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论文

微波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世界食品工业对卫生标准的日益严格,绿色食品加工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的青睐.微波技术是近年来食品加工工程中的先进应用技术.本文对微波干燥、微波萃取、微波膨化等技术的加工机理、工艺特点、发展应用现状进行了描述.并对未来微波发展前景做出预测。

关键词:微波;食品加工;加工原理。

微波是由称为磁控管的微波产生器产生出来的高频波段的电磁波,具有电磁波所有的波动特性(如反射、透射、干涉和衍射)。微波是一种频率为300MHz—300GHz、波长0.0001—lm的高频电磁波,目前国内外常用的微波加热专用频率为9l5MHz和2450MHz。微波能技术作为应用科学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进行微波技术的研究

【】与开发,目前在冶金、化工、食品加工等领域已被广泛应用1。

微波食品工业在起步时应用、开发速度缓慢,直到1986年才有工业微波设备用于食品

【】调温、预煮熏肉、家禽、肉饼加工、面条、快餐和果蔬的干燥与面包和酸奶的消毒2。近

十几年来,微波食品工业发展较快,全世界微波食品加工设备增长迅速,专用的工业微波设备已有真空干燥、冷冻干燥、消毒灭菌、焙烤、热烫等多种类型。

1、微波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利用原理及特点

1.1微波加热的原理及特点

食品加工主要是利用了微波的热效应。微波透人物料内,与物料的极性分子相互作用,使其极性取向随着外电磁场的变化而变化,致使分子急剧摩擦、碰撞,使物料内各部分在同一瞬间获得热量而升温。这种具有使物体整体成为热源的加热方式称为微波加热。

微波加热是通过微波透入物料内,与物料的极性分子相互作用,使其极性取向随着外电磁场的变化而变化,致使分子急剧摩擦、碰撞,使物料内各部分在同一瞬间获得热量而升温。 微波加热具有选择性和即时性,加热效率高、节约能源,穿透性好等特点。但是由于被加工食品的表面温度低,不足以在表面产生褐变反应,不能在食品表面产生人们所希望的发色。此外,微波加热所需要时间极短,l-2min误差就可能导致意想不到的后果,使食品加工过度,因而对于加工过程的参数设定特别重要。

1.2微波杀菌的机理及特点

微波杀菌机理主要包括热效应理论和非热效应理论。热效应理论认为微波具有高频特性,当它穿透介质时,水、蛋白质、核酸等极性分子受交变电场的作用而取向运动,相互摩擦产生热量,从而导致温度升高,使微生物的蛋白质、核酸分子改性或失活,从而杀灭微生物。非热效应理论主要有细胞膜离子通道模型和蛋白质变性模型。前者认为微波对细菌的生物反应是微波电场改变细胞膜断面的电子分布,影响细胞膜周围电子和离子浓度,从而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能,细菌因此不能正常代谢,细菌结构功能紊乱,生长发育受到抑制而死去。后者认为,微生物中的蛋白质、核酸物质和水等极性分子在高频率、强电场的微波场中随着微波极性的改变而引起蛋白质分子团的旋转或振动,使其蛋白质分子变性,从而达到杀菌目的。

微波杀菌的特点:微波杀菌是微波的热效应和生物效应的共同结果,且后者为细菌致死的主导因素,打破了常规加热杀菌以热力为惟一主宰力量的格局。

2、微波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现在微波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主要是利用其热效应和非热效应。在食品微波解冻,微波干燥,微波杀菌,微波焙烤,微波膨化,微波灭酶保鲜等方面的研究都有了一定的进展。

