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单元测试题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测试题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金华中考) 如图所示的手影表演的光学原理是

( )

A. 光的反射

B. 光的折射

C. 平面镜成像

D. 光在同一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

2.(成都中考) 下列与光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光发生漫反射时,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B. 光从空气射入水中,传播速度不变

C. 月食是因为光的反射而形成的

D. 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3. 小明仔细观察了图示后,总结出以下几条结论. 其中错误的是

( )

A. 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沿直线传播

B. 光发生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C. 光从空气射入玻璃时,入射角小于折射角

D. 光从玻璃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4. 如图甲是正常眼睛对光的作用情况,则图乙

( )

A. 是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

B. 是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

C. 是远视眼,应配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

D. 是远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

5.(河北中考) 下列有关凸透镜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B. 凸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的视力

C. 凸透镜所成的虚像一定是放大的

D. 凸透镜所成的实像可以是放大的,也可以是缩小的

6. 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 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 之间关系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 cm

B. 当u=15 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C. 当u=25 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D. 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0 cm处移动到30 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

7.2011年中央春晚顺利举行,节目精彩纷呈,其中一大型舞蹈中演员的黄色服装更是流金溢彩,华丽无限,这是因为黄色的衣服( )

A. 黄色的衣服能发出黄色光

B. 黄色的衣服能反射黄色光

C. 黄色的衣服能发出白色光

D. 黄色的衣服能吸收黄色光

8.(乌鲁木齐中考) 物体S(未画出) 经凸透镜L 成像于M 处的光屏上. 若将光屏移至N 处,仍要在屏上得到物体S 的像,则在凸透镜L 左侧P 处放置的透镜是( )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空2分,共20分)

9.(扬州中考) 桥在河里的倒“影”和立竿见“影”,前者是由光的_________引起的,后者是由光的____________引起的.

10.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描写了美丽的江南风光,诗人看到的日出并非太阳的实际位置,而是光线经过不均匀大气时发生了_________而形成的像,太阳实际在地平线_________(选填“以下”或“以上”

).

11. 超市里收银员收款时,往往用一个类似探头的扫描器照射商品上的条形码,扫描器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输入到电脑里,从而识别商品的种类和价格. 如图所示,条形码由黑白相间的条纹组成,其中白色条纹能够_________(选填“反射”或“吸收”) 各种色光. 黑色条纹能够___________(选填“反射”或“吸收”) 各种色光

.

12.2011年3月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雄伟的人民大会堂气氛隆重热烈,万人大礼堂里灯光璀璨,巨型国徽在主席台帷幕中央熠熠闪光,10面鲜艳的红旗分立两侧. 某记者使用的照相机镜头成像原理示意图如图所示,在图中所标的a 、b 、c 三点中,点_______表示凸透镜的焦点. 如果他在同一位置用数码相机(焦距可调) 拍摄下了人民大会堂精彩的画面,如图甲、乙所示. 结合图分析可知,拍摄照片_______时,镜头焦距调的较大.

13. 由两个凸透镜组成的天文望远镜, 其物镜到目镜间的距离__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物镜与目镜的焦距之和.

14. 随着网络的不断普及,很多初中生甚至小学生都近视了,为了矫正视力,他们都戴上了眼镜. 那么矫正前像离视网膜越远,所配眼镜的“度数”越_______.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15.S 为平面镜MN 前的一个发光点,A 为平面镜前某一点,请在图上画出所有通过A 点的光线

.

16. 请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

.

17.(铜仁中考) 如图请把蜡烛火焰经过透镜折射后成的火焰像在适当位置画出

.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8. 如图所示为“小孔成像”的示意图:

(1)该现象可以用___________来解释.

(2)小孔位置固定,将蜡烛和光屏位置对调,光屏上的像比原来__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9.(滨州中考)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

(1)如图所示,在玻璃板前面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再拿一支没有点燃的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__________.若用光屏替换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观察光屏,将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 观察到玻璃板前面点燃蜡烛的像.

