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4、再见了,亲人
课型:精读
单元主题:他们让我感动
课时:2课时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积累的知识,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在阅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
2、教材分析:《再见了,亲人》选自随军记者魏巍的《依依惜别的深情》。课文叙述了1958年最后一批志愿军离朝回国时与朝鲜亲人依依惜别的情景,赞颂了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作者在众多告别场面中,选取三个最有代表性的镜头,集中表现中朝人民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深情厚谊。
3、学情分析:这学期是学生进入小学高年级段的第二个学期。通过几年的学习,学生有较强的立识字能力,在阅读中,他们基本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还能抓住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但由于本篇课文讲述的是抗美援朝时期的事,与学生现实生活有一定的距离,所以他们对文章思想感情的体会可能有一定的困难。他们感悟文章表达方法的能力仍不强,需教师适时指导。随着经验的累积,他们也懂得如何搜集资料帮助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目标:
1.运用工具书、通过课前自学、同伴互助、教师指导等方式,认识本课的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噩耗、刚强、雪中送炭、同归于尽、深情厚谊”等词语。
2.在解决生字词的基础上,通过默读、分角色读等多种读书方式,读通读顺课文,并读出志愿军与朝鲜人民依依惜别之情,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并摘录使自己感动的词句。
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感悟文中句子,理解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从中受到国际主义的教育。
4.通过学习课文,领悟课文将抒情叙事相互交织的表达特点,体会课文重点语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学习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深厚友谊。
2、理解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从中受到国际主义的教育。 评价任务:
1、目标1,通过课堂学习朗诵、教师抽读生词,强调听写等方法正确书写生字、理解字词。达成率在95%以上。
2、目标2,通过课堂提问读、赛读、合作读等多种形式,检查学生读书情况。
3、目标3,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通过小组交流、全班交流来检测学生对重点句的理解与感悟。
4、目标4,在完成目标3的同时完成目标4。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运用工具书、通过课前自学、同伴互助、教师指导等方式,认识本课的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噩耗、刚强、雪中送炭、同归于尽、深情厚谊”等词语。
2.在解决生字词的基础上,通过默读、分角色读等多种读书方式,读通读顺课文,并读出志愿军与朝鲜人民依依惜别之情,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并摘录使自己感动的词句。
教学过程:
一、揭题激发兴趣
1、每个同学都在爱的海洋里成长,最关心你、与你最亲的人是谁?他们
是怎样关心爱护你的?
这些有血缘关系、关系亲密、给了你无限帮助的人,我们都称之为“亲人”。
2、我们中国人民与邻国的朝鲜人民跨越国界,并无血缘关系,可是当年,我们的志愿军战士却把朝鲜人民称为至亲至爱的亲人,分别时情真意切地说“再见了,亲人”,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一起学习魏巍写的《再见了,亲人》。(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学生简介时代背景,教师作适当补充。
【评价要点:由学生熟悉的情感入手,使学生更容易接受与理解,既引起了学生学习的情趣,有助于在问题中去了解整篇课文。】
二、初读感知大意
1、提出初读要求:
(1)请大家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词及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思考:课文中“亲人”指谁,想想他们的哪些事感动了你?
2、学生初读课文,教师巡视,适时指导。
3、反馈、交流
(1)教师抽读生词,强调“妮”(ní)、“谊(yǐ)”、“耗”(hào)等生字读音,注意“噩”、 “嫂”的写法。
(2)学生汇报:课文中的“亲人”有——大娘、小金花、大嫂
用课文的语句说出她们为志愿军战士所做的感人的事。
三、品读感悟亲情
1、是什么使不是亲人的两国人却比亲人还亲呢?带着这个问题学习最使你感动的小故事,划出让你特别感动的内容,抓住词句说说体会,并把自己的体会用朗读表达出来。
2、学生交流,抓重点词句感情亲情:
(一)“志愿军与大娘”之情:
(1)句子:记得五次战役的时候,由于敌机的封锁,„„这真是雪中送
炭哪!