2.1微波干燥

微波干燥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60年代国外才开始大量应用。由于微波干燥的独特优点使其发展很快,微波对水有选择加热的特点,使得粮食、油料作物、茶叶、蚕茧、木材、纸张及烟草等含水物质均可用微波进行干燥。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外微波干燥应用还在继续扩大。而我国微波干燥技术的应用始20世纪70年代初期,到目前已应用于轻工、化工和农产品加工等方面,是一项很有发展前途的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微波加热设备方面已经完全能够国产化,磁控管的寿命和质量也大大提高,整机生产技术已经过关,并能向国外出口。昆明理工大学课题研究组对微波—热风干制鲜姜工艺进行研究,将小功率磁控管沿一隧道式管道多点分布,传送带的载料段由管中穿过,在进料端设抽风装置,出料端设加热鼓风装置,设计制造的微波—热风干燥装置。该装置不仅可用于鲜姜干制,还能用于三七、葱、香菜、鲜笋等其他果蔬的干制加工。国外微波加热技术已有很大发展,德国利恒公司生产的履带式连续加热微波炉,可控制履带的速度和方向,微波发射功率大小,可按不同物体的不同要求组合加热的时间和温度。工业微波设备已有真空干燥、冷冻干燥、消毒灭菌、焙烤、热烫等很多种类型 农产品加工间歇式的微波干燥设备,已成功地应用于土豆片、面条、调味品、小食品、海产品、蔬菜、果粉、蛋黄粉、人参、金银花、肉干、肉脯、菇类、茶叶等品种的干燥。

微波干燥具有加热时间短、加热均匀、易控制、设备占地少、效率高、卫生环保、能最大限度的保持食品的原有营养和外形微波干燥技术发展较快,现在有微波常压干燥、微波真空干燥、微波冷冻干燥等设备。土豆片、通心粉等食品都已经有完备的微波常压干燥机器。近年来微波真空干燥技术在法国、日本、美国已经推广到工业化生产。美国加州大学与某公司合作,使用微波真空干燥无籽葡萄干,保持了葡萄原有的形状和颜色,避免了过去的传统工艺产品颜色、形状、风味和营养成分变化的缺点,产品质量大大提高。法国国际微波公司制造的微波真空干燥机加工速溶桔粉,产品不仅保有原有的色香味,其维生素的保留也远远

[]高于喷雾干燥3。微波冷冻干燥能满足抗生素、血浆、药物等需要进行干燥而不能破坏其

中的蛋白质的特性和生理活性,因而在医学上得以应用。

微波具有磁场效应和热效应的共同作用,对物料的干燥效果不仅是失水,还会有其它的一些其它增强物料性能的作用,如在茶叶的处理中,韩国、日本用微波蒸热,制成的绿茶氨

[]基酸、维生素C含量都有所增加。4

2.2微波膨化

微波膨化是利用微波的加热特性,微波加热时,物料的排湿和热量迁移方向、传热方向、蒸汽压迁移方向都一致,即是由物料内部指向表面。由于这样的特性有利于物料内部蒸汽的产生和积累,微波加热速度快,物料内部气体温度急剧上升,很快物料升温内部蒸汽的形成速率高于蒸汽的迁移速率,物料出现蒸汽压梯度,当压力超过纤维组织结构强度的承受能力,

[]就能通过这种压力使物料膨化。5

微波膨化食品加工应用有:淀粉膨化食品加工、蛋白质食品膨化加工和瓜果蔬菜类物料

[6]的膨化。 微波膨化产品可以克服传统膨化产品的油炸加工含油量高的缺点,能完整的保存原有的各种营养成分,将是膨化食品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目前国内外已经有了用微波膨化果蔬脆片的规模化生产设备,在国外也有了用真空微波膨化土豆条的规模化生产性的实验样机,但是还没有进入实际的大规模生产状态。我国也正开发适用于大豆或蚕豆、豌豆的酥化的规模化生产的实验样机,进行微波膨化中水分对大豆蛋白质物料的影响研究。目前的真空微波膨化食品技术方兴未艾,但无疑是今后若干年相当“火”的技术,是食品经济新的增长点。

2.3微波灭菌

微波综合了电磁效应和热效应,阻断病菌与外界的“离子通道”,切断病菌与外界的物质交换,细胞受微波加热,细胞膜被击穿,细胞体液渗出,从而达到对微生物的灭活。食品中的微生物是食品变质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且有些微生物就是病菌或病原体,对人体的健康有害。随着现代人们对健康的越加重视,食品的卫生灭菌备受关注。我国一些老字号的食品加工厂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仍然采用老式土办法加工食品,其加工产品的含菌量严重超标,严重影响到了企业的声誉,甚至导致破产。微波灭菌有速度快,适用范围广的特点。对肉制品、蛋制品、鱼、蔬菜水果、乳制品、豆制品、谷类等都有杀菌效果。另外对沙门氏杆菌、

