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生大师关于防止修持过失的八十一条开示

一、得到口诀不成就的九种原因有九

1. 信心微小。

2. 智慧微小。‘

3. 精进微小。

4. 不能抄书。

5. 不能供养本尊。

6. 不能以物承事。

7. 不胜妄念。

8. 不胜饮食。 ‘

9. 不胜贪欲。

二、观修怠惰散佚的原因有九

1. 火。

2. 晒太阳。

3. 睡眠。

4. 信口开河。

5. 闲谈。

6. 嬉戏玩乐。

7. 修法时靠枕头。

8. 靠背而修。

9. 包著头,蒙着面。

三、修而无果的九种原因

1. 食用不净污秽(麻风、寡妇及破三昧耶戒者所送饮食)。

2. 穿罪业深重、麻风病、贱民(所送)的衣服。

3. 不卫生。

4. (身语意)三门懈怠。

]5. 食子恶劣。

6. 不精进。

7. 身不加持为本尊。

8. 语不持咒。

9. 意三摩地差,未做光之放摄。

四、恼怒护 法的九种原因

1. 妇女在争斗(自己妻妾在关房内争斗)。

2. 械斗(自己仆眷拿刀械斗)。

3. 二勇士于关房内吵架。

4. 所供食子下劣,又催促护法作诛业。

5. 时食断绝。不作聚轮及补忏悔亦是。

6. 突然做诛业。

7. 自己身上意外地出现伤口。

8. 修法正中,收受肮脏财物。

9. 不补漏所破犯之三昧耶。

五、修忿怒尊不成就的九种原因

1. 贪重不净的妇女入于关房内。

2. 逆伦(父子反目、兄弟相残)等不净者前来。

3. 罪恶人前来。

4. 拿空的器皿、袋子。

5. 拿破损、污垢的容器。

6. 生人前来。

7. 外人由窗外能看见关内。

8. 层顶上有不净、著魔之人走来走去。

9. 孀妇、仳离、乱伦等污秽妇女(入于关房)。

六、福德漏尽的九种原因

1. 不敬金刚上师。

2. 每日本尊念诵断绝。

3. 未准时做护法食子供养。

4. 对三宝的供养缺漏断绝。

5. 不敬爱金刚兄弟。

6. 于外部多不施食子,及对护法诸众不供食子。

7. 于法意不切信。

8. 有障碍时,外不做除障修法禳解,内不观察微相,却依赖命相占卜。

9. 行事间法,而不尊守出世间法的规范。

七、已得成就却又散失的九种原因

1. 于诵修时告诉别人本尊之名。

2. 于诵修时告诉别人咒语。

3. 于诵修时告诉别人所生之微相。

4. 为人灌顶。

5. 为人加持。

6. 为人修法。

7. 做防雹法事。

8. 为人念诵本尊心咒而做加持。

9. 为人开示湛深口诀。

八、能力不圆满的九种原因

1. 未做身生起次第。

2. 未做慈悲菩提心。

3. 未做法身菩提心的修持。

4. 未做七支供养。

5. 持咒中断。

6. 应做诛业未做。

7. 未做统御所见一切三摩地。

8. 无特别之事而催动事业护法。

9. 修诛法时,未做度恶敌三摩地。

九、未得到加持的九种原因:

1. 跟上师争执。

2. 不承事上师。

3. 不恭敬上师。

4. 不赞扬上师。

5. 不顶礼上师。

6. 轻视、辱骂护法。

7. 不称扬(上师)功德。

8. 不常亲近、敬爱上师。

9. (对上师)生气。

如是九九八十一条,诸持明瑜珈行者非守不可。

一、得到口诀不成就的九种原因有九

1. 信心微小。

2. 智慧微小。‘

3. 精进微小。

4. 不能抄书。

5. 不能供养本尊。

6. 不能以物承事。

7. 不胜妄念。

8. 不胜饮食。 ‘

9. 不胜贪欲。

二、观修怠惰散佚的原因有九

1. 火。

2. 晒太阳。

3. 睡眠。

4. 信口开河。

5. 闲谈。

6. 嬉戏玩乐。

7. 修法时靠枕头。

8. 靠背而修。

9. 包著头,蒙着面。

三、修而无果的九种原因

1. 食用不净污秽(麻风、寡妇及破三昧耶戒者所送饮食)。

2. 穿罪业深重、麻风病、贱民(所送)的衣服。

3. 不卫生。

4. (身语意)三门懈怠。

]5. 食子恶劣。

6. 不精进。

7. 身不加持为本尊。

8. 语不持咒。

9. 意三摩地差,未做光之放摄。

四、恼怒护 法的九种原因

1. 妇女在争斗(自己妻妾在关房内争斗)。

2. 械斗(自己仆眷拿刀械斗)。

3. 二勇士于关房内吵架。

4. 所供食子下劣,又催促护法作诛业。

5. 时食断绝。不作聚轮及补忏悔亦是。

6. 突然做诛业。

7. 自己身上意外地出现伤口。

8. 修法正中,收受肮脏财物。

9. 不补漏所破犯之三昧耶。

五、修忿怒尊不成就的九种原因

1. 贪重不净的妇女入于关房内。

2. 逆伦(父子反目、兄弟相残)等不净者前来。

3. 罪恶人前来。

4. 拿空的器皿、袋子。

5. 拿破损、污垢的容器。

6. 生人前来。

7. 外人由窗外能看见关内。

8. 层顶上有不净、著魔之人走来走去。

9. 孀妇、仳离、乱伦等污秽妇女(入于关房)。

六、福德漏尽的九种原因

1. 不敬金刚上师。

2. 每日本尊念诵断绝。

3. 未准时做护法食子供养。

4. 对三宝的供养缺漏断绝。

5. 不敬爱金刚兄弟。

6. 于外部多不施食子,及对护法诸众不供食子。

7. 于法意不切信。

8. 有障碍时,外不做除障修法禳解,内不观察微相,却依赖命相占卜。

9. 行事间法,而不尊守出世间法的规范。

七、已得成就却又散失的九种原因

1. 于诵修时告诉别人本尊之名。

2. 于诵修时告诉别人咒语。

3. 于诵修时告诉别人所生之微相。

4. 为人灌顶。

5. 为人加持。

6. 为人修法。

7. 做防雹法事。

8. 为人念诵本尊心咒而做加持。

9. 为人开示湛深口诀。

八、能力不圆满的九种原因

1. 未做身生起次第。

2. 未做慈悲菩提心。

3. 未做法身菩提心的修持。

4. 未做七支供养。

5. 持咒中断。

6. 应做诛业未做。

7. 未做统御所见一切三摩地。

8. 无特别之事而催动事业护法。

9. 修诛法时,未做度恶敌三摩地。

九、未得到加持的九种原因:

1. 跟上师争执。

2. 不承事上师。

3. 不恭敬上师。

4. 不赞扬上师。

5. 不顶礼上师。

6. 轻视、辱骂护法。

7. 不称扬(上师)功德。

8. 不常亲近、敬爱上师。

9. (对上师)生气。

如是九九八十一条,诸持明瑜珈行者非守不可。


相关内容

  • 阿弥陀佛修法极乐捷径讲义
  • 阿弥陀佛修法极乐捷径讲义 堪布益西彭措讲授 敬礼上师阿弥陀佛! 敬礼上师莲花生大师! 敬礼上师法王如意宝! 皈依上师三宝! 为一切众生往生极乐速捷解脱发菩提心! 贤劫千佛的宏法期,以众生奉行十善业的情况,大致分为四个时期,一是"圆满时间",即众生奉行十善,未造十不善恶业,这是事部 ...

