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关于传道书第一章通俗的讲章

因他活着 旧约圣经传道书1章1-11节经文

因他活着

亲爱的弟兄姐妹,刚才杨牧师为我们读了旧约圣经传道书1章1-11节的经文。在和大家分享之前,我想请我们中间看过传道书的人举一下手——多半的人都看过。当你看传道书的时候,感觉它很激励你,让你很有盼望,还是觉得它很消极呢?我问过很多看过的人,他们都说看了传道书以后就觉得生活都没有意思、也没有意义了。因为传道者总说“虚空的虚空,虚空的虚空”(传1:2),一切的劳碌都没什么益处(参传1:3),一切“都是捕风”(传1:14;2:17)等很多类似这样的信息,所以很多弟兄姐妹说,不要看传道书,看了以后会让人觉得很消极,没有意思。

有人曾说,传道书是圣经里最难懂或最让人困惑的一卷书,但是当我再去看传道书的时候,我相信,上帝藉着他的仆人将这卷书写出来,一定有他要告诉我们的信息和启示。传道书的作者所罗门王特别有智慧,很多远方的人都到他那里去求他的解答或指示(参王上4:34;路11:31);而且他也非常富有,为自己建造宫殿,也为神建造圣殿,他栽种葡萄园,雇用很多唱歌的人,他有很多妃嫔、牛羊和其它的财物(参传2:4-8)。他是一位非常富有、非常有智慧的王,可是在他经历、享受了这一切之后却说:“虚空的虚空,虚空的虚空,凡事都是虚空。”(传1:2)又说生命就是一个循环:“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日光之下,并无新事。”(传1:9)难道传道书真的是要让我们感到生活是这样没有意义吗?

今天是1月10号,2010年的第二个主日。之所以我在新的一年开始的时候分享这段经文,是想藉着这段经文和大家一起花一点时间来思考一下有关生命的意义与永生的问题。所罗门王是这样一位有智慧、富有、享受了一切的王,但是在传道书1章3节,他却提出了一个非常尖锐的问题:“人一切的劳碌,就是他在日光之下的劳碌,有什么益处呢?”

弟兄姐妹,我们每天都很忙,有很多的事情要做,有家庭的事情要我们照顾,有工作上的压力需要我们去解决……这一切的劳碌到底有什么益处呢?当那位有智慧、富有、享受了一切的所罗门换了一个角度来回顾自己一生的时候,他发现那是“虚空的虚空”。今天我们这些人可能还不像所罗门那么有智慧、享受了那么多,我们的生命是怎么样的呢?传道书给我们指出了几种人。

第一种人觉得:“既然生命这么虚空、短暂、没有意思,那我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使我的生命变得有意义,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比如有一些人就努力地学习、工作,有的人就搞发明创造,觉得创造发明的东西越多,这个世界就会越好。但是有一个问题是需要我们思考的:有些人的确能发明一些东西,但是没有人可以创造,因为人只不过是从自然界中发现一些原理,然后再发明出东西来,而不是从无到有地创造出来,比如人不可能创造出来一只小鸡。

第二种人认为:“我可以好好地学习、工作,将所有的精力、时间、注意力、关注点都放到知识上。”有一个女大学生学习很努力,后来考研、考博,她觉得通过自己努力学习、加增知识就可以改变自己和家人的命运,可是当她真正攻读博士学位的时候,她发现她改变不了命运,于是就在自己宿舍的洗手间里自杀了。这就正如传道者在传道书1章16-18节所说:“我心里议论说,我得了大智慧,胜过我以前在耶路撒冷的众人,而且我心中多经历智慧和知识的事。我又专心察明智慧、狂妄和愚昧,乃知这也是捕风。因为多有智慧,就多有愁烦;加增知识的,就加增忧伤。”我想,所罗门在这里并不是提倡知识无用,他其实是在问我们:我们只是不断地将关注点放在知识上,但是知识能救我们吗?不能!所以我们看到,很多人越有知识,就越想寻找生活的真意和生命的意义,可是越研究反而越觉得很多东西说不明白,越觉得自己没有底气。可能当我们平常没有思考的时候,我们会觉得每天这样平平凡凡地过下去也没有问题,但是我们学得越多,知识越加增,忧愁就越加增。当我们看见很多这种事情的时候,就会想: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生活到底有没有意义?

