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FLUID MACHINERY Vol 33, No 8, 2005
文章编号: 1005 0329(2005) 08 0042 03
全自动多回转阀门电动装置的设计
郝秀平1, 王文付2, 费 博2
(1 天津百利二通机械有限公司, 天津 300300; 2 天津埃柯特阀门控制设备有限公司, 天津 300240)
摘 要:
介绍了一种全自动多回转阀门电动装置, 并就其工作原理、结构特点、设计方法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 电动装置; 传动副; 机构; 特点分析中图分类号: TK730. 4 文献标识码: A
Design of the Automatic Multi Valve Electric Actuator
HAO Xiu ping 1, WANG Wen fu 2, FEI Bo 2
(1. Tianjin Baili Ertong Machinery Co. , Ltd. , Tianjin 300300, China; 2.T ianjin AC T Valve Control Equip ment Co. , Ltd. , Tianji n 300240,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working principle, characteristics of s tructure and design method, an automatic multi valve electric actuator was introduced and analyzed .
Key words: electric actuator; drive;mechanism; characteristics; analysis
1 前言
阀门电动装置及其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已有40多年的历史, 作为一种机电产品其机械部分无论是设计还是制造均日趋成熟, 其使用方式也被人们接受, 其使用范围也从工业阀门扩大到某些非阀门类专用设备。
上世纪80年代中期, 上海某大型设备制造厂在国内首先将阀门电动装置用于火电机组给煤机插板的驱动与控制。之所以选择阀门电动装置用于非阀门类的专用设备, 主要是阀门电动装置具
备起动转矩大、短时工作制、行程控制精确、位置指示直观、用于保护的转矩控制机构可靠、手动机构能保证应急人工操作等诸多特点。回顾二十年的使用情况, 阀门电动装置基本能满足给煤机的动作与控制要求。据不完全统计, 目前国内已有数家给煤机制造企业对阀门电动装置有一定数量需求。通常选用的电动装置输出转矩在300~600N m 之间, 输出转速在12~36r/min, 电器控制上无特殊要求。
收稿日期: 2005 04 28
2
设计目的
图1 电动装置安装位置示意
目前国内阀门电动装置生产厂家的多回转产品手/电动切换型式基本是! 半自动优先∀式, 即当需要手动时应先按下切换手柄使电动装置进入手
2005年第33卷第8期 流 体 机 械 43 动状态, 电动操作时切换手柄会自动复位。由于电动装置在给煤机上安装位置较高(一般为3~4m 或更高, 见图1) 且无操作平台, 因此用户要求将电动装置手动用手轮改为链轮, 即必要时通过金属挂链完成手动操作。
这种常规型式阀门电动装置的手动与手/电动切换机构在给煤机上的使用存在下列问题:
(1) 300~600N m 输出转矩多回转电动装置的手电动切换机构多设置在输出轴上(亦称在低速轴上) , 带载荷切换(如被驱动设备卡阻电动装置输出轴转矩增大) 比较困难, 用绳索拉动手柄在这种极限情况下是无法完成手/电动切换的, 这样会直接影响电动装置手动操作的可靠性。(2) 低速轴手/电动切换机构的电动装置其手轮直接与输出轴连接, 因此手动时的手轮力相对大。在产品的实际应用中允许设增力力臂来完成瞬间的手动启闭操作, 用链轮操作会显得手动力过大。
