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论文(论黄岩岛事件)

论黄岩岛事件

摘要: 4月10日,12艘中国渔船在中国黄岩岛泻湖内正常作业时,被一艘菲律宾军舰干扰,菲军舰一度企图抓扣被其堵在泻湖内的中国渔民,遭到赶来的中国两艘海监船的阻止。随后,中国渔政310船赶往事发地黄岩岛海域维权,菲方亦派多艘舰船增援,双方持续对峙至今。中方为表达善意,将两艘渔政船于22日下午撤离黄岩岛附近海域,并表示愿通过友好外交磋商解决黄岩岛事件,2012年5月10日,菲律宾海军又企图在南海中沙群岛黄岩岛附近抓扣中国渔民,被及时赶到的中国海监船制止,双方随后发生了对峙。由此引发的南海争议问题愈演愈烈,然而菲方意图将南海问题国际化、复杂化,甚至将美、日、韩、印、越等国卷入这一事件,继而达到自己争夺南海资源的根本目的。此次对峙事件中,面对菲律宾的无理挑衅,中国在坚决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原则下,积极通过外交途径和平解决南海危机

一、黄岩岛事件的四大焦点

焦点一:谁在蓄意挑起事端

世代在自家的岛礁上捕鱼的渔民,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频频遭到菲律宾军方的袭扰。据农业部南海区渔政局介绍,1998年1-3月,我四艘渔船相继在黄岩岛海域被菲海军拦截,51位渔民被菲拘押近半年;1999年5月,一艘中国渔船在黄岩岛遭菲军舰撞沉。2000年-2011年,菲律宾军舰在黄岩岛海域追赶、抢劫、抓扣等袭扰事件10宗,涉及我渔船32艘,渔民439人。只要是有点判断力的人的可以轻易的看出是谁在蓄意挑起事端。 焦点二、菲律宾的主张是否站的住脚

为了将黄岩岛侵为己有,菲律宾主张“地理邻近论”。菲律宾歪称,黄岩岛离其最近,理所当然“归属”菲律宾。从国际法和国际司法实践看,所谓的“地理邻近论”根本没有任何依据。不存在以地域远近确定主权归属的国际法准则,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距本土非常遥远而距其他国家更近的领土。

焦点三、事态会如何发展

黄岩岛事态下一步如何发展,完全取决于菲律宾方面如何作为。

如果菲律宾撤走在黄岩岛海域船只,停止干扰中国渔船作业和中国政府公务船依法执行公务,事态就会向好的方向发展;如果菲律宾继续错误行动,事态可能就会升级,向更复杂化和长期化发展。中方正在加大对菲律宾就黄岩岛问题进行外交斡旋的力度,坚持通过外交协商解决当前事态,让菲律宾纠正错误立场、放弃无理主张,尽快回到正确的道路上来。如菲方继续一意孤行地挑战中国的主权底线,必将承担由此引发的严重后果。 焦点四、最现实的解决途径

该事件是菲方侵犯中国主权,袭扰中国渔船渔民所引起的。中方希望菲方与中方双方共同努力,通过外交手段来解决目前局势,中方致力于同有关当事国通过直接谈判和友好协商解决有关争议。如果 菲律宾方面仍然继续错误估计形势,继续坚持战略误判,那么只能用武力进行解决。

二、中国对于黄岩岛领土主权的法律依据

黄岩岛(曾用名:民主礁),国际上称之为斯卡伯勒浅滩。黄岩岛是中国固有领土,由海南省西南中沙群岛办事处实施行政管辖。黄岩岛属于我国中沙群岛的组成部分,位于东经118°以西,与菲律宾隔海相望,是我国东南沿海渔民的传统渔场。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121条,黄岩岛是在涨潮时高于水面、自然形成的陆地区域,而不是终年隐藏于水底的沙洲或暗礁。从地质构造上看,黄岩岛是中国大陆架的自然延伸,而不是一个游离的海岛。上世纪90年代以前,国际社会对中国拥有黄岩岛主权从未提出任何异议,不存在对该岛的主权之争。