第三种人说:“我好好地去做事,我能做很多新事。”可是圣经告诉我们:“日光之下,并无新事。”(传1:9)今天我们很多人把关注点放在培养孩子上,每天都是围着孩子转,让孩子学奥数、学琴、学游泳……想通过对孩子的培养来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有意义。可是传道者在1章11节说:“已过的世代,无人记念;将来的世代,后来的人也不记念。”我们中间有多少人还记得自己祖父母的名字?又有多少人知道祖父母的祖父母的名字?可能都忘掉了。我们在座的弟兄姊妹今天在这里敬拜神,可是再过一百年——如果到那时主还没有再来的话——没有人会记得我们叫什么,因为经上说了:“已过的世代,无人记念;将来的世代,后来的人也不记念。”(传1:11)

第四种人会想:“我每天就化妆让自己变得美丽一点,这样可能会让我的生活有意义。”我前两天坐公交车的时候听到一个男孩对他的朋友说:“我的一个女同学天天都要花几个小时来化妆,结果到大四毕业时,我们所有的男同学在一起议论:‘真可惜,四年了我们都不知道这个女同学到底长什么样子,因为她每天都用好几个小时化完妆才出门。’”还有一天,我在网上看到有人发了一篇帖子:“诸位行行好:我把住处附近所有饭店、餐厅里好吃的菜都尝过了,今天实在不知道要去哪儿。如果各位知道哪儿有好吃的,请给我留言,我一定去尝一下。”这个人让我想起腓立比书3章19节:“他们的神就是自己的肚腹”,他把所有的关注点都放在好吃的上面,要把所有的餐厅、最美味的食品都尝一遍。难道生活只是通过这种口腹之欲,或者通过我们的眼睛和一点儿知识才能使我们得到饱足吗?传道书1章8节说:“万事令人厌烦,人不能说尽。眼看,看不饱;耳听,听不足。”也就是说,无论你看了多少、听了多少,我们都不能得到满足,我们内心也没有办法满足。

第五种人觉得:“如果生活是没有意义的,那我就怀着自己的爱、道德与正义去面对它。”可是除了这个社会给我们的标准以外,我们又怎么能按照自己的意思去设定一个所谓正义的标准或者真正的道德呢?如果真是这样,那就非常悬乎了,因为社会的观念总是在不断地变化,我们自己的判断也总会有失误的时候。

通过刚才的分享,大家可能会想:“听你这么说,那生活真的没有意义了,因为我们又不能好好地吃喝,又不能好好地学习,又不能好好地工作。”其实不是这样的!传道者其实是在通过这些问题挑战我们,他要让我们认识到两个问题。

第一,我是微不足道的。包括在座所有的兄弟姊妹在内,我们都是微不足道的。无论今天我们有多少钱,房子有多大,工作职位有多高,我们都是微不足道的。我们也许会觉得靠着自己可以使生活和人生发生一些变化,可是圣经告诉我们,我们是微不足道的,因为“日光之下,并无新事”(传1:9),“已过的世代,无人记念;将来的世代,后来的人也不记念”(传1:11),“多有智慧,就多有愁烦;加增知识的,就加增忧伤。”(传1:18)

第二,我们要认识到并承认:我不能带来什么真正的改变。这个“我”也包括你在内,我们所有的人靠自己是不能带来真正的改变的。传道书说:“一代过去,一代又来,地却永远长存。”(传1:4)“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日光之下,并无新事。”(传1:9)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过,在电视上或者生活中经常会有人说今年流行的元素是什么;你再看衣服,头一年流行这种样式,第二年流行那种样式,可是再过几年又返回到以前的样式了。我们做的很多事情也是如此,已做的事情,后来也要再做。