[]大肠杆菌、乳酸菌等都有杀伤作用,同样还可以使酵母、霉菌、霉菌孢子失活。7利用微波

杀菌对熟食品的保鲜上,吴永年等已经进行了几年研究,对盐水鸭、烧鸡、风鹅、酱制品、

[]烤鸭等试验总结了微波杀菌保鲜的作用优势8。

2.4微波萃取

萃取机理主要是利用微波辐射通过高频电磁波穿透萃取介质,到达物料内部维管束和腺胞系统,由于吸收微波能,细胞内部温度迅速上升,使其细胞内部压力超过细胞壁膨胀承受能力,细胞破裂,细胞内有效成分自由流出,在较低的温度条件下被萃取介质捕获并溶解。通过进一步过滤和分离,使获得萃取物料。另外,微波所产生的电磁波加速被萃取部分成分向萃取溶剂界面的扩散速率,缩短了萃取组分分子由物料内部扩散到萃取溶剂界面的时间,从而使萃取速率提高数倍,同时还降低了萃取温度,保证了萃取质量。

萃取原理也可描述成:由于微波的频率与分子转动的频率相关联,所以微波能是一种由离子迁移和偶极子转动引起分子运动的非离子化辐射能。当它作用于分子上时,促进分子的转动运动,分子若此时具有一定的极性,便在微波电磁场的作用下产生瞬间极化,并以25.4亿次/s的速度做极性变换运动,从而产生键的振动、撕裂和粒子之间的相互摩擦、碰撞,促使分子活性部分更好的接触和反应,同时迅速生成大量的热能,促使细胞破裂,使细胞液溢

【】流出来并扩散到溶剂中。9

传统的萃取方法主要用水或其它有机溶剂作为介质,提取速度慢,耗时长,污染大。微波萃取能克服所有传统工艺缺点,具有节时,高效,安全无污染,能耗低,易生产操作的优点。

微波分离技术可用于植物天然成分的提取和食品添加剂制备工艺中的提取单元操作。微波萃取技术在国外发展很快,已在许多方面得到应用,并申请了数项专利。利用微波提取天然色素的研究表明,在微波作用下,用水提取天然色素,比传统方法提取率高,节省时间、能耗小、安全,工艺易于控制,有利于工业化生产。此外,微波技术在促进酒类、发酵制品和巧克力的成熟和陈化、食品添加剂的合成、茶叶杀青、果品蔬菜热烫、食品的调温、解冻等方面也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萃取是食品、制药及化工生产中广泛采用的一种单元操作,广泛用于中草药、香料、保

[]健食品、功能食品、天然色素、茶饮料、果胶、高粘度壳聚糖等。9现在已有采用微波破壁

法从高山红景天根茎中提取红景天苷,采用微波技术从红豆杉中提取紫杉醇,利用微波在天

【11】【12】然药用活性成分提取,微波提取茶叶中的咖啡碱和茶多糖等应用研究。

2.5微波抑制活性酶

医疗研究中发现,微波可影响、干扰DNA正常的复制、转移、合成和修饰等活动,食

【】品研究中发现,食品中常见的酶对微波较为敏感。9微波加热速度快,加热均匀,使物料快

速升温,而且伴有磁场的作用,使酶能在短时间内失去活性。

【】国内已有一些研究,如微波辐射对甘蔗中多酚氧化酶活性抑制作用的研究12;微波抑

【】制腐乳中蛋白酶的活力,使腐乳的存储时间得到延长13,家禽饲料中蛋白酶活性抑制等。

2.6微波消解

微波消解制样技术是一种与现代仪器分析相匹配的高效样品预处理技术。最早是由美国提出,国内于1986年开始有微波制样技术报告出现。近年来发展研究较快,微波消解的应用研究层出不穷,高嵘等人利用微波消解ICP-AES法测定保健品中的微量元素大大提高了

【】工作效率,结果准确可靠15。另外在利用微波消解测量小麦、菜油、茶叶中的金属非金属

【】含量也有了成功研究16。国外已有专用设备生产。与常规方法相比,微波消解溶样时间短,

耗能低,耗用试剂少,污染少,尤其是防止了易挥发组分的损失。

3、结束语

微波技术作为一种现代高新技术在食品中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微波技术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食品工业的发展,尤其对于产品价值高,质量要求严,热传导率低,用传统工艺难以解决的物料,微波干燥和杀菌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我国食品工业中有许多从事微波技术研究和应用的科研、生产单位,每年都有新技术、新工艺投入使用。微波技术在不断完善自身技术与设备的同时,应该与其他干燥技术,如热风干燥、真空干燥、冷冻干燥、远红外线干燥等技术相结合,向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人们更加关注节能、有效的食品高新技术,微波技术在食品工业上的应用是科学发展与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然产物,目前在国内外已发展成为一项极有前途的新技术。通过微波工业与食品工业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进一步完善微波食品加工理论,开发新型微波加工设备,建立微波食品加工工艺,微波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将日趋深入与广泛。食品加工的生产效率、工艺水平和食品质量与安全性将会得到进一步提高。因此,微波技术以其独特的加热特点,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前景将十分广阔。

