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历史发展之佛教

隋唐历史发展之佛教

关键词:佛教极盛时期影响

摘要:

六朝以来,佛教开始盛行,朝廷设有专门的官职进行管理,以防止佛寺及僧侣的泛滥和诈骗,隋唐承袭陈的旧制,设昭玄寺,管理佛教相关事宜,设立大统一人,统一人,都维那三人,后改昭玄寺为崇玄署,位于鸿胪寺治下。

玄奘以后,直至不空,我国求法与译经,继臻极盛。且唐代佛经的翻译,根本改变了前人往往以印度佛教僧人为主翻译的局面。唐朝的很多著名高僧如玄奘净义等,结合丰富的文化历史知识研究佛学,达到很高的造诣。并且,隋唐高僧对佛教的注疏,极为丰富,同时又有重要的作用。一是因为翻译既多,研究就日益繁重,注疏家糅合百家之言,因为卷帙巨大,二是因为佛教义理逐渐彰显,各宗派见解分歧,以一经纶为主干。而往往一部经论,不同宗派见解不同,众谈纷纭,难以取舍。但其对我国佛教翻译传播有不可磨灭的影响。正文:

佛教在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东晋势力始盛,到陈至隋时期,佛教遂得大成。在唐时,南北佛教不断融合,其后我国佛教势力达到极盛,并对隋唐文化雕塑等方面有极大影响。发展状况

隋唐时,佛教达到极盛时期,有以下表现帝代

隋朝

唐太宗

唐高宗

唐玄宗

唐武宗60000余人僧75524尼[1**********]大寺4600

兰若40000

六朝以来,佛教开始盛行,朝廷设有专门的官职进行管理,以防止佛寺及僧侣的泛滥和诈骗,隋唐承袭陈的旧制,设昭玄寺,管理佛教相关事宜,设立大统一人,统一人,都维那三人,后改昭玄寺为崇玄署,位于鸿胪寺治下。

唐有令:凡国忌日僧道设斋行香。且凡皇帝即位,大赦宣诏三教徒均应排班听诏。这些官职,法令一方面是隋唐佛教繁荣发展的表现,另一方面,也使得佛教置于朝廷的管理之下,更好的为封建统治者服务。

2寺院广布

从上表可知,隋唐时佛寺广布,且建筑精美,所收纳佛教典籍,各方事物亦是数不胜数。唐长安城的周围有很多著名的佛寺,法门寺就是其中之一。

1987年2月28日,陕西省文物考古部门对法门寺明代,唐代塔基和唐代地宫进行发掘,清理。这是中国唐代佛教考古史的一次空前重大的发现。

地宫中发现金银器皿及供养器物一百二十一件,琉璃及各类珍珠宝石近四百件,石质文物十二件,漆木器等十九件,丝织品七百多件。此据《旧唐书》检毁之数僧数236200寺数[**************]8附注据《法苑珠林》卷一百寺数据《续高僧卷》卷五,僧数据道宣云不满七万据《法苑珠林》卷一百此据《新唐书·百官志》,此系唐玄宗时数

法门寺地宫中丰富多彩的出土文化反映了印度中国,日本密教的渊源关系,也反映了丝绸之路上波斯阿拉伯东罗马帝国与唐朝的密切交流

3佛教典籍多,且自主翻译典籍不断增多。

隋朝是佛教典籍的译所有二:一在长安大兴善寺,二在洛阳上林苑,大兴善寺译场立于开皇元年,诏由昭玄寺沙门昙言等三十余人主持,西域僧人(达摩闍那与那连提黎耶舍)传译,共译佛经三十七部,三百七十余卷。

唐初太宗仍诏由兴善寺设立译场,规模不小,其后玄奘法师至自西域,我国佛教翻译如日中天。玄奘法师宫带回经论等六百七十五部,诏由弘福寺翻译,令房玄龄监理,译场完备,参与者均一世大德。其后每年直至唐末,每年所译恒多至数十百卷,自贞观十九年(公园646年)至麟德元年(公园664年)共译经纶等七十三部,总一千三百三十卷。

