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的前提基本前提

统一的前提基本前提:经济的发展和工业革命高潮的到来。

 德国社会的整个经济结构和阶级力量配置都发生了决定性的变化。资产阶级在经济上超越容克。容克阶级分化日益显著和加快。

 经济前提;

 关税同盟扩大成为国内时常,小德意志地区德经济同普鲁士逐渐“一体化”。  关税同盟——“德意志统一的结婚绶带”

 到60年代,小德意志地区经济基本同普鲁士“一体化”,形成了共同德经济生活和共同文化,民族最终形成并得到巩固

 关税同盟

 德国统一前以普鲁士为首的各邦国为扫除相互之间的贸易障碍而结成的同盟。于1834年正式开始。

 在普鲁士带动下,北德6个邦国于1826年成立关税同盟,参加同盟的各邦国之间的关税取消了。1827年,南德两个大邦国巴伐利亚和符腾堡组成南德关税同盟,后来其他一些南德邦国也参加进来。

 1828年,汉诺威、萨克森、图林根各邦国和汉萨城市组成了对抗普鲁士的中德关税同盟。但在普鲁士的压力下,它于1831年瓦解了。

 1833年,由普鲁士领导的德意志关税同盟组成,参加的各邦国订立了为期 8年的关税协定,协定自1834年1月1日起生效。以后每逢协定到期即再行延长。

 开始时,这一同盟联合了北德18个邦国,1835年巴登公国、拿骚公国和美因河畔法兰克福加入后,领土共计 8.2万平方英里(超过当时德国领土 2/3),人口2500万人。只有汉诺威等一部分邦国未加入同盟。

 主要内容

 废除内地关税,同盟各邦国之间的贸易免税;对国外贸易统一关税制度和税率。  关税同盟以普鲁士1818年的税法为蓝本制订关税政策。参加同盟的各邦国之间从1834年起废除全部关税。

 在对外贸易方面,倾向自由贸易,但对从英国进口的棉织品和呢绒等则课征保护性关税

 关税同盟还致力于统一货币、度量衡制度和商业法规。各邦国于1838年和1857年签订一些专门协定,开始统一货币和度量衡,1868年又法令规定自1872年1月1日起在德国采用米突制,在1847年协定基础上统一了票据章程,1857~1861年间又制定了在1869年付诸实施的共同商业章程。

 1837~1844年间,关税同盟先后与荷兰、希腊、土耳其、英国和比利时签订了商业协定,同盟的国际地位很快得到巩固

 作用

德意志关税同盟把德国境内大部分邦国结成了一个紧密的贸易和经济区域。关税同盟的建立是德国走向经济和政治统一的重要步骤,它也促进了19世纪德国产业革命的发展。 1871宪法

 内容:新帝国由22个邦和3个自由市组成,阿尔萨斯和洛林作为皇帝的直辖领地。  首脑为德意志皇帝,由普鲁士国王担任,由他的家族世袭;皇帝任免宰相和其他行

政官员。为武装力量的最高统帅,赋予召集两个立法机构开会或解散的权力。法律由皇帝签署并颁布。

 宰相由普鲁士首相兼任,只对皇帝负责。

 立法由两院制议会构成。联邦议会代表各邦,议会主席由宰相兼任;帝国议会由25

岁以上成年男子普选产生,议员任期五年、

 联邦议会对立法和政策具有决定权;帝国议会权力有限。

特点

1、 德意志帝国实行联邦制,中央权力极大,各邦有一些民政自治权。

2、实行君主立宪制,但是保留了浓厚封建残余与军国主义传统,是一种不彻底和不完善的资产阶级代议制。

3、皇帝拥有官吏任免权、立法权、军权、外交权及对议会的控制权。

4、首相对皇帝负责,而不是对议会负责;议会没有实权,唯一对政府起压力作用的就是批准预算。

2、 评价

 1、积极性:①宪法的颁布巩固了国家统一,将革命成果用法律的形式巩固下来。②

宪法的颁布使德意志帝国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标志着德国迈入资本主义时期,是德国社会的一大进步。③在帝国政府的保护下,有利于德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并使德国跻身世界强国之列。④宪法的颁布对欧亚一些国家的宪法,特别是日本帝国宪法有很大影响。

2、局限性:①保留了很多封建专制主义残余,皇帝拥有极大的权力,议会无实权,广大民众并未获得多少实际的政治权利。②保留了普鲁士的军国主义传统,最终导致德国引起两次世界大战,给世界人民带来深重灾难。③阻碍了民主政治改革的彻底完成。

 文化斗争

 1871~1887年德意志帝国俾斯麦政府与天主教会 及其代表中央党的斗争。

 187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后,德国天主教会和南部、西南部小邦的反普鲁士势力,

不满信奉新教的普鲁士在德意志帝国中的统治地位,要求享有更多权利。教皇庇护九世也以维护“民主”的姿态出面攻击新教、自由主义和世俗主义。

 俾斯麦为巩固自己的权力,在容克的支持下,决定将天主教会置于国家管理之下。  颁布了一系列反教权主义的法律,其中:1871年的《布道规章》禁止教士利用讲坛

发表政治观点;1872年的《学校监督法》和《耶稣会士法》使全部教会学校接受国家监督,并将耶稣会士赶出德国;1874年的《平民结婚法》规定全国一律采用世俗结婚仪式;1875年又宣布解散所有教团。

 1873年普鲁士邦公布的《五月法律》规定,只有本邦的、经过德国大学学习并通过

考试的人才有资格取得教职;所有教会教育机构处于国家监督之下;教会权力受王家法院的监督

 俾斯麦的措施被渲染为所谓文化斗争,但这些法律并没有摧毁天主教会和中央党的

力量,也没有能够使天主教会服从政府、帝国政权。

 随着德国工人运动的发展,俾斯麦同天主教会妥协,1876 年起停止颁布反教权主义

法律。

 至1887年帝国已废除和放宽大部分反天主教的立法,转而与天主教会共同镇压工人

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

 大陆政策

 19世纪70、80年代俾斯麦推行的外交政策。

 该政策确定统一后德国的主要活动舞台不是海外而是欧洲大陆,其重点是削弱和孤

立法国,阻止其他大国结盟。

 普法战争后期,俄国几度扬言干涉,并与英国协商共同行动,构成对德国的最大威

胁。在这一背景下,俾斯麦力图拉拢俄国,阻止法俄接近,以孤立法国;

 联合奥匈帝国,抑制俄国在欧洲的扩张;

 拉拢英国;加剧英俄对抗。

 1873年俾斯麦促成缔结俄、奥、德三皇同盟。

 1879年德奥缔结军事同盟,1882年意大利加入后,针对俄法组成三国同盟。

 此后同俄国关系紧张,80年代后期几启战端。1887年缔结德俄再保险条约,以使德

国避免两面作战。

 对于英国,俾斯麦设法避免冲突,1878年柏林会议上,俾斯麦实际支持英国,阻止

俄国取得黑海制海权。

 80年代末随着德国帝国主义的兴起,德俄矛盾、德英矛盾加深,大陆政策破产,俾

斯麦被迫辞职。

 1890年后,大陆政策让位于威廉二世的世界政策。

 泛日耳曼主义

 1891年,德国成立了“泛德意志协会”,泛日耳曼同盟对德国军国主义政治思想体系

的形成起了很大的作用。

 它受着有势力的政治家、金融家、容克地主与军阀的领导和资助,该同盟是为了在

国内外促进德国民族利益而建立的。

 主张:(1)在国内唤起祖国意识,反对一切与民族发展相违反的倾向。(2)培养并

支持在各国的德国人为保卫本国特点而斗争的这种德国民族而努力,保护并支持他们要为此目的而把地球上一切德国人团结起来而努力。(3)促进在欧洲和海外坚决推行符合德国利益的政策,特别是要推行德国殖民运动使其达成实际结果。

 它的主要意图是夺取广大的殖民地,扩张德国。如果说俾斯麦时,德国的军国主义

和沙文主义是针对法国来说,那么,泛德意志同盟的矛头已经指向了欧洲的强国。  世界政策

 19世纪90年代后期起德意志帝国的外交政策。

 政策的主要舞台已由欧洲大陆扩大到世界各地,具有强烈的扩张与争霸世界的性质。  制订和推行世界政策的代表人物是德皇威廉二世、帝国宰相B.H.M.K.von比洛和海

军上将A.von蒂尔皮茨。

 世界政策的主要目标是东亚、非洲和中东。

 德国在这一政策指导下,于1897年强占中国的胶州湾;在非洲支持南非布尔人共和

国,同英国争夺南非势力范围,在摩洛哥同法国展开争夺;