参考文献

1.孟宇竹;陈锦屏;卢大新.膨化技术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期刊论文].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6(10).

2.王娟;王以强;任石苟.微波干燥技术在果蔬干制中的应用[期刊论文].食品工程 2006(02).

3.张静,等.几种食品干燥新技术的进展与应用[J].包装与食品机械,2003,21(1):29~32.

4.刘新,等.微波加热在茶叶中的应用[J].食品科学,2002,23(10):72~75.

5.王绍林.微波食品工程[M].北京:机械工程出版社,1994.97~105.

6.李清明,等.食品微波膨化技术研究进展[J].包装与食品机械,2003,21(4):13~16.

7.高福成,等.微波食品[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24(6).

8.吴永年,等.低温肉禽制品微波杀菌综合保鲜技术的理论与实践[J].肉内研究,2003,(1):38~40.

9.崔政伟.微波技术在食品工程中的新应用展望[J].包装与食品机械,2003,21(4):1~4.

10.陈业高,等.微波辐射在天然药用活性成分提取分离中的应用[J].微波学报,2003,19(2):85~89.

11.汪兴平,等.微波对茶叶主要活性成分咖啡碱、茶多糖结构的影响研究[J].食品科学,2003,24(3):44~46.

12.刘慧霞,等.微波辐射对甘蔗氧化酶活性抑制作用的研究[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1,27(9):7~10.

13.许秋芳,等.微波技术在腐乳生产中的应用[J].广州食品工业科技,2001, 17(2):40~42.

14.K.E.贾维斯,等.电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手册[M].北京:原子能出版社,1997.140~151.

15.高嵘,等.微波消解ICP- AES法测定保健品中的微量元素[J].沈阳医学院学报,2002,4(3):171~172.

16.傅明,等.微波消解ICP- AES法测定茶叶中铅、砷、铜、铁、硒等12种元素的含量[J].食品科学,2001,22(11):76~78.

微波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世界食品工业对卫生标准的日益严格,绿色食品加工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的青睐.微波技术是近年来食品加工工程中的先进应用技术.本文对微波干燥、微波萃取、微波膨化等技术的加工机理、工艺特点、发展应用现状进行了描述.并对未来微波发展前景做出预测。

关键词:微波;食品加工;加工原理。

微波是由称为磁控管的微波产生器产生出来的高频波段的电磁波,具有电磁波所有的波动特性(如反射、透射、干涉和衍射)。微波是一种频率为300MHz—300GHz、波长0.0001—lm的高频电磁波,目前国内外常用的微波加热专用频率为9l5MHz和2450MHz。微波能技术作为应用科学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进行微波技术的研究

【】与开发,目前在冶金、化工、食品加工等领域已被广泛应用1。

微波食品工业在起步时应用、开发速度缓慢,直到1986年才有工业微波设备用于食品

【】调温、预煮熏肉、家禽、肉饼加工、面条、快餐和果蔬的干燥与面包和酸奶的消毒2。近

十几年来,微波食品工业发展较快,全世界微波食品加工设备增长迅速,专用的工业微波设备已有真空干燥、冷冻干燥、消毒灭菌、焙烤、热烫等多种类型。

1、微波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利用原理及特点

1.1微波加热的原理及特点

食品加工主要是利用了微波的热效应。微波透人物料内,与物料的极性分子相互作用,使其极性取向随着外电磁场的变化而变化,致使分子急剧摩擦、碰撞,使物料内各部分在同一瞬间获得热量而升温。这种具有使物体整体成为热源的加热方式称为微波加热。