玄奘以后,直至不空,我国求法与译经,继臻极盛。且唐代佛经的翻译,根本改变了前人往往以印度佛教僧人为主翻译的局面。唐朝的很多著名高僧如玄奘净义等,结合丰富的文化历史知识研究佛学,达到很高的造诣。并且,隋唐高僧对佛教的注疏,极为丰富,同时又有重要的作用。一是因为翻译既多,研究就日益繁重,注疏家糅合百家之言,因为卷帙巨大,二是因为佛教义理逐渐彰显,各宗派见解分歧,以一经纶为主干。而往往一部经论,不同宗派见解不同,众谈纷纭,难以取舍。但其对我国佛教翻译传播有不可磨灭的影响。4佛教宗派多

所谓的宗派,实质有三个:一,教理阐明,独辟蹊径二门户见深,入主为奴,三时味说教,自夸继承道统。在我国南北朝时期还没有完全的宗派的建立,而在隋唐时期宗派大兴隋唐佛教有三论宗天台宗法相宗华严宗戒律禅宗净土宗真言宗三阶教九宗,并且每一宗都有自己的代表人物及佛教典籍,以法相宗为例。

法相宗在唐初大盛,这不得不归功于玄奘法师。然而玄奘大师的佛学造诣,不仅仅局限于法相宗义,早在玄奘法师西游之前,他就几乎学遍中国的佛法。而在西游之时,广游西土,受到各国的礼遇。玄奘法师一旦遇到名士,必定跟从受教。在那烂陀寺,玄奘法师前后共学于名士十五人,不知名者若干。

法相宗由玄奘法师首开,继承者首推窥基,圆测,而二人中窥基成就更大。窥基广为人知的作品共有四十八部,现存有二十四部。此后各代僧人不断丰富法相宗义,著书立论。5众多的佛教艺术品

为了保存佛经和弘扬佛法,手抄佛经、雕刻、石窟寺、造像、壁画等佛教建筑及艺术品大量出现,如甘肃敦煌莫高窟及窟内的绘画、彩塑和出土文书,北京房山石经等,都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珍品,并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

6佛教汉化

隋唐佛教根据汉地的生活习惯、地域特征,对部分佛教规章进行的适应性的改变,比如汉地的生活条件和印度的生活条件不同,自然就在衣着、住宿、祭拜条件、饮食等方面产生差异,为适应汉地信仰者的需要,而对原始的佛教的戒律要求进行了修改。

此外,在佛经翻译中、传播中,也对某些佛教理论和概念出现的变化。对佛经的注疏是其体现之一。

影响

佛教对中国封建王朝的统治,对外交往,文学,艺术,哲学,科学等都有重要的影响。稳定王朝统治。

佛教的禁欲苦修因果报应,生死轮回之说被统治者用来作为愚民的工具,在统治者宣称今世的祸福本是天注定,且是上辈子的报应,人民应该逆来顺受,多做善事,以期有个好点的来世。

加强对外交往

唐代的对外交往以贸易和佛教为纽带,玄奘西行,鉴真东渡,丝绸之路的开辟,都影响着隋唐的对外交流

文化

佛教为中国文学带来了新的文体,新的意境,新的命意遣词方法,也就是带来了形式和内容两方面的重大变化。在形式方面,佛教对于律体诗和俗文学(包括说唱文学、通俗小说、戏曲等)的产生有着直接的作用;在内容方面,主要主张就人生而观其无常苦空,就宇宙而知其变转幻化,从而为文人开拓了新的意境及超现实的想像力,表现出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包括:

佛教翻译文学的形成

佛教推动音韵学的和律体诗的产生和发展

佛教导致说唱文学——变文、宝卷、弹词、鼓词的相继产生

佛教为古典小说提供了故事情节和思想内容

佛教为中国文学语言宝库增添新的词汇

艺术

佛教传入中国后,中国的佛教建筑及造像艺术等逐渐发展,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华民族文化与印度文化、汉族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相互融合,推进了中国艺术的发展。此时佛教的作用非常巨大。北方佛教重修持,立寺建塔,造像刻碑,蔚然成风。南方佛教重义理,诗歌、绘画、书法及佛寺建筑艺术盛极一时,与北方的石窟艺术等交相辉映。唐代是中国古代艺术史上的黄金时代,佛教建筑、雕像、绘画艺术,灿烂辉煌,登峰造极。到了元代藏传佛教的造像艺术传入内地,丰富了佛教艺术的宝库。包括:

佛教建筑艺术——佛殿、佛塔和经幢

佛教雕塑

佛教绘画

佛教音乐

哲学

佛教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丰富了中国哲学的内容,同时又不同程度地推动了中国哲学的发展。两汉以前,中国哲学的发展与古代的传统宗教信仰密切相关,在魏晋以后,中国哲学在儒、释、道的冲突与交融中发展演变,最终形成以儒、释、道文化为主体的哲学系统。佛教哲学自两晋的格义化、玄学化,逐渐影响中国哲学,到隋唐佛教哲学高度发达,在中国哲学史上大放异彩。主要体现在宇宙论的扩展本体论的深化心性论的开拓辩证法的丰富等方面。

科学

佛教对科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医学,印刷术,天文地理历史学的影响上。

佛教的养生论、禅学对中国古代的医疗、养生、健身和开发智慧有密切关连。禅定能使人断除烦恼,淡化欲念,纯净思虑,安适身心,自然能治病健身。西藏密宗的瑜伽修炼有益于养生,在僧人的推动下,藏医藏药有独特的疗效。

佛教为了传播文化,对中国印刷术的贡献杰出。

我国僧人来往于丝绸之路,见识广阔,其游记域志对中国和亚洲地理学、历史学作出过重大贡献。如法显的《佛国记》,玄奘的《大唐西域记》,为中外学界所推崇。

唐代僧人一行大师精于历象阴阳五行之术,是著名的天文学家,他改撰《天元大衍历经》,续成《魏书•天文志》,在世界上第一次算出子午线的长度等。

佛教作为我国宗教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隋唐时期得到了极大地发展,并对隋唐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在此后的岁月里,也发挥着其重要的作用,影响着中华民族光辉历史的进程。

隋唐历史发展之佛教

关键词:佛教极盛时期影响

摘要:

六朝以来,佛教开始盛行,朝廷设有专门的官职进行管理,以防止佛寺及僧侣的泛滥和诈骗,隋唐承袭陈的旧制,设昭玄寺,管理佛教相关事宜,设立大统一人,统一人,都维那三人,后改昭玄寺为崇玄署,位于鸿胪寺治下。

玄奘以后,直至不空,我国求法与译经,继臻极盛。且唐代佛经的翻译,根本改变了前人往往以印度佛教僧人为主翻译的局面。唐朝的很多著名高僧如玄奘净义等,结合丰富的文化历史知识研究佛学,达到很高的造诣。并且,隋唐高僧对佛教的注疏,极为丰富,同时又有重要的作用。一是因为翻译既多,研究就日益繁重,注疏家糅合百家之言,因为卷帙巨大,二是因为佛教义理逐渐彰显,各宗派见解分歧,以一经纶为主干。而往往一部经论,不同宗派见解不同,众谈纷纭,难以取舍。但其对我国佛教翻译传播有不可磨灭的影响。正文:

佛教在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东晋势力始盛,到陈至隋时期,佛教遂得大成。在唐时,南北佛教不断融合,其后我国佛教势力达到极盛,并对隋唐文化雕塑等方面有极大影响。发展状况

隋唐时,佛教达到极盛时期,有以下表现帝代

隋朝

唐太宗

唐高宗

唐玄宗

唐武宗60000余人僧75524尼[1**********]大寺4600

兰若40000

六朝以来,佛教开始盛行,朝廷设有专门的官职进行管理,以防止佛寺及僧侣的泛滥和诈骗,隋唐承袭陈的旧制,设昭玄寺,管理佛教相关事宜,设立大统一人,统一人,都维那三人,后改昭玄寺为崇玄署,位于鸿胪寺治下。

