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族图书馆的藏书特点

作为我国图书馆事业的组成部分,民族图书馆以少数民族地区读者为对象。担负着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人类科学文化知识、交流并开发文献信息资源,为民族地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的重大任务。重视民族特色,是民族图书馆在藏书建设中应当予以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重视民族图书馆藏书建设中的民族特色,首先要了解民族特色的一般涵义。斯大林曾经有过这样一段论述:“每一个民族,不论其大小,都有它自己的,只属于它而为其他民族所没有的本质上的特点、特殊性。这些特点便是每一个民族在世界文化共同宝库中所增添的贡献,补充了它,丰富了它。”图书是文化的记载,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归根结底,它是社会生活的记录和反映,由于各民族的生活本身就有着不同于其他民族的固有特征,因此,把这些固有的特征记录下来,这样的图书就不可避免地打上了民族的印记。把全国各民族的图书加以比较,我们从各种图书的文字以及它们所记录和反映的社会生活方面,就会清晰地看到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具有民族特色的图书,至少应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使用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二是反映少数民族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以及少数民族的社会生活。重视民族图书馆藏书建设的民族特色,具有重大的意义,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五十五个少数民族和汉族共同缔造了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历史。少数民族人民和汉族人民在数千年的文明历史发展中,水乳交融。少数民族不论用本民族的语言文字,还是和汉族使用共同的语言文字,都曾记录下了本民族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生活等等情况,有的已经形成了图书,有的则是十分珍贵的各类文献资料,还有的有待于进一步的抢救挖掘。这些都是我国图书文献宝藏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重视收集整理它,是民族图书馆的重要职责。重视民族图书馆的藏书建设中的民族特色,是当前民族图书馆工作一项分重要和紧迫的任务。这是因为:1、近十几年来,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各项事业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生活也发生了深刻地变化。伴随着这种形势,反映这些深刻变化的各类图书资料大量涌现。以研究少数民族历史和文学的图书来说,近几年出版的各种少数民族史书和文学书籍就达数千种,研究少数民族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哲学、宗教等问题的学术活动,也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民族图书馆应当及时收集这些图书资料,尽快提供使用,以适应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的需要。2、随着民族问题研究的增多,将来必然形成许多新的学科,如少数民族历史、文学、教育、民俗等等。这些新学科是在各地区、各民族充分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民族图书馆要及时注意这些信息,从建设馆藏的民族特色考虑,将具有战略意义。3、应该看到,由于历史的现实的种种原因,我国的民族图书馆对民族文献资料的搜集工作还比较落后。十年内乱期间,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事业受到了严重破坏,许多珍贵的图书、文献、资料遗失了,现在,对于少数民族的图书资料,还有一个抢救的任务。一方面,对不断涌现的新的图书资料及时收集、加工、入藏;另一方面,对散失的图书资料应大力抢救,应该通过多种渠道和途径,最大限度地收集民族图书资料,满足社会和更多读者的需要。藏书是图书馆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图书馆的基础工作,因此,要体现民族图书馆的特色,最大程度地满足用户不同层次的需要,还要采取切实措施加强这项工作。首先,要把本地区少数民族图书资料的收集入藏作为一项主要工作来抓,由于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构成不同,聚居分布也不一,各民族图书馆藏书建设应当充分利用和发挥本地区的优势,做到有所侧重,建立规模不同,特色不同的少数民族藏书中心。依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即使到了共产主义社会,在实现民族自然融合之前,各个民族的文化不是削弱和消灭,而是不断发展和繁荣。民族图书馆在收藏民族图书资料方面有自己的优势,重视藏书建设的民族特色,才能使本地区的图书馆工作做的更有起色。其次,要尽快的有针对性地征集、补充、抢救少数民族图书资料。目前,对民族文献收藏比较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少数民族图书资料来源缺乏了解,掌握信息不够,采购途径单一。因此,应该开辟多种途径有针对性地征集和补充民族文献。第三,突出重点,把民族文献列为专门藏书或特别藏书。国家图书馆应当把我国各个民族的图书资料列为专门藏书,各地区

图书馆应当把本地区的少数民族图书资料列为本馆的专藏或特藏之一。比如在我们的自治区图书馆,就专设了蒙古文图书专藏,在西藏自治区,图书馆可设藏文图书专藏,这样做,不仅加强了各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的馆藏特色,而且还提高了民族图书馆的地位,满足了民族地区读者的需要。可以这么说,民族图书馆能否把收藏民族文献作为重点之一,这关系到民族图书馆藏书建设的百年大计,关系到民族图书馆长远发展的问题。客观地说,一般的民族图书馆没有力量,也不可能将古今中外的一切民族文献都收集入藏,必须使有限的经费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那就重点收藏民族地方文献,这也是民族图书馆的优势所在。当然也要处理好重点藏书和一般藏书的关系,保证重点,兼顾一般,以形成本馆的藏书特色。

