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创造性思维

  2007年高考刚结束,语文作文题率先成为人们谈论的热点。“季节”是再平常不过的词,可福建省各地报登的专家访谈录中,几乎异口同声说此题“看似不难,写则不易”。不难,则离题几乎不可能;不易,写出新意却需要花一番功夫。   作文的所谓新意,就是创新的表现。写作能否创新,取决于思路是否敏捷。不仅是天生的,更是后天的训练。故要达到在高考考场上薄发,没有厚积是完全不可能的。   厚积靠的是学生本身对外界事物、事理的记忆与感悟,并且蕴藏于心。而作文教学则强化了这一过程。作文辅导有效率,直接影响了学生对外界信息的获取、筛选、提炼与储存的质量与数量,同时在写作过程中,把其中的精华艺术地表现于文字。这是一种主观性很强的还原,实际上就是再创造,带有鲜明的创造性思维的特点。作文中所表达出来的意义,不仅是凝练的生活片段,更是带有作者鲜明而强烈的个人情感或观点的表露。而这种表露仅仅是生活的小小部分,正如《季节》,你不可能把所知的所有的季节的物象意境全写在纸上一样,它必须凝练地,感情地表现生活,这就是薄发。薄发的过程也就是创新的过程。这里我姑且撇开先天对思路敏捷的影响的话题,只谈我们作为教师如何认识和实践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   好的文章必是创造性的产物,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开发,正是教师在作文指导课中所必需的一项重要内容。   开发创造性思维,主要有如下途径:   1 学会质疑探究   最著名的故事莫过于清代学者戴震少年时代读《四书》,先生说《大学》是“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曾子之得意门生记之。”戴震就问“何以知之?”先生说“朱文公有述”。戴震再问“孔子、曾子是何时人?”答曰“周时人”, 戴再问“周、宋两代相隔多少时?”答曰“差不多两千年。” 戴再问“两千年后的朱文公何以知道什么人口述?什么人记之?”……   质疑的进一步是探究。主动质疑者往往不会让这些疑问晾在一边,他必然对这个问题的答案寻根究底。如,常见的作文题“开卷有益”,正常思维对这种结论性的命题持肯定观点,但如果善于质疑,发现这里的道理未必正确:开卷真的有益吗?开什么卷有益?怎样开有益?怎样开最有益……一连串质疑而探究出的答案,其实就是创新思维的过程。把它写成文章,便是一篇不俗的作文。   2 强化开放性意识   开放性是另一个重要特点,它其实就是思维的拓展和延伸,即思路不局限于某个鼓励的事物,而是积极寻找它与其他事物的联系。这种创造的过程就是把有关的信息进行提炼、联结、组合的过程,这是学生写作获取高分的很重要的形式。   2007年高考作文《季节》,这两个字给人第一感觉就是自然界的四季。如果学生拘泥于对自然界四季的描述,那就根本算不上什么创意;如果学生能够由此及彼地进行迁移,由自然界的季节联想到人生是否也有四季,或者选取四季中的某一季来感悟人生,那么,作文的立意就较高了。   对话题的延伸,也能推陈出新。对《季节》这一作文题,如果停留在写自然界的四季,也未必就是孤立、单一、封闭的思路。若能找到季节之间的内在联系,由表及里,也能写出个性文章来:“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四季的轮回”、“春华秋实”(没有春天的辛勤耕耘,哪来秋天的硕果累累),也都先了生活的哲理。   