 在中东,力图独占土耳其,并通过巴格达铁路的建造,把势力一直伸延到波斯湾  通过1898~1921年的舰队法案,德国海军迅速发展成为英国海上霸权的最大威胁。  世界政策使英德矛盾变成帝国主义矛盾中的主要矛盾,并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

 韦伯

 社会学大师

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国的宗教:儒教与道教》以及《印度的宗教:印度

教与佛教的社会学》、《古犹太教》

 《政治作为一种职业》(Politik als Beruf)国家是一个“拥有合法使用暴力的垄断地位”

的实体 。叁种正式的政治支配和权威的形式:魅力型支配(家族和宗教)、传统权威(宗主、父权、封建制度)、以及官僚型支配(现代的法律和国家、官僚)

 经济史学与社会分层

 研究方法和研究的价值中立。

 克里米亚战争

参战国

俄国土耳其英国法国奥地利撒丁王国

导火索和进程;

 教会之争是克里米亚战争的导火线。耶路撒冷的基督教圣地问题。

 1852年8月,土耳其在法国政府压力下,允许天主教徒对圣地施行管辖权。

 尼古拉一世利用这一事件,借口土耳政府迫害东正教徒,要求土耳其素丹允许俄国

保护在土耳其境内的东正教徒,并以重兵压境,作为强权外交的后盾。

 土耳其政府拒绝了沙俄的无理要求。在英、法支持下,1853年10月4日,土耳其

遂对俄国宣战。

1853年11月18日俄土在土耳其的锡诺普(Sinop)军港大会战,俄军的胜利,使其控制了黑海局势,土耳其军队的陆战计划受到遏制

农奴制改革内容和影响

 关于农奴的人身解放。法令宣布了农民的人身自由。从此地主再也不能买卖或交换

农奴。地主不能禁止农民结婚,也不能干涉农民的家庭生活。农民得到了用自己的名字订立契约、从事商业和手工业、拥有动产和不动产、用自己的名字进行诉讼等权利。农民还取得了脱离农民地位,成为小市民或着商人的权利。

 在实际上,他们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公民权利。 《二月十九日法令》在农村保留了

许多封建残余,从而保证了地主对农民进行半奴隶制的剥削。农民在末同地主订立赎身契约之前,如要使用原先所使用的份地,仍需交纳氏役金或服劳役。农民在赎买份地之前,还负有"暂时义务"。只是到二十年之后(1881年12月28日)才又颁布一项法令,规定负有"暂时义务"的农民必须赎买份地,而当时这类农民已经多于百分之二十

 关于宅园地和份地及赎取办法。 法令基本上把欧俄部分各省的土地划分为黑土、非

黑土和草原三个地带,并且规定了每个地带份地的最高额和最低额。一般都在十二俄亩--二点七五俄亩之间(一俄亩等于十六点三五市亩)。份地在法律上仍然是地主的财产,农民只有永久使用权。地主利用法律中的这些规定,强行割去农民应得份地中最肥沃的部分。这种被地主强行割占的份地就是所谓的割地。它占改革前农民份地的百分之十八。在中央黑土地带现部地区和伏尔加河下游则达百分之二十到四

 改革以后,全俄平均每个农民得到了三点三俄亩份地。份地中最肥沃的部分以及改

革前归地主和农民公有的水塘,牧场和森林都被地主霸占去了。地主故意保存农民份地和地主土地之间的交错现象。地主的土地往往以长条的形式契入农民的份地中间而把农民的份地割裂成互不相联的碎块,从而迫使农民不得不出高价租种地主的这些契形土地,继续受地主的奴役和剥削。农民要得到自由、宅旁园地和份地,就必须向地主交付负卖金。当时,地主分人农民的全部份地大约 价值六亿五千万卢布,而农民必须交付的钱近九亿卢布。农民同地主订立赎地契约时,必须立刻付出赎金的百分之二十至二十五,其余的百分之七十五至百分之八十由国家暂时垫付给地主,农民在四十九年内分期本利偿还给国家。截至1905年革命,农民实际交纲的赎金超过了二十亿卢布。

 经过改革,地主霸占了大量的沃田,农民和到的份地不仅数量少了,而且质量坏了。

地主大约从农民手中夺取了三分之二的土地农民在得到人身自由和一块份地时要立即交付五分之一(20%--25%)的现金,这使农民一开始就负有重债,而地主却由此向农民勒索了大量的赎金,以此去经营资本主义工农业。赎金的四分之三到五分之四由国家暂时垫付(75%--80%),农民在四十九年分期加息还清,这就使农民长期遭受国家的高利贷剥削。

 关于改革后农民的管理组织。 为了加强对改革后农民的控制,政府把农民组织在田

有的农民村社中,实行连环保制度。

 由几个村社组成乡,村社和乡的公职人员由农民代表选出,负责监督农民完成各种

义务,而且直接隶属于地方行政机构,必须执行政府的一切法令。

 此外还特设了一个由地方贵族产生的调停吏,负责处理地主与农民之间的一切关系,

村社和乡的公职人员也必须完全听从调停吏的管辖。

 这样,从前受个别地主支配的农民,改革后在相当程度上处于地主贵族集体权力的

控制之下

 影响

 经过农奴制改革,从农奴制度的束缚下一共解放了男性农民二千一百二十多万人

(女性农民也同时获得解放,她们得不到土地,因此也不用付赎金),同时,他们也得到了一些土地和人身自由,生产积极性相对有所提高,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 农民之间的竞争,使一部分人上升为富民,另一部分破产成为自由雇佣工人。从而

为资本主义提供了自由劳动力。

 地主和沙皇政府以赎金的方式向农民勒索到巨额赎金,也为资本主义大机器生产提

供了资金。因此,这次改革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 俄国的社会和产力得到较快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逐渐占据统治地位。

 通过改革,沙皇专制制度的阶级基础也扩大了。沙皇专制政权逐渐转化为地主阶级

和资产阶级的联合政权。

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它是俄国由封建生产方式过渡

到资本主义方式的转折点。

 保留了浓厚的封建残余。沙皇专制制度仍然保留下来了,地主依然掌握着种种特权。

在相当一段时间里,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照旧存在,并继续受到地主阶级的剥削和奴役。

 另一方面,这次改革是地主阶级对于广大农民一次公开的、野蛮的掠夺。地主阶级

通过牺牲农民的办法壮大了自身的经济办量,农民与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并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

 从1861--1863年的两年之间,就发生了两千多次农民骚动,其中有四百多起发展成

为武装起义。

 改革以后,一些地区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依然存在,农民由于交纳赎金,照旧被束

缚在土地上,这就推迟了农民的分化,影响了资本主义国内市场的扩大,防碍了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 改革后保留下来的极端反动的沙皇专制制度,成为地主继续压迫农民的靠山;地主

阶级依旧掌握政权,资产阶级的利益得不到根本的保障。

 彻底推翻沙皇专制制度和地主土地所有制,就成为未来资产阶级革命的基本任务  民粹派

 俄国小资产阶级政治派别。自称是人民的精粹,故有民粹派之称。

 俄国1861年改革后,农民同地主和沙皇制度的矛盾愈益激化。一批代表农民利益

的平民知识分子,走上民主革命的道路,逐渐形成民粹派

 积极主张:①消灭沙皇专制制度和农奴制残余;②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把土地分

给农民;③在俄国实现社会主义。

 错误主张:① 民粹派否认俄国资本主义发菜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否认工人阶级发

展状大的可能性。认为在旧有的农村公社和小农经济条件下就可以实现社会主义。② 否认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和领导作用。认为只有知识分子领导下的农民才是革命的主力军。③ 否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认为历史是由个别杰出人物,

 即所谓"英雄"创造的,而人民群众只是跟在英雄人物屁股后面的"群之民"。 民粹派思想家分为 3个 主要流派:M.A.巴枯宁派主张立即发动农民暴动; P.L.拉夫罗夫派认为革命需要较长时间准备,坚持长期和平宣传的策略; P.N.特卡乔夫派主张由少数知识分子密谋夺权。 他们都把激进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同空想社会主义结合在一起,反对农奴制残余,

但否认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性,否认无产阶级的先进作用,认为知识分子领导的农民是革命的主要力量,视农民村社为社会主义的萌芽和基础。

 1873~1874年,民粹派发动了声势浩大的“到民间去”运动。

 他们穿着农民服装,深入到伏尔加河、顿河和第聂伯河流域的广大农村,号召农民

起来革命。

 由于当时俄国不具备革命条件,民粹派的宣传鼓动,除了在部分农民中产生了一定

影响外,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大多数农民没有跟他们一起革命。

 不久,由于沙皇政府的镇压,“到民间去”运动以失败告终。

 1876年在彼得堡成立的民粹派组织土地与自由社,提出了明确的斗争纲领,主张把

全部土地平分给农民,村社应有完全的自主权等。

 由于在斗争策略上的分歧,土地与自由社于1879年分裂为土地平分派和民意党  土地平分派坚持土地与自由社原有纲领继续开展活动。以A.I.热里雅鲍夫、A.D.米

哈伊洛夫等为首的民意党人,热衷于个人恐怖活动,并于1881年3月13日暗杀了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 19世纪80年代后,民粹派逐渐蜕化,民意党主张与沙皇制度妥协,成为代表富农