(3) 阀门电动装置初期用在给煤机时其手/电动切换手柄处是用金属链拉动, 但金属链重量过大常使切换手柄无法自动弹回到电动位置, 因此将金属链更换为绳索。由于绳索的耐高温与抗老化性能较差所以又是使用故障的隐患。
综上所述, 常规型阀门电动装置的手动机构还不能完全适合给煤机。解决这一问题的理想方法是研制出! 全自动∀手/电动切换型式的专用多回转阀门电动装置, 使用户无须进行手/电动转换就能完成手动操作, 同时亦应考虑手动速比与手轮力的合理性问题(在给煤机上为链轮力) 。3 全自动电动装置的主传动原理设计
! 全自动∀切换型式电动装置大多为输出轴90#回转的部分回转产品, 最典型的是美国KE STON 公司产品。而目前应用的! 全自动∀切换多回转电动装置仅有法国JOUC OMATIC 公司的SR 系列产品, 其最大输出转矩规格为600N m [1]。虽然SR 系列电动装置主传动机构与相关零件的制造工艺等要求比较高, 但它的结构设计可供参考。
图2所示为全自动多回转阀门电动装置主传动机构原理, 它是蜗轮减速机构与NGW 行星减速机构的结合。前面提到的SR 系列产品则采用了圆锥齿轮、蜗轮副、超越离合器相组合的传动机
图2 全自动电动装置传动机构
下面简要介绍图2结构的传动原理。
当电动装置电动操作时:电动机驱动电动蜗杆、电动蜗轮, 电动蜗轮与NGW 行星减速器中心轮为同轴, 所以运动可通过中心轮、行星轮传递到内齿轮与输出轴, 进而完成开启或关闭的操作。
应该注意的是, 由于行星架与手动蜗轮为一体, 所以手轮蜗轮的自锁使行星架固定, 此时的行星轮作用是介轮。
当电动装置需要手动操作时:操作者可直接拉动链轮, 此时手动蜗杆将运动传递到手动蜗轮与行星架。由于电动蜗杆与电动蜗轮的自锁使得NGW 行星减速器的中心轮固定。行星架的运动通过行星轮传递到内齿轮与输出轴, 从而实现不切换完成手动操作。
上述原理设计的关键所在是电动蜗轮副与手动蜗轮副各自运动时另一方的自锁, 而蜗轮副与NGW 行星减速器的结合使多回转电动装置手/电动切换的! 全自动∀得以实现。此外, NGW 行星减速器输入端与输出端的设置及其速比选择也十分重要, 它可使电动装置的动力参数更为合理。4 传动机构特点分析
首先看一下NGW 行星减速器的情况, NGW 行星减速器属于2Z-X 负号机构, 它由中心轮Z A 、行星轮Z C 、内齿轮Z B 、行星架X 等组成。根据被固定件和输入端与输出端的不同它可得到6种不同的传动比:
(1) 内齿轮Z B 固定时两种传动比:
B
44 FLUID MACHINERY Vol 33, No 8, 2005式中 Z 2 内齿轮齿数
Z 1 中心轮齿数
运动自中心轮Z A 输入由行星架X 输出, 该传动比大于1为减速, 是最常用的一种减速型式。
i A X =
B
i XA
行的。
(3) 中心轮Z A 不能为最终的运动输出, 最终的运动输出应为内齿轮Z B 或行星架X 。
根据上述三个原则, 全自动多回转电动装置NGW 行星减速器的速比选为:
Z 2Z 1
行星架X 固定, 运动自Z A 传递到Z B 。电动时:
i AB =-X
运动自行星架X 输入由中心轮Z A 输出, 该传动比小于1为增速。
(2) 中心轮Z A 固定时两种传动比:
i A B X =1+
Z 1
Z 2
手动时:
i A XB =
i A B X
中心轮Z A 固定, 运动自行星架X 传递到内齿轮Z B 。
以下为具体参数选择与计算实例, NGW 减速器齿轮传动的齿数组合应根据∃机械设计手册%, 合理的齿数组合才能保证装配条件、同心条件与连接条件。
选择NGW 行星减速器中心轮齿数Z 1=43, 行星轮齿数Z 3=17, 内齿轮齿数Z 2=77。
Z 2X
电动时速比:i AB =-Z =-1. 79
1
输入与输出方向不同不影响使用。选择电动蜗轮速比为29, 输出转速18r/min时的电机齿轮齿数Z D =15, 蜗杆齿轮齿数Z F =23, 这时整机传动比为:
i 总=
&&1. 79=79. 6151
