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成语错误类型

常见的成语误用类型

一、考纲要求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2004年以前语文《考试大纲》的表述是,“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

二、考纲分析

1、熟语是人们常用的定型化了的固定短语,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包括成语、谚语、格言、惯用语、歇后语。考纲表述的变化意味着对词语的考查覆盖面更加广泛,难度增大了。

2、成语考查是“正确使用词语”的重点和难点。从高考历年考察情况看,到目前为止,几乎年年有成语题,同时,得分率并不一定就高。考查重点是常用易错成语。

3、“正确使用词语”的内涵是什么?一是要正确理解,二是要正确使用两个层面,需要强调的是无论理解和使用都是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对成语的考查是词不离句。

4、题型一般为选择题,判断具体语言环境中成语正误,另外还有字形字音的间接考查。

三、高考例题

1.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江苏卷】

A. 为了不让下一代输在起跑线上,年轻的父母纷纷送孩子去练钢琴,学围棋。上英语兴趣 班。真是费尽心思,无所不为。

B.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安土重迁的观念越来越深人人心、即使富庶地区的人们也乐意告别家乡,外出闯荡一番。

C. 书法是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风格各异的书法精品,或古朴,或隽秀,或雄浑。或飘逸。将汉字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D. 老李从小就养成了勤学好问的良好习惯。遇到问题,总是不耻下问,及时向同事、亲朋好友甚至左邻右舍请教。

C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正确辨析和使用成语的能力,需根据语境和词义来分析,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C 项" 淋漓尽致" 形容文章或谈话详尽透彻,也指暴露的很彻底。该句说的是书法风格各异,充分详尽地展现了汉字之美,用" 淋漓尽致" 非常准确。而A 项" 无所不为" 意为没有什么不干的,指什么坏事都干,贬义词。用来形容年轻的父母费尽心思地送孩子学钢琴、围棋、英语,感情色彩不对。B 项" 安土重迁" 意为留恋故土,不肯轻易的迁移。而该句说的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乐意告别家乡,词义与句义完全相反。D 项" 不耻下问" 意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为可耻。而句中说的是老李向同事、亲朋好友甚至左邻右舍请教,不存在地位高低、知识多少的问题,使用不当。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 )【山东卷】

A 、中药是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用以防治疾病的药物,以植物为最多,也包括动物和矿物,其药效一般比较缓和。

B 、虽然平时工作很忙碌,但只要有时间,我就整顿家务,让家里变得洁净、整齐、漂亮。

C 、海滨公园是附近居民喜爱的运动场所,在花海中无论是散步、慢跑还是骑车锻炼都令人神气十足。

D 、诗评家所谓" 老杜饥寒而悯人饥寒者也" ,跟白居易" 饱暖而悯人饥寒者也" 是不同的,饥寒让杜甫刻骨铭心,所以他写出的诗句更加深刻感人。

答案:D

「解析」A 中" 药效" 和" 缓和" 不搭配,应用" 缓慢".B 中" 整顿" 和" 家务" 也不搭配," 家务" 是" 家庭事务" ,自然不能整顿。只能" 操持家务".C 中" 神气十足" 形容摆出一副自以为高人一等而了不起的样子。带有傲慢的神气,而语境是" 神定气闲".

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能被括号中的词语替换且不改变句意的一项是( )【浙江卷】

A. 中国高等教育用不到十年的时间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跨越,但大发展过程中,难免会泥沙俱下,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鱼龙混杂)

B. 她不属于学院派,自然少受那些清规戒律的约束,其创作往往天马行空,充满神奇瑰丽的想象。(金科玉律)

C. 最近,浙江手机上网资费全面下调,广大用户对此额手称庆。专家预测,未来通过手机收看体育赛事或许会成为一种潮流。(弹冠相庆)

D.NBA 季后赛中,由于缺少了主力姚明,火箭队内线空虚,在防守上往往顾此失彼,实力明显削弱。(捉襟见肘)

D 「解析:A 泥沙俱下:泥土和沙子一起随河水流下来,比喻人或事物不论好坏都一齐显现出来;B 鱼龙混杂:鱼和龙混合搀杂在一起。比喻坏人和好人或凡人与圣人混成一起,好坏难分。B 清规戒律:清规-佛教为僧尼规定的必须遵守的规则,戒律-教徒必须遵守的生活准则,泛指规章制度,多指束缚人的死板的规章制度。金科玉律:比喻不能变更的信条或法律条文,多含贬义。C 额手称庆:把手举到额头上,称说庆幸得很。形容人们在忧困中获得喜讯时高兴和喜悦的神态;弹冠相庆:弹冠-掸去帽子上的尘土,将要入仕做官。庆-贺喜,指即将做官而相互庆贺。多用于贬义。D 顾此失彼:顾了这个,顾不了那个,形容头绪太多,不能兼顾,与" 捉襟见肘" 意思颇为相近;捉襟见肘:拉一下衣襟就露出胳膊肘。①形容衣服破烂;②比喻困难重重,应付不过来。」

四、常见的成语误用类型

(一)望文生义 生活中,很多人不了解成语的内在含义,就按成语的字面意思去理解,并且运用于说话或文章里。因此,此错误类型是生活中常见的,也是高考常考的。 例:古人写文章都是文不加点。今天的人读起来很吃力。

分析:句中的“文不加点”是指文章一气写成。无须修改。形容思维敏捷,写作技巧纯熟。如:“他略加思索,便提起笔来,文不加点地写下去。”该句作者显然是望文生义,以为“点”就是指标点符号,因而造成误用。其实“点”在这里表示涂改。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 .为了应付高考,老师越教越细,学生越学越碎,其结果是肢解了一篇篇美文,长此以往,学生自然目无全牛,见一斑而不见全豹。

B .周末,我和同桌一起去攀岩,虽然崖壁陡峭,我们仍然摩肩接踵,奋力攀登。

C .他最近的状态一直不佳,接连几次考试都不理想, 屡试不爽,心情糟透了。

D .“权钱交易”、“权权交易”等时下的腐败病症,在文艺界虽不说样样俱全,但该领域遭受“感染”却是不容置疑的事实。

参考答案D (“不容置疑”意即不允许有什么怀疑。表示论证严密,无可怀疑,符合语境。

A .“目无全牛”出自《庄子·养生主》,讲的是庖丁解牛的技艺高超,牛在他的眼里已经不是完整的牛,而是由许多小的部分组成的。成语形容技艺精湛纯熟,用于此处,不合语意。

B .“摩肩接踵”指肩碰肩,脚碰脚。形容人多,很拥挤。这里只有“我”和同桌,谈不上拥挤。而考生却容易将其仅仅理解为字面意思,误认为我和同桌前后紧跟着。c .“屡试不爽”指经过多次试验都不错,“爽”是“差错”之意。而考生容易将“爽”理解为爽快、舒服。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 .1300多年后,废科举,兴学校,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西方的教育体系登堂入室,私塾成为布满历史尘蠹的老朽,而科学成了新宠。

B. 很少有人知道,他最近还出版了一本文不加点、几乎没有注释的旧体诗集《槐聚诗存》,文字比较艰深,读起来确实累人。

C .刘晓庆日前见诸媒体的许多话都是一味标榜自己的炒作,是极其媚俗的不刊之论。

D .许多杰出的报告文学,在事过境迁之后,往往成为明日黄花。

参考答案D(“明日黄花”比喻过时或失去意义的事物。 “明日” 指重阳节后的一天。A .“登堂入室”也作“升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人深,循序渐进,达到了高深的境界。而句中把“登堂入室”简单地理解为“进入”的意思了。B .“文不加点”形容文章写得快而且不用修改,“点”意即删改。这个成语不是说写文章连标点都不加。 C .“不刊之论”指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类似成语还有:

五风十雨:形容风调雨顺。

对簿公堂:在法庭上审问。

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不错。

大快人心:指坏人坏事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

久假不归:长期借用不还。比喻迷途不返。

差强人意:大体上是人满意。

光怪陆离:形容奇形怪状,五颜六色。

不刊之论:不能更改的论断。

涣然冰释:比喻疑虑、误会隔阂等一下子消除。

不以为然:不赞同。

不以为意:不在意,不当回事。

空穴来风:比喻消息和谣言的传播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也比喻流言乘机会传开来。 空谷足音:比喻极难得到音信、言论或来访。

暴虎冯河:比喻有勇无谋、冒险蛮干。

酒囊饭袋:比喻只会吃喝,不会做事的人。

有口皆碑:形容受到众人的一致赞赏。

奇文共赏:新奇的文章,大家共同欣赏,现多含贬义。荒谬的 识别批判

七月流火:天气转凉。

城下之盟:在强敌兵临城下时被迫签订的屈辱条约

下里巴人: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艺作品。

穿云裂石:形容声音高亢、嘹亮。

细大不捐:形容兼收并蓄。

间不容发:比喻非常严密;比喻情势非常危急生与死或成与败靠得很近。

下车伊始:旧指新官刚到任。现比喻带着工作刚到一个地方。

(二)用错对象 有些成语有固定的使用范围,如果不顾成语使用的对象和使用范围就乱用成语,很容易造成“牛头不对马嘴”的后果。 例:石刻作品上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分析:“轮”是“高大”的意思,“奂”是“众多”的意思,适用的对象应是高大的建筑物而非人物形象。

此外,还应注意只能用于男女尤其是夫妻间的成语,如青梅竹马、两小无猜、耳鬓厮磨、比翼双飞、破镜重圆、夫唱妇随、举案齐眉、相敬如宾等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 .对这个问题,你说应这样,他说应那样,我真是莫衷一是。

B .文章生动细致地描写了小麻雀的外形、动作和神情,在叙述、描写和议论中,倾注着强烈的感情,读来楚楚动人,有很强的感染力。

C .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

栋。

D .(鲁迅) 说话时态度镇静,亲切而又从容,使听的人心情舒畅,真个有“如坐春风”的感觉。 参考答案D(“如坐春风”比喻受到良师的教育,用在此处合乎语境。“如坐春风”说的是听者的感受,不要误用到说者身上。A .“莫衷一是”是大家看法不一样,不能得出一致的意见。使用时主语不能是某一个人。B .“楚楚动人”是形容女人打扮鲜明,姿态娇柔,能打动人。句中用来形容“文章”,属使用对象错误。c .“汗牛充栋”的意思是用牛运书,牛要累得出汗;用屋子放书,要放满整个屋子。形容书籍很多。它只能指书多,不能指人多。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 .向人们坦白波澜壮阔、心系朝廷的人生艰辛,讲述着他对诗的至纯至美、至真至善境界的不悔追求。

B .家用电器降价刺激了市民消费欲的增长,原本趋于滞销的彩电,现在一下予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

c .近年来,一些正值豆蔻年华的大学生沉迷在网吧里,从而荒废了学业,浪费了青春,真让人痛惜不已。

D .我自己也有这样的毛病,而且很严重,但现在立志改正过来,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参考答案D(“洗心革面”比喻彻底悔改,指人的改过自新,符合语境。注意不能用来形容事物(如刊物) 。A .“波澜壮阔”指水的波涛浩渺广阔,比喻声势雄壮有力,规模宏大。显然不能用来修饰“人生艰辛”。B .“炙手可热”,比喻气焰很盛,权势很大,贬义,不能用来形容商品畅销。c .“豆蔻年华”指少女十三四岁的时候,用来形容十八九岁、性别不限的大学生显然不恰当。

类似成语还有:

炙手可热(权势)

暴露无遗(指缺点、问题矛盾等)

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四岁)

蔚为大观(汇成盛大的景象给人美不胜收的观感)

始作俑者(第一个做坏事的人)

对簿公堂(在公堂上受审)

改弦更张(改革制度或变换方法)

与人为善(现多指善意帮助别人)

下里巴人(泛指通俗的文艺作品)

肝胆相照(只能作谓语或定语,不能作状语)

妄自菲薄(不带宾语)

一蹴而就 、相提并论、 望其项背(只用于否定句中)

(三)、褒贬误用 成语中,有些是有感情色彩的,在使用的过程中,就要分辨出这些成语的褒贬色彩,否则就会产生误用现象。 例:李明见别人在下棋,不免倍增心喜、蠢蠢欲动。(跃跃欲试)

分析:句中的“蠢蠢欲动”原是形容虫子蠕动的样子,现多用来形容敌人准备进犯或坏人准备捣乱,明显带有贬义。如“据点里的敌人又蠢蠢欲动”。

1、辨明褒贬

谭嗣同是中国历史上甘为变法流血的始作俑者,相比之下,康、梁二人似乎少了些刚性。 “始作俑者”意思是指“最先做坏事的人”,是个贬义词。 ——犯了贬词褒用的错误 类似的成语:

无所不为:没有不干的事情,指什么都干。

无所不至:指没有不到的地方,也指 什么坏事都做绝了。

无独有偶:表示两事或两人十分相似。

处心积虑:形容蓄谋已久。

弹冠相庆:贬义词,指一个坏人做了官,同伙们也互相庆贺有官可做。

官样文章:比喻只注意形式,没有实际内容的空话,或照例敷衍的虚文滥调。

昼伏夜出:白天潜伏起来,夜晚出来活动。

连篇累牍:形容篇幅过多,文辞冗长。

2、识别两可(可褒可贬) 关于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种种天真的想入非非的神话和传说,说明古埃及人有着丰富的想象力。

“想入非非”一般指“完全脱离实际或胡思乱想”,但用在此处却非常恰当,因为产生神话的人类儿童时代在大自然一切奥秘不了解的情况下,想用一种超自然力去征服和解释大自然的一切,应当是“想入非非的”。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 .辛弃疾的词大多以激昂跌宕、翻云覆雨的气势抒情言志,风格豪放雄浑,在南京词坊上占有重要地位。

B .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鹜。

C .易中天凭借央视“百家讲坛”栏目红遍大江南北,他巧舌如簧,将纷繁复杂的三国故事解说得通俗易懂。

D .若让我估量这本书的总价值,我以为只逊于《红楼梦》一筹,与《儒林外史》相较,则是并驾齐驱。

答案D(“并驾齐驱”意指并排套着的几匹马一齐快跑,比喻彼此的力量或才能不分高下。用于此处符合语意。注意此处容易错用“半斤八两”,使感情色彩不协调。A .“翻云覆雨”,比喻反复无常或惯于玩弄权术,含贬义。句中是将它贬词褒用了。B .旨在突出“画家”,尤其是“艺术爱好者”观摩齐白石画展的热情,而句中却用“趋之若鹜”这个含贬义的成语来表现,运用是不恰当的,可换用“纷至沓来”。C .“巧舌如簧”形容能说会道,善于狡辩,含贬义。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 .赵老的文字功夫很好,思路清晰,用语严谨,闪烁其辞,广大读者很喜爱他的作品。

