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石室中学高2015届高考模拟考试(二)
语文试题
本试题卷分第I卷(单项选择题)和第Ⅱ卷(非单项选择题)。考生作答时,须将答案答在答题卡和答题卷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单项选择题 共27分)
注意事项:
1. 必须使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对应的标号涂黑。
2. 本部分共3大题,9小题。每小题3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慑服/蹑手蹑脚 陪绑/烘焙坊 菁华/泾渭分明 ......
B.裨益/髀肉复生 道行/行道树 翁媪/面有愠色 ......
C.瑰丽/岿然不动 讥诮/翘尾巴 炽热/炙手可热 ......
D.祈祷/歧路亡羊 啸傲/肖像画 蝉蜕/蟾宫折桂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亲睐 画时代 声名鹊起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B.凑合 连锁店 世外桃源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C.辐射 滞钠金 黄梁美梦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D.涂鸭 文刍刍 墨守成规 己所不与,勿施于人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陕西省政府重视和支持各部门之间开展土地 防治的战略协商。 ②有时候我们之所以活得累, 是因为放不下面子来做人。
③十二年前,有“黄金搭档”之称的偶像明星李冰冰和任泉 ,荣膺“天王天后”的称号。
④范玉顺教授提醒企业在采用新技术时,切忌 。
A.蜕化 往往 比肩继踵 旧瓶装新酒
B.退化 常常 比翼齐飞 旧瓶装新酒
C.蜕化 常常 比肩继踵 穿新鞋走老路
D.退化 往往 比翼齐飞 穿新鞋走老路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中国电信推出宽带免费提速措施,每Mbps降价约35%;手机流量大降价,每GB价格低至25元;推出流量大赠送、加装包“买一送一”、定向流量优惠、闲时流量优惠等。
B.证明“你妈是你妈”,评劳模盖不齐8个公章,一岁孩子需要出具“无犯罪记录证明”„„这些事听起来像笑话,却实实在在出现在生活中。
C.李克强欢迎莫迪正式访华,并表示,中印作为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双边关系发展事关两国25亿人民幸福的福祉,事关地区和世界发展繁荣。
D.网络调查表明,中学生网络恶搞杜甫的主要原因是因为青春期的逆反心理、知识素养缺乏、内心空虚、游戏人生等因素造成的。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传统文化的修心
张其成
我们养生也好,做企业也好,管理一个组织也好,精神文化是最重要的东西,这个东西就是“神”“心”。这个“神”从哪里来?我觉得要从“轴心时代”的经典中来,养生把握住这个“神”,然后就能提升精神境界,提高生存质量,活得有尊严,有幸福感。
何谓“轴心时代”?在人类历史上,有的文化形态,比如说传统的宗教文化、伦理文化,在公元前500年左右已经基本定型,那是人类文明的一个最高峰,叫“轴心期时代”。可以说,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在“轴心时代”达到高峰,然后就开始走下坡路,直至现在,人类还没有出现第二个“轴心期时代”。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化并不是越来越进步了,整个人类文化至今没有走出第一个轴心期,即“轴心时代”的精神文化的高度是整个人类文化的顶峰,至少到目前为止是如此,所以,我们需要学习这些智慧,这些精神文化。
落实在每一个人的修养上(包括身体、心灵两方面的修养),我们也发现“轴心时代”所创造的文化是养神的最好工具。就养神而言,仅仅是依靠现代科学技术的内容,并不能保障人类必然享有幸福,而来自于“轴心时代”文化的智慧是解放保障人们获得幸福感的大助力。 我们中国传统文化里的儒家、道家、佛家和医家都与人类“轴心时代”颇有渊源,它们无论哪一家都非常关注修心。修什么“心”?虽然各家说法不一,但殊途同归,都师法“轴心时代”的文化经典。
儒家讲“正心”。《大学》里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叫“三纲领”,归根到底是要“止于至善”——要守住人性中最本真、最大的那个善念。然后逐步展开来,“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经过了止于至善、定、静、安、虑,然后人就能心安理得。那怎么做呢?按照儒家的规程,那就是“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以,儒家“正”的这个“心”
实际上就是仁爱之心。
道家讲“静心”。《道德经》认为最高明的是“致虚极,守静笃”,就是要回归到虚静的状态,所以,道家“静”的“心”是一种虚静之心、自然之心。这个“自然”不是大自然的意思,这个“自然”就是本然,指的是人本来的那个样子,不虚伪、不做作,与自然界、社会、他人安然相处,自己的身心也和谐一体,不跟自己较劲。人本来的样子就是虚静的,所以道家讲要“静心”,修虚静之心。
佛家讲“明心”。“明”的这个“心”就是慈悲心、平常心、虚空心、精静心,也就是人的本心,所以叫“明心见性”。佛家怎么“明心”?有副对联:“世外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世外人”是指世外高人,是一些有很高智慧的人,一些超常的人,这些“世外人”是“法无定法”的。他们有没有法门?他们也有“法”,要有所依据。但又没有“法”,是“法无定法”,即没有固定的法门。下面一句是:“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天下事了犹未了”的“了”就是完结、了结,但是又是没有“了”,有的事情是没完没了,这就叫“了犹未了”。那怎么办呢?那我就“不了了之”呗,这就是佛家的大智慧——“明心”,即明白世界的本性,明了自己的本心,那就不会纠结了,就能很聪明地应对各种生活,幸福感就提高了。
(选自《东方早报》 2012.12.08,有改动)
5.下列对于修心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传统文化里的主要流派,无论哪一家都非常关注修心。各家流派在修心内容方面说法不一,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它们都师法“轴心时代”的文化经典。
B.儒家所讲的“正心”,归根到底是要“止于至善”,也就是要守住人性中最本真、最大的那个善念。
C.道家的“静心”,是一种虚静之心、自然之心。这个“自然”与大自然的意思是不一样的,指的是人本来的那个样子。
D.佛家讲“明心”。佛家的“心”是指慈悲心、平常心、虚空心、精静心,其实质就是人的本心。所以,佛家可以通过“明心”而明了“本性”。
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公元前500年左右,人类历史上有的文化形态已经基本定型,那个时代叫“轴心期时代”,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高峰。
B.现代科学技术的内容,并不能保障人类必然享有幸福,而“轴心时代”所创造的文化有助于人们提升幸福感。
C.儒家所“正”之“心”,实质上就是仁爱之心,它与道家所修的“虚静之心”是不同的;前者在善念基础上还有规程,后者更关注身心和谐。
D.佛家“明心”和道家“静心”基本是相同的,都强调明白世界的本性,明了自己的本心。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人类是不可能出现第二个“轴心期时代”的,因为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在“轴心时代”达到高峰,然后就开始走下坡路。
B.中国传统文化里的儒家、道家、佛家和医家都从人类“轴心时代”的文化智慧中汲取了营养,这也是我们需要学习那个时代精神文化的重要因素。
C.儒家强调经过了止于至善、定、静、安、虑,然后人就能心安理得。而道家则倡导要回归到虚静的状态,与自然界、社会、他人安然相处。
D.“明心”是佛家的大智慧,只有做到明于本性,就能很聪明地应对各种生活,幸福感自然也就提高了。
三、(6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完成8〜9题。
吕祖泰,字泰然,吕夷简六世孙,吕祖俭从弟,寓常之宜兴。性疏达,尚气谊,学问该洽。.