利益的自由主义民粹派。

 英日同盟

 1902年英国和日本为对抗俄国在远东的扩张而结成的军事同盟。

 1902年1月30日,英国外交大臣兰斯多恩侯爵(第五)H.C.K.佩蒂-菲茨莫里斯和日

本驻英大使林董签订了《英日同盟条约》。

 主要内容是:缔约国双方相互承认有权保护自己在中国和朝鲜的利益,如英国在中国

的、日本在中国和朝鲜的“特殊利益”遭到他国威胁,或因中朝内部发生“骚乱”而受到侵害,两国有权进行干预;缔约国一方为保护上述利益而与第三国作战时,另一方应严守中立;如缔约国一方遭到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进攻时,另一方应予以军事援助,共同作战。条约有效期为 5年。在秘密条款中还规定: 两国海军应配合行动,在远东海域保持优势。

 英、日同盟是针对俄国的军事攻守同盟,也是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工具。同盟订

立后,日本加紧扩军备战,发动了1904~1905年的日俄战争。1905年两国签订了第2个同盟条约,承认日本对朝鲜的“保护权”,重申在遭到任何第三国进攻时,应提供军事援助。1911年签订第3个同盟条约。1921年12月13日宣告失效。

 斯托雷平的改革

 有些官员认为,政府一手掌握全权,一手推行改革计划以争取明智派和温和派的支

持,才是击败革命党,巩固君主制统治的方法。

 他认为,一个得到众多的财产所有者积极支持的政府,就不会害怕那些空谈理论的

知识分子、阴谋家和流亡者,这也许是正确的。所以他赞许并扩大州自治局的权力,并使地主在其中管理地方事务。对于农民,他通过制定法律,扫除了自农奴解放以来的一切条条框框,允许农民出卖从"米尔"公社分得的那份土地,并离开他们的村庄,农民还享有土地私有权和购买公社或贵族财产的权利。

 斯托雷平的政策是成功的,从1907年到1916年,在一千六百万农户中,已有六百

二十万户按法律手续申请脱离了“米尔”。这种转向个人财产和独立经营的倾向并没有错。但斯托雷平的改革成果也不能言过其实,“米尔”还远远没有瓦解。大多数农民仍然生活在公社的旧制度中,享受公共权利并受公社的约束。

 斯托雷平未能长期坚持他的改革计划,因为沙皇只是勉强地支持他。集团不喜欢他

的越轨行为和西方化的倾向。社会革命党人自然大声疾呼地反对公社的瓦解。甚至在理论上赞成资本主义在俄国发展的马克思主义者,也担心斯托雷平的改革计划可能会平息农民的不满情绪。

 法国

 1814宪法

 宣布实行君主立宪制,承认《拿破仑法典》给予人民一定的政治自由。

 宪章赋于国主统率陆海军、宣布战争、缔结和约、任命一切高级官员(包括贵族院

议员)、执行法律和维持治安,并同议会一起拥有立法等大权。

 巴黎公社

 ① 巴黎无产阶级革命开创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新阶段。公社的建立是世界

历史上第一次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尝试。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演习,英勇的巴黎公社革命是把人类从阶级压迫中彻底解放出来的社会革命的曙光。

 ② 巴黎公社革命不仅是对法国资产阶级的沉重打击,而且也是对世界范围内资产

阶级统治的沉重打击。公社革命,标志着资本主义已经开始衰落。

 ③ 巴黎公社的革命实践,是科学共产主义的第一次伟大实践。证明了科学共产主

义是一个颠扑不破的(世界)真理,从而宣告了布朗基主义和藩鲁东主义的彻底破产。

 ④ 巴黎公社以它辉煌的成果,特别是在它开创无产阶级道路和实行无产阶级专政

的形式方面,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十分宝贵的实践经验。马克思和恩格斯认真总结了巴黎公社的经验,进一步发展了科学共产主义理论。

 ⑤ 巴黎公社的原则和巴黎公社无产阶级的英勇战斗,不怕牺牲,威武不屈的革命

精神,在公社失败后,一再体现现来,它鼓舞着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  布朗热时间

 19世纪80年代在法国以 G. 布朗热将军为首掀起的民族沙文主义运动 。

 布朗热于1886年1月~1887年5月任陆军部长时,要求收复阿尔萨斯、洛林,燃

起对德国复仇的沙文主义狂热。

 他联合保王势力和沙文主义的爱国者同盟,妄图实行军事独裁。6月,政府改任他

为驻克莱蒙费朗 13军团司令,布朗热利用群众对共和派政府

 1888年 2月,布朗热派的《军帽徽》报积极宣传他提出的修改宪法及解散议会的

主张,得到反政府各派的支持,全国掀起崇拜布朗热浪潮。在1889年 1月27日巴黎的补缺选举中,布朗热以绝对多数票取胜,一些省也提他为候选人。此时,布朗热企图通过合法选举夺取政权。

 2 月,新成立的共和国政府决定以阴谋颠覆国家罪逮捕他 。4 月1日,布朗热逃

亡比利时 。8月14日,最高法院缺席判处他终身监禁。1891年9月30日,布朗热在布鲁塞尔附近自杀。

巴拿马丑闻

 这是一件耸人听闻的贪污受贿舞弊案。

 早在1879年5月,法国的企业家、工程师雷赛布从哥伦比亚政府中取得了巴拿马运

河的开凿权,1881年他组成了巴拿马运河开凿公司,并发行了大量股票,总数达30多亿法郎。

 想发财的法国广大中小资产阶级把股票抢购一空。运河开工后,由于对运河开凿工

程估计的错误及法国银行强加于雷赛布的苛刻条件,也由于开凿公司的贪污挥霍,使资金严重不足,工程很快陷入绝境。

 为获得资金,公司企图发行新的股票,但这需要议会的立法授权和政府的批准。为

此,公司通过银行中间人用大量金钱贿买国家要人、高级官员、议会议员及报刊舆论界,从而得到议会和政府同意又发行了大量股票。

 但是,到了1889年2月,当公司骗到了大量股金之后,却突然宣布因负债12.8亿

法郎而破产,工程只完成1/3而被迫停工。购买了股票的约90万户小股东也因此破产,许多企业倒闭

 1892年底,巴拿马舞弊案的真相被揭露,法国的前三名内阁总理弗雷西讷、鲁维埃、

弗洛凯,著名的激进党首领克雷孟梭,还有公共工程部长、陆军部长、议长等重要官员及200名议员,和一些报刊记者均受贿赂。

 由于政府官员的支持,才酿成了本世纪最大的骗局。克雷孟梭受贿100万法郎,有

的议员收受50万法郎。丑闻揭露,加速了法国的政治风潮。

 1893年2月,法国政府被迫对巴拿马公司的董事长和三名董事以诈骗罪审判,司法

机关判处公司董事长88岁的雷赛布和他的儿子公司董事5年徒刑和3000法郎罚款,另三名同案人被判处2年徒刑,但许多受贿的政府头面人物却逍遥法外。

 4个月后,重罪法庭再次宣判他们全体无罪,这场本世纪最大的骗局在资产阶级政

府的庇护下,不顾舆论的反对,就这样草草收场。

 一些著名的资产阶级激进派人士因受贿而名声狼藉,不得不退出政治舞台。

 新的一代共和派取代了他们的地位,这些人抛弃了机会主义派的特点,变得更加温

和,准备和所有的人联合,甚至不惜放弃反教权主义的传统政策,与教会言归于好,并与右派接近来共同对付社会主义以维护其统治;

 丑闻使资产阶级政府和实业家信誉扫地,许多中小储蓄户和银行家对政府和实业家

吏加不放心,他们宁愿把资金投向国外,通过放债取得高利。

 丑闻的揭露使人民群众,尤其是无产阶级开始认清统治者的真面目,纷纷脱离资产

阶级激进派的欺骗转向社会主义。因此,社会党的力量开始加强,在1893年的选举中获得70万票,在众议院中形成了50人的社会主义议会党团,成为议会中一支强大的力量。

 德雷福斯事件

 19 世纪90年代法国军事当局对军官 A.德雷福斯的诬告案。

 德雷福斯出生于阿尔萨斯犹太商人家庭,在总参谋部任上尉军官。1894年 9月,情

报处副处长亨利诬陷德雷福斯向德国武官出卖军事机密,以间谍罪加以逮捕。  1894年12月22日军事法庭在证据不足情况下判处他在法属圭亚那附近的魔鬼岛终

身监禁。1896 年3月,新任情报处长皮卡尔在调查中发现,真正的罪犯是亨利的朋友F.W.埃斯特哈齐,要求军事法庭重审。亨利伪造证件,反诬皮卡尔失职,后者被调往突尼斯。