开放性思维必须有很强的主动性,在平时训练时,主观上有求新的意识,就能产生创造的动能,才能做到“望题而不面生难色”,摆脱构思被禁于扣题、思想受窘、“挤牙膏”式的困境。   3 加强多向性思维训练   多向性即善于变换角度看问题。善于变换角度看问题,正是创造性思维的体现。它改变了常人对某一事物或现象的思维定式,传达自己个性化的、独特的感受和体会。如,人们总是认为:春蚕到死丝方尽(奉献),就从不想到春蚕的慵懒,若不是人给现成的桑叶,宁可饿死;对井底青蛙来说,外面的世界一定是美好的吗……从反面的角度增强了对事物的认识。其实,众多的话题,还远不止正反两个角度。多角度的切入是创造性思维的最好体现。同样对“三顾茅庐”的故事,大家都从刘备敬贤爱贤的角度切入,立意固然好,但缺乏新意。可以引导学生从多向切入:孔明固然旷世奇才,怎能肯定刘备会铁了心来三顾?万一刘备两顾不见烦了怎么办?治乱于天下,一定要三请吗?这种意识在当今是否适用?若是曹操三顾茅庐,出不出山……这些思路无疑从人们的常规思维中走出来,是非常灵活和新颖的。这种多向思维一旦养成,思维就会活跃,也会容易出新。   多向性思维还表现在出现一组相关的思路,学生还能通过比较加以选取,就不怕没东西可写,不怕写不出新意来。   应该强调的是,多向性思维是一种比较抽象的思维方式,它能够透过事物的现象看本质,同时还要与众不同,这需要很强的逻辑性。这里除了上面提到的求知欲和自觉性以外,更要靠课堂上长期的训练。这项训练用当成为作文课最总要的内容。   4 学点辩证分析   辩证分析,对中学生的写作要求可能高了一些,但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又十分必要。所谓辩证思维,就是按辩证逻辑进行思维,是较高的思维形式。如果学生具备了辩证思维的能力,其创造力就大大发展,作文也就更有深度。   对一件事物,人们可以站在自身的角度去看待。面对残酷的现实,有人认为学屈原好,舍生取义;有人认为学司马迁好,忍辱苟活,著书传世,从不同的角度确立自己的观点。但是,辩证思维不能只是简单评论“是”与“非”,它必须综合具体情况,在事物的对立统一中寻求深刻、丰富的解答。因此就要求学生能从第三者的角度,冷静地看待事物,准确精辟地分析事物的现象与本质。对于屈原与司马迁的抉择,必须通过当时的政治环境,人物的境遇与个性,甚至从事件的结果对历史的影响角度进行探究分析,把“舍身”与“苟活”这一组表面对立的词联系起来,探究他们这样做的真正原因和意义,才能避免以简单的“是”与“非”给他们下结论。   但是,中学生由于年龄和阅历的限制,思维中往往有非此即彼的、片面的、绝对化的特点。教师指导这一思维,有很大的难度,在目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教育条件下,教师只能抓住教材中的一些例子,由浅入深地进行教学指导,如,初中时学过的《为学》一文中提到的学习办事可以互相转化,鲁迅的《拿来主义》中如何对待中外遗产等,都是很好的辩证思维的例子。   辩证分析,对思维来说是一种很高的境界,学生若能在作文中充分体现这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在平时的写作与考试中必然稳操胜券。   总之,文章是创造的产物。写文章的过程,正式体现作者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应该尽力避免“话题+写作+讲评”的训练模式。我们不否认思路敏捷有天生的因素,我们更重视课堂上的实际训练,认识并做到这一点,写作训练课必然是有效的。   参考文献   [1] 朱智贤,林崇德.《思维发展心理学》