如果传道者只告诉了我们这些信息,在座的所有人都不会觉得这些信息可以鼓励你,相反,只会让你觉得很消极。但是非常感谢上帝,传道书并没有在第1章就结束,而是写了十二章,并在最后给出了答案——12章1-5节说:“你趁着年幼,衰败的日子尚未来到,就是你所说,我毫无喜乐的那些年日未曾临近之先,当记念造你的主。不要等到日头、光明、月亮、星宿变为黑暗,雨后云彩反回;看守房屋的发颤,有力的屈身,推磨的稀少就止息;从窗户往外看的都昏暗,街门关闭,推磨的响声微小,雀鸟一叫,人就起来,歌唱的女子也都衰微。人怕高处,路上有惊慌;杏树开花,蚱蜢成为重担;人所愿的也都废掉,因为人归他永远的家,吊丧的在街上往来。”传道者在这里告诉我们,趁着我们还有力量、衰败的日子尚未来到,要记念造我们的主;而且12章13节又说:“这些事都已听见了。总意就是敬畏神,谨守他的诫命,这是人所当尽的本分(或作‘这是众人的本分’)。”

弟兄姐妹,传道书并没有在第1章就结束,而是一直写了十二章;传道者在最后才把传道书的主题和写作的目的告诉我们,总意就是要让我们敬畏神。如果我们的生命只在日光之下,那是毫无新意、也毫无意义的,但是如果我们的生命是在基督里,就会如哥林多后书5章17节所说:“若有人在基督里,他就是新造的人,旧事已过,都变成新的了。”我们在基督里才能有希望与盼望。毫不夸张地说,我们没有认识神的时候,我们的生活就好像一个悲剧。大家想一下,我们每天在生活中重复着相同的事情:每天早上起来,挤公交,上班,处理手上的事情,中午吃饭,下午再处理事情,到晚上回家,吃晚饭,睡觉,第二天再挤公交……每一天都在这样重复,我们人生的目的到底是什么?难道人的一生真的只有烹调、工作、饮食、服饰、享受吗?除了这些还有什么?如果我们的生命状态是仅仅活着,那真的是非常可怕的,但是传道者告诉我们:“总意就是敬畏神”(传12:13)。他并不是强调生命的虚空和无意义,相反,正是要让人们思考生命的意义。

创世记1章27-28节告诉我们:“神就照着自己的形像造人,乃是照着他的形像造男造女。神就赐福给他们,又对他们说:‘要生养众多,遍满地面,治理这地’”。约翰福音1章3-12节也告诉我们:“万物是藉着他造的;凡被造的,没有一样不是藉着他造的。生命在他里头,这生命就是人的光。

因他活着 旧约圣经传道书1章1-11节经文

因他活着

亲爱的弟兄姐妹,刚才杨牧师为我们读了旧约圣经传道书1章1-11节的经文。在和大家分享之前,我想请我们中间看过传道书的人举一下手——多半的人都看过。当你看传道书的时候,感觉它很激励你,让你很有盼望,还是觉得它很消极呢?我问过很多看过的人,他们都说看了传道书以后就觉得生活都没有意思、也没有意义了。因为传道者总说“虚空的虚空,虚空的虚空”(传1:2),一切的劳碌都没什么益处(参传1:3),一切“都是捕风”(传1:14;2:17)等很多类似这样的信息,所以很多弟兄姐妹说,不要看传道书,看了以后会让人觉得很消极,没有意思。

有人曾说,传道书是圣经里最难懂或最让人困惑的一卷书,但是当我再去看传道书的时候,我相信,上帝藉着他的仆人将这卷书写出来,一定有他要告诉我们的信息和启示。传道书的作者所罗门王特别有智慧,很多远方的人都到他那里去求他的解答或指示(参王上4:34;路11:31);而且他也非常富有,为自己建造宫殿,也为神建造圣殿,他栽种葡萄园,雇用很多唱歌的人,他有很多妃嫔、牛羊和其它的财物(参传2:4-8)。他是一位非常富有、非常有智慧的王,可是在他经历、享受了这一切之后却说:“虚空的虚空,虚空的虚空,凡事都是虚空。”(传1:2)又说生命就是一个循环:“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日光之下,并无新事。”(传1:9)难道传道书真的是要让我们感到生活是这样没有意义吗?

今天是1月10号,2010年的第二个主日。之所以我在新的一年开始的时候分享这段经文,是想藉着这段经文和大家一起花一点时间来思考一下有关生命的意义与永生的问题。所罗门王是这样一位有智慧、富有、享受了一切的王,但是在传道书1章3节,他却提出了一个非常尖锐的问题:“人一切的劳碌,就是他在日光之下的劳碌,有什么益处呢?”