A.引导学生抓住“带着”、“顶着”、“冒着”、“穿过”等词语,想象当时这样做的危险和艰难,从而体会大娘为志愿军不顾生命危险的精神。
B.抓住“雪中送炭”这个成语来体会,先理解字面意思,再理解成语的含义,接着联系句子具体谈谈这个成语“雪”、“炭”分别指什么,最后想象“雪”——志愿军当时的困境及困境会给他们带来的后果,从而进一步体会大娘想志愿军所想,急志愿军所急,为他们而将自己生命置之度外的品质。
C.感情朗读:朝鲜大娘愿意为志愿军付出生命,给了志愿军及时的帮助,她把志愿军看成比自己还要重要的人,能不算“亲人”吗?读出你的感动吧!
(2)句子:我们还记得,我们的一个伤员在您家里休养„„您为了我们失去了惟一的亲人。
A.引导学生抓住“惟一”、“丢”、“背”等词来体会,先理解“惟一”的意思,再谈谈“惟一的亲人”对大娘意味着什么,接着体会大娘这一“丢”丢下的是什么,“背”起的又是什么,从而理解大娘对志愿军的感情胜过亲人。
B.感情朗读:朝鲜大娘为救志愿军不顾最亲最爱的小孙孙,这能不算“亲人”吗?
【评价要点:根据学情,这两句教学也可以按以上顺序。学生还可能谈到大娘洗补衣服几夜不眠、大娘八年来像慈母般地关心战士们等情节让人感动,老师都要予以肯定。】
(3)朗读比较,体会反问句的表达效果:
师引:大娘为志愿军所做的一切,怎么能不感人呢?难怪志愿军对大娘说一一
“这比山还高比没得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会忘记?”(出示句子)
A.请学生改成陈述句。
B.比较两句话,哪句更能体现志愿军战士和朝鲜人民的深情?
C.情境引读:
师:在五次战役的时候,是大娘带着全村的妇女送打糕,所以——生接读
师:在敌机来的时候,大娘把伤员背进了防空洞而丢下了自己的小孙孙,所以——生接读
【评价要点:比较反问和陈述的语气,指导朗读反问句的语调,采取不同形式反复有感情地朗读这个反问句,体会反问句在表达情感上的作用。】
(二)“志愿军与小金花”之情:
(1)句子:你回来以后,焦急地等待着妈妈,可是„„小金花,你是多么刚强呀!可是今天,跟志愿军叔叔分别的今天,你怎么落泪了?
A.引导学生抓住“把脚一跺”、“嘴角抽动两下”、“狠狠地说”等词句体会小金花内心失去妈妈的悲痛。
B.感情朗读,演读。
C.“妈妈牺牲不落泪”,可“跟志愿军告别却哭成泪人”,你感受到什么?
D.再读句子。
(2)朗读体会反问句的表达效果(方法同上)。
(三)“志愿军与大嫂”之情:
(1)句子:我们清楚地记得,那是1952年的春天,„„伤好以后,您只能靠着双拐走路了。
A.可抓住三个“挖”来理解它们的不同背景,再想像这三个“挖”字背后,大嫂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挖的,从而理解大嫂不顾生命危险为战士们挖野菜的可贵品质,感人至深。
B.感情朗读
(2)朗读体会反问句的表达效果(方法同上)。
3.朗读体会惜别深情
(1)师引:现在志愿军就要同她们分别了,此时此刻,战士们是怎样抒发自己那依依惜别之情呢?从课文中找出有关语句来读一读,想想怎样读出句子中的感情。(生自由读)
(2)评读。(注意体会与大娘告别的不舍,对小金花的疼爱,对大嫂的不忍心。)
4.感情朗读1-3自然段,升华情感
(1)选择自己体会最深的一个自然段朗读,注意表达出志愿军的思想感情。
(2)激情配乐朗读:
A.在这分别的日子,当我们想到大娘为我们洗补衣服几夜没合眼,想到大娘为给我们送打糕累得昏倒在路旁,想到大娘为我们失去了唯一的亲人时,我们再也忍不住了,动情地对大娘说――(配乐齐读第一自然段)
B.当我们看到泪流满面的小金花,想到她说要为妈妈报仇时的情景,禁不住对小金花说:――(配乐齐读第二自然段)
C.当我们面对拄着双拐,背着孩子,走过崎岖的山路,送了我们几十里的大嫂,想到她为了给我们挖野菜而倒在血泊里的情景时,我们再也忍不住了,深情地对大嫂说――(配乐齐读第三自然段)
四、抒情赞颂亲人
1.前来送行的人只有三个吗?课文为什么只写这三个人呢?
