军 C.罗斯福以及经济大危机 D.杜鲁门以及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 13.罗新福新政的措施主要“新”在( )

A.加强对工业的调整来克服危机 B.采取大规模国有化的形式 C.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来消除危机 D.兴建公共工程,减少失业队伍 14.下列关于罗斯福“新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新政”使美国从根本上消除了经济危机 B.开创了资产阶级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先河 C.“新政”是资本主义历史上的里程碑 D.《国家工业复兴法》是“新政”的核心

15.德、意、日三国建立法西斯专政的根本原因是( ) A.经济危机的打击 B.国内民众的强烈要求 C.减少失业

D.国内政治危机的加剧

16.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的标志是( )

A.1933年德国希特勒上台 B.1931年日本侵占中国东北

8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③②①

7.1922年,在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实质上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局面

第二部分测试题

一、选择题(共20分)

1.一位参加巴黎和会的战胜国的代表对美联社记者说:“我们初来巴黎时,对即将建立新秩序满怀信心;离开时,则已觉悟,新秩序不过是比旧秩序更加纠缠不清。”操纵建立“新秩序”的国家是( )

A.英国、法国、意大利 B.英国、法国、美国 C.法国、美国、俄国 D.英国、法国、日本 2.《凡尔赛和约》中,最能体现巴黎和会分赃性质的规定是( ) A.关于德国边界问题 B.关于成立国际联盟 C.关于处置德国殖民地问题 D.关于德国军备问题

3.每年的五月四日被法定为“青年节”,是为了纪念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这场运动爆发的原因是( )

A.中国外交在巴黎和会上的失败 B.中国又恢复到了几个帝国主义共同支配的局面 C. 日本全面侵华 D.中国在巴黎和会上作为战胜国没有得到更多的利益 4.确立帝国主义国家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秩序的会议是( ) A.巴黎和会 B.雅尔塔会议 C.华盛顿会议 D.德里兰会议 5.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建立的统治世界的新秩序被称为( )

C.1936年轴心国集团形成 D.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 17.世界上最早走上法西斯道路的国家是( )

A.德国 B.意大利 C.日本 D.西班牙 18.20世纪30—40年代,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主要因素是( )

A.美苏争霸 B.法西斯势力的侵略 C.宗教纷争 D.西方大国推行绥靖政策 19.二战前夕法西斯国家十分嚣张的主要原因是( )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崩溃 B.西方大国一味推行绥靖政策 C.轴心国的军事力量强大 D.国际联盟没有约束作用

20.1936年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相互勾结组成的军事扩张集团是( ) A.三国军事轴心同盟 B.三国协约 C.三国同盟 D.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二、材料题(共1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中,美、英、德、法、日等国的工业生产分别下降46.2%、28.4%、40.6%、16.5%、8.4%。

材料二 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的应用。

材料三 我们要求得到领土和殖民地来养活我们的人民和迁移我国过剩的人口。„„德意志民族是最优秀的民族,有权统治全世界„„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 请回答:

(1)这场大危机中,遭受打击最严重的是哪两个国家?这场危机有何特点?

(2)为挽救危机,美国、德国各采取了什么措施?

(3)罗斯福所说的“永远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采取了什么措施?这一目标能否根本实现?为什么?

(4)如何评价美国采取的这一政策 ?

(5)德如何实施“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这一设想的?结局如何?

【学习目标】

1.慕尼黑阴谋(√√) 2. 德国进波兰和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

二 次 世界 大战 的 爆发

时间: 地点:

参与者:德国 、意大利 、法国 、英国

尼黑阴谋

内容: 实质是: 影响:将 推向了顶峰,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野心,加速了 。

战争的爆发

时间:

爆发的标志:

时间:

经过: 保卫战的胜利,击破了德军“”天下无敌的神话。

影响:标志着 战争的爆发,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

争的

进一

步9时间:

扩) 日本偷袭地点:大

珍珠港 A. B.纵容了法西斯的侵略

影响:使二战规模扩张到

C. D.引发了德国的烦犹浪潮

2.希特勒在他的《我的奋斗》一书中宣称:“不能用和平的方法取得的东西,就用拳头来夺取。”上台后,他违背了《凡尔赛和约》,首先吞并了( ) A.匈牙利 B.法国 C.捷克斯洛伐克 D.奥地利

第三部分 第二次世界大战

3.英国首相张伯伦从慕尼黑回到伦敦时在机场挥舞着《慕尼黑协定》宣称:“我们这一代的和平应经得到保证”,说明英法策划慕尼黑会议的意图是( )

第6讲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A.制裁德国 B.牺牲捷克斯洛伐克换取一时的和平 C.促使德国加紧侵略 D.帮助捷克斯洛伐克

9

4.“我不知道你们的国家是否会从慕尼黑做出的决定中得到好处,但肯定无疑的是,我们不会是最后一个受害者。在我们之后,其他人也将遭受同样的命运。”这段话中的“我”指的是哪一个国家( )

A.德国 B.法国 C. 捷克斯洛伐克 D.英国

5.“We shall go on to the end „„We shall never surrender.”1940年的这句话最有可能出自哪一人物之口( )

A.英国丘吉尔 B.苏联斯大林 C.德国希特勒 D.中国蒋介石

(2)慕尼黑协定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张伯伦的预言正确吗?为什么?

(4)慕尼黑会议的最严重后果是什么?

6.1938年签订的《慕尼黑协定》纵容了哪个国家的侵略( )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美国 7.把绥靖政策推到顶峰的标志性事件是( )

A.纵容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 B.德国突袭波兰 C.不制裁德国干涉西班牙 D.《慕尼黑协定》的签订 8.《慕尼黑协定》的签订,最直接的受害者是( ) A.英国 B.捷克斯洛伐克 C.德国 D.奥地利 9.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标志是( )

A.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B.意大利吞并埃塞俄比亚 C.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 D.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

10.美国在太平洋战争初期的惨败与法国的迅速败亡的相同原因是( ) A.长期对侵略者推行绥靖政策 B.不适应侵略者的突然袭击 C.遭到了法西斯国家的联合进攻 D.国内军事物资不足 11.英法所推行的绥靖政策实质是( )

A.对法西斯的一种制裁 B.为了整个欧洲的和平与安宁 C.纵容法西斯入侵苏联消灭社会主义制度 D.为了抵制美国

12.美国总统罗斯福曾发表了“国耻日”演说,这里所说的“国耻日”应该是( ) A. 7月6日 B. 110月24日 C. 7月7日 D.12月7日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8年夏秋,英国首相张伯伦三次会见希特勒。第三次,与德.意.法政府在德国慕尼黑城签订协定之后,他飞回伦敦对群众说:“这是我们时代的和平,我建议你们安然睡觉去吧!” 材料二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这是张伯伦政策的结果。 ——毛泽东 请回答:

(1)慕尼黑会议召开于哪一年?参加会议的首脑有哪几位?

10

5)简要谈谈你对“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理解? 6)慕尼黑阴谋的实质是什么?

第7讲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1.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2.雅尔塔会议(√) 3.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攻克柏林(√) 时间: 地点:

参加国: 国际反法西斯

建立的标志: 的发表

联盟的建立

该条约内容: 该联盟建立的意义或作用:

(【学习目标】【知识引导】

【自主检测】 一、选择题

1.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 A..苏联卫国战争开始 B.太平洋战争爆发 C.《联合国家宣言》发表 D.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

2.联合国在促进世界和平与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决定成立联合国是在(A.巴黎和会上 B.华盛顿会议上 C.雅尔塔会议上 D.慕尼黑会议上 3.有关雅尔塔会议内容德国报导中,不应出现的是( )

A.决定彻底消灭德国的法西斯主义 B.决定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C.苏联承诺对日本作战 D.决定建立联合国

4.1943年2月,罗斯福在致斯大林的一封贺信中说:“是你们制止了侵略浪潮,成为盟军反侵略战争的转折点。”“这一转折点”是( )

A.萨拉热窝事件 B.诺曼底登陆 C.斯大林格勒战役 D.攻克柏林

5.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能够结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 原因是( ) A.战略上的需要 B.面临这共同的敌人 C.绥靖政策的破产 D.国际会议的促成 6.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了决定性作用的是( ) A.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 B.诺曼底登陆的成功 C.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D.雅尔塔会议的召开

7.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上空前的浩劫,几千万人失去了生命,无数的财产被毁。下列发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战役,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诺曼底登陆 ②百团大战 ③日本偷袭珍珠港 ④斯大林格勒战役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③②①④ D.②③④① 8.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给人类的历史启迪是( )

①法西斯主义是人类的大敌 ②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可以开展合作 ③小国作用不大,应注意依附大国 ④和平来之不易,悲剧不应重演 A.①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那场战争中,苏联军民以钢铁般的意志和无所谓惧的气概,浴血奋战,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在那场战争中,中国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以顽强不屈的精神和众志成城力量战胜了凶残的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胡锦涛 请回答:

(1)材料二中“那场战争”指什么战争?

(2)材料二中胡锦涛认为中国和苏联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贡献。请分别写出中苏两国在这场战争的一次重大战役。

(3)“那场战争”结束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4)时光飞逝,“那场战争”已经结束60周年了,它给人类带来的伤痛让全世界人民至今都不能忘记。根据所学知识,写出你最想说的一句话。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①④③② D.④①②③

9.1940年12月,罗斯福说:“过去两年的经验已无可怀疑地证明,任何国家都不能姑息纳粹,我们知道,一个国家只有以彻底投降为代价才能与纳粹和平。”下列哪个国家的事实证明了这一论断( ) A.英国

B.法国 C.苏联

D.波兰

10.“我没什么可以奉献,有的只是热血、辛劳、眼泪和汗水。”发表这段演说的是( ) A.美国总统罗斯福

B.中国元首蒋介石 C.英国首相丘吉尔 D.苏联元首斯大林

11.丘吉尔说:“俄国的灾难就是我们的灾难,我们要给俄国和俄国人民以一切可能的援助。”他持这种观点是因为( )

A.丘吉尔同情苏联 B.丘吉尔讨好苏联 C.英、苏面临共同敌人 D.欺骗国际舆论 12.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正式成立的标志是( ) A.苏联卫国战争开始 B.太平洋战争爆发 C.《联合国家宣言》发表 D.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 13.1942年,某位记者不可能作出的战地报道是( )

A.雅尔塔会议中三方代表激烈的争论 B.美、日在太平洋地区激烈争夺 C.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建立 D.斯大林格勒战役激战犹酣 14.如右图,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这次战役,对整争进程所起的重要作用是( ) 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 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 辟了打击德军的欧洲第二战场 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的战争

15.1943年2月,罗斯福在致斯大林的一封贺信中说:“是

制止了侵略浪潮,成为盟军反侵略战争的转折点。”“这一转折点”是( )

D.②③④

A.萨拉热窝事件 B.诺曼底登陆 C.斯大林格勒战役 D.攻克柏林

16.联合国在促进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决定组建联合国是在( ) A.巴黎和会上 B. 华盛顿会议上 C. 雅尔塔会议上 D. 开罗会议上

17.1945年的某一天,在日本东京湾的美国重型战舰“密苏里号”甲板上,日本代表正式 签署投降书。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这一天是( )

A.5月8日 B.8月15日 C.9月2日 D.9月9日 18.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历史事件,正确的是( )

①德军突袭波兰 ②苏军保卫斯大林格勒 ③盟军诺曼底登陆 ④日军偷袭珍珠港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④②③ D.①②④③ 19.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 )

你们个战A.使B.成C.开D.结

第三部分测试题

一、选择题(共20分)

1.慕尼黑协定的主要内容是( ) A.英、法同意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B.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10天之内把苏台德等地割让给德国 C.同意希特勒在东欧和中南欧自由行动 D.建议召开英、法、德、意、波会议

2.1938年9月,德、意、英、法四国签订了《慕尼黑协定》。这一协定体现的政策被称为绥靖政策,它所造成的恶劣影响是( )

A.使德国建立了法西斯政权 B.纵容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 C.引发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D.引发了德国的反犹狂潮 3.1938年签订的《慕尼黑协定》纵容了哪个国家的侵略( )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美国

4.“我不知道你们的国家是否会从慕尼黑做出的决定中得到好处,但肯定无疑的是,我们不会是最后一个受害者。在我们之后,其他人也将遭受同样的命运。”这段话中的“我”指的是哪一个国家( )

A.德国 B.法国 C. 捷克斯洛伐克 D.英国 5.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是( )

①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②英、法对德、意、日的法西斯侵略行为实行绥靖政策 ③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④经济危机的影响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6.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时间是( )

A.1938年9月 B.1939年9月 C.1941年6月 D.1941年12月

7.德国进攻波兰之前,英国政治家反复强调“不值得为波兰战争”,还说“波兰作为一个殉道者比作为一个主权国更有利于英国”。英国考虑的是( ) A.波兰的存在与否无关英国利益 B.帮助波兰会消耗实力

C.波兰灭亡后利于德国进攻苏联 D.波兰的灭亡更有利于英国与德国合作 8.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①德军突袭波兰 ②德军空袭英国 ③德军突袭苏联 ④德军侵入捷克斯洛伐克

A.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 C.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B.法西斯侵略战争的非正义性 D.美国对日投掷原子弹与苏联对日宣战

第四部分 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

第8讲 美国经济的发展

【学习目标】

1.二战后美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特点(√√) 2.美国新经济的特点(√) 【知识引导】

战后的繁荣

时间:20世纪

③ 地区:

危机原因: 引发了1974年—1975年世界性经济危机。

危机与调整

经济调整: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以后,美国政府进行了经济调整,使美国成为 。

20.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给人类的历史启迪是( )

①法西斯主义、军国主义是人类的大敌 ②不同社会意识形态的国家之间可以开展合作 ③和平来之不易,悲剧不应重演 ④面对人类公敌,我们应该单打独斗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二、材料题(共1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位新任首相在1940年5月13日就职演说:“你们问,我们的政策是什么?我说,我们的政策是用上帝所给予我们的全部能力和全部力量在海上、陆地上和空中抗争;同一个在邪恶悲惨的人类罪恶史上还没有见过的穷凶极恶的暴政进行战争。这就是我们的政策。你们问,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我可以用一个词来答复:胜利——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取胜利„„”

材料二 1942年初,中苏美英等26个国家的代表齐集华盛顿,共同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形成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在此基础上,1945年10月,联合国成立,其主要宗旨是维护国际国际和平及安全,促进国际友好合作。

材料三 二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它给世界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世界上80%的人口被卷入战争5000金万人死亡,直接军费开支及物资损失达5万多亿美元。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一位新首相”指的是谁?(1分)材料中“同一个在邪恶悲惨的人类罪恶史上还没有见过的穷凶极恶的暴政进行战争”的“战争”指的又是什么战争?(1分)战争爆发的标志是什么?(1分)