运动自内齿轮Z B 输入由行星架X 输出, 该传动比大于1为减速。
i A XB =
i A B X 运动自行星架X 输入由内齿轮Z B 输出, 该传动比小于1为增速。
(3) 行星架X 固定时两种传动比:
i X AB =
Z 2
-Z 1
运动自中心轮Z A 输入由内齿轮Z B 输出, 该传动比大于1为减速且输入与输出旋向相反。
i X BA =
=-Z 1
Z 2i AB
运动自内齿轮Z B 输入由中心轮Z A 输出, 该传动比小于1为增速且输入与输出旋向相反。由于图2所示的传动机构是以电动与手动蜗
杆的相互自锁实现! 全自动∀手/电动转换的, 所以只要在上述6种传动方式中选择两种合适的传动比。选择传动比的原则:
(1) 电动操作时传动应为减速并且减速比不宜过大, 原因是:采用减速传动使得电动蜗轮承载力相对小, 同时也可使位于电动蜗杆上的转矩弹簧等件的几何尺寸较小。速比不宜过大是为保证得到合理的输出转速, 如果速比过大, 输出转速为36r/min时须增速, 由于需要蜗杆自锁不能用双头所以应控制减速比。
(2) 手动操作时传动应为增速, 因为蜗轮传动时速比较大手动时间较长, 对于多回转产品不合理。在行星减速器上采取增速以使手动速比相对减小。由于NGW 减速器手动时为增速会造成手动蜗轮副的载荷提高, 为保证蜗轮副强度蜗杆与蜗轮均选择钢材料。虽然该材料的选取不尽合理输出转速为36r/min时蜗轮齿数不变, 选择电机齿轮齿数Z D =22, 蜗杆齿轮齿数Z F =16可获得整机传动比为:
i 总=
&&1. 79=37. 8221
上述两种传动比只是更换了电机与蜗杆齿轮, 当使用1450r/min 同步转速电动机时可分别获得18r/min 和36r/min 的常用输出转速。
手动时速比:
i A XB =
=
i A B X =0. 642
1+Z 1/Z 2
选择手动蜗轮速比为40, 此时手动速比为:
i 手=40&0. 642=25. 68
上述手动速比虽然较大, 但用户使用起来应很轻松。根据掌握的资料, 给煤机所需的输出轴转圈数最多不过13圈, 因而该手动速比合理。另外该手动机构还有以下优点, 即改变蜗轮副的旋向可获得输出轴的不同旋向。
(
82 FLUID MACHINERY Vol 33, No 8, 2005各备选压缩机的第一大类指标集 ! 性能∀类指标(B 1) 的优劣, 按最大隶属度原则, 最优的备选压缩机应该为N 4而非N 5, 即使按其他原则进行评判, 仅从评价矩阵L 也是很难看出N 5是最优的, 但得出的结论都是N 5最优。显然最终造成总的综合评价结果存在一些差异。总的来说多目标综合评价和灰色关联评判都是评价和优选制冷压缩机的不错选择, 如果指标类型分类相同、权重分配一致且计算无误, 两者可以得出相似的结果。5 结论
(1) 多目标综合评价应用结果表明, 该方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制冷压缩机综合性能评价方法, 其原理简单, 算法简捷, 评价结果客观可靠, 而且所得结果较灰色评判法分辨率高, 有很强的实用性;
(2) 实际分析时, 多目标综合评判的指标因素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增减, 当需要进一步分析时,
作者简介:曹国庆(1978 ) , 男, 工学硕士, 在读博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建筑节能与智能化建筑方向的研究, 通讯地址:300072天津市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0338#。
还可进行多层次的多目标综合评价;
(3) 多目标综合评价结果可作为改进和提高制冷压缩机性能提供科学合理的参考, 也可为用户优选不同的制冷压缩机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参考文献:
[1] 周子成. 论制冷压缩机的性能指标[J].制冷, 1994,