弟兄姐妹,我们每天都很忙,有很多的事情要做,有家庭的事情要我们照顾,有工作上的压力需要我们去解决……这一切的劳碌到底有什么益处呢?当那位有智慧、富有、享受了一切的所罗门换了一个角度来回顾自己一生的时候,他发现那是“虚空的虚空”。今天我们这些人可能还不像所罗门那么有智慧、享受了那么多,我们的生命是怎么样的呢?传道书给我们指出了几种人。

第一种人觉得:“既然生命这么虚空、短暂、没有意思,那我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使我的生命变得有意义,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比如有一些人就努力地学习、工作,有的人就搞发明创造,觉得创造发明的东西越多,这个世界就会越好。但是有一个问题是需要我们思考的:有些人的确能发明一些东西,但是没有人可以创造,因为人只不过是从自然界中发现一些原理,然后再发明出东西来,而不是从无到有地创造出来,比如人不可能创造出来一只小鸡。

第二种人认为:“我可以好好地学习、工作,将所有的精力、时间、注意力、关注点都放到知识上。”有一个女大学生学习很努力,后来考研、考博,她觉得通过自己努力学习、加增知识就可以改变自己和家人的命运,可是当她真正攻读博士学位的时候,她发现她改变不了命运,于是就在自己宿舍的洗手间里自杀了。这就正如传道者在传道书1章16-18节所说:“我心里议论说,我得了大智慧,胜过我以前在耶路撒冷的众人,而且我心中多经历智慧和知识的事。我又专心察明智慧、狂妄和愚昧,乃知这也是捕风。因为多有智慧,就多有愁烦;加增知识的,就加增忧伤。”我想,所罗门在这里并不是提倡知识无用,他其实是在问我们:我们只是不断地将关注点放在知识上,但是知识能救我们吗?不能!所以我们看到,很多人越有知识,就越想寻找生活的真意和生命的意义,可是越研究反而越觉得很多东西说不明白,越觉得自己没有底气。可能当我们平常没有思考的时候,我们会觉得每天这样平平凡凡地过下去也没有问题,但是我们学得越多,知识越加增,忧愁就越加增。当我们看见很多这种事情的时候,就会想: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生活到底有没有意义?

第三种人说:“我好好地去做事,我能做很多新事。”可是圣经告诉我们:“日光之下,并无新事。”(传1:9)今天我们很多人把关注点放在培养孩子上,每天都是围着孩子转,让孩子学奥数、学琴、学游泳……想通过对孩子的培养来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有意义。可是传道者在1章11节说:“已过的世代,无人记念;将来的世代,后来的人也不记念。”我们中间有多少人还记得自己祖父母的名字?又有多少人知道祖父母的祖父母的名字?可能都忘掉了。我们在座的弟兄姊妹今天在这里敬拜神,可是再过一百年——如果到那时主还没有再来的话——没有人会记得我们叫什么,因为经上说了:“已过的世代,无人记念;将来的世代,后来的人也不记念。”(传1:11)

第四种人会想:“我每天就化妆让自己变得美丽一点,这样可能会让我的生活有意义。”我前两天坐公交车的时候听到一个男孩对他的朋友说:“我的一个女同学天天都要花几个小时来化妆,结果到大四毕业时,我们所有的男同学在一起议论:‘真可惜,四年了我们都不知道这个女同学到底长什么样子,因为她每天都用好几个小时化完妆才出门。’”还有一天,我在网上看到有人发了一篇帖子:“诸位行行好:我把住处附近所有饭店、餐厅里好吃的菜都尝过了,今天实在不知道要去哪儿。如果各位知道哪儿有好吃的,请给我留言,我一定去尝一下。”这个人让我想起腓立比书3章19节:“他们的神就是自己的肚腹”,他把所有的关注点都放在好吃的上面,要把所有的餐厅、最美味的食品都尝一遍。难道生活只是通过这种口腹之欲,或者通过我们的眼睛和一点儿知识才能使我们得到饱足吗?传道书1章8节说:“万事令人厌烦,人不能说尽。眼看,看不饱;耳听,听不足。”也就是说,无论你看了多少、听了多少,我们都不能得到满足,我们内心也没有办法满足。