中国对黄岩岛的领土主权拥有充分法理依据。

中国最早发现、命名黄岩岛,并将其列入中国版图,实施主权管辖。 “领海基线”的划法

据史料记载,1279年,元代著名天文学家郭守敬奉旨进行“四海测验”,在南海的测量点就在黄岩岛。这说明,至少在元朝中国就已发现了黄岩岛。

1935年1月,中国政府由内政部、外交部、海军部和教育部等官方机构派员组成的水陆地区审查委员会公布的南海诸岛132个岛礁沙滩中,黄岩岛以斯卡巴罗礁之名,并作为中沙群岛的一部分列入了中国版图。1947年10月,民国政府核定和公布的南海诸岛新旧名称对照表中,将斯卡巴罗礁改成为民主礁,列在中沙群岛范围内。1983年中国地名委员会授权对外公布“我国南海诸岛部分地名”时,将黄岩岛作为标准名称,同时以民主礁为副名。中国历代政府出版的官方地图均将黄岩岛标为中国领土。黄岩岛一直不间断地在中国广东省、海南

省的管辖下。中国政府关于南海诸岛主权公告和声明中均指出黄岩岛领土主权属于中国。 中国一直对黄岩岛进行长期开发和利用

黄岩岛海域是我国渔民的传统捕鱼场所。自古以来,我国渔船就经常赴黄岩岛海域进行渔业生产活动。中国国家统计局、国家地震局、国家海洋局等多次对黄岩岛及附近水域进行科学考察。

地理分界

黄岩岛与菲律宾岛屿之间有一个自然形成的且极深的马尼拉海峡,是菲律宾与我国领海的天然分界。马尼拉可以从谷歌地图上清楚的看到。对菲律宾声索黄岩岛的几点评论

菲领土组成和范围是由一系列国际条约确定的,其中无一涉及黄岩岛,无一将黄岩岛纳入菲领土范围。1898年《美西巴黎条约》、1900年《美西华盛顿条约》和1930年《英美条约》等明确规定了菲领土界限西限以东经118度为界,黄岩岛在此范围之外。1935年菲宪法、1947年美菲一般关系条约、1952年菲美军事同盟条约、1961年6月17日菲关于领海基线第3046号法令和1968年菲关于领海基线的修正令等都先后重申了三个条约的法律效力,再次明文确定了菲领土范围,菲领海基点和基线均未包括黄岩岛。 1981年、1984年菲出版的地图也都将黄岩岛标绘在菲领土界限之外。上述事实充分证明,黄岩岛处于菲领土范围之外,根本不是菲领土。

三、黄岩岛的价值

领土是国家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国家构成的必备要素之一。领土主权是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国领土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侵犯。边界是确定领土范围的界线,是国家领土主权的象征,也不容侵犯。领土边界争端时世界上最普遍、最复杂、也往往是最难解决的争端之一。 黄岩岛海域资源丰富。同南沙群岛一样,黄岩岛海域不仅是重要的海上通道,具有重要的战

略地位,而且水产资源十分丰富。这里盛产经济价值较高的金枪鱼、红鱼、章鱼、梅花参及各种贝类产品,特别是珊瑚种类繁多、经济价值高。黄岩岛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这个礁盘面积巨大,达到 150平方公里,超过了南沙任何一个单独的礁盘,为南沙美济礁面积的3倍,可以说中沙黄岩岛是”少而精“的岛礁。黄岩岛整个礁盘浅水区(水深1米左右)面积广阔,开发建设十分方便。礁盘口门宽大,经过疏浚深挖建设后可以进出大型舰艇。由于有一圈完整的环礁阻挡,礁盘外风浪无法进入泻湖,一直是渔船的避风良港。

黄岩岛的地理位置,对于中国神圣领土的完整性,对于开发南海的经济,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黄岩岛的战略位置同样对菲律宾至关重要,它离菲律宾首都马尼拉仅300多公里,曾是驻菲美海军武器试验场。如果说西沙扼守南中国海的西门、监控越南的话,那么黄岩岛就扼守南中国海的东门、监控菲律宾。

四、黄岩岛事件深层次战略目的

中国大战略的脉络并不只是明白中国在人类大变革中的位置,更重要的是明白中国内部发展的均衡性。东、西部发展的不平衡是可怕的,这一点从宋代中国的经验可以读出。这个“可怕”就是中、近代史上两次北方少数民族入主中原,这个震荡完全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