微波加热是通过微波透入物料内,与物料的极性分子相互作用,使其极性取向随着外电磁场的变化而变化,致使分子急剧摩擦、碰撞,使物料内各部分在同一瞬间获得热量而升温。 微波加热具有选择性和即时性,加热效率高、节约能源,穿透性好等特点。但是由于被加工食品的表面温度低,不足以在表面产生褐变反应,不能在食品表面产生人们所希望的发色。此外,微波加热所需要时间极短,l-2min误差就可能导致意想不到的后果,使食品加工过度,因而对于加工过程的参数设定特别重要。

1.2微波杀菌的机理及特点

微波杀菌机理主要包括热效应理论和非热效应理论。热效应理论认为微波具有高频特性,当它穿透介质时,水、蛋白质、核酸等极性分子受交变电场的作用而取向运动,相互摩擦产生热量,从而导致温度升高,使微生物的蛋白质、核酸分子改性或失活,从而杀灭微生物。非热效应理论主要有细胞膜离子通道模型和蛋白质变性模型。前者认为微波对细菌的生物反应是微波电场改变细胞膜断面的电子分布,影响细胞膜周围电子和离子浓度,从而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能,细菌因此不能正常代谢,细菌结构功能紊乱,生长发育受到抑制而死去。后者认为,微生物中的蛋白质、核酸物质和水等极性分子在高频率、强电场的微波场中随着微波极性的改变而引起蛋白质分子团的旋转或振动,使其蛋白质分子变性,从而达到杀菌目的。

微波杀菌的特点:微波杀菌是微波的热效应和生物效应的共同结果,且后者为细菌致死的主导因素,打破了常规加热杀菌以热力为惟一主宰力量的格局。

2、微波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现在微波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主要是利用其热效应和非热效应。在食品微波解冻,微波干燥,微波杀菌,微波焙烤,微波膨化,微波灭酶保鲜等方面的研究都有了一定的进展。

2.1微波干燥

微波干燥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60年代国外才开始大量应用。由于微波干燥的独特优点使其发展很快,微波对水有选择加热的特点,使得粮食、油料作物、茶叶、蚕茧、木材、纸张及烟草等含水物质均可用微波进行干燥。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外微波干燥应用还在继续扩大。而我国微波干燥技术的应用始20世纪70年代初期,到目前已应用于轻工、化工和农产品加工等方面,是一项很有发展前途的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微波加热设备方面已经完全能够国产化,磁控管的寿命和质量也大大提高,整机生产技术已经过关,并能向国外出口。昆明理工大学课题研究组对微波—热风干制鲜姜工艺进行研究,将小功率磁控管沿一隧道式管道多点分布,传送带的载料段由管中穿过,在进料端设抽风装置,出料端设加热鼓风装置,设计制造的微波—热风干燥装置。该装置不仅可用于鲜姜干制,还能用于三七、葱、香菜、鲜笋等其他果蔬的干制加工。国外微波加热技术已有很大发展,德国利恒公司生产的履带式连续加热微波炉,可控制履带的速度和方向,微波发射功率大小,可按不同物体的不同要求组合加热的时间和温度。工业微波设备已有真空干燥、冷冻干燥、消毒灭菌、焙烤、热烫等很多种类型 农产品加工间歇式的微波干燥设备,已成功地应用于土豆片、面条、调味品、小食品、海产品、蔬菜、果粉、蛋黄粉、人参、金银花、肉干、肉脯、菇类、茶叶等品种的干燥。

微波干燥具有加热时间短、加热均匀、易控制、设备占地少、效率高、卫生环保、能最大限度的保持食品的原有营养和外形微波干燥技术发展较快,现在有微波常压干燥、微波真空干燥、微波冷冻干燥等设备。土豆片、通心粉等食品都已经有完备的微波常压干燥机器。近年来微波真空干燥技术在法国、日本、美国已经推广到工业化生产。美国加州大学与某公司合作,使用微波真空干燥无籽葡萄干,保持了葡萄原有的形状和颜色,避免了过去的传统工艺产品颜色、形状、风味和营养成分变化的缺点,产品质量大大提高。法国国际微波公司制造的微波真空干燥机加工速溶桔粉,产品不仅保有原有的色香味,其维生素的保留也远远