遍游江、淮,交当世知名士,得钱或分挈以去,无吝色。饮酒至数斗不醉,论世事无所忌讳,闻者或掩耳而走。
庆元初,祖俭以言事安臵韶州。既移瑞州,祖泰徒步往省之,留月余,语其友王深厚曰:“自吾兄之贬,诸人箝口。我虽无位,义必以言报国,当少须之,今未敢以累吾兄也。”及祖俭没贬所,嘉泰元年,周必大降少保致仕,祖泰愤之,乃诣登闻鼓院上书,论韩侂胄有无君之心,请诛之以防祸乱。其略曰:“愿亟诛侂胄及师旦、周筠,而罢逐自强之徒。独周必.
大可用,宜以代之,不然,事将不测。”书出,中外大骇。有旨:“吕祖泰挟私上书,语言狂妄,拘管连州。”右谏议大夫程松与祖泰狎友,惧曰:“人知我素与游,其谓预闻乎?”乃独奏言:“祖泰有当诛之罪,且其上书必有教之者,今纵不杀,犹当杖黥窜远方。”殿中侍御史陈谠亦以为言。乃杖之百,配钦州牢城收管。
初,监察御史林采言伪习之成,造端自必大,故有少保之命。祖泰知必死,冀以身悟朝廷,无惧色。既至府廷,尹为好语诱之曰:“谁教汝共为章?汝试言之,吾且宽汝。”祖泰笑曰:.
“公何问之愚也。吾固知必死,而可受教于人,且与人议之乎?”尹曰:“汝病风丧心邪?”祖泰曰:“以吾观之,若今之附韩氏得美官者,乃病风丧心耳。” 祖泰既贬,道出潭州,钱文子为醴陵令,私赆其行。侂胄使人迹其所在,祖泰乃匿襄、郢间。侂胄诛,朝廷访得祖泰所在,诏雪其冤,特补上州文学,改授迪功郎、监南岳庙。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二百一十四回〃忠义十》有删改)
8.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寓常之宜兴 寓:居住 .
B.及祖俭没贬所 没:通“殁”,死亡 .
C.犹当杖黥窜远方 窜:放逐
D.侂胄使人迹其所在 迹:踪迹 .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不然,事将不测 其声呜呜然 ..
B.请诛之以防祸乱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
C.吾且宽汝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
D.乃病风丧心耳 见凌乃死 .
第Ⅱ卷(非单项选择题 共123分)
四、(32分)
10.把第Ⅰ卷文言文语段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吾固知必死,而可受教于人,且与人议之乎。(4分)
译文:
(2)祖泰既贬,道出潭州,钱文子为醴陵令,私赆其行。(4分)
译文:
11. 第Ⅰ卷文言文中,传主吕祖泰有什么性格特点?请根据全文简要概括。(5分) 答:
12.用斜线(/)给下面短文断句。(限划10处)(5分)
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论语·述而》)
13.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8分)
送客归京
唐•白居易
水陆四千里,何时归到秦?舟辞三峡雨,马入九衢尘。
有酒留行客,无书寄贵人。唯凭远传语,好在曲江春。
东城送客马上
宋•贺铸
向午孤烟起客樯,一陂春水两鸳鸯。
渔童解唱沧浪曲,应笑尘埃马上郎。
【注】①九衢(qú):纵横交错的大道;繁华的街市。②曲江:唐长安城曲江池,为京都人中和、上巳等盛节游赏胜地,每逢科考放榜,皇帝常于此召集上榜举子举行宴会,饮酒赋诗。③沧浪曲,即《沧浪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即盛世施展才华,乱世独善其身。
(1)白诗中颈联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作简要分析。(4分)
答:
(2)两首诗都写了“送客”,各自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4分)
答:
14.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6小题)(6分) ③②①
(1
(2
五、(22分)
阅读下文,完成15〜18题。
在沈从文先生墓前
龙良骅
(1)天空飘着小雨。早春的雨,带着寒意,若雾,若烟,轻轻地来,像几声嫩嫩的鸟鸣,像几朵怯怯的蓓蕾。
(2)凤凰城的喧嚣留在了身后,沿着沱江边窄窄的石板路,按着路标的指引,我和妻子虔诚地前往听涛山寻找心中的圣地。拜谒沈从文墓,这是萦绕在心中多年的愿望,现在终于有机会走近这位中国现代乡土文学大师灵魂栖息的地方了。 (3)听涛山既不高,也不陡,平平缓缓,多像沈从文先生平和的性格。八十六级之字形的石级,湿漉漉的,象征先生走过的八十六个岁月。路旁有一株红梅,正在寒风中悄然绽放,透露着春天的讯息。而更多的树木,叶片凋谢,不免在料峭春寒中有一丝瑟缩。但几丛翠竹挺拔着,几丛杂树斜生着,绿绿的枝叶,显示着盎然生机。游人稀少,在我们的前面,只有一对年轻的情侣,手牵着手,静静地走着。我们也尽量放轻脚步,怕打扰沈从文先生的安息。
(4)墓在山腰。这应该是世界上最奇特的坟茔了吧?坟是一座山,山是一座坟,沈从文先生的骨灰直接撒入山上的泥土中,这位自然之子最后彻底回归自然,与大自然完全融合在了一起。就如石级边的一块石碑上写的:一个士兵要不战死沙场便是回到故乡。这是沈从文的表侄,大画家黄永玉送给他的。从凤凰出发,沿着沅水流域,然后北京、上海、昆明,复又回到北京,这是他的人生轨迹,现在他回家了。听涛山是幸运的,它容纳了蜚声海内外的一位士兵,一位作家,一位学者,一位“乡下人”。
(5)墓碑也是奇特的,一块粗糙的五彩石,正面写着几行小字: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这应该是先生自拟的墓志铭吧?墓碑顶上,放臵着一个小小的花环,花瓣上凝着水珠,有一点儿落寞。而墓碑下,插着三炷香,香早燃尽,剩着几截竹签和一点点灰烬。传统的和新潮的祭奠方式就这么巧妙地汇聚在一起了。碑的后面,刻着沈从文小姨子张充和题的一句话:不折不从,亦慈亦让,星斗其文,赤子其人。算是对其姐夫最深刻的理解,最恰当的评价。走在我们前面的那位女孩儿,低头读着碑上的文字,她忽然一回头,乌黑的眸子一闪一闪,我的思维触电似地拼接起一些记忆的碎片:渡船上的翠翠,守着碾房
的三三,做着“女学生梦”的萧萧,橘子园里的夭夭……沈从文的作品明媚而忧伤,在现代作家行列里,他是独特的一位,他笔下的人物,特别是跟他一样的那些乡下人,都是自然之子,秉承着天命,在原野里花开花落,像水一样,按着命定的流向流淌。
(6)水,是理解沈从文的最佳途径。他自己就曾经说过:“我感情流动而不凝固,一派清波给予我的印象实在不少。我幼小时较美丽的生活,大部分都同水不能分离。我的学校可以说是在水边的。我认识美,学会思索,水对我有极大的关系。”沈从文是顽皮的逃学大王,枯燥的私塾和新式的学校都吸引不了他,他总是逃学去看河中的行船,船上的水手;看河岸的树木,林中的小鸟;看河边的小城,城中的针铺、伞铺、皮靴店、染坊、豆腐坊、冥器铺。总之,想尽一切办法逃避书本,去和自然亲近,去日光下认识大千世界微妙的光、稀奇的色,以及万汇百物的动静。哪怕是因逃学而被罚在孔夫子牌位前跪着,他脑中呈现出的,仍是河中的鳜鱼被钓起、风筝飞满天、黄鹂在山中歌呼、树上果实累累的情形。他就这样读着一本小书,同时读着一本大书。十四岁多一点,他就到地方的部队里当兵,那是当地大多数青年....