B .神舟6号宇宙飞船在完成飞行试验之后成功着陆了,广大科技人员无不欢欣鼓舞、弹冠相庆。

C .辩论会上,选手们唇枪舌剑,口若悬河,精彩激烈的场面赢得了现场观众阵阵掌声。

D .李登辉散布“两国论”,搞“一中一台”,这种危言危行用心十分险恶。

参考答案C(“口若悬河”指讲起话来像瀑布一样滔滔不绝。形容能言善辩,也比喻十分健谈。很容易错用为含贬义的“巧舌如簧”或“夸夸其谈”。A .“闪烁其辞”指说话吞吞吐吐,不肯透露真相或回避要害问题。在这里错将贬义褒用了。B .“弹冠相庆”指一人升官,同伙也互相庆贺有官可做,贬义词,不能用来形容神舟6号宇宙飞船成功着陆的庆祝。D .“危言危行”,说话和行为都很正直,不是危险言行的意思,句中写李登辉的“台独”行径,不能用褒义词。

(四)搭配不当(词性误用)

例:历史上也曾有那么几位文韬武略的英雄人物,想统一天下,但是未曾实现自己的抱负。 分析:作者是把“文韬武略”当成形容词或动词短语看待了,其实“文韬武略”是个并列关系的名词短语。如果要让它作“英雄人物”的定语,必须在之前加上“具有”之类的词。

例:我们来到兰亭,漫步在山阳关上,风景络绎不绝,使我们应接不暇。

“络绎不绝”习惯上与车辆人马搭配,一般不能与风景这类静物搭配的。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 .谈起电脑、互联网,这个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使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

B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信手拈来前人的成句入词,达到了天衣无缝的境地,真是化典入词的范例。

C .包围圈越来越小了,这群罪大恶极的歹徒已成了瓮中之鳖。

D .折扇和信封上面,龙飞凤舞着艺术界几十位名家风采各异的签名。

参考答案C(“瓮中之鳖”是名词性偏正结构,作宾语,如误换成“瓮中捉鳖”,就成了动词短语,不能做“成了”的宾语。A .“左右逢源”意为做事得心应手,顺利无碍,也比喻做事圆滑。此句重在这个孩子对电脑、互联网的“说”上,而不是做,“左右逢源”不能作“说”的补语。

B .“信手拈来”不能带宾语。D .“龙飞凤舞”是个形容词短语,句中把它当作动词短语用而误带了宾语。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 .北京电视台的编导很有水平,几个经济类节目都办得绘声绘色。

B .王小波是当代较有影响的作家,他的杂文对社会时弊的议论更是惟妙惟肖。

C .如果对中国人民的严正声明和强烈抗议置之度外,一意孤行,必将自食其果。

D .一位省委书记在该省的纪委会议上语重心长地说,领导干部做官用权,要总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之感,常思贪欲之祸。

参考答案D(“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表示小心谨慎。要注意不能用它来修辞“恐惧”、“害怕”等心情。A .“绘声绘色”形容叙述或描绘事物的情景非常生动、逼真。这里应改为“有声有色”。B .“惟妙惟肖”形容刻画或描摹非常逼真。而句中的主语是“议论”,“惟妙惟肖”与它搭配,显然不当。c .“置之度外”常常和介词“把”搭配,“置之度外”的是生死、利害等事,而与句中“声明”、“抗议”等诉之于声的词语对应的当是“置若罔闻”。因此句中把“置之度外”改为“置若罔闻”才能是正确的。)

(五)重复累赘 成语在运用中相当于一个词,就要和句中其他词语相搭配,虽然成语在句子中的意思是准确的,但还要防止与句中其他词语意义重复。

例: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是我们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的责任。

“责无旁贷”是“自己的责任不能推卸给别人”之义,与“责任”重复。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 .绵延七八年、祸及半个中国的安史之乱,造成了人民的生灵涂炭。

B .张成同志在狱中虽然全身被敌人打得遍体鳞伤,但仍然坚守党的秘密。

C .我们学校的图书馆宽敞明亮,一排排高大的书架上堆满了各色书籍,各种文献资料浩如烟海,十分丰富。

D .在适应性教育中,不唯书、不唯上、大胆怀疑等思想和行为往往被视为出格,但在培养创造性时就必须开禁,否则提倡创造性教育就是叶公好龙。

参考答案D (“叶公好龙”语出汉代刘向《新序·杂事》,比喻口头上说是爱好某事物,其实并不真爱好。用于此处符合语境。A .“生灵”就是指“人民、百姓”,再加上一个“人民”,犯了重复的毛病。B .“遍体鳞伤”意为满身都是伤痕,形容伤势重。“遍体”与前面的“全身”意思重复。C .“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等非常丰富,与句中“十分丰富”重复。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 .据《中国商报》9月21日报道,各地交通厅长接二连三地出事,已经让人们觉得习以为常了:

B .这台晚会的节目非常精彩,当看到黄宏演出的小品时,一向严肃的父亲也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

C .月明星稀,夜深人静,王小晓孑然一身地匆匆穿过小巷,闪进了巷口的一个漆黑的大门。

D .时下的店名和商品名在吸收外来词时,追求时髦,哗众取宠,令人费解。这些叫人看不懂的名称,只能让人贻笑大方。

参考答案C (“孑然一身”意思是孤孤单单一个人,符合语境。要注意不能在前面加“独自”修饰。A .“习以为常”是经常做某件事,就会习惯地把它当作最平常的事情来看待,“觉得”多余。B .“忍俊不禁”是忍不住笑了起来的意思,其中已含有“笑了起来”的意思,不能加在“笑了起来”前。D .“贻笑大方”是让内行人笑话,已含有“让人”之意,与句中“让人”重复。

(六)摆正谦敬 谦辞,是人们日常交际和书信往来中必不可少的表示谦虚的言辞。,只能对己。敬辞是指含恭敬口吻的用语,只能对人。成语当中也有谦辞、敬辞之分,高考熟语设题也涉及到了这一点,如果辨别不准,就会导致谦敬错位。

例: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嫌单调,建议您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荜生辉。

“蓬荜生辉”是谦词,句中误用为敬贺之词。

类似的成语:

忝列门墙:谦词,表示自己愧在师门。

敬谢不敏:谦词,表示推词做某事的客气话。

信笔涂鸦:多用作谦词, 形容字写得很坏。

一孔之见:多用作谦词, 比喻狭隘片面的见解。

才疏学浅:多用作自谦, 见识不广,学问不深。

不情之请:谦词, 客套话,不合情理的请求(向人求助时称自己的请求)。

姑妄言之:谦词, 姑且说说(对于自己不能深信不疑的事情,说给别人时常用此语以示保留)。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 .我们一定要谦虚谨慎,不耻下问,认真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把工作做得更好。

B .在这方面,我静心研究了十几年,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了数十篇学术论文,可以说我是当之无愧的领头羊。

C .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我和县里的其他领导干部屈尊下顾,到基层蹲点包村,带领人民群众发家致富。

D .老师,您的好意,我心领了,我才疏学浅,怎么能当学习委员呢?

