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记叙文写作浅说

高中记叙文写作浅说

曾经有一位高考作文专家说过,阅卷时,在堆砌华丽辞藻、情感却空洞苍白的“浮华”作文中看到一篇本色、真情、纯净的记叙文,就如同炎炎夏日中扑面而来的一股凉风,沁人心脾。由此可见,写好记叙文是很重要的。

怎样才能写好记叙文呢?

首先要有写作的素材。叶圣陶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 由此可见,作为高中生,要善于观察生活,用心积累,才能有写作的素材。“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写作需要生活的活水。“处处留心皆学问”,换言之,就是“处处留心皆素材。”“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德眼睛。”我们要善于观察生活,要清楚地认识到写作之源是生活,把生活转化为文章的关键环节是张开审美的眼睛观察生活、思考生活,因此,首先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其次,要学会选择观察对象并能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假若你用心观察了人们的喜怒哀乐,生活的酸甜苦辣,你想写什么事,就能从素材库中找出来。有了素材,何愁作文无物可写呢?

其次要有一条线索。以某物作为线索,可以简称为“物线”,比如,眼镜、牵牛花、拐杖、草帽、三轮车等等。关于“物”的要求是:一要符合人物的身份,二要反映人物的个性,三要能串联所写的事件,四要能够作为感情的载体。这个“物线”的作用是串起全文,使文章的结构紧凑明晰。小处切入,使主题的表达形象深刻。2007

年山东省有一篇优秀作文《母亲手中的稻草绳》写一位勤劳朴素的农村妇女,用“稻草绳”作为“物线”,文章具体生动,记叙、议论、抒情极为自然。文章的结尾部分是这样写的:

“母亲啊,我就是您手中的草绳,从小编到大 „„您那在门口编草绳的背影,那双一颠一颠的双手在我的记忆里永不褪色。

后来求学的路上,我总不忘将一根草绳放在枕下,看到它,我就看到了您的身影,您那双永不停息的手,和那一颠一颠的稻草绳,走过了一年又一年„„ 您用那双手告诉了我什么是自强不息„„ 我在您的那双手下成长,同稻草一样由草变绳„„您的那双手陪我走过了一夜又一夜,时间永远吹不落您手中的稻草绳,更吹不落那双一颠一颠的手„„”文章正是有了“稻草绳”这一线索,使得文章形象而具体,凸显了文章的主旨。

第三,要机智。什么是机智?用王蒙的话说就是“亏他想得出来!” 作者要用心感悟生活。善于把生活与要诠释的命题有机地联系起来。这种机智来自于对生活的热情拥抱和入微体察。2008年湖北高考作文题目是《举手投足之间》,写什么呢?一个考生写了外婆的一举一动。外公去世了,外婆的举手投足体现了对外公深深地爱。这样的构思是极其巧妙的。2007年上海高考题目是《必须跨过这道坎》,也许大家第一感觉“坎”就是困难、挫折。但是一个考生却想到一个门坎。高高的门坎,一个山区的门坎,一个象征落后的门坎,所以考生写到必须跨过这道坎,要由落后走向文明。文章由放假期间,倘若有空下的时间,总是要跟着美术老师去偏远的山间写

生写起,接着写到僻远的山区,民俗守旧落后,思想封建保守,写在这里的所见所闻。文章立意显然是偏远的农村民俗守旧落后,必须跨过思想封建保守这道坎,但作者并没有做口号似的阐述,而是将其化为了一连串具体可感的形象:高垒的门坎儿、昏暗的厅、不上学,满山遍野地乱跑的孩子,还有夹着浓重的乡音的小脚阿婆。结尾尤其出色,落日的余辉洒在倚门而立阿婆的身上和有着高高坎的门上,却照不亮阿婆逝去的年华和坎内那昏暗的厅。文章记叙了一次偏远山间写生的经历,诠释了必须跨过落后的门坎走向现代文明的主题。机智从何而来?要有丰富的知识,要有生活的积淀,更要有智慧。

第四,要有感情。《高考作文分等评分标准》将“感情真挚”列为基础等级中的最高一等。“感情真挚”是指文章中所表达的对社会、人生、生活的发自内心的真实自然的感情,不是人云亦云,也不是无病呻吟。关于感情有两个重要的点要注意,第一是发自内心,第二是情感的表达要充分,要具体。一篇优秀文章《苦豆浆》这样写到:做豆腐的都用蒸汽来煮豆浆,只有娘舅还保留着外公当年的两口大锅。用泡软的黄豆磨下来的豆浆,经过煮沸,冒出腾腾的热气,那颜色白得很安静,很温和。牛奶总让我联想到繁华的都市,而豆浆,则的的确确是熟悉而亲切的农家生活。

娘舅煮完豆浆,经常舀一碗给我。有一次我接的时候感觉到烫手,手一滑,那碗便摔落在地上,乳白色的豆浆还冒着热气,缓缓地流淌,流淌,渗进泥土里„„”

