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

作者:薛邦城蒙慧

科学·经济·社会 2002年03期

  自1978年实行改革以来,中国农村取得了举世瞩目成就,大多数国内外研究者倾向于把这 一时期的增长主要归因于推行家庭承包制,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推广运用新技术及非农产 业的发展,而农业生产结构(注:本文所指生产结构包括两个层次,一是种植业结构,即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其它作物 的结构;二是大农业内部结构,即农林牧渔的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经常被忽视,研究成果较少。本文拟探 讨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及调整前景,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一、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在经济增长与结构转变的关系上,结构主义提出了与传统的新古典增长理论不同的见解, 他们认为:经济结构的转换特别是部门非均衡发展条件下结构转换,能够加速经济增长。其 理论得到了大多数国家的实证支持,我国农业发展也证实其理论的正确性。相比较而言,我 国农业结构调整对于经济增长的潜力和意义更为重要,因为改革之前生产结构的非均衡表现 得更为突出,结构变化的余地更大。表1给出了我国改革前的生产结构状况,从表1中可以看 出,当时农业生产结构的特征为:整个农业以种植业为主,种植业以粮食为主;结构演变极 其缓慢,如种植业比重在1952~1978年间仅从85.9%下降到80%,降幅不足6%的生产结构呈现 以上特征并不是当时生产力的要求,而是人为政策限制的结果。即使在文革期间,农民也有 自发的发展多种经营的要求,但皆因不符合传统体制的要求而一次次被压抑,其结果便是大 量的劳动力不当地配置在粮食生产上,以高成本,劳动过密增长推动产量的扩张,致使劳动 生产率与解放初期相比,不仅没有提高反而有所降低。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于,单一的生产结 构破坏了农业各部门之间的有机联系,畜牧业不能为种植业提供支持,反之亦然。最终这种 目的在于促进粮食增长的政策,得到恰恰相反的结果,直到1978年粮食供给还是全面紧张。 上述生产结构的转变源于1978年开始的以家庭承包制为核心的农村经济改革。在农村经济高 速发展中,农业生产结构也经历了急剧深刻的变化,从表2中可见,农业发展过程在生产结 构层面表现为以种植业为绝对主体的传统结构向农林牧渔全面发展、综合经营转换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结构调整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在于:

  表1 改革前我国农业生产结构构成

  农林牧渔 种植业

   种植业 畜牧业 林业 渔业粮食作物 经济作物 其它作物

  1952

  86.912.00.7

  0.4 89.2

  9.0 1.8

  1965

  81.015.02.2

  1.8 86.8

  8.9 4.3

  1978

  80.014.98

  3.44 1.58 85.5

  10.2 4.3

  资料来源:牛若峰主编《中国农业生产结构之研究》;国风著《中国农村经济结构创新分 析》。

  表2 1979~1999年中国农业生产结构变化情况

  农林牧渔 种植业

  种植业

  畜牧业

  林业

  渔业 粮食作物

  经济作物

  其它作物

  1979

  80.0 3.4414.98

  1.5880.3

  15.4

  4.3

  1980

  75.63 4.2318.42

  1.7280.1

  14.4

  5.5

  1985

  69.25 5.2122.06

  3.4878.8

  15.6

  5.6

  1990

  64.66 4.3125.67

  5.3676.5

  14.4

  9.1

  1995

  58.43 3.4929.72

  8.3673.4

  22.1

  4.5

  1999

  57.53 3.6128.54

  10.32 - - -

  注:本表上栏为农林牧渔产值构成变化,下栏为播种面积构成变化。

  资料来源:农业部《中国农业发展报告96》,中国各年统计年鉴。

  第一,使农业生产结构符合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改革之初,由于实行家庭承包制使我国 原有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更加突出,仅靠当时还不发达的城市工业和农村非农产业的吸纳 无助于这一问题的缓解,只能在农业内部寻求出路。相比之下,畜牧业、林果业、菜业、林 业比种植业需要更多的劳动投入,且发展空间极大。实际上,在1984年乡镇企业迅速发展之 前,农业新兴部门主要起着吸纳因种植业效率提高而向外推出的大量剩余劳动力的作用。我 们虽然无法给出具体数据测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但凭直观就可以看出,这些新兴的农业 部门实际上是改革之初存在于农村、城市之间最重要的缓冲器,并给乡镇企业争取了发展的 时间。

