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与社会控制

法与社会控制

中文摘要:有序性亦称为有序、秩序,是人类社会的普遍要求。而人们行为某种程度的统一性(如社会关系首先是经济关系和社会制度的稳定性、连续性)则是秩序在人类社会中的表现。社会秩序需要有目的、有意识的人类行为——社会控制,以便协调个人、公共与社会利益,构建和维系社会秩序,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而法,作为现代社会中最主要的社会控制手段, 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关键词:法律、秩序、社会控制

历史表明,凡是在人类建立了政治或社会组织单位的地方,他们都曾力图防

【1】止不可控制的混乱现象,也曾试图确立某种适于生存的秩序形式。任何社会都

需要秩序,也都存在着相应的秩序,有序性是人类社会存在、发展的基本条件和普遍要求,是人这个生物物种天然具有的一种需要和倾向,一个完全无序的的社会是无法现象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亨廷顿讲“人当然可以有秩序而无自由,但

【2】不能有自由而无秩序”。现实中人类对秩序的追求虽然时常为某些人的非理性

行为所阻碍和破坏,但总起来讲,社会总是依照一定秩序运转的。秩序构成人类社会的普遍要求,而人类对秩序要求的满足主要是通过各类社会控制手段和形式,包括官方的和非官方的,借助社会控制机制来实现的。在现代社会各类调整和制约人们行为,促成社会有序化的社会控制已达到高度发达、文明、科学的程度。

一、社会控制

1、社会控制概述

社会控制的概念起源于美国社会学家罗斯,1901年罗斯在《社会控制》一书中首次提出“社会控制”的概念,大致的意思是与人类自然秩序相对的、带有一定目的和意识的社会规制。罗斯认为人生而具有同情心、友善和正义感,它们是本源的东西。“当人们的同情心、友善、正义感还不够强烈,还不足以直至他侵犯他人的时候,那么对于报复的畏惧也许会让他们有所顾忌。因而存在着四种特性,它们构成自然秩序的支柱。其中三个是人所表现的道德情感,第四个则是影

【3】响人们行为的怨恨。”依靠同情心、友善、正义感和怨恨可以产生一个纯粹的

自然秩序,也可以说是一个没有人工设计和作用的秩序,然而这种秩序是粗糙且不完善的,随着人们交往的日益频繁,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财富的迅速分化,尤

其是私有财产的出现,它成为一个巨大的改造力量,使社会偏离那种使人性中最美好的东西显现出来的质朴的平等越来越远。社会分裂成许多相互对立的阵营,自然秩序遭到破坏,争端迅速繁殖,人们不断发生违规行为,因此就需要建立一种新的机制来维护社会秩序,这就是社会控制。社会控制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控制是指社会组织体系运用社会社会规范以及与之相应的手段与方式,对社会成员(包括社会个体、社会群体及社会组织)的社会行为及其价值观念进行指导和约束,对各类社会关系进行调节和制约过程。狭义的社会控制是指对越轨行为或偏差行为进行预防和制约、对社会越规者进行惩戒和教育过程。

社会控制是社会生活的规范方面。社会控制规定了不轨行为并对这种行为作出反应,它规定了什么是应当的,什么事对或错,什么是违反、责任、反差或扰乱。法律是社会控制,但礼仪、习惯、伦理、官僚制和对精神病得治疗也是社会控制。正如法律是国家公民中的社会控制一样,部落成员也有其社会控制。同样,家庭、车间、教会、派系集团和体育比赛的成员之间都有各自的社会控制。不论何时何地,不论是在街道上、监狱中或晚宴上,只要人们相互以标准要求,就存在着社会控制,而不论标准时明示的还是暗示的,也不论标准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这些是布莱克在其《法律的运作行为》一书中指出的。