唐有令:凡国忌日僧道设斋行香。且凡皇帝即位,大赦宣诏三教徒均应排班听诏。这些官职,法令一方面是隋唐佛教繁荣发展的表现,另一方面,也使得佛教置于朝廷的管理之下,更好的为封建统治者服务。

2寺院广布

从上表可知,隋唐时佛寺广布,且建筑精美,所收纳佛教典籍,各方事物亦是数不胜数。唐长安城的周围有很多著名的佛寺,法门寺就是其中之一。

1987年2月28日,陕西省文物考古部门对法门寺明代,唐代塔基和唐代地宫进行发掘,清理。这是中国唐代佛教考古史的一次空前重大的发现。

地宫中发现金银器皿及供养器物一百二十一件,琉璃及各类珍珠宝石近四百件,石质文物十二件,漆木器等十九件,丝织品七百多件。此据《旧唐书》检毁之数僧数236200寺数[**************]8附注据《法苑珠林》卷一百寺数据《续高僧卷》卷五,僧数据道宣云不满七万据《法苑珠林》卷一百此据《新唐书·百官志》,此系唐玄宗时数

法门寺地宫中丰富多彩的出土文化反映了印度中国,日本密教的渊源关系,也反映了丝绸之路上波斯阿拉伯东罗马帝国与唐朝的密切交流

3佛教典籍多,且自主翻译典籍不断增多。

隋朝是佛教典籍的译所有二:一在长安大兴善寺,二在洛阳上林苑,大兴善寺译场立于开皇元年,诏由昭玄寺沙门昙言等三十余人主持,西域僧人(达摩闍那与那连提黎耶舍)传译,共译佛经三十七部,三百七十余卷。

唐初太宗仍诏由兴善寺设立译场,规模不小,其后玄奘法师至自西域,我国佛教翻译如日中天。玄奘法师宫带回经论等六百七十五部,诏由弘福寺翻译,令房玄龄监理,译场完备,参与者均一世大德。其后每年直至唐末,每年所译恒多至数十百卷,自贞观十九年(公园646年)至麟德元年(公园664年)共译经纶等七十三部,总一千三百三十卷。

玄奘以后,直至不空,我国求法与译经,继臻极盛。且唐代佛经的翻译,根本改变了前人往往以印度佛教僧人为主翻译的局面。唐朝的很多著名高僧如玄奘净义等,结合丰富的文化历史知识研究佛学,达到很高的造诣。并且,隋唐高僧对佛教的注疏,极为丰富,同时又有重要的作用。一是因为翻译既多,研究就日益繁重,注疏家糅合百家之言,因为卷帙巨大,二是因为佛教义理逐渐彰显,各宗派见解分歧,以一经纶为主干。而往往一部经论,不同宗派见解不同,众谈纷纭,难以取舍。但其对我国佛教翻译传播有不可磨灭的影响。4佛教宗派多

所谓的宗派,实质有三个:一,教理阐明,独辟蹊径二门户见深,入主为奴,三时味说教,自夸继承道统。在我国南北朝时期还没有完全的宗派的建立,而在隋唐时期宗派大兴隋唐佛教有三论宗天台宗法相宗华严宗戒律禅宗净土宗真言宗三阶教九宗,并且每一宗都有自己的代表人物及佛教典籍,以法相宗为例。

法相宗在唐初大盛,这不得不归功于玄奘法师。然而玄奘大师的佛学造诣,不仅仅局限于法相宗义,早在玄奘法师西游之前,他就几乎学遍中国的佛法。而在西游之时,广游西土,受到各国的礼遇。玄奘法师一旦遇到名士,必定跟从受教。在那烂陀寺,玄奘法师前后共学于名士十五人,不知名者若干。

法相宗由玄奘法师首开,继承者首推窥基,圆测,而二人中窥基成就更大。窥基广为人知的作品共有四十八部,现存有二十四部。此后各代僧人不断丰富法相宗义,著书立论。5众多的佛教艺术品

