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各地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2016-07-20 全球博物馆9评

中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每个博物馆都有自己的“镇馆之宝”。对于热爱旅游的朋友们来说,开展一趟历史文化之旅来增长知识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北京国家博物馆:后母戊鼎

原称“司母戊鼎”或“司母戊大方鼎”。是世界迄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器,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

移除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北京故宫博物院:《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被誉为“中华第一神品”,属国宝级文物。

移除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北京故宫博物院:“大禹治水”大玉山

玉山用料产自中国新疆和田,为致密坚硬的青玉。是中国玉器宝库中用料最宏,运路最长,花时最久,费用最昂,雕琢最精,器形最巨,气魄最大的玉雕工艺品,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玉雕之一。

移除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湖北省博物馆:越王勾践剑

剑身修长,有中脊,两从刃锋利,前锋曲弧内凹。宽格上铸阳文鸟篆书“越王鸠践,自作用剑”。茎上两道凸箍,圆首饰同心圆纹,铸工精湛,被称为“天下第一剑”。

移除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编钟

编钟是由六十五件青铜编钟组成的庞大乐器,其音域跨五个半八度,十二个半音齐备。它高超的铸造技术和良好的音乐性能,改写了世界音乐史,被中外专家、学者称之为“稀世珍宝”。

移除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甘肃省博物馆:马踏飞燕

“马踏飞燕“身高34.5厘米,身长45厘米,宽13厘米。形象矫健俊美,别具风姿。马昂首嘶鸣,躯干壮实而四肢修长,腿蹄轻捷,三足腾空、飞驰向前,一足踏飞燕。

移除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陕西省历史博物馆:镶金兽首玛瑙杯

玛瑙杯是至今所见唐代唯一的一件俏色玉雕,也是唐代玉器作工最精湛的一件,此杯选用世界上极为罕见的红色玛瑙琢制,而兽嘴镶金的工艺处理,也是匠心独运,它金光闪闪,克服了兽嘴处材质色泽太深的不足,使兽头的造型之美更为突出。

移除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陕西历史博物馆:舞马衔杯纹银壶

壶高18.5厘米,扁圆腹,莲瓣纹壶盖,弓形提梁,细链连结壶盖与提梁。壶底与圈足相接处有“同心结”图案一周,系模仿皮囊上的皮条结。圈足内墨书“十三两半”,是壶的重量。壶腹两侧用模具冲压舞马图,马肥臀体健,长鬃披垂,颈系花结,绶带飘逸。只见它口衔酒杯,前腿斜撑,后腿蹲曲,马尾上摆,好像正合着音乐节拍,以优美的舞蹈为饮酒者伴饮助兴。马身和提梁、壶盖及“同心结”纹带均鎏金。

移除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明代牛皮封面手抄描金《古兰经》

手抄描金《古兰经》由宁夏回族自治区一名阿訇捐赠的牛皮封面手抄描金《古兰经》,是目前国内收藏的最珍贵的《古兰经》珍善本之一,对于研究回族历史、宗教和艺术具有重要价值。

移除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青海省博物馆:铜鎏金观音造像

鎏金观音造像属国宝级文物,由明朝皇帝赐给青海著名的瞿坛寺。像高146厘米,身姿婀娜,站立在莲花座上。衣饰线条流畅飘逸,面含微笑,表情慈和,遍体鎏金。其铸造工艺代表了明代的最高技术水平。

移除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河北省博物馆:中山靖王刘胜金缕玉衣

金缕玉衣共用玉片2498片,金丝重1100克,窦绾的玉衣共用玉片2160片,金丝重700克,其制作所费的人力和物力十分惊人。

移除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山西博物院:晋侯鸟尊

全器为昂首挺立的鸷鸟形。鸟有冠,双角,圆目,尖喙。细长鸟颈,腹腔中空,颈、头、喙相通,鸟背开小口设一小盖,盖有链条与虎形提梁相连。鸟足粗壮有蹼,鸟尾下下设一虎形支脚。通体浮雕翅翼,细刻羽毛,造型独特新颖,装饰富贵华丽,为晋国青铜器代表作品。