2、社会控制的分类和功能

社会控制从不同的角度可以进行不同的分类。一般分为外在控制和内在控制、积极控制和消极控制、硬控制和软控制、宏观控制和微观控制等。这里有几种控制实质上就是依靠法律而进行的社会控制,比如外在控制。外在控制是社会依靠社会力量促使社会成员服从社会规范的控制类型,是以社会力量的强制性作为发挥作用的基础。比如国家的法律体系、各种社会组织的规章制度、社会的道德习俗等,都对人们的行为有一定的约束力量。而这些社会力量之所以能够发挥作用,主要是源于人们的“避害”心理,即害怕因违反规范而受到法律制裁、道德批判、纪律惩处或舆论压力。从这个意义上讲,外在控制是通过强制性社会力量促使社会成员不得不遵从社会规范。这些外在控制又可分为正式控制和非正式控制,其中正式控制就是我们所说的法律,由国家执法机关通过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进行的控制,而非正式控制就是那些风俗、习惯等对人们的约束和控制。其次是消极控制,消极控制是指运用惩罚性的手段对已经产生的社会越轨行为进行

制裁的过程,对各种社会偏离行为的禁止、限制和制裁。所以,消极控制实际上就是在人们犯法后运用法律的手段对这些人进行惩罚和制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警示其他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从而达到的社会控制。再次,硬控制是指运用强制性的控制手段,包括政权、纪律、法律等对社会成员的价值观、行为方式实行控制,法律是最主要的手段。最后是宏观控制,这是从社会控制的层次上划分的,宏观控制是指运用政权、法律、纪律、政策、条令等控制手段对全体社会成员及整个社会关系进行控制与制约。

社会控制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原始社会的社会控制是一种通过传统、习俗、习惯等手段实现的自律性社会控制。而阶级社会中的社会控制则主要表现为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实行得社会控制,社会控制的内容和形式始终体现了统治阶级的利益和意志。虽然社会控制往往以全社会的名义出现,似乎代表了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但并不能掩盖其维护特定阶级利益和阶级统治的本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分工的日益发达,社会结构日益复杂,尤其是进入到现代社会,人们的社会活动空间逐步扩大,社会利益的冲突也日益加剧,社会问题层出不穷,社会控制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了,一套完整的社会控制是社会进行良好运转得有力保障。首先,社会控制保持社会稳定和社会秩序。其次,可以维持社会正常生活。最后是促进社会的发展。所以,社会控制作为一种手段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法律与社会控制

1、法律与社会控制的关系

法律是社会控制的手段之一。社会控制的手段有很多,分类也不统一。如罗斯将社会控制手段分为两类,一类是舆论、暗示、个人理想、社会宗教、艺术和社会评价之类的社会控制手段,罗斯把它们称之为伦理的控制手段,它们的形成是由于感情的力量。另一类是法律、信仰、礼仪、教育和幻想,罗斯把它们称之为政治的控制手段。我们从具体的内容上来划分控制手段可以分为习俗、道德、宗教、纪律、法律和社会舆论。从严格意义上说,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实际上含有三层含义:一是法律秩序,即通过有系统地、有秩序地使用政治组织社会的强力来调整关系和安排行为的制度;二是一批据以做出司法或行政决定的权威性资料、根据或指示;三是司法过程和行政过程。由于现实生活中,通过法律的社会

控制实际上总是力量和规范相结合的结果,所以,就社会控制而言,法律和司法

【4】的功能事实上是同构的,即二者的社会控制功能是完全亲和在一起的。因此,

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实际上更多考察的是司法规则和过程的双重影响。

法律是对社会成员最具有强制性的控制手段,它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依靠国家强制推行的社会规范体系。包括法令、法案、条例等具体形式。法律包括两个方面的社会内容:一是规定行为模式,即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和不准做什么;二是规定行为后果,即人们的行为在符合行为模式时的肯定性后果,以及违反行为模式时的否定性后果。比如否定性后果的惩罚以及肯定性后果的保护,就像人在受到他人侵犯时所作出的正当防卫造成的后果可以不负法律责任。一个个不同的法律法规,明确、具体地告诉了人们在社会关系领域里的各种各样的行为模式与行为后果。

现代社会条件下,社会生活日益复杂化,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也在不断加强。越来越多的国家将社会生活纳入法律的轨道,并逐步走向法制化。