(2)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标志是什么?(1分)它对反法西斯战争产生了什么作用?(1分)

(3)根据材料,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1分)

(4)从上述材料和问题中,你能得到哪些启示?(2分)

(5)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浩劫,请就如何维护世界和平,避免战争谈谈看法。(2分)

国 经 济发 展

时间:

新经济的出现

主要特征:

主要的代表企业:

【自主检测】 一、选择题

1.二战以后,西方大国中惟一一个没有被削弱,反而更为强大的国家是( )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日本 2.下列关于美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1783年美国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而独立

B.二战后美国登上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的宝座 C.一战后美国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工业大国 D.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

3.二战后美国经济迅猛发展的原因不包括( ) A.战时的资本积累 B.政府有效的财政政策 C.科学技术的进步 D.美国的“冷战”政策 4.1974—1975年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 A.美国经济地位下降 B.军费开支增大 C.中东石油价格猛涨 D.通货膨胀严重 5.美国在二战以后的繁荣出现在( )

A.20世纪五六十年代 B.20世纪六七十年代 C.20世纪七八十年代 D.二十一世纪 6.美国是全球高科技人才最集中的地方之一,(这里)“每天都会诞生许多科技发明.创造巨大的财富”,(这里)“也是美国战后经济发展的一个奇迹..”,“这里”是指( ) A. “硅谷” B. “光谷” C.NSDQ D.纽约曼哈顿华尔街 7.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负债国是在( )

A.20世纪五六十年代 B.20世纪六七十年代 C.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 D.20世纪九十年代 8.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的主要特征是( )

A.高速度、低通货膨胀 B.改善人民生活、缓和社会矛盾 C.信息化和全球化 D.高速度、低失业率 二、非选择题

9.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是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

10.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所显现出来的主要特征是 、 。 11.高科技特别是信息茶叶的发展是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的主要推动力,并产生了诸如像 、 、 等世界上最大的信息产业公司。

第9讲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的发展

【学习目标】

1.欧洲联盟(欧盟)(√) 2.二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 【知识引导】 ① 西欧经济的恢复

与发展的原因

② ③ 欧洲的联合

成立时间: 全称: 西欧盟的旗帜: 欧

欧盟的成立

济① 和目的

日本 经结果:欧盟成为

济 的①

③核心是确立了 战略

④ 结果:使日本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成为 日本的崛起

。 影响:经济地位的提高也使得日本的国际地位得到了加强。 如:1964年日本成功举办了第十八届 ;

同时日本还凭借其经济地位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军费开

支剧增,引起了亚洲邻国的关注和不安。

【自主检测】 一、选择题

1.二战后,日本和西欧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共同原因有( )

①美国的经济援助 ②采用先进的科技成果 ③大力发展教育,走“科教兴国”之路 ④制定了恰当的经济政策 ⑤ 推行非军事化,没有沉重的军费负担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欧元(EURO.€)的出现,反映了( )

A.美元的贬值 B.欧洲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 C.英镑地位的下降 D.欧洲政治一体化趋势的加强

3.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发展。下列不是日本经济发展原因的是( ) A.美国的扶持 B.引进国外大量的先进技术 C.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D.大力发展教育和科技 4.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促使日本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是( )

A.举办奥运会 B.苏联解体 C.实行“科技立国策略” D.美国的军事订单 5.数据图表能给我们提供很多重要的信息。分析下面的《20世纪50—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率简表》,我们不能得到的信息是 ( ) A.日本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 B.联邦德国在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经济增长最快 C.英国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经济增长最慢 D.美国丧失了资本主义世界头号经济强国的地位

下图为1870年—1970奶奶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平均增长率变化示意图。根据图示完成6.7两小题:

6.造成图中1913——1950年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率

较低的原因有( )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 ②第二次世界大战 ③中东战争 ④世界经济大危机 A.①② B.①②③ C. ①②④ D.②③④ 7.促使图中1950年-——1970年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第三次科技革命 B.“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C.“冷战”的结束 D.欧盟的建立

8.雨果曾说过:“(总有一天)所有的欧洲国家都将紧紧

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下列“高于国家的整体”的组织是( ) A.联合国 B.亚太经合组织 C.欧洲联盟 D.上海合作组织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出于本国的战略需要,开始扶持日本。同时,日本政府制定了适当的经济政策,引进最新的科学技术成就,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的近二十年间,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成为权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请回答:

(1)从材料二可知,二战后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诸多因素中,最有远见的措施是什么?

(2)欧洲(西欧)和日本战后的崛起,对世界经济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第四部分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分)

1.二战后初期,当欧洲和亚洲的许多国家还是一片废墟的时候,美国1945~1969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却翻了一番还多,原因是由于( )

①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利用高新技术成果改进传统工业生产技术 ②美国政府的财政扩张政策

③政府注意改善人民生活,营造有利环境 ④占据了广阔的国际市场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二战后美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包括( )

①占据广阔的国际市场 ② 限制利用高新技术成果改进传统工业的生产技术 ③ 大力发展科技教育 ④ 改善人民生活,创造有利的发展环境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3.以研发电脑芯片而得名的美国“硅谷”今后可能因大力开发太阳能而成为“太阳谷”。这表明二战后美国重视( )

A.改善人民生活 B.发展跨国公司 C.发展高新工业 D.降低生产成本 4.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经济发展最迅速的地区是( ) A.中部和西部 B.东部和中部 C.西部和南部 D.中部和南部 5.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负债国是在( ) A.20世纪二三十年代 B.20世纪五六十年代

C.20世纪七八十年代 D.20世纪80F代中期以后 6.20世纪70年代,引发世界性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是( ) A.美国经济衰退 B.人口大量增加

C.失业人数剧增 D.中东产油国大幅度提高油价 7.20世纪90年代美国政府采取的措施有( )

①进行社会经济改革 ②加大发展教育、科技事业的力度 ③促进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发展 ④加速对外军事扩张的步伐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⑧ D.②③④ 8.美国新经济的主要特征是( )

A.信息化和全球化 B.范围广、影响大 C.信息化和效率化 D.高速度、低失业率

9.美国、西欧以及其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了战后经济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是在( ) A.50~70年代 B.70~80年代 C.90年代 D.21世纪

10.通过建立无内部边界的空间,加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建立最终实现统一货币(欧元)的经济货币联盟,„„在国际舞台弘扬联盟的个性,材料中的“联盟”指的是( ) A.三国同盟 B.国际联盟 C.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 D. 欧洲联盟 11.欧洲联盟正式建立的时间是( )

A.1995年1月1日 B.1993年 C.1939年9月1日 D.20世纪60年代 12.欧盟建立后( )

①欧盟各国将统一使用欧元 ②力求在外交和国家安全等方面步调一致 ③欧盟成员国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④和美国争夺霸权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②③ 13.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是( )

A.日本 B.美国 C.欧盟 D.德国

14.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曾预想说:“一种欧洲大陆的货币将引导2亿欧洲人结束多种货币共存的荒谬局面。”2002年1月1日这种梦想开始变成现实,欧洲人有一个触摸得到得欧洲——“口袋里的欧洲”,是因为欧洲人开始使用( )

A.欧元 B.亚元 C.日元 D.美元

15.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发展。下列不是日本经济发展原因的是( ) A.大力发展教育和科技 B.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C.日本政府制定了符合本国国情的政策 D.美国的扶持

16.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是 ( )

A.德国 B.日本 C.英国 D.法国

17.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促使日本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是( )

A.从走军国主义之路 B.伊拉克战争 C.美国的军事订单 D.实行“科技立国”策略 18.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最主要是通过( ) 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干预经济 B.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C.美国的经济援助 D.对殖民地的掠夺

19.20世纪70年代以后,资本主义世界开始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这三“足”是( ) A.欧盟、日本和中国 B.欧盟、美国和日本 C.美国、日本和中国 D.美国、日本和俄罗斯

20.1984年日本文部省大臣在北大的演讲中指出:“日本是缺乏资源的国家,是教育作用开发人的脑力、心中的智慧资源和文化资源的。这是今天日本在经济上、社会上获得发展的原动力。”根据材料可见,当今日本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

A.大量进口原料 B.大力发展科技教育 C.美国的经济援助 D.推行非军事化 二、材料题(共1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国内生产总值指数表(1913年指数为100)

材料二 西欧和日本都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朋友,是的。盟国,是的。但是,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的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的一次演说

阅读以上资料,联系学过的知识,请你思考:

(1)根据材料一表格,你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哪个国家经济增长最快?原因有哪些?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你认为有哪些国家或国家联盟构成了对美国的经济威胁?他们的共同原因是什么?这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都处于哪一时期?这一时期我国正进行着什么运动使我国丧失了经济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3)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对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

何启示?

第五部分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第10讲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学习目标】

1.赫鲁晓夫改革(√) 2.戈尔巴乔夫改革(√) 3.苏联解体(√) 【知识引导】 背景:1953年斯大林逝世。1956年在苏共“二十大”上赫鲁 晓夫错误的全盘否定斯大林,但也为改革埋下了伏笔。 赫鲁晓夫改革时间:1956——

结果:改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 ,但并未 根本改变苏联高度

联 的改勃列日涅夫改革

革时间:

与 解戈尔巴乔夫改革

重点:首先是 ,

然后又转向 , ②

八一九事件:时间:

结果:戈尔巴乔夫失去了领导国家的威望和能力,

【自主检测】 一、选择题

1.斯大林去世后,上台的苏联领导人是( )

A.赫鲁晓夫 B.勃涅日列夫 C.戈尔巴乔夫 D.叶利钦 2.关于赫鲁晓夫的改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改革主要涉及政治、经济两大方面 B.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C.并未根本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D.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

3.关于苏联改革,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把苏联改病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死了”。这句话中“改死了”即指苏联解体。从实质上分析,苏联解体是( ) A.国家已经四分五裂 B.国家名称发生变化 C.社会制度发生变化 D.执政党失去了政权 4.下列重大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苏联解体 ②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

③欧洲联盟成立 ④世界贸易组织成立(WTO ) A.②④①③ B.②①③④ C.④②①③ D.④①②③

5.1991年底,一位老人满含热泪地对记者说:“遗憾的是,列宁创建的国家没有了,我们引以为骄傲的莫斯科已不再是各族人民的首都。”与以上描述有关的事件是( ) A.第二次世界大战 B.苏联解体 C.德国统一 D.伊拉克战争 6.1991年底,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宣告解体。此时,担任苏共

中央总书记(右图)的是( )

A.戈尔巴乔夫 B.列宁 C.斯大林 D.赫鲁晓夫 7.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存在了( )

A.61年 B.71年 C.70年 D.69年 二、非选择题

8.对苏联和国家共产主义运动产生极大影响的是苏联“ ”和赫鲁晓夫的

“《 》”。

9. 因改革带来的各种社会矛盾突出而被迫下台的时间是 年。

1.匈牙利改革(√) 【知识引导】

【自主检测】 10.戈尔巴乔夫上台以后,苏联的政治体制发生了急剧变化,主要表现是由 制转变为 制, 权利分散。

11.苏联彻底解体的时间是 ,这个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共存在了 。这时一、选择题

1.在东欧社会主义改革中,取得显著成就的是( )

控制全局的俄罗斯领导人是 。

第11讲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

【学习目标】

背景: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大多按照 模式进行经济建设

领导人:

匈牙利改革

政治上: 措施

经济上: 东结果:卓有成效,使匈牙利被誉为 “ ”

欧社会根本原因: 体制严重阻碍经济发展。 主表现: 负担沉重,通货膨胀,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下降 义国时间: 家

① 一分为五

东欧剧变

概况

② 一分为二

统一: 统一。

A.中国改革 B.匈牙利改革 C.苏联改革 D.捷克斯洛伐克改革 2.曾一度被誉为“东欧消费者的天堂”指的是( ) A.苏联 B.南斯拉夫 C.波兰 D.匈牙利 3.发生“布拉格之春”事件的国家是( )

A.罗马尼亚 B.保加利亚 C.捷克斯洛伐克 D.民主德国 4.发生东欧剧变的最主要原因是( )

A.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管理体制阻碍的经济发展 B.东欧各国共产党软弱无能 C.各东欧国经济每况愈下,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下降 D.人们要求克服个人崇拜 5.1991年随着“柏林墙”的倒塌,( )两国实现了统一

A.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 B.中国和台湾 C.朝鲜和韩国 D.捷克和斯洛伐克 6.苏联和东欧剧变的实质是( )

A.更改国名 B.改变领导人 C.改变执政党 D.社会制度的根本改变 7.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给我们的深刻教训有( )

①没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②没有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③没有与苏联结盟 ④没有走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 ⑤没有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出发点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②⑤ D.①②③ 二.非选择题

1.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一些欧洲和亚洲国家相继走上了 道路,社会主义由一国扩大

为 国家。

2.1968年,试图摆脱苏联控制的 改革,被 残酷镇压。

3.东欧剧变以后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 和 。

第五部分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分)

1.1953年斯大林逝世后,在苏联开始进行改革的是( ) A.勃列日涅夫 B.赫鲁晓夫 C.戈尔巴乔夫 D.契尔年科 2.对赫鲁晓夫改革评述不正确的选项是( ) A.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B.改革并未根本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C.进入60年代改革带来的各种矛盾日益突出 D.改革使苏联由一党制变为多党制

3.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首先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哪个领域( ) A.政治领域 B.经济领域 C.军事领域 D.外交领域 4.戈尔巴乔夫改革后的苏联政体是( )

A.无党制 B.一党制 C.两党制 D.多党制 5.“八一九”事件后,掌握苏联国家大权的是( ) A.戈尔巴乔夫 B.叶利钦 C.赫鲁晓夫 D.斯大林

6.1991年底,一位老人满含热泪地对记者说:“遗憾的是,列宁创建的国家没有了,我们引以为骄傲的莫斯科已不再是各族人民的首都。”与以上描述有关的事件是( ) A.第二次世界大战 B.苏联解体 C.德国统一 D.伊拉克战争 7.苏联解体是在( )年底

A.1990年 B.1991年 C.1992年 D.1993年 8.对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评价不正确的是( ) A.使苏联由一党制转变为多党制 B.使国家权力分散

C.各加盟共和国脱离苏联的趋势加强 D.没能突破斯大林模式的制约 9.导致冷战结束、两极格局终结的历史事件是( )

A.东欧剧变 B.苏联解体 C.美国霸权地位的衰落 D.世界经济力量的多极化 10.东欧剧变开始的时间是( )

A.20世纪60年代 B.20世纪70年代 C.20世纪80年代末期 D.21世纪初 11.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实质是( )