  第二,实现了资源由低效率部门向高效率部门的转移。一些学者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证 实了下列事实的存在:1.虽然农业生产率并不总低于其它经济部门,但在我国现阶段,农业 生产率却明显低于其它部门的生产率;2.畜牧业、林果业等资源禀赋的部门生产率水平比种 植业高;3.在种植业内部,经济作物、园艺作物比粮食的平均生产率高。因此我国1978年以 来生产结构的转换实际上是高效率的农业生产部门和对低效率生产部门的替代过程。在这一 过程中,上亿劳动力几乎不花任何成本从粮食部门转移到新兴农业部门,即使这些部门效率 再低,就农业全局而言仍然是重大的效率提高,因为其必然要改善农业各部门之间的有机联 系,更何况新兴农业部门皆是效率较高部门。由此引发的就不仅是结构趋于协调,还有资源 重新配置使效率提高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一项研究成果表明,在农业总产值增量中,扣除 制 度变迁和技术进步的贡献,大约有1~1.5个百分点要归于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钟甫宁,199 0)。90年代以后,这种贡献更高,因为此后的新兴农业部门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国民经济的 增长速度,在1990~1995年间,畜牧业产值平均每年递增率在13%以上,渔业接近20%。这意 味着新兴农业部门作为一个整体是一个高速增长的部门,它构成我国90年代经济高速增长的 一个组成部分。

  第三,新兴的农业部门是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发展起来的,因而从其一开始就表现出商品 性生产的特性,由此带动了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的提高。

  二、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空间

  回顾过去是为了更清楚地了解未来,我们现在需要回答的问题是: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空 间有多大,以此判断它是否还能促进未来的经济增长。

  从以下因素看农业生产结构还具有相当大的调整空间:

  第一,畜牧业、水产业等养殖业在大农业中占有较高的比重,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197 8年以来,我国农业结构调整虽然一直朝这一目标推进,但同其它国家相比,仍存在巨大差 距,从表3可以看出,除日本外,我国种植业比重大大高于其它国家,而畜牧业产值又较大 幅度地低于这些国家。于是我国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空间就在于种植业比重的下降,畜牧业 、渔业比重的上升。如果仅从居民需求结构变化来看,这种变化有发生的可能性,因为在未 来一二十年里,我国居民食物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人均粮食消费将大大降低,而动物性食 品将急剧增加。但值得注意的是,这只是潜在的可能,在人多地少,粮食种植压力大的情况 下,实际也许不会发生。日本便是如此,严重的粮食压力使其农业生产结构难以由粮食种植 向畜牧业转变,每年不得不进口大量动物性食品来满足食物消费的需求。这实际上是所有人 多地少、农业资源贫乏国家在结构调整时面临的难题之一,更为主要的是这一难题在一个国 家天赋的资源范围内是难以解决的。但如果置于国际市场大背景中,情况则不同,荷兰的发 展表明了这一点。荷兰与日本有着极为相似的资源禀赋,但荷兰却在农业发展中克服了上述 限制,成为20世纪后半期农产品出口实绩最佳的国家(注:从1989年起,荷兰连续保持农业净出口世界第二的地位,次于美国,但考虑到荷兰人均 土地面积、农业人口都大大低于美国,因此认为荷兰农产品出口实绩优于美国。),其关键在于荷兰能充分发挥资源比 较优势,积极参与建立在分工基础上的国际贸易。据统计,荷兰畜产品要占到全部农产品产 值的67.4%。如果仅从封闭的角度看,这是一个极为畸型而又脆弱的农业生产结构,特别是 对荷兰这样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而言,长期维持这一结构是不可想象的。然而,如果联系荷 兰进出口结构进行分析,则这一问题不难理解荷兰畜产品出口率较高,但粮食进口率也相当 高。由此可见,荷兰是依靠国际市场来进行国内结构转换的。我国要成功实现生产结构转型 ,就不能不借鉴荷兰经验,利用国际市场,发挥比较优势。不久后即将加入的WTO,为我国 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发挥比较优势,提供了可能,而且WTO作为新的改革动力会加速这一转 换的进行,可以预料在加入WTO后的几年内将是我国农业生产结构巨大变动时期。