移除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河南博物院:春秋莲鹤方壶

1923年出土于河南省,高120厘米,口径31厘米。春秋时期器物。该壶造型宏伟气派,装饰典雅华美。

移除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山东省博物馆:东平汉墓壁画

2007年发现于山东东平县,是山东地区迄今发现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艺术水平最高的壁画,填补了我省汉代考古的空白,也是中国早期绘画作品中的精品之作,在全国极为罕见。

移除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该织锦的年代为汉代,来自蜀地。现在收藏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考古研究所,为国家一级文物,位列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之首。

移除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西藏博物馆:双体陶罐

双体陶罐出土于昌都卡若遗址,造型洗练优美、饱满丰盈、构思巧妙,制作工艺纯熟,代表了卡若文化的制陶水平和卡若先民高超的器物造型能力,是新石器时代西藏陶器的代表和点睛之作,也是西藏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移除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馆:匈奴王冠

王冠属国宝级文物。黄金制成,重1394克,是迄今发现的唯一一件匈奴单于金冠。金冠由金鹰和冠带两部分组成,上面浮雕有羊和狼的图案,雄鹰站在半球形金冠顶上,俯视着冠带上狼与羊搏斗的情景。

移除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安徽博物院:战国楚大鼎

楚大鼎属国宝级文物。圆口,方唇,鼓腹,圜底,蹄足。附耳外侈。腹饰一箍,箍上饰模印花纹。双耳和颈部模印菱形几何图案,足根部饰浮雕漩涡纹。口沿刻铭文12字,研究者释读不一。前足和腹下均刻有“安邦”二字吉语。此鼎形制雄伟,堪称楚国重器。

移除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黑龙江省博物馆:金代铜坐龙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金代铜坐龙的身上凝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龙文化的精华,无论从考古还是从艺术的角度,这尊铜坐龙都有很大的文化研究价值。通过对铜坐龙造型和饰纹的研究探讨,可以使我们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

移除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吉林省博物馆:元代青花云龙纹高足碗

青花云龙纹高足碗,该器物侈口,深腹。高圈足上有三道凸弦纹,呈竹节状。口沿为青花唐草纹。内壁暗花印行龙二条。外壁用青花绘一游龙,并衬以火焰纹。青花色泽青翠浓艳,线条流畅有力,堪称元代青花瓷器中的珍品。

移除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辽宁省博物馆:清代云龙人物纹转心象牙球

全高52.2厘米,上为一直径12.9厘米的大球,镂雕祥云缭绕,十余条健龙或藏头露尾、或藏尾露首穿行于云层之间;大球内分层透雕二十一个小球,球球相套,层层能转,满地纹饰。三节台柱,上为六层透雕小象牙球,纹饰同顶上之大象牙球;下有四足座,座上雕人物顶柱状承盘,玲珑剔透巧夺天工的雕刻工艺令人叹为观止。

移除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南京市博物馆: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图梅瓶

此瓶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一只以汉代典故“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为主体图案的梅瓶,造型端庄,胎坚釉白,在制坯、绘画、施釉、烧制等方面均达到极高的水平,堪称元末明初青花瓷中的绝品佳作。

移除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浙江省博物馆:《富春山居图》(前段)

富春山居图是元朝的书画,画家黄公望为郑樗(别号:无用师)所绘,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全图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墨色浓淡干湿并用,极富于变化,是黄公望的代表作,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移除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江西省博物馆:商兽面纹鹿耳四足青铜甗

此甗甑鬲连体,鬲裆高,下四足。耳上各立一鹿,一雄一雌,回首相顾。鹿竖角,短尾卷,身披鳞片。甑腹饰四组展体的兽面纹。鬲足袋满饰浮雕兽面纹,它体形巨大,气势雄浑,奇美诡异,稳定性良好,有“甗王”之誉。