(4) :13 18
[2] 张甫仁, 杨昭, 等. 制冷压缩机综合性能优选的灰色
方法[J]. 压缩机技术, 2004, (2) :17 20
[3] 王志国, 马一太, 等. 风力发电机组性能分析的模糊
综合评判方法[J]. 太阳能学报, 2004, 25(2) :177 181 [4] 张跃, 邹寿平, 等. 模糊数学方法及其应用[M ]. 北
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1992
[5] 李祚泳, 丁晶, 等. 环境质量评价原理与方法[M]. 北
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
(上接第44页)
上述特点可保证给煤机在不同方向出轴时都能保持手动链轮的旋向一致(标准旋向应为顺时
针关) 。
而图1所示的电动装置因其手动时链轮直接驱动输出轴所以会有给煤机不同出轴时手动开关的不同旋向, 这样给实际操作带来麻烦。5 结论
全自动多回转阀门电动装置的研制对多年来困扰中小转矩多回转阀门电动装置的手/电动切换力与手轮力问题的解决有积极作用, 对450~600N m 输出转矩多回转阀门电动装置整体结构设计的意义将更为重要。
从全自动多回转阀门电动装置的设计施工图与试验样机分析, 目前它尚不适合做为一般小转矩阀门电动装置使用(除非用户有手/电动切换力与手轮力方向的要求) , 主要因为其整机制造成本相对高于同转矩规格一般结构阀门电动装置8%
作者简介:郝秀平(1972 ) , 女, 工程师, 主要从事阀门电动装置的设计研究工作, 通讯地址:300300天津市东丽区大毕庄工业区天津百利二通机械有限公司。
左右, 其次是其转速调整范围有限。
根据样机的试验数据, 全自动多回转阀门电动装置的传动效率并没有因其结构相对复杂而降低。分析结果是, NGW 减速机构本身效率高, 同时在输出轴堵转的瞬间NGW 减速机构的受力均匀。
基于该电动装置的特点, 该产品不仅可用于传统阀门行业。还可以用于一些专用产品, 例如给煤机等。它适合电动装置安装位置较高, 不便于进行手/电动切换的场合, 根据市场调研, 该电动装置具有一定的市场。
参考文献
[1] 陈华祥 SR 系列多回转阀门电动装置主传动结构
特点分析[J] 流体机械, 2001, 29(4) :41 43
42 FLUID MACHINERY Vol 33, No 8, 2005
文章编号: 1005 0329(2005) 08 0042 03
全自动多回转阀门电动装置的设计
郝秀平1, 王文付2, 费 博2
(1 天津百利二通机械有限公司, 天津 300300; 2 天津埃柯特阀门控制设备有限公司, 天津 300240)
摘 要:
介绍了一种全自动多回转阀门电动装置, 并就其工作原理、结构特点、设计方法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 电动装置; 传动副; 机构; 特点分析中图分类号: TK730. 4 文献标识码: A
Design of the Automatic Multi Valve Electric Actuator
HAO Xiu ping 1, WANG Wen fu 2, FEI Bo 2
(1. Tianjin Baili Ertong Machinery Co. , Ltd. , Tianjin 300300, China; 2.T ianjin AC T Valve Control Equip ment Co. , Ltd. , Tianji n 300240,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working principle, characteristics of s tructure and design method, an automatic multi valve electric actuator was introduced and analyzed .