人的首选出路。辗转在沅水流域,又从水里认识了船家、水手、兵士、妓女、商人。直至二十岁,才脱下军装上岸,背着一卷小小的行李,孤身一人出现在北京车站的站台上,来读那本永远也读不尽的大书。中国现代文学从此多了难得的水的灵气。水的滋润,让沈从文的作..
品永远水气盈盈,他笔下的人物永远都那么健康丰满,处处闪耀着人性的美丽光辉。
(7)美国学者金介甫说,如果要为中国现代作家排座次,鲁迅是当然的第一,沈从文是名副其实的第二!
(8)想当年那些红极一时的作家都淹没在历史的风烟中,孤独的沈从文却成为了常青树,这莫非也是自然的法则?沈从文曾说,他和他的读者都将老去。其实,沈从文的读者确实在一批批老去,但他的作品则永葆生命力,新的读者也在不断涌现。我相信,刚才和我们同来的那对年轻的情侣也一定是沈从文的崇拜者。因为,他的作品有丰沛的水,源头是鲜活的。
1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
A.第(1)自然段以雨起笔,用嫩嫩的鸟鸣、怯怯的蓓蕾等生动地写出了早春细雨的特点,渲染了一种静谧的氛围。
B.沈从文的坟茔和墓碑都是奇特的,这说明他的一生极富传奇色彩,其创作之路是一条异于常人的艰难探索之路。
C.文章写拜谒沈从文墓的那对年轻情侣并非闲笔,意在表明沈从文的作品在年轻一代的读者中也具有影响力。
D.作者从沈从文墓的特点联想到他的作品及其人生经历,坚信沈从文的作品会永恒,表达了心中的崇敬之情。
E.文中多处使用反问、借代、比喻等修辞手法,语言精练准确,清新自然,具有诗情画意,给读者以身临其境之感。
16.为什么作者把沈从文称为“乡下人”?结合全文简要回答。(6分)
答:
17.根据文章,完成下列两题。(6分)
(1)请从“衬托”的角度,对第(3)段中画线的句子进行简要赏析。(3分)
答:
(2)“他就这样读着一本小书,同时读着一本大书”中“小书”和“大书”的含义是什么?(3分)
答:
18.请结合文意,并联系读过的其他作家的作品,简要分析“自然与文学”的关系。(6分) 答:
六、(9分)
19. 下面是行业战略联盟组成的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做简要说明。(不超过80字)(4分)
答:
20.书法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请你写一段文字来赞颂“书法之美”。
要求:①必须使用排比、比喻这两种修辞手法。②条理清晰,结构完整。③不少于50字。(5分) 答:
七、(60分)
21.作文(60分)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人会长大三次:第一次是在发现自己不是世界中心的时候。第二次是在发现即使再怎么努力,终究还是有些事令人无能为力的时候。第三次是在明知道有些事可能会无能为力,但还是会尽力争取的时候。
上面的文字引发了你哪些感悟和思考?请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②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③用规范汉字书写。
成都石室中学高2015届高考模拟考试(二)
语文参考答案
一、(12分,每小题3分)
1.D(A项,shâ/niâ,pãi/bâi,jīng;B项,bì,hãng/xíng,ǎo/yùn;C项,guī/kuī,qiào,chì/zhì;D项,qí,xiào,chán)
2.B(A项,“亲”应为“青”,“画”应为“划”;C项,“钠”应为“纳”,“梁”应为“粱”;D项,“鸭”应为“鸦”,“刍”应为“绉”,“与”应为“欲”)
3.D(“退化”指事物由优变劣,“蜕化”比喻品质变坏,腐化堕落。“往往”多表示重复出现的情况有一定的规律性,“常常”只是说明重复出现的某种情况或动作行为,不受其他情况、条件的限制;“比肩继踵”形容人多拥挤,“比翼齐飞”比喻夫妻恩爱,朝夕相伴,也比喻互相帮助,共同进步。“旧瓶装新酒”比喻用旧的形式表现新的内容,“穿新鞋走老路”比喻用旧的办法、老套路去应对面临的新事物、新情况。)
4.B(A.成分残缺,“推出”没有宾语中心语,应在句末加上“多种措施”。C.语意重复,“福祉”包含了“幸福”之意。D.“主要原因是„„造成的”句式杂糅。)
二、(9分,每小题3分)
5.B(选项错在偷换概念。原文说:这叫“三纲领”,“这”应该指的是《大学》里的相关引文,不是儒家所讲的“正心”。)
6.D(原文说,道家要回归到虚静状态,佛家才是“明白世界的本性,明了自己的本心”,二者不能等同。)
7.A(项强加因果,后者并不能成为前者的推断依据;而且表意绝对化,原文说:“整个人类文化至今没有走出第一个轴心期”,“至少到目前为止是如此”。)
三、(6分,每小题3分)
8.D(D项“迹+宾语”:所以名词活用作动词,译为“寻找踪迹”。)
9.D(A.然:代词,这样/助词,形容词词尾,„„的样子。B.之:代词,他(指韩侂胄)/动词,往、到。C.且:副词,将要/连词,表让步,尚且。D.乃:均作副词,才。)
四、(32分)
10.(1)我本来知道一定会死,却会接受别人的教唆,而且与人一起讨论这件事吗?(固、而,各1分,句意2分)(固:本来;而,连词,表转折,但是。)
(2)吕祖泰已被贬斥,经过潭州,钱文子任醴陵县令,私下赠送给祖泰路费。(道,赆,句意2分)(道:取道,名词用作动词;赆:jìn,临别时赠送的路费或财物。)
11.粗犷豁达;崇尚义气友谊;好结交名士;不吝啬(慷慨大方、仗义疏财);议事情无忌讳(刚直耿介);宁死不屈。(任答5点)
12.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5分,每断对两处1分)
译文:“圣人,我是没能看到,能看到君子这就可以了。善人,我是没能看到,能见到始终如一(保持好的品德的)人这也就可以了。没有却装作有,空虚却装作充实,穷困却装作富足,这样的人是难于有恒心(保持好的品德)的。”
13.(1)①运用了对比、反衬手法(1分)②有”与“无”形成强烈对比,“有”是为了反衬“无”(1分),③以此体现自己失意落魄、渴望得到君王赏识重用的复杂心情。(2分)(答出两种手法,言之成理即可。)
(2)①白诗既有对友人归京的担忧、欣羡之情,又有对自己失意落魄、渴望得到君王重用,并对友人寄予厚望的期许之情。(2分)②贺诗表达了自己对山水风光的热爱,对功名利禄的淡泊,却被束缚不可解、欲归隐田园而不得的无奈苦恼。(2分)
解析:读懂诗歌要看题目、看作者、知背景、品词句、看注释,还要加上自己的想象。第一首从题目看“送客归京”应知是自己被贬在外,朋友归京,自然引起自己对自己处境的感怀,看作者白居易可印证这一点;看注释,②曲江:唐长安城曲江池,每逢科考放榜,皇帝常于此召集上榜举子举行宴会,饮酒赋诗。应想到白居易也曾少年得志、曲池宴饮、名遍京城;如今被贬远地,自然思慕君王,希望朋友代为转达。第二首“东城送客马上”同样交代是一首送别诗,前两句用行客的孤独和水中双宿鸳鸯的自在形成对比,突出了诗人对自然的喜爱之情。凭借注释③我们可以看出看诗人的归隐之心,渔童对自己的嘲笑其实就是自己对自己汲汲于功名利禄的不满于无奈。