A.各国政党变化 B.各国国名变化 C.外交关系的变化 D.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12.东欧剧变的根本原因是( )

A.东欧各国照搬苏联模式 B.东欧多数国家发展缓慢

C.戈尔巴乔夫的改革给东欧国家松绑 D.西方推行“和平演变”策略的结果

13.1991年12月25日,红蓝白三色旗取代了镰刀锤子红旗,以此为标志的苏联在历史上存在了( ) A.67年 B.68年 C.69年 D.70年

14.曾一度被誉为“东欧消费者的天堂”的匈牙利也发生了社会剧变,我们从东欧剧变中得到的启示是( )

A.根据本国国情建设社会主义 B.优先发展重工业 C.建立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 D.坚持计划经济体制 15.1968年被苏联镇压的改革发生在( )

A.匈牙利 B.罗马尼亚 C.南斯拉夫 D.捷克斯洛伐克 16.东欧剧变后,一分为五的国家是( )

A.捷克斯洛伐克 B.南斯拉夫 C.匈牙利 D.波兰 17.东欧社会主义建设走弯路的主要原因是( )

A.受西方势力干涉 B.因民族矛盾加剧 C.按斯大林模式进行 D.因党派之间斗争 18.匈牙利在政治方面的改革包括( )

①改善党的领导 ②发扬社会主义民主 ③健全法制 ④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9.现在如果你去欧洲旅游,你不可能去的国家是( )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捷克斯洛伐克 20.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给我们的深刻教训有( )

①没有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出发点 ②没有与美国搞好关系 ③没有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④没有走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 ⑤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A.①② B.①④⑤ C.①②⑤ D.①③④⑤ 二、非选择题 (共10分) 21.配伍题(共3分)

东欧剧变后一分为二的国家 德国 东欧剧变后一分为五的国家 捷克斯洛伐克 东欧剧变后实现统一的国家 南斯拉夫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7分)

1991年12月25日晚,苏联最后一任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发表电视讲话,宣布辞去苏联总统的职务,同时,飘扬在克里姆林宫上空的苏联国旗——镰刀锤子红方旗徐徐降下,代之而起的是白、 蓝、红三色的俄罗斯国旗,至此,存在了约七十年之久的苏联最终解体。 请回答:

(1)二战后到苏联解体前世界格局是用什么体系来维系的? (2)继戈尔巴乔夫之后入主克里姆林宫的俄罗斯领导人是谁? (3)苏联这个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一共存在了多少年? (4)苏联的解体,世界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5)苏联的解体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我们可从中吸取什么教训?

第六部分 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

第12讲 亚非拉的奋起

【学习目标】

1.印度独立(√) 2.非洲独立年(√) 3.纳米比亚(√) 【知识引导】 ①印度独立前曾是 的殖民地 ② 年实行“ ” 亚洲国家的③领导人:

独立与振兴

【自主检测】 一、选择题

1.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对帝国主义在亚洲的殖民体系冲击最大的是( ) A.埃及的独立 B.印度的独立 C.古巴的独立 D.纳米比亚的独立

2.印度独立运动领导人尼赫鲁曾说:“今天我们结束了一个厄运的时代,印度再次发现了自己。”

曾经给印度造成“厄运”的殖民国家是( )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日本

3.在参观南亚国家科技成果展览时,李强看到一个国家展出了原子能和生物方面的成就,但标明这一国家的标签不见了。李强根据自己的判断,认为取得这一成就的国家是( ) A.日本 B.巴勒斯坦 C.孟加拉 D.印度 4.20世纪90年兴起的亚洲四小龙是指( )

A.韩国、日本、台湾、香港 B.韩国、新加坡、台湾、香港 C.日本、台湾、香港、文莱 D.韩国、新加坡、香港、日本 5.下列人物中,为民族解放运动或民族独立作出了重要贡献的有( ) ①华盛顿 ②拿破仑 ③纳赛尔 ④尼赫鲁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6.宣告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寿终正寝的事件是( )

A.南非彻底结束种族隔离制度 B.1999年巴拿马收回巴拿马运河的主权

C.1960年“非洲独立年” D.1990年纳米比亚的独立 7.一年之内,就有17个非洲国家获得独立,这一年是( ) A.1945年 B.1960年 C.1970年 D.1990年

8.某班同学以“亚、非、拉美的独立与振兴”为题分四个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在每组收集的证据中不正确的是( )

A.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帝国主义在亚洲殖民体系彻底崩溃。 B.玻利瓦尔领导了西属拉美独立运动

C.1947年“印巴分治”后尼赫鲁出任印度共和国第一任总理 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以来,印度政府努力发展生产,经过几十年的奋斗,印度已经建立起部门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实现了粮食的基本自给,特别是在科学技术方面取得了较大成果。但是,由

于人口膨胀.环境恶化.民族宗教矛盾复杂及周边局势紧张等因素,严重阻碍了印度经济的发展。

——《世界现代史》下册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简要说明印度独立后经济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

(2)材料一所说的印度面临的“周边关系紧张”主要是指什么?请简述其产生的历史根源。

【自主检测】 一、选择题

1.一战结束以后, 国根据“委任统治”原则取代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成为巴勒斯坦地区的统治者( )

A.法国 B.英国 C.美国 D.国

2二战后,中东地区战火频仍。引发第一次中东战争的直接原因是( )

A.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 B.以色列建国 C.伊拉克入侵科威特 D.巴勒斯坦宣布建国

3.由于阿拉伯国家没有接受联合国的“巴以分治”决议,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之间共发生了

第13讲 动荡的中东地区

【学习目标】

1.巴以冲突(√√√) 【知识引导】

战火频仍的中东① 背景:一战后, 获得了巴勒斯坦地区的“委任统治权”,并大力支持犹太复国主义。

② 二战后,联合国在美英支持下通过了“ ”决议即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两个国家 和 。 ③ 1948年 建国,引发了第一次中东战争,前后爆

(次)中东战争( )

A.五次 B.三次 C.四次 D.一次 4.中东问题的关键是( )

A.巴以冲突 B.石油之争 C.宗教问题 D.大国干预 5.在中东,素有世界“石油库”之称的战争要地是( ) A.红海地区 B.黑海地区 C.海湾地区 D.地中海地区

6.学习历史也要关注现实。有这样一个热点地区,它的地理位置和战略位置极为重要,石油资源十分丰富,是列强的必争之地,由历史原因造成的当地民族矛盾和宗教矛盾错案复杂。这一地区是( ) A.巴尔干半岛 B.巴拿马 C.阿富汗 D.中东地区 7.巴勒斯坦首都耶路撒冷是三大宗教的“圣城”,这三大宗教是( )

21

动荡

发了四次中东战争

A.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 B.基督教、伊斯兰教、道教 C.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 D.基督教、佛教、道教 8.右图被称为“历史性的握手”,在美国的斡旋下,哪两个国家(政权)的代表握手言和( )

A.印度和巴基斯坦 B.以色列和巴勒斯坦 C.巴基斯坦和阿富汗 D.以色列和纳米比亚 二、非选择题

11.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主要矛盾,都有需要解决的根本任务,这个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就是那个时代的主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下面是当今常见于各种媒体对几种伙伴关系的基本表述: 中俄:面向21世纪的平等与互信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中美:致力于建立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 日俄:创造性合作伙伴关系。 美日:全球性合作伙伴关系。 中日:和平与发展合作伙伴关系。 请回答:

(1)材料二说明了当今世界的主题是什么?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几种伙伴关系出现的原因。

(2)请你为“建设和谐世界”提出两点建议。

4.印度人民挣脱了 殖民统治( ) A.美国 B.英国 C.中国 D.法国

5.20世纪五六十年代经济迅速发展,成为亚洲”四小龙”的国家的有( ) ①新加坡 ②泰国 ③印度尼西亚 ④韩国 A.①② B.②⑧ C.①③ D.①④

6.二战后一直到上世纪末,非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

①掀起了民族独立运动浪潮 ②殖民体系的逐步瓦解 ③经济迅速发展 ④古老文明的复兴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⑧

7.标志着欧洲殖民者入侵和奴役非洲长达500年的历史结束的事件是( ) A.1952年埃及“七月革命” B.1999年巴拿马收回巴拿马运河的主权 C.1960年“非洲独立年” D.1990年纳米比亚的独立

8.20世纪60年代对于非洲来说是一段值得纪念的历史,因为就是在其中的一年中有17个 国家取得独立,这一年也被称为“非洲独立年”,这一年是( ) A.1960年 B.1970年 C.1962年 D.1964年

9.1959年,推翻美国傀儡政权统治,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是( ) A.古巴 B.巴拿马 C.巴西 D.印度

10.到1999年巴拿马人民从 手中最终收回了巴拿马运河的全部主权( )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巴西

1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各国在维护民族主权的斗争中,收回运河主权的有( ) ①埃及 ②古巴 ③巴拿马 ④印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第六部分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分)

1.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对帝国主义在亚洲的殖民体系冲击最大的是( ) A.埃及的独立 B.印度的独立 C.中国的独立 D.纳米比亚的独立

2.二战后,英国被迫对印度实行印巴分治,印度获得独立,其中的“巴”指的是( ) A.巴勒斯坦 B.巴拿马 C.巴基斯坦 D.巴西 3.最终赢得印度独立的领导人是( )

A.甘地 B.尼赫鲁 C.罗斯福 D.斯大林

12.一战结束以后, 国根据“委任统治”原则取代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成为巴勒斯坦地区的统治者( )

A.法国 B.英国 C.美国 D.中国

13.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引发第一次中东战争的一个直接历史事件是( ) A.英法侵略埃及 B.以色列在巴勒斯坦建国

C.埃及和叙利亚试图收回失地 D.以色列对阿拉伯国家发动突然袭击

14.学习历史也要关注现实。有这样一个热点地区,它的地理位置和战略位置极为重要,石油资源十分丰富,是列强的必争之地,由历史原因造成的当地民族矛盾和宗教矛盾错案复杂。这一地区是( )

22

A.巴尔干半岛 B.巴拿马 C.阿富汗 D.中东地区 1.杜鲁门主义(√) 2.美苏冷战局面的形成(√√) 15.中东问题的关键是( )

【知识引导】

A.英国对以色列的支持 B.阿拉伯对以色列的抵制 ①

原因

C.巴以冲突 D.犹太人大批移居巴勒斯坦 ②

16.巴解组织著名领导人是( )

冷战政策

A.卡斯特罗 B.拉宾 C.阿拉法特 D.佩雷斯 ①手段:

概念

二、非选择题 ②目的:

17.配伍题(3分)

开始的标志: 的出台。

1948年 纳米比亚独立

在政治上提出了 1956年 埃及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 在经济上推行了 (又称欧洲

1990年 以色列建国 复兴计划)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在军事上组建了 (简称:

材料 1947年11月29日,美苏不顾阿拉伯国家的反对,以美苏等33国赞成,阿拉伯等13国的

反对,英国等10国弃权,通过把巴勒斯坦“分治”,建立一个犹太国和一个阿拉伯国的“决 冷

战议” 根据该决议:约旦河西岸的整个巴勒斯坦土地分成两部分面积15850平方公里(占57%),中 在政治上重申坚持社会主义

的 在经济上组建了 人口60多万(占1/3)的犹太国;一个面积11000平方公里(占43%),人口130多万(占2/3) 对 在军事上组建了 (简称: ,

的阿拉伯国家。158平方公里的耶路撒冷市由联合国管理。 峙这一组织的成立标志着 格局的最终形成)

请回答:

时间: 年—— 年,共持续 年 (1)联合国“分治决议”公正吗?(1分)对谁有利?(1分)为什么?(1分) 具体表现(实例):1962年的

(2)联合国“分治决议”通过后,犹太人国家于何时建立什么国?(2分)与此同时哪一国宣布 美苏争霸

美国

结束在该地区的“委任统治”? (1分) 局部热战

苏联: (3)犹太国宣布建立以后引发的最直接后果是什么?(2分)

(4)根据材料,你认为巴以关系迟迟不能和平的最为棘手的问题是什么?(1分)

美苏争霸、两极格局最终结束的标志是: 。

(5)你认为巴以能最终实现和平吗?(1分)为什么?(2分)

【自主检测】 第七部分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一、选择题

1.二战后美国总统杜鲁门提出了“冷战”政策。下列有关“冷战”的意思表述正确的是(第14 讲 冷战中的对峙

A.进行局部战争 B.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经济封锁 【学习目标】

C.采取除武装进攻以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 D.同苏联断绝一切往来

23

2.二战后初期,美国总统杜鲁门指出:“世界已分为“极权政体”和“自由国家”两个敌对堡垒。【学习目标】

“杜鲁门在这里把世界分成“两个敌对堡垒”的标准是( ) A.国家社会制度的性质 B.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C.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 D.是否推行霸权政治

3.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是( )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北约的建立 D.华约的建立

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发动“冷战”的美国总统是( ) A.罗斯福 B.杜鲁门 C.肯尼迪 D.尼克松 5.美国提出的“杜鲁门主义”的实质是( )

A.干涉别国内政,称霸世界 B.与苏联争 C. 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D.复兴欧洲 6.1945年5月8日,美国驻苏参赞凯南说:“人们在欢呼雀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此处“刚刚开始”的“战争”是指( ) A.一战 B.二战 C.冷战 D.科索沃战争

7.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为首的“两极格局”最终形成的标志是( )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越南战争 C.朝鲜战争 D.华约的建立 8.美苏两极格局最终结束的标志是( )

A.美国与中国建交 B.苏联解体 C.赫鲁晓夫改革 D.中国的崛起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战后,美国的经济实力在资本主义世界中占压倒的优势,在军事上,美国除拥有庞大的海陆空军外,还垄断了生产原子弹的技术。

材料二 美国总统曾公然声称:“美国在世界上处于领导地位。”

材料三 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除了武装进攻以外的一切手段和敌对行动,这种那政策被称为“冷战”政策。

材料四 各缔约国同意对于欧洲或北美之一或数个缔约国之武装进攻,应视为对缔约国的全体之进攻。 ——《北大西洋公约》 请回答:

(1)根据以上材料,分析二战后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原因。 (2)美国“冷战”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的表现是什么? (3)美国推行“冷战”政策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

第15讲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1. 冷战结束后世界的多极化趋势(√√√) 【知识引导】

① 世界经济格局的 化,特别是 、 、 力量。

原因

② 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 ,它企图称霸世界、建立单极世界的野心不死。

③ 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是

“一超”是指:

表现

“多强”是指:

界政在新的世界格局形成过程中 越来越具有决 治格定性的作用。(而其核心竞争力就是教育和 )

局的多① 威胁世界和谐的因素有: 极化趋② 爆发的时间:

科索沃战争

③ 地点:

④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了 ,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严重违反了 基本准则。

① ⑤影响:科索沃战争表明

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体系(一战后)→ (二战后)→ (苏联解体、暂时形成)→ 将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24

【自主检测】 一、选

择题 1、 世

界格局

多极化趋

势出现的根

本原因是( ) A.两极格局的瓦解

B.军

事力量出现多极化

C.各国之间联系日益 D.经济格局出现多极化

2.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从而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其中“一超”是指( )

A.俄罗斯 B.中国 C.美国 D.欧盟

3.20世纪人类社会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一个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冷战,导致了世界格局的三次大变动。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出的特点是( ) A.两极格局 B.全球化趋势 C.由政治对峙向经济竞争过渡 D.多极化趋势

4.“冷战”结束后,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家和国家联盟的实力不断增强,对世界格局产生的重要影响是( )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 B.两极格局形成 C.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D.维也纳体系形成

5.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将是长期、曲折的斗争过程,能够表明这一现象的事件是 A.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B.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 C.欧洲共同体的成立 D.科索沃战争 6.在新的世界格局形成过程中越来越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的是( ) A.军事实力 B.经济实力 C.外交手段 D.文化吸引

7.小张探究 “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时,取材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美苏“冷战” 始末》 B.《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报告》 C.《“一超多强”局面的成因》 D.《萨拉热窝事件揭秘》 8.下列关于科索沃战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索沃战争是美国首次不经联合国发动的战争,严重削弱了联合国的作用 B.索沃战争是美国对世界多极化的挑战

C.索沃战争以南联盟的胜利而告终 D.国首次打出“人权高于主权”的幌子 9.2000年美国自1947年以来第一次在联合国人权委员会改选中落选说明了( ) A.洲盟国不再支持美国了 B.国的强烈反对 C.国没有同其他国家打好招呼

D.来越多的国家对美国借人权干涉别国内政、推行霸权主义做法的不满

10.20世纪以来,国际关系格局经历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两极格局到多极化趋势的演进,前两次格局与多极化趋势相比,不同点是( )

A.合作与对抗并存 B.大国作用举足轻重 C.在世界大战后形成 D.带有大国强权色彩 二、非选择题

11.20世纪人类社会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一个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冷战,导致了世界格局的三次大变动。某学校历史探究小组决定开展一次围绕上述内容的活动。同学们搜集到了以下材料: ①《凡尔赛和约》 ② 科索沃战争 ③北约组织 ④华约组织

25

⑤《九国公约》 ⑥苏联解体 ⑦欧盟旗帜 请你一起参与完成下表:

第16讲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学习目标】

1.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表现(√) 2.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知识引导】

①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东西方冷战结束, 成为世界的发展的趋势。

② 在 革命的影响下,各国经济势出现的原因

联系日益密切,任何一个国家经济都不可能孤立地发展下去,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 。

世界经济① 国家间经济交往的 逐渐减少。促进世界经济

的有利一面 的发展。

全球(积极、)

② 有利于各国参与世界经济的 ,在竞争中相互依

经济全球

存,共同发展

化的影响

① 一些跨国公司常常把一些 、 的不利的一面 企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② 国际经济风险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进一步加大。如:1997年的 中国在顺应 的同时,制定 有效措施,引进 ,学习 ,促

中国应对措施:进经济发展。

(1)2001年中国举办了

(2)2001年中国加入了

【自主检测】 一、选择题

1.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逐渐加强,主要是因为( )

A.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B.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减弱

C.世界形势出现和平.稳定局面 D.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差距缩小 2.集中体现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国际性组织是( )

A.世界贸易组组织 B.亚太经合组织 C.欧盟 D.联合国

3.当今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包括生产、流通和消费等领域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渗透,整个世界已经变成了一个小小的“地球村”。上述材料反映的是( ) A.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B.世界出现“一超多强”的格局 C.经济全球化 D.东欧剧变

4.据统计,2001年全球有跨国公司65000家,雇员5400万人,销售总额19万亿美元,生产总值占全球国民生产总值1/3以上,这表明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 ) A.区域化 B.多极化 C.全球化 D.社会化

5.张老师就某一国际组织给出了以下三个提示。你认为该国际组织是( )

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B.联合国 C.世界贸易组织 D.欧盟 6.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说明了( ) A.经济全球化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只有弊端 B.经济全球化是经济发展的一种趋势

C.各国在抓住经济全球化机遇的同时,也应对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挑战 D.经济全球化对于发达国家来说只有利处

7.1991年中国正式成为亚太经合组织成员国;2001年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一员。中国积极参与这两个组织主要是为了( )

A.确立中国在亚洲的领导地位 B.发挥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地位 C.扩大中国商品在世界各地的销售 D.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

8.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总趋势。下面关于经济全球化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经济全球化只对发达国家有利 B.各国、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 C.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逐渐消失 D.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有利有弊 9.下列属于20世纪人类面临的共同.需要全世界共同努力才能解决的问题有( ) ①全球沙漠化 ②温室气体致使气候恶化 ③大气和水资源污染不断加重 ④恐怖主义加剧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二、非选择题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6

材料一 当今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包括生产.流通和消费等领域相互联系、相互渗透, 整个世界已经变成一个小小的“地球村”。无数产品实行全球化生产,旅客可以乘飞机在24 小时之内到达世界上任何一个大城市,人们可以通过因特网在瞬间把信息发往世界各地,大 额资金可以通过国际结算,在几秒钟之内划到指定银行专用账户上。

材料二 20世纪是经济和文明飞速发展的时代,但人类社会却未能因此进入安宁太 平的理想境界,战争问题、人口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毒品问题、滋病和恐怖主义 等严重威协着人类社会。全人类共同面临的危机与挑战。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特点。举出体现这一特点的一个国际性组织名称。

(2) 材料一中提到的“飞机”、“因特网”分别属于哪一次科技革命成果?

(3)结合材料二中人类社会所面临的问题,你认为应该如何迎接这些挑战?

11.阅读下列材料。

一些跨国公司生产(销售)情况简表

请回答:

(1)材料二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哪一组织的成立最能体现这一趋势?

(2)你认为我国应该怎样应对材料二中所反映的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

第七部分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分)

1.二战后登上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宝座的国家是( ) A.美国 B.苏联 C.日本 D.德国

2.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是( )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北约的建立 D.华约的建立 3.杜鲁门主义的实质是( )

A.冷战开始 B.同苏联抗衡 C.援助西欧各国 D.加强对它国的干涉和控制 4.反映美苏两国剑拔弩张、争霸达到白热化的历史事件是( )

A.两极格局形成 B.古巴导弹危机 C.越南战争 D.朝鲜战争 5.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为首的“两极格局”最终形成的标志是( )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越南战争 C.朝鲜战争 D.华约的建立 6.20世纪50—80年代世界局势动荡的主要原因是 ( ) A.美苏争霸 B.地区冲突 C.民族矛盾 D.宗教冲突 7.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冷战政策表现的是( )

A.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C.欧洲复兴计划的实施 D.欧洲共同体的成立

8.既能在经济上稳定资本主义,防止西欧各国发生革命又能达到控制对方的一箭双雕之( ) A.冷战政策 B.杜鲁门主义出台 C.马歇尔计划实施 D.北约组织建立 9.两极格局结束和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开始的标志是 ( ) A.美国侵略朝鲜战争的失败 B.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C.美国侵略越南战争的失败 D.欧洲联盟的形成

10.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一超多强”的局面。其中的“一超”是指 ( ) A.欧盟 B.日本 C.中国 D.美国 11.在新的世界格局形成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 A.军事集团 B.经济实力 C.外交政策 D.人权问题 12.对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旧的世界格局已经终结 B.新的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 C.“一超多强”局面还会较长时间存在 D.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仍然存在

13.1999年5月8日,北约的导弹袭击了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导致了3人死亡,多人受伤和使馆建筑的破坏。这一世界外交史上罕见的大事件发生在下列哪次战争中( ) A.第五次中东战争 B.海湾战争 C.科索沃战争 D.伊拉克战争 14.下面关于科索沃战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科索沃战争是首次不经过联合国发动的战争 B.科索沃战争以南联盟的胜利而结束 C.科索沃战争表明世界格局多极化受阻 D.美国首次打出“人权高于主权”的幌子 15.2003年3月,美英联军绕过联合国发动伊拉克战争,表明了( ) A.世界多极化在不断发展 B.民族矛盾异常尖锐 C.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 D.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16.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是( )

27

A.和平与发展 B.反帝和争霸 C.独立与民主 D.合作和交流 17.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有( )

①国际投资增长 ②国际贸易增长 ③跨国公司的影响增大 ④慈善事业的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18.经济全球化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 )

①在竞争中处于相对劣势 ②既有利也有弊 ③提供了机遇 ④面临压力和挑战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9.世界贸易组织(WTO)成立的时间是( ) A.1945年 B.1947年 C.1995年 D.1999年

20.1991年中国正式成为亚太经合组织成员国;2001年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一员。中国积极参与这两个组织主要是为了( )

A.确立中国在亚洲的领导地位 B.发挥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地位 C.扩大中国商品在世界各地的销售 D.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 二、非选择题(共1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本小题共7分):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长期推行霸权主义政策,企图控制世界。80年代东欧发生剧变以后,1991年华沙条约组织解散,同年底苏联解体。美苏两大集团军事对峙的局面结束。以东西方“冷战”为特征的旧的世界格局不复存在。

材料二 国际形势的变化怎么看?旧的格局是不是已经完了,新的格局是不是已经定了?国际上议论纷纷,国内也有各种意见。„„现在旧的格局在改变中,但实际上并没有结束,新的格局还没有形成。和平与发展两大问题,和平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发展问题更加严重。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根据所学知识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回答:美国为争夺世界霸权,针对苏联提出了什么政策?(1分)政策的具体表现是什么?(3分)

(2) 材料一中的两大军事集团分别指的是什么军事集团?(1分)

(3)根据材料二回答:导致旧格局不复存在的标志是什么?(1分)

(4)在新旧格局交替过程中,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对世界和平与安定构成了重大威胁。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是什么?(1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本小题共3分):

材料一 1984年,位于印度博帕尔的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的一家大型化工厂发生严重的毒气泄漏事件,造成当地居民2500多人死亡。

材料二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之间的各种联系也日益紧密,人们关心的共同问题越来越多。例如合理利用能源、资源,保护环境等问题,已被提上议事日程。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国家的专家学者从不同的领域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并认为这一思想的确立是帮助人类社会从工业化的弊端中摆脱出来,走向新文明的一个有效途径。

——以上材料均摘自人教版教材《世界历史》第二册

根据所学知识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有何影响? (1分)

(2)材料二中提到“工业化的弊端”,请列举出你身边出现的工业化弊端的两个典型事例。(1分) (3)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如何对待经济全球化?(1分)

第八部分 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 第17讲 第三次科技革命

【学习目标】

1.第三次科技革命(√√√) 【知识引导】

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标志是: 而互联网技术则是该产业最 的发展方向,它将人类带入了 时代。

4、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最具潜力、对人类未来影响深远的技术是:

① 大大加快了 的速度,缩短了 的过程。

5、第三次科

技革命特点

② 科学各领域 ③ 新技术成为 ,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 所占的比重不

1、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时间: 2、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的标志:

第 三 次 科技革28 命

【自主检测】 一、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不是第三次科技革命取得的重大突破的领域的是( ) A.原子能 B.计算机 C.航空航天技术 D.蒸汽机

2.目前南京市中小学普遍开设了信息技术讲程,这与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哪一种技术的 飞速发展密切相关( )

A.航天技术 B.原子能 C.生物工程 D.计算机

3.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地区发生了大地震。此后不到半小时,消息即传遍全球。人们最快获此消息的渠道有可能是( ) A.报纸

B.杂志

C.电影

D.互联网

4.下列关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起源于美国 ②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

③范围大.影响大 ④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5.2007年10月,“嫦娥一号”发射成功,这是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又一里程碑。科技进步的同时也极大地改善了我们的生活,下列科技成果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是( ) ①乘坐火车出行 ②上网查资料 ③用手机与同学聊天 ④乘飞机去北京 ⑤开汽车自驾游 ⑥在电灯下看书 A.①② B.②③ C.⑤⑥ D.③⑤

6.“科学技术成果的商品化周期在19世纪为50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味30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缩短为7年,70年代后只需3至5年,现在可能更短„„”这段表述反映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 )特征

A.范围大、影响大 B.科学技术各领域之间相互渗透 C.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在大大加快 D.新科技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7.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历史上影响极大地三次科技革命,其相同点是( )

A.都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 B. 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

C.是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D.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二、非选择题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科技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以下是三次科技革命中的重大科技突破的成果:汽船、互联网、汽车、“多利”羊、蒸汽煤矿、“东方1号”载人飞船、内燃机、电灯、火车机车。

材料二 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为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相互竞争。发展中国家由于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在国际竞争中常常处于不利地位。

材料三 邓小平曾经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请回答:

(1)请你把材料1中的成果分别归入到三次科技革命中去。 第一次科技革命: 第二次科技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

(2)请你从材料一中选出一项20世纪对人类影响最大的科技成果,并说明其入选理由。

(3)迅猛而来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对世界各国都产生了强烈的冲击,你认为中国在这次科技浪潮中应该如何应对。

(4)你认为材料三说的有道理吗?请举出一个你身边发生的事例来加以说明。

9.科技革命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也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例如交通工具和信息技术的发明,就使人们的许多梦想变成了现实。 (1)请完成表格,并感受人类文明的发展。

29

注:表内的时间除了唐朝外特指历次科技革命开始的时间。

2.“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请你对如何减少科学技术的负面影响,提一点建议。

第18讲 现代文学和美术

【学习目标】

1.《美国悲剧》(√) 2.毕加索的《格尔尼卡》(√) 【知识引导】 所属国家: 作者:

意义或影响: 所属国家: 文学名著

作者:

意义或影响: 代 文

学所属国家:

与 艺作者:

意义或影响:

所属国家:

【自主检测】 一、选择题

1.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在经济一片繁荣的背后蕴藏着一场危机。美国作家德莱塞仿佛嗅到了危机的气味,出版了一本控诉美国社会制度的著作是( )

A.《哈姆雷特》 B.《美国的悲剧》 C.《神曲》 D.《战争与和平》

2.瞿秋白曾在题为《美国的悲剧》一文中指出,他的“天才,像太白金星似的放射着无穷的光彩”,

他是“描写美国生活得极伟大作家”。他是( )

A.罗曼·罗兰 B.列夫·托尔斯泰 C.德莱塞 D.贝克特 3.以不明主题而令人回味的文学作品是( )

A.《等待戈多》 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C.《老人与海母亲》 D.《战争与和平》 4.以其高度的艺术性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小说是( )

A.《静静的顿河》 B.《美国的悲剧》 C.《母亲》 D.《阿Q正传》

4.试验中学艺术小组决定建立一个绘画艺术网站,展示现代绘画艺术的成就。下列各项,你认为能入网页的是( )

A.达•芬奇及其《最后的晚餐》 B.凡•高及其《向日葵》 C.毕加索及其《格尔尼卡》 D.卓别林及其《摩登时代》

5.汤姆随母亲去参观世界名画展,刚进展厅就看到了名画《格尔尼卡》,他马上对母亲说,这幅画的作者是世界著名画家( )

A.毕加索 B.梵高 C.拉斐尔 D.米开朗基罗

6.“艺术家同时也是一个政治人物,他会经常关注悲欢激烈的事件,他从各个方面作出反映„„”这段话反映了一位艺术家的崇高的人格,他创作的绘画作品也反映了这一思想。这幅作品是( )A.《记忆的永恒》 B.《格尔尼卡》 C.《老人与海》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二、非选择题

30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它,给予我们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已经把我的 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这个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了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请回答:

(1)上述内容出自于哪一部文学名著以及它的作者是谁?