 1898 年1月,经军事法庭秘密审讯,埃斯特哈齐被宣告无罪,激起了社会公愤。  1月14日,作家E.左拉在《 震旦报》发表致总统的公开信《我控诉》。要求重审德

雷福斯案件的社会运动广泛开展。

 法国社会分裂为德雷福斯派和反德雷福斯派两个阵营。

 民族主义右翼分子妄图借此推翻共和政府。不久,亨利伪造证件的事实暴露,被捕

供认后自杀。埃斯特哈齐也畏罪潜逃伦敦。

 在群众强大压力下,1899年8~9月,经军事法庭重审,德雷福斯仍被判有罪,但

改判10年徒刑。

 9月19日,总统决定赦免德雷福斯 , 以息民愤 。 直到1906年7月最高法院才撤

销原判,为其昭雪。德雷福斯恢复名誉,被晋升为少校。

 美国

 首先,西部大开发使美国成为一个年轻的、具备得天独厚条件的世界大国。

 其次,西部大开发推动了美国农业的发展,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专业经济区,促进了

美国农业和工业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美国的世界经济强国地位。通过西部大开发,美国逐步形成了一个垦殖的西部。它包括俄亥俄和密苏里河以北的小麦王国、密西西比河下游地区的棉花王国和西部大平原的畜牧王国。西部地区已成为全国重要的农业和畜牧业生产基地,由于耕地面积迅速扩大,地多人少更加矛盾突出,推动了农业技术革命。1850-1910年,美国完成了以畜力为主要动力的农业半机械化的过程。1910-1940年美国农业实现了机械化,成为世界市场上小麦、玉米和肉类的主要供应

 国,成为当时世界上农业机械化程度最高、现代化农业最发达的国家。

 第三,西部大开发促进了全国性的人口大迁移和布局的调整,助长了流动的习惯。  第四,西部大开发对进一步塑造美利坚民族性格,促进美利坚民族和美国民主制度

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美利坚民族具有讲求实际、不尚保守、革新进取、崇尚民主自由的民族性格,同时也具有浪费的性格,而这些民族性格的塑造是和西部大开发中人口的多样性、流动性和竞争性分不开的。

 第五,西部大开发对美洲的影响具有两重性。

 第六,美国西部大开发,促使形成了美国进步政治家的哲学,对美国历史发生深远

而持久的影响。19世纪末,由自由放任主义转向政府管理机制。边疆的消失,使一些有思想的人开始认识到,美国人必须学会在固定的国界内生活,财富不是无限的,个人发财的机会也不是无限的,政府必须发挥职能,加强管理。

 黑幕揭发运动

 黑幕揭发运动是20世纪初美国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转型刚刚完成之际发生的

一场大规模社会运动。

 其中一批有志于社会改革和社会正义的作家/新闻工作者即“黑幕揭发者”,利用当时

已经大众化的传媒——期刊,以深度的解析和犀利的言论抨击了伴随社会转型而来的种种不公和腐败现象,与政界、商界和知识界的其他进步力量一起,通过激活公众舆论、促使民众觉醒和支持立法等方式,抑制了社会达尔文主义思潮,避免了可能出现的社会失序,进而巩固了生产力发展的成果和既有的社会体制。

 黑幕揭发运动历时不久,然而它的影响的深广度是新闻和文学史界上罕见的,它在

动荡而复杂的社会变革中帮助国人形成共识,为最终完成社会转型进行了全民族的心理调适。黑幕揭发报道也成为美国当今威力最为强大的新闻舆论监督样式——调查性报道的先声。

 借鉴黑幕揭发运动的经验教训,对于构想和设计中国新闻/大众传播新体制,使之有

效担当转型期的社会守望者和社会雷达的角色,在这场运动百年之后仍有不可忽视的价值。

 大政策

 是由洛齐使用的,是美国19世纪90年代中叶提出的扩张主义政策。

 西沃德“海外扩张”:1、美国在完成大陆扩张后应转向亚太地区扩张。扩张的方式是

从领土扩张转为商业扩张,但不排除获得某些重要的贸易据点。用贸易代替武力。不认为战争是扩张的最好手段。2、疾呼亚太地区对美国的重要性 。美国要控制世界贸易,就必须控制太平洋,因为只有“太平洋上的贸易才是世界性贸易”。控制亚洲、太平洋是美国商业帝国的终极目标。所以,美国“必须建立海洋帝国”,“只有海洋帝国才是真正的帝国”。太平洋是这海洋帝国的中心舞台。美国的伟大端赖于它应该将其力量扩张到太平洋并“掌握东方的贸易”。3、要求加利福尼亚迅速加入联邦外,西沃德还大力支持1853年美国远征日本。购买阿拉斯加和签订《蒲安臣条约》。  大棒政策

 美国获得古巴、波多黎各等地,加强了它对加勒比海地区的控制。英国于1901年与

美国签订《海——庞斯福特条约》,承认美国有权在中美洲单独开凿运河和进行管理,并于1902年将它在加勒比海的舰队撤走,实际上,将这一海域的制海权交给了美国。随着美国在这一地区的经济和战略利益的增长,美国借欧洲列强对拉美国家武力索

债之机,大肆进行武装干涉,竭力谋取在这一地区的优势地位。

 西奥多·罗斯福总统(1901—1909年在任),就是推行帝国主义干涉政策的代表人物。

他多次对加勒比海国家进行粗暴的干涉,并公然鼓吹在与任何国家进行谈判交涉时都应以武力作为后盾。1900年,西奥多·罗斯福在一次讲演中说,他总是喜欢这一西非谚语:“说话要温和一些,但要携带一根大棒,你就会成功。”后来,人们用这句话生动地将他在执政期间所推行的帝国主义侵略政策概括为“大棒政策”或“大棒外交”

 “老罗斯福主义”:1901—1905年,西奥多·罗斯福在多次演说中,尤其是在1904—1905

年致国会的年度咨文中,提出了干涉拉美各国内政的“大棒政策”的依据。他对“门罗主义”做了新的解释,以运用于帝国主义时期。他认为,任何美洲国家拒绝偿还欧洲国家的债务,势必会遭致后者占领美洲国家领土;美国为了维护门罗主义,有责任干预这种冲突,必要时以武力来防止欧洲的武装干涉。他在1904年12月6日致国会的咨文中写道:“在美洲,也正如在其他地方一样,终将需要某一文明国家的干涉;而在西半球,美国之奉行门罗主义,迫使美国……行使一种国际警察的权力。”这在历史上被称为西奥多·罗斯福对门罗主义的“引申”,也就是“老罗斯福主义”。  委内瑞拉、古巴、多米尼加等加勒比海地区大肆扩充美国势力。

 操纵巴拿马脱离哥伦比亚独立。

统一的前提基本前提:经济的发展和工业革命高潮的到来。

 德国社会的整个经济结构和阶级力量配置都发生了决定性的变化。资产阶级在经济上超越容克。容克阶级分化日益显著和加快。

 经济前提;

 关税同盟扩大成为国内时常,小德意志地区德经济同普鲁士逐渐“一体化”。  关税同盟——“德意志统一的结婚绶带”

 到60年代,小德意志地区经济基本同普鲁士“一体化”,形成了共同德经济生活和共同文化,民族最终形成并得到巩固

 关税同盟

 德国统一前以普鲁士为首的各邦国为扫除相互之间的贸易障碍而结成的同盟。于1834年正式开始。

 在普鲁士带动下,北德6个邦国于1826年成立关税同盟,参加同盟的各邦国之间的关税取消了。1827年,南德两个大邦国巴伐利亚和符腾堡组成南德关税同盟,后来其他一些南德邦国也参加进来。

 1828年,汉诺威、萨克森、图林根各邦国和汉萨城市组成了对抗普鲁士的中德关税同盟。但在普鲁士的压力下,它于1831年瓦解了。

 1833年,由普鲁士领导的德意志关税同盟组成,参加的各邦国订立了为期 8年的关税协定,协定自1834年1月1日起生效。以后每逢协定到期即再行延长。

 开始时,这一同盟联合了北德18个邦国,1835年巴登公国、拿骚公国和美因河畔法兰克福加入后,领土共计 8.2万平方英里(超过当时德国领土 2/3),人口2500万人。只有汉诺威等一部分邦国未加入同盟。