【简要赏析】
《送客归京》:首联叙写朋友归京,千里迢迢,不知何时才能回到长安;作者对朋友行路的担忧与二人深厚情谊跃然纸上。颔联以轻快笔调,想象朋友在烟雨朦胧的三峡渡口登舟而去,抵达京城时,快马扬鞭,意气风发穿行于繁华街市的情形,无比欣羡。颈联对仗工整,运用对比反衬手法,叙写想到自己依旧羁旅在外,虽有美酒为朋友饯行,却没有书信寄给君王,不禁又黯然神伤起来。尾联对朋友寄予厚望,希望朋友归京后替他向君王传话,请君王回忆当年科考放榜时君臣一起在曲江池宴饮欢谈的美好情景。
《东城送客马上》:前两句写晌午时分,孤烟袅袅,朋友乘船从城东离开时,诗人远远望见一池春水中双宿双栖的鸳鸯,心中生发出对自然美景的无限热爱。后两句写渔童如果懂得沧浪歌中寄寓的“盛世施展才华,乱世独善其身”的道理,就会嘲笑汲汲于功名利禄的自己,以此抒发了诗人自己被尘世功名利禄束缚,欲归隐而不得的无奈苦恼。
14.(1)桂棹兮兰桨(2)唯见江心秋月白(3)见不贤而内自省也(4)虽无丝竹管弦之盛(5)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6)乐琴书以消忧(7)吟鞭东指即天涯(8)水随天去秋无际
五、(22分)
15.BE(B、前后无因果关系,且“极富传奇色彩”无依据;E、文中没有“多处使用借代修辞手法”。)
16.(1)他从小就生活在农村,是真正的自然之子;(2)他作品中描写的人物多是乡下人;(3)他作品塑造的人物形象纯朴,闪耀着人性美;(4)他死后葬在听涛山,回归了乡下的泥土。(任意回答三点即可)
17.(1)用在寒风中凋谢、瑟索的其他树衬托红梅和竹,突出其透露春天信息的盎然生机,暗示了沈从文作品永葆的生命力。(指出衬托的对象1分,衬托的作用2分)
(2)“小书”指在枯燥的私塾和新式的学校中所学的书本知识。(1分)“大书”运用比喻手法,指的是丰富的大自然和复杂的社会生活。(2分)
18.示例:自然是文学不竭的源泉,抓住了自然的神韵,文学便可能葆有永久的生命力。沈从文的作品贴近自然,笔下人物都是自然之子,他的作品也因此在当年红极一时的作品都淹没在历史风烟中后,还永葆生命力。其他如《荷塘月色》《囚绿记》等。都是因为描写自然之美而成为名篇,获得长久的生命力。(观点2分,结合文意2分,联系其他作品2分。言之成理即可)
六、(9分)
19.行业战略联盟由政府、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三方组成,分别承担提供政策支持和专项资金、参与研究并提供共性和关键技术、资金投入和运用开发的职责。(4分,每点1分)
20.示例1:书法之美,美在风格多样:或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或刚健拙朴,凝练厚重;或圆润丰腴,如大家闺秀般雍容大度;或清雅秀丽,如小家碧玉般纯净天真。
示例2:美哉书法!似行云流水,仙鹤展翅,龙腾虎啸;如西施照水,绿珠临风,黛玉梳妆;有北拳的刚猛,南拳的怀柔,八卦的灵动,太极的轻柔。
示例3:美哉书法!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恢宏,有势拔五岳掩赤城的雄奇;如大海的豪放,似小溪的婉约;有泰山的雄健,峨嵋的秀丽,庐山的多姿,黄山的俊美。
(①有排比、比喻、字数够、结构完整,得4分。②整体表现力1分。③字数不够扣2分。)
七、(60分)
21.【写作指导】
考查维度:人对人的追问,引导考生思考人生。 分析:不是世界中心(一次)→再怎么努力也无能为力(二次)→无能为力也要尽力争取(三次) 立意:人生是一个逐渐走向成熟的过程。人生是一个不断从理想回归现实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从浑浊走向澄澈的过程,越接近现实人越要清醒。
(任选其中一个角度写作均可。)
附:文言译文
吕祖泰,字泰然,是吕夷简的第六代孙子,居住在常州的宜兴。性格粗犷豁达,崇尚义气友谊,学问广博(该洽:广博)。游遍长江、淮河地区,结交当代知名人士,得到钱物有时分给他们携带离去,没有显现吝啬的神色。酒喝到几斗也不醉,议论社会上的事情没有任何忌讳,听说的人有的掩住耳朵跑走了。
庆元初年,吕祖俭因谈论世事(被贬谪)安顿在韶州居住,不久迁徙到瑞州。吕祖泰步行前往探望他,逗留了一个多月,告诉自己的朋友王深厚说:“自从我兄长被贬,各人紧闭嘴巴(箝qián:通“钳”),我虽然没有官位,但按道义一定要用语言报答国家,(但现在我)应当稍稍等待,现在不敢因为我连累我的兄长。”等到吕祖俭在被贬的地方去世,嘉泰元年,周必大被降职少保(官职名)并要求退休回家,吕祖泰对此愤恨,就到登闻鼓院呈上奏书,讲述韩侂(tuō)胄有目无君王的野心,请求诛杀他来防止祸乱。奏书中大致说:“希望快快地诛杀韩侂胄以及苏师旦、周筠,而且罢免贬逐陈自强这类人。只有周必大可以重用,应该让周必大取代韩侂胄,不然的话,情况将会不可预测。”奏书发出后,朝廷内外的人大为惊骇。皇上传下圣旨:“吕祖泰怀私怨呈上奏书,语言狂妄不羁,发送到连州拘禁管制。”右谏议大夫程松和吕祖泰亲近友好,恐惧地说:“人家知道我一向与吕祖泰交往,大概会认为我预先就听说了(这篇奏书的内容)吧。”于是独自上奏说:“吕祖泰有应当诛杀的罪过,而且他上书一定是有人教唆他。现在纵然不杀他,也应当施以杖刑,脸上刺字,流放到偏远的地方。”殿中侍御史陈谠也这样说。于是杖脊一百下,发配到钦州的牢房收押管制。
开始,监察御史林采说诡诈风气的形成,从周必大开始,所以有了把他降为少保的诏命。吕祖泰知道自己必死无疑,希望用自身唤醒朝廷,他没有畏惧的神色。到了州府的堂上之后,府尹用好话劝诱他说:“是谁教你一起写奏章?你试着说出来,我将会宽恕你。”吕祖泰笑着说:“你怎么这样愚蠢地问呢?我本来知道一定会死,却会接受别人的教唆,而且与人一起讨论吗?”府尹说:“你丧心病狂了吗?”吕祖泰说:“依我看,你们现在依附韩侂胄而获得美官,才是丧心病狂啊。”
吕祖泰被贬斥之后,途经潭州出京城。钱文子担任醴陵县令,私下赠送给吕祖泰路费礼物(赆jìn:临别时赠送给远行人的路费、礼物)。韩侂胄派人探寻吕祖泰停留的地方(迹:踪迹。这里作动词,探寻踪迹)。吕祖泰于是躲藏在襄阳、郢州之间。韩侂胄被杀,朝廷探访后找到吕祖泰藏匿的地方,下诏令洗雪他的冤屈,特别下令让他补任上州文学,后来改而授予他迪功郎、监南岳庙。
成都石室中学高2015届高考模拟考试(二)
语文试题
本试题卷分第I卷(单项选择题)和第Ⅱ卷(非单项选择题)。考生作答时,须将答案答在答题卡和答题卷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单项选择题 共27分)
注意事项:
1. 必须使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对应的标号涂黑。
2. 本部分共3大题,9小题。每小题3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慑服/蹑手蹑脚 陪绑/烘焙坊 菁华/泾渭分明 ......