(2)实验数据如表:

实验表明:平面镜所成像是虚像,像与物的大小__________,像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____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20.(龙岩中考) 一个大烧杯倒扣在桌面上,里边充以烟雾,用手电筒通过杯底自上而下照射,调节手电筒的聚光圈,使通过烟雾的光成粗细均匀的柱形光束(图甲) :

(1)烧杯内充以烟雾,是利用了烟尘微粒对光的________来显示光通过的路径.

(2)烧杯底上放一个凸透镜,观察到的现象如图乙所示,说明凸透镜对光有________作用.

(3)烧杯底上放一个凹透镜,观察到的现象如图丙所示,说明凹透镜对光有____________作用.

21. 在“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明设计的实验报告(部分) 如下,请填写空格处的内容.

实验目的: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

实验器材:凸透镜、光屏、(1)、蜡烛和火柴等.

实验步骤:1. 记录凸透镜的(2).

2. 安装和调试实验装置时,应使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跟烛焰的中心大致在(3).

3. 固定凸透镜的位置,将蜡烛放在适当的位置后,移动(4)找像,在移动过程中,眼睛要注意观察光屏上的像直到清晰为止. 测量并记录此时的物距和像距. „„

答案解析

1. 【解析】选D. 影子是光在沿直线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于是光无法到达而形成阴影区域的一种现象.

2. 【解析】选D. 本题考查光的反射、光的传播速度、光的传播以及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具体分析如下:

3. 【解析】选C. 由图中可以看出,光在同一种介质中是以直线传播的,光在不同种介质中不沿直线传播,在两种介质界面发生反射,图中的反射角与入射角相等,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发生折射,光从空气射入玻璃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从玻璃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4. 【解析】选B. 正常的眼睛通过自动调节焦距,可以使近处和远处物体的像都能成在视网膜上,如图甲所示. 当晶状体的屈光本领过强,或眼轴偏长,使来自远处某点的光不能会聚在视网膜上,而会聚在视网膜前,到达视网膜时已经不是一点,而是一个模糊的光斑,这就是近视眼,光路如题图乙所示.

5. 【解析】选B. 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根据它的成像规律可知,虚像是正立、

放大的,实像可放大、也可缩小,都是倒立的,凸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的视力,矫正近视眼的是凹透镜,故B 错误.

6. 【解析】选D. 由图像可知,该透镜焦距是10 cm,故当u=15 cm时,在光屏上成一个放大的像;当u=25 cm时成缩小的像.

7. 【解析】选B. 衣服不是光源,我们能看见黄色的衣服是因为黄色的衣服反射光;太阳光是七种色光混合的复色光,黄色的衣服仅反射七色光中的黄光,吸收其他色光,所以我们看到它是黄色的.

8. 【解析】选A. 本题考查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当光屏靠近凸透镜时,若仍能成清晰像,说明光线被会聚了,即此时在透镜的L 左侧放置一个会聚透镜,即凸透镜,选项中只有选项A 中的透镜属于凸透镜,其余的都是凹透镜,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A. 本题错解的原因是:(1)不会判断光线是被会聚还是发散.(2)不会判断选项中透镜的种类.

9. 【解析】河里的倒“影”实际是物体通过水面所成的像,这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立竿见“影”,这是由于光照到不透明的物体上而形成的现象,这应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引起的.

答案:反射 直线传播

10. 【解析】光线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在不均匀介质中光线不断弯曲,发生折射现象,使我们看到的像在实际太阳的上方.

答案:折射 以下

11. 【解析】本题是光的反射在现代科技中的重要应用,充分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标精神. 白色物体能够反射所有的色光,黑色物体能够吸收所有的色光.

答案:反射 吸收

12. 【解析】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经过焦点,由此可知:凸透镜的焦点是点a. 通过光路图看出:在保持物距相同的情况下,凸透镜的焦距越小所成的像越小,凸透镜的焦距越大所成的像就越大. 照片乙中的景物的像比照片甲中的同一景物的像大,所以在拍摄照片乙时照相机镜头的焦距较大. 答案:a 乙

13. 【解析】根据望远镜的成像原理, 物体经物镜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 像在物镜的焦点外,f 和2f 之间, 然后再经目镜成一正立、放大的虚像, 所以前面的实像应正好在目镜的焦点以内.