移除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上海博物馆:王羲之上虞帖

这件古色古香的字卷,是书法史上称为'书圣'的东晋王羲之所写的一份信札,名为'上虞帖'。卷子前后盖有南唐和北宋皇室的收藏印章及历代收藏印记,同时保留着北宋内府的装裱格式,是一件难得的艺苑瑰宝。

移除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湖南省博物馆:素纱禅衣

素纱禅衣重量仅为49克的素纱襌衣,是马王堆汉墓随葬物品中最为引人关注的一件文物,除去较厚重的衣领、衣袖、衣襟缘边的绢,其重量只有20多克。正如古人形容的“轻纱薄如空”,其质地及纺织技术都让现代人称奇。

移除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四川三星堆博物馆:青铜神树青铜神树

树干高384厘米,通高396厘米,由树座和树干两部分组成。树座略呈圆锥状,底座呈圆环形,上饰云气纹,底座之上为三山相连状,山上亦有云气纹。树干接铸于山顶正中,干直,树根外露。

移除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云南省博物馆:牛虎铜案

牛虎铜案于1972年在江川县李家山古墓群遗址第24号墓坑中发掘出来的战国时期青铜器。此铜案是滇国青铜器中较大的一件,其特殊的组合造型使整个铜案重心平稳,大小和谐,动静均衡统一。

移除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贵州省博物馆:开元投龙铜简

铜简是公元783年,53岁的唐玄宗派遣内侍张奉国带道士孙智凉等人,专程从京师来到南岳朱陵洞投放的铜简。除了祈求自己长生不老外,玄宗还将至爱杨玉环的名号——道真,写在祈请人一栏。可见痴情的玄宗希望神明庇佑他们做一世的神仙眷侣。而当年这一“洞天投龙”的盛况,详细记载在《南岳志》上。

移除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翔鹭纹铜鼓

此面铜鼓距今约2200年,鼓身所刻图案纹式内容丰富、活泼生动,鼓底足部一侧卧刻篆文“百廿斤”,弥足珍贵,整器品相完好、铸造精良,在国内实属罕见,堪称国宝级文物。

移除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广东省博物馆:千金猴王砚

“一石三砚” 之首——千金猴王砚,国家一级保护文物。清朝张之洞做两广总督时,他有名何姓顾问在肇庆主持开发大西洞,得到一块上等石料,遂请名匠依形制作了这三方砚台。这种天然的名石与能工巧匠的雕刻,使得这三方砚台成为独一无二的稀世珍品。

移除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福建博物院:云纹青铜大铙

大铙通高77.8厘米,铣间56.6厘米,重100.35千克。西周。乐器。平口,钲部两侧有36个冏纹乳突状枚,枚直径3.5厘米,高2厘米。鼓饰变形兽面纹,两侧饰云雷纹。甬亦饰变形兽面纹。大铙双范合铸,浑大厚重,作风稳重古朴。

移除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海南省博物馆:越王亓北古剑

又称“盲姑”剑、“不寿”剑,系越王勾践之孙王不寿的自用剑,距今已有2400年的历史,目前发现存世仅三柄,尤以入藏海南省博物馆的这柄最为完整,是所有存世的越王剑中最长的一把,品相极佳。

移除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台北故宫博物院:翠玉白菜

这棵翠玉白菜由一块半白半绿的翠玉为原材料,绿色的部分雕成菜叶,白色部分雕成菜帮,看上去是鲜活欲滴。菜叶上还停留着两只昆虫,它们是寓意多子多孙的螽斯和蝗虫。

移除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台北故宫博物院:毛公鼎

此鼎是据今2800多年前周宣王时期的“国之重器”,因刻器者为毛公而得名。毛公鼎鼎身只有30.75厘米高,却铭刻了32行497个篆书文字,是铭文最多的青铜器。其书法乃成熟的西周金文风格,是研究西周晚年政治史的重要史料。