Key words: electric actuator; drive;mechanism; characteristics; analysis
1 前言
阀门电动装置及其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已有40多年的历史, 作为一种机电产品其机械部分无论是设计还是制造均日趋成熟, 其使用方式也被人们接受, 其使用范围也从工业阀门扩大到某些非阀门类专用设备。
上世纪80年代中期, 上海某大型设备制造厂在国内首先将阀门电动装置用于火电机组给煤机插板的驱动与控制。之所以选择阀门电动装置用于非阀门类的专用设备, 主要是阀门电动装置具
备起动转矩大、短时工作制、行程控制精确、位置指示直观、用于保护的转矩控制机构可靠、手动机构能保证应急人工操作等诸多特点。回顾二十年的使用情况, 阀门电动装置基本能满足给煤机的动作与控制要求。据不完全统计, 目前国内已有数家给煤机制造企业对阀门电动装置有一定数量需求。通常选用的电动装置输出转矩在300~600N m 之间, 输出转速在12~36r/min, 电器控制上无特殊要求。
收稿日期: 2005 04 28
2
设计目的
图1 电动装置安装位置示意
目前国内阀门电动装置生产厂家的多回转产品手/电动切换型式基本是! 半自动优先∀式, 即当需要手动时应先按下切换手柄使电动装置进入手
2005年第33卷第8期 流 体 机 械 43 动状态, 电动操作时切换手柄会自动复位。由于电动装置在给煤机上安装位置较高(一般为3~4m 或更高, 见图1) 且无操作平台, 因此用户要求将电动装置手动用手轮改为链轮, 即必要时通过金属挂链完成手动操作。
这种常规型式阀门电动装置的手动与手/电动切换机构在给煤机上的使用存在下列问题:
(1) 300~600N m 输出转矩多回转电动装置的手电动切换机构多设置在输出轴上(亦称在低速轴上) , 带载荷切换(如被驱动设备卡阻电动装置输出轴转矩增大) 比较困难, 用绳索拉动手柄在这种极限情况下是无法完成手/电动切换的, 这样会直接影响电动装置手动操作的可靠性。(2) 低速轴手/电动切换机构的电动装置其手轮直接与输出轴连接, 因此手动时的手轮力相对大。在产品的实际应用中允许设增力力臂来完成瞬间的手动启闭操作, 用链轮操作会显得手动力过大。
(3) 阀门电动装置初期用在给煤机时其手/电动切换手柄处是用金属链拉动, 但金属链重量过大常使切换手柄无法自动弹回到电动位置, 因此将金属链更换为绳索。由于绳索的耐高温与抗老化性能较差所以又是使用故障的隐患。
综上所述, 常规型阀门电动装置的手动机构还不能完全适合给煤机。解决这一问题的理想方法是研制出! 全自动∀手/电动切换型式的专用多回转阀门电动装置, 使用户无须进行手/电动转换就能完成手动操作, 同时亦应考虑手动速比与手轮力的合理性问题(在给煤机上为链轮力) 。3 全自动电动装置的主传动原理设计
! 全自动∀切换型式电动装置大多为输出轴90#回转的部分回转产品, 最典型的是美国KE STON 公司产品。而目前应用的! 全自动∀切换多回转电动装置仅有法国JOUC OMATIC 公司的SR 系列产品, 其最大输出转矩规格为600N m [1]。虽然SR 系列电动装置主传动机构与相关零件的制造工艺等要求比较高, 但它的结构设计可供参考。
图2所示为全自动多回转阀门电动装置主传动机构原理, 它是蜗轮减速机构与NGW 行星减速机构的结合。前面提到的SR 系列产品则采用了圆锥齿轮、蜗轮副、超越离合器相组合的传动机
图2 全自动电动装置传动机构
下面简要介绍图2结构的传动原理。
当电动装置电动操作时:电动机驱动电动蜗杆、电动蜗轮, 电动蜗轮与NGW 行星减速器中心轮为同轴, 所以运动可通过中心轮、行星轮传递到内齿轮与输出轴, 进而完成开启或关闭的操作。
应该注意的是, 由于行星架与手动蜗轮为一体, 所以手轮蜗轮的自锁使行星架固定, 此时的行星轮作用是介轮。
当电动装置需要手动操作时:操作者可直接拉动链轮, 此时手动蜗杆将运动传递到手动蜗轮与行星架。由于电动蜗杆与电动蜗轮的自锁使得NGW 行星减速器的中心轮固定。行星架的运动通过行星轮传递到内齿轮与输出轴, 从而实现不切换完成手动操作。