文章写的是豆浆,其实是写人,写外公的“生”与“死”,结尾写到:“外公走的那个晚上气温骤降,他静静地躺在生活了几十年的屋子里,这里有他生活的痕迹,有他奋斗的汗水,承载了他一生的喜怒哀乐,一生的忧晴悲雨,包括一生的爱。他躺在那儿,突然长叹一声:‘哎——’” 作者正是熟悉这一段生活,而且发自内心对豆浆对亲人有很深的感情,所以很自然地叙写了这一段生活经历,感人至深。写作,“情”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没有“情”的感受是苍白的。情,凝聚着自己的人生体验,展示着对人生的热爱、渴望、希望和失落。所以,写作时要注重“情”。

高中记叙文写作浅说

曾经有一位高考作文专家说过,阅卷时,在堆砌华丽辞藻、情感却空洞苍白的“浮华”作文中看到一篇本色、真情、纯净的记叙文,就如同炎炎夏日中扑面而来的一股凉风,沁人心脾。由此可见,写好记叙文是很重要的。

怎样才能写好记叙文呢?

首先要有写作的素材。叶圣陶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 由此可见,作为高中生,要善于观察生活,用心积累,才能有写作的素材。“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写作需要生活的活水。“处处留心皆学问”,换言之,就是“处处留心皆素材。”“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德眼睛。”我们要善于观察生活,要清楚地认识到写作之源是生活,把生活转化为文章的关键环节是张开审美的眼睛观察生活、思考生活,因此,首先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其次,要学会选择观察对象并能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假若你用心观察了人们的喜怒哀乐,生活的酸甜苦辣,你想写什么事,就能从素材库中找出来。有了素材,何愁作文无物可写呢?

其次要有一条线索。以某物作为线索,可以简称为“物线”,比如,眼镜、牵牛花、拐杖、草帽、三轮车等等。关于“物”的要求是:一要符合人物的身份,二要反映人物的个性,三要能串联所写的事件,四要能够作为感情的载体。这个“物线”的作用是串起全文,使文章的结构紧凑明晰。小处切入,使主题的表达形象深刻。2007

年山东省有一篇优秀作文《母亲手中的稻草绳》写一位勤劳朴素的农村妇女,用“稻草绳”作为“物线”,文章具体生动,记叙、议论、抒情极为自然。文章的结尾部分是这样写的:

“母亲啊,我就是您手中的草绳,从小编到大 „„您那在门口编草绳的背影,那双一颠一颠的双手在我的记忆里永不褪色。

后来求学的路上,我总不忘将一根草绳放在枕下,看到它,我就看到了您的身影,您那双永不停息的手,和那一颠一颠的稻草绳,走过了一年又一年„„ 您用那双手告诉了我什么是自强不息„„ 我在您的那双手下成长,同稻草一样由草变绳„„您的那双手陪我走过了一夜又一夜,时间永远吹不落您手中的稻草绳,更吹不落那双一颠一颠的手„„”文章正是有了“稻草绳”这一线索,使得文章形象而具体,凸显了文章的主旨。

第三,要机智。什么是机智?用王蒙的话说就是“亏他想得出来!” 作者要用心感悟生活。善于把生活与要诠释的命题有机地联系起来。这种机智来自于对生活的热情拥抱和入微体察。2008年湖北高考作文题目是《举手投足之间》,写什么呢?一个考生写了外婆的一举一动。外公去世了,外婆的举手投足体现了对外公深深地爱。这样的构思是极其巧妙的。2007年上海高考题目是《必须跨过这道坎》,也许大家第一感觉“坎”就是困难、挫折。但是一个考生却想到一个门坎。高高的门坎,一个山区的门坎,一个象征落后的门坎,所以考生写到必须跨过这道坎,要由落后走向文明。文章由放假期间,倘若有空下的时间,总是要跟着美术老师去偏远的山间写

生写起,接着写到僻远的山区,民俗守旧落后,思想封建保守,写在这里的所见所闻。文章立意显然是偏远的农村民俗守旧落后,必须跨过思想封建保守这道坎,但作者并没有做口号似的阐述,而是将其化为了一连串具体可感的形象:高垒的门坎儿、昏暗的厅、不上学,满山遍野地乱跑的孩子,还有夹着浓重的乡音的小脚阿婆。结尾尤其出色,落日的余辉洒在倚门而立阿婆的身上和有着高高坎的门上,却照不亮阿婆逝去的年华和坎内那昏暗的厅。文章记叙了一次偏远山间写生的经历,诠释了必须跨过落后的门坎走向现代文明的主题。机智从何而来?要有丰富的知识,要有生活的积淀,更要有智慧。

