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评[斯大林与科学家]:斯大林如何推动苏联科学发展

【观察者网综合报道】2016年,英国作家西蒙·艾格斯(Simon Ings)的新书《斯大林与科学家》(Stalin and the Scientists)入围了英国利吉福德非虚构写作大奖,这本书向读者揭晓了苏联科学界秘史。2月28日,《纽约时报》刊登了一篇题为《斯大林的成绩:苏联追求技术称霸》的书评,作者是西蒙·塞巴格·蒙蒂菲奥里(SIMON SEBAG MONTEFIORE)。

文章引述书中的话说“斯大林的确是‘欧洲众多哲学家国王中的最后一位’”。文章指出,在在特朗普政府挑战气候变化的当下,本书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我们西方人一直嘲笑“科学领袖”,但美国现在是不是也选出了一位这样的领袖呢?

《纽约时报》网站截图

参考消息摘译如下:

“到1953年3月5日斯大林去世的时候,苏联声称其科研机构正处于历史上规模最大、科研经费也最充裕的时候”,西蒙·艾格斯在《斯大林与科学家》一书中这样写道,“这一度成为知识界的荣耀和笑料”。

  

《斯大林与科学家》的封面

布尔什维克主义者把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视为分析人类进程的基本科学,而在他们对苏联的设想中,科学一直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称这是第一个建立在“科学”规则之上的国家。列宁是一位学者,他在伦敦图书馆与克里姆林宫里一样无拘无束。斯大林是一位浪漫主义诗人和满腔热情的自学者,他拥有一座藏书丰富的图书馆,不光是用来阅读,还用来批注。

他们一方面要解决一个被一战和内战蹂躏的国家的温饱,一方面要实现俄罗斯现代化和重建大国地位,这意味着科学具有现实的必要性。事实上,大多数科学家都来自中等或上流阶层,这加剧了阶级冲突。列宁用他一贯的简洁风格总结说:“没有丰富的知识、技术和文化就不能建成共产主义,而这些东西都掌握在资产阶级专家手中。他们中间大多数人是不同情苏维埃政权的。但是,没有他们我们就不能建成共产主义。”(出自《在全俄党的农村工作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1919年11月18日)——观察者网注)

英国作家西蒙·艾格斯

艾格斯巧妙地讲述了这些“资产阶级”科学家的人生经历。这里面有伊万·巴甫洛夫,他的发现之一是,狗在想吃东西的时候会分泌唾液。有研究认知发展的心理学家列夫·维果茨基(Lev Vygotsky)和亚历山大·卢里亚(Alexander Luria)。(卢里亚可以称得上测谎仪的发明者。)起初,这些科学家惊讶地发现自己获得了新的设备和荣誉。但当斯大林开始要求在创新和生产方面取得难以想象的突破时,一切又变得灰暗起来,因为这虽然让科学家变得更重要,但也把他们置于更加危险的境地。

本书的重点是上世纪30年代席卷科学界的“大清洗”。艾格斯笔下的科学家们,在这个时候只能依赖于掌权者的资源和提拔。他介绍了斯大林最青睐的科学家——声名狼藉、老奸巨猾、又有些孩子气的特罗菲姆·李森科的发家史。斯大林的集体化,导致了大范围的饥荒,尤其是在1932年至1933年。而李森科这个半路出家的骗子,对那些设法通过杂交手段提高粮食产量的遗传学家发起了攻击。他声称自己可以通过种子催熟法提高粮食产量,即通过人为的冷冻,促使小麦在春天提早成熟。他后来又把自己的理论用于家畜饲养。

二战结束时,美国核弹带来的挑战,令斯大林震撼不已。他命令其忠实的追随者贝利亚尽快为苏联开发核弹。在此之前,贝利亚就建立了关押科学家的特殊监狱。物理学家莱昂·特雷门(Leon Theremin)在其中一座监狱里发明了窃听装置,这些装置很快就被用于监听在莫斯科的美国人和英国人,特雷门因此还获得了斯大林奖金。1949年,斯大林得到了他想要的武器。

艾格斯没有解释斯大林时代的技术为何也取得了巨大成就,不管是图波列夫和米格飞机的发明,还是世界设计最优秀的坦克T-34。不过,艾格斯总体上是一位风趣故事讲述者,他往往能抓住事物的本质——斯大林的确是“欧洲众多哲学家国王中的最后一位”。本书充满至理名言、尔虞我诈、怪人和暴君的书,是一本生动有趣的读物,而且在特朗普政府挑战气候变化的当下,也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文章最后说,我们西方人一直嘲笑“科学领袖”,但美国现在是不是也选出了一位这样的领袖呢?