2、现代化进程中国家法是社会控制的主导力量

社会控制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进化而发生改变的,各种社会控制由最初的相互混杂而逐渐演变为彼此分离。在社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工业转型或现代化的过程中,国家法日益成为社会控制的主导力量。由于现代化,家庭控制在各处都被削弱了,而法律则相应增强。在现代化进程中国家法之所以成为社会控制的主导力量主要是因为三方面的原因。首先,现代化进程摧毁和瓦解了传统的人际关系的基础:血缘与亲属。在现代化进程中,人们处在频繁的社会流动以及高度的社会分工中,将原本传统农业时期的人与人之间的血缘亲属的亲密关系,演变为一种陌生人的关系。空间上的距离很近,但情感和心理距离却可能很远。这时,社会要保持基本的秩序就必须有一个权威性的非人格化的行为规范来控制和协调人们的行为,而国家法理所当然的成为胜任者。其次现代化过程中各种价值观相互激烈碰撞与冲突必然导致法律地位的凸显。而这种冲突跟碰撞往往以人民思想和行为一定程度的茫然、混乱和相互冲突表现出来,即社会出现某种“失范”。亨廷顿对现代化的研究发现,在发展中国家,现代性孕育着稳定,而现代化的过程却滋生着动乱。产生政治秩序混乱的原因不在于缺乏现代性,而在于为实现现代性所作出的努力。所以,在维持稳定的过程中,法律成了最有效和最直接的手段。

最后,现代化的最终完成和实现需要一个强大的国家和政府。现代化过程是一个政治民主化的过程,与现代化进程相伴随的是利益主体多元化。民主的基本要求是参与和自治,利益主体多元化的必然表现是利益、信念的分散性,然而过度的分散则极可能使社会在民主之中出现不可治理性。

因此,要确保现代化的健康发展和最终实现,防止出现这种不可治理和社会动乱就需要有一个强大的具有现代能力的国家政权和有效的政府,这个国家和政府除了依靠行政手段组织和动员社会外,更重要、更根本的就是依靠法制来保证权威性的肯定、确认和重新分配各种利益,并且有效保证这些利益的实现,将社会矛盾有效控制在秩序的范围之内,使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相互关系达到协调、并存,进而推动现代化的稳步前进。

参考文献:

【1】(美)博登海默著. 邓正来等译. 《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 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页数207

【2】(美)塞缪尔·亨廷顿著 王冠华等译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 页数7

【3】(美)E.A 罗斯著. 秦志勇、毛永政译 《社会控制》. 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页数215

【4】程竹如 《社会控制:关于司法与社会最一般关系的理论分析》,载《文史哲》,2003(5)

法与社会控制

中文摘要:有序性亦称为有序、秩序,是人类社会的普遍要求。而人们行为某种程度的统一性(如社会关系首先是经济关系和社会制度的稳定性、连续性)则是秩序在人类社会中的表现。社会秩序需要有目的、有意识的人类行为——社会控制,以便协调个人、公共与社会利益,构建和维系社会秩序,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而法,作为现代社会中最主要的社会控制手段, 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关键词:法律、秩序、社会控制

历史表明,凡是在人类建立了政治或社会组织单位的地方,他们都曾力图防

【1】止不可控制的混乱现象,也曾试图确立某种适于生存的秩序形式。任何社会都

需要秩序,也都存在着相应的秩序,有序性是人类社会存在、发展的基本条件和普遍要求,是人这个生物物种天然具有的一种需要和倾向,一个完全无序的的社会是无法现象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亨廷顿讲“人当然可以有秩序而无自由,但

【2】不能有自由而无秩序”。现实中人类对秩序的追求虽然时常为某些人的非理性

行为所阻碍和破坏,但总起来讲,社会总是依照一定秩序运转的。秩序构成人类社会的普遍要求,而人类对秩序要求的满足主要是通过各类社会控制手段和形式,包括官方的和非官方的,借助社会控制机制来实现的。在现代社会各类调整和制约人们行为,促成社会有序化的社会控制已达到高度发达、文明、科学的程度。

一、社会控制

1、社会控制概述

社会控制的概念起源于美国社会学家罗斯,1901年罗斯在《社会控制》一书中首次提出“社会控制”的概念,大致的意思是与人类自然秩序相对的、带有一定目的和意识的社会规制。罗斯认为人生而具有同情心、友善和正义感,它们是本源的东西。“当人们的同情心、友善、正义感还不够强烈,还不足以直至他侵犯他人的时候,那么对于报复的畏惧也许会让他们有所顾忌。因而存在着四种特性,它们构成自然秩序的支柱。其中三个是人所表现的道德情感,第四个则是影