B.裨益/髀肉复生 道行/行道树 翁媪/面有愠色 ......
C.瑰丽/岿然不动 讥诮/翘尾巴 炽热/炙手可热 ......
D.祈祷/歧路亡羊 啸傲/肖像画 蝉蜕/蟾宫折桂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亲睐 画时代 声名鹊起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B.凑合 连锁店 世外桃源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C.辐射 滞钠金 黄梁美梦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D.涂鸭 文刍刍 墨守成规 己所不与,勿施于人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陕西省政府重视和支持各部门之间开展土地 防治的战略协商。 ②有时候我们之所以活得累, 是因为放不下面子来做人。
③十二年前,有“黄金搭档”之称的偶像明星李冰冰和任泉 ,荣膺“天王天后”的称号。
④范玉顺教授提醒企业在采用新技术时,切忌 。
A.蜕化 往往 比肩继踵 旧瓶装新酒
B.退化 常常 比翼齐飞 旧瓶装新酒
C.蜕化 常常 比肩继踵 穿新鞋走老路
D.退化 往往 比翼齐飞 穿新鞋走老路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中国电信推出宽带免费提速措施,每Mbps降价约35%;手机流量大降价,每GB价格低至25元;推出流量大赠送、加装包“买一送一”、定向流量优惠、闲时流量优惠等。
B.证明“你妈是你妈”,评劳模盖不齐8个公章,一岁孩子需要出具“无犯罪记录证明”„„这些事听起来像笑话,却实实在在出现在生活中。
C.李克强欢迎莫迪正式访华,并表示,中印作为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双边关系发展事关两国25亿人民幸福的福祉,事关地区和世界发展繁荣。
D.网络调查表明,中学生网络恶搞杜甫的主要原因是因为青春期的逆反心理、知识素养缺乏、内心空虚、游戏人生等因素造成的。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传统文化的修心
张其成
我们养生也好,做企业也好,管理一个组织也好,精神文化是最重要的东西,这个东西就是“神”“心”。这个“神”从哪里来?我觉得要从“轴心时代”的经典中来,养生把握住这个“神”,然后就能提升精神境界,提高生存质量,活得有尊严,有幸福感。
何谓“轴心时代”?在人类历史上,有的文化形态,比如说传统的宗教文化、伦理文化,在公元前500年左右已经基本定型,那是人类文明的一个最高峰,叫“轴心期时代”。可以说,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在“轴心时代”达到高峰,然后就开始走下坡路,直至现在,人类还没有出现第二个“轴心期时代”。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化并不是越来越进步了,整个人类文化至今没有走出第一个轴心期,即“轴心时代”的精神文化的高度是整个人类文化的顶峰,至少到目前为止是如此,所以,我们需要学习这些智慧,这些精神文化。
落实在每一个人的修养上(包括身体、心灵两方面的修养),我们也发现“轴心时代”所创造的文化是养神的最好工具。就养神而言,仅仅是依靠现代科学技术的内容,并不能保障人类必然享有幸福,而来自于“轴心时代”文化的智慧是解放保障人们获得幸福感的大助力。 我们中国传统文化里的儒家、道家、佛家和医家都与人类“轴心时代”颇有渊源,它们无论哪一家都非常关注修心。修什么“心”?虽然各家说法不一,但殊途同归,都师法“轴心时代”的文化经典。
儒家讲“正心”。《大学》里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叫“三纲领”,归根到底是要“止于至善”——要守住人性中最本真、最大的那个善念。然后逐步展开来,“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经过了止于至善、定、静、安、虑,然后人就能心安理得。那怎么做呢?按照儒家的规程,那就是“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以,儒家“正”的这个“心”
实际上就是仁爱之心。
道家讲“静心”。《道德经》认为最高明的是“致虚极,守静笃”,就是要回归到虚静的状态,所以,道家“静”的“心”是一种虚静之心、自然之心。这个“自然”不是大自然的意思,这个“自然”就是本然,指的是人本来的那个样子,不虚伪、不做作,与自然界、社会、他人安然相处,自己的身心也和谐一体,不跟自己较劲。人本来的样子就是虚静的,所以道家讲要“静心”,修虚静之心。
佛家讲“明心”。“明”的这个“心”就是慈悲心、平常心、虚空心、精静心,也就是人的本心,所以叫“明心见性”。佛家怎么“明心”?有副对联:“世外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世外人”是指世外高人,是一些有很高智慧的人,一些超常的人,这些“世外人”是“法无定法”的。他们有没有法门?他们也有“法”,要有所依据。但又没有“法”,是“法无定法”,即没有固定的法门。下面一句是:“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天下事了犹未了”的“了”就是完结、了结,但是又是没有“了”,有的事情是没完没了,这就叫“了犹未了”。那怎么办呢?那我就“不了了之”呗,这就是佛家的大智慧——“明心”,即明白世界的本性,明了自己的本心,那就不会纠结了,就能很聪明地应对各种生活,幸福感就提高了。
(选自《东方早报》 2012.12.08,有改动)
5.下列对于修心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传统文化里的主要流派,无论哪一家都非常关注修心。各家流派在修心内容方面说法不一,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它们都师法“轴心时代”的文化经典。
B.儒家所讲的“正心”,归根到底是要“止于至善”,也就是要守住人性中最本真、最大的那个善念。
C.道家的“静心”,是一种虚静之心、自然之心。这个“自然”与大自然的意思是不一样的,指的是人本来的那个样子。
D.佛家讲“明心”。佛家的“心”是指慈悲心、平常心、虚空心、精静心,其实质就是人的本心。所以,佛家可以通过“明心”而明了“本性”。
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公元前500年左右,人类历史上有的文化形态已经基本定型,那个时代叫“轴心期时代”,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高峰。
B.现代科学技术的内容,并不能保障人类必然享有幸福,而“轴心时代”所创造的文化有助于人们提升幸福感。
C.儒家所“正”之“心”,实质上就是仁爱之心,它与道家所修的“虚静之心”是不同的;前者在善念基础上还有规程,后者更关注身心和谐。
D.佛家“明心”和道家“静心”基本是相同的,都强调明白世界的本性,明了自己的本心。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人类是不可能出现第二个“轴心期时代”的,因为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在“轴心时代”达到高峰,然后就开始走下坡路。
B.中国传统文化里的儒家、道家、佛家和医家都从人类“轴心时代”的文化智慧中汲取了营养,这也是我们需要学习那个时代精神文化的重要因素。
C.儒家强调经过了止于至善、定、静、安、虑,然后人就能心安理得。而道家则倡导要回归到虚静的状态,与自然界、社会、他人安然相处。
D.“明心”是佛家的大智慧,只有做到明于本性,就能很聪明地应对各种生活,幸福感自然也就提高了。
三、(6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完成8〜9题。
吕祖泰,字泰然,吕夷简六世孙,吕祖俭从弟,寓常之宜兴。性疏达,尚气谊,学问该洽。.