参考答案D(“才疏学浅”意思是才学不高,学识不深,多用作自谦的话,句中使用符合语境。

A .“不耻下问”的意思是不以向地位、学问较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敬词被谦用了。B .“当之无愧”指当得起某种光荣称号或荣誉,毫无愧色。多作敬词赞语,表示对人的赞扬,只能用于对方。C .“屈尊下顾”指降低了身份来观察民情,敬词,不能用在自己身上。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 .我们初中毕业时你送我的那支钢笔,样子虽不太好看,但很好使,这么多年来我敝帚自珍,一直珍藏在书桌的抽屉里。

B .山的东麓有“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的墓。恕我孤陋寡闻,我原先并不知道他的墓在这里。

C .王红见一向寡言少语的同桌陈兵一反常态,对老师的提问对答如流,不禁竖起大拇指脱口称赞:“千虑一得! ”

D .你尽管放心,你的困难,也就是我的困难,今后,你工作中遇到什么阻力,或是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难,我一定会鼎力相助的。

参考答案B(“孤陋寡闻”形容学识浅陋,见闻不广,为自谦之词,符合语境。A .“敝帚自珍”不能用于他人的礼物。C .“千虑一得”指平庸的人考虑多次总有一次会正确,用于发表意见时自谦的话,句中却用来称赞他人。D .“鼎力相助”属敬词,只用于对方或他人,不可用于自己,否则太不谦虚。应改为“全力相助”。

(七)自相矛盾 在成语运用中,成语自身意义尽管准确,但它有时与句子其他部分表达的语义不一致,因而造成前后矛盾。

例:杂志社的来稿虽多,可是不刊之论、有份量的稿子太少了。

分析:句中的“不刊之论”是指不必修改或不能更改的言论或著作,即非常出色的或经典性的著作。而后面又说这样的稿子没有份量,显然是因为不理解“不刊之论”的含义而造成了语意的前后矛盾。

区别轻重

例:少数党员干部把自己混同与一般群众,甚至同流合污。

“同流合污”指同坏人共同干坏事。“少数党员”虽觉悟不高,但还未落到与坏人(?)为伍的地步,所以用词过重了

合乎情理

例:当时暴雨如注,满路泥泞,汽车无法行驶,抢险队员只好安步当车,跋涉一个多小时赶到大坝。

“安步当车”指慢慢地步行,就当是坐车。句中描述的是抢险,情况十分危急,必须尽快赶到,显然“安步当车”与情理相悖。

顾此失彼 例:这些具有穿云裂石之功的大力士一上场,就把观众的目光吸引了过去。

分析:用“穿云裂石”形容大力士的功力令人费解,“穿云”指冲上云霄,“裂石”指使石头裂开。大力士可以使石头裂开,但他们如何冲上云霄呢?冲上云霄仅靠人体的力量是不够的。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 .这项新规定颁行一年多,已经露出危险的苗头,如不及时亡羊补牢,恐怕为时太晚。

B .呼和浩特市近日对全市驾校教练员进行了考试,考试的结果让人大跌眼镜:有40%的教练员不合格。

C .令人忧虑的是,有的出版社出了不好的作品还不置可否,听不进群众的批评。

D .美国黑人电影明星福克斯和弗里曼在第77届奥斯卡奖角逐中当仁不让,分别夺得最佳男主角奖和最佳男配角奖。

参考答案B(“大跌眼镜”指对出乎意料的结果或不可思议的事物感到非常惊讶。符合语境。

A .“亡羊补牢”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这里只有“苗头”,还未发生,故不妥当。C “不置可否”指不表明态度。后文有“听不进群众的批评”,说明态度明确。前后矛盾。D .“当仁不让”泛指遇到应该做的事,积极主动去做,不退让。“仁”指仁义之事。“角逐奥斯卡奖”与“应该做的事”没有必然的联系。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最近这些年,像张承志、史铁生这样一些作家,以前都写过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的小说,算是得心应手,但突然都金盆洗手,改弦易辙,纷纷转向散文。

B .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C .时下,网络文学蓬勃发展,痞子蔡就是屈指可数的网络写手之一。

D .新兴商城才开张,鸿运百货大厦又敲响了锣鼓,两家商店形成了鼎足之势。

参考答案A (“金盆洗手”原指某些黑道人物发财之后,准备安享晚年,公开宣布改邪归正,不再干违法的事。今也用来指不再干某项职业,不再干原来干的事,用在此处,符合语境。

B .“莘莘学子”是众多的学子的意思,与“一位”矛盾。C .“屈指可数”指弯着手指就可以数出来,形容数目很少,显然与前面说的“网络文学蓬勃发展”矛盾。此处可用“首屈一指”。

D .“鼎足”是指三方面对峙局势,前文是“两家商店”,语境义与成语义相悖。

(八)、不合语境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发展现代的高科技生产,必须先培养大量的高科技人才。 B 艾滋病不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相思病,它是使人颓废堕落的刽子手。

C “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很多朋友可能只看到了我们在领奖台上的短暂荣光,却没有看到我们在训练馆里日复一日的跌打滚爬。”一位雅典奥运会金牌获得者意味深长地对记者说。

D2004年10月,在“世界杯”足球预选赛中,中国队以0:1败给科威特队。这将让中国的广大球迷遭受灭项之灾。

参考答案D(“灭顶之灾”指致命的灾难,用词不当,不合语境。A 、B 、C 三项中加点字的句子,都是引用的具有格言作用的名句,能增强语句含义的表达效果,且符合语境。)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虽然武侠小说作品中也有一些不太好的东西,但也不必求全责备,更不能因噎废食,相信高中生有这个鉴别能力。

B 新的注资方案虽未对外公布,但扉页上新添的“理事会成员单位”却透露了“蛛丝马迹”,北大方正、平安保险、优博展览集团及易好佳商业连锁有限公司榜上有名。

C .文化需要娱乐的手段通往最广大的受众,而娱乐的价值也需要文化的内涵来体现,文化与娱乐就像皮与毛的关系——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D .家访中我们发现,正是由于家长的无为而治,孩子才会无所顾忌,并由此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参考答案D (“无为而治”指统治者什么也不做却使天下大治,与“走上了犯罪道路”句意不合。)

五、复习对策

1、用心:多看多听多用。

2、留心:有的放矢积累。

3、恒心:比较、联想、会通。

常见的成语误用类型

一、考纲要求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2004年以前语文《考试大纲》的表述是,“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

二、考纲分析

1、熟语是人们常用的定型化了的固定短语,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包括成语、谚语、格言、惯用语、歇后语。考纲表述的变化意味着对词语的考查覆盖面更加广泛,难度增大了。

2、成语考查是“正确使用词语”的重点和难点。从高考历年考察情况看,到目前为止,几乎年年有成语题,同时,得分率并不一定就高。考查重点是常用易错成语。

3、“正确使用词语”的内涵是什么?一是要正确理解,二是要正确使用两个层面,需要强调的是无论理解和使用都是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对成语的考查是词不离句。

4、题型一般为选择题,判断具体语言环境中成语正误,另外还有字形字音的间接考查。

三、高考例题

1.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江苏卷】

A. 为了不让下一代输在起跑线上,年轻的父母纷纷送孩子去练钢琴,学围棋。上英语兴趣 班。真是费尽心思,无所不为。

B.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安土重迁的观念越来越深人人心、即使富庶地区的人们也乐意告别家乡,外出闯荡一番。

C. 书法是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风格各异的书法精品,或古朴,或隽秀,或雄浑。或飘逸。将汉字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D. 老李从小就养成了勤学好问的良好习惯。遇到问题,总是不耻下问,及时向同事、亲朋好友甚至左邻右舍请教。

C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正确辨析和使用成语的能力,需根据语境和词义来分析,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C 项" 淋漓尽致" 形容文章或谈话详尽透彻,也指暴露的很彻底。该句说的是书法风格各异,充分详尽地展现了汉字之美,用" 淋漓尽致" 非常准确。而A 项" 无所不为" 意为没有什么不干的,指什么坏事都干,贬义词。用来形容年轻的父母费尽心思地送孩子学钢琴、围棋、英语,感情色彩不对。B 项" 安土重迁" 意为留恋故土,不肯轻易的迁移。而该句说的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乐意告别家乡,词义与句义完全相反。D 项" 不耻下问" 意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为可耻。而句中说的是老李向同事、亲朋好友甚至左邻右舍请教,不存在地位高低、知识多少的问题,使用不当。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 )【山东卷】