【观察者网综合报道】2016年,英国作家西蒙·艾格斯(Simon Ings)的新书《斯大林与科学家》(Stalin and the Scientists)入围了英国利吉福德非虚构写作大奖,这本书向读者揭晓了苏联科学界秘史。2月28日,《纽约时报》刊登了一篇题为《斯大林的成绩:苏联追求技术称霸》的书评,作者是西蒙·塞巴格·蒙蒂菲奥里(SIMON SEBAG MONTEFIORE)。

文章引述书中的话说“斯大林的确是‘欧洲众多哲学家国王中的最后一位’”。文章指出,在在特朗普政府挑战气候变化的当下,本书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我们西方人一直嘲笑“科学领袖”,但美国现在是不是也选出了一位这样的领袖呢?

《纽约时报》网站截图

参考消息摘译如下:

“到1953年3月5日斯大林去世的时候,苏联声称其科研机构正处于历史上规模最大、科研经费也最充裕的时候”,西蒙·艾格斯在《斯大林与科学家》一书中这样写道,“这一度成为知识界的荣耀和笑料”。

  

《斯大林与科学家》的封面

布尔什维克主义者把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视为分析人类进程的基本科学,而在他们对苏联的设想中,科学一直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称这是第一个建立在“科学”规则之上的国家。列宁是一位学者,他在伦敦图书馆与克里姆林宫里一样无拘无束。斯大林是一位浪漫主义诗人和满腔热情的自学者,他拥有一座藏书丰富的图书馆,不光是用来阅读,还用来批注。

他们一方面要解决一个被一战和内战蹂躏的国家的温饱,一方面要实现俄罗斯现代化和重建大国地位,这意味着科学具有现实的必要性。事实上,大多数科学家都来自中等或上流阶层,这加剧了阶级冲突。列宁用他一贯的简洁风格总结说:“没有丰富的知识、技术和文化就不能建成共产主义,而这些东西都掌握在资产阶级专家手中。他们中间大多数人是不同情苏维埃政权的。但是,没有他们我们就不能建成共产主义。”(出自《在全俄党的农村工作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1919年11月18日)——观察者网注)

英国作家西蒙·艾格斯

艾格斯巧妙地讲述了这些“资产阶级”科学家的人生经历。这里面有伊万·巴甫洛夫,他的发现之一是,狗在想吃东西的时候会分泌唾液。有研究认知发展的心理学家列夫·维果茨基(Lev Vygotsky)和亚历山大·卢里亚(Alexander Luria)。(卢里亚可以称得上测谎仪的发明者。)起初,这些科学家惊讶地发现自己获得了新的设备和荣誉。但当斯大林开始要求在创新和生产方面取得难以想象的突破时,一切又变得灰暗起来,因为这虽然让科学家变得更重要,但也把他们置于更加危险的境地。

本书的重点是上世纪30年代席卷科学界的“大清洗”。艾格斯笔下的科学家们,在这个时候只能依赖于掌权者的资源和提拔。他介绍了斯大林最青睐的科学家——声名狼藉、老奸巨猾、又有些孩子气的特罗菲姆·李森科的发家史。斯大林的集体化,导致了大范围的饥荒,尤其是在1932年至1933年。而李森科这个半路出家的骗子,对那些设法通过杂交手段提高粮食产量的遗传学家发起了攻击。他声称自己可以通过种子催熟法提高粮食产量,即通过人为的冷冻,促使小麦在春天提早成熟。他后来又把自己的理论用于家畜饲养。