  • 藏传佛教常用名词解释
  • 藏传佛教常用名词解释 3.金刚乘 若以二分法,可将佛教分为大.小二乘:大.小乘之主要区别,在于无上菩提心-为利益众生愿成佛.大乘又称菩萨乘,若以因果来分则有显.密二宗.即大乘佛教可分为因乘及果乘,因乘名般若密多乘,一般称为显教,或直接称为大乘:果乘就是金刚乘,一般称为密教或密咒乘,亦有通称密宗. 大 ...

  • 关于长寿五姊妹与莲花生大师的故事
  • 在美丽的珠穆朗玛雪山的山脚下,有五座冰雪的湖泊,这五座冰雪的湖泊,常映现着不同的幻颜.这就是美丽庄严的雪山吉祥五长寿女神的住所,而湖泊的幻颜也显示了五长寿女的身色.另外有人说她们是居住在拉几康雪山. 雪山五长寿女神以药母扎西次仁玛为首.她的身相洁白,脸颊上杂着淡淡的红色,年轻而美丽.她的右手持着希望 ...

  • 让我们从行走中得到快乐与解脱.
  • 日志 上一篇:懂得一切的人,才... 下一篇:生命里的"碗". |返回日志列表 让我们从行走中得到快乐与解脱. [图片] [信纸] 分享 转载 复制地址 日志地址: 请用Ctrl+C复制后贴给好友. 选用信纸 赞 光明觉照 2011年09月02日 19:00 阅读(8450) 评 ...

  • 老僧呵斥女诗人,才女皈依入佛门
  • 老僧呵斥女诗人,才女皈依入佛门 近代,在中国佛教天台宗的丛林中,出现了一位著名的女诗僧--本空法师.她曾经是一位杰出女诗人.社会活动家,甚至还是位虔诚的基督教徒,最后却毅然皈依佛门,直到披剃出家,讲经说法,成为近代天台宗一大名僧.追本溯源,她最早神奇的学佛因缘,是从普陀山谒见印光大师开始的. 张汝钊 ...

  • 随念三宝经讲义-11
  • 随念三宝经-11 第三个因素就是如虚空."亦如虚空与大地".如虚空就是说佛陀因地行菩萨道的时候,他的愿力摄持的缘故,所以能够利益众生的事业毫无间断.因为<普贤行愿品>上面说,佛陀最初发菩提誓愿就是要利益尽虚空界一切众生.那么虚空无尽,众生界无尽,佛陀的菩提誓愿也无有穷 ...

  • 出水莲花自清净--记著名高僧惟贤长老
  • 发布时间:2011/08/20 山城重庆,由于经常雾气氤氲而素有"雾都"之美誉.长江.嘉陵江在市区的汇合处北岸是繁华的朝天门码头,南岸便是玄坛庙狮子山,慈云寺就坐落在狮子山,依山而建.关于狮子山的来历,我不得而知,但是佛门人士都知晓"狮子吼",这是形容佛陀说法 ...

  • 一个跟着印顺导师足迹走的有心人(与体方法师的通话记录)
  • 一个跟着导师足迹走的有心人 ――与体方法师的通话记录 一个皓月当空的夜晚,我们拨通了体方法师的电话,海峡的那边传来师父那浑厚的男中音.下面是通话记录: 问:"师父:您好!首先请您谈谈您出家的因缘好吗"? 答:"我在家时三十岁那年,有一个因缘看到一本关于禅的书,于是焕发起 ...

  • 佛教如何传入西藏
  • 佛教如何传入西藏 阿育王时代,佛教鼎盛,皇亲贵富之族纷纷奉养寺庙,此时寺庙开始偏重学术研究.以那烂陀佛学院最为著名,鼎盛时藏书900万册,僧人学者近2万人.寺庙各门都有大学者安守,想进去需通过严格的考试,比考牛津.哈佛难多了.但只要能进入佛学院,那里不仅教授宗教和哲学科目,还有艺术学院.医学院.建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