[]高于喷雾干燥3。微波冷冻干燥能满足抗生素、血浆、药物等需要进行干燥而不能破坏其

中的蛋白质的特性和生理活性,因而在医学上得以应用。

微波具有磁场效应和热效应的共同作用,对物料的干燥效果不仅是失水,还会有其它的一些其它增强物料性能的作用,如在茶叶的处理中,韩国、日本用微波蒸热,制成的绿茶氨

[]基酸、维生素C含量都有所增加。4

2.2微波膨化

微波膨化是利用微波的加热特性,微波加热时,物料的排湿和热量迁移方向、传热方向、蒸汽压迁移方向都一致,即是由物料内部指向表面。由于这样的特性有利于物料内部蒸汽的产生和积累,微波加热速度快,物料内部气体温度急剧上升,很快物料升温内部蒸汽的形成速率高于蒸汽的迁移速率,物料出现蒸汽压梯度,当压力超过纤维组织结构强度的承受能力,

[]就能通过这种压力使物料膨化。5

微波膨化食品加工应用有:淀粉膨化食品加工、蛋白质食品膨化加工和瓜果蔬菜类物料

[6]的膨化。 微波膨化产品可以克服传统膨化产品的油炸加工含油量高的缺点,能完整的保存原有的各种营养成分,将是膨化食品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目前国内外已经有了用微波膨化果蔬脆片的规模化生产设备,在国外也有了用真空微波膨化土豆条的规模化生产性的实验样机,但是还没有进入实际的大规模生产状态。我国也正开发适用于大豆或蚕豆、豌豆的酥化的规模化生产的实验样机,进行微波膨化中水分对大豆蛋白质物料的影响研究。目前的真空微波膨化食品技术方兴未艾,但无疑是今后若干年相当“火”的技术,是食品经济新的增长点。

2.3微波灭菌

微波综合了电磁效应和热效应,阻断病菌与外界的“离子通道”,切断病菌与外界的物质交换,细胞受微波加热,细胞膜被击穿,细胞体液渗出,从而达到对微生物的灭活。食品中的微生物是食品变质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且有些微生物就是病菌或病原体,对人体的健康有害。随着现代人们对健康的越加重视,食品的卫生灭菌备受关注。我国一些老字号的食品加工厂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仍然采用老式土办法加工食品,其加工产品的含菌量严重超标,严重影响到了企业的声誉,甚至导致破产。微波灭菌有速度快,适用范围广的特点。对肉制品、蛋制品、鱼、蔬菜水果、乳制品、豆制品、谷类等都有杀菌效果。另外对沙门氏杆菌、

[]大肠杆菌、乳酸菌等都有杀伤作用,同样还可以使酵母、霉菌、霉菌孢子失活。7利用微波

杀菌对熟食品的保鲜上,吴永年等已经进行了几年研究,对盐水鸭、烧鸡、风鹅、酱制品、

[]烤鸭等试验总结了微波杀菌保鲜的作用优势8。

2.4微波萃取

萃取机理主要是利用微波辐射通过高频电磁波穿透萃取介质,到达物料内部维管束和腺胞系统,由于吸收微波能,细胞内部温度迅速上升,使其细胞内部压力超过细胞壁膨胀承受能力,细胞破裂,细胞内有效成分自由流出,在较低的温度条件下被萃取介质捕获并溶解。通过进一步过滤和分离,使获得萃取物料。另外,微波所产生的电磁波加速被萃取部分成分向萃取溶剂界面的扩散速率,缩短了萃取组分分子由物料内部扩散到萃取溶剂界面的时间,从而使萃取速率提高数倍,同时还降低了萃取温度,保证了萃取质量。

萃取原理也可描述成:由于微波的频率与分子转动的频率相关联,所以微波能是一种由离子迁移和偶极子转动引起分子运动的非离子化辐射能。当它作用于分子上时,促进分子的转动运动,分子若此时具有一定的极性,便在微波电磁场的作用下产生瞬间极化,并以25.4亿次/s的速度做极性变换运动,从而产生键的振动、撕裂和粒子之间的相互摩擦、碰撞,促使分子活性部分更好的接触和反应,同时迅速生成大量的热能,促使细胞破裂,使细胞液溢