   表3 若干国家畜牧业产值构成

  中国 日本 美国 法国英国 苏联

  比重 1980 1985 1999 1980 1985 1980 1985 1980 1985 1985 1980 1980 1985

  种植业 80.6 77.4 57.53 68.4 70.3 51.7 50.1 46.2 46.3 34.4 39.2 44.8 44.8

  畜牧业 19.4 22.6 28.54 31.6 29.7 48.3 49.9 53.8 53.7 65.6 60.8 55.2 55.2

  资料来源:牛若峰等主编《农业经济手册》,农业出版社1989年出版。

  第二,虽然从总体来看,直接影响资源在农业各部门之间流动的制度限制已基本取消,但 政策上的限制依然存在。在计划经济模式惯性影响下,在追求粮食数量目标的趋势并未被根 本扭转的情况下,政策的限制更多表现为忽视其它部门发展,把粮食增产增收作为首要目标 ,如在最近一次结构调整中,国家的粮食订购任务仍是按指令性计划管理,并纳入干部政绩 考 核目标,这势必影响农业生产结构向更为合理的方向发展。更为严重的是,在有些地方结构 调整政府“越位”,在不分析市场趋势,不承担决策风险的情况下,盲目确定主导产业和主 导产品并强迫农民进行生产,大大挫伤了农民调整生产结构的积极性。在加入WTO后,上述 行政手段的应用将受到严格限制,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空间也将得以扩大。

  第三,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农业成功地走出了“短缺循环陷阱”,在一定程度上形 成了供给大于需求的局面,尤其是粮食,自1996年起,粮食生产连续四年大幅度增长,年均 突破5亿吨,目前我国粮食库存量已相当于国内1年的粮食总产量(注:冀亲峰:未来我国粮食供求总量、结构、区域平衡问题研究,《农业经济问题》2000年 。)。农产品总量的提高为生 产结构的调整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使之可以在供给充裕的大背景下进行。另一方面,在国内 供给能力大大富余的同时,需求缺口依然存在,不过弥补这一缺口靠的是日益增长的进口。 从表4可以看出,随着国内产品供给的增加,农产品进口并没有相应减少,相反在1998年进 口额却有大幅度的增加。这种状况说明国内农产品品质、结构并不能满足人们需求多样化、 优质化的需要,农产品结构无论在深度、广度上都有进一步调整的必要。

  

  三、对 策

  看来很明显,21世纪中国农业的发展,必须把重点放在生产结构的改善上,通过提高资源 配置效率来实现农业的有效增长,这是中国农业发展及应对WTO的根本出路之一。要实现农 业生产结构的合理调整,必须做到:

  第一,要在指导思想上树立新的农业发展观。对中国来说,2000年至2005年是具有关键意 义的几年,在这几年之内生产结构能否得到合理的调整,将影响中国能否以积极的态度融入 世界经济及保证中国的粮食安全。为此首先必须打破自给自足的限制,按照比较优势参与国 际分工,对于缺乏比较优势的谷物、棉花等在保证安全供给的前提下,可适度减少国内生产 ,有效利用国际市场调剂供需缺口;而对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如畜产品、蔬菜等则采取积 极措施进一步发挥其优势,以增强其国际竞争力。其次进一步突破农业单一种植业——粮食 的传统模式,从大农业角度注重农业发展,在保持种植优势的同时,逐步形成以畜牧业为主 导产业,林业、渔业有较大发展的结构格局。