(2)你认为这段话给我们青年一代有哪些重要的启迪?

第19讲 现代音乐和电影

【学习目标】

1.爵士乐(√) 2.好莱坞(√) 【知识引导】 ①起源于: ②兴起的时间: ③兴起于: 爵士乐

④爵士乐的特点:

⑤爵士乐对其他音乐的影响: 现 代

⑥摇滚乐兴起于: ,它是一种独具魅力的 音 音

乐形式,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就是:“猫王” 埃尔维斯-普雷斯利 乐

以及迈克尔·杰克逊。

①诞生的时间: (中国电影诞生的时间是: )

【自主检测】 一、选择题

1.爵士乐兴起于( )

A.17世纪末 B.19世纪末20世纪初 C.20世纪四五十年代 D.20世纪80年代 2.爵士乐音乐因素来源于( )

A.欧洲流行音乐 B.中国古典音乐 C.美国乡村音乐 D.非洲黑人音乐 3.下列关于爵士乐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爵士乐起源于黑人音乐 B.即兴演奏使爵士乐形成了多种风格 C.爵士乐先在欧洲流行,尔后传到美国 D.爵士乐是现代音乐的一个典型代表

4.右下图是世界著名的娱乐业中心,它位于美国洛杉矶北郊,总是以独特的方式反映社会与时代的变迁。它被称为( )

A.电影“梦工厂 ” B.音乐之都 C.美术天堂 D.体育王国

5.下列关于好莱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20世纪末,好莱坞是国际娱乐的圣地,是世界电影的代名词,它位于美国纽约 B.这里汇集了著名的电影制作公司、著名导演、著名演员 C.拥有世界一流的电影制作技术和拍摄场地 D.摄制了许多闻名世界的各种不同类型的影片 二.非选择题 6.探究题

爵士乐(Jazz)最早来自非洲音乐。非洲音乐随着黑人奴隶一起传入北美,成为北美黑人奴隶的一种主要音乐形式。非洲音乐受到欧洲音乐的影响,产生了许多音乐形式,如布鲁斯和拉格泰姆等音乐形式。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的新奥尔良一带,黑人小型铜管乐队演奏布鲁斯(Blues)和拉格泰姆等乐曲为舞蹈伴奏时,产生了最初的爵士乐,当时人们称它为“新奥尔良爵士”。20世

纪初,以爵士乐为代表的流行音乐作为一种独立的形式逐渐发展成熟。早期爵士乐是即兴之作,多用鼓敲出节拍分明的节奏,小号吹出优美而有摇摆感的旋律,喧闹.狂热,这种令人兴奋的不协和音很快传播开来。那时的爵士乐师都不识谱,他们凭着良好的音乐素质.听觉和记忆来熟悉基本曲调及其和声结构,以此为主题作即兴变奏。这种节奏一个接一个,变化无穷,可以充分发挥爵士音乐家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即使后来爵士乐必须按谱演奏时,乐谱也只是记录乐曲的基本轮廓。1917年前后,白人也开始演奏爵士乐。此后,爵士乐在芝加哥.纽约一带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出现了一批著名的爵士音乐家如

L

美国,并流传到世界许多国家。爵士乐作为20世纪最流行的一种音乐形式,不仅影响了其他流行音乐形式,也影响了严肃音乐的创作。 请回答:

(1)爵士乐最早来自哪里?最早兴起于哪里?

(2)根据材料爵士乐的特征是什么?为什么?

(3) 布鲁斯的英文单词是“Blues”,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为什么?

5.21世纪对当今国际竞争起到重要决定作用的是 ( )

A.经济实力 B.军事实力 C.科技水平 D.外交实力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三次科技革命将人类带入了“蒸汽时代” B.第三次科技革命起源于德国

C.电力的广泛使用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 D.第三次科技革命起源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 7.下列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的是( ) A.蒸汽机和火车机车 B.内燃机和飞机 C.电报和电话 D.电子计算机和航天技术 8.对待克隆技术,你认为正确的态度应该是( )

A.坚决支持 B.放任自流 C.区别对待、加强管理 D.全面发展 9.小说《美国的悲剧》的作者是 ( )

A.高尔基 B.罗曼·罗兰 C.德莱塞 D.毕加索 10.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最优秀的长篇代表小说是( )

A.《信仰的悲剧》 B.《贝多芬传》 C.《约翰·克利斯朵夫》 D.《欣悦的灵魂》 11.法国贝克特的剧本《等待戈多》属于 ( )

A.悲剧 B.喜剧 C.历史剧 D.荒诞剧

12.汤姆随母亲去参观世界名画展,刚进展厅就看到了名画《格尔尼卡》,他马上对母亲说,这幅画的作者是世界著名画家( )

A.毕加索 B.梵高 C.拉斐尔 D.米开朗基罗 13.塑造了克莱德这一悲剧人物现象的作品是( )

A.《约翰·克利斯朵夫》 B.《美国的悲剧》C.《等待戈多》 D.《欣悦的灵魂》 14.下列哪部文学作品反映了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个人奋斗中失败的悲剧 ( ) A.《美国的悲剧》 B.《约翰·克利斯朵夫》 C.《静静的顿河》 D.《等待戈多》 15.爵士乐在何时兴起于( )

A.17世纪末 B.19世纪末20世纪初 C.20世纪四、五十代 D.20世纪80年代 16.它处于世界著名的娱乐业中心,位于美国洛杉矶北郊,总是以独特的方式反映社会与时代的变迁。被世人称作电影“梦工厂 ”的是( )

A.巴黎凡尔赛宫 B.维也纳金色大厅 C.印度的宝莱坞 D.美国的好莱坞 二、材料解析题(共1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三次科技革命发展经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40年代开始至70年代中后期;代表技术是核能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和航天技术。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开始至今,

第八部分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

1.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于( )

A.18世纪六七十年代 B.19世纪七十年代 C.20世纪四五十年代 D.20世纪六七十年代 2.第三次科技革命取得重大突破的领域是( ) ①原子能 ②电子计算机 ③生物工程 ④航天技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 )

A.航天技术 B.电子计算机 C.原子能技术 D.生物工程

4.生物工程是在下列哪几个学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综合性技术科学( ) ① 分子生物学 ② 遗传学 ③ 细胞学 ④ 微生物学

A.②③④ B.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

代表技术是信息技术,引发了现代技术领域的巨大变革,形成新的技术群,如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新能源技术、航天技术和海洋技术等。

材料二 科学技术成果的商品化周期在19世纪为50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为30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为7年,70年代以后为3至5年。

材料三 西方国家工业生产的年平均增长率,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为1.7%,在1950—1970年猛增至6.1%。在增长的因素中,科技进步的因素在70年代约占60%,80年代达到80%。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 材料一中提到的“信息技术”和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哪一些科技成果的发展密切相关?(1分) 它将人类带入了什么时代?(1分)

(2)材料一、二、三分别反映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哪些特点?(3分)

(3)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产生的重要的影响有哪些?(2分)

(4)材料三验证了邓小平的哪一个论断?(1分)材料三对于我国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哪些重要启示?(2分)

①政府有效干预 ②战时资本积累 ③对外投资增加 ④注重科学技术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6.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中东地区始终动荡不定,成为世界的一个热点问题。以下是关于中东问题的表述,请你判断哪个表述是不正确的是( )

A.中东地区的石油资源非常贫乏,但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是列强必争之地 B.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发生了四次中东战争 C.中东战争交战双方是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国 D.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冲突成为中东问题的关键

7.二战后初期,亚洲民族独立运动高涨。印度冲破阴霾迎曙光,摆脱了哪个国家的殖民统治而获得独立( )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德国

8.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是( )

A.和平与发展 B.反帝和争霸 C.独立与民主 D.合作和交流 9.二战后,美国提出的“冷战”是( ) A.从政治、经济、军事诸方面全面与苏联对抗 B.欧洲用经济手段,亚洲用军事手段对抗形式 C.战争与经济手段相结合的对抗形式 D.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敌对活动和对抗形式

10.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美苏之间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 A.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C.马歇尔计划的推行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 11.“杜鲁门主义”的实质是( )

A.干涉别国内政,称霸世界 B.与苏联争 C. 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D.复兴欧洲 12.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为首的“两极格局”最终形成的标志是( ) 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C.美国在经济方面推行了援助西欧的“马歇尔计划” D.20世纪五六十年代,亚洲相继发生了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 13.苏联1979年占领阿富汗的目的中,不包括( )

A.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标志着苏联的霸权政策发展到顶点 B.与中国改善关系 C.打击反对阿富汗政府的游击队 D.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 14.仔细观察右边的漫画,作品的寓意是什么( ) A.美苏严重对抗,优势在苏联一方 B.美苏实力的较量,优势在美国一方 C.美国必胜,苏联必败 D.美苏将同归于尽

15.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根源在于( ) A.强大的军事实力 B.稳定的政局

九年级历史期末测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题,共30分) 1.俄国十月革命( )

A.发生于公元1917年10月17日 B.首先取得莫斯科起义胜利 B.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D.领导人是列宁

2.列宁是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以下史实大部分是和他有关的。请你判断( ) ①十月革命 ②新经济政策 ③俄国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④第二次世界大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一次严重的经济危机,你知道这次经济危机是从( )开始的

A.英国 B.德国 C.日本 D.美国

4.二战后期,美、英等盟军为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对德军发动了一次空前规模的战役,这次著名战役是( )

A.敦刻尔克战役 B.诺曼底登陆 C.中途岛海战 D.柏林战役

5.二战后,美国和日本经济迅猛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强国。两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共同原因是( )

C.发达的科技和教育 D.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 16.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的总趋势是( )

A.趋向缓和,但是一个新的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迄今还没有定型 B.实现了和平 C.趋向紧张 D.和平与动荡并存

17.1999年3月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主权国家南联盟进行长时间的轰炸,这一事实表明( ) A.冷战掩盖下的民族矛盾已成为当今世界最严重的问题 B.当今世界出现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C.美国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D.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的总趋势是走向缓和

18.1999年5月8日,北约的导弹袭击了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导致了三名中国记者牺牲。这一世界外交史上罕见的事件发生在( )

A.科索沃战争 B.第五次中东战争 C.海湾战争 D.伊拉克战争 19.下面关于科索沃战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科索沃战争是首次不经过联合国发动的战争 B.科索沃战争以南联盟的胜利而结束 C.科索沃战争表明世界格局多极化受阻 D.美国首次打出“人权高于主权”的幌子 20.当今世界向着多极化趋势发展,它的确立最终取决于各国综合国力。综合国力包括( ) ①政局稳定程度 ②经济实力 ③科学技术 ④军事实力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③④ D.①②③

21.两极格局解体后,世界进入新旧交替时期,出现了“一超多强”的局面,其中“多强”是指( ) ①美国 ②欧盟 ③日本 ④俄罗斯 ⑤中国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 22.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逐渐加强,主要是因为( )

A.深受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B.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减弱

C.世界形势出现和平、稳定局面 D.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差距缩小 23.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逐渐加强的具体表现是( )

A.欧盟的成立 B.联合国的成立 C.亚太经合组织的成立 D.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 24.下列事件发生于1995年的是( )

A.东南亚金融危机 B.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C.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第九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员领导人会议 25.经济全球化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 )

①在竞争中处于相对劣势 ②在竞争中处于相对优势 ③提供了机遇 ④面临压力和挑战 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26.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于( )

A.19世纪四五十年代 B.20世纪四五十年代 C.20世纪6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

27.第三次科技革命取得重大突破的领域是( )

①原子能 ②计算机 ③航天技术 ④生物工程 ⑤电力技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 28.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 )

A.原子能技术的应用 B.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 C.航天技术的发展 D.生物工程的兴起

29.当今,人类社会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下列能称得上知识经济时代代表的是( ) A.克林顿 B.爱迪生 C.比尔·盖茨 D.爱因斯坦 30.20世纪初期,对“美国生活方式”进行了深刻揭露和批判的是( ) A.毕加索 B.德莱赛 C.海明威 D.罗曼·罗兰 二.材料题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本小题共8分)

材料 (条约规定)(1)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2)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陆军总数不得超过10万人;莱茵河东岸地区50公里内,德国不得设防;(3)德国承认并尊重奥地利的独立;(4)德国应进行赔款,由协约国设立“赔款委员会”决定德国赔款总数;(5)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以“委任统治”的名义加以瓜分。 请回答:

(1)这是在哪一次会议上签订的哪一部和约的内容?(2分)

(2)该和约有关中国问题的规定是什么?(2分)

(3)这一规定引发了中国哪一历史事件?(2分)

(4)该条约的签订形成了一战后世界新的政治格局是什么?(2分)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本小题共9分)

材料一 谋求欧洲统一有相当远的历史渊源。在千余年的发展中,欧洲的政治家和统治者们不惜使用最强大的武力统一欧洲,但都失败了。二战后至今,欧洲一体化进程发展迅速,显示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出于本国的战略需要,开始扶持日本。同时,日本政府制定了适当的经济政策,引进最新的科学技术成就,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的近二十年间,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成为权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二战前后欧洲人为“谋求欧洲统一”采取的方式分别是什么?(2分)二战后欧洲一体化经历了怎样的两个发展演变阶段?(2分)

(2)从材料二可知,二战后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诸多因素中,最有远见的措施是什么?(1分)

(4)上述国家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的原因虽不尽相同,但他们经济发展有着相同的根源?(2分)

(3)欧洲(西欧)和日本战后的崛起,对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本小题共13分)