【3】响人们行为的怨恨。”依靠同情心、友善、正义感和怨恨可以产生一个纯粹的

自然秩序,也可以说是一个没有人工设计和作用的秩序,然而这种秩序是粗糙且不完善的,随着人们交往的日益频繁,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财富的迅速分化,尤

其是私有财产的出现,它成为一个巨大的改造力量,使社会偏离那种使人性中最美好的东西显现出来的质朴的平等越来越远。社会分裂成许多相互对立的阵营,自然秩序遭到破坏,争端迅速繁殖,人们不断发生违规行为,因此就需要建立一种新的机制来维护社会秩序,这就是社会控制。社会控制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控制是指社会组织体系运用社会社会规范以及与之相应的手段与方式,对社会成员(包括社会个体、社会群体及社会组织)的社会行为及其价值观念进行指导和约束,对各类社会关系进行调节和制约过程。狭义的社会控制是指对越轨行为或偏差行为进行预防和制约、对社会越规者进行惩戒和教育过程。

社会控制是社会生活的规范方面。社会控制规定了不轨行为并对这种行为作出反应,它规定了什么是应当的,什么事对或错,什么是违反、责任、反差或扰乱。法律是社会控制,但礼仪、习惯、伦理、官僚制和对精神病得治疗也是社会控制。正如法律是国家公民中的社会控制一样,部落成员也有其社会控制。同样,家庭、车间、教会、派系集团和体育比赛的成员之间都有各自的社会控制。不论何时何地,不论是在街道上、监狱中或晚宴上,只要人们相互以标准要求,就存在着社会控制,而不论标准时明示的还是暗示的,也不论标准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这些是布莱克在其《法律的运作行为》一书中指出的。

2、社会控制的分类和功能

社会控制从不同的角度可以进行不同的分类。一般分为外在控制和内在控制、积极控制和消极控制、硬控制和软控制、宏观控制和微观控制等。这里有几种控制实质上就是依靠法律而进行的社会控制,比如外在控制。外在控制是社会依靠社会力量促使社会成员服从社会规范的控制类型,是以社会力量的强制性作为发挥作用的基础。比如国家的法律体系、各种社会组织的规章制度、社会的道德习俗等,都对人们的行为有一定的约束力量。而这些社会力量之所以能够发挥作用,主要是源于人们的“避害”心理,即害怕因违反规范而受到法律制裁、道德批判、纪律惩处或舆论压力。从这个意义上讲,外在控制是通过强制性社会力量促使社会成员不得不遵从社会规范。这些外在控制又可分为正式控制和非正式控制,其中正式控制就是我们所说的法律,由国家执法机关通过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进行的控制,而非正式控制就是那些风俗、习惯等对人们的约束和控制。其次是消极控制,消极控制是指运用惩罚性的手段对已经产生的社会越轨行为进行

制裁的过程,对各种社会偏离行为的禁止、限制和制裁。所以,消极控制实际上就是在人们犯法后运用法律的手段对这些人进行惩罚和制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警示其他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从而达到的社会控制。再次,硬控制是指运用强制性的控制手段,包括政权、纪律、法律等对社会成员的价值观、行为方式实行控制,法律是最主要的手段。最后是宏观控制,这是从社会控制的层次上划分的,宏观控制是指运用政权、法律、纪律、政策、条令等控制手段对全体社会成员及整个社会关系进行控制与制约。

社会控制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原始社会的社会控制是一种通过传统、习俗、习惯等手段实现的自律性社会控制。而阶级社会中的社会控制则主要表现为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实行得社会控制,社会控制的内容和形式始终体现了统治阶级的利益和意志。虽然社会控制往往以全社会的名义出现,似乎代表了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但并不能掩盖其维护特定阶级利益和阶级统治的本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分工的日益发达,社会结构日益复杂,尤其是进入到现代社会,人们的社会活动空间逐步扩大,社会利益的冲突也日益加剧,社会问题层出不穷,社会控制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了,一套完整的社会控制是社会进行良好运转得有力保障。首先,社会控制保持社会稳定和社会秩序。其次,可以维持社会正常生活。最后是促进社会的发展。所以,社会控制作为一种手段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法律与社会控制