  第二,要从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战略高度看待生产结构的调整。自从1984年乡镇企业大 发展之后,我国对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解决虽然依然没有脱离农村范围,但一直在农业外 尤其是乡镇企业范围内寻求解决方法(当然这也曾起过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已 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单纯依靠于此无助于这一问题的解决:首先,乡镇企业进入90年代 以来,吸纳劳动力的能力逐年减弱,据统计,“七五”期间,乡镇企业年平均吸纳劳动力93 5万人,“八五”降到了719万人,继而再降到1997年的400万人,与农村劳动力每年新增700 万人相比,缺口越来越大,如果不对乡镇企业现有模式进行根本性改革,就谈不上有效解决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其次,城市及工业面临的问题更多,目前国有企业大约有3000万 冗员,城镇还有500万失业人员,加入WTO之后,这一数据还会以不可预知的速度上升;最后 ,城镇化的建设也需以时日。由此决定对中国问题的分析不能陷入应该怎样就能怎样的逻辑 范式中,我们必须考虑另一种战略,通过在农业中发展畜牧业、林果业、渔业等,更密集地 使用劳动力来缓解人口压力。这在加入WTO后具有更重要的意义。从1997东南亚国家发生金 融危机,并导致这些国家经济恶化的情况看,日本、韩国急于工业化、城镇化,把大量农民 推向城市,当金融危机造成大量劳动力游离于制造业和服务业之外,而这些国家的农业已不 能吸纳这些劳动力时,经济就出现了问题。“入世”在即,我国不能不吸收这一教训,尽可 能发挥农业在特殊时期抵御经济风险的作用。

  第三,依靠科学技术进步,推动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进一步提高科技在农业资源中的比 重,及时运用新技术改造农林牧渔各业,使其不断涌现出新的优质产品,是加快农业结构调 整的一项重要举措,尤其是对我国这样人多地少的国家而言,没有科技的进步,结构调整的 难度是难以想象的。为此必须进一步加大科教兴农战略的实施力度,从不同层次、侧面把农 业科技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作者介绍:兰州大学国际政治系 甘肃 兰州 730000

作者:薛邦城蒙慧

科学·经济·社会 2002年03期

  自1978年实行改革以来,中国农村取得了举世瞩目成就,大多数国内外研究者倾向于把这 一时期的增长主要归因于推行家庭承包制,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推广运用新技术及非农产 业的发展,而农业生产结构(注:本文所指生产结构包括两个层次,一是种植业结构,即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其它作物 的结构;二是大农业内部结构,即农林牧渔的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经常被忽视,研究成果较少。本文拟探 讨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及调整前景,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一、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在经济增长与结构转变的关系上,结构主义提出了与传统的新古典增长理论不同的见解, 他们认为:经济结构的转换特别是部门非均衡发展条件下结构转换,能够加速经济增长。其 理论得到了大多数国家的实证支持,我国农业发展也证实其理论的正确性。相比较而言,我 国农业结构调整对于经济增长的潜力和意义更为重要,因为改革之前生产结构的非均衡表现 得更为突出,结构变化的余地更大。表1给出了我国改革前的生产结构状况,从表1中可以看 出,当时农业生产结构的特征为:整个农业以种植业为主,种植业以粮食为主;结构演变极 其缓慢,如种植业比重在1952~1978年间仅从85.9%下降到80%,降幅不足6%的生产结构呈现 以上特征并不是当时生产力的要求,而是人为政策限制的结果。即使在文革期间,农民也有 自发的发展多种经营的要求,但皆因不符合传统体制的要求而一次次被压抑,其结果便是大 量的劳动力不当地配置在粮食生产上,以高成本,劳动过密增长推动产量的扩张,致使劳动 生产率与解放初期相比,不仅没有提高反而有所降低。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于,单一的生产结 构破坏了农业各部门之间的有机联系,畜牧业不能为种植业提供支持,反之亦然。最终这种 目的在于促进粮食增长的政策,得到恰恰相反的结果,直到1978年粮食供给还是全面紧张。 上述生产结构的转变源于1978年开始的以家庭承包制为核心的农村经济改革。在农村经济高 速发展中,农业生产结构也经历了急剧深刻的变化,从表2中可见,农业发展过程在生产结 构层面表现为以种植业为绝对主体的传统结构向农林牧渔全面发展、综合经营转换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结构调整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在于:

  表1 改革前我国农业生产结构构成

  农林牧渔 种植业

   种植业 畜牧业 林业 渔业粮食作物 经济作物 其它作物

  1952

  86.912.00.7

  0.4 89.2

  9.0 1.8

  1965

  81.015.02.2

  1.8 86.8

  8.9 4.3

  1978

  80.014.98

  3.44 1.58 85.5

  10.2 4.3

  资料来源:牛若峰主编《中国农业生产结构之研究》;国风著《中国农村经济结构创新分 析》。

  表2 1979~1999年中国农业生产结构变化情况

  农林牧渔 种植业

  种植业

  畜牧业

  林业

  渔业 粮食作物

  经济作物

  其它作物

  1979

  80.0 3.4414.98

  1.5880.3

  15.4

  4.3

  1980

  75.63 4.2318.42

  1.7280.1

  14.4

  5.5

  1985

  69.25 5.2122.06

  3.4878.8

  15.6

  5.6

  1990

  64.66 4.3125.67

  5.3676.5

  14.4

  9.1

  1995

  58.43 3.4929.72

  8.3673.4

  22.1

  4.5

  1999

  57.53 3.6128.54

  10.32 - - -

  注:本表上栏为农林牧渔产值构成变化,下栏为播种面积构成变化。

  资料来源:农业部《中国农业发展报告96》,中国各年统计年鉴。

  第一,使农业生产结构符合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改革之初,由于实行家庭承包制使我国 原有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更加突出,仅靠当时还不发达的城市工业和农村非农产业的吸纳 无助于这一问题的缓解,只能在农业内部寻求出路。相比之下,畜牧业、林果业、菜业、林 业比种植业需要更多的劳动投入,且发展空间极大。实际上,在1984年乡镇企业迅速发展之 前,农业新兴部门主要起着吸纳因种植业效率提高而向外推出的大量剩余劳动力的作用。我 们虽然无法给出具体数据测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但凭直观就可以看出,这些新兴的农业 部门实际上是改革之初存在于农村、城市之间最重要的缓冲器,并给乡镇企业争取了发展的 时间。

  第二,实现了资源由低效率部门向高效率部门的转移。一些学者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证 实了下列事实的存在:1.虽然农业生产率并不总低于其它经济部门,但在我国现阶段,农业 生产率却明显低于其它部门的生产率;2.畜牧业、林果业等资源禀赋的部门生产率水平比种 植业高;3.在种植业内部,经济作物、园艺作物比粮食的平均生产率高。因此我国1978年以 来生产结构的转换实际上是高效率的农业生产部门和对低效率生产部门的替代过程。在这一 过程中,上亿劳动力几乎不花任何成本从粮食部门转移到新兴农业部门,即使这些部门效率 再低,就农业全局而言仍然是重大的效率提高,因为其必然要改善农业各部门之间的有机联 系,更何况新兴农业部门皆是效率较高部门。由此引发的就不仅是结构趋于协调,还有资源 重新配置使效率提高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一项研究成果表明,在农业总产值增量中,扣除 制 度变迁和技术进步的贡献,大约有1~1.5个百分点要归于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钟甫宁,199 0)。90年代以后,这种贡献更高,因为此后的新兴农业部门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国民经济的 增长速度,在1990~1995年间,畜牧业产值平均每年递增率在13%以上,渔业接近20%。这意 味着新兴农业部门作为一个整体是一个高速增长的部门,它构成我国90年代经济高速增长的 一个组成部分。