答案:等于

14. 【解析】近视眼使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前,越向前,说明该眼的晶状体越厚,折光能力越强. 矫正时需配的凹透镜的度数越大.

答案:大

15. 【解析】有两条光线通过A 点,一条光线为直射,另一条为反射. 作反射的光线时,先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像点,连接像点和A ,找出入射点,再完成光路图.

答案:如图所示

16. 【解析】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 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 因为光路是可逆的,所以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入射光线

就要过焦点.

答案:如图所示

17. 【解析】本题考查凸透镜成像规律的作图. 由题图可得:物体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此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像距大于二倍焦距. 故在二倍焦距外,画一个相对于物体倒立、放大的像.

答案:如图所示

18. 【解析】物体通过小孔成像就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 从图像中可以看出,此时蜡烛到小孔的距离小于光屏到小孔的距离,即物距小于像距,成放大的像;将蜡烛和光屏位置对调后,蜡烛到小孔的距离大于光屏到小孔的距离,即物距大于像距,成缩小的像;因此光屏上的像比原来小.

答案:(1)光沿直线传播 (2)变小

19. 【解析】本题考查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过程.

(1)为了确定玻璃板前面点燃的蜡烛的像的位置,同时能够比较二者大小,应使玻璃板后面的蜡烛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 由于玻璃板所成的像是虚像,所以此像不能成在光屏上.

(2)分析比较题表中数据可知,像与物等大,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答案:(1)重合 不能 (2)相等 等于

20. 【解析】烟尘微粒表面不光滑,能将光线向各个方向反射,即发生漫反射,从而显示出光路. 由题图知,凸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答案:(1)漫反射 (2)会聚 (3)发散

21.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实验过程中的一些基本操作,学生只要认真做实验,并进行记录就可以了. 在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为了方便准确地测出物距和像距,我们用光具座代替了刻度尺;实验时,首先测出凸透镜的焦距,从而可以快速确定物距和焦距的关系;对于第(3)个空,要注意是调节三个中心在同一高度上,而不是在同一直线上;对于(4)中,我们要移动光屏,使像点在光屏上最小、最亮.

答案:(1)光具座 (2)焦距

(3)同一高度上 (4)光屏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测试题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金华中考) 如图所示的手影表演的光学原理是

( )

A. 光的反射

B. 光的折射

C. 平面镜成像

D. 光在同一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

2.(成都中考) 下列与光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光发生漫反射时,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B. 光从空气射入水中,传播速度不变

C. 月食是因为光的反射而形成的

D. 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3. 小明仔细观察了图示后,总结出以下几条结论. 其中错误的是

( )

A. 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沿直线传播

B. 光发生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C. 光从空气射入玻璃时,入射角小于折射角

D. 光从玻璃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4. 如图甲是正常眼睛对光的作用情况,则图乙

( )

A. 是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

B. 是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

C. 是远视眼,应配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

D. 是远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

5.(河北中考) 下列有关凸透镜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B. 凸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的视力

C. 凸透镜所成的虚像一定是放大的

D. 凸透镜所成的实像可以是放大的,也可以是缩小的

6. 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 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 之间关系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 cm

B. 当u=15 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C. 当u=25 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D. 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0 cm处移动到30 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

7.2011年中央春晚顺利举行,节目精彩纷呈,其中一大型舞蹈中演员的黄色服装更是流金溢彩,华丽无限,这是因为黄色的衣服( )

A. 黄色的衣服能发出黄色光

B. 黄色的衣服能反射黄色光

C. 黄色的衣服能发出白色光

D. 黄色的衣服能吸收黄色光

8.(乌鲁木齐中考) 物体S(未画出) 经凸透镜L 成像于M 处的光屏上. 若将光屏移至N 处,仍要在屏上得到物体S 的像,则在凸透镜L 左侧P 处放置的透镜是( )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空2分,共20分)

9.(扬州中考) 桥在河里的倒“影”和立竿见“影”,前者是由光的_________引起的,后者是由光的____________引起的.