第五种人觉得:“如果生活是没有意义的,那我就怀着自己的爱、道德与正义去面对它。”可是除了这个社会给我们的标准以外,我们又怎么能按照自己的意思去设定一个所谓正义的标准或者真正的道德呢?如果真是这样,那就非常悬乎了,因为社会的观念总是在不断地变化,我们自己的判断也总会有失误的时候。

通过刚才的分享,大家可能会想:“听你这么说,那生活真的没有意义了,因为我们又不能好好地吃喝,又不能好好地学习,又不能好好地工作。”其实不是这样的!传道者其实是在通过这些问题挑战我们,他要让我们认识到两个问题。

第一,我是微不足道的。包括在座所有的兄弟姊妹在内,我们都是微不足道的。无论今天我们有多少钱,房子有多大,工作职位有多高,我们都是微不足道的。我们也许会觉得靠着自己可以使生活和人生发生一些变化,可是圣经告诉我们,我们是微不足道的,因为“日光之下,并无新事”(传1:9),“已过的世代,无人记念;将来的世代,后来的人也不记念”(传1:11),“多有智慧,就多有愁烦;加增知识的,就加增忧伤。”(传1:18)

第二,我们要认识到并承认:我不能带来什么真正的改变。这个“我”也包括你在内,我们所有的人靠自己是不能带来真正的改变的。传道书说:“一代过去,一代又来,地却永远长存。”(传1:4)“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日光之下,并无新事。”(传1:9)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过,在电视上或者生活中经常会有人说今年流行的元素是什么;你再看衣服,头一年流行这种样式,第二年流行那种样式,可是再过几年又返回到以前的样式了。我们做的很多事情也是如此,已做的事情,后来也要再做。

如果传道者只告诉了我们这些信息,在座的所有人都不会觉得这些信息可以鼓励你,相反,只会让你觉得很消极。但是非常感谢上帝,传道书并没有在第1章就结束,而是写了十二章,并在最后给出了答案——12章1-5节说:“你趁着年幼,衰败的日子尚未来到,就是你所说,我毫无喜乐的那些年日未曾临近之先,当记念造你的主。不要等到日头、光明、月亮、星宿变为黑暗,雨后云彩反回;看守房屋的发颤,有力的屈身,推磨的稀少就止息;从窗户往外看的都昏暗,街门关闭,推磨的响声微小,雀鸟一叫,人就起来,歌唱的女子也都衰微。人怕高处,路上有惊慌;杏树开花,蚱蜢成为重担;人所愿的也都废掉,因为人归他永远的家,吊丧的在街上往来。”传道者在这里告诉我们,趁着我们还有力量、衰败的日子尚未来到,要记念造我们的主;而且12章13节又说:“这些事都已听见了。总意就是敬畏神,谨守他的诫命,这是人所当尽的本分(或作‘这是众人的本分’)。”

弟兄姐妹,传道书并没有在第1章就结束,而是一直写了十二章;传道者在最后才把传道书的主题和写作的目的告诉我们,总意就是要让我们敬畏神。如果我们的生命只在日光之下,那是毫无新意、也毫无意义的,但是如果我们的生命是在基督里,就会如哥林多后书5章17节所说:“若有人在基督里,他就是新造的人,旧事已过,都变成新的了。”我们在基督里才能有希望与盼望。毫不夸张地说,我们没有认识神的时候,我们的生活就好像一个悲剧。大家想一下,我们每天在生活中重复着相同的事情:每天早上起来,挤公交,上班,处理手上的事情,中午吃饭,下午再处理事情,到晚上回家,吃晚饭,睡觉,第二天再挤公交……每一天都在这样重复,我们人生的目的到底是什么?难道人的一生真的只有烹调、工作、饮食、服饰、享受吗?除了这些还有什么?如果我们的生命状态是仅仅活着,那真的是非常可怕的,但是传道者告诉我们:“总意就是敬畏神”(传12:13)。他并不是强调生命的虚空和无意义,相反,正是要让人们思考生命的意义。

创世记1章27-28节告诉我们:“神就照着自己的形像造人,乃是照着他的形像造男造女。神就赐福给他们,又对他们说:‘要生养众多,遍满地面,治理这地’”。约翰福音1章3-12节也告诉我们:“万物是藉着他造的;凡被造的,没有一样不是藉着他造的。生命在他里头,这生命就是人的光。


相关内容

  • 圣经正典概论
  • 第一章 圣经正典概论 ך״נת :<塔纳珂>还是<旧约>? 一.名词解释: 正典 七十士译本 死海古卷 英王钦定译本 马礼逊译本 和合本 二.简答题: 1.列举一个事例谈谈圣经与西方文明的关系. 2.衡量正典性的标准是什么? 3.简单比较基督宗教主要不同宗派在圣经经目上的差别 ...