  第三,新兴的农业部门是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发展起来的,因而从其一开始就表现出商品 性生产的特性,由此带动了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的提高。

  二、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空间

  回顾过去是为了更清楚地了解未来,我们现在需要回答的问题是: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空 间有多大,以此判断它是否还能促进未来的经济增长。

  从以下因素看农业生产结构还具有相当大的调整空间:

  第一,畜牧业、水产业等养殖业在大农业中占有较高的比重,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197 8年以来,我国农业结构调整虽然一直朝这一目标推进,但同其它国家相比,仍存在巨大差 距,从表3可以看出,除日本外,我国种植业比重大大高于其它国家,而畜牧业产值又较大 幅度地低于这些国家。于是我国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空间就在于种植业比重的下降,畜牧业 、渔业比重的上升。如果仅从居民需求结构变化来看,这种变化有发生的可能性,因为在未 来一二十年里,我国居民食物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人均粮食消费将大大降低,而动物性食 品将急剧增加。但值得注意的是,这只是潜在的可能,在人多地少,粮食种植压力大的情况 下,实际也许不会发生。日本便是如此,严重的粮食压力使其农业生产结构难以由粮食种植 向畜牧业转变,每年不得不进口大量动物性食品来满足食物消费的需求。这实际上是所有人 多地少、农业资源贫乏国家在结构调整时面临的难题之一,更为主要的是这一难题在一个国 家天赋的资源范围内是难以解决的。但如果置于国际市场大背景中,情况则不同,荷兰的发 展表明了这一点。荷兰与日本有着极为相似的资源禀赋,但荷兰却在农业发展中克服了上述 限制,成为20世纪后半期农产品出口实绩最佳的国家(注:从1989年起,荷兰连续保持农业净出口世界第二的地位,次于美国,但考虑到荷兰人均 土地面积、农业人口都大大低于美国,因此认为荷兰农产品出口实绩优于美国。),其关键在于荷兰能充分发挥资源比 较优势,积极参与建立在分工基础上的国际贸易。据统计,荷兰畜产品要占到全部农产品产 值的67.4%。如果仅从封闭的角度看,这是一个极为畸型而又脆弱的农业生产结构,特别是 对荷兰这样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而言,长期维持这一结构是不可想象的。然而,如果联系荷 兰进出口结构进行分析,则这一问题不难理解荷兰畜产品出口率较高,但粮食进口率也相当 高。由此可见,荷兰是依靠国际市场来进行国内结构转换的。我国要成功实现生产结构转型 ,就不能不借鉴荷兰经验,利用国际市场,发挥比较优势。不久后即将加入的WTO,为我国 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发挥比较优势,提供了可能,而且WTO作为新的改革动力会加速这一转 换的进行,可以预料在加入WTO后的几年内将是我国农业生产结构巨大变动时期。

   表3 若干国家畜牧业产值构成

  中国 日本 美国 法国英国 苏联

  比重 1980 1985 1999 1980 1985 1980 1985 1980 1985 1985 1980 1980 1985

  种植业 80.6 77.4 57.53 68.4 70.3 51.7 50.1 46.2 46.3 34.4 39.2 44.8 44.8

  畜牧业 19.4 22.6 28.54 31.6 29.7 48.3 49.9 53.8 53.7 65.6 60.8 55.2 55.2

  资料来源:牛若峰等主编《农业经济手册》,农业出版社1989年出版。

  第二,虽然从总体来看,直接影响资源在农业各部门之间流动的制度限制已基本取消,但 政策上的限制依然存在。在计划经济模式惯性影响下,在追求粮食数量目标的趋势并未被根 本扭转的情况下,政策的限制更多表现为忽视其它部门发展,把粮食增产增收作为首要目标 ,如在最近一次结构调整中,国家的粮食订购任务仍是按指令性计划管理,并纳入干部政绩 考 核目标,这势必影响农业生产结构向更为合理的方向发展。更为严重的是,在有些地方结构 调整政府“越位”,在不分析市场趋势,不承担决策风险的情况下,盲目确定主导产业和主 导产品并强迫农民进行生产,大大挫伤了农民调整生产结构的积极性。在加入WTO后,上述 行政手段的应用将受到严格限制,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空间也将得以扩大。