上述原理设计的关键所在是电动蜗轮副与手动蜗轮副各自运动时另一方的自锁, 而蜗轮副与NGW 行星减速器的结合使多回转电动装置手/电动切换的! 全自动∀得以实现。此外, NGW 行星减速器输入端与输出端的设置及其速比选择也十分重要, 它可使电动装置的动力参数更为合理。4 传动机构特点分析
首先看一下NGW 行星减速器的情况, NGW 行星减速器属于2Z-X 负号机构, 它由中心轮Z A 、行星轮Z C 、内齿轮Z B 、行星架X 等组成。根据被固定件和输入端与输出端的不同它可得到6种不同的传动比:
(1) 内齿轮Z B 固定时两种传动比:
B
44 FLUID MACHINERY Vol 33, No 8, 2005式中 Z 2 内齿轮齿数
Z 1 中心轮齿数
运动自中心轮Z A 输入由行星架X 输出, 该传动比大于1为减速, 是最常用的一种减速型式。
i A X =
B
i XA
行的。
(3) 中心轮Z A 不能为最终的运动输出, 最终的运动输出应为内齿轮Z B 或行星架X 。
根据上述三个原则, 全自动多回转电动装置NGW 行星减速器的速比选为:
Z 2Z 1
行星架X 固定, 运动自Z A 传递到Z B 。电动时:
i AB =-X
运动自行星架X 输入由中心轮Z A 输出, 该传动比小于1为增速。
(2) 中心轮Z A 固定时两种传动比:
i A B X =1+
Z 1
Z 2
手动时:
i A XB =
i A B X
中心轮Z A 固定, 运动自行星架X 传递到内齿轮Z B 。
以下为具体参数选择与计算实例, NGW 减速器齿轮传动的齿数组合应根据∃机械设计手册%, 合理的齿数组合才能保证装配条件、同心条件与连接条件。
选择NGW 行星减速器中心轮齿数Z 1=43, 行星轮齿数Z 3=17, 内齿轮齿数Z 2=77。
Z 2X
电动时速比:i AB =-Z =-1. 79
1
输入与输出方向不同不影响使用。选择电动蜗轮速比为29, 输出转速18r/min时的电机齿轮齿数Z D =15, 蜗杆齿轮齿数Z F =23, 这时整机传动比为:
i 总=
&&1. 79=79. 6151
运动自内齿轮Z B 输入由行星架X 输出, 该传动比大于1为减速。
i A XB =
i A B X 运动自行星架X 输入由内齿轮Z B 输出, 该传动比小于1为增速。
(3) 行星架X 固定时两种传动比:
i X AB =
Z 2
-Z 1
运动自中心轮Z A 输入由内齿轮Z B 输出, 该传动比大于1为减速且输入与输出旋向相反。
i X BA =
=-Z 1
Z 2i AB
运动自内齿轮Z B 输入由中心轮Z A 输出, 该传动比小于1为增速且输入与输出旋向相反。由于图2所示的传动机构是以电动与手动蜗
杆的相互自锁实现! 全自动∀手/电动转换的, 所以只要在上述6种传动方式中选择两种合适的传动比。选择传动比的原则:
(1) 电动操作时传动应为减速并且减速比不宜过大, 原因是:采用减速传动使得电动蜗轮承载力相对小, 同时也可使位于电动蜗杆上的转矩弹簧等件的几何尺寸较小。速比不宜过大是为保证得到合理的输出转速, 如果速比过大, 输出转速为36r/min时须增速, 由于需要蜗杆自锁不能用双头所以应控制减速比。
(2) 手动操作时传动应为增速, 因为蜗轮传动时速比较大手动时间较长, 对于多回转产品不合理。在行星减速器上采取增速以使手动速比相对减小。由于NGW 减速器手动时为增速会造成手动蜗轮副的载荷提高, 为保证蜗轮副强度蜗杆与蜗轮均选择钢材料。虽然该材料的选取不尽合理输出转速为36r/min时蜗轮齿数不变, 选择电机齿轮齿数Z D =22, 蜗杆齿轮齿数Z F =16可获得整机传动比为:
i 总=
&&1. 79=37. 8221
上述两种传动比只是更换了电机与蜗杆齿轮, 当使用1450r/min 同步转速电动机时可分别获得18r/min 和36r/min 的常用输出转速。
手动时速比:
i A XB =
=
i A B X =0. 642
1+Z 1/Z 2
选择手动蜗轮速比为40, 此时手动速比为:
i 手=40&0. 642=25. 68
上述手动速比虽然较大, 但用户使用起来应很轻松。根据掌握的资料, 给煤机所需的输出轴转圈数最多不过13圈, 因而该手动速比合理。另外该手动机构还有以下优点, 即改变蜗轮副的旋向可获得输出轴的不同旋向。
(