作为我国图书馆事业的组成部分,民族图书馆以少数民族地区读者为对象。担负着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人类科学文化知识、交流并开发文献信息资源,为民族地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的重大任务。重视民族特色,是民族图书馆在藏书建设中应当予以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重视民族图书馆藏书建设中的民族特色,首先要了解民族特色的一般涵义。斯大林曾经有过这样一段论述:“每一个民族,不论其大小,都有它自己的,只属于它而为其他民族所没有的本质上的特点、特殊性。这些特点便是每一个民族在世界文化共同宝库中所增添的贡献,补充了它,丰富了它。”图书是文化的记载,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归根结底,它是社会生活的记录和反映,由于各民族的生活本身就有着不同于其他民族的固有特征,因此,把这些固有的特征记录下来,这样的图书就不可避免地打上了民族的印记。把全国各民族的图书加以比较,我们从各种图书的文字以及它们所记录和反映的社会生活方面,就会清晰地看到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具有民族特色的图书,至少应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使用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二是反映少数民族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以及少数民族的社会生活。重视民族图书馆藏书建设的民族特色,具有重大的意义,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五十五个少数民族和汉族共同缔造了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历史。少数民族人民和汉族人民在数千年的文明历史发展中,水乳交融。少数民族不论用本民族的语言文字,还是和汉族使用共同的语言文字,都曾记录下了本民族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生活等等情况,有的已经形成了图书,有的则是十分珍贵的各类文献资料,还有的有待于进一步的抢救挖掘。这些都是我国图书文献宝藏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重视收集整理它,是民族图书馆的重要职责。重视民族图书馆的藏书建设中的民族特色,是当前民族图书馆工作一项分重要和紧迫的任务。这是因为:1、近十几年来,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各项事业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生活也发生了深刻地变化。伴随着这种形势,反映这些深刻变化的各类图书资料大量涌现。以研究少数民族历史和文学的图书来说,近几年出版的各种少数民族史书和文学书籍就达数千种,研究少数民族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哲学、宗教等问题的学术活动,也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民族图书馆应当及时收集这些图书资料,尽快提供使用,以适应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的需要。2、随着民族问题研究的增多,将来必然形成许多新的学科,如少数民族历史、文学、教育、民俗等等。这些新学科是在各地区、各民族充分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民族图书馆要及时注意这些信息,从建设馆藏的民族特色考虑,将具有战略意义。3、应该看到,由于历史的现实的种种原因,我国的民族图书馆对民族文献资料的搜集工作还比较落后。十年内乱期间,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事业受到了严重破坏,许多珍贵的图书、文献、资料遗失了,现在,对于少数民族的图书资料,还有一个抢救的任务。一方面,对不断涌现的新的图书资料及时收集、加工、入藏;另一方面,对散失的图书资料应大力抢救,应该通过多种渠道和途径,最大限度地收集民族图书资料,满足社会和更多读者的需要。藏书是图书馆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图书馆的基础工作,因此,要体现民族图书馆的特色,最大程度地满足用户不同层次的需要,还要采取切实措施加强这项工作。首先,要把本地区少数民族图书资料的收集入藏作为一项主要工作来抓,由于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构成不同,聚居分布也不一,各民族图书馆藏书建设应当充分利用和发挥本地区的优势,做到有所侧重,建立规模不同,特色不同的少数民族藏书中心。依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即使到了共产主义社会,在实现民族自然融合之前,各个民族的文化不是削弱和消灭,而是不断发展和繁荣。民族图书馆在收藏民族图书资料方面有自己的优势,重视藏书建设的民族特色,才能使本地区的图书馆工作做的更有起色。其次,要尽快的有针对性地征集、补充、抢救少数民族图书资料。目前,对民族文献收藏比较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少数民族图书资料来源缺乏了解,掌握信息不够,采购途径单一。因此,应该开辟多种途径有针对性地征集和补充民族文献。第三,突出重点,把民族文献列为专门藏书或特别藏书。国家图书馆应当把我国各个民族的图书资料列为专门藏书,各地区