 主要内容

 废除内地关税,同盟各邦国之间的贸易免税;对国外贸易统一关税制度和税率。  关税同盟以普鲁士1818年的税法为蓝本制订关税政策。参加同盟的各邦国之间从1834年起废除全部关税。

 在对外贸易方面,倾向自由贸易,但对从英国进口的棉织品和呢绒等则课征保护性关税

 关税同盟还致力于统一货币、度量衡制度和商业法规。各邦国于1838年和1857年签订一些专门协定,开始统一货币和度量衡,1868年又法令规定自1872年1月1日起在德国采用米突制,在1847年协定基础上统一了票据章程,1857~1861年间又制定了在1869年付诸实施的共同商业章程。

 1837~1844年间,关税同盟先后与荷兰、希腊、土耳其、英国和比利时签订了商业协定,同盟的国际地位很快得到巩固

 作用

德意志关税同盟把德国境内大部分邦国结成了一个紧密的贸易和经济区域。关税同盟的建立是德国走向经济和政治统一的重要步骤,它也促进了19世纪德国产业革命的发展。 1871宪法

 内容:新帝国由22个邦和3个自由市组成,阿尔萨斯和洛林作为皇帝的直辖领地。  首脑为德意志皇帝,由普鲁士国王担任,由他的家族世袭;皇帝任免宰相和其他行

政官员。为武装力量的最高统帅,赋予召集两个立法机构开会或解散的权力。法律由皇帝签署并颁布。

 宰相由普鲁士首相兼任,只对皇帝负责。

 立法由两院制议会构成。联邦议会代表各邦,议会主席由宰相兼任;帝国议会由25

岁以上成年男子普选产生,议员任期五年、

 联邦议会对立法和政策具有决定权;帝国议会权力有限。

特点

1、 德意志帝国实行联邦制,中央权力极大,各邦有一些民政自治权。

2、实行君主立宪制,但是保留了浓厚封建残余与军国主义传统,是一种不彻底和不完善的资产阶级代议制。

3、皇帝拥有官吏任免权、立法权、军权、外交权及对议会的控制权。

4、首相对皇帝负责,而不是对议会负责;议会没有实权,唯一对政府起压力作用的就是批准预算。

2、 评价

 1、积极性:①宪法的颁布巩固了国家统一,将革命成果用法律的形式巩固下来。②

宪法的颁布使德意志帝国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标志着德国迈入资本主义时期,是德国社会的一大进步。③在帝国政府的保护下,有利于德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并使德国跻身世界强国之列。④宪法的颁布对欧亚一些国家的宪法,特别是日本帝国宪法有很大影响。

2、局限性:①保留了很多封建专制主义残余,皇帝拥有极大的权力,议会无实权,广大民众并未获得多少实际的政治权利。②保留了普鲁士的军国主义传统,最终导致德国引起两次世界大战,给世界人民带来深重灾难。③阻碍了民主政治改革的彻底完成。

 文化斗争

 1871~1887年德意志帝国俾斯麦政府与天主教会 及其代表中央党的斗争。

 187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后,德国天主教会和南部、西南部小邦的反普鲁士势力,

不满信奉新教的普鲁士在德意志帝国中的统治地位,要求享有更多权利。教皇庇护九世也以维护“民主”的姿态出面攻击新教、自由主义和世俗主义。

 俾斯麦为巩固自己的权力,在容克的支持下,决定将天主教会置于国家管理之下。  颁布了一系列反教权主义的法律,其中:1871年的《布道规章》禁止教士利用讲坛

发表政治观点;1872年的《学校监督法》和《耶稣会士法》使全部教会学校接受国家监督,并将耶稣会士赶出德国;1874年的《平民结婚法》规定全国一律采用世俗结婚仪式;1875年又宣布解散所有教团。

 1873年普鲁士邦公布的《五月法律》规定,只有本邦的、经过德国大学学习并通过

考试的人才有资格取得教职;所有教会教育机构处于国家监督之下;教会权力受王家法院的监督

 俾斯麦的措施被渲染为所谓文化斗争,但这些法律并没有摧毁天主教会和中央党的

力量,也没有能够使天主教会服从政府、帝国政权。

 随着德国工人运动的发展,俾斯麦同天主教会妥协,1876 年起停止颁布反教权主义

法律。

 至1887年帝国已废除和放宽大部分反天主教的立法,转而与天主教会共同镇压工人

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

 大陆政策

 19世纪70、80年代俾斯麦推行的外交政策。

 该政策确定统一后德国的主要活动舞台不是海外而是欧洲大陆,其重点是削弱和孤

立法国,阻止其他大国结盟。

 普法战争后期,俄国几度扬言干涉,并与英国协商共同行动,构成对德国的最大威

胁。在这一背景下,俾斯麦力图拉拢俄国,阻止法俄接近,以孤立法国;

 联合奥匈帝国,抑制俄国在欧洲的扩张;

 拉拢英国;加剧英俄对抗。

 1873年俾斯麦促成缔结俄、奥、德三皇同盟。

 1879年德奥缔结军事同盟,1882年意大利加入后,针对俄法组成三国同盟。

 此后同俄国关系紧张,80年代后期几启战端。1887年缔结德俄再保险条约,以使德

国避免两面作战。

 对于英国,俾斯麦设法避免冲突,1878年柏林会议上,俾斯麦实际支持英国,阻止

俄国取得黑海制海权。

 80年代末随着德国帝国主义的兴起,德俄矛盾、德英矛盾加深,大陆政策破产,俾

斯麦被迫辞职。

 1890年后,大陆政策让位于威廉二世的世界政策。

 泛日耳曼主义

 1891年,德国成立了“泛德意志协会”,泛日耳曼同盟对德国军国主义政治思想体系

的形成起了很大的作用。

 它受着有势力的政治家、金融家、容克地主与军阀的领导和资助,该同盟是为了在

国内外促进德国民族利益而建立的。

 主张:(1)在国内唤起祖国意识,反对一切与民族发展相违反的倾向。(2)培养并

支持在各国的德国人为保卫本国特点而斗争的这种德国民族而努力,保护并支持他们要为此目的而把地球上一切德国人团结起来而努力。(3)促进在欧洲和海外坚决推行符合德国利益的政策,特别是要推行德国殖民运动使其达成实际结果。

 它的主要意图是夺取广大的殖民地,扩张德国。如果说俾斯麦时,德国的军国主义

和沙文主义是针对法国来说,那么,泛德意志同盟的矛头已经指向了欧洲的强国。  世界政策

 19世纪90年代后期起德意志帝国的外交政策。

 政策的主要舞台已由欧洲大陆扩大到世界各地,具有强烈的扩张与争霸世界的性质。  制订和推行世界政策的代表人物是德皇威廉二世、帝国宰相B.H.M.K.von比洛和海

军上将A.von蒂尔皮茨。

 世界政策的主要目标是东亚、非洲和中东。

 德国在这一政策指导下,于1897年强占中国的胶州湾;在非洲支持南非布尔人共和

国,同英国争夺南非势力范围,在摩洛哥同法国展开争夺;

 在中东,力图独占土耳其,并通过巴格达铁路的建造,把势力一直伸延到波斯湾  通过1898~1921年的舰队法案,德国海军迅速发展成为英国海上霸权的最大威胁。  世界政策使英德矛盾变成帝国主义矛盾中的主要矛盾,并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

 韦伯

 社会学大师

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国的宗教:儒教与道教》以及《印度的宗教:印度

教与佛教的社会学》、《古犹太教》

 《政治作为一种职业》(Politik als Beruf)国家是一个“拥有合法使用暴力的垄断地位”

的实体 。叁种正式的政治支配和权威的形式:魅力型支配(家族和宗教)、传统权威(宗主、父权、封建制度)、以及官僚型支配(现代的法律和国家、官僚)

 经济史学与社会分层

 研究方法和研究的价值中立。

 克里米亚战争

参战国

俄国土耳其英国法国奥地利撒丁王国

导火索和进程;

 教会之争是克里米亚战争的导火线。耶路撒冷的基督教圣地问题。

 1852年8月,土耳其在法国政府压力下,允许天主教徒对圣地施行管辖权。

 尼古拉一世利用这一事件,借口土耳政府迫害东正教徒,要求土耳其素丹允许俄国

保护在土耳其境内的东正教徒,并以重兵压境,作为强权外交的后盾。

 土耳其政府拒绝了沙俄的无理要求。在英、法支持下,1853年10月4日,土耳其

遂对俄国宣战。

1853年11月18日俄土在土耳其的锡诺普(Sinop)军港大会战,俄军的胜利,使其控制了黑海局势,土耳其军队的陆战计划受到遏制

农奴制改革内容和影响

 关于农奴的人身解放。法令宣布了农民的人身自由。从此地主再也不能买卖或交换

农奴。地主不能禁止农民结婚,也不能干涉农民的家庭生活。农民得到了用自己的名字订立契约、从事商业和手工业、拥有动产和不动产、用自己的名字进行诉讼等权利。农民还取得了脱离农民地位,成为小市民或着商人的权利。