为了保存佛经和弘扬佛法,手抄佛经、雕刻、石窟寺、造像、壁画等佛教建筑及艺术品大量出现,如甘肃敦煌莫高窟及窟内的绘画、彩塑和出土文书,北京房山石经等,都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珍品,并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

6佛教汉化

隋唐佛教根据汉地的生活习惯、地域特征,对部分佛教规章进行的适应性的改变,比如汉地的生活条件和印度的生活条件不同,自然就在衣着、住宿、祭拜条件、饮食等方面产生差异,为适应汉地信仰者的需要,而对原始的佛教的戒律要求进行了修改。

此外,在佛经翻译中、传播中,也对某些佛教理论和概念出现的变化。对佛经的注疏是其体现之一。

影响

佛教对中国封建王朝的统治,对外交往,文学,艺术,哲学,科学等都有重要的影响。稳定王朝统治。

佛教的禁欲苦修因果报应,生死轮回之说被统治者用来作为愚民的工具,在统治者宣称今世的祸福本是天注定,且是上辈子的报应,人民应该逆来顺受,多做善事,以期有个好点的来世。

加强对外交往

唐代的对外交往以贸易和佛教为纽带,玄奘西行,鉴真东渡,丝绸之路的开辟,都影响着隋唐的对外交流

文化

佛教为中国文学带来了新的文体,新的意境,新的命意遣词方法,也就是带来了形式和内容两方面的重大变化。在形式方面,佛教对于律体诗和俗文学(包括说唱文学、通俗小说、戏曲等)的产生有着直接的作用;在内容方面,主要主张就人生而观其无常苦空,就宇宙而知其变转幻化,从而为文人开拓了新的意境及超现实的想像力,表现出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包括:

佛教翻译文学的形成

佛教推动音韵学的和律体诗的产生和发展

佛教导致说唱文学——变文、宝卷、弹词、鼓词的相继产生

佛教为古典小说提供了故事情节和思想内容

佛教为中国文学语言宝库增添新的词汇

艺术

佛教传入中国后,中国的佛教建筑及造像艺术等逐渐发展,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华民族文化与印度文化、汉族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相互融合,推进了中国艺术的发展。此时佛教的作用非常巨大。北方佛教重修持,立寺建塔,造像刻碑,蔚然成风。南方佛教重义理,诗歌、绘画、书法及佛寺建筑艺术盛极一时,与北方的石窟艺术等交相辉映。唐代是中国古代艺术史上的黄金时代,佛教建筑、雕像、绘画艺术,灿烂辉煌,登峰造极。到了元代藏传佛教的造像艺术传入内地,丰富了佛教艺术的宝库。包括:

佛教建筑艺术——佛殿、佛塔和经幢

佛教雕塑

佛教绘画

佛教音乐

哲学

佛教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丰富了中国哲学的内容,同时又不同程度地推动了中国哲学的发展。两汉以前,中国哲学的发展与古代的传统宗教信仰密切相关,在魏晋以后,中国哲学在儒、释、道的冲突与交融中发展演变,最终形成以儒、释、道文化为主体的哲学系统。佛教哲学自两晋的格义化、玄学化,逐渐影响中国哲学,到隋唐佛教哲学高度发达,在中国哲学史上大放异彩。主要体现在宇宙论的扩展本体论的深化心性论的开拓辩证法的丰富等方面。

科学

佛教对科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医学,印刷术,天文地理历史学的影响上。

佛教的养生论、禅学对中国古代的医疗、养生、健身和开发智慧有密切关连。禅定能使人断除烦恼,淡化欲念,纯净思虑,安适身心,自然能治病健身。西藏密宗的瑜伽修炼有益于养生,在僧人的推动下,藏医藏药有独特的疗效。

佛教为了传播文化,对中国印刷术的贡献杰出。

我国僧人来往于丝绸之路,见识广阔,其游记域志对中国和亚洲地理学、历史学作出过重大贡献。如法显的《佛国记》,玄奘的《大唐西域记》,为中外学界所推崇。

唐代僧人一行大师精于历象阴阳五行之术,是著名的天文学家,他改撰《天元大衍历经》,续成《魏书•天文志》,在世界上第一次算出子午线的长度等。

佛教作为我国宗教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隋唐时期得到了极大地发展,并对隋唐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在此后的岁月里,也发挥着其重要的作用,影响着中华民族光辉历史的进程。