图书馆应当把本地区的少数民族图书资料列为本馆的专藏或特藏之一。比如在我们的自治区图书馆,就专设了蒙古文图书专藏,在西藏自治区,图书馆可设藏文图书专藏,这样做,不仅加强了各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的馆藏特色,而且还提高了民族图书馆的地位,满足了民族地区读者的需要。可以这么说,民族图书馆能否把收藏民族文献作为重点之一,这关系到民族图书馆藏书建设的百年大计,关系到民族图书馆长远发展的问题。客观地说,一般的民族图书馆没有力量,也不可能将古今中外的一切民族文献都收集入藏,必须使有限的经费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那就重点收藏民族地方文献,这也是民族图书馆的优势所在。当然也要处理好重点藏书和一般藏书的关系,保证重点,兼顾一般,以形成本馆的藏书特色。


相关内容

  • 初三美术上册教案全
  • 课 题:中国美术的辉煌历程与文化价值-信仰与崇拜 课业类型: 欣赏·评述 课业用时:3--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作品的欣赏.评述.交流.讨论,了解中国远古.春秋战国.先秦至两汉时期美术发展的基本状况及审美特征. 能力目标:能针对有关的历史文化资料.美术史料和美术作品相互印证与比照,进行探究性 ...

  • 读书人的"根据地"
  • 一个读书日是否能够改变一个国家的阅读现状?近年来,国民阅读水平的降低使得人们开始关注全民阅读这个话题.在今年的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委员朱永新提出的"设立国家阅读节"又一次将全民阅读推向了"风口浪尖".在世界读书日普及的今天,国家阅读节能够带来哪些新的意义?而 ...

  • 双阳中学学生图书管理员培训手册
  • 双阳中学学生图书管理员培训手册 一.概述 一.中小学图书馆定义 中小学图书馆指由政府.企业单位.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及全民个人依法举办的全日制中小学的图书馆.是中小学校的书刊资料信息中心,是为学校教育.教学和教育科学研究服务的机构. 二.图书馆分类 文化系统的公共图书馆:包括国家图书馆.省市自治区 ...

  • 青海省图书馆地方文献建设浅议
  • 随着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地方文献的重要作用日趋显著,不少图书馆都把地方文献作为本馆的特色馆藏,不断加强其建设.开发和利用的力度,取得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我馆的地方文献工作,经过近几年的调整.规范,为更好地开发.利用打下了基础.在开发利用的同时,如何加强其建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我馆 ...

  • 九年级美术教案
  • 第1课时 第一单元 中国美术的辉煌历程与文化价值(欣赏·评述) 教学目标 1. 通过本课欣赏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美术作品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与美术的发展及其艺术特色之间的关系. 2. 能从社会历史文化的角度来认识美术的社会价值和审美特征. 教学重难点: 1. 结合历史课学习经验,帮助学生回顾中国早期中 ...

  • 京师图书馆的人文地理
  • 图书馆从出生开始,就被建在荒僻地段. 到了宣统元年,设立京师图书馆的奏折上奏到了摄政王载沣手里.这次上奏的是洋务派的军机大臣张之洞.摄政王载沣是光绪皇帝载恬的弟弟,从1909年起,做起了自己儿子宣统皇帝的摄政王.载沣受过严格的皇家教育,资质上等,当时能在朝廷上拍板的人就是载沣.上奏者张之洞主管学部, ...

  • 围绕重点学科开展特色馆藏服务的探讨
  • 重点学科的建设与高等学校的发展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没有一流的学科,就没有一流的学校".一所高校重点学科的多少和水平的高低,是衡量其办学水平.办学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加强重点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一项根本性的战略任务.图书馆要紧紧围绕重点学科的发展,开辟馆藏重点学科的特色文献资源和特 ...

  • 冀教版五年级美术上册 9册 (12-15)
  • http://t.usors.com.cn/plans.asp 十二:喂,你好!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利用泥.纸盒等材料设计.制作电话机或手机,体验材料带来的美感. 2.通过欣赏相关资料启发学生用夸张.变形.重组等方法,制作与众不同的电话机. 教学重.难点: 1.设计方法. 2.拓展思维. 教具 ...

  • 对民族地方文献收集的几点看法
  • (一)近年来对民族文献的概念上有不同的看法和见解.其一,"民族地方文献指与一个民族地区具有历史价值的资料":其二,"指一个民族地区过去和现在出版的图书资料总汇".从以上所述的概念中不难看出,在对民族文献概念理解上,没有根据民族特点来把握民族文献真正含义,而多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