移除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新闻的观点和立场

2016-07-20 全球博物馆9评

中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每个博物馆都有自己的“镇馆之宝”。对于热爱旅游的朋友们来说,开展一趟历史文化之旅来增长知识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北京国家博物馆:后母戊鼎

原称“司母戊鼎”或“司母戊大方鼎”。是世界迄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器,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

移除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北京故宫博物院:《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被誉为“中华第一神品”,属国宝级文物。

移除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北京故宫博物院:“大禹治水”大玉山

玉山用料产自中国新疆和田,为致密坚硬的青玉。是中国玉器宝库中用料最宏,运路最长,花时最久,费用最昂,雕琢最精,器形最巨,气魄最大的玉雕工艺品,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玉雕之一。

移除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湖北省博物馆:越王勾践剑

剑身修长,有中脊,两从刃锋利,前锋曲弧内凹。宽格上铸阳文鸟篆书“越王鸠践,自作用剑”。茎上两道凸箍,圆首饰同心圆纹,铸工精湛,被称为“天下第一剑”。

移除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编钟

编钟是由六十五件青铜编钟组成的庞大乐器,其音域跨五个半八度,十二个半音齐备。它高超的铸造技术和良好的音乐性能,改写了世界音乐史,被中外专家、学者称之为“稀世珍宝”。

移除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甘肃省博物馆:马踏飞燕

“马踏飞燕“身高34.5厘米,身长45厘米,宽13厘米。形象矫健俊美,别具风姿。马昂首嘶鸣,躯干壮实而四肢修长,腿蹄轻捷,三足腾空、飞驰向前,一足踏飞燕。

移除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陕西省历史博物馆:镶金兽首玛瑙杯

玛瑙杯是至今所见唐代唯一的一件俏色玉雕,也是唐代玉器作工最精湛的一件,此杯选用世界上极为罕见的红色玛瑙琢制,而兽嘴镶金的工艺处理,也是匠心独运,它金光闪闪,克服了兽嘴处材质色泽太深的不足,使兽头的造型之美更为突出。

移除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陕西历史博物馆:舞马衔杯纹银壶

壶高18.5厘米,扁圆腹,莲瓣纹壶盖,弓形提梁,细链连结壶盖与提梁。壶底与圈足相接处有“同心结”图案一周,系模仿皮囊上的皮条结。圈足内墨书“十三两半”,是壶的重量。壶腹两侧用模具冲压舞马图,马肥臀体健,长鬃披垂,颈系花结,绶带飘逸。只见它口衔酒杯,前腿斜撑,后腿蹲曲,马尾上摆,好像正合着音乐节拍,以优美的舞蹈为饮酒者伴饮助兴。马身和提梁、壶盖及“同心结”纹带均鎏金。

移除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明代牛皮封面手抄描金《古兰经》

手抄描金《古兰经》由宁夏回族自治区一名阿訇捐赠的牛皮封面手抄描金《古兰经》,是目前国内收藏的最珍贵的《古兰经》珍善本之一,对于研究回族历史、宗教和艺术具有重要价值。

移除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青海省博物馆:铜鎏金观音造像

鎏金观音造像属国宝级文物,由明朝皇帝赐给青海著名的瞿坛寺。像高146厘米,身姿婀娜,站立在莲花座上。衣饰线条流畅飘逸,面含微笑,表情慈和,遍体鎏金。其铸造工艺代表了明代的最高技术水平。

移除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河北省博物馆:中山靖王刘胜金缕玉衣

金缕玉衣共用玉片2498片,金丝重1100克,窦绾的玉衣共用玉片2160片,金丝重700克,其制作所费的人力和物力十分惊人。

移除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山西博物院:晋侯鸟尊

全器为昂首挺立的鸷鸟形。鸟有冠,双角,圆目,尖喙。细长鸟颈,腹腔中空,颈、头、喙相通,鸟背开小口设一小盖,盖有链条与虎形提梁相连。鸟足粗壮有蹼,鸟尾下下设一虎形支脚。通体浮雕翅翼,细刻羽毛,造型独特新颖,装饰富贵华丽,为晋国青铜器代表作品。