  2007年高考刚结束,语文作文题率先成为人们谈论的热点。“季节”是再平常不过的词,可福建省各地报登的专家访谈录中,几乎异口同声说此题“看似不难,写则不易”。不难,则离题几乎不可能;不易,写出新意却需要花一番功夫。   作文的所谓新意,就是创新的表现。写作能否创新,取决于思路是否敏捷。不仅是天生的,更是后天的训练。故要达到在高考考场上薄发,没有厚积是完全不可能的。   厚积靠的是学生本身对外界事物、事理的记忆与感悟,并且蕴藏于心。而作文教学则强化了这一过程。作文辅导有效率,直接影响了学生对外界信息的获取、筛选、提炼与储存的质量与数量,同时在写作过程中,把其中的精华艺术地表现于文字。这是一种主观性很强的还原,实际上就是再创造,带有鲜明的创造性思维的特点。作文中所表达出来的意义,不仅是凝练的生活片段,更是带有作者鲜明而强烈的个人情感或观点的表露。而这种表露仅仅是生活的小小部分,正如《季节》,你不可能把所知的所有的季节的物象意境全写在纸上一样,它必须凝练地,感情地表现生活,这就是薄发。薄发的过程也就是创新的过程。这里我姑且撇开先天对思路敏捷的影响的话题,只谈我们作为教师如何认识和实践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   好的文章必是创造性的产物,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开发,正是教师在作文指导课中所必需的一项重要内容。   开发创造性思维,主要有如下途径:   1 学会质疑探究   最著名的故事莫过于清代学者戴震少年时代读《四书》,先生说《大学》是“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曾子之得意门生记之。”戴震就问“何以知之?”先生说“朱文公有述”。戴震再问“孔子、曾子是何时人?”答曰“周时人”, 戴再问“周、宋两代相隔多少时?”答曰“差不多两千年。” 戴再问“两千年后的朱文公何以知道什么人口述?什么人记之?”……   质疑的进一步是探究。主动质疑者往往不会让这些疑问晾在一边,他必然对这个问题的答案寻根究底。如,常见的作文题“开卷有益”,正常思维对这种结论性的命题持肯定观点,但如果善于质疑,发现这里的道理未必正确:开卷真的有益吗?开什么卷有益?怎样开有益?怎样开最有益……一连串质疑而探究出的答案,其实就是创新思维的过程。把它写成文章,便是一篇不俗的作文。   2 强化开放性意识   开放性是另一个重要特点,它其实就是思维的拓展和延伸,即思路不局限于某个鼓励的事物,而是积极寻找它与其他事物的联系。这种创造的过程就是把有关的信息进行提炼、联结、组合的过程,这是学生写作获取高分的很重要的形式。   2007年高考作文《季节》,这两个字给人第一感觉就是自然界的四季。如果学生拘泥于对自然界四季的描述,那就根本算不上什么创意;如果学生能够由此及彼地进行迁移,由自然界的季节联想到人生是否也有四季,或者选取四季中的某一季来感悟人生,那么,作文的立意就较高了。   对话题的延伸,也能推陈出新。对《季节》这一作文题,如果停留在写自然界的四季,也未必就是孤立、单一、封闭的思路。若能找到季节之间的内在联系,由表及里,也能写出个性文章来:“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四季的轮回”、“春华秋实”(没有春天的辛勤耕耘,哪来秋天的硕果累累),也都先了生活的哲理。   开放性思维必须有很强的主动性,在平时训练时,主观上有求新的意识,就能产生创造的动能,才能做到“望题而不面生难色”,摆脱构思被禁于扣题、思想受窘、“挤牙膏”式的困境。   3 加强多向性思维训练   多向性即善于变换角度看问题。善于变换角度看问题,正是创造性思维的体现。它改变了常人对某一事物或现象的思维定式,传达自己个性化的、独特的感受和体会。如,人们总是认为:春蚕到死丝方尽(奉献),就从不想到春蚕的慵懒,若不是人给现成的桑叶,宁可饿死;对井底青蛙来说,外面的世界一定是美好的吗……从反面的角度增强了对事物的认识。其实,众多的话题,还远不止正反两个角度。多角度的切入是创造性思维的最好体现。同样对“三顾茅庐”的故事,大家都从刘备敬贤爱贤的角度切入,立意固然好,但缺乏新意。可以引导学生从多向切入:孔明固然旷世奇才,怎能肯定刘备会铁了心来三顾?万一刘备两顾不见烦了怎么办?治乱于天下,一定要三请吗?这种意识在当今是否适用?若是曹操三顾茅庐,出不出山……这些思路无疑从人们的常规思维中走出来,是非常灵活和新颖的。这种多向思维一旦养成,思维就会活跃,也会容易出新。   多向性思维还表现在出现一组相关的思路,学生还能通过比较加以选取,就不怕没东西可写,不怕写不出新意来。   应该强调的是,多向性思维是一种比较抽象的思维方式,它能够透过事物的现象看本质,同时还要与众不同,这需要很强的逻辑性。这里除了上面提到的求知欲和自觉性以外,更要靠课堂上长期的训练。这项训练用当成为作文课最总要的内容。   4 学点辩证分析   辩证分析,对中学生的写作要求可能高了一些,但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又十分必要。所谓辩证思维,就是按辩证逻辑进行思维,是较高的思维形式。如果学生具备了辩证思维的能力,其创造力就大大发展,作文也就更有深度。   对一件事物,人们可以站在自身的角度去看待。面对残酷的现实,有人认为学屈原好,舍生取义;有人认为学司马迁好,忍辱苟活,著书传世,从不同的角度确立自己的观点。但是,辩证思维不能只是简单评论“是”与“非”,它必须综合具体情况,在事物的对立统一中寻求深刻、丰富的解答。因此就要求学生能从第三者的角度,冷静地看待事物,准确精辟地分析事物的现象与本质。对于屈原与司马迁的抉择,必须通过当时的政治环境,人物的境遇与个性,甚至从事件的结果对历史的影响角度进行探究分析,把“舍身”与“苟活”这一组表面对立的词联系起来,探究他们这样做的真正原因和意义,才能避免以简单的“是”与“非”给他们下结论。   但是,中学生由于年龄和阅历的限制,思维中往往有非此即彼的、片面的、绝对化的特点。教师指导这一思维,有很大的难度,在目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教育条件下,教师只能抓住教材中的一些例子,由浅入深地进行教学指导,如,初中时学过的《为学》一文中提到的学习办事可以互相转化,鲁迅的《拿来主义》中如何对待中外遗产等,都是很好的辩证思维的例子。   辩证分析,对思维来说是一种很高的境界,学生若能在作文中充分体现这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在平时的写作与考试中必然稳操胜券。   总之,文章是创造的产物。写文章的过程,正式体现作者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应该尽力避免“话题+写作+讲评”的训练模式。我们不否认思路敏捷有天生的因素,我们更重视课堂上的实际训练,认识并做到这一点,写作训练课必然是有效的。   参考文献   [1] 朱智贤,林崇德.《思维发展心理学》