二战结束时,美国核弹带来的挑战,令斯大林震撼不已。他命令其忠实的追随者贝利亚尽快为苏联开发核弹。在此之前,贝利亚就建立了关押科学家的特殊监狱。物理学家莱昂·特雷门(Leon Theremin)在其中一座监狱里发明了窃听装置,这些装置很快就被用于监听在莫斯科的美国人和英国人,特雷门因此还获得了斯大林奖金。1949年,斯大林得到了他想要的武器。

艾格斯没有解释斯大林时代的技术为何也取得了巨大成就,不管是图波列夫和米格飞机的发明,还是世界设计最优秀的坦克T-34。不过,艾格斯总体上是一位风趣故事讲述者,他往往能抓住事物的本质——斯大林的确是“欧洲众多哲学家国王中的最后一位”。本书充满至理名言、尔虞我诈、怪人和暴君的书,是一本生动有趣的读物,而且在特朗普政府挑战气候变化的当下,也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文章最后说,我们西方人一直嘲笑“科学领袖”,但美国现在是不是也选出了一位这样的领袖呢?


相关内容

  • 九年级下册历史综合测试试卷
  • 九年级下册历史综合测试试卷 A.十月革命 B.二月革命 C.保卫苏维埃的斗争 D.第一次世界大战 2.20世纪30年代,一位莫斯科居民通过信件与外国友人联系时,他在寄信人地址栏中写的国名应该是: A.沙皇俄国 B.苏维埃俄国 C.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D.俄罗斯 3. 在<凡尔赛和约> ...

  • 马克思基本原理习题第六章
  • 第六章 一.单项选择题 1.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 A .空想社会主义的学说 B .空想平均主义的学说 C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D .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 2.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依据是( ). A .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B .德国古典哲学 C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D ...

  • 九年级下册
  • 第一单元 第1课 俄国十月革命 [课标要求] 1.简述俄国1917年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概况,了解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及其重大意义. [教学目标] 1.知识:了解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原因.经过和历史意义等基本史实:把握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历史条件 及其历史发展的进程 2.能力:①总结1918 ...

  • 九年级上下历史知识点2
  • 九年级历史知识点 第10课 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一.文艺复兴 1.时间及地点:14世纪前后,意大利 2.根本原因:意大利资本主义经济萌芽(经济基础) 3.实质:新兴的资产阶级文化运动 4.指导思想:人文主义思想 6.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①文艺复兴的先驱--但丁(意大利),代表作:长诗<神曲&g ...

  • 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
  • 九年级下册复习提纲 第1课 十月革命 一.二月革命 1. 时间:1917年3月 2. 任务:推翻沙皇统治 3. 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4. 结果:推翻了沙皇统治,出现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5. 两个政权并存: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掌握主要权力).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 二.十月革命 1.原因:①第一次世界大 ...

  • 11世界现代经济解析
  • 1.(2013安徽文综,21,4分)下图是1950-1989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变化曲线图.对图中②时段解读正确的是( ) A.美国经济出现"滞胀"现象 B."新经济"得以快速发展 C.美国经济处于"黄金时期" D.国家干预经济得到强化 答案 ...

  • 赫鲁晓夫秘密报告的出台及中国的反应
  • 作者:沈志华 百年潮 2009年06期 1956年2月苏共召开二十大,赫鲁晓夫在会议最后一天作了秘密报告,公开批评斯大林,在苏联社会和社会主义阵营中引起了混乱.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是怎样出台的?中国是怎样得到这个报告文本的?中国对此的最初反应是什么?本文拟根据近10年来国内外披露的一些历史文献和史料, ...

  • 世界历史全集文字版
  • 世界古代史 一.世界历史阶段的划分: 世界古代史 (人类的出现 世界近代史 世界现代史 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 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 至今) (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 (资产本主义的产生.发展与巩固) (社会主义的产生.发展与改革: 资本主义的调整.巩固与发展) ▢世界古代史主要包括六大单 ...

  •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 ⑶商业活动更加活跃,东京等商业城市的繁荣程度超过唐代长安城,东京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称为"瓦子". 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海外贸易蓬勃发展,广州.泉州.明州等地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在主要港口设立了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中外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