第一次 资本主义制度 帝国主义 殖民地半殖民地 社会主义道路 世界现代史 【自主检测】 一、选择题

1.D 2.C 3.D 4.C 5.A 6.D 7.A 8.B 9.C 10.D 二、非选择题 11. (1)列宁 (2)人民委员会 (3)略

(4)我们的理想就是要消灭人吃人、人剥削人的不平等的社会主义制度 (5)给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鼓舞了中国人民取得革命胜利的信心

第2讲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知识引导】

① 1921年 列宁 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国家队经济的干预)

图片1 图片2 图片3

② 1922年 俄罗斯 外高加索联邦 乌克兰 白俄罗斯 ③ “一五计划” 发展重工业

④ 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 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和轻工业;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 【自主检测】 一、选择题

1.A 2.C 3.A 4.D 5.D 6.C 7.C 8.C 9.D 10.D 二、非选择题

11.(1)实施新经济政策

(2)1921年;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回复和发展

(1)图是哪一次科技革命最有代表性的成就?(1分)该次科技革命的兴起的时间和核心标志分别是什么?(2分)图2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1分)该组织成立于何时?(1分)你如何看待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2分)

(2)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发展呈现怎样的趋势?(1分)图3所代表的组织成立于何时?(1分)它在这一趋势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2分)

(3)图1所代表的科技革命对当今世界经济、政治这两种趋势有什么影响?(2分)

第1讲 俄国十月革命

【知识引导】 一、

1917年11月7日 彼得格勒 冬宫(“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发出一声炮响) 人民委员会 二、

(3)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4)斯大林模式;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5)这种说法是片面的,斯大林模式是在苏联外有帝国主义包围,国内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形成的。它在一定的历史阶段里发挥过积极作用,使苏联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但同时我们还要看到它的不足。我们一定要走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要坚持改革开放。

第一部分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检测题

1.B 2.B 3.A 4.A 5.A 6.D 7.B 8.D 9.D 10.D 11.D 12.C 13.B 14.D 15.D 16.D 二.搭配题 17.CADB 二、非选择题 18.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

(2)1921年;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回复和发展 (3)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4)斯大林模式;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第4讲 经济大危机

【知识引导】

经济大危机:1929年 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破坏性大 严重的经济危机加深各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

罗斯福新政:a.实施《国家工业复兴法》,加强对工业的调整 b.整顿金融,恢复银行信用 c. 调整农业,压缩农业产量,稳定农产品价格 d.大力兴办公共工程,以工代赈;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影响和意义(略,见教材P23最后一段) 【自主检测】 一、选择题

1.D 2.A 3.B 4.D 5.C 6.D 7.D 8.C 9.B 10. C 二、选非择题

第3讲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知识引导】

《凡尔赛和约》:重新瓜分世界;法国巴黎;劳合·乔治、克里蒙梭、威尔逊;阿尔萨斯和洛林 普遍义务兵制 莱茵河 奥地利 五四运动 确立了帝国主义在西亚、欧洲和非洲的统治新秩序 分赃会议

国际联盟:1920年 英法操纵

华盛顿会议:1921年—1922年 华盛顿 英、美、日 《九国公约》 尊重中国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尊重各国在华的“机会均等”“门户开放”的原则 美国 日本 巴黎和会的继续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自主检测】 一、选择题

1.D 2.C 3.D 4.D 5.C 6.B 7.D 8.C 9.D 10.B 二、非选择题 12.

①《凡尔赛和约》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了日本(中国外交在巴黎和会上的失败);五四爱国运动

②准确;因为他准确的看到了巴黎和会是一次分赃会议,它激化了很多矛盾 ③《九国公约》;华盛顿会议上

④当然不是,这只是美国借此来排挤日本的托辞而已

⑤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美国;实际上有利于美国在中国的扩展,排挤了日本在华势力

11.

(1)1929年;经济大危机

(2)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3)加强国家对工业的调整;调整农业;整顿银行;以工代赈 (4)政府由对经济不闻不问、放热自流到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第5讲 法西斯力量的猖獗

【知识引导】

经济危机的打击;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标志着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国会纵火案、水晶之夜;1922年;1936年日本军部上台;标志着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自主检测】 一、选择题

1. A 2.B 3.B 4.A 5.A 6.B 7.B 8.B 9.D 10. B 二、非选择题 11.

(1)因为2003年12月13日正好是日本帝国主义制造南京大屠杀66周年 (2)言之有理即可

第二部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部分测试题

一、选择题

1.B 2.C 3.A 4.A 5.D 6.A 7.A 8.D 9.D 10. C 11.B 12.C 13.C 14.A 15.A 16.A 17.B 18.B 19.B 20.A

21.

(1)美国和德国;持续时间长 、涉及范围广、破坏性大 (2)美国实行了罗斯福新政;德国却走上法西斯道路

(3)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没有,因为经济是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产物,罗斯福没有也不可能消灭资本主义制度

(4)罗斯福新政帮助没有渡过了经济危机,开创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危机

(5)发动了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都以战败而告终,给世界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要保证

雅尔塔会议:1945年2月;苏联克里木半岛的雅尔塔市;罗斯福、斯大林、丘吉尔;内容(略见教材P39);

斯大林格勒战役:1942年7月—1943年2月;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 诺曼底登陆:1944年6月6日,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德国投降:德国正式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战场的结束

日本投降:中国人民的坚持抗战、美国的原子弹、苏联出兵中国东北;投降时间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标志是1945你那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 二战的影响:(略,见教材P42最后一段) 【自主检测】 一、选择题

1.C 2.C 3.B 4.C 5.B 6.C 7.D 8.C 二、非选择题 9.

(1)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苏联也叫卫国战争、中国叫抗日战争) (2)百团大战(台儿庄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莫斯科保卫战) (3)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

(4)和平来之不易,我们应该珍惜和平;维护和平,人人有责等,言之有理即可

第6讲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知识引导】

慕尼黑阴谋:1938年9月;德国慕尼黑;希特勒、墨索里尼、达拉第、张伯伦;规定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必须在十天之内把苏台德等地割让给德国;希望将祸水东引,将德国的侵略矛头指向苏联;绥靖政策,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战争的爆发: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

德国突袭苏联:1941年6月22日莫斯科保卫战;苏德战争

日本偷袭珍珠港:1941年12月7日美国太平洋舰队基地夏威夷群岛的珍珠港;扩张到最大 【自主检测】 一、选择题

1.B 2.D 3.B 4.C 5.A 6.C 7.D 8.B 9.C 10. A 11.C 12.D 二、非选择题

(1)1938年;德国的希特勒、意大利的墨索里尼、法国的达拉第、英国的张伯伦 (2)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10天之内把苏台德等地割让给德国

(3)不正确,因为他们的行为没有有效地组织法西斯的蔓延,反而进一步助长了法西斯侵略的嚣张气焰

(4)将绥靖政策推向了顶峰,加速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5)英法等国纵容德意日法西斯的侵略,牺牲其他国家的利益,但法西斯野心膨胀到一定阶段或有了足够的实力,他们自己也成为了法西斯侵略的对象,自食其果 (6)希望将祸水东引,把德国的侵略矛头指向苏联

第三部分《第二次世界大战》部分测试题

一、选择题

1.B 2.B 3.C 4.C 5.C 6.B 7.C 8.D 9.B 10. C 11.C 12.C 13.A 14.C 15.C 16.C 17.C 18.C 19.C 20.A 二、材料题 21.

(1)英国首相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 (2)1942年《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保证 (3)第二次世界大战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无数的财产损失 (4)言之有理即可

(5)和平与发展才是共同的理想和目标,维护和平人人有责(言之有理即可)

第7讲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知识引导】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1942年1月1日;华盛顿;美英中苏等26国;《联合国家宣言;

第四部分 《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部分测试题

第8讲 美国经济的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

1.C 2.A 3.C 4.C 5.D 6.D 7.B 8.A 9.A 10.D 11.B 12.A 13.C 14.A 15.B 16.B 17.D 18.B 19.B 20.B 二、材料题 21.

(1)日本;美国的经济援助、采用先进的科技成果、大力发展教育,走“科教兴国”之路 、制定了恰当的经济政策、推行非军事化

(2)日本、欧盟;都重视教育和科技发展;20世纪50-70年代;文化大革命

(3)重视教育和科技发展、制定符合本国国情的政策、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坚持改革开放等

【知识引导】

战后的繁荣: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战时的积累、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制定恰当的经济政策、改善民生;美国西部和南部

危机与调整:中东产油国大幅度提高石油价格;世界上最大的负债国 新经济的出现:20世纪90年代;信息化、全球化;IBM、微软、英特尔 【自主检测】 一、选择题

1.B 2.C 3.D 4.C 5.A 6.A 7.C 8.C 二、非选择题 9.美国

10.信息化、全球化 11.IBM、微软、英特尔等

第10讲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知识引导】

赫鲁晓夫改革:1956—1964年;斯大林模式;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年;把经济改革作为重点;政治方面,由一党制转变为多党制、国家权力分散

第9讲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的发展

【知识引导】

欧洲的联合:美国的经济援助、采用先进的科技成果、大力发展教育,走“科教兴国”之路、制定了恰当的经济政策;1993年;欧洲联盟;蓝底长方形上面嵌有12颗星;欧盟各国将统一使用欧元、力求在外交和国家安全等方面步调一致、欧盟成员国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欧盟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日本的崛起:美国的经济援助、采用先进的科技成果、大力发展教育,确立了“科教立国”战略、制定了恰当的经济政策、推行非军事化;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东京奥运会 【自主检测】 一、选择题

1.D 2.B 3.C 4.C 5.D 6.C 7.A 8.C 二、非选择题 9.

(1)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

(2)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而欧盟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世界经济格局形成了“三足鼎立”即欧盟、美国、日本

苏联解体:1991年8月19日;叶利钦;1991年底;69年(1922年—1991年) 【自主检测】 一、选择题

1.A 2.D 3.C 4.B 5.B 6.A 7.D 二、非选择题

8. “苏共二十大”和 “《 秘密报告》” 9.赫鲁晓夫、1964年

10.一党制、多党制;国家权力分散 11.1991年底;69年;叶利钦

第11讲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

【知识引导】

匈牙利改革:斯大林模式;卡达尔;措施(略,见教材P65);“东欧之窗”(东欧消费者的天堂) 东欧剧变: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债务;1989年下半年;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德国统一(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社会制度的变革 【自主检测】 一、选择题

1.B 2.C 3.A 4.D 5.B 二、非选择题 1.社会主义、十几国 2.捷克斯洛伐克改革、苏联 3.捷克、斯洛伐克

1.B 2.B 3.D 4.B 5.B 6.D 7.B 8.A 二、非选择题 9.

(1)印度独立后建立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实现了粮食的基本自给,特别是在科学技术方面成就斐然

(2)印巴矛盾;英国殖民者在进行“印巴分治”时蓄意安排的旨在继续控制印巴。

第五部分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部分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B 2.D 3.B 4.D 5.B 6.B 7.B 8.D 9.B 10.C 11.D 12.A 13.C 14.A 15.D 16.B 17.C 18.A 19.D 20.D 二、非选择题 21.

德国 南斯拉夫 三、材料解析题(共7分) 22.

(1)冷战、两极格局 (2)叶利钦 (3)69年

(4)冷战结束、两极格局结束,世界暂时处于一超多强

(5)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严重阻碍了苏联社会的发展;走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

第13讲 动荡的中东地区

【知识引导】

战火频仍的中东:英国;“巴以分治”;阿拉伯国家、犹太人国家;以色列

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巴以冲突;对巴勒斯坦地区珍贵水资源的争夺、历史.宗教.种族等因素、“圣城”耶路撒冷的归属问题、中东地区战略位置和地理位置极为重要、中东地区石油资源十分丰富、帝国主义列强的插足与干预等

中东和平进程的曙光:阿拉法特、拉宾;诺贝尔和平奖 【自主检测】 一、选择题

1.B 2.B 3.C 4.A 5.C 6.D 7.C 8.B 二、非选择题 9.

(1)和平与发展;国家利益所趋(根据国际环境的变化)

(2)(和谐社会应包括三种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所提建议只要符合上述要求即可,如:保护环境、远离战争、解决温饱问题、打击恐怖主义等

第12讲 亚非拉的奋起

【知识引导】

亚洲国家的独立与振兴:英国;1947年“印巴分治”;尼赫鲁;克什米尔领土之争、宗教问题 非洲民族独立浪潮:北非;纳赛尔、埃及;1960年“非洲独立年”;纳米比亚;500年(五个世纪);殖民体系

拉丁美洲捍卫民族主权的斗争:卡斯特罗;社会主义;1999年底 【自主检测】 一、选择题

第六部分 《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部分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B 2.C 3.B 4.B 5.D 6.A 7.D 8.A 9.A 10.C 11.A 12.B 13.B 14.D 15.C 16.C 二、非选择题 17.

1948年

1956 1990年

18.

(1)不公正;对犹太人有利,它只拥有巴勒斯坦地区1/3的人口却获得了1/2强的土地,他们得到了美国和英国的支持

(2)1948年建立了以色列,英国 (3)引发了第一次中东战争

(4)宗教问题特别是耶路撒冷的归属问题无法解决

(5)当然,因为和平是各国人民共同的愿望,而且还有很多志士仁人在为中东和平奔走努力,甚至付出了自己的生命。

产生了重要影响;表明世界多极化趋势将是长期的、曲折的斗争过程;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两极格局、一超多强、多极化 【自主检测】 一、选择题

1.D 2.C 3.D 4.C 5.D 6.B 7.D 8.C 9.D 10.C 二、非选择题

第14 讲 冷战中的对峙

【知识引导】

冷战政策:美国想称霸世界,但又不得不正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除了武装进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来遏制共产主义;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表现: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经互会、华约;两极格局

美苏争霸:20世纪50年到80年代,共30多年;古巴导弹危机;美国发动朝鲜战争、越南战争;苏联入侵阿富汗

美苏争霸、两极格局最终结束的标志是:苏联解体 【自主检测】 一、选择题

1.C 2.A 3.A 4.B 5.A 6.C 7.D 8.B 二、非选择题 9.

(1)美国的经济实力在资本主义世界中占压倒的优势,而且在军事上,美国除拥有庞大的海陆空军外,还垄断了生产原子弹的技术;美国还想以此来称霸世界、领导世界

(2)在政治上提出了杜鲁门主义;在经济上推行马歇尔计划;在军事上组建了北约 (3)使整个世界长期处于冷战和两极格局之中

第16讲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知识引导】

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出现的原因:和平与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一个整体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跨国公司的影响增大;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WTO)、开放市场和公平交易,实现世界贸易的自由化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障碍;竞争;技术水平低、污染高的企业;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

中国应对措施:经济全球化;防范风险、国外技术、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成功举办了第九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员领导人会议(APEC);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自主检测】 一、选择题

1.A 2.A 3.C 4.C 5.C 6.C 7.D 8.B 9.A 二、非选择题 10.