相关内容

  • 终身学习--少数民族妇女扫盲课程开发的一种新取向
  • 2013年5月第3期 西北成人教育学报 JournaloftheNorthwestAdultEducation May.2013 No.3 终身学习---少数民族妇女扫盲课程开发的 一种新取向 赵 政 400715)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重庆 [摘 要]根据时代发展,提出"终身学习&quo ...

  •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研究
  •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研究 (2008-05-20 20:10:32) 土地集约利用是我国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自成立以来,对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发挥了辐射.示范和带动作用.同时,国家级开发区在 ...

  • 从溶洞开发看旅游创意活动的一般规律(李庆雷等)
  • 引用格式:李庆雷, 苏章全, 廖春花. 从溶洞开发看旅游创意活动的一般规律.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1(1):97-101 从溶洞开发看旅游创意活动的一般规律 ① 李庆雷1 苏章全1 廖春花2 (1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云南 昆明 650031:2韩山师范学院旅游管理系,广东 潮州 ...

  • 专利技术委托开发合同
  • 委 托 开 发 合 同 合同编号: 关于_ _技术的委托开发合同 委托开发项目 委托方:(研究开发项日的委托单位,以下简称甲方) 法定代表人: 法定地址: 邮政编码: 联系电话: 研究开发方:(研究开发项目的受托单位,以下简称乙方) 法定代表人: 法定地址: 邮政编码: 联系电话: 年 月 序 文 ...

  • 委托开发合同(样式二)
  • 合同编号: 委托开发项目: 委托人:(研究开发项目的委托单位,以下称甲方) 法定代表人: 法定地址: 邮政编码: 联系电话: 研究开发人:(研究开发项目的受托单位,以下称乙方) 法定代表人: 法定地址: 邮政编码: 联系电话: 序文 鉴于甲方需要就____________技术项目委托给乙方进行研究开 ...

  • 2016陕西专业技术人员:潜力激活与创造力开发
  • 2016陕西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潜力激活与创造力开发>考试试题与答案 选择题每题括号后打√的,都是验证答案了的. 1 . 人的潜力是( ). 有限× 无限× 有限和无限的结合 以上都不对 2 . 心理学潜力技术开发不包括( ). 超我想象√ 正面暗示 光明思维 暗示教育 3 ...

  • 右脑潜能与脑力潜能的开发模式
  • 一.右脑潜能及其意义 当我们即将迈入二十一世纪的时候,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人的素质发展与提高的问题.这个问题必然涉及人的生理素质的改善,潜能.特别是脑力潜能的开发. 据人脑科学研究的成果,研究者归纳出人脑对信息的处理具有四种功能:首先是接受信息的功能,其心理表现为观察和感觉;其次是储存信息的功能,其心 ...

  • 儿童智力开发教材
  • 质量管理学的论述题:关于儿童智力开发教材的质量改进问题:1.儿童智力开发教材的现状,什么样的教材好,什么样的不好.2.如何改进(提示:智力开发有想象力.创造力.认识社会和自然的能力等) <新编家庭教育成功秘诀-如何使你的孩子更聪明> <让你的孩子更聪明> <天才是教出来 ...

  • 人力资源开发的创新思维
  • 人力资源开发的创新思维 摘要:人力资源的潜力发挥,应当确立柔性思维与模糊思想的概念.并将这两种思维应用于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实践中.柔性思维方式与模糊思维方式是一种有效的人力资源开发方式和领导艺术,只要运用得当,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功效. 关键词:柔性思维 模糊思维 创新 新的形势下,为了加强人力资源 ...

  • 儿童潜能开发试论_张晖
  • 2002年1月第18卷 第1期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JiangsuInstituteofEducation(SocialScience)Jan.,2002 Vol.18 No.1 儿童潜能开发试论 张 晖 (江苏省教师培训中心,江苏南京 210024) [摘 要] 本文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