移除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河南博物院:春秋莲鹤方壶

1923年出土于河南省,高120厘米,口径31厘米。春秋时期器物。该壶造型宏伟气派,装饰典雅华美。

移除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山东省博物馆:东平汉墓壁画

2007年发现于山东东平县,是山东地区迄今发现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艺术水平最高的壁画,填补了我省汉代考古的空白,也是中国早期绘画作品中的精品之作,在全国极为罕见。

移除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该织锦的年代为汉代,来自蜀地。现在收藏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考古研究所,为国家一级文物,位列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之首。

移除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西藏博物馆:双体陶罐

双体陶罐出土于昌都卡若遗址,造型洗练优美、饱满丰盈、构思巧妙,制作工艺纯熟,代表了卡若文化的制陶水平和卡若先民高超的器物造型能力,是新石器时代西藏陶器的代表和点睛之作,也是西藏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移除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馆:匈奴王冠

王冠属国宝级文物。黄金制成,重1394克,是迄今发现的唯一一件匈奴单于金冠。金冠由金鹰和冠带两部分组成,上面浮雕有羊和狼的图案,雄鹰站在半球形金冠顶上,俯视着冠带上狼与羊搏斗的情景。

移除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安徽博物院:战国楚大鼎

楚大鼎属国宝级文物。圆口,方唇,鼓腹,圜底,蹄足。附耳外侈。腹饰一箍,箍上饰模印花纹。双耳和颈部模印菱形几何图案,足根部饰浮雕漩涡纹。口沿刻铭文12字,研究者释读不一。前足和腹下均刻有“安邦”二字吉语。此鼎形制雄伟,堪称楚国重器。

移除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黑龙江省博物馆:金代铜坐龙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金代铜坐龙的身上凝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龙文化的精华,无论从考古还是从艺术的角度,这尊铜坐龙都有很大的文化研究价值。通过对铜坐龙造型和饰纹的研究探讨,可以使我们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

移除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吉林省博物馆:元代青花云龙纹高足碗

青花云龙纹高足碗,该器物侈口,深腹。高圈足上有三道凸弦纹,呈竹节状。口沿为青花唐草纹。内壁暗花印行龙二条。外壁用青花绘一游龙,并衬以火焰纹。青花色泽青翠浓艳,线条流畅有力,堪称元代青花瓷器中的珍品。

移除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辽宁省博物馆:清代云龙人物纹转心象牙球

全高52.2厘米,上为一直径12.9厘米的大球,镂雕祥云缭绕,十余条健龙或藏头露尾、或藏尾露首穿行于云层之间;大球内分层透雕二十一个小球,球球相套,层层能转,满地纹饰。三节台柱,上为六层透雕小象牙球,纹饰同顶上之大象牙球;下有四足座,座上雕人物顶柱状承盘,玲珑剔透巧夺天工的雕刻工艺令人叹为观止。

移除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南京市博物馆: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图梅瓶

此瓶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一只以汉代典故“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为主体图案的梅瓶,造型端庄,胎坚釉白,在制坯、绘画、施釉、烧制等方面均达到极高的水平,堪称元末明初青花瓷中的绝品佳作。

移除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浙江省博物馆:《富春山居图》(前段)

富春山居图是元朝的书画,画家黄公望为郑樗(别号:无用师)所绘,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全图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墨色浓淡干湿并用,极富于变化,是黄公望的代表作,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移除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江西省博物馆:商兽面纹鹿耳四足青铜甗

此甗甑鬲连体,鬲裆高,下四足。耳上各立一鹿,一雄一雌,回首相顾。鹿竖角,短尾卷,身披鳞片。甑腹饰四组展体的兽面纹。鬲足袋满饰浮雕兽面纹,它体形巨大,气势雄浑,奇美诡异,稳定性良好,有“甗王”之誉。