  第三,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农业成功地走出了“短缺循环陷阱”,在一定程度上形 成了供给大于需求的局面,尤其是粮食,自1996年起,粮食生产连续四年大幅度增长,年均 突破5亿吨,目前我国粮食库存量已相当于国内1年的粮食总产量(注:冀亲峰:未来我国粮食供求总量、结构、区域平衡问题研究,《农业经济问题》2000年 。)。农产品总量的提高为生 产结构的调整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使之可以在供给充裕的大背景下进行。另一方面,在国内 供给能力大大富余的同时,需求缺口依然存在,不过弥补这一缺口靠的是日益增长的进口。 从表4可以看出,随着国内产品供给的增加,农产品进口并没有相应减少,相反在1998年进 口额却有大幅度的增加。这种状况说明国内农产品品质、结构并不能满足人们需求多样化、 优质化的需要,农产品结构无论在深度、广度上都有进一步调整的必要。

  

  三、对 策

  看来很明显,21世纪中国农业的发展,必须把重点放在生产结构的改善上,通过提高资源 配置效率来实现农业的有效增长,这是中国农业发展及应对WTO的根本出路之一。要实现农 业生产结构的合理调整,必须做到:

  第一,要在指导思想上树立新的农业发展观。对中国来说,2000年至2005年是具有关键意 义的几年,在这几年之内生产结构能否得到合理的调整,将影响中国能否以积极的态度融入 世界经济及保证中国的粮食安全。为此首先必须打破自给自足的限制,按照比较优势参与国 际分工,对于缺乏比较优势的谷物、棉花等在保证安全供给的前提下,可适度减少国内生产 ,有效利用国际市场调剂供需缺口;而对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如畜产品、蔬菜等则采取积 极措施进一步发挥其优势,以增强其国际竞争力。其次进一步突破农业单一种植业——粮食 的传统模式,从大农业角度注重农业发展,在保持种植优势的同时,逐步形成以畜牧业为主 导产业,林业、渔业有较大发展的结构格局。

  第二,要从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战略高度看待生产结构的调整。自从1984年乡镇企业大 发展之后,我国对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解决虽然依然没有脱离农村范围,但一直在农业外 尤其是乡镇企业范围内寻求解决方法(当然这也曾起过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已 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单纯依靠于此无助于这一问题的解决:首先,乡镇企业进入90年代 以来,吸纳劳动力的能力逐年减弱,据统计,“七五”期间,乡镇企业年平均吸纳劳动力93 5万人,“八五”降到了719万人,继而再降到1997年的400万人,与农村劳动力每年新增700 万人相比,缺口越来越大,如果不对乡镇企业现有模式进行根本性改革,就谈不上有效解决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其次,城市及工业面临的问题更多,目前国有企业大约有3000万 冗员,城镇还有500万失业人员,加入WTO之后,这一数据还会以不可预知的速度上升;最后 ,城镇化的建设也需以时日。由此决定对中国问题的分析不能陷入应该怎样就能怎样的逻辑 范式中,我们必须考虑另一种战略,通过在农业中发展畜牧业、林果业、渔业等,更密集地 使用劳动力来缓解人口压力。这在加入WTO后具有更重要的意义。从1997东南亚国家发生金 融危机,并导致这些国家经济恶化的情况看,日本、韩国急于工业化、城镇化,把大量农民 推向城市,当金融危机造成大量劳动力游离于制造业和服务业之外,而这些国家的农业已不 能吸纳这些劳动力时,经济就出现了问题。“入世”在即,我国不能不吸收这一教训,尽可 能发挥农业在特殊时期抵御经济风险的作用。