A 、中药是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用以防治疾病的药物,以植物为最多,也包括动物和矿物,其药效一般比较缓和。

B 、虽然平时工作很忙碌,但只要有时间,我就整顿家务,让家里变得洁净、整齐、漂亮。

C 、海滨公园是附近居民喜爱的运动场所,在花海中无论是散步、慢跑还是骑车锻炼都令人神气十足。

D 、诗评家所谓" 老杜饥寒而悯人饥寒者也" ,跟白居易" 饱暖而悯人饥寒者也" 是不同的,饥寒让杜甫刻骨铭心,所以他写出的诗句更加深刻感人。

答案:D

「解析」A 中" 药效" 和" 缓和" 不搭配,应用" 缓慢".B 中" 整顿" 和" 家务" 也不搭配," 家务" 是" 家庭事务" ,自然不能整顿。只能" 操持家务".C 中" 神气十足" 形容摆出一副自以为高人一等而了不起的样子。带有傲慢的神气,而语境是" 神定气闲".

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能被括号中的词语替换且不改变句意的一项是( )【浙江卷】

A. 中国高等教育用不到十年的时间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跨越,但大发展过程中,难免会泥沙俱下,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鱼龙混杂)

B. 她不属于学院派,自然少受那些清规戒律的约束,其创作往往天马行空,充满神奇瑰丽的想象。(金科玉律)

C. 最近,浙江手机上网资费全面下调,广大用户对此额手称庆。专家预测,未来通过手机收看体育赛事或许会成为一种潮流。(弹冠相庆)

D.NBA 季后赛中,由于缺少了主力姚明,火箭队内线空虚,在防守上往往顾此失彼,实力明显削弱。(捉襟见肘)

D 「解析:A 泥沙俱下:泥土和沙子一起随河水流下来,比喻人或事物不论好坏都一齐显现出来;B 鱼龙混杂:鱼和龙混合搀杂在一起。比喻坏人和好人或凡人与圣人混成一起,好坏难分。B 清规戒律:清规-佛教为僧尼规定的必须遵守的规则,戒律-教徒必须遵守的生活准则,泛指规章制度,多指束缚人的死板的规章制度。金科玉律:比喻不能变更的信条或法律条文,多含贬义。C 额手称庆:把手举到额头上,称说庆幸得很。形容人们在忧困中获得喜讯时高兴和喜悦的神态;弹冠相庆:弹冠-掸去帽子上的尘土,将要入仕做官。庆-贺喜,指即将做官而相互庆贺。多用于贬义。D 顾此失彼:顾了这个,顾不了那个,形容头绪太多,不能兼顾,与" 捉襟见肘" 意思颇为相近;捉襟见肘:拉一下衣襟就露出胳膊肘。①形容衣服破烂;②比喻困难重重,应付不过来。」

四、常见的成语误用类型

(一)望文生义 生活中,很多人不了解成语的内在含义,就按成语的字面意思去理解,并且运用于说话或文章里。因此,此错误类型是生活中常见的,也是高考常考的。 例:古人写文章都是文不加点。今天的人读起来很吃力。

分析:句中的“文不加点”是指文章一气写成。无须修改。形容思维敏捷,写作技巧纯熟。如:“他略加思索,便提起笔来,文不加点地写下去。”该句作者显然是望文生义,以为“点”就是指标点符号,因而造成误用。其实“点”在这里表示涂改。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 .为了应付高考,老师越教越细,学生越学越碎,其结果是肢解了一篇篇美文,长此以往,学生自然目无全牛,见一斑而不见全豹。

B .周末,我和同桌一起去攀岩,虽然崖壁陡峭,我们仍然摩肩接踵,奋力攀登。

C .他最近的状态一直不佳,接连几次考试都不理想, 屡试不爽,心情糟透了。

D .“权钱交易”、“权权交易”等时下的腐败病症,在文艺界虽不说样样俱全,但该领域遭受“感染”却是不容置疑的事实。

参考答案D (“不容置疑”意即不允许有什么怀疑。表示论证严密,无可怀疑,符合语境。

A .“目无全牛”出自《庄子·养生主》,讲的是庖丁解牛的技艺高超,牛在他的眼里已经不是完整的牛,而是由许多小的部分组成的。成语形容技艺精湛纯熟,用于此处,不合语意。

B .“摩肩接踵”指肩碰肩,脚碰脚。形容人多,很拥挤。这里只有“我”和同桌,谈不上拥挤。而考生却容易将其仅仅理解为字面意思,误认为我和同桌前后紧跟着。c .“屡试不爽”指经过多次试验都不错,“爽”是“差错”之意。而考生容易将“爽”理解为爽快、舒服。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 .1300多年后,废科举,兴学校,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西方的教育体系登堂入室,私塾成为布满历史尘蠹的老朽,而科学成了新宠。

B. 很少有人知道,他最近还出版了一本文不加点、几乎没有注释的旧体诗集《槐聚诗存》,文字比较艰深,读起来确实累人。

C .刘晓庆日前见诸媒体的许多话都是一味标榜自己的炒作,是极其媚俗的不刊之论。

D .许多杰出的报告文学,在事过境迁之后,往往成为明日黄花。

参考答案D(“明日黄花”比喻过时或失去意义的事物。 “明日” 指重阳节后的一天。A .“登堂入室”也作“升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人深,循序渐进,达到了高深的境界。而句中把“登堂入室”简单地理解为“进入”的意思了。B .“文不加点”形容文章写得快而且不用修改,“点”意即删改。这个成语不是说写文章连标点都不加。 C .“不刊之论”指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类似成语还有:

五风十雨:形容风调雨顺。

对簿公堂:在法庭上审问。

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不错。

大快人心:指坏人坏事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

久假不归:长期借用不还。比喻迷途不返。

差强人意:大体上是人满意。

光怪陆离:形容奇形怪状,五颜六色。

不刊之论:不能更改的论断。

涣然冰释:比喻疑虑、误会隔阂等一下子消除。

不以为然:不赞同。

不以为意:不在意,不当回事。

空穴来风:比喻消息和谣言的传播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也比喻流言乘机会传开来。 空谷足音:比喻极难得到音信、言论或来访。

暴虎冯河:比喻有勇无谋、冒险蛮干。

酒囊饭袋:比喻只会吃喝,不会做事的人。

有口皆碑:形容受到众人的一致赞赏。

奇文共赏:新奇的文章,大家共同欣赏,现多含贬义。荒谬的 识别批判

七月流火:天气转凉。

城下之盟:在强敌兵临城下时被迫签订的屈辱条约

下里巴人: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艺作品。

穿云裂石:形容声音高亢、嘹亮。

细大不捐:形容兼收并蓄。

间不容发:比喻非常严密;比喻情势非常危急生与死或成与败靠得很近。

下车伊始:旧指新官刚到任。现比喻带着工作刚到一个地方。

(二)用错对象 有些成语有固定的使用范围,如果不顾成语使用的对象和使用范围就乱用成语,很容易造成“牛头不对马嘴”的后果。 例:石刻作品上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分析:“轮”是“高大”的意思,“奂”是“众多”的意思,适用的对象应是高大的建筑物而非人物形象。