1、法律与社会控制的关系

法律是社会控制的手段之一。社会控制的手段有很多,分类也不统一。如罗斯将社会控制手段分为两类,一类是舆论、暗示、个人理想、社会宗教、艺术和社会评价之类的社会控制手段,罗斯把它们称之为伦理的控制手段,它们的形成是由于感情的力量。另一类是法律、信仰、礼仪、教育和幻想,罗斯把它们称之为政治的控制手段。我们从具体的内容上来划分控制手段可以分为习俗、道德、宗教、纪律、法律和社会舆论。从严格意义上说,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实际上含有三层含义:一是法律秩序,即通过有系统地、有秩序地使用政治组织社会的强力来调整关系和安排行为的制度;二是一批据以做出司法或行政决定的权威性资料、根据或指示;三是司法过程和行政过程。由于现实生活中,通过法律的社会

控制实际上总是力量和规范相结合的结果,所以,就社会控制而言,法律和司法

【4】的功能事实上是同构的,即二者的社会控制功能是完全亲和在一起的。因此,

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实际上更多考察的是司法规则和过程的双重影响。

法律是对社会成员最具有强制性的控制手段,它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依靠国家强制推行的社会规范体系。包括法令、法案、条例等具体形式。法律包括两个方面的社会内容:一是规定行为模式,即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和不准做什么;二是规定行为后果,即人们的行为在符合行为模式时的肯定性后果,以及违反行为模式时的否定性后果。比如否定性后果的惩罚以及肯定性后果的保护,就像人在受到他人侵犯时所作出的正当防卫造成的后果可以不负法律责任。一个个不同的法律法规,明确、具体地告诉了人们在社会关系领域里的各种各样的行为模式与行为后果。

现代社会条件下,社会生活日益复杂化,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也在不断加强。越来越多的国家将社会生活纳入法律的轨道,并逐步走向法制化。

2、现代化进程中国家法是社会控制的主导力量

社会控制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进化而发生改变的,各种社会控制由最初的相互混杂而逐渐演变为彼此分离。在社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工业转型或现代化的过程中,国家法日益成为社会控制的主导力量。由于现代化,家庭控制在各处都被削弱了,而法律则相应增强。在现代化进程中国家法之所以成为社会控制的主导力量主要是因为三方面的原因。首先,现代化进程摧毁和瓦解了传统的人际关系的基础:血缘与亲属。在现代化进程中,人们处在频繁的社会流动以及高度的社会分工中,将原本传统农业时期的人与人之间的血缘亲属的亲密关系,演变为一种陌生人的关系。空间上的距离很近,但情感和心理距离却可能很远。这时,社会要保持基本的秩序就必须有一个权威性的非人格化的行为规范来控制和协调人们的行为,而国家法理所当然的成为胜任者。其次现代化过程中各种价值观相互激烈碰撞与冲突必然导致法律地位的凸显。而这种冲突跟碰撞往往以人民思想和行为一定程度的茫然、混乱和相互冲突表现出来,即社会出现某种“失范”。亨廷顿对现代化的研究发现,在发展中国家,现代性孕育着稳定,而现代化的过程却滋生着动乱。产生政治秩序混乱的原因不在于缺乏现代性,而在于为实现现代性所作出的努力。所以,在维持稳定的过程中,法律成了最有效和最直接的手段。

最后,现代化的最终完成和实现需要一个强大的国家和政府。现代化过程是一个政治民主化的过程,与现代化进程相伴随的是利益主体多元化。民主的基本要求是参与和自治,利益主体多元化的必然表现是利益、信念的分散性,然而过度的分散则极可能使社会在民主之中出现不可治理性。

因此,要确保现代化的健康发展和最终实现,防止出现这种不可治理和社会动乱就需要有一个强大的具有现代能力的国家政权和有效的政府,这个国家和政府除了依靠行政手段组织和动员社会外,更重要、更根本的就是依靠法制来保证权威性的肯定、确认和重新分配各种利益,并且有效保证这些利益的实现,将社会矛盾有效控制在秩序的范围之内,使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相互关系达到协调、并存,进而推动现代化的稳步前进。