 在实际上,他们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公民权利。 《二月十九日法令》在农村保留了

许多封建残余,从而保证了地主对农民进行半奴隶制的剥削。农民在末同地主订立赎身契约之前,如要使用原先所使用的份地,仍需交纳氏役金或服劳役。农民在赎买份地之前,还负有"暂时义务"。只是到二十年之后(1881年12月28日)才又颁布一项法令,规定负有"暂时义务"的农民必须赎买份地,而当时这类农民已经多于百分之二十

 关于宅园地和份地及赎取办法。 法令基本上把欧俄部分各省的土地划分为黑土、非

黑土和草原三个地带,并且规定了每个地带份地的最高额和最低额。一般都在十二俄亩--二点七五俄亩之间(一俄亩等于十六点三五市亩)。份地在法律上仍然是地主的财产,农民只有永久使用权。地主利用法律中的这些规定,强行割去农民应得份地中最肥沃的部分。这种被地主强行割占的份地就是所谓的割地。它占改革前农民份地的百分之十八。在中央黑土地带现部地区和伏尔加河下游则达百分之二十到四

 改革以后,全俄平均每个农民得到了三点三俄亩份地。份地中最肥沃的部分以及改

革前归地主和农民公有的水塘,牧场和森林都被地主霸占去了。地主故意保存农民份地和地主土地之间的交错现象。地主的土地往往以长条的形式契入农民的份地中间而把农民的份地割裂成互不相联的碎块,从而迫使农民不得不出高价租种地主的这些契形土地,继续受地主的奴役和剥削。农民要得到自由、宅旁园地和份地,就必须向地主交付负卖金。当时,地主分人农民的全部份地大约 价值六亿五千万卢布,而农民必须交付的钱近九亿卢布。农民同地主订立赎地契约时,必须立刻付出赎金的百分之二十至二十五,其余的百分之七十五至百分之八十由国家暂时垫付给地主,农民在四十九年内分期本利偿还给国家。截至1905年革命,农民实际交纲的赎金超过了二十亿卢布。

 经过改革,地主霸占了大量的沃田,农民和到的份地不仅数量少了,而且质量坏了。

地主大约从农民手中夺取了三分之二的土地农民在得到人身自由和一块份地时要立即交付五分之一(20%--25%)的现金,这使农民一开始就负有重债,而地主却由此向农民勒索了大量的赎金,以此去经营资本主义工农业。赎金的四分之三到五分之四由国家暂时垫付(75%--80%),农民在四十九年分期加息还清,这就使农民长期遭受国家的高利贷剥削。

 关于改革后农民的管理组织。 为了加强对改革后农民的控制,政府把农民组织在田

有的农民村社中,实行连环保制度。

 由几个村社组成乡,村社和乡的公职人员由农民代表选出,负责监督农民完成各种

义务,而且直接隶属于地方行政机构,必须执行政府的一切法令。

 此外还特设了一个由地方贵族产生的调停吏,负责处理地主与农民之间的一切关系,

村社和乡的公职人员也必须完全听从调停吏的管辖。

 这样,从前受个别地主支配的农民,改革后在相当程度上处于地主贵族集体权力的

控制之下

 影响

 经过农奴制改革,从农奴制度的束缚下一共解放了男性农民二千一百二十多万人

(女性农民也同时获得解放,她们得不到土地,因此也不用付赎金),同时,他们也得到了一些土地和人身自由,生产积极性相对有所提高,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 农民之间的竞争,使一部分人上升为富民,另一部分破产成为自由雇佣工人。从而

为资本主义提供了自由劳动力。

 地主和沙皇政府以赎金的方式向农民勒索到巨额赎金,也为资本主义大机器生产提

供了资金。因此,这次改革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 俄国的社会和产力得到较快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逐渐占据统治地位。

 通过改革,沙皇专制制度的阶级基础也扩大了。沙皇专制政权逐渐转化为地主阶级

和资产阶级的联合政权。

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它是俄国由封建生产方式过渡

到资本主义方式的转折点。

 保留了浓厚的封建残余。沙皇专制制度仍然保留下来了,地主依然掌握着种种特权。

在相当一段时间里,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照旧存在,并继续受到地主阶级的剥削和奴役。

 另一方面,这次改革是地主阶级对于广大农民一次公开的、野蛮的掠夺。地主阶级

通过牺牲农民的办法壮大了自身的经济办量,农民与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并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

 从1861--1863年的两年之间,就发生了两千多次农民骚动,其中有四百多起发展成

为武装起义。

 改革以后,一些地区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依然存在,农民由于交纳赎金,照旧被束

缚在土地上,这就推迟了农民的分化,影响了资本主义国内市场的扩大,防碍了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 改革后保留下来的极端反动的沙皇专制制度,成为地主继续压迫农民的靠山;地主

阶级依旧掌握政权,资产阶级的利益得不到根本的保障。

 彻底推翻沙皇专制制度和地主土地所有制,就成为未来资产阶级革命的基本任务  民粹派

 俄国小资产阶级政治派别。自称是人民的精粹,故有民粹派之称。

 俄国1861年改革后,农民同地主和沙皇制度的矛盾愈益激化。一批代表农民利益

的平民知识分子,走上民主革命的道路,逐渐形成民粹派

 积极主张:①消灭沙皇专制制度和农奴制残余;②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把土地分

给农民;③在俄国实现社会主义。

 错误主张:① 民粹派否认俄国资本主义发菜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否认工人阶级发

展状大的可能性。认为在旧有的农村公社和小农经济条件下就可以实现社会主义。② 否认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和领导作用。认为只有知识分子领导下的农民才是革命的主力军。③ 否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认为历史是由个别杰出人物,

 即所谓"英雄"创造的,而人民群众只是跟在英雄人物屁股后面的"群之民"。 民粹派思想家分为 3个 主要流派:M.A.巴枯宁派主张立即发动农民暴动; P.L.拉夫罗夫派认为革命需要较长时间准备,坚持长期和平宣传的策略; P.N.特卡乔夫派主张由少数知识分子密谋夺权。 他们都把激进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同空想社会主义结合在一起,反对农奴制残余,

但否认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性,否认无产阶级的先进作用,认为知识分子领导的农民是革命的主要力量,视农民村社为社会主义的萌芽和基础。

 1873~1874年,民粹派发动了声势浩大的“到民间去”运动。

 他们穿着农民服装,深入到伏尔加河、顿河和第聂伯河流域的广大农村,号召农民

起来革命。

 由于当时俄国不具备革命条件,民粹派的宣传鼓动,除了在部分农民中产生了一定

影响外,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大多数农民没有跟他们一起革命。

 不久,由于沙皇政府的镇压,“到民间去”运动以失败告终。

 1876年在彼得堡成立的民粹派组织土地与自由社,提出了明确的斗争纲领,主张把

全部土地平分给农民,村社应有完全的自主权等。

 由于在斗争策略上的分歧,土地与自由社于1879年分裂为土地平分派和民意党  土地平分派坚持土地与自由社原有纲领继续开展活动。以A.I.热里雅鲍夫、A.D.米

哈伊洛夫等为首的民意党人,热衷于个人恐怖活动,并于1881年3月13日暗杀了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 19世纪80年代后,民粹派逐渐蜕化,民意党主张与沙皇制度妥协,成为代表富农

利益的自由主义民粹派。

 英日同盟

 1902年英国和日本为对抗俄国在远东的扩张而结成的军事同盟。

 1902年1月30日,英国外交大臣兰斯多恩侯爵(第五)H.C.K.佩蒂-菲茨莫里斯和日

本驻英大使林董签订了《英日同盟条约》。

 主要内容是:缔约国双方相互承认有权保护自己在中国和朝鲜的利益,如英国在中国

的、日本在中国和朝鲜的“特殊利益”遭到他国威胁,或因中朝内部发生“骚乱”而受到侵害,两国有权进行干预;缔约国一方为保护上述利益而与第三国作战时,另一方应严守中立;如缔约国一方遭到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进攻时,另一方应予以军事援助,共同作战。条约有效期为 5年。在秘密条款中还规定: 两国海军应配合行动,在远东海域保持优势。

 英、日同盟是针对俄国的军事攻守同盟,也是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工具。同盟订

立后,日本加紧扩军备战,发动了1904~1905年的日俄战争。1905年两国签订了第2个同盟条约,承认日本对朝鲜的“保护权”,重申在遭到任何第三国进攻时,应提供军事援助。1911年签订第3个同盟条约。1921年12月13日宣告失效。