此外,还应注意只能用于男女尤其是夫妻间的成语,如青梅竹马、两小无猜、耳鬓厮磨、比翼双飞、破镜重圆、夫唱妇随、举案齐眉、相敬如宾等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 .对这个问题,你说应这样,他说应那样,我真是莫衷一是。

B .文章生动细致地描写了小麻雀的外形、动作和神情,在叙述、描写和议论中,倾注着强烈的感情,读来楚楚动人,有很强的感染力。

C .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

栋。

D .(鲁迅) 说话时态度镇静,亲切而又从容,使听的人心情舒畅,真个有“如坐春风”的感觉。 参考答案D(“如坐春风”比喻受到良师的教育,用在此处合乎语境。“如坐春风”说的是听者的感受,不要误用到说者身上。A .“莫衷一是”是大家看法不一样,不能得出一致的意见。使用时主语不能是某一个人。B .“楚楚动人”是形容女人打扮鲜明,姿态娇柔,能打动人。句中用来形容“文章”,属使用对象错误。c .“汗牛充栋”的意思是用牛运书,牛要累得出汗;用屋子放书,要放满整个屋子。形容书籍很多。它只能指书多,不能指人多。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 .向人们坦白波澜壮阔、心系朝廷的人生艰辛,讲述着他对诗的至纯至美、至真至善境界的不悔追求。

B .家用电器降价刺激了市民消费欲的增长,原本趋于滞销的彩电,现在一下予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

c .近年来,一些正值豆蔻年华的大学生沉迷在网吧里,从而荒废了学业,浪费了青春,真让人痛惜不已。

D .我自己也有这样的毛病,而且很严重,但现在立志改正过来,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参考答案D(“洗心革面”比喻彻底悔改,指人的改过自新,符合语境。注意不能用来形容事物(如刊物) 。A .“波澜壮阔”指水的波涛浩渺广阔,比喻声势雄壮有力,规模宏大。显然不能用来修饰“人生艰辛”。B .“炙手可热”,比喻气焰很盛,权势很大,贬义,不能用来形容商品畅销。c .“豆蔻年华”指少女十三四岁的时候,用来形容十八九岁、性别不限的大学生显然不恰当。

类似成语还有:

炙手可热(权势)

暴露无遗(指缺点、问题矛盾等)

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四岁)

蔚为大观(汇成盛大的景象给人美不胜收的观感)

始作俑者(第一个做坏事的人)

对簿公堂(在公堂上受审)

改弦更张(改革制度或变换方法)

与人为善(现多指善意帮助别人)

下里巴人(泛指通俗的文艺作品)

肝胆相照(只能作谓语或定语,不能作状语)

妄自菲薄(不带宾语)

一蹴而就 、相提并论、 望其项背(只用于否定句中)

(三)、褒贬误用 成语中,有些是有感情色彩的,在使用的过程中,就要分辨出这些成语的褒贬色彩,否则就会产生误用现象。 例:李明见别人在下棋,不免倍增心喜、蠢蠢欲动。(跃跃欲试)

分析:句中的“蠢蠢欲动”原是形容虫子蠕动的样子,现多用来形容敌人准备进犯或坏人准备捣乱,明显带有贬义。如“据点里的敌人又蠢蠢欲动”。

1、辨明褒贬

谭嗣同是中国历史上甘为变法流血的始作俑者,相比之下,康、梁二人似乎少了些刚性。 “始作俑者”意思是指“最先做坏事的人”,是个贬义词。 ——犯了贬词褒用的错误 类似的成语:

无所不为:没有不干的事情,指什么都干。

无所不至:指没有不到的地方,也指 什么坏事都做绝了。

无独有偶:表示两事或两人十分相似。

处心积虑:形容蓄谋已久。

弹冠相庆:贬义词,指一个坏人做了官,同伙们也互相庆贺有官可做。

官样文章:比喻只注意形式,没有实际内容的空话,或照例敷衍的虚文滥调。

昼伏夜出:白天潜伏起来,夜晚出来活动。

连篇累牍:形容篇幅过多,文辞冗长。

2、识别两可(可褒可贬) 关于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种种天真的想入非非的神话和传说,说明古埃及人有着丰富的想象力。

“想入非非”一般指“完全脱离实际或胡思乱想”,但用在此处却非常恰当,因为产生神话的人类儿童时代在大自然一切奥秘不了解的情况下,想用一种超自然力去征服和解释大自然的一切,应当是“想入非非的”。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 .辛弃疾的词大多以激昂跌宕、翻云覆雨的气势抒情言志,风格豪放雄浑,在南京词坊上占有重要地位。

B .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鹜。

C .易中天凭借央视“百家讲坛”栏目红遍大江南北,他巧舌如簧,将纷繁复杂的三国故事解说得通俗易懂。

D .若让我估量这本书的总价值,我以为只逊于《红楼梦》一筹,与《儒林外史》相较,则是并驾齐驱。

答案D(“并驾齐驱”意指并排套着的几匹马一齐快跑,比喻彼此的力量或才能不分高下。用于此处符合语意。注意此处容易错用“半斤八两”,使感情色彩不协调。A .“翻云覆雨”,比喻反复无常或惯于玩弄权术,含贬义。句中是将它贬词褒用了。B .旨在突出“画家”,尤其是“艺术爱好者”观摩齐白石画展的热情,而句中却用“趋之若鹜”这个含贬义的成语来表现,运用是不恰当的,可换用“纷至沓来”。C .“巧舌如簧”形容能说会道,善于狡辩,含贬义。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 .赵老的文字功夫很好,思路清晰,用语严谨,闪烁其辞,广大读者很喜爱他的作品。

B .神舟6号宇宙飞船在完成飞行试验之后成功着陆了,广大科技人员无不欢欣鼓舞、弹冠相庆。

C .辩论会上,选手们唇枪舌剑,口若悬河,精彩激烈的场面赢得了现场观众阵阵掌声。

D .李登辉散布“两国论”,搞“一中一台”,这种危言危行用心十分险恶。

参考答案C(“口若悬河”指讲起话来像瀑布一样滔滔不绝。形容能言善辩,也比喻十分健谈。很容易错用为含贬义的“巧舌如簧”或“夸夸其谈”。A .“闪烁其辞”指说话吞吞吐吐,不肯透露真相或回避要害问题。在这里错将贬义褒用了。B .“弹冠相庆”指一人升官,同伙也互相庆贺有官可做,贬义词,不能用来形容神舟6号宇宙飞船成功着陆的庆祝。D .“危言危行”,说话和行为都很正直,不是危险言行的意思,句中写李登辉的“台独”行径,不能用褒义词。

(四)搭配不当(词性误用)

例:历史上也曾有那么几位文韬武略的英雄人物,想统一天下,但是未曾实现自己的抱负。 分析:作者是把“文韬武略”当成形容词或动词短语看待了,其实“文韬武略”是个并列关系的名词短语。如果要让它作“英雄人物”的定语,必须在之前加上“具有”之类的词。

例:我们来到兰亭,漫步在山阳关上,风景络绎不绝,使我们应接不暇。

“络绎不绝”习惯上与车辆人马搭配,一般不能与风景这类静物搭配的。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 .谈起电脑、互联网,这个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使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

B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信手拈来前人的成句入词,达到了天衣无缝的境地,真是化典入词的范例。

C .包围圈越来越小了,这群罪大恶极的歹徒已成了瓮中之鳖。

D .折扇和信封上面,龙飞凤舞着艺术界几十位名家风采各异的签名。

参考答案C(“瓮中之鳖”是名词性偏正结构,作宾语,如误换成“瓮中捉鳖”,就成了动词短语,不能做“成了”的宾语。A .“左右逢源”意为做事得心应手,顺利无碍,也比喻做事圆滑。此句重在这个孩子对电脑、互联网的“说”上,而不是做,“左右逢源”不能作“说”的补语。