2.这三个人代表着千千万万的朝鲜人民。光她们三个就为志愿军战士做了那么多的事,付出了那么多的血汗,可想而知,当年的朝鲜人民为志愿军付出了多少代价,怎么不令人感动呢?说出你们的感动,说出心中的赞扬,最好能合适地选用反问句。
【评价要点:情感喷涌时,让学生适时地抒发,并尝试用反问句来表达情感,既能让学生抒发自己对朝鲜人民的赞美之情,又加强学生对反问句表达效果的认识。】
五、板书设计:
14 再见了,亲人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大娘子 送打糕 昏倒路旁
救伤员 失去孙孙
小金花 救老王 失去妈妈
大嫂 挖野菜 炸成残疾
六、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感悟文中句子,理解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从中受到国际主义的教育。
2、通过学习课文,领悟课文将抒情叙事相互交织的表达特点,体会课文重点语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有感情地朗读第1-3自然段
二、课内链接课外,仿写段落
1.为了志愿军,朝鲜大娘、小金花、大嫂可以超越国籍,不顾惜自己的身体,不顾惜亲人的生命。她们为什么能为志愿军付出这样高的代价呢?能结合课文内容谈谈吗?
【评价要点:通过再次读课文,体会无数志愿军战士也在朝鲜这片土地上洒下了鲜血,中朝人民的友谊是用两国人民的鲜血凝成的。学生理解起来也比较容易。】
2.你还知道哪些有关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故事?
3.读《谁是最可爱的人》中的片断(节选志愿军战士感人的故事),读后谈感想。
4.师引:想一想,在依依惜别的时候,朝鲜人民会说些什么?请选择小金花、大娘、大嫂三者之中的人为角色,以她们的口吻,写一个片断,题目也是《再见了,亲人》,同样可以按“劝慰――叙事――抒情”的结构,用第二人称来写。
5.交流评析。(评析可重点引导学生从事例描写是否感人,反问句运用是否恰当等方面展开)
三、学习最后三个自然段
1.战士即将启程,列车就要开动,两国人民捧着一颗颗赤诚的心向最亲最爱的人告别!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三个自然段,体会怎样才能读出这份感情。(学生个人练习朗读)
2.指名朗读,学生评读。
(从理解“再”入手,理解句中表现的眷恋、依恋、留恋之情。“再看一眼”、“再停留片刻”,似乎列车再停留片刻,让我们再看一眼朝鲜亲人,也可以慰藉我们充满离愁的心。)
3.创设情境引读。
(1)师:战士们登上了列车,望着这些可敬可爱的亲人,望着这片曾经洒过鲜血的土地,志愿军从心底里发出了喊声――生: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
(2)师:列车开始启动,紧紧拉着的手松开了,列车前行,亲人向后退去。战士们多想再看他们一眼呀!于是,他们只好请求隆隆前进的列车――生:列车呀,请开得慢一点,让我们再看一眼朝鲜的亲人,让我们在这曾经洒过鲜血的土地上再停留片刻。
(3)师:然而,列车飞快地向前驶去,亲人离我们越来越远了。战士们只好挥手,大声呼喊着――生:再见了,亲人!我们的心永远跟你们在一起。
(4)告别的情景感人至深,现在你就是志愿军战士中的一位,让我们一起深情地向朝鲜亲人挥手告别――生齐读4-6自然段。
四、小结
列车开走了,然而中朝两国人民的心永远连在一起。正如金日成首相所说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朝鲜人民之间结成的深厚友谊将永远留在朝鲜人民子子孙孙的心中。”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2.推荐阅读《谁是最可爱的人》。
【评价要点:通过课外阅读,拓展学习阅读面,了解军人的伟大。】
六、板书设计:
14 再见了,亲人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伟大友谊,鲜血凝成
七、作业设计
1、改成陈述句:
(1)这比山还高比没得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会忘记?