中国与西欧分别具有两个自然形态的、独立发展的文化,共同构成了人类文化的主体,但是中、近代中国所受到的干扰远远大于西欧,这种干扰本质性地改变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尤其是改变了它的发展逻辑,并因此接近了欧亚大陆中部的受虐性文化,革命、强国等等理论都是外力强迫下发生的畸变性的理论。

清醒地认识黄岩岛事件的本质,坚定地持续中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迫使美国等海外族群顺应中国的发展节奏。中国需要海洋经济,但是中国的地理决定了中国经济的主体是大陆经济,这种自然属性是不能违背的,违背是要受到致命的惩罚的;坚定地持续中国内部发展的均衡,避免历史上反复出现的大震荡,从根本上改变“孔雀东南飞”的民族惯性。所谓“和谐”,需要的是大智慧;所谓“大智慧”,是对天时地利的深刻认识。

五、中国坚持和平外交的原因

中国人民有着五千年辉煌灿烂的文明史,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中国政府对外一贯立场是和平相处五项原则,中国的领土神圣不可侵犯,自古以来中国人民就为捍卫国土完整前赴后继保家卫国。

1.和平发展时当今时代的主题

从和平趋势的内在需求看,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给人类留下深重灾难和沉痛教训,世界各国人民对和平的追求十分强烈,世界的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更加频繁、更加活跃,开放合作、互利共赢成为国际社会广泛共识,国与国相互联系更加紧密,全球整体上保持和平稳定。和平的国际环境,是中国顺利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和有利时机,中国要和平崛起,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尽快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如果我们没有迅速抓住发展时机,那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会不断扩大,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处于更加不利的境地。

2.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

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同时,统筹城乡发展、统筹

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备,要求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继续深化改革,加强改进党的建设。

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为人们审视自身和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和途径。中国奉行和平外交政策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继而有力推动国际互信、互利、互惠。

3.和平外交是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政策

中国是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面临众多难题的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要发展起来、振兴起来,要实现现代化、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需要很多代人的努力奋斗。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我们需要稳定的国内环境,也需要和平的国际环境。为此必须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不移的走和平发展道路,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积极争取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睦邻友好的周边环境、平等互利的合作环境、互信协作的安全环境、客观友善的舆论环境。

中国领土是神圣不可侵犯

论黄岩岛事件

摘要: 4月10日,12艘中国渔船在中国黄岩岛泻湖内正常作业时,被一艘菲律宾军舰干扰,菲军舰一度企图抓扣被其堵在泻湖内的中国渔民,遭到赶来的中国两艘海监船的阻止。随后,中国渔政310船赶往事发地黄岩岛海域维权,菲方亦派多艘舰船增援,双方持续对峙至今。中方为表达善意,将两艘渔政船于22日下午撤离黄岩岛附近海域,并表示愿通过友好外交磋商解决黄岩岛事件,2012年5月10日,菲律宾海军又企图在南海中沙群岛黄岩岛附近抓扣中国渔民,被及时赶到的中国海监船制止,双方随后发生了对峙。由此引发的南海争议问题愈演愈烈,然而菲方意图将南海问题国际化、复杂化,甚至将美、日、韩、印、越等国卷入这一事件,继而达到自己争夺南海资源的根本目的。此次对峙事件中,面对菲律宾的无理挑衅,中国在坚决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原则下,积极通过外交途径和平解决南海危机

一、黄岩岛事件的四大焦点

焦点一:谁在蓄意挑起事端

世代在自家的岛礁上捕鱼的渔民,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频频遭到菲律宾军方的袭扰。据农业部南海区渔政局介绍,1998年1-3月,我四艘渔船相继在黄岩岛海域被菲海军拦截,51位渔民被菲拘押近半年;1999年5月,一艘中国渔船在黄岩岛遭菲军舰撞沉。2000年-2011年,菲律宾军舰在黄岩岛海域追赶、抢劫、抓扣等袭扰事件10宗,涉及我渔船32艘,渔民439人。只要是有点判断力的人的可以轻易的看出是谁在蓄意挑起事端。 焦点二、菲律宾的主张是否站的住脚

为了将黄岩岛侵为己有,菲律宾主张“地理邻近论”。菲律宾歪称,黄岩岛离其最近,理所当然“归属”菲律宾。从国际法和国际司法实践看,所谓的“地理邻近论”根本没有任何依据。不存在以地域远近确定主权归属的国际法准则,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距本土非常遥远而距其他国家更近的领土。