遍游江、淮,交当世知名士,得钱或分挈以去,无吝色。饮酒至数斗不醉,论世事无所忌讳,闻者或掩耳而走。
庆元初,祖俭以言事安臵韶州。既移瑞州,祖泰徒步往省之,留月余,语其友王深厚曰:“自吾兄之贬,诸人箝口。我虽无位,义必以言报国,当少须之,今未敢以累吾兄也。”及祖俭没贬所,嘉泰元年,周必大降少保致仕,祖泰愤之,乃诣登闻鼓院上书,论韩侂胄有无君之心,请诛之以防祸乱。其略曰:“愿亟诛侂胄及师旦、周筠,而罢逐自强之徒。独周必.
大可用,宜以代之,不然,事将不测。”书出,中外大骇。有旨:“吕祖泰挟私上书,语言狂妄,拘管连州。”右谏议大夫程松与祖泰狎友,惧曰:“人知我素与游,其谓预闻乎?”乃独奏言:“祖泰有当诛之罪,且其上书必有教之者,今纵不杀,犹当杖黥窜远方。”殿中侍御史陈谠亦以为言。乃杖之百,配钦州牢城收管。
初,监察御史林采言伪习之成,造端自必大,故有少保之命。祖泰知必死,冀以身悟朝廷,无惧色。既至府廷,尹为好语诱之曰:“谁教汝共为章?汝试言之,吾且宽汝。”祖泰笑曰:.
“公何问之愚也。吾固知必死,而可受教于人,且与人议之乎?”尹曰:“汝病风丧心邪?”祖泰曰:“以吾观之,若今之附韩氏得美官者,乃病风丧心耳。” 祖泰既贬,道出潭州,钱文子为醴陵令,私赆其行。侂胄使人迹其所在,祖泰乃匿襄、郢间。侂胄诛,朝廷访得祖泰所在,诏雪其冤,特补上州文学,改授迪功郎、监南岳庙。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二百一十四回〃忠义十》有删改)
8.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寓常之宜兴 寓:居住 .
B.及祖俭没贬所 没:通“殁”,死亡 .
C.犹当杖黥窜远方 窜:放逐
D.侂胄使人迹其所在 迹:踪迹 .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不然,事将不测 其声呜呜然 ..
B.请诛之以防祸乱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
C.吾且宽汝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
D.乃病风丧心耳 见凌乃死 .
第Ⅱ卷(非单项选择题 共123分)
四、(32分)
10.把第Ⅰ卷文言文语段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吾固知必死,而可受教于人,且与人议之乎。(4分)
译文:
(2)祖泰既贬,道出潭州,钱文子为醴陵令,私赆其行。(4分)
译文:
11. 第Ⅰ卷文言文中,传主吕祖泰有什么性格特点?请根据全文简要概括。(5分) 答:
12.用斜线(/)给下面短文断句。(限划10处)(5分)
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论语·述而》)
13.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8分)
送客归京
唐•白居易
水陆四千里,何时归到秦?舟辞三峡雨,马入九衢尘。
有酒留行客,无书寄贵人。唯凭远传语,好在曲江春。
东城送客马上
宋•贺铸
向午孤烟起客樯,一陂春水两鸳鸯。
渔童解唱沧浪曲,应笑尘埃马上郎。
【注】①九衢(qú):纵横交错的大道;繁华的街市。②曲江:唐长安城曲江池,为京都人中和、上巳等盛节游赏胜地,每逢科考放榜,皇帝常于此召集上榜举子举行宴会,饮酒赋诗。③沧浪曲,即《沧浪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即盛世施展才华,乱世独善其身。
(1)白诗中颈联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作简要分析。(4分)
答:
(2)两首诗都写了“送客”,各自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4分)
答:
14.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6小题)(6分) ③②①
(1
(2
五、(22分)
阅读下文,完成15〜18题。
在沈从文先生墓前
龙良骅
(1)天空飘着小雨。早春的雨,带着寒意,若雾,若烟,轻轻地来,像几声嫩嫩的鸟鸣,像几朵怯怯的蓓蕾。
(2)凤凰城的喧嚣留在了身后,沿着沱江边窄窄的石板路,按着路标的指引,我和妻子虔诚地前往听涛山寻找心中的圣地。拜谒沈从文墓,这是萦绕在心中多年的愿望,现在终于有机会走近这位中国现代乡土文学大师灵魂栖息的地方了。 (3)听涛山既不高,也不陡,平平缓缓,多像沈从文先生平和的性格。八十六级之字形的石级,湿漉漉的,象征先生走过的八十六个岁月。路旁有一株红梅,正在寒风中悄然绽放,透露着春天的讯息。而更多的树木,叶片凋谢,不免在料峭春寒中有一丝瑟缩。但几丛翠竹挺拔着,几丛杂树斜生着,绿绿的枝叶,显示着盎然生机。游人稀少,在我们的前面,只有一对年轻的情侣,手牵着手,静静地走着。我们也尽量放轻脚步,怕打扰沈从文先生的安息。
(4)墓在山腰。这应该是世界上最奇特的坟茔了吧?坟是一座山,山是一座坟,沈从文先生的骨灰直接撒入山上的泥土中,这位自然之子最后彻底回归自然,与大自然完全融合在了一起。就如石级边的一块石碑上写的:一个士兵要不战死沙场便是回到故乡。这是沈从文的表侄,大画家黄永玉送给他的。从凤凰出发,沿着沅水流域,然后北京、上海、昆明,复又回到北京,这是他的人生轨迹,现在他回家了。听涛山是幸运的,它容纳了蜚声海内外的一位士兵,一位作家,一位学者,一位“乡下人”。
(5)墓碑也是奇特的,一块粗糙的五彩石,正面写着几行小字: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这应该是先生自拟的墓志铭吧?墓碑顶上,放臵着一个小小的花环,花瓣上凝着水珠,有一点儿落寞。而墓碑下,插着三炷香,香早燃尽,剩着几截竹签和一点点灰烬。传统的和新潮的祭奠方式就这么巧妙地汇聚在一起了。碑的后面,刻着沈从文小姨子张充和题的一句话:不折不从,亦慈亦让,星斗其文,赤子其人。算是对其姐夫最深刻的理解,最恰当的评价。走在我们前面的那位女孩儿,低头读着碑上的文字,她忽然一回头,乌黑的眸子一闪一闪,我的思维触电似地拼接起一些记忆的碎片:渡船上的翠翠,守着碾房
的三三,做着“女学生梦”的萧萧,橘子园里的夭夭……沈从文的作品明媚而忧伤,在现代作家行列里,他是独特的一位,他笔下的人物,特别是跟他一样的那些乡下人,都是自然之子,秉承着天命,在原野里花开花落,像水一样,按着命定的流向流淌。
(6)水,是理解沈从文的最佳途径。他自己就曾经说过:“我感情流动而不凝固,一派清波给予我的印象实在不少。我幼小时较美丽的生活,大部分都同水不能分离。我的学校可以说是在水边的。我认识美,学会思索,水对我有极大的关系。”沈从文是顽皮的逃学大王,枯燥的私塾和新式的学校都吸引不了他,他总是逃学去看河中的行船,船上的水手;看河岸的树木,林中的小鸟;看河边的小城,城中的针铺、伞铺、皮靴店、染坊、豆腐坊、冥器铺。总之,想尽一切办法逃避书本,去和自然亲近,去日光下认识大千世界微妙的光、稀奇的色,以及万汇百物的动静。哪怕是因逃学而被罚在孔夫子牌位前跪着,他脑中呈现出的,仍是河中的鳜鱼被钓起、风筝飞满天、黄鹂在山中歌呼、树上果实累累的情形。他就这样读着一本小书,同时读着一本大书。十四岁多一点,他就到地方的部队里当兵,那是当地大多数青年....