(2)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嫌它不够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2、按课文内容填空:
为了志愿军,大娘( ),为了志愿军,小金花( ),为了志愿军,大嫂( ),为了志愿军,朝鲜人民( );为了朝鲜人民,志愿军 ( )。所以说,中朝两国人民的友谊是鲜血凝成的。
八、教学反思
课题:14、再见了,亲人
课型:精读
单元主题:他们让我感动
课时:2课时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积累的知识,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在阅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
2、教材分析:《再见了,亲人》选自随军记者魏巍的《依依惜别的深情》。课文叙述了1958年最后一批志愿军离朝回国时与朝鲜亲人依依惜别的情景,赞颂了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作者在众多告别场面中,选取三个最有代表性的镜头,集中表现中朝人民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深情厚谊。
3、学情分析:这学期是学生进入小学高年级段的第二个学期。通过几年的学习,学生有较强的立识字能力,在阅读中,他们基本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还能抓住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但由于本篇课文讲述的是抗美援朝时期的事,与学生现实生活有一定的距离,所以他们对文章思想感情的体会可能有一定的困难。他们感悟文章表达方法的能力仍不强,需教师适时指导。随着经验的累积,他们也懂得如何搜集资料帮助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目标:
1.运用工具书、通过课前自学、同伴互助、教师指导等方式,认识本课的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噩耗、刚强、雪中送炭、同归于尽、深情厚谊”等词语。
2.在解决生字词的基础上,通过默读、分角色读等多种读书方式,读通读顺课文,并读出志愿军与朝鲜人民依依惜别之情,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并摘录使自己感动的词句。
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感悟文中句子,理解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从中受到国际主义的教育。
4.通过学习课文,领悟课文将抒情叙事相互交织的表达特点,体会课文重点语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学习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深厚友谊。
2、理解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从中受到国际主义的教育。 评价任务:
1、目标1,通过课堂学习朗诵、教师抽读生词,强调听写等方法正确书写生字、理解字词。达成率在95%以上。
2、目标2,通过课堂提问读、赛读、合作读等多种形式,检查学生读书情况。
3、目标3,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通过小组交流、全班交流来检测学生对重点句的理解与感悟。
4、目标4,在完成目标3的同时完成目标4。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运用工具书、通过课前自学、同伴互助、教师指导等方式,认识本课的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噩耗、刚强、雪中送炭、同归于尽、深情厚谊”等词语。
2.在解决生字词的基础上,通过默读、分角色读等多种读书方式,读通读顺课文,并读出志愿军与朝鲜人民依依惜别之情,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并摘录使自己感动的词句。
教学过程:
一、揭题激发兴趣
1、每个同学都在爱的海洋里成长,最关心你、与你最亲的人是谁?他们
是怎样关心爱护你的?
这些有血缘关系、关系亲密、给了你无限帮助的人,我们都称之为“亲人”。
2、我们中国人民与邻国的朝鲜人民跨越国界,并无血缘关系,可是当年,我们的志愿军战士却把朝鲜人民称为至亲至爱的亲人,分别时情真意切地说“再见了,亲人”,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一起学习魏巍写的《再见了,亲人》。(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学生简介时代背景,教师作适当补充。
【评价要点:由学生熟悉的情感入手,使学生更容易接受与理解,既引起了学生学习的情趣,有助于在问题中去了解整篇课文。】
二、初读感知大意
1、提出初读要求:
(1)请大家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词及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思考:课文中“亲人”指谁,想想他们的哪些事感动了你?
2、学生初读课文,教师巡视,适时指导。
3、反馈、交流
(1)教师抽读生词,强调“妮”(ní)、“谊(yǐ)”、“耗”(hào)等生字读音,注意“噩”、 “嫂”的写法。
(2)学生汇报:课文中的“亲人”有——大娘、小金花、大嫂
用课文的语句说出她们为志愿军战士所做的感人的事。
三、品读感悟亲情
1、是什么使不是亲人的两国人却比亲人还亲呢?带着这个问题学习最使你感动的小故事,划出让你特别感动的内容,抓住词句说说体会,并把自己的体会用朗读表达出来。
2、学生交流,抓重点词句感情亲情:
(一)“志愿军与大娘”之情:
(1)句子:记得五次战役的时候,由于敌机的封锁,„„这真是雪中送
炭哪!