10.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描写了美丽的江南风光,诗人看到的日出并非太阳的实际位置,而是光线经过不均匀大气时发生了_________而形成的像,太阳实际在地平线_________(选填“以下”或“以上”

).

11. 超市里收银员收款时,往往用一个类似探头的扫描器照射商品上的条形码,扫描器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输入到电脑里,从而识别商品的种类和价格. 如图所示,条形码由黑白相间的条纹组成,其中白色条纹能够_________(选填“反射”或“吸收”) 各种色光. 黑色条纹能够___________(选填“反射”或“吸收”) 各种色光

.

12.2011年3月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雄伟的人民大会堂气氛隆重热烈,万人大礼堂里灯光璀璨,巨型国徽在主席台帷幕中央熠熠闪光,10面鲜艳的红旗分立两侧. 某记者使用的照相机镜头成像原理示意图如图所示,在图中所标的a 、b 、c 三点中,点_______表示凸透镜的焦点. 如果他在同一位置用数码相机(焦距可调) 拍摄下了人民大会堂精彩的画面,如图甲、乙所示. 结合图分析可知,拍摄照片_______时,镜头焦距调的较大.

13. 由两个凸透镜组成的天文望远镜, 其物镜到目镜间的距离__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物镜与目镜的焦距之和.

14. 随着网络的不断普及,很多初中生甚至小学生都近视了,为了矫正视力,他们都戴上了眼镜. 那么矫正前像离视网膜越远,所配眼镜的“度数”越_______.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15.S 为平面镜MN 前的一个发光点,A 为平面镜前某一点,请在图上画出所有通过A 点的光线

.

16. 请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

.

17.(铜仁中考) 如图请把蜡烛火焰经过透镜折射后成的火焰像在适当位置画出

.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8. 如图所示为“小孔成像”的示意图:

(1)该现象可以用___________来解释.

(2)小孔位置固定,将蜡烛和光屏位置对调,光屏上的像比原来__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9.(滨州中考)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

(1)如图所示,在玻璃板前面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再拿一支没有点燃的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__________.若用光屏替换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观察光屏,将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 观察到玻璃板前面点燃蜡烛的像.

(2)实验数据如表:

实验表明:平面镜所成像是虚像,像与物的大小__________,像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____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20.(龙岩中考) 一个大烧杯倒扣在桌面上,里边充以烟雾,用手电筒通过杯底自上而下照射,调节手电筒的聚光圈,使通过烟雾的光成粗细均匀的柱形光束(图甲) :

(1)烧杯内充以烟雾,是利用了烟尘微粒对光的________来显示光通过的路径.

(2)烧杯底上放一个凸透镜,观察到的现象如图乙所示,说明凸透镜对光有________作用.

(3)烧杯底上放一个凹透镜,观察到的现象如图丙所示,说明凹透镜对光有____________作用.

21. 在“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明设计的实验报告(部分) 如下,请填写空格处的内容.

实验目的: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

实验器材:凸透镜、光屏、(1)、蜡烛和火柴等.

实验步骤:1. 记录凸透镜的(2).

2. 安装和调试实验装置时,应使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跟烛焰的中心大致在(3).

3. 固定凸透镜的位置,将蜡烛放在适当的位置后,移动(4)找像,在移动过程中,眼睛要注意观察光屏上的像直到清晰为止. 测量并记录此时的物距和像距. „„

答案解析

1. 【解析】选D. 影子是光在沿直线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于是光无法到达而形成阴影区域的一种现象.