82 FLUID MACHINERY Vol 33, No 8, 2005各备选压缩机的第一大类指标集 ! 性能∀类指标(B 1) 的优劣, 按最大隶属度原则, 最优的备选压缩机应该为N 4而非N 5, 即使按其他原则进行评判, 仅从评价矩阵L 也是很难看出N 5是最优的, 但得出的结论都是N 5最优。显然最终造成总的综合评价结果存在一些差异。总的来说多目标综合评价和灰色关联评判都是评价和优选制冷压缩机的不错选择, 如果指标类型分类相同、权重分配一致且计算无误, 两者可以得出相似的结果。5 结论
(1) 多目标综合评价应用结果表明, 该方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制冷压缩机综合性能评价方法, 其原理简单, 算法简捷, 评价结果客观可靠, 而且所得结果较灰色评判法分辨率高, 有很强的实用性;
(2) 实际分析时, 多目标综合评判的指标因素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增减, 当需要进一步分析时,
作者简介:曹国庆(1978 ) , 男, 工学硕士, 在读博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建筑节能与智能化建筑方向的研究, 通讯地址:300072天津市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0338#。
还可进行多层次的多目标综合评价;
(3) 多目标综合评价结果可作为改进和提高制冷压缩机性能提供科学合理的参考, 也可为用户优选不同的制冷压缩机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参考文献:
[1] 周子成. 论制冷压缩机的性能指标[J].制冷, 1994,
(4) :13 18
[2] 张甫仁, 杨昭, 等. 制冷压缩机综合性能优选的灰色
方法[J]. 压缩机技术, 2004, (2) :17 20
[3] 王志国, 马一太, 等. 风力发电机组性能分析的模糊
综合评判方法[J]. 太阳能学报, 2004, 25(2) :177 181 [4] 张跃, 邹寿平, 等. 模糊数学方法及其应用[M ]. 北
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1992
[5] 李祚泳, 丁晶, 等. 环境质量评价原理与方法[M]. 北
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
(上接第44页)
上述特点可保证给煤机在不同方向出轴时都能保持手动链轮的旋向一致(标准旋向应为顺时
针关) 。
而图1所示的电动装置因其手动时链轮直接驱动输出轴所以会有给煤机不同出轴时手动开关的不同旋向, 这样给实际操作带来麻烦。5 结论
全自动多回转阀门电动装置的研制对多年来困扰中小转矩多回转阀门电动装置的手/电动切换力与手轮力问题的解决有积极作用, 对450~600N m 输出转矩多回转阀门电动装置整体结构设计的意义将更为重要。
从全自动多回转阀门电动装置的设计施工图与试验样机分析, 目前它尚不适合做为一般小转矩阀门电动装置使用(除非用户有手/电动切换力与手轮力方向的要求) , 主要因为其整机制造成本相对高于同转矩规格一般结构阀门电动装置8%
作者简介:郝秀平(1972 ) , 女, 工程师, 主要从事阀门电动装置的设计研究工作, 通讯地址:300300天津市东丽区大毕庄工业区天津百利二通机械有限公司。
左右, 其次是其转速调整范围有限。
根据样机的试验数据, 全自动多回转阀门电动装置的传动效率并没有因其结构相对复杂而降低。分析结果是, NGW 减速机构本身效率高, 同时在输出轴堵转的瞬间NGW 减速机构的受力均匀。
基于该电动装置的特点, 该产品不仅可用于传统阀门行业。还可以用于一些专用产品, 例如给煤机等。它适合电动装置安装位置较高, 不便于进行手/电动切换的场合, 根据市场调研, 该电动装置具有一定的市场。
参考文献
[1] 陈华祥 SR 系列多回转阀门电动装置主传动结构
特点分析[J] 流体机械, 2001, 29(4) :41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