 斯托雷平的改革

 有些官员认为,政府一手掌握全权,一手推行改革计划以争取明智派和温和派的支

持,才是击败革命党,巩固君主制统治的方法。

 他认为,一个得到众多的财产所有者积极支持的政府,就不会害怕那些空谈理论的

知识分子、阴谋家和流亡者,这也许是正确的。所以他赞许并扩大州自治局的权力,并使地主在其中管理地方事务。对于农民,他通过制定法律,扫除了自农奴解放以来的一切条条框框,允许农民出卖从"米尔"公社分得的那份土地,并离开他们的村庄,农民还享有土地私有权和购买公社或贵族财产的权利。

 斯托雷平的政策是成功的,从1907年到1916年,在一千六百万农户中,已有六百

二十万户按法律手续申请脱离了“米尔”。这种转向个人财产和独立经营的倾向并没有错。但斯托雷平的改革成果也不能言过其实,“米尔”还远远没有瓦解。大多数农民仍然生活在公社的旧制度中,享受公共权利并受公社的约束。

 斯托雷平未能长期坚持他的改革计划,因为沙皇只是勉强地支持他。集团不喜欢他

的越轨行为和西方化的倾向。社会革命党人自然大声疾呼地反对公社的瓦解。甚至在理论上赞成资本主义在俄国发展的马克思主义者,也担心斯托雷平的改革计划可能会平息农民的不满情绪。

 法国

 1814宪法

 宣布实行君主立宪制,承认《拿破仑法典》给予人民一定的政治自由。

 宪章赋于国主统率陆海军、宣布战争、缔结和约、任命一切高级官员(包括贵族院

议员)、执行法律和维持治安,并同议会一起拥有立法等大权。

 巴黎公社

 ① 巴黎无产阶级革命开创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新阶段。公社的建立是世界

历史上第一次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尝试。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演习,英勇的巴黎公社革命是把人类从阶级压迫中彻底解放出来的社会革命的曙光。

 ② 巴黎公社革命不仅是对法国资产阶级的沉重打击,而且也是对世界范围内资产

阶级统治的沉重打击。公社革命,标志着资本主义已经开始衰落。

 ③ 巴黎公社的革命实践,是科学共产主义的第一次伟大实践。证明了科学共产主

义是一个颠扑不破的(世界)真理,从而宣告了布朗基主义和藩鲁东主义的彻底破产。

 ④ 巴黎公社以它辉煌的成果,特别是在它开创无产阶级道路和实行无产阶级专政

的形式方面,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十分宝贵的实践经验。马克思和恩格斯认真总结了巴黎公社的经验,进一步发展了科学共产主义理论。

 ⑤ 巴黎公社的原则和巴黎公社无产阶级的英勇战斗,不怕牺牲,威武不屈的革命

精神,在公社失败后,一再体现现来,它鼓舞着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  布朗热时间

 19世纪80年代在法国以 G. 布朗热将军为首掀起的民族沙文主义运动 。

 布朗热于1886年1月~1887年5月任陆军部长时,要求收复阿尔萨斯、洛林,燃

起对德国复仇的沙文主义狂热。

 他联合保王势力和沙文主义的爱国者同盟,妄图实行军事独裁。6月,政府改任他

为驻克莱蒙费朗 13军团司令,布朗热利用群众对共和派政府

 1888年 2月,布朗热派的《军帽徽》报积极宣传他提出的修改宪法及解散议会的

主张,得到反政府各派的支持,全国掀起崇拜布朗热浪潮。在1889年 1月27日巴黎的补缺选举中,布朗热以绝对多数票取胜,一些省也提他为候选人。此时,布朗热企图通过合法选举夺取政权。

 2 月,新成立的共和国政府决定以阴谋颠覆国家罪逮捕他 。4 月1日,布朗热逃

亡比利时 。8月14日,最高法院缺席判处他终身监禁。1891年9月30日,布朗热在布鲁塞尔附近自杀。

巴拿马丑闻

 这是一件耸人听闻的贪污受贿舞弊案。

 早在1879年5月,法国的企业家、工程师雷赛布从哥伦比亚政府中取得了巴拿马运

河的开凿权,1881年他组成了巴拿马运河开凿公司,并发行了大量股票,总数达30多亿法郎。

 想发财的法国广大中小资产阶级把股票抢购一空。运河开工后,由于对运河开凿工

程估计的错误及法国银行强加于雷赛布的苛刻条件,也由于开凿公司的贪污挥霍,使资金严重不足,工程很快陷入绝境。

 为获得资金,公司企图发行新的股票,但这需要议会的立法授权和政府的批准。为

此,公司通过银行中间人用大量金钱贿买国家要人、高级官员、议会议员及报刊舆论界,从而得到议会和政府同意又发行了大量股票。

 但是,到了1889年2月,当公司骗到了大量股金之后,却突然宣布因负债12.8亿

法郎而破产,工程只完成1/3而被迫停工。购买了股票的约90万户小股东也因此破产,许多企业倒闭

 1892年底,巴拿马舞弊案的真相被揭露,法国的前三名内阁总理弗雷西讷、鲁维埃、

弗洛凯,著名的激进党首领克雷孟梭,还有公共工程部长、陆军部长、议长等重要官员及200名议员,和一些报刊记者均受贿赂。

 由于政府官员的支持,才酿成了本世纪最大的骗局。克雷孟梭受贿100万法郎,有

的议员收受50万法郎。丑闻揭露,加速了法国的政治风潮。

 1893年2月,法国政府被迫对巴拿马公司的董事长和三名董事以诈骗罪审判,司法

机关判处公司董事长88岁的雷赛布和他的儿子公司董事5年徒刑和3000法郎罚款,另三名同案人被判处2年徒刑,但许多受贿的政府头面人物却逍遥法外。

 4个月后,重罪法庭再次宣判他们全体无罪,这场本世纪最大的骗局在资产阶级政

府的庇护下,不顾舆论的反对,就这样草草收场。

 一些著名的资产阶级激进派人士因受贿而名声狼藉,不得不退出政治舞台。

 新的一代共和派取代了他们的地位,这些人抛弃了机会主义派的特点,变得更加温

和,准备和所有的人联合,甚至不惜放弃反教权主义的传统政策,与教会言归于好,并与右派接近来共同对付社会主义以维护其统治;

 丑闻使资产阶级政府和实业家信誉扫地,许多中小储蓄户和银行家对政府和实业家

吏加不放心,他们宁愿把资金投向国外,通过放债取得高利。

 丑闻的揭露使人民群众,尤其是无产阶级开始认清统治者的真面目,纷纷脱离资产

阶级激进派的欺骗转向社会主义。因此,社会党的力量开始加强,在1893年的选举中获得70万票,在众议院中形成了50人的社会主义议会党团,成为议会中一支强大的力量。

 德雷福斯事件

 19 世纪90年代法国军事当局对军官 A.德雷福斯的诬告案。

 德雷福斯出生于阿尔萨斯犹太商人家庭,在总参谋部任上尉军官。1894年 9月,情

报处副处长亨利诬陷德雷福斯向德国武官出卖军事机密,以间谍罪加以逮捕。  1894年12月22日军事法庭在证据不足情况下判处他在法属圭亚那附近的魔鬼岛终

身监禁。1896 年3月,新任情报处长皮卡尔在调查中发现,真正的罪犯是亨利的朋友F.W.埃斯特哈齐,要求军事法庭重审。亨利伪造证件,反诬皮卡尔失职,后者被调往突尼斯。

 1898 年1月,经军事法庭秘密审讯,埃斯特哈齐被宣告无罪,激起了社会公愤。  1月14日,作家E.左拉在《 震旦报》发表致总统的公开信《我控诉》。要求重审德

雷福斯案件的社会运动广泛开展。

 法国社会分裂为德雷福斯派和反德雷福斯派两个阵营。

 民族主义右翼分子妄图借此推翻共和政府。不久,亨利伪造证件的事实暴露,被捕

供认后自杀。埃斯特哈齐也畏罪潜逃伦敦。

 在群众强大压力下,1899年8~9月,经军事法庭重审,德雷福斯仍被判有罪,但

改判10年徒刑。

 9月19日,总统决定赦免德雷福斯 , 以息民愤 。 直到1906年7月最高法院才撤

销原判,为其昭雪。德雷福斯恢复名誉,被晋升为少校。

 美国

 首先,西部大开发使美国成为一个年轻的、具备得天独厚条件的世界大国。

 其次,西部大开发推动了美国农业的发展,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专业经济区,促进了