移除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上海博物馆:王羲之上虞帖

这件古色古香的字卷,是书法史上称为'书圣'的东晋王羲之所写的一份信札,名为'上虞帖'。卷子前后盖有南唐和北宋皇室的收藏印章及历代收藏印记,同时保留着北宋内府的装裱格式,是一件难得的艺苑瑰宝。

移除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湖南省博物馆:素纱禅衣

素纱禅衣重量仅为49克的素纱襌衣,是马王堆汉墓随葬物品中最为引人关注的一件文物,除去较厚重的衣领、衣袖、衣襟缘边的绢,其重量只有20多克。正如古人形容的“轻纱薄如空”,其质地及纺织技术都让现代人称奇。

移除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四川三星堆博物馆:青铜神树青铜神树

树干高384厘米,通高396厘米,由树座和树干两部分组成。树座略呈圆锥状,底座呈圆环形,上饰云气纹,底座之上为三山相连状,山上亦有云气纹。树干接铸于山顶正中,干直,树根外露。

移除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云南省博物馆:牛虎铜案

牛虎铜案于1972年在江川县李家山古墓群遗址第24号墓坑中发掘出来的战国时期青铜器。此铜案是滇国青铜器中较大的一件,其特殊的组合造型使整个铜案重心平稳,大小和谐,动静均衡统一。

移除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贵州省博物馆:开元投龙铜简

铜简是公元783年,53岁的唐玄宗派遣内侍张奉国带道士孙智凉等人,专程从京师来到南岳朱陵洞投放的铜简。除了祈求自己长生不老外,玄宗还将至爱杨玉环的名号——道真,写在祈请人一栏。可见痴情的玄宗希望神明庇佑他们做一世的神仙眷侣。而当年这一“洞天投龙”的盛况,详细记载在《南岳志》上。

移除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翔鹭纹铜鼓

此面铜鼓距今约2200年,鼓身所刻图案纹式内容丰富、活泼生动,鼓底足部一侧卧刻篆文“百廿斤”,弥足珍贵,整器品相完好、铸造精良,在国内实属罕见,堪称国宝级文物。

移除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广东省博物馆:千金猴王砚

“一石三砚” 之首——千金猴王砚,国家一级保护文物。清朝张之洞做两广总督时,他有名何姓顾问在肇庆主持开发大西洞,得到一块上等石料,遂请名匠依形制作了这三方砚台。这种天然的名石与能工巧匠的雕刻,使得这三方砚台成为独一无二的稀世珍品。

移除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福建博物院:云纹青铜大铙

大铙通高77.8厘米,铣间56.6厘米,重100.35千克。西周。乐器。平口,钲部两侧有36个冏纹乳突状枚,枚直径3.5厘米,高2厘米。鼓饰变形兽面纹,两侧饰云雷纹。甬亦饰变形兽面纹。大铙双范合铸,浑大厚重,作风稳重古朴。

移除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海南省博物馆:越王亓北古剑

又称“盲姑”剑、“不寿”剑,系越王勾践之孙王不寿的自用剑,距今已有2400年的历史,目前发现存世仅三柄,尤以入藏海南省博物馆的这柄最为完整,是所有存世的越王剑中最长的一把,品相极佳。

移除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台北故宫博物院:翠玉白菜

这棵翠玉白菜由一块半白半绿的翠玉为原材料,绿色的部分雕成菜叶,白色部分雕成菜帮,看上去是鲜活欲滴。菜叶上还停留着两只昆虫,它们是寓意多子多孙的螽斯和蝗虫。

移除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台北故宫博物院:毛公鼎

此鼎是据今2800多年前周宣王时期的“国之重器”,因刻器者为毛公而得名。毛公鼎鼎身只有30.75厘米高,却铭刻了32行497个篆书文字,是铭文最多的青铜器。其书法乃成熟的西周金文风格,是研究西周晚年政治史的重要史料。

移除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新闻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内容

  • 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讲述华侨自己的故事
  • 来到北京东直门内北小街,就可以看到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的主体建筑.目前,博物馆的主体建筑结构已经正式封顶."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目前已经收到来自海内外侨界无偿捐赠的文物上万件,捐款捐物者达到近5000人.华侨历史博物馆有望在2013年内具备开馆条件."近日,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筹建办公 ...