【】流出来并扩散到溶剂中。9

传统的萃取方法主要用水或其它有机溶剂作为介质,提取速度慢,耗时长,污染大。微波萃取能克服所有传统工艺缺点,具有节时,高效,安全无污染,能耗低,易生产操作的优点。

微波分离技术可用于植物天然成分的提取和食品添加剂制备工艺中的提取单元操作。微波萃取技术在国外发展很快,已在许多方面得到应用,并申请了数项专利。利用微波提取天然色素的研究表明,在微波作用下,用水提取天然色素,比传统方法提取率高,节省时间、能耗小、安全,工艺易于控制,有利于工业化生产。此外,微波技术在促进酒类、发酵制品和巧克力的成熟和陈化、食品添加剂的合成、茶叶杀青、果品蔬菜热烫、食品的调温、解冻等方面也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萃取是食品、制药及化工生产中广泛采用的一种单元操作,广泛用于中草药、香料、保

[]健食品、功能食品、天然色素、茶饮料、果胶、高粘度壳聚糖等。9现在已有采用微波破壁

法从高山红景天根茎中提取红景天苷,采用微波技术从红豆杉中提取紫杉醇,利用微波在天

【11】【12】然药用活性成分提取,微波提取茶叶中的咖啡碱和茶多糖等应用研究。

2.5微波抑制活性酶

医疗研究中发现,微波可影响、干扰DNA正常的复制、转移、合成和修饰等活动,食

【】品研究中发现,食品中常见的酶对微波较为敏感。9微波加热速度快,加热均匀,使物料快

速升温,而且伴有磁场的作用,使酶能在短时间内失去活性。

【】国内已有一些研究,如微波辐射对甘蔗中多酚氧化酶活性抑制作用的研究12;微波抑

【】制腐乳中蛋白酶的活力,使腐乳的存储时间得到延长13,家禽饲料中蛋白酶活性抑制等。

2.6微波消解

微波消解制样技术是一种与现代仪器分析相匹配的高效样品预处理技术。最早是由美国提出,国内于1986年开始有微波制样技术报告出现。近年来发展研究较快,微波消解的应用研究层出不穷,高嵘等人利用微波消解ICP-AES法测定保健品中的微量元素大大提高了

【】工作效率,结果准确可靠15。另外在利用微波消解测量小麦、菜油、茶叶中的金属非金属

【】含量也有了成功研究16。国外已有专用设备生产。与常规方法相比,微波消解溶样时间短,

耗能低,耗用试剂少,污染少,尤其是防止了易挥发组分的损失。

3、结束语

微波技术作为一种现代高新技术在食品中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微波技术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食品工业的发展,尤其对于产品价值高,质量要求严,热传导率低,用传统工艺难以解决的物料,微波干燥和杀菌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我国食品工业中有许多从事微波技术研究和应用的科研、生产单位,每年都有新技术、新工艺投入使用。微波技术在不断完善自身技术与设备的同时,应该与其他干燥技术,如热风干燥、真空干燥、冷冻干燥、远红外线干燥等技术相结合,向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人们更加关注节能、有效的食品高新技术,微波技术在食品工业上的应用是科学发展与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然产物,目前在国内外已发展成为一项极有前途的新技术。通过微波工业与食品工业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进一步完善微波食品加工理论,开发新型微波加工设备,建立微波食品加工工艺,微波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将日趋深入与广泛。食品加工的生产效率、工艺水平和食品质量与安全性将会得到进一步提高。因此,微波技术以其独特的加热特点,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前景将十分广阔。

参考文献

1.孟宇竹;陈锦屏;卢大新.膨化技术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期刊论文].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6(10).

2.王娟;王以强;任石苟.微波干燥技术在果蔬干制中的应用[期刊论文].食品工程 2006(02).

3.张静,等.几种食品干燥新技术的进展与应用[J].包装与食品机械,2003,21(1):29~32.

4.刘新,等.微波加热在茶叶中的应用[J].食品科学,2002,23(10):72~75.

5.王绍林.微波食品工程[M].北京:机械工程出版社,1994.97~105.

6.李清明,等.食品微波膨化技术研究进展[J].包装与食品机械,2003,21(4):13~16.

7.高福成,等.微波食品[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24(6).

8.吴永年,等.低温肉禽制品微波杀菌综合保鲜技术的理论与实践[J].肉内研究,2003,(1):38~40.

9.崔政伟.微波技术在食品工程中的新应用展望[J].包装与食品机械,2003,21(4):1~4.

10.陈业高,等.微波辐射在天然药用活性成分提取分离中的应用[J].微波学报,2003,19(2):85~89.

11.汪兴平,等.微波对茶叶主要活性成分咖啡碱、茶多糖结构的影响研究[J].食品科学,2003,24(3):44~46.