A.引导学生抓住“带着”、“顶着”、“冒着”、“穿过”等词语,想象当时这样做的危险和艰难,从而体会大娘为志愿军不顾生命危险的精神。
B.抓住“雪中送炭”这个成语来体会,先理解字面意思,再理解成语的含义,接着联系句子具体谈谈这个成语“雪”、“炭”分别指什么,最后想象“雪”——志愿军当时的困境及困境会给他们带来的后果,从而进一步体会大娘想志愿军所想,急志愿军所急,为他们而将自己生命置之度外的品质。
C.感情朗读:朝鲜大娘愿意为志愿军付出生命,给了志愿军及时的帮助,她把志愿军看成比自己还要重要的人,能不算“亲人”吗?读出你的感动吧!
(2)句子:我们还记得,我们的一个伤员在您家里休养„„您为了我们失去了惟一的亲人。
A.引导学生抓住“惟一”、“丢”、“背”等词来体会,先理解“惟一”的意思,再谈谈“惟一的亲人”对大娘意味着什么,接着体会大娘这一“丢”丢下的是什么,“背”起的又是什么,从而理解大娘对志愿军的感情胜过亲人。
B.感情朗读:朝鲜大娘为救志愿军不顾最亲最爱的小孙孙,这能不算“亲人”吗?
【评价要点:根据学情,这两句教学也可以按以上顺序。学生还可能谈到大娘洗补衣服几夜不眠、大娘八年来像慈母般地关心战士们等情节让人感动,老师都要予以肯定。】
(3)朗读比较,体会反问句的表达效果:
师引:大娘为志愿军所做的一切,怎么能不感人呢?难怪志愿军对大娘说一一
“这比山还高比没得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会忘记?”(出示句子)
A.请学生改成陈述句。
B.比较两句话,哪句更能体现志愿军战士和朝鲜人民的深情?
C.情境引读:
师:在五次战役的时候,是大娘带着全村的妇女送打糕,所以——生接读
师:在敌机来的时候,大娘把伤员背进了防空洞而丢下了自己的小孙孙,所以——生接读
【评价要点:比较反问和陈述的语气,指导朗读反问句的语调,采取不同形式反复有感情地朗读这个反问句,体会反问句在表达情感上的作用。】
(二)“志愿军与小金花”之情:
(1)句子:你回来以后,焦急地等待着妈妈,可是„„小金花,你是多么刚强呀!可是今天,跟志愿军叔叔分别的今天,你怎么落泪了?
A.引导学生抓住“把脚一跺”、“嘴角抽动两下”、“狠狠地说”等词句体会小金花内心失去妈妈的悲痛。
B.感情朗读,演读。
C.“妈妈牺牲不落泪”,可“跟志愿军告别却哭成泪人”,你感受到什么?
D.再读句子。
(2)朗读体会反问句的表达效果(方法同上)。
(三)“志愿军与大嫂”之情:
(1)句子:我们清楚地记得,那是1952年的春天,„„伤好以后,您只能靠着双拐走路了。
A.可抓住三个“挖”来理解它们的不同背景,再想像这三个“挖”字背后,大嫂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挖的,从而理解大嫂不顾生命危险为战士们挖野菜的可贵品质,感人至深。
B.感情朗读
(2)朗读体会反问句的表达效果(方法同上)。
3.朗读体会惜别深情
(1)师引:现在志愿军就要同她们分别了,此时此刻,战士们是怎样抒发自己那依依惜别之情呢?从课文中找出有关语句来读一读,想想怎样读出句子中的感情。(生自由读)
(2)评读。(注意体会与大娘告别的不舍,对小金花的疼爱,对大嫂的不忍心。)
4.感情朗读1-3自然段,升华情感
(1)选择自己体会最深的一个自然段朗读,注意表达出志愿军的思想感情。
(2)激情配乐朗读:
A.在这分别的日子,当我们想到大娘为我们洗补衣服几夜没合眼,想到大娘为给我们送打糕累得昏倒在路旁,想到大娘为我们失去了唯一的亲人时,我们再也忍不住了,动情地对大娘说――(配乐齐读第一自然段)
B.当我们看到泪流满面的小金花,想到她说要为妈妈报仇时的情景,禁不住对小金花说:――(配乐齐读第二自然段)
C.当我们面对拄着双拐,背着孩子,走过崎岖的山路,送了我们几十里的大嫂,想到她为了给我们挖野菜而倒在血泊里的情景时,我们再也忍不住了,深情地对大嫂说――(配乐齐读第三自然段)
四、抒情赞颂亲人
1.前来送行的人只有三个吗?课文为什么只写这三个人呢?