  • 尴尬的中国博物馆 四不象的公共服务
  • 星岛环球网 www.singtaonet.com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与青少年",但在中国,虽然在2000年底就已经达到两千多家的博物馆,作为一项公共服务,却与民众有着一段遥远的距离.由于被政府垄断又缺乏有保证的资金支持,管理上条块分割厉害, ...

  • 文化部长的叹息
  • 一天,阿富汗文化部长约见大使,说有要事相商,于是我立即陪同大使去文化部.见面后,先是几句寒暄,然后文化部长委婉地说,与中国一样,阿富汗也是文明古国,但遗憾的是阿富汗在文物保护方面有心无力,希望中国提供帮助.而帮助的方式不只是给点钱,还希望中国派人帮助阿富汗挖掘文物,培训博物馆人员,最好再出资建博物馆 ...

  • 黄杨皇500万也不卖 崖柏根雕属无价之宝
  • 2007年05月09日16:16 金羊网-羊城晚报 顶级盆景雅石会聚顺德陈村花卉世界 五一"黄金周期间,陈村花卉世界重磅推出了国内顶级珍宝大赏---第二届中国盆景赏石博览会,占地100亩的中国盆景大观园经过长达半年的建设,目前已建成中国盆景流派最全的盆景园区. 盆景汇聚价值三亿 陈村花卉世 ...

  • 隐藏在摹本中的商机
  • 艺术品市场热钱涌动,2011年春拍成交额创下历史新高,比2010年秋拍增长了20%.伴随成交额的步步高升,"新出炉"的假字画也纷纷浮出水面,甚至有研究者悲观估计,市场上真品和赝品的比例大概是二比八.高度成熟的制假(制造赝品).造势(宣传炒作).拍假(拍卖赝品).假鉴(出具虚假鉴定 ...

  • 走进首都博物馆
  • 来北京逛过了故宫天安门,可别忘了沿着长安街一路向西走,继续参观大名鼎鼎的首都博物馆. 北京核心区的主干道旁,这座外观抢眼的"高大上"建筑,就是咱们今天的目的地――首都博物馆啦.跟你预想的古色古香有些不同,通透的玻璃幕墙.大量的不锈钢材构成了建筑的主体,现代气息扑面而来:展馆东部设 ...

  • 青铜器:永恒的历史和艺术 中华博物 鉴藏讲座
  • 拍卖行情 |中国艺术家博览|藏品交流|竞价交流|博物档案库|工具书|鉴证室|网站地图| 咨询鉴定| 聚 友 堂 |高古版|明清版|谈书评画|年鉴|潘家园|会员联谊| 藏品检索 |古陶瓷|古陶瓷标本|书法|绘画|古玉器|青铜器|古家具|文房用具|古杂件| English 登录名 密码 [注册] [帮助 ...

  • 故宫回应"有宫无宝":镇馆之宝至少15万件
  • 故宫回应"有宫无宝":镇馆之宝至少15万件 日前,就北京故宫藏品问题,特别是与台北故宫的馆藏状况比较,故宫博物院单霁翔院长再度回应外界提问.他表示,根据最近一次文物清理的结果,截至2010年12月故宫博物院藏品为1807558件(套),台北故宫典藏文物总数696112件(截至20 ...

  • 我国十大镇国之宝
  • No.1: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 藏于陕西省历史博物馆,高18.5厘米,扁圆腹,莲瓣纹壶盖,弓形提梁,一条细链连接着壶盖与提梁.壶底与圈足相接处有"同心结"图案一周,系模仿皮囊上的皮条结.圈足内墨书"十三两半",是壶的重量.壶腹两侧用模具冲压舞马图,马肥臀健,长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