人的首选出路。辗转在沅水流域,又从水里认识了船家、水手、兵士、妓女、商人。直至二十岁,才脱下军装上岸,背着一卷小小的行李,孤身一人出现在北京车站的站台上,来读那本永远也读不尽的大书。中国现代文学从此多了难得的水的灵气。水的滋润,让沈从文的作..
品永远水气盈盈,他笔下的人物永远都那么健康丰满,处处闪耀着人性的美丽光辉。
(7)美国学者金介甫说,如果要为中国现代作家排座次,鲁迅是当然的第一,沈从文是名副其实的第二!
(8)想当年那些红极一时的作家都淹没在历史的风烟中,孤独的沈从文却成为了常青树,这莫非也是自然的法则?沈从文曾说,他和他的读者都将老去。其实,沈从文的读者确实在一批批老去,但他的作品则永葆生命力,新的读者也在不断涌现。我相信,刚才和我们同来的那对年轻的情侣也一定是沈从文的崇拜者。因为,他的作品有丰沛的水,源头是鲜活的。
1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
A.第(1)自然段以雨起笔,用嫩嫩的鸟鸣、怯怯的蓓蕾等生动地写出了早春细雨的特点,渲染了一种静谧的氛围。
B.沈从文的坟茔和墓碑都是奇特的,这说明他的一生极富传奇色彩,其创作之路是一条异于常人的艰难探索之路。
C.文章写拜谒沈从文墓的那对年轻情侣并非闲笔,意在表明沈从文的作品在年轻一代的读者中也具有影响力。
D.作者从沈从文墓的特点联想到他的作品及其人生经历,坚信沈从文的作品会永恒,表达了心中的崇敬之情。
E.文中多处使用反问、借代、比喻等修辞手法,语言精练准确,清新自然,具有诗情画意,给读者以身临其境之感。
16.为什么作者把沈从文称为“乡下人”?结合全文简要回答。(6分)
答:
17.根据文章,完成下列两题。(6分)
(1)请从“衬托”的角度,对第(3)段中画线的句子进行简要赏析。(3分)
答:
(2)“他就这样读着一本小书,同时读着一本大书”中“小书”和“大书”的含义是什么?(3分)
答:
18.请结合文意,并联系读过的其他作家的作品,简要分析“自然与文学”的关系。(6分) 答:
六、(9分)
19. 下面是行业战略联盟组成的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做简要说明。(不超过80字)(4分)
答:
20.书法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请你写一段文字来赞颂“书法之美”。
要求:①必须使用排比、比喻这两种修辞手法。②条理清晰,结构完整。③不少于50字。(5分) 答:
七、(60分)
21.作文(60分)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人会长大三次:第一次是在发现自己不是世界中心的时候。第二次是在发现即使再怎么努力,终究还是有些事令人无能为力的时候。第三次是在明知道有些事可能会无能为力,但还是会尽力争取的时候。
上面的文字引发了你哪些感悟和思考?请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②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③用规范汉字书写。
成都石室中学高2015届高考模拟考试(二)
语文参考答案
一、(12分,每小题3分)
1.D(A项,shâ/niâ,pãi/bâi,jīng;B项,bì,hãng/xíng,ǎo/yùn;C项,guī/kuī,qiào,chì/zhì;D项,qí,xiào,chán)
2.B(A项,“亲”应为“青”,“画”应为“划”;C项,“钠”应为“纳”,“梁”应为“粱”;D项,“鸭”应为“鸦”,“刍”应为“绉”,“与”应为“欲”)
3.D(“退化”指事物由优变劣,“蜕化”比喻品质变坏,腐化堕落。“往往”多表示重复出现的情况有一定的规律性,“常常”只是说明重复出现的某种情况或动作行为,不受其他情况、条件的限制;“比肩继踵”形容人多拥挤,“比翼齐飞”比喻夫妻恩爱,朝夕相伴,也比喻互相帮助,共同进步。“旧瓶装新酒”比喻用旧的形式表现新的内容,“穿新鞋走老路”比喻用旧的办法、老套路去应对面临的新事物、新情况。)
4.B(A.成分残缺,“推出”没有宾语中心语,应在句末加上“多种措施”。C.语意重复,“福祉”包含了“幸福”之意。D.“主要原因是„„造成的”句式杂糅。)
二、(9分,每小题3分)
5.B(选项错在偷换概念。原文说:这叫“三纲领”,“这”应该指的是《大学》里的相关引文,不是儒家所讲的“正心”。)
6.D(原文说,道家要回归到虚静状态,佛家才是“明白世界的本性,明了自己的本心”,二者不能等同。)
7.A(项强加因果,后者并不能成为前者的推断依据;而且表意绝对化,原文说:“整个人类文化至今没有走出第一个轴心期”,“至少到目前为止是如此”。)
三、(6分,每小题3分)
8.D(D项“迹+宾语”:所以名词活用作动词,译为“寻找踪迹”。)
9.D(A.然:代词,这样/助词,形容词词尾,„„的样子。B.之:代词,他(指韩侂胄)/动词,往、到。C.且:副词,将要/连词,表让步,尚且。D.乃:均作副词,才。)
四、(32分)
10.(1)我本来知道一定会死,却会接受别人的教唆,而且与人一起讨论这件事吗?(固、而,各1分,句意2分)(固:本来;而,连词,表转折,但是。)
(2)吕祖泰已被贬斥,经过潭州,钱文子任醴陵县令,私下赠送给祖泰路费。(道,赆,句意2分)(道:取道,名词用作动词;赆:jìn,临别时赠送的路费或财物。)
11.粗犷豁达;崇尚义气友谊;好结交名士;不吝啬(慷慨大方、仗义疏财);议事情无忌讳(刚直耿介);宁死不屈。(任答5点)
12.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5分,每断对两处1分)
译文:“圣人,我是没能看到,能看到君子这就可以了。善人,我是没能看到,能见到始终如一(保持好的品德的)人这也就可以了。没有却装作有,空虚却装作充实,穷困却装作富足,这样的人是难于有恒心(保持好的品德)的。”
13.(1)①运用了对比、反衬手法(1分)②有”与“无”形成强烈对比,“有”是为了反衬“无”(1分),③以此体现自己失意落魄、渴望得到君王赏识重用的复杂心情。(2分)(答出两种手法,言之成理即可。)
(2)①白诗既有对友人归京的担忧、欣羡之情,又有对自己失意落魄、渴望得到君王重用,并对友人寄予厚望的期许之情。(2分)②贺诗表达了自己对山水风光的热爱,对功名利禄的淡泊,却被束缚不可解、欲归隐田园而不得的无奈苦恼。(2分)