2.这三个人代表着千千万万的朝鲜人民。光她们三个就为志愿军战士做了那么多的事,付出了那么多的血汗,可想而知,当年的朝鲜人民为志愿军付出了多少代价,怎么不令人感动呢?说出你们的感动,说出心中的赞扬,最好能合适地选用反问句。
【评价要点:情感喷涌时,让学生适时地抒发,并尝试用反问句来表达情感,既能让学生抒发自己对朝鲜人民的赞美之情,又加强学生对反问句表达效果的认识。】
五、板书设计:
14 再见了,亲人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大娘子 送打糕 昏倒路旁
救伤员 失去孙孙
小金花 救老王 失去妈妈
大嫂 挖野菜 炸成残疾
六、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感悟文中句子,理解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从中受到国际主义的教育。
2、通过学习课文,领悟课文将抒情叙事相互交织的表达特点,体会课文重点语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有感情地朗读第1-3自然段
二、课内链接课外,仿写段落
1.为了志愿军,朝鲜大娘、小金花、大嫂可以超越国籍,不顾惜自己的身体,不顾惜亲人的生命。她们为什么能为志愿军付出这样高的代价呢?能结合课文内容谈谈吗?
【评价要点:通过再次读课文,体会无数志愿军战士也在朝鲜这片土地上洒下了鲜血,中朝人民的友谊是用两国人民的鲜血凝成的。学生理解起来也比较容易。】
2.你还知道哪些有关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故事?
3.读《谁是最可爱的人》中的片断(节选志愿军战士感人的故事),读后谈感想。
4.师引:想一想,在依依惜别的时候,朝鲜人民会说些什么?请选择小金花、大娘、大嫂三者之中的人为角色,以她们的口吻,写一个片断,题目也是《再见了,亲人》,同样可以按“劝慰――叙事――抒情”的结构,用第二人称来写。
5.交流评析。(评析可重点引导学生从事例描写是否感人,反问句运用是否恰当等方面展开)
三、学习最后三个自然段
1.战士即将启程,列车就要开动,两国人民捧着一颗颗赤诚的心向最亲最爱的人告别!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三个自然段,体会怎样才能读出这份感情。(学生个人练习朗读)
2.指名朗读,学生评读。
(从理解“再”入手,理解句中表现的眷恋、依恋、留恋之情。“再看一眼”、“再停留片刻”,似乎列车再停留片刻,让我们再看一眼朝鲜亲人,也可以慰藉我们充满离愁的心。)
3.创设情境引读。
(1)师:战士们登上了列车,望着这些可敬可爱的亲人,望着这片曾经洒过鲜血的土地,志愿军从心底里发出了喊声――生: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
(2)师:列车开始启动,紧紧拉着的手松开了,列车前行,亲人向后退去。战士们多想再看他们一眼呀!于是,他们只好请求隆隆前进的列车――生:列车呀,请开得慢一点,让我们再看一眼朝鲜的亲人,让我们在这曾经洒过鲜血的土地上再停留片刻。
(3)师:然而,列车飞快地向前驶去,亲人离我们越来越远了。战士们只好挥手,大声呼喊着――生:再见了,亲人!我们的心永远跟你们在一起。
(4)告别的情景感人至深,现在你就是志愿军战士中的一位,让我们一起深情地向朝鲜亲人挥手告别――生齐读4-6自然段。
四、小结
列车开走了,然而中朝两国人民的心永远连在一起。正如金日成首相所说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朝鲜人民之间结成的深厚友谊将永远留在朝鲜人民子子孙孙的心中。”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2.推荐阅读《谁是最可爱的人》。
【评价要点:通过课外阅读,拓展学习阅读面,了解军人的伟大。】
六、板书设计:
14 再见了,亲人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伟大友谊,鲜血凝成
七、作业设计
1、改成陈述句:
(1)这比山还高比没得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会忘记?
(2)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嫌它不够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2、按课文内容填空:
为了志愿军,大娘( ),为了志愿军,小金花( ),为了志愿军,大嫂( ),为了志愿军,朝鲜人民( );为了朝鲜人民,志愿军 ( )。所以说,中朝两国人民的友谊是鲜血凝成的。
八、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