焦点三、事态会如何发展

黄岩岛事态下一步如何发展,完全取决于菲律宾方面如何作为。

如果菲律宾撤走在黄岩岛海域船只,停止干扰中国渔船作业和中国政府公务船依法执行公务,事态就会向好的方向发展;如果菲律宾继续错误行动,事态可能就会升级,向更复杂化和长期化发展。中方正在加大对菲律宾就黄岩岛问题进行外交斡旋的力度,坚持通过外交协商解决当前事态,让菲律宾纠正错误立场、放弃无理主张,尽快回到正确的道路上来。如菲方继续一意孤行地挑战中国的主权底线,必将承担由此引发的严重后果。 焦点四、最现实的解决途径

该事件是菲方侵犯中国主权,袭扰中国渔船渔民所引起的。中方希望菲方与中方双方共同努力,通过外交手段来解决目前局势,中方致力于同有关当事国通过直接谈判和友好协商解决有关争议。如果 菲律宾方面仍然继续错误估计形势,继续坚持战略误判,那么只能用武力进行解决。

二、中国对于黄岩岛领土主权的法律依据

黄岩岛(曾用名:民主礁),国际上称之为斯卡伯勒浅滩。黄岩岛是中国固有领土,由海南省西南中沙群岛办事处实施行政管辖。黄岩岛属于我国中沙群岛的组成部分,位于东经118°以西,与菲律宾隔海相望,是我国东南沿海渔民的传统渔场。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121条,黄岩岛是在涨潮时高于水面、自然形成的陆地区域,而不是终年隐藏于水底的沙洲或暗礁。从地质构造上看,黄岩岛是中国大陆架的自然延伸,而不是一个游离的海岛。上世纪90年代以前,国际社会对中国拥有黄岩岛主权从未提出任何异议,不存在对该岛的主权之争。

中国对黄岩岛的领土主权拥有充分法理依据。

中国最早发现、命名黄岩岛,并将其列入中国版图,实施主权管辖。 “领海基线”的划法

据史料记载,1279年,元代著名天文学家郭守敬奉旨进行“四海测验”,在南海的测量点就在黄岩岛。这说明,至少在元朝中国就已发现了黄岩岛。

1935年1月,中国政府由内政部、外交部、海军部和教育部等官方机构派员组成的水陆地区审查委员会公布的南海诸岛132个岛礁沙滩中,黄岩岛以斯卡巴罗礁之名,并作为中沙群岛的一部分列入了中国版图。1947年10月,民国政府核定和公布的南海诸岛新旧名称对照表中,将斯卡巴罗礁改成为民主礁,列在中沙群岛范围内。1983年中国地名委员会授权对外公布“我国南海诸岛部分地名”时,将黄岩岛作为标准名称,同时以民主礁为副名。中国历代政府出版的官方地图均将黄岩岛标为中国领土。黄岩岛一直不间断地在中国广东省、海南

省的管辖下。中国政府关于南海诸岛主权公告和声明中均指出黄岩岛领土主权属于中国。 中国一直对黄岩岛进行长期开发和利用

黄岩岛海域是我国渔民的传统捕鱼场所。自古以来,我国渔船就经常赴黄岩岛海域进行渔业生产活动。中国国家统计局、国家地震局、国家海洋局等多次对黄岩岛及附近水域进行科学考察。

地理分界

黄岩岛与菲律宾岛屿之间有一个自然形成的且极深的马尼拉海峡,是菲律宾与我国领海的天然分界。马尼拉可以从谷歌地图上清楚的看到。对菲律宾声索黄岩岛的几点评论

菲领土组成和范围是由一系列国际条约确定的,其中无一涉及黄岩岛,无一将黄岩岛纳入菲领土范围。1898年《美西巴黎条约》、1900年《美西华盛顿条约》和1930年《英美条约》等明确规定了菲领土界限西限以东经118度为界,黄岩岛在此范围之外。1935年菲宪法、1947年美菲一般关系条约、1952年菲美军事同盟条约、1961年6月17日菲关于领海基线第3046号法令和1968年菲关于领海基线的修正令等都先后重申了三个条约的法律效力,再次明文确定了菲领土范围,菲领海基点和基线均未包括黄岩岛。 1981年、1984年菲出版的地图也都将黄岩岛标绘在菲领土界限之外。上述事实充分证明,黄岩岛处于菲领土范围之外,根本不是菲领土。