解析:读懂诗歌要看题目、看作者、知背景、品词句、看注释,还要加上自己的想象。第一首从题目看“送客归京”应知是自己被贬在外,朋友归京,自然引起自己对自己处境的感怀,看作者白居易可印证这一点;看注释,②曲江:唐长安城曲江池,每逢科考放榜,皇帝常于此召集上榜举子举行宴会,饮酒赋诗。应想到白居易也曾少年得志、曲池宴饮、名遍京城;如今被贬远地,自然思慕君王,希望朋友代为转达。第二首“东城送客马上”同样交代是一首送别诗,前两句用行客的孤独和水中双宿鸳鸯的自在形成对比,突出了诗人对自然的喜爱之情。凭借注释③我们可以看出看诗人的归隐之心,渔童对自己的嘲笑其实就是自己对自己汲汲于功名利禄的不满于无奈。
【简要赏析】
《送客归京》:首联叙写朋友归京,千里迢迢,不知何时才能回到长安;作者对朋友行路的担忧与二人深厚情谊跃然纸上。颔联以轻快笔调,想象朋友在烟雨朦胧的三峡渡口登舟而去,抵达京城时,快马扬鞭,意气风发穿行于繁华街市的情形,无比欣羡。颈联对仗工整,运用对比反衬手法,叙写想到自己依旧羁旅在外,虽有美酒为朋友饯行,却没有书信寄给君王,不禁又黯然神伤起来。尾联对朋友寄予厚望,希望朋友归京后替他向君王传话,请君王回忆当年科考放榜时君臣一起在曲江池宴饮欢谈的美好情景。
《东城送客马上》:前两句写晌午时分,孤烟袅袅,朋友乘船从城东离开时,诗人远远望见一池春水中双宿双栖的鸳鸯,心中生发出对自然美景的无限热爱。后两句写渔童如果懂得沧浪歌中寄寓的“盛世施展才华,乱世独善其身”的道理,就会嘲笑汲汲于功名利禄的自己,以此抒发了诗人自己被尘世功名利禄束缚,欲归隐而不得的无奈苦恼。
14.(1)桂棹兮兰桨(2)唯见江心秋月白(3)见不贤而内自省也(4)虽无丝竹管弦之盛(5)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6)乐琴书以消忧(7)吟鞭东指即天涯(8)水随天去秋无际
五、(22分)
15.BE(B、前后无因果关系,且“极富传奇色彩”无依据;E、文中没有“多处使用借代修辞手法”。)
16.(1)他从小就生活在农村,是真正的自然之子;(2)他作品中描写的人物多是乡下人;(3)他作品塑造的人物形象纯朴,闪耀着人性美;(4)他死后葬在听涛山,回归了乡下的泥土。(任意回答三点即可)
17.(1)用在寒风中凋谢、瑟索的其他树衬托红梅和竹,突出其透露春天信息的盎然生机,暗示了沈从文作品永葆的生命力。(指出衬托的对象1分,衬托的作用2分)
(2)“小书”指在枯燥的私塾和新式的学校中所学的书本知识。(1分)“大书”运用比喻手法,指的是丰富的大自然和复杂的社会生活。(2分)
18.示例:自然是文学不竭的源泉,抓住了自然的神韵,文学便可能葆有永久的生命力。沈从文的作品贴近自然,笔下人物都是自然之子,他的作品也因此在当年红极一时的作品都淹没在历史风烟中后,还永葆生命力。其他如《荷塘月色》《囚绿记》等。都是因为描写自然之美而成为名篇,获得长久的生命力。(观点2分,结合文意2分,联系其他作品2分。言之成理即可)
六、(9分)
19.行业战略联盟由政府、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三方组成,分别承担提供政策支持和专项资金、参与研究并提供共性和关键技术、资金投入和运用开发的职责。(4分,每点1分)
20.示例1:书法之美,美在风格多样:或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或刚健拙朴,凝练厚重;或圆润丰腴,如大家闺秀般雍容大度;或清雅秀丽,如小家碧玉般纯净天真。
示例2:美哉书法!似行云流水,仙鹤展翅,龙腾虎啸;如西施照水,绿珠临风,黛玉梳妆;有北拳的刚猛,南拳的怀柔,八卦的灵动,太极的轻柔。
示例3:美哉书法!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恢宏,有势拔五岳掩赤城的雄奇;如大海的豪放,似小溪的婉约;有泰山的雄健,峨嵋的秀丽,庐山的多姿,黄山的俊美。
(①有排比、比喻、字数够、结构完整,得4分。②整体表现力1分。③字数不够扣2分。)
七、(60分)
21.【写作指导】
考查维度:人对人的追问,引导考生思考人生。 分析:不是世界中心(一次)→再怎么努力也无能为力(二次)→无能为力也要尽力争取(三次) 立意:人生是一个逐渐走向成熟的过程。人生是一个不断从理想回归现实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从浑浊走向澄澈的过程,越接近现实人越要清醒。
(任选其中一个角度写作均可。)
附:文言译文
吕祖泰,字泰然,是吕夷简的第六代孙子,居住在常州的宜兴。性格粗犷豁达,崇尚义气友谊,学问广博(该洽:广博)。游遍长江、淮河地区,结交当代知名人士,得到钱物有时分给他们携带离去,没有显现吝啬的神色。酒喝到几斗也不醉,议论社会上的事情没有任何忌讳,听说的人有的掩住耳朵跑走了。
庆元初年,吕祖俭因谈论世事(被贬谪)安顿在韶州居住,不久迁徙到瑞州。吕祖泰步行前往探望他,逗留了一个多月,告诉自己的朋友王深厚说:“自从我兄长被贬,各人紧闭嘴巴(箝qián:通“钳”),我虽然没有官位,但按道义一定要用语言报答国家,(但现在我)应当稍稍等待,现在不敢因为我连累我的兄长。”等到吕祖俭在被贬的地方去世,嘉泰元年,周必大被降职少保(官职名)并要求退休回家,吕祖泰对此愤恨,就到登闻鼓院呈上奏书,讲述韩侂(tuō)胄有目无君王的野心,请求诛杀他来防止祸乱。奏书中大致说:“希望快快地诛杀韩侂胄以及苏师旦、周筠,而且罢免贬逐陈自强这类人。只有周必大可以重用,应该让周必大取代韩侂胄,不然的话,情况将会不可预测。”奏书发出后,朝廷内外的人大为惊骇。皇上传下圣旨:“吕祖泰怀私怨呈上奏书,语言狂妄不羁,发送到连州拘禁管制。”右谏议大夫程松和吕祖泰亲近友好,恐惧地说:“人家知道我一向与吕祖泰交往,大概会认为我预先就听说了(这篇奏书的内容)吧。”于是独自上奏说:“吕祖泰有应当诛杀的罪过,而且他上书一定是有人教唆他。现在纵然不杀他,也应当施以杖刑,脸上刺字,流放到偏远的地方。”殿中侍御史陈谠也这样说。于是杖脊一百下,发配到钦州的牢房收押管制。
开始,监察御史林采说诡诈风气的形成,从周必大开始,所以有了把他降为少保的诏命。吕祖泰知道自己必死无疑,希望用自身唤醒朝廷,他没有畏惧的神色。到了州府的堂上之后,府尹用好话劝诱他说:“是谁教你一起写奏章?你试着说出来,我将会宽恕你。”吕祖泰笑着说:“你怎么这样愚蠢地问呢?我本来知道一定会死,却会接受别人的教唆,而且与人一起讨论吗?”府尹说:“你丧心病狂了吗?”吕祖泰说:“依我看,你们现在依附韩侂胄而获得美官,才是丧心病狂啊。”
吕祖泰被贬斥之后,途经潭州出京城。钱文子担任醴陵县令,私下赠送给吕祖泰路费礼物(赆jìn:临别时赠送给远行人的路费、礼物)。韩侂胄派人探寻吕祖泰停留的地方(迹:踪迹。这里作动词,探寻踪迹)。吕祖泰于是躲藏在襄阳、郢州之间。韩侂胄被杀,朝廷探访后找到吕祖泰藏匿的地方,下诏令洗雪他的冤屈,特别下令让他补任上州文学,后来改而授予他迪功郎、监南岳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