(1)经济全球化;世界贸易组织 (4) 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

第15讲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知识引导】

一超多强:多极化;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超级大国;和平与发展;美国,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经济实力、科技实力

科索沃战争:民族问题、宗教问题、恐怖主义、环境问题、人口问题等;1999年3月—6月;南斯拉夫联盟科索沃;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国际法;表明美国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挑战,对世界格局

(3)各国加强团结与合作 11.

(1)反映了经济全球化趋势;世界贸易组织

(3)经济全球化对中国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中国应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引进国外的投资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同时中国还应该在顺应这种趋势的同时,还应该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措施和政策。

第二次科技革命:汽车、内燃机、电灯

第三次科技革命:互联网、“多利”羊、“东方1号”载人飞船

(2)从互联网、“多利”羊、“东方1号”载人飞船任选一个,并能合理说明理由即可。 (3)抓住机遇,重视教育促进科技发展,积极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 (4)当然有道理,举出身边的一例,合理说明理由即可 9.

第七部分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部分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①19世纪七十年代 ②20世纪四五十年代 ③火车机车

1.A 2.A 3.D 4.B 5.D 6.A 7.D 8.C 9.B 10.D 11.B 12.B 13.C 14.B ④汽车 ⑤飞机 ⑥蒸汽时代 ⑦信息时代 15.C 16.A 17.A 18.B 19.C 20.D 二、非选择题 21.

(1)冷战政策; 在政治上提出了杜鲁门主义;在经济上推行马歇尔计划;在军事上组建了北约(2) 北约和华约(3)苏联解体(4)和平与发展 22.

(1)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处于不利地位,发达国家常常把一些污染大、危险性高的企业全都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2)化工厂排放出的污水和废气、汽车的尾气等

(3)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既要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措施和政策,也要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

【知识引导】

《美国的悲剧》:美国、德莱赛、深刻揭露和批判了美国的生活方式;

《约翰·克里斯多夫》:法国、罗曼罗兰、反映了一个有才华的音乐家在资本主义社会中遭遇的失败,揭露了帝国主义时代法国社会的腐朽与没落

《等待戈多》:法国、荒诞派作家贝克特、以不明主题,令人回味

《格尔尼卡》:西班牙、毕加索、1937年味抗议德国法西斯轰炸西班牙小镇格尼尔卡而作的、20世纪艺术中的珍品 【自主检测】 一、选择题 (2)言之有理即可

第18讲 现代文学和美术

第17讲 第三次科技革命

【知识引导】

1.20世纪四五十年代,2.人类在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3.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最有前途的发展方向;信息化社会;4.生物工程(克隆技术);5.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知识转变为物质财富,相互渗透,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科技进步;6.生产力、生产生活方式、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自主检测】 一、选择题

1.D 2.C 3.B 4.B 5.B 6.C 7.D 二、非选择题 8.(1)

第一次科技革命:汽船、火车机车、蒸汽煤矿

1.B 2.C 3.A 4.A 5.C 6.A 7.B 二、非选择题 8.

(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奥斯特洛夫斯基

(2)鼓励青年人要把握时光,好好学习、工作,不要虚度年华、蹉跎岁月

第19讲 现代音乐和电影

【知识引导】

爵士乐:非洲黑人音乐、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南部、即兴演奏、它不仅影响了其他流行音乐的形式,也影响了古典音乐的创作;二战后兴起于美国、流行音乐

电影:1895年(1905年)、综合性艺术、好莱坞、奥斯卡金像奖、《卧虎藏龙》 【自主检测】 一、选择题

1.B 2.D 3.C 4.A 5.A 二、非选择题 6.

(1)非洲;美国南部

(2)根据材料指出爵士乐的特征是什么?为什么?

即兴演奏;因为那时的爵士乐师都不识谱,他们只是凭着良好的音乐素质、听觉和记忆来熟悉基本曲调及其和声结构,以此为主题作即兴变奏, (3)蓝调音乐,表示忧郁之义

(1)武力与结盟;组建欧共体到成立欧盟(2)重视教育与科技发展(3)都重视科教(4)世界经济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欧盟、美国、日本,进而成为牵制美国称霸世界的重要力量,使世界暂

时进入了“一超多强”的局面。 33.

(1)图1:第三次科技革命;20世纪四五十年代;航天技术、计算机、生物工程、原子能等领域的突破;图2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1995年,中国应该在顺应这种趋势的同时,还应该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措施和政策,勇于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才能更快更好的发展本国经济。 (2)多极化趋势;1993年;它成为牵制美国独霸世界的重要经济政治力量

(3)第三次科技革命促使日本、欧盟、俄罗斯和中国的崛起,使得世界经济格局逐步走向多极化,继而引发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

第八部分 《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部分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

1.C 2.D 3.B 4.C 5.A 6.D 7.D 8.C 9.C 10.C 11.D 12.A 13.B 14.B 15.B 16.D 二、非选择题 17.

(1) 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互联网技术的出现;信息时代

(2)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一种技术的发展引发了好几种技术的革命这次新科技革命不仅涌现了大量的科学成果;而且大大加快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缩短了知识变为物质财富的过程; 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科技进步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

(3)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引起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 (4)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重视教育、重视科技、积极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

【知识引导】 一、

1917年11月7日 彼得格勒 冬宫(“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发出一声炮响) 人民委员会 二、

第一次 资本主义制度 帝国主义 殖民地半殖民地 社会主义道路 世界现代史 【自主检测】 一、选择题

1.D 2.C 3.D 4.C 5.A 6.D 7.A 8.B 9.C 10.D 二、非选择题 11. (1)列宁

第1讲 俄国十月革命

九年级历史期末测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D 2.A 3.D 4.B 5.B 6.A 7.A 8.A 9.D 10.B 11.A 12.A 13.B 14.B (2)人民委员会 15.D 16.A 17.C 18.A 19.B 20.A 21.C 22.A 23.D 24.B 25.A 26.B (3)略 27.A 28.B 29.C 30.B 二、材料题 31.

(1)巴黎和会上签署的《凡尔赛和约》(2)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全部转让给日本(3)五四运动(4)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32.

【知识引导】

(4)我们的理想就是要消灭人吃人、人剥削人的不平等的社会主义制度 (5)给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鼓舞了中国人民取得革命胜利的信心

第2讲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① 1921年 列宁 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国家队经济的干预) ② 1922年 俄罗斯 外高加索联邦 乌克兰 白俄罗斯 ③ “一五计划” 发展重工业

④ 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 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和轻工业;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 【自主检测】 一、选择题

1.A 2.C 3.A 4.D 5.D 6.C 7.C 8.C 9.D 10.D 二、非选择题

11.(1)实施新经济政策

(2)1921年;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回复和发展 (3)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4)斯大林模式;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5)这种说法是片面的,斯大林模式是在苏联外有帝国主义包围,国内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形成的。它在一定的历史阶段里发挥过积极作用,使苏联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但同时我们还要看到它的不足。我们一定要走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要坚持改革开放。

遍义务兵制 莱茵河 奥地利 五四运动 确立了帝国主义在西亚、欧洲和非洲的统治新秩序 分赃会议

国际联盟:1920年 英法操纵

华盛顿会议:1921年—1922年 华盛顿 英、美、日 《九国公约》 尊重中国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尊重各国在华的“机会均等”“门户开放”的原则 美国 日本 巴黎和会的继续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自主检测】 一、选择题

1.D 2.C 3.D 4.D 5.C 6.B 7.D 8.C 9.D 10.B 二、非选择题 12.

①《凡尔赛和约》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了日本(中国外交在巴黎和会上的失败);五四爱国运动

②准确;因为他准确的看到了巴黎和会是一次分赃会议,它激化了很多矛盾 ③《九国公约》;华盛顿会议上

④当然不是,这只是美国借此来排挤日本的托辞而已

⑤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美国;实际上有利于美国在中国的扩展,排挤了日本在华势力 ⑥ 有自己的观点即可

第一部分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检测题

一、选择题

1.B 2.B 3.A 4.A 5.A 6.D 7.B 8.D 9.D 10.D 11.D 12.C 13.B 14.D 15.D 16.D 二.搭配题 17.CADB 二、非选择题 18.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

(2)1921年;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回复和发展 (3)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4)斯大林模式;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第4讲 经济大危机

【知识引导】

经济大危机:1929年 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破坏性大 严重的经济危机加深各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

罗斯福新政:a.实施《国家工业复兴法》,加强对工业的调整 b.整顿金融,恢复银行信用 c. 调整农业,压缩农业产量,稳定农产品价格 d.大力兴办公共工程,以工代赈;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影响和意义(略,见教材P23最后一段) 【自主检测】 一、选择题

1.D 2.A 3.B 4.D 5.C 6.D 7.D 8.C 9.B 10. C 二、选非择题

第3讲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知识引导】

《凡尔赛和约》:重新瓜分世界;法国巴黎;劳合·乔治、克里蒙梭、威尔逊;阿尔萨斯和洛林 普

11.

(1)1929年;经济大危机

(2)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3)加强国家对工业的调整;调整农业;整顿银行;以工代赈 (4)政府由对经济不闻不问、放热自流到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德国突袭苏联:1941年6月22日莫斯科保卫战;苏德战争

日本偷袭珍珠港:1941年12月7日美国太平洋舰队基地夏威夷群岛的珍珠港;扩张到最大 【自主检测】 一、选择题

1.B 2.D 3.B 4.C 5.A 6.C 7.D 8.B 9.C 10. A 11.C 12.D 二、非选择题

(1)1938年;德国的希特勒、意大利的墨索里尼、法国的达拉第、英国的张伯伦 (2)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10天之内把苏台德等地割让给德国

(3)不正确,因为他们的行为没有有效地组织法西斯的蔓延,反而进一步助长了法西斯侵略的嚣张气焰

(4)将绥靖政策推向了顶峰,加速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5)英法等国纵容德意日法西斯的侵略,牺牲其他国家的利益,但法西斯野心膨胀到一定阶段或有了足够的实力,他们自己也成为了法西斯侵略的对象,自食其果 (6)希望将祸水东引,把德国的侵略矛头指向苏联

第5讲 法西斯力量的猖獗

【知识引导】

经济危机的打击;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标志着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国会纵火案、水晶之夜;1922年;1936年日本军部上台;标志着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自主检测】 一、选择题

1. A 2.B 3.B 4.A 5.A 6.B 7.B 8.B 9.D 10. B 二、非选择题 11.

(1)因为2003年12月13日正好是日本帝国主义制造南京大屠杀66周年 (2)言之有理即可

第二部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部分测试题

一、选择题

1.B 2.C 3.A 4.A 5.D 6.A 7.A 8.D 9.D 10. C 11.B 12.C 13.C 14.A 15.A 16.A 17.B 18.B 19.B 20.A 二、材料题 21.

(1)美国和德国;持续时间长 、涉及范围广、破坏性大 (2)美国实行了罗斯福新政;德国却走上法西斯道路

(3)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没有,因为经济是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产物,罗斯福没有也不可能消灭资本主义制度

(4)罗斯福新政帮助没有渡过了经济危机,开创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危机

(5)发动了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都以战败而告终,给世界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第7讲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知识引导】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1942年1月1日;华盛顿;美英中苏等26国;《联合国家宣言; 保证将用自己的全部人力和物力,联合起来,彻底打垮法西斯国家;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保证

雅尔塔会议:1945年2月;苏联克里木半岛的雅尔塔市;罗斯福、斯大林、丘吉尔;内容(略见教材P39);

斯大林格勒战役:1942年7月—1943年2月;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 诺曼底登陆:1944年6月6日,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德国投降:德国正式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战场的结束

日本投降:中国人民的坚持抗战、美国的原子弹、苏联出兵中国东北;投降时间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标志是1945你那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 二战的影响:(略,见教材P42最后一段) 【自主检测】 一、选择题

1.C 2.C 3.B 4.C 5.B 6.C 7.D 8.C 二、非选择题 9.

第6讲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知识引导】

慕尼黑阴谋:1938年9月;德国慕尼黑;希特勒、墨索里尼、达拉第、张伯伦;规定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必须在十天之内把苏台德等地割让给德国;希望将祸水东引,将德国的侵略矛头指向苏联;绥靖政策,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战争的爆发: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

(1)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苏联也叫卫国战争、中国叫抗日战争) (2)百团大战(台儿庄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莫斯科保卫战) (3)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

(4)和平来之不易,我们应该珍惜和平;维护和平,人人有责等,言之有理即可

【知识引导】

第9讲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的发展

欧洲的联合:美国的经济援助、采用先进的科技成果、大力发展教育,走“科教兴国”之路、制定了恰当的经济政策;1993年;欧洲联盟;蓝底长方形上面嵌有12颗星;欧盟各国将统一使用欧元、力求在外交和国家安全等方面步调一致、欧盟成员国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欧盟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日本的崛起:美国的经济援助、采用先进的科技成果、大力发展教育,确立了“科教立国”战略、制定了恰当的经济政策、推行非军事化;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东京奥运会 【自主检测】 一、选择题

1.D 2.B 3.C 4.C 5.D 6.C 7.A 8.C 二、非选择题 9.

(1)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

(2)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而欧盟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世界经济格局形成了“三足鼎立”即欧盟、美国、日本

第三部分《第二次世界大战》部分测试题

一、选择题

1.B 2.B 3.C 4.C 5.C 6.B 7.C 8.D 9.B 10. C 11.C 12.C 13.A 14.C 15.C 16.C 17.C 18.C 19.C 20.A 二、材料题 21.

(1)英国首相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 (2)1942年《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保证 (3)第二次世界大战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无数的财产损失 (4)言之有理即可

(5)和平与发展才是共同的理想和目标,维护和平人人有责(言之有理即可)

第四部分 《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部分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C 2.A 3.C 4.C 5.D 6.D 7.B 8.A 9.A 10.D 11.B 12.A 13.C 14.A 15.B 16.B 17.D 18.B 19.B 20.B 二、材料题 21.