2. 【解析】选D. 本题考查光的反射、光的传播速度、光的传播以及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具体分析如下:

3. 【解析】选C. 由图中可以看出,光在同一种介质中是以直线传播的,光在不同种介质中不沿直线传播,在两种介质界面发生反射,图中的反射角与入射角相等,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发生折射,光从空气射入玻璃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从玻璃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4. 【解析】选B. 正常的眼睛通过自动调节焦距,可以使近处和远处物体的像都能成在视网膜上,如图甲所示. 当晶状体的屈光本领过强,或眼轴偏长,使来自远处某点的光不能会聚在视网膜上,而会聚在视网膜前,到达视网膜时已经不是一点,而是一个模糊的光斑,这就是近视眼,光路如题图乙所示.

5. 【解析】选B. 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根据它的成像规律可知,虚像是正立、

放大的,实像可放大、也可缩小,都是倒立的,凸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的视力,矫正近视眼的是凹透镜,故B 错误.

6. 【解析】选D. 由图像可知,该透镜焦距是10 cm,故当u=15 cm时,在光屏上成一个放大的像;当u=25 cm时成缩小的像.

7. 【解析】选B. 衣服不是光源,我们能看见黄色的衣服是因为黄色的衣服反射光;太阳光是七种色光混合的复色光,黄色的衣服仅反射七色光中的黄光,吸收其他色光,所以我们看到它是黄色的.

8. 【解析】选A. 本题考查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当光屏靠近凸透镜时,若仍能成清晰像,说明光线被会聚了,即此时在透镜的L 左侧放置一个会聚透镜,即凸透镜,选项中只有选项A 中的透镜属于凸透镜,其余的都是凹透镜,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A. 本题错解的原因是:(1)不会判断光线是被会聚还是发散.(2)不会判断选项中透镜的种类.

9. 【解析】河里的倒“影”实际是物体通过水面所成的像,这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立竿见“影”,这是由于光照到不透明的物体上而形成的现象,这应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引起的.

答案:反射 直线传播

10. 【解析】光线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在不均匀介质中光线不断弯曲,发生折射现象,使我们看到的像在实际太阳的上方.

答案:折射 以下

11. 【解析】本题是光的反射在现代科技中的重要应用,充分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标精神. 白色物体能够反射所有的色光,黑色物体能够吸收所有的色光.

答案:反射 吸收

12. 【解析】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经过焦点,由此可知:凸透镜的焦点是点a. 通过光路图看出:在保持物距相同的情况下,凸透镜的焦距越小所成的像越小,凸透镜的焦距越大所成的像就越大. 照片乙中的景物的像比照片甲中的同一景物的像大,所以在拍摄照片乙时照相机镜头的焦距较大. 答案:a 乙

13. 【解析】根据望远镜的成像原理, 物体经物镜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 像在物镜的焦点外,f 和2f 之间, 然后再经目镜成一正立、放大的虚像, 所以前面的实像应正好在目镜的焦点以内.

答案:等于

14. 【解析】近视眼使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前,越向前,说明该眼的晶状体越厚,折光能力越强. 矫正时需配的凹透镜的度数越大.

答案:大

15. 【解析】有两条光线通过A 点,一条光线为直射,另一条为反射. 作反射的光线时,先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像点,连接像点和A ,找出入射点,再完成光路图.

答案:如图所示

16. 【解析】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 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 因为光路是可逆的,所以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入射光线

就要过焦点.

答案:如图所示

17. 【解析】本题考查凸透镜成像规律的作图. 由题图可得:物体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此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像距大于二倍焦距. 故在二倍焦距外,画一个相对于物体倒立、放大的像.

答案:如图所示

18. 【解析】物体通过小孔成像就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 从图像中可以看出,此时蜡烛到小孔的距离小于光屏到小孔的距离,即物距小于像距,成放大的像;将蜡烛和光屏位置对调后,蜡烛到小孔的距离大于光屏到小孔的距离,即物距大于像距,成缩小的像;因此光屏上的像比原来小.

答案:(1)光沿直线传播 (2)变小

19. 【解析】本题考查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过程.

(1)为了确定玻璃板前面点燃的蜡烛的像的位置,同时能够比较二者大小,应使玻璃板后面的蜡烛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 由于玻璃板所成的像是虚像,所以此像不能成在光屏上.