美国农业和工业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美国的世界经济强国地位。通过西部大开发,美国逐步形成了一个垦殖的西部。它包括俄亥俄和密苏里河以北的小麦王国、密西西比河下游地区的棉花王国和西部大平原的畜牧王国。西部地区已成为全国重要的农业和畜牧业生产基地,由于耕地面积迅速扩大,地多人少更加矛盾突出,推动了农业技术革命。1850-1910年,美国完成了以畜力为主要动力的农业半机械化的过程。1910-1940年美国农业实现了机械化,成为世界市场上小麦、玉米和肉类的主要供应

 国,成为当时世界上农业机械化程度最高、现代化农业最发达的国家。

 第三,西部大开发促进了全国性的人口大迁移和布局的调整,助长了流动的习惯。  第四,西部大开发对进一步塑造美利坚民族性格,促进美利坚民族和美国民主制度

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美利坚民族具有讲求实际、不尚保守、革新进取、崇尚民主自由的民族性格,同时也具有浪费的性格,而这些民族性格的塑造是和西部大开发中人口的多样性、流动性和竞争性分不开的。

 第五,西部大开发对美洲的影响具有两重性。

 第六,美国西部大开发,促使形成了美国进步政治家的哲学,对美国历史发生深远

而持久的影响。19世纪末,由自由放任主义转向政府管理机制。边疆的消失,使一些有思想的人开始认识到,美国人必须学会在固定的国界内生活,财富不是无限的,个人发财的机会也不是无限的,政府必须发挥职能,加强管理。

 黑幕揭发运动

 黑幕揭发运动是20世纪初美国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转型刚刚完成之际发生的

一场大规模社会运动。

 其中一批有志于社会改革和社会正义的作家/新闻工作者即“黑幕揭发者”,利用当时

已经大众化的传媒——期刊,以深度的解析和犀利的言论抨击了伴随社会转型而来的种种不公和腐败现象,与政界、商界和知识界的其他进步力量一起,通过激活公众舆论、促使民众觉醒和支持立法等方式,抑制了社会达尔文主义思潮,避免了可能出现的社会失序,进而巩固了生产力发展的成果和既有的社会体制。

 黑幕揭发运动历时不久,然而它的影响的深广度是新闻和文学史界上罕见的,它在

动荡而复杂的社会变革中帮助国人形成共识,为最终完成社会转型进行了全民族的心理调适。黑幕揭发报道也成为美国当今威力最为强大的新闻舆论监督样式——调查性报道的先声。

 借鉴黑幕揭发运动的经验教训,对于构想和设计中国新闻/大众传播新体制,使之有

效担当转型期的社会守望者和社会雷达的角色,在这场运动百年之后仍有不可忽视的价值。

 大政策

 是由洛齐使用的,是美国19世纪90年代中叶提出的扩张主义政策。

 西沃德“海外扩张”:1、美国在完成大陆扩张后应转向亚太地区扩张。扩张的方式是

从领土扩张转为商业扩张,但不排除获得某些重要的贸易据点。用贸易代替武力。不认为战争是扩张的最好手段。2、疾呼亚太地区对美国的重要性 。美国要控制世界贸易,就必须控制太平洋,因为只有“太平洋上的贸易才是世界性贸易”。控制亚洲、太平洋是美国商业帝国的终极目标。所以,美国“必须建立海洋帝国”,“只有海洋帝国才是真正的帝国”。太平洋是这海洋帝国的中心舞台。美国的伟大端赖于它应该将其力量扩张到太平洋并“掌握东方的贸易”。3、要求加利福尼亚迅速加入联邦外,西沃德还大力支持1853年美国远征日本。购买阿拉斯加和签订《蒲安臣条约》。  大棒政策

 美国获得古巴、波多黎各等地,加强了它对加勒比海地区的控制。英国于1901年与

美国签订《海——庞斯福特条约》,承认美国有权在中美洲单独开凿运河和进行管理,并于1902年将它在加勒比海的舰队撤走,实际上,将这一海域的制海权交给了美国。随着美国在这一地区的经济和战略利益的增长,美国借欧洲列强对拉美国家武力索

债之机,大肆进行武装干涉,竭力谋取在这一地区的优势地位。

 西奥多·罗斯福总统(1901—1909年在任),就是推行帝国主义干涉政策的代表人物。

他多次对加勒比海国家进行粗暴的干涉,并公然鼓吹在与任何国家进行谈判交涉时都应以武力作为后盾。1900年,西奥多·罗斯福在一次讲演中说,他总是喜欢这一西非谚语:“说话要温和一些,但要携带一根大棒,你就会成功。”后来,人们用这句话生动地将他在执政期间所推行的帝国主义侵略政策概括为“大棒政策”或“大棒外交”

 “老罗斯福主义”:1901—1905年,西奥多·罗斯福在多次演说中,尤其是在1904—1905

年致国会的年度咨文中,提出了干涉拉美各国内政的“大棒政策”的依据。他对“门罗主义”做了新的解释,以运用于帝国主义时期。他认为,任何美洲国家拒绝偿还欧洲国家的债务,势必会遭致后者占领美洲国家领土;美国为了维护门罗主义,有责任干预这种冲突,必要时以武力来防止欧洲的武装干涉。他在1904年12月6日致国会的咨文中写道:“在美洲,也正如在其他地方一样,终将需要某一文明国家的干涉;而在西半球,美国之奉行门罗主义,迫使美国……行使一种国际警察的权力。”这在历史上被称为西奥多·罗斯福对门罗主义的“引申”,也就是“老罗斯福主义”。  委内瑞拉、古巴、多米尼加等加勒比海地区大肆扩充美国势力。

 操纵巴拿马脱离哥伦比亚独立。


相关内容

  • 批判性论文写作大纲模板
  • 参考文章: 学生宿舍统一熄灯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在你特别疲惫,想要安然入梦的时候,闭上双眼却仍能感觉到刺眼的灯光:在你需要安静休息的时候,不安的室友却激情昂扬的在网络上战斗着. 如此这般,我们宝贵的休息时间正受着严峻的考验.那么如何来保卫我们的休息时间呢?观点就是学生宿舍应该统一 ...

  • 孙正聿:[哲学的形而上学历险]
  • 2012-01-21 15:16:27   |     http://724324680.blog.163.com/blog/static/[***********]27992/ 摘  要: 哲学作为理论形态的人类自我意识,它是表征人的否定现实和追求理想的形上本性的形而上学.哲学的根本性的文化内涵, ...

  • 一国两制是实事求是路线的经典之作
  • 一国两制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经典之作 政治与社会学院伦理学专业08级研究生 邱念平 邓小平在祖国统一问题上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创造性构想, 是其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内容."一国两制"就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 ...

  • 现实的个人作为唯物史观的意义
  • "现实的个人"作为唯物史观范畴的意义 赵甲明 李云霞 (清华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北京 100084) [关键词] 现实的个人:唯物史观:社会基本矛盾 [摘 要] 唯物史观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因此,对唯物史观一系列范畴和原理的全面深刻理解都 ...

  • 对立统一原理及典型题
  • 对立统一关系原理(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关系原理) 1.矛盾 矛盾即对立统一,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 2.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1)区别: ①矛盾的同一性指的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 它包括两方面的含义: 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 ...

  • 第13课[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学案
  • 第13课 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 [认定目标](心中有目标,你就会走向成功!) 1.简述港澳回归的史实,说明"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2.了解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 2.祖国统一是两岸人民共同的心愿,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 3." ...

  • 社会转型.宪法变迁与宪法解释
  • 社会转型.宪法变迁与宪法解释 作者:李忠夏 摘要: 社会转型时期,宪法规定与宪法现实经常会出现不一致的情况,因此需要面临宪法变迁的问题:而宪法变迁亦为宪法学提出了挑战,即宪法应如何保持与社会现实的"结构相适性",而又不失其安定性的特质.应对宪法变迁问题,最重要的手段莫过于宪法解释 ...

  • 第十八课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 第十八课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一.选择题 1.我国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建立,从根本上说是由于(). ①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②我国消灭了大民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 ③我国消灭了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 ④我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A.①④ B.①③ C.②③D.③④ ...

  • 世界的认识及其发展规律
  •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 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 世界的本质是什么?人与世界的关系是怎样?的这是人们在实践中不能不回答的问题,也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首先必须回答的问题. (一)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以前一些哲学家对哲学 ...

  • 如何理解新形势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发展
  • 如何理解新形势下"和平统一 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发展? 对于中国的统一,历任的几届国家领导人都做出了或正在做努力,由此也产生了"一国两制"方针政策,为中国的统一做出了重要贡献:先后收回了香港.澳门的主权,接下来就是收回台湾的主权.我们也坚信祖国的大统一指日可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