第四,要有感情。《高考作文分等评分标准》将“感情真挚”列为基础等级中的最高一等。“感情真挚”是指文章中所表达的对社会、人生、生活的发自内心的真实自然的感情,不是人云亦云,也不是无病呻吟。关于感情有两个重要的点要注意,第一是发自内心,第二是情感的表达要充分,要具体。一篇优秀文章《苦豆浆》这样写到:做豆腐的都用蒸汽来煮豆浆,只有娘舅还保留着外公当年的两口大锅。用泡软的黄豆磨下来的豆浆,经过煮沸,冒出腾腾的热气,那颜色白得很安静,很温和。牛奶总让我联想到繁华的都市,而豆浆,则的的确确是熟悉而亲切的农家生活。

娘舅煮完豆浆,经常舀一碗给我。有一次我接的时候感觉到烫手,手一滑,那碗便摔落在地上,乳白色的豆浆还冒着热气,缓缓地流淌,流淌,渗进泥土里„„”

文章写的是豆浆,其实是写人,写外公的“生”与“死”,结尾写到:“外公走的那个晚上气温骤降,他静静地躺在生活了几十年的屋子里,这里有他生活的痕迹,有他奋斗的汗水,承载了他一生的喜怒哀乐,一生的忧晴悲雨,包括一生的爱。他躺在那儿,突然长叹一声:‘哎——’” 作者正是熟悉这一段生活,而且发自内心对豆浆对亲人有很深的感情,所以很自然地叙写了这一段生活经历,感人至深。写作,“情”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没有“情”的感受是苍白的。情,凝聚着自己的人生体验,展示着对人生的热爱、渴望、希望和失落。所以,写作时要注重“情”。


相关内容

  • 商务印书馆出版了一批学生辅导读物
  • 民国时期,商务印书馆出版了一批学生辅导读物,有:<中学各科纲要丛书>(8种).<中学各科要览>(13种.20册).<小学生作文指导丛书>(9种.16册).<英语文库>.<算学小丛书>等.开明书店特别重视学生辅导读物的出版,不少书质量高,在读 ...

  • 说明文有效教学设计浅说
  • 有效设计是说明文有效教学的前提.其有效性体现在发展学生说明文阅读素养的提高上,即学生在获得说明文阅读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同时,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同步发展.本文以<大自然的语言>为例,谈谈如何实现说明文阅读教学的有效设计. 科学认识:说明文有效教学设计的基础 不少老师认为,说明文主要介 ...

  • 高中作文:"为生命写作"与 "为生存写作"双线并行训练体系
  • 理论依据及内涵阐释 转化教学论认为:语文教学的核心重在"转化","转化率"是指语文知识.语文能力,以及与语文相关的人文素养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语文素质的比率,这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核心.写作过程也是一个转化过程,学生广泛阅读,大量吸 ...

  • 如何写好高中英语作文
  • [摘要]本文通过高中学生英语写作中常出现的几种不规范的实例,指出平时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是写好作文的前提,同时就这一现象提出了一些相应的训练,以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关键词]高中英语作文不规范实例写作习惯相应训练 在高考科目中,英语科的作文一项,总分是25分的作文,有的学生得分是22分至23分左右, ...

  • 高中语文写作教学内容体系建构论文
  • 浅析高中语文写作教学内容体系的建构 经过三年的初中写作实践,在高中阶段学生的写作能力有显著的提升,但是如何进行进一步的强化和提高呢?就此问题本人展开一下讨论. 一.培养主题意识,让主题对于全篇的重要性深入人心. 主题(中心思想或中心论点)是统帅文章的纲.清人王夫之说:"意犹帅也,无帅之兵, ...

  • 高一记叙文写作专题的整体设计
  • 高一记叙文写作专题的整体设计 高一记叙文写作专题的整体设计双木游语文站 高一记叙文写作专题的整体设计 写作专题整合的背景 作文是语文的核心.你在学习字词.造句.阅读等知识时要始终贯穿作文.在高考中,作文占70分,但是,跟作文能力直接相关的语言表达是12分,其他的基础题阅读理解题跟作文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

  •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问题和困惑doc
  •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问题和困惑 汉中市第八中学 李 珲 困惑一:考试的内容与课标的公然背离? 当前的中学语文教学,无论是在阅读教学领域还是写作教学领域,总有一个挥之不去回避不了的.为广大一线教师头痛不已的.似乎是‚无解‛的问题,即‚文体之惑‛. 阅读方面,我们教的教材有‚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 ...

  • 高中议论文教学反思共3篇
  • 高中议论文教学反思共3篇 高中议论文教学反思一:议论文"三要素"指导下高中议论文教学困境反思 <劝学>可以说是议论文的典范了,可是教学过程中,问题不少.本文中心论点为"学不可以已",分论点有三,一为学习的意义,二为学习的作用,三为学习的方法和态度. ...

  • 关于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有序性的思考
  • 关于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有序性的探究 内容摘要:一提起写作文,我们的学生都会怕,不愿写:一提起作文教学,我们的老师也会怕,不愿教.然而,面对高考作文占据半壁江山的情况,我们又要上作文课,据笔者观察,我们的作文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存在随意性和无序性,比如今天看到了一个比较好的作文题,就布置给学生写,并没有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