(1)日本;美国的经济援助、采用先进的科技成果、大力发展教育,走“科教兴国”之路 、制定了恰当的经济政策、推行非军事化

(2)日本、欧盟;都重视教育和科技发展;20世纪50-70年代;文化大革命

(3)重视教育和科技发展、制定符合本国国情的政策、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坚持改革开放等

第8讲 美国经济的发展

【知识引导】

战后的繁荣: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战时的积累、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制定恰当的经济政策、改善民生;美国西部和南部

危机与调整:中东产油国大幅度提高石油价格;世界上最大的负债国 新经济的出现:20世纪90年代;信息化、全球化;IBM、微软、英特尔 【自主检测】 一、选择题

1.B 2.C 3.D 4.C 5.A 6.A 7.C 8.C 二、非选择题 9.美国

10.信息化、全球化 11.IBM、微软、英特尔等

第10讲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知识引导】

赫鲁晓夫改革:1956—1964年;斯大林模式;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年;把经济改革作为重点;政治方面,由一党制转变为多党制、国家权力分散

苏联解体:1991年8月19日;叶利钦;1991年底;69年(1922年—1991年) 【自主检测】 一、选择题

1.A 2.D 3.C 4.B 5.B 6.A 7.D 二、非选择题

8. “苏共二十大”和 “《 秘密报告》” 9.赫鲁晓夫、1964年

10.一党制、多党制;国家权力分散 11.1991年底;69年;叶利钦

三、材料解析题(共7分) 22.

(1)冷战、两极格局 (2)叶利钦 (3)69年

(4)冷战结束、两极格局结束,世界暂时处于一超多强

(5)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严重阻碍了苏联社会的发展;走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

第11讲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

【知识引导】

匈牙利改革:斯大林模式;卡达尔;措施(略,见教材P65);“东欧之窗”(东欧消费者的天堂) 东欧剧变: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债务;1989年下半年;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德国统一(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社会制度的变革 【自主检测】 一、选择题

1.B 2.C 3.A 4.D 5.B 二、非选择题 1.社会主义、十几国 2.捷克斯洛伐克改革、苏联 3.捷克、斯洛伐克

第12讲 亚非拉的奋起

【知识引导】

亚洲国家的独立与振兴:英国;1947年“印巴分治”;尼赫鲁;克什米尔领土之争、宗教问题 非洲民族独立浪潮:北非;纳赛尔、埃及;1960年“非洲独立年”;纳米比亚;500年(五个世纪);殖民体系

拉丁美洲捍卫民族主权的斗争:卡斯特罗;社会主义;1999年底 【自主检测】 一、选择题

1.B 2.B 3.D 4.B 5.B 6.D 7.B 8.A 二、非选择题 9.

(1)印度独立后建立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实现了粮食的基本自给,特别是在科学技术方面成就斐然

(2)印巴矛盾;英国殖民者在进行“印巴分治”时蓄意安排的旨在继续控制印巴。

第五部分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部分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B 2.D 3.B 4.D 5.B 6.B 7.B 8.D 9.B 10.C 11.D 12.A 13.C 14.A 15.D 16.B 17.C 18.A 19.D 20.D 二、非选择题 21.

东欧剧变后一分为二的国家 德国 南斯拉夫

第13讲 动荡的中东地区

【知识引导】

战火频仍的中东:英国;“巴以分治”;阿拉伯国家、犹太人国家;以色列

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巴以冲突;对巴勒斯坦地区珍贵水资源的争夺、历史.宗教.种族等因素、“圣城”耶路撒冷的归属问题、中东地区战略位置和地理位置极为重要、中东地区石油资源十分丰富、帝国主义列强的插足与干预等

中东和平进程的曙光:阿拉法特、拉宾;诺贝尔和平奖 【自主检测】

一、选择题

1.B 2.B 3.C 4.A 5.C 6.D 7.C 8.B 二、非选择题 9.

(1)和平与发展;国家利益所趋(根据国际环境的变化)

(2)(和谐社会应包括三种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所提建议只要符合上述要求即可,如:保护环境、远离战争、解决温饱问题、打击恐怖主义等

苏联入侵阿富汗

美苏争霸、两极格局最终结束的标志是:苏联解体 【自主检测】 一、选择题

1.C 2.A 3.A 4.B 5.A 6.C 7.D 8.B 二、非选择题 9.

(1)美国的经济实力在资本主义世界中占压倒的优势,而且在军事上,美国除拥有庞大的海陆空军外,还垄断了生产原子弹的技术;美国还想以此来称霸世界、领导世界

(2)在政治上提出了杜鲁门主义;在经济上推行马歇尔计划;在军事上组建了北约

第六部分 《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部分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B 2.C 3.B 4.B 5.D 6.A 7.D 8.A 9.A 10.C 11.A 12.B 13.B 14.D (3)使整个世界长期处于冷战和两极格局之中 15.C 16.C 二、非选择题 17.

1948

1956 1990年 18.

(1)不公正;对犹太人有利,它只拥有巴勒斯坦地区1/3的人口却获得了1/2强的土地,他们得到了美国和英国的支持

(2)1948年建立了以色列,英国 (3)引发了第一次中东战争

(4)宗教问题特别是耶路撒冷的归属问题无法解决

(5)当然,因为和平是各国人民共同的愿望,而且还有很多志士仁人在为中东和平奔走努力,甚至付出了自己的生命。

【知识引导】

一超多强:多极化;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超级大国;和平与发展;美国,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经济实力、科技实力

科索沃战争:民族问题、宗教问题、恐怖主义、环境问题、人口问题等;1999年3月—6月;南斯拉夫联盟科索沃;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国际法;表明美国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挑战,对世界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表明世界多极化趋势将是长期的、曲折的斗争过程;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两极格局、一超多强、多极化 【自主检测】 一、选择题

1.D 2.C 3.D 4.C 5.D 6.B 7.D 8.C 9.D 10.C 二、非选择题 第15讲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第14 讲 冷战中的对峙

【知识引导】

冷战政策:美国想称霸世界,但又不得不正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除了武装进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来遏制共产主义;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表现: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经互会、华约;两极格局

美苏争霸:20世纪50年到80年代,共30多年;古巴导弹危机;美国发动朝鲜战争、越南战争;

(1)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处于不利地位,发达国家常常把一些污染大、危险性高的企业全都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第16讲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知识引导】

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出现的原因:和平与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一个整体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跨国公司的影响增大;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WTO)、开放市场和公平交易,实现世界贸易的自由化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障碍;竞争;技术水平低、污染高的企业;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

中国应对措施:经济全球化;防范风险、国外技术、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成功举办了第九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员领导人会议(APEC);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自主检测】 一、选择题

1.A 2.A 3.C 4.C 5.C 6.C 7.D 8.B 9.A 二、非选择题 10.

(1)经济全球化;世界贸易组织 (2) 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 (3)各国加强团结与合作 11.

(1)反映了经济全球化趋势;世界贸易组织

(3)经济全球化对中国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中国应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引进国外的投资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同时中国还应该在顺应这种趋势的同时,还应该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措施和政策。

(2)化工厂排放出的污水和废气、汽车的尾气等

(3)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既要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措施和政策,也要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

第17讲 第三次科技革命

【知识引导】

1.20世纪四五十年代,2.人类在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3.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最有前途的发展方向;信息化社会;4.生物工程(克隆技术);5.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知识转变为物质财富,相互渗透,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科技进步;6.生产力、生产生活方式、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自主检测】 一、选择题

1.D 2.C 3.B 4.B 5.B 6.C 7.D 二、非选择题 8.(1)

第一次科技革命:汽船、火车机车、蒸汽煤矿 第二次科技革命:汽车、内燃机、电灯

第三次科技革命:互联网、“多利”羊、“东方1号”载人飞船

(2)从互联网、“多利”羊、“东方1号”载人飞船任选一个,并能合理说明理由即可。 (3)抓住机遇,重视教育促进科技发展,积极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 (4)当然有道理,举出身边的一例,合理说明理由即可 9.

第七部分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部分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①19世纪七十年代 ②20世纪四五十年代 ③火车机车

1.A 2.A 3.D 4.B 5.D 6.A 7.D 8.C 9.B 10.D 11.B 12.B 13.C 14.B ④汽车 ⑤飞机 ⑥蒸汽时代 ⑦信息时代 15.C 16.A 17.A 18.B 19.C 20.D 二、非选择题 21.

(1)冷战政策; 在政治上提出了杜鲁门主义;在经济上推行马歇尔计划;在军事上组建了北约(2) 北约和华约(3)苏联解体(4)和平与发展 22.

【知识引导】

《美国的悲剧》:美国、德莱赛、深刻揭露和批判了美国的生活方式;

《约翰·克里斯多夫》:法国、罗曼罗兰、反映了一个有才华的音乐家在资本主义社会中遭遇的失败,揭露了帝国主义时代法国社会的腐朽与没落 (2)言之有理即可

第18讲 现代文学和美术

《等待戈多》:法国、荒诞派作家贝克特、以不明主题,令人回味

《格尔尼卡》:西班牙、毕加索、1937年味抗议德国法西斯轰炸西班牙小镇格尼尔卡而作的、20世纪艺术中的珍品 【自主检测】 一、选择题

1.B 2.C 3.A 4.A 5.C 6.A 7.B 二、非选择题 8.

(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奥斯特洛夫斯基

(2)鼓励青年人要把握时光,好好学习、工作,不要虚度年华、蹉跎岁月

(2)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一种技术的发展引发了好几种技术的革命这次新科技革命不仅涌现了大量的科学成果;而且大大加快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缩短了知识变为物质财富的过程; 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科技进步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

(3)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引起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 (4)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重视教育、重视科技、积极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

九年级历史期末测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D 2.A 3.D 4.B 5.B 6.A 7.A 8.A 9.D 10.B 11.A 12.A 13.B 14.B 15.D 16.A 17.C 18.A 19.B 20.A 21.C 22.A 23.D 24.B 25.A 26.B 27.A 28.B 29.C 30.B 二、材料题 31.

(1)巴黎和会上签署的《凡尔赛和约》(2)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全部转让给日本(3)五四运动(4)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32.

(1)武力与结盟;组建欧共体到成立欧盟(2)重视教育与科技发展(3)都重视科教(4)世界经济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欧盟、美国、日本,进而成为牵制美国称霸世界的重要力量,使世界暂

第19讲 现代音乐和电影

【知识引导】

爵士乐:非洲黑人音乐、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南部、即兴演奏、它不仅影响了其他流行音乐的形式,也影响了古典音乐的创作;二战后兴起于美国、流行音乐

电影:1895年(1905年)、综合性艺术、好莱坞、奥斯卡金像奖、《卧虎藏龙》 【自主检测】 一、选择题

1.B 2.D 3.C 4.A 5.A 二、非选择题 6.

(1)非洲;美国南部

(2)根据材料指出爵士乐的特征是什么?为什么?

即兴演奏;因为那时的爵士乐师都不识谱,他们只是凭着良好的音乐素质、听觉和记忆来熟悉基本曲调及其和声结构,以此为主题作即兴变奏, (3)蓝调音乐,表示忧郁之义

时进入了“一超多强”的局面。 33.

(1)图1:第三次科技革命;20世纪四五十年代;航天技术、计算机、生物工程、原子能等领域的突破;图2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1995年,中国应该在顺应这种趋势的同时,还应该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措施和政策,勇于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才能更快更好的发展本国经济。 (2)多极化趋势;1993年;它成为牵制美国独霸世界的重要经济政治力量

(3)第三次科技革命促使日本、欧盟、俄罗斯和中国的崛起,使得世界经济格局逐步走向多极化,继而引发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

第八部分 《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部分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

1.C 2.D 3.B 4.C 5.A 6.D 7.D 8.C 9.C 10.C 11.D 12.A 13.B 14.B 15.B 16.D 二、非选择题 17.

(1) 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互联网技术的出现;信息时代


相关内容

  • 全套讲课教学视频_附人教版全套小学PDF电子课本[高清视频与电子书] 
  • 家里有小朋友的,一定要保存了! 现在没有小朋友的,也建议保存下来, 说不定哪天意外就发生了! 主要包含资源为: 1.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 1.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 1.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 1.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 2.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2.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 2.人教 ...

  • 小学语文备课大师 首页
  • - 网 上 书 屋 武 侠 小 说 作 文 宝 库 流 量 分 析 名 师 在 线 在 线 词 典 小学语文一上备课室 [热荐]汉语拼音全套flash在线学习 07-22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全集 07-21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全集 07-20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全集 0 ...

  •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学计划(1)
  •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地理 教学计划 杨庙中学 徐敏 一.学生双基能力.学习方法和非智力因素情况分析 本学期继续任教八年级四个班的地理教学.通过一学期的教学, 从平时的教学和期末考试检测来看: 1.双基方面:本班大部分同学对中国地理的基础知识掌握很好, 期末检测合格率达标,优秀率与其 ...

  • 八年级下册地理教学工作计划
  • 八年级下册地理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地理课程标准>为依据,努力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地理,能够对地理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够对今后的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多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通过学习学生生活密切 ...

  •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学实录课堂视频公开课名师授课录像优质课观摩课
  • 查看: 1422|回复: 0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学实录课堂视频公开课名师授课录像优质课观摩课[复制链接] admin 管理员 串个门 加好友 打招呼 发消息 电梯直达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9 19:40:3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分享到:开心网搜狐微博网易微博新浪微博百 ...

  •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 教 学 计 划 苏集中学 李海华 2013年2月25日 苏集中学 李海华 一. 指导思想 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原则和语文教育的规律,以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知道,总结我国语文教育的成败得失,借鉴各国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努力建设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语文课程.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 ...

  • 小学教育资源库(学生版)
  • 2014-10-22 08:49:48 书到用时方恨少   资源需要不好找!欢迎收藏,不断更新! 小学教育资源库(教师版)       联系QQ:978890980 专题系列 小学语文六年级小升初基础知识精讲(附讲义.高清视频) 小学数学小升初总复习 考点归纳与方法总结 小升初数学总复习(方法.技巧 ...

  • 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
  • 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 一.选择题 1.<武状元苏乞儿>电影曾风靡全国,最早设立武举的是 A.隋炀帝 B.唐玄宗 C.武则天 D.唐太宗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科举制度的相关知识,唐朝时期科举制度得到了完善,武则天为完善科举制作出的贡献是:开创了殿试和武举,所以答案是C ...

  • 古诗大全,古诗,古诗三百首
  • 古诗 古诗(1) 古诗(2) 古诗(3) 古诗(4) 古诗(5) 古诗(6) 古诗(7) 古诗(8) 古诗(9) 古诗(10) 古诗(11) 古诗(12) 成语 拼音 识字 神话传说 名著 中华德育故事 民俗文化 儿歌童谣 儿童歌曲 童话故事 科普知识 语文游戏 数学游戏 英语游戏 儿童小游戏 教学 ...

  • 2014人教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课本目录(新)
  • 2014人教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课本目录(新) 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三) 第五单元 农耕文明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 第一课 大一统国家的兴盛与农耕经济的繁荣 第二课 新旧交织的明清文化 第三课 皇权膨胀与近代前夜的危机 综合探究五 探讨乾隆盛世的危机 第六单元 世界工业文明的曙光与近代社会的开端 第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