  第三,依靠科学技术进步,推动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进一步提高科技在农业资源中的比 重,及时运用新技术改造农林牧渔各业,使其不断涌现出新的优质产品,是加快农业结构调 整的一项重要举措,尤其是对我国这样人多地少的国家而言,没有科技的进步,结构调整的 难度是难以想象的。为此必须进一步加大科教兴农战略的实施力度,从不同层次、侧面把农 业科技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作者介绍:兰州大学国际政治系 甘肃 兰州 730000


相关内容

  • 钱纳里结构转变理论中的农业发展观
  • 作者:郭剑雄曹昭义 山东工程学院学报 2000年06期 中图分类号:F303 文献标识码:A 1 结构转变与农业发展的一致性 农业发展,是每一位发展经济学家必然论及的问题.以研究经济结构转变享有盛誉的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钱纳里(H·Chenery),虽然没有对农业发展问题进行专门的和系统的论述,但不能说 ...

  • 农民增收问题研究
  • 农民增收问题研究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农业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新阶段的主要标志是,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已经基本满足现阶段农民对农产品的需求,为全国改革.发展.稳定做出了历史性贡献.新阶段也出现了新问题,主要是粮棉等多数农产品出现了阶段性供过于求,品质不完全适销对路,农民增产不能相应增收, ...

  • 中国劳动力转移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 2010年10月 第10期(总271期) ChinaIndustrialEconomics Oct.,2010No.10 [国民经济] 中国劳动力转移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张广婷1, 江 静2, 陈 勇3 210046:210093:100732) (1.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江苏南京 江苏南京2 ...

  • 农村与区域发展
  • 农村与区域发展概论复习 一.名词解释 1.传统农业:是在自然经济条件下.采用人力.畜力.手工工具.铁器等为主的手工劳动方式,靠世代积累下来的传统经验发展,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居主导地位的农业.是采用历史上沿袭下来的耕作方法和农业技术的农业. 2.现代农业:向农业大量输入机械.化肥.燃料.电力等各种形 ...

  • 关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内涵目标及评价指标体系
  • 作者:李林杰 河北大学学报:哲社版 1997年08期 摘要 本文从全面.重点.客观衡量与评价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实现的程度及其进程的目的和要求出发,进一步界定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内涵.标志.目标及其衡量与评价的原则,并在此基础上,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实现的过程和效果两方面,选择.建立了一套较全面.系统.简 ...

  • 河南省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互动研究
  • [产业经济] 河南省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互动研究 ●张利勇 (洛阳理工学院经济与工商管理系,河南洛阳471023) 内容提要: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相互促进.相互依赖.共同发展.产业之间的关联度以及产业各阶段的发展状况决定经济发展前景.河南省作为我国内陆新兴的经济大省,经济发展空间和环境决定产业呈 ...

  • 浙江农产品出口结构优化研究[文献综述]
  • 题 目: 浙江农产品出口结构优化研究 一.引言 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及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推进,农业和农产品贸易发展进入了新的时期.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加快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加强农产品出口的基地建设和调控管理,构建开放统一的市场体系是现代农业的 ...

  • 农村工业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 农村工业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王小鲁 本文包含两个主要目的:首先是研究农村工业化(包括农村工业和其他非农产业的发展.这些产业是乡镇企业部门的主体)在经济改革期间迅速发展的动因,分析其在多大程度上带动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同时考察农村工业化在今后推动经济增长的剩余潜力. 本文第一节简要回顾改革期间农村工 ...

  • 关于农民收入现状及对策的调查报告
  • 加快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是农业.农村工作的首要问题和中心任务 ,也是农业.农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随着wto的加入,农民增收缓慢已成为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生活改善和农村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究竟农民收入现状如何,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症结何在?以及怎样应对入世带来的挑战和ss机遇?02年4月份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