  • 基督教名词解释
  • 基督教名词解释 1:普珥节 据旧约<以斯帖记>记载,为纪念在波斯王亚哈随鲁年间王后以斯帖不避艰险,拯救犹太民族免于遭受灭族屠杀的灾难,以后成为一个庆祝的节日,称"普珥节",意为"抽签".普珥节的日子为每年亚达月十四,十五日. 2:护教士 公元2~3 ...

  • 归纳实用释经讲道学
  • < 归纳实用释经讲道学 > 在几千年前被掳归回的以色列百姓,因以斯拉文士在释经讲道上带来了历史性的复兴,他们重建圣殿,重整民心,重修城墙留下美好的见证.又曾经在旷野迦萨古道上的问题,仍然在现代人心中回应着:"没有人指教我怎能明白呢?"幸好圣灵差腓利过来把圣经解开,使埃 ...

  • 提摩太后书查经提纲
  • 提摩太后书查经提纲 壹.概论 王微仆编写 一.本书作者与著书时地 著者:使徒保罗 受书人:提摩太 著书时期:约在主后66至67年间,即较前书稍后两年左右. 此时保罗已再次被囚罗马狱中,这次保罗被囚不像前次,受到优待,可以住在自己租的房子里,乃是被放入苦狱之内.狱中似乎阴寒难当,以致他要求提摩太把他留 ...

  • 基督教和佛教的18个区别
  • (本文由基督教牧师提出问题,再分别由牧师和佛教法师回答问题,确保公正客观) 1.有神还是无神? 佛教:主张众生平等,相信缘起论,故佛教不相信有某个神来主宰你:但相信宇宙中有无数鬼神和佛.菩萨. 基督教:相信宇宙间有一位上帝,只此一位至大至高的主宰,其它皆是假神.但世人只可敬拜耶和华上帝,绝不可拜其它 ...

  • 七十士译本(Septuagint,或用罗马数字 LXX 表示 70 这个数字)
  • 七十士译本(Septuagint,或用罗马数字 LXX 表示 70 这个数字) ,是新约时代通行的旧约希腊文圣经译本.这个译本普遍为犹太教和基督教信徒所认同.全卷书除了包括今日普遍通行的<圣经·旧约>以外,还包括次经和犹太人生活的文献. 七十士译本由来 中文译为「七十士译本」 (Sept ...

  • 中国传道人的十大危机
  • 中国传道人的十大危机 来源:本人博客 作者:张远来 时间:2013-08-18 浏览次数:1077 小 中 大 中国教会(本文特指大陆教会)有其独特的历史处境与文化背景,这种独特性和其教会性造就了中国教会在世界教会传统中的殊性与共性.就共性而言,她具有普世教会的信仰性特征:就殊性而言,她形成了自己个 ...

  • 中文圣经源流发展史年表
  • 译本版本底本原本概要 犹太教时期圣经译本 撒玛利亚五经译本 阿拉米文意译本 (亚兰文圣经译本) 七十士希腊文圣经译本 公教时期圣经译本 拉丁文通俗圣经译本 (武加大译本) 正教时期圣经译本 叙利亚文本 斯拉夫文本 俄罗斯文本 宗教改革前后新教英文德文译本 1380-1390年威克里夫英文圣经译本 1 ...

  • 父亲节:牧者谈父亲在家庭中的角色
  • 基督时报 施迦南 更新时间:2012年06月17日 08时36分05秒 0 [基督时报] 2012父亲节来临,网络上.手机信息上都可看到"父亲节快乐"的祝福语.在藉此节日感恩父亲的时刻,不禁让人想到父亲在家庭中的角色,当弄清楚这个角色时,才能更好发挥这个角色的作用.近日,基督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