相关内容

  • 略说佛教对隋唐美术发展的影响
  • 略说佛教对隋唐美术发展的影响 一.佛教对隋唐时期绘画的影响 在我国古代美术中,不论是建筑.雕刻,还是绘画,凡是具有高度代表性的艺术作品,无不与佛教渊源深厚.其中,尤其是佛教绘画在我国绘画史上更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唐朝绘画空前繁荣,凡从事绘画的艺术家几乎都能创作佛画,佛画已然成了绘画的中心,历代艺术评 ...

  • 隋唐时期中日关系的发展史
  • 隋唐时期中日关系的发展史 公元6世纪至9世纪,即中国隋.唐时期,日本是大和时代后期.奈良时代和平安时代前期.这个时期的交流路线则以直接渡海为主,交流方式有使节人员往来,尤其是日本派遣大批遣唐使.留学生.留学僧来华,出现了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第一次高潮.交流内容则以制度文化层面为主,如日本学习唐朝律令制 ...

  •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读书报告
  •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读书报告 一直以来,魏晋南北朝时期都被认为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乱世.很多学者和各种史学家均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非常感兴趣,他们为了能够弄清楚汉朝以及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的兴衰及治理经验,对当时大量的文献和资料进行分析和研究.其中也不乏对当时的佛教十分感兴趣的学者,汤 ...

  • 孙中山先生
  • 孙中山先生: 佛教为救世之仁,佛学是哲学之母,研究佛学可补科学之偏. -- 学习佛法可以给我们提供正确的人生观念,依法修行能使我们培养健康的心态.所以说,学佛是为我们的幸福人生服务的. 现代人心理问题很多,这些心理问题怎样才能解决?有些人求助于心理医生,但心理医生的治疗只能起到一种疏导和缓解的作用, ...

  • 中国佛教史
  • 儒佛道三教关系与中国佛教的发展 09070417 09级计算机2班 席永梅 [摘要]:外来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始终与中国固有的以儒道为代表的思想文化处在相互冲突和相互融合的复杂关系之中,儒佛道三教在冲突中融合,在融合中发展,这构成了汉代以后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正是在三教的冲突和融合中佛教 ...

  • 隋唐五代时期山西的地域标识_唐时敦煌人视野中的山西
  • Vol.25 No.4第25卷 第4期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Aug.2009 2009年8月JOURNALOFXINZHOUTEACHERSUNIVERSITY 隋唐五代时期山西的地域标识 ---唐时敦煌人视野中的山西 阴朝霞 (西北师范大学,甘肃兰州730070) 摘 要:由于地形的制约,山西一直以来 ...

  • 佛教中国化
  • 从历史演进论佛教中国化 作者:尹德蓉 [2002-1-22 16:22:14] 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我国,经魏晋至隋唐始臻极盛.由于佛教产生的社会经济条件和文化结构与中国不同,要在中国立足,必须经过一定的改造和更新,这就是佛教的中国化问题.有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魏晋时期,佛学依附于玄学,经南北朝才独立 ...

  • 中外文化交流史
  • 中外文化交流史概说(◎中西文化交流史 中西交通史 中西关系史) 一.西文"文化"词义疏证 英文Culture(文化)一词,来源于拉丁文Cultura,原意是耕作.培养.教育.发展.尊重的意思.而拉丁文Cultura是由拉丁文Cultus演化而来的.Cultus包含两种涵义: (1 ...

  • 试论隋唐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 论述隋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隋朝是一个仅延续三十八年的短命王朝,从开皇元年(581)二月隋文帝取代北周建国开始,到大业十四年(618)三月为止.然而在这一时期内,公元589年,隋朝结束了自东汉末年黄巾起义以来长达四百多年的分裂割据,开创了一个新的统一国家,开启了我国古代封建王朝时代的繁盛时期,隋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