B .“信手拈来”不能带宾语。D .“龙飞凤舞”是个形容词短语,句中把它当作动词短语用而误带了宾语。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 .北京电视台的编导很有水平,几个经济类节目都办得绘声绘色。

B .王小波是当代较有影响的作家,他的杂文对社会时弊的议论更是惟妙惟肖。

C .如果对中国人民的严正声明和强烈抗议置之度外,一意孤行,必将自食其果。

D .一位省委书记在该省的纪委会议上语重心长地说,领导干部做官用权,要总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之感,常思贪欲之祸。

参考答案D(“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表示小心谨慎。要注意不能用它来修辞“恐惧”、“害怕”等心情。A .“绘声绘色”形容叙述或描绘事物的情景非常生动、逼真。这里应改为“有声有色”。B .“惟妙惟肖”形容刻画或描摹非常逼真。而句中的主语是“议论”,“惟妙惟肖”与它搭配,显然不当。c .“置之度外”常常和介词“把”搭配,“置之度外”的是生死、利害等事,而与句中“声明”、“抗议”等诉之于声的词语对应的当是“置若罔闻”。因此句中把“置之度外”改为“置若罔闻”才能是正确的。)

(五)重复累赘 成语在运用中相当于一个词,就要和句中其他词语相搭配,虽然成语在句子中的意思是准确的,但还要防止与句中其他词语意义重复。

例: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是我们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的责任。

“责无旁贷”是“自己的责任不能推卸给别人”之义,与“责任”重复。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 .绵延七八年、祸及半个中国的安史之乱,造成了人民的生灵涂炭。

B .张成同志在狱中虽然全身被敌人打得遍体鳞伤,但仍然坚守党的秘密。

C .我们学校的图书馆宽敞明亮,一排排高大的书架上堆满了各色书籍,各种文献资料浩如烟海,十分丰富。

D .在适应性教育中,不唯书、不唯上、大胆怀疑等思想和行为往往被视为出格,但在培养创造性时就必须开禁,否则提倡创造性教育就是叶公好龙。

参考答案D (“叶公好龙”语出汉代刘向《新序·杂事》,比喻口头上说是爱好某事物,其实并不真爱好。用于此处符合语境。A .“生灵”就是指“人民、百姓”,再加上一个“人民”,犯了重复的毛病。B .“遍体鳞伤”意为满身都是伤痕,形容伤势重。“遍体”与前面的“全身”意思重复。C .“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等非常丰富,与句中“十分丰富”重复。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 .据《中国商报》9月21日报道,各地交通厅长接二连三地出事,已经让人们觉得习以为常了:

B .这台晚会的节目非常精彩,当看到黄宏演出的小品时,一向严肃的父亲也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

C .月明星稀,夜深人静,王小晓孑然一身地匆匆穿过小巷,闪进了巷口的一个漆黑的大门。

D .时下的店名和商品名在吸收外来词时,追求时髦,哗众取宠,令人费解。这些叫人看不懂的名称,只能让人贻笑大方。

参考答案C (“孑然一身”意思是孤孤单单一个人,符合语境。要注意不能在前面加“独自”修饰。A .“习以为常”是经常做某件事,就会习惯地把它当作最平常的事情来看待,“觉得”多余。B .“忍俊不禁”是忍不住笑了起来的意思,其中已含有“笑了起来”的意思,不能加在“笑了起来”前。D .“贻笑大方”是让内行人笑话,已含有“让人”之意,与句中“让人”重复。

(六)摆正谦敬 谦辞,是人们日常交际和书信往来中必不可少的表示谦虚的言辞。,只能对己。敬辞是指含恭敬口吻的用语,只能对人。成语当中也有谦辞、敬辞之分,高考熟语设题也涉及到了这一点,如果辨别不准,就会导致谦敬错位。

例: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嫌单调,建议您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荜生辉。

“蓬荜生辉”是谦词,句中误用为敬贺之词。

类似的成语:

忝列门墙:谦词,表示自己愧在师门。

敬谢不敏:谦词,表示推词做某事的客气话。

信笔涂鸦:多用作谦词, 形容字写得很坏。

一孔之见:多用作谦词, 比喻狭隘片面的见解。

才疏学浅:多用作自谦, 见识不广,学问不深。

不情之请:谦词, 客套话,不合情理的请求(向人求助时称自己的请求)。

姑妄言之:谦词, 姑且说说(对于自己不能深信不疑的事情,说给别人时常用此语以示保留)。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 .我们一定要谦虚谨慎,不耻下问,认真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把工作做得更好。

B .在这方面,我静心研究了十几年,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了数十篇学术论文,可以说我是当之无愧的领头羊。

C .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我和县里的其他领导干部屈尊下顾,到基层蹲点包村,带领人民群众发家致富。

D .老师,您的好意,我心领了,我才疏学浅,怎么能当学习委员呢?

参考答案D(“才疏学浅”意思是才学不高,学识不深,多用作自谦的话,句中使用符合语境。

A .“不耻下问”的意思是不以向地位、学问较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敬词被谦用了。B .“当之无愧”指当得起某种光荣称号或荣誉,毫无愧色。多作敬词赞语,表示对人的赞扬,只能用于对方。C .“屈尊下顾”指降低了身份来观察民情,敬词,不能用在自己身上。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 .我们初中毕业时你送我的那支钢笔,样子虽不太好看,但很好使,这么多年来我敝帚自珍,一直珍藏在书桌的抽屉里。

B .山的东麓有“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的墓。恕我孤陋寡闻,我原先并不知道他的墓在这里。

C .王红见一向寡言少语的同桌陈兵一反常态,对老师的提问对答如流,不禁竖起大拇指脱口称赞:“千虑一得! ”

D .你尽管放心,你的困难,也就是我的困难,今后,你工作中遇到什么阻力,或是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难,我一定会鼎力相助的。

参考答案B(“孤陋寡闻”形容学识浅陋,见闻不广,为自谦之词,符合语境。A .“敝帚自珍”不能用于他人的礼物。C .“千虑一得”指平庸的人考虑多次总有一次会正确,用于发表意见时自谦的话,句中却用来称赞他人。D .“鼎力相助”属敬词,只用于对方或他人,不可用于自己,否则太不谦虚。应改为“全力相助”。

(七)自相矛盾 在成语运用中,成语自身意义尽管准确,但它有时与句子其他部分表达的语义不一致,因而造成前后矛盾。

例:杂志社的来稿虽多,可是不刊之论、有份量的稿子太少了。

分析:句中的“不刊之论”是指不必修改或不能更改的言论或著作,即非常出色的或经典性的著作。而后面又说这样的稿子没有份量,显然是因为不理解“不刊之论”的含义而造成了语意的前后矛盾。

区别轻重

例:少数党员干部把自己混同与一般群众,甚至同流合污。

“同流合污”指同坏人共同干坏事。“少数党员”虽觉悟不高,但还未落到与坏人(?)为伍的地步,所以用词过重了

合乎情理

例:当时暴雨如注,满路泥泞,汽车无法行驶,抢险队员只好安步当车,跋涉一个多小时赶到大坝。

“安步当车”指慢慢地步行,就当是坐车。句中描述的是抢险,情况十分危急,必须尽快赶到,显然“安步当车”与情理相悖。

顾此失彼 例:这些具有穿云裂石之功的大力士一上场,就把观众的目光吸引了过去。

分析:用“穿云裂石”形容大力士的功力令人费解,“穿云”指冲上云霄,“裂石”指使石头裂开。大力士可以使石头裂开,但他们如何冲上云霄呢?冲上云霄仅靠人体的力量是不够的。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 .这项新规定颁行一年多,已经露出危险的苗头,如不及时亡羊补牢,恐怕为时太晚。