三、黄岩岛的价值

领土是国家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国家构成的必备要素之一。领土主权是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国领土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侵犯。边界是确定领土范围的界线,是国家领土主权的象征,也不容侵犯。领土边界争端时世界上最普遍、最复杂、也往往是最难解决的争端之一。 黄岩岛海域资源丰富。同南沙群岛一样,黄岩岛海域不仅是重要的海上通道,具有重要的战

略地位,而且水产资源十分丰富。这里盛产经济价值较高的金枪鱼、红鱼、章鱼、梅花参及各种贝类产品,特别是珊瑚种类繁多、经济价值高。黄岩岛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这个礁盘面积巨大,达到 150平方公里,超过了南沙任何一个单独的礁盘,为南沙美济礁面积的3倍,可以说中沙黄岩岛是”少而精“的岛礁。黄岩岛整个礁盘浅水区(水深1米左右)面积广阔,开发建设十分方便。礁盘口门宽大,经过疏浚深挖建设后可以进出大型舰艇。由于有一圈完整的环礁阻挡,礁盘外风浪无法进入泻湖,一直是渔船的避风良港。

黄岩岛的地理位置,对于中国神圣领土的完整性,对于开发南海的经济,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黄岩岛的战略位置同样对菲律宾至关重要,它离菲律宾首都马尼拉仅300多公里,曾是驻菲美海军武器试验场。如果说西沙扼守南中国海的西门、监控越南的话,那么黄岩岛就扼守南中国海的东门、监控菲律宾。

四、黄岩岛事件深层次战略目的

中国大战略的脉络并不只是明白中国在人类大变革中的位置,更重要的是明白中国内部发展的均衡性。东、西部发展的不平衡是可怕的,这一点从宋代中国的经验可以读出。这个“可怕”就是中、近代史上两次北方少数民族入主中原,这个震荡完全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

中国与西欧分别具有两个自然形态的、独立发展的文化,共同构成了人类文化的主体,但是中、近代中国所受到的干扰远远大于西欧,这种干扰本质性地改变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尤其是改变了它的发展逻辑,并因此接近了欧亚大陆中部的受虐性文化,革命、强国等等理论都是外力强迫下发生的畸变性的理论。

清醒地认识黄岩岛事件的本质,坚定地持续中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迫使美国等海外族群顺应中国的发展节奏。中国需要海洋经济,但是中国的地理决定了中国经济的主体是大陆经济,这种自然属性是不能违背的,违背是要受到致命的惩罚的;坚定地持续中国内部发展的均衡,避免历史上反复出现的大震荡,从根本上改变“孔雀东南飞”的民族惯性。所谓“和谐”,需要的是大智慧;所谓“大智慧”,是对天时地利的深刻认识。

五、中国坚持和平外交的原因

中国人民有着五千年辉煌灿烂的文明史,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中国政府对外一贯立场是和平相处五项原则,中国的领土神圣不可侵犯,自古以来中国人民就为捍卫国土完整前赴后继保家卫国。

1.和平发展时当今时代的主题

从和平趋势的内在需求看,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给人类留下深重灾难和沉痛教训,世界各国人民对和平的追求十分强烈,世界的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更加频繁、更加活跃,开放合作、互利共赢成为国际社会广泛共识,国与国相互联系更加紧密,全球整体上保持和平稳定。和平的国际环境,是中国顺利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和有利时机,中国要和平崛起,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尽快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如果我们没有迅速抓住发展时机,那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会不断扩大,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处于更加不利的境地。

2.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

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同时,统筹城乡发展、统筹

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备,要求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继续深化改革,加强改进党的建设。

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为人们审视自身和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和途径。中国奉行和平外交政策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继而有力推动国际互信、互利、互惠。

3.和平外交是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政策

中国是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面临众多难题的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要发展起来、振兴起来,要实现现代化、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需要很多代人的努力奋斗。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我们需要稳定的国内环境,也需要和平的国际环境。为此必须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不移的走和平发展道路,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积极争取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睦邻友好的周边环境、平等互利的合作环境、互信协作的安全环境、客观友善的舆论环境。

中国领土是神圣不可侵犯


相关内容

  • 军理课常识
  • 第一章 中国国防 ★ 国防的概念: 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 国防包含四个要素: 1.主体要素,国防的主体是国家:2.对象要素,国防的对象是入侵外敌与武装颠覆:3.目的要素 ...