(2)分析比较题表中数据可知,像与物等大,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答案:(1)重合 不能 (2)相等 等于

20. 【解析】烟尘微粒表面不光滑,能将光线向各个方向反射,即发生漫反射,从而显示出光路. 由题图知,凸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答案:(1)漫反射 (2)会聚 (3)发散

21.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实验过程中的一些基本操作,学生只要认真做实验,并进行记录就可以了. 在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为了方便准确地测出物距和像距,我们用光具座代替了刻度尺;实验时,首先测出凸透镜的焦距,从而可以快速确定物距和焦距的关系;对于第(3)个空,要注意是调节三个中心在同一高度上,而不是在同一直线上;对于(4)中,我们要移动光屏,使像点在光屏上最小、最亮.

答案:(1)光具座 (2)焦距

(3)同一高度上 (4)光屏


相关内容

  •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内能的利用]单元测试题
  • 九年级物理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单元测试题 班级 姓名 得分 A.黄沙漫天 B.花香四溢 C.尘土飞扬 D.大雪纷飞 2. 木炭的热值是3.4×107 J /kg ,完全燃烧600g 的木炭放出的热量是( ) A.2.04×107J B. 2.04×107 J/kg C. 2.04×10 ...

  •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教学工作计划
  • 一、基本情况概述: 1、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教育改革精神,狠抓基础教育,努力提高民族整体素质,坚持教育面向现代化,切实保证教育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服务。帮助学生掌握好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应用物理知识的水平,使每一个学生真正能成为学科学、懂科学、用科学的一代新人。 2、学情分析 ...

  • 100测评网PEP英语小学英语第四册第四单元评价试卷
  • 小学英语第四册第四单元评价试卷 一.听音圈出你听到的单词.(10分) 1.black brown 2. pink purple 3. read write 4. hat cat 5.cookies cake 二.听录音,选出正确的答语,将其字母标号填入前面的括号内.(10分) ( )1. A. I ...

  • 1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学校 班级 姓名 一.填空题(每空1分,30分) 1.要克服生活中遇到的困难,要把生活中的失败变成财富,需要我们有坚强的( 毅力 ),坚强的意志品质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我们不断地从一点一滴的小事练起.(第一单元,第三课,22页) 2.我国是世界上培育出 ...

  • 五上第四五单元测试
  • 第四.五单元检测试卷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我会填:(每空1分,共30分) 1.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构成,当其发生变化时会产生巨大的能量,这种能量就是 .任何物体工作时都需要 . 2.各种不同的能量间可以相互.如:利用水流可以发电就是水能转化成电能,还有 能. 能. 能. 能等都可以转化成电能. 3. ...

  • 苏教版初高中中学化学目录
  •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绪言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新教材教师培训材料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单元综合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 空气 课题2 氧气 课题3 制取氧气 单元综合 实验活动1 氧气的实验室 ...

  • 八年级物理机械运动单元测试题2
  • 八年级物理机械运动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题 1."月亮躲进云层里"是以"潮起潮落"是以物的. 2.请填上合适的单位或数值: (1)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汽车速度为30 : (2)人的头发直径约为70 3.一物体作直线运动,全程100m,前一半路程用了10s,后一半路 ...

  • 给九年级学生的一封信
  • 给九年级学生的一封信 还记得三年前背着崭新的书包跨进中学大门的心情吗?还能体会到当初的那份好奇.喜悦.激动与憧憬吗?家长的叮咛,老师的呵护,社会的关爱,让你们一天天健康幸福地成长着.你们看,男孩更帅了,女孩更靓了,与小学相比,知识丰富了,生活自理能力增强了,做人更有修养了„„平日,老师看着你们谈笑风 ...

  • 八年级物理压强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 八年级物理压强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关于压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压力的大小总等于物体重力大小 C压力的方向总垂直于物体表面)B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D压力的大小决定了压强大小 )2.静止液体内部某点的压强,与下面哪个因素有关:( A全部液体的重力B液体的体积C容器底面积的大小D液体的密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