参考文献:

【1】(美)博登海默著. 邓正来等译. 《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 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页数207

【2】(美)塞缪尔·亨廷顿著 王冠华等译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 页数7

【3】(美)E.A 罗斯著. 秦志勇、毛永政译 《社会控制》. 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页数215

【4】程竹如 《社会控制:关于司法与社会最一般关系的理论分析》,载《文史哲》,2003(5)


相关内容

  • 探讨社会控制的方式
  • 探讨社会控制的方式 作者:** 指导教师:** [内容摘要]人类文明是人们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社会控制的结果.正是社会控制机制,把意识彼此不同.利益复杂多样的社会人群结合成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使人们的社会行为既千差万别又符合社会的要求而不发生"社会翻轨".社会控制的方 ...

  • 论内部会计控制与社会监督1
  • 论内部会计控制与社会监督 [内容摘要]内部控制和社会监督在现在的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内部会计控制与社会监督问题从五个方面论述两者之间关系,现状,失效表现及成因分析,以及如何强化内部会计控制与社会监督.内部会计控制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加强社会监督,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提高管理效力具有重要 ...

  • 初中生自我控制的培养
  • 初中生自我控制的培养 摘 要:自我控制对个体的成长和发展十分重要.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此时个体的生理发生巨大变化,同时心理发展呈现出明显的矛盾性和由不成熟向成熟发展的过渡性.本文从从家庭.学校.社会综合提高学生自我控制的意识,以及开展相应训练活动--认知.情绪和行为,并树立自我控制榜样--家长.教师 ...

  • 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影响因素的研究评述 (正)
  • 四川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儿童自我控制能力影响因素研究评述 学生姓名 院系名称 专业名称 班 级 学 号 指导教师 吴宇君 教育科学学院 心理学系 2005级 1班 2005051022 胡兴旺 四川师范大学教务处 二○○九年五月 儿童自我控制能力影响因素研究评述 学生姓名:吴宇君 指导教师:胡兴旺 ...

  • 美国进步主义时期的社会控制与社会主义运动的衰落
  • 美国进步主义时期的社会控制 与社会主义运动的衰落 邓 超 [内容提要]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历史上发起了一场进步主义运动.为了应对社会急剧变迁所伴随的社会混乱,美国通过法律法规.新闻舆论.文化宗教.社会团体等手段进行社会控制.这从长期来看有利于整个社会的稳定,但资本主义的本性决定这只是其自身的修 ...

  • 浅谈社会保险基金经办机构的内部会计控制
  • 浅谈社会保险基金经办机构的内部会计控制 [摘要]本文依据内部控制原理,结合社会保险基金的特点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会计工作实际,提出社会保险基金内部会计控制的原则.方法. [关键词]社会保险基金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内部会计控制 社会保险基金是指用于支付劳动者或公民在年老.患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 ...

  • 国内外关于自我控制理论的研究
  • 第19卷第4期 安康学院学报 Vol 119№42007年8月 Journal of Ankang University Aug 12007 国内外关于自我控制理论的研究 童成寿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与科学技术学院, 福建福州350007) 摘 要:自我控制对于个体成功地适应社会相当重要, 它是一个人 ...

  • 从三鹿奶粉事件看企业内部控制
  • 从三鹿奶粉事件看企业内部控制 何惠娟 杨国臣 (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经济系 云南 丽江 674100) [摘要] 三鹿奶粉事件的出现, 不管是对国家.社会.企业和个人都产生了十分恶劣的影响.究其根源, 是三鹿集团自身内部控制缺失的体现.本文将针对内部控制的缺陷, 从两个方面提出建立和实施有效的内部控 ...

  • 关于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问题的探讨
  • 关于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问题的探讨 摘要 近几年来,非营利组织发展速度较快,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是,随着非营利组织的发展,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其中,内部控制是关键.非营利组织的内部控制贯穿于组织运作的全过程,对于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不容忽视.论文对内部控制的相关理论进行介绍,研究非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