12.刘慧霞,等.微波辐射对甘蔗氧化酶活性抑制作用的研究[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1,27(9):7~10.

13.许秋芳,等.微波技术在腐乳生产中的应用[J].广州食品工业科技,2001, 17(2):40~42.

14.K.E.贾维斯,等.电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手册[M].北京:原子能出版社,1997.140~151.

15.高嵘,等.微波消解ICP- AES法测定保健品中的微量元素[J].沈阳医学院学报,2002,4(3):171~172.

16.傅明,等.微波消解ICP- AES法测定茶叶中铅、砷、铜、铁、硒等12种元素的含量[J].食品科学,2001,22(11):76~78.


相关内容

  • 微波真空干燥膨化苹果脆片的研究
  • 2oo6年8月农业机械学报第37卷第8期 微波真空干燥膨化苹果脆片的研究* 韩清华李树君马季威赵东林 [摘要]研究了一种微波真空干燥膨化果蔬脆片的加工方法.对微波功率.压力.物料厚度.预处理后苹果片 初始含水率与其干燥特性.膨化率的关系进行了试验,得出了较佳的工艺参数,在微波功率为12.ow/g.压 ...

  • 食品加工专业毕业论文
  • 毕 业 论 文 题 目食品加工新技术在食品中的应用 学 号 班 级 专 业食品加工技术 系 别 作者姓名完成时间指导教师 职 称 食品加工新技术在食品中的应用 摘 要 跨入新世纪,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应用于食品加工领域.食品加工业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这与新的技术革命密切相关.本文介绍了在食品加 ...

  • 微波消解预处理测定水和废水中总磷
  • 第14卷第3期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2年6月 微波消解预处理测定水和废水中总磷 张效苏,田文,邱争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标准样品研究所,北京100029) 摘要:提出一种用微波消解技术作为测定水和废水中总磷的预处理方法,这种消解方法只需lOmin即可,比用常规的高温高压消解法节省二分之一时间.用这 ...

  • 微波方向毕业论文
  • 目 录 1 引言 .......................................................... 2 2 滤波器的的发展简况 ............................................ 2 3 滤波器的分类 ............ ...

  • 畜产品加工论文
  • 畜产品加工论文 题目:冷冻肉解冻方法探索 学号:姓名:班级 : 畜牧兽医09-1班 二○一一 年 六 月 十六日 摘要:冷冻肉是各类肉制品生产的主要原料.原料肉的品质对于肉制品的加工品质(保水性.解冻汁液流失.蒸煮损失等)有重要影响,是食品加工企业应该重点控制的对象.当前我国冷冻肉品生产中存在的主要 ...

  • 磁性高分子综述
  • 磁性高分子 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常州 213164) 摘要:从磁性高分子材料的分类,特点,应用等方面对磁性高分子进行简单的介绍,其中包括对磁性高分子微球认识,对磁性塑料.磁性橡胶的简单认识以及对磁性高分子在未来的发展前景有简单的介绍,从而进一步了解磁性高分子. 关键词:功能高分子 磁性高分子 1基 ...

  • 聚丙烯酸钠,化工课程设计-
  • 目录 目录 摘要„„„„„„„„„„„„„„„„„„„„„„„„„„„„„„„„I Abstract „„„„„„„„„„„„„„„„„„„„„„„„„„„„„„II 第一章 绪论„„„„„„„„„„„„„„„„„„„„„„„„„„„„1 1.1 聚丙烯酸钠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

  • 微波炉与有机化学的关系小论文
  • 家用微波炉与有机合化学的关系 姓名: 温瑶瑶 广东药学院 公共卫生学院 卫生检验10 学号:1002503148 1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微波.家用微波炉.家用微波炉与有机化学以及微波与时俱进发展中的优缺点和努力前景.了解并能够掌握微波的一些应用知识有利于我们专业以及今后的学习. 关键词:微波.家用 ...

  • 文献综述 本科毕业论文(食品)
  • 题 献 综 述 苹果渣中提取纯化多酚的研究进展 文 目: 苹果渣中提取纯化多酚的研究进展 摘要: 苹果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 位列我国四大水果之首.近年来, 随着我国苹果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 苹果产量逐年增加, 苹果加工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由于苹果中含有的生物活性物质 --苹果多酚, 具有很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