B .呼和浩特市近日对全市驾校教练员进行了考试,考试的结果让人大跌眼镜:有40%的教练员不合格。

C .令人忧虑的是,有的出版社出了不好的作品还不置可否,听不进群众的批评。

D .美国黑人电影明星福克斯和弗里曼在第77届奥斯卡奖角逐中当仁不让,分别夺得最佳男主角奖和最佳男配角奖。

参考答案B(“大跌眼镜”指对出乎意料的结果或不可思议的事物感到非常惊讶。符合语境。

A .“亡羊补牢”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这里只有“苗头”,还未发生,故不妥当。C “不置可否”指不表明态度。后文有“听不进群众的批评”,说明态度明确。前后矛盾。D .“当仁不让”泛指遇到应该做的事,积极主动去做,不退让。“仁”指仁义之事。“角逐奥斯卡奖”与“应该做的事”没有必然的联系。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最近这些年,像张承志、史铁生这样一些作家,以前都写过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的小说,算是得心应手,但突然都金盆洗手,改弦易辙,纷纷转向散文。

B .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C .时下,网络文学蓬勃发展,痞子蔡就是屈指可数的网络写手之一。

D .新兴商城才开张,鸿运百货大厦又敲响了锣鼓,两家商店形成了鼎足之势。

参考答案A (“金盆洗手”原指某些黑道人物发财之后,准备安享晚年,公开宣布改邪归正,不再干违法的事。今也用来指不再干某项职业,不再干原来干的事,用在此处,符合语境。

B .“莘莘学子”是众多的学子的意思,与“一位”矛盾。C .“屈指可数”指弯着手指就可以数出来,形容数目很少,显然与前面说的“网络文学蓬勃发展”矛盾。此处可用“首屈一指”。

D .“鼎足”是指三方面对峙局势,前文是“两家商店”,语境义与成语义相悖。

(八)、不合语境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发展现代的高科技生产,必须先培养大量的高科技人才。 B 艾滋病不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相思病,它是使人颓废堕落的刽子手。

C “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很多朋友可能只看到了我们在领奖台上的短暂荣光,却没有看到我们在训练馆里日复一日的跌打滚爬。”一位雅典奥运会金牌获得者意味深长地对记者说。

D2004年10月,在“世界杯”足球预选赛中,中国队以0:1败给科威特队。这将让中国的广大球迷遭受灭项之灾。

参考答案D(“灭顶之灾”指致命的灾难,用词不当,不合语境。A 、B 、C 三项中加点字的句子,都是引用的具有格言作用的名句,能增强语句含义的表达效果,且符合语境。)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虽然武侠小说作品中也有一些不太好的东西,但也不必求全责备,更不能因噎废食,相信高中生有这个鉴别能力。

B 新的注资方案虽未对外公布,但扉页上新添的“理事会成员单位”却透露了“蛛丝马迹”,北大方正、平安保险、优博展览集团及易好佳商业连锁有限公司榜上有名。

C .文化需要娱乐的手段通往最广大的受众,而娱乐的价值也需要文化的内涵来体现,文化与娱乐就像皮与毛的关系——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D .家访中我们发现,正是由于家长的无为而治,孩子才会无所顾忌,并由此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参考答案D (“无为而治”指统治者什么也不做却使天下大治,与“走上了犯罪道路”句意不合。)

五、复习对策

1、用心:多看多听多用。

2、留心:有的放矢积累。

3、恒心:比较、联想、会通。


相关内容

  • 成语训练(高考常见错误类型训练)
  • 古蔺中学高 语文 科导学案 模块 必修 课题 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 课型: 新授 (第一课时) 班级: 组: 学生: 一.教学目标解读 1. 了解成语的来源和结构 2. 辨析成语运用中主要会出现的错误类型. 3. 学习基本的解题技巧和规律, 提高判断力. 二.预习任务安排 换然一新 ( ) 舍身 ...

  • 高考成语常见误用类型解析
  • 高考成语常见误用类型解析 该类题的设误类型有以下几种: 一.望文生义 成语的含义是约定俗成的,由于缺乏对成语意义的准确理解,仅从字面意思来推测,就容易造成望文生义的错误.如: ①冬天老年人要增加营养,也要适当运动,在户外锻炼时一定要量入为出,以步行为宜,时间最好选在傍晚,还要注意保暖,防止着凉.(0 ...

  • 2016年高考成语使用中常见错误类型及对策
  • 2009年高考成语使用中常见错误类型及对策 (一)误解词语,望文生义 成语的意蕴是约定俗成的,而且许多源自典故,加之有些成语中的语素还含有生僻的古义,这就造成了成语理解上的难度.如果不仔细辨析,一瞥而过,就容易造成望文生义的错误. 有些成语的理解能够利用"先分析后综合"的方法进行 ...

  • 成语的理解与运用
  • 成语的理解与运用 [考点解读] 对成语运用的考核,是中考的一个典型考点,它体现了考生的积累和运用能力,其主要涉及到四个方面:①正确理解与运用课文中出现的常见成语:②辨析常用成语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意义:③了解成语的基本含义和所携带的故事意义:④判断成语使用的正误,辨析常用成语的感情色彩:⑤根据具体 ...

  •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手册
  •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手册(理论版) 胡锦珠 / 整理 (按:本博客为语文基础知识的提纲,请同学们针对提纲条目逐一学习,或者查阅有关的基础知识手册书籍.) [第一编] 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 <考试大纲>对"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部分的要求 第一部分 字音 一.现代汉语的一般知识 ...

  • 成语辨析方法谈
  • 成语辨析方法谈 成语数量多,复习难度大.成语辨析历来都是高考的重点,但从高考统计结果来看,相当多考生得分并不理想.针对这样的情况,笔者提出一些应对措施,以期提高考生的备考效率. 一.从成语义和语境义是否一致角度辨析 成语的使用离不开特定的语境,换句话说,一个成语必须用于适合它"生存&quo ...

  • 关于编写纠错示范型成语辞书的几点思考_辛菊_1_
  • 90 辞书研究2011年第1期 关于编写纠错示范型 成语辞书的几点思考 辛 菊 摘 要 目前学生成语误用现象非常严重, 而现有成语辞典针对学生使用成语现状, 把剖析误用和正面引导结合起来的还很少见.文章论述了三个问题:为什么要编写纠错示范型成语辞书; 怎样编写好纠错示范型成语辞书; 编写好纠错示范型 ...

  • 4.成语的理解和运用
  • 4. 成语的理解与运用 [考查趋向] [考点解读]2010年全国中考试题对成语的考查,主要涉及到下述四个方面:①正确理解与运用课文中出现的常见成语:②辨析常用成语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意义:③了解成语的基本含义和所携带的故事意义:④判断成语使用的正误,辨析常用成语的感情色彩:⑤根据具体的语境意义写出 ...

  • 高一语文假期作业七.
  • 高一语文假期作业(七) 命题人:刘家冀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我们要关注一些行业战线过长.生产力过剩.造成新的资源 配置不合理. B.可燃冰是海底极有价值的矿产资源,足够人类使用一千年,有望取代煤.石油和天然气, 成为21世纪的新能源. C.让坝上地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