  • 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黄岩岛事件的影响
  • [事件背景]2012年4月10日,12艘中国渔船在中国黄岩岛泻湖内正常作业时,被一艘菲律宾军舰干扰,菲军舰一度企图抓扣被其堵在泻湖内的中国渔民,遭到赶来的中国两艘海监船的阻止.随后,中国渔政310船赶往事发地黄岩岛海域维权,菲方亦派多艘舰船增援,双方持续对峙至今.中方为表达善意,将两艘渔政船于22日 ...

  • "中菲黄岩岛对峙"事件引起的思考
  • "中菲黄岩岛对峙"事件引起的思考 姓名: 2012.6.13 中文摘要:南海问题牵扯了诸多国家的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中国在南海问题的维权显得相当复杂.中菲黄岩岛对峙事件涉及国家的国土和主权,在保证自身利益的前提下,如何妥善处理好各国之间的利益关系是首要考虑的关 ...

  • 对黄岩岛事件的看法
  • 对黄岩岛事件的看法 在今年4月以来事态不断变化的黄岩岛中菲对峙事件中,中国政府维护本国领海领土主权的决心是不容置疑的,外交部始终表态坚持通过外交协商解决黄岩岛事态的立场.只要不出意外,黄岩岛事件最终将通过外交协商,以菲律宾主动撤离而收场. 但是通过外交手段使菲律宾从黄岩岛主动撤离,是否就意味着我们在 ...

  • 黄岩岛事件回顾
  • 4月10日 菲律宾海军"德尔比拉尔"号军舰闯入中国黄岩岛海域,对在黄岩岛泻湖内作业的12艘中国渔船进行袭扰,被及时赶到的中国海监84船和中国海监75船制止,随后双方持续多日对峙. 4月13日 中国渔船在海监船护送下离开黄岩岛海域.菲律宾方面称,截至当晚,中国渔船已全部离开黄岩岛海 ...

  • 南海局势最新消息:中菲对峙事件回顾
  • 简述:●5月9日中国首座深水钻井平台今日在南海正式开钻 中国渔民再赴黄岩岛捕捞●5月8日南海局势最新消息:中国终于动手 中国海事船驱逐菲渔民入黄岩岛●5月7日南海局势最新消息:中国终于动手 中国海事船驱逐菲渔民入黄岩岛●5月6日菲律宾外交部已经向菲海岸警卫队下达指示,要求清除在黄岩岛上与菲律宾无关的 ...

  • 黄岩岛与南海问题论文
  • 摘 要: 21 世纪伊始,南海周边国家围绕岛礁归属.海域划界和资源开发等问 题争端再起.南海周边国家不断强化其海洋发展战略,"屯兵占海.据海产油.以油养兵"已经成为这些国家应对南海争端的共同战略.近一个月以来,菲律宾在我国中沙黄岩岛海域不断制造事端,袭扰中国渔船,提出国际仲裁等等 ...

  • 中菲黄岩岛对峙
  • 教师签字: 日期: 中菲黄岩岛对峙 一.简介 2012中菲船舰南海黄岩岛对峙 ,又称中菲南海对峙或中菲黄岩岛对峙.面对中国大陆经济的"崛起",借势美国全球军事战略重心向西太平洋的转移,努力打造旨在封锁中国大陆海上的所谓"第一岛链",近来南海周边诸国动作频频,不 ...

  • 众友传媒舆情监测中心第二季度网络舆情报告
  • 众友传媒舆情监测中心第二季度网络舆情报告 4-6月网络舆情指数 四月热点舆情事件 1 果冻.老酸奶使用工业明胶 4月9日,一则"老酸奶使用工业明胶"的消息在微博上传播开来,称老酸奶和果冻中含有由破皮鞋皮革制成的工业明胶.部分老酸奶厂商回应称,产品中没有添加工业明胶,各生产环节严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