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江南
【学习目标】
1.初步认识词这种文学样式。
2.有感情朗读,熟读成诵。
3.根据词所描绘的景物,想像画面。
4.感悟这首词的魅力所在,具备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根据词所描绘的景物,想像画面。
2.有感情朗读。在读中悟情、在读中生情、在读中赏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意境,释题入情
1、导入:诵读有关赞江南的诗文佳句。
2、揭题: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词——《忆江南》。板书课题。
(1)介绍“词”与“词牌名”。
课件出示:词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特殊形式,可以配上乐曲歌唱。词的句子有长有短,又叫长短句。词有各种不同的词牌,比如:“卜算子”、“渔歌子” 、“长相思”、“水调歌头”、“西江月”等
(2)师简介“江南”:江南就是长江以南的部分地区,包括江苏南部、上海、浙江、江西、安徽等地区。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领略一下江南的迷人风光吧!
(3)配乐播放江南春景图, 师描述:江南山清水秀,景色宜人。这里小桥流水,河湖交错,水网纵横;古镇小城,田园村舍,古典园林,
如诗如画;啼莺流转、柳绿花红,令人心旷神怡。这就是自古以来被誉为“人间天堂”的──(生:江南)
3、师:唐朝大诗人白居易曾在苏杭为官,江南的旖旎风光给他留下了终生难忘的记忆。回到洛阳12年以后,他对江南依然魂牵梦绕,六十七岁那年,写下了一组绝唱——《忆江南》。
4、播放古筝曲及全词(下配两个字的注释:暗:熟悉。蓝:蓝草,可以用来做染料),教师范读。
二、初读诗歌,以知促情
1、自由练读、读准字音,读通顺、流畅。(此时全词不要配乐)
2、请一个学生读指正读音(注意“谙”这个生字,读准字音,区别与“音”的发音)
3、齐读。
三、品词赏句,想象悟情
(一)忆景
1、师:听你们的朗读是一种享受,老师想请教大家对“忆江南”这三个字的理解?
[生:忆,是回忆,怀念。忆江南,诗人怀念江南的往事。]
2、师:下面请同学们自学这首词,在学习和诵读中去领略词中的景,感悟词中的情.(生自学、自读)
3、师:在刚才的学习中你领略到了什么样的意境,能描述一下吗 ?(点生描述)
4、师:诗人白居易开口就用这个通俗的“好”字来赞颂江南,这个
“好”让你体会到了什么?能说说你的看法吗?(生:这个“好”是赞美江南的美景。)师:那就换个字,江南“美”,不更好吗 ?(生:好说明江南各个方面都很棒,诗人很喜欢江南。)师:这就是经典诗文用字的精妙。
5、师:“旧曾谙”是什么意思?(生:“谙”是熟悉的意思。“旧曾谙”的意思是过去很熟悉。)
6 师:说明江南之好不是听别人说的,而是当年自己亲身感受到的,体验过的,所以诗人才这样怀念。那么江南这么大,诗人抓住什么来写这“好”呢?(生: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7 师:这句的描写“好”在哪?(生1:这句用火焰与江边的红花作比较,写出了江花的红艳,用蓝草的蓝来形容江水的绿 。生2。。。。。。) 8 师:江水又怎能绿如蓝啊?这个“蓝”字让你感受到了什么?(生:我从这个蓝字感受到了这不是平常的绿,绿得很纯净,很美。)
9师:这“绿”在“红“的映衬下。。。。。。(生:江水在红色的映衬下显得更绿了,如同蓝草染过一般。)
10 师:于是就出现了-----师示学生读课件上这一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11 师: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师配乐朗读: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12 师:你看到了什么? (生答)
13师:多美啊,你就是站在这江边的诗人,请你读-------
14 师:日出,花开得如此热烈,男孩子读-----(男生读: 日出江花红胜火)
师:春来碧水悠悠,纯净,优雅,女孩子读------(女生读:春来江水绿如蓝) 15 师:江南如此之好---------(指大屏幕)生读:能不忆江南?
师:这是个反问句,再点生读
16 师:读了这句“能不忆江南?”,你体会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生答怀念江南….。。并让生读)
师:诗人通过反问突出了身在洛阳的自己对江南的无限赞叹与怀念。可是诗人眷念的仅仅是江南美景吗?【板书:景】
(二)忆人
课件出示资料:诗人曾在江南做官十年,为人民作了很多好事,当地百姓和他的感情很深。后来,他生病了,不得不谢任苏州刺史一职,在他离任回洛阳时,苏州的人们不舍得他走,都哭着为他送别。他的好友刘禹锡曾在《白太守行》中写道:“苏州十万户,尽作婴儿啼”。 师:忆的还是什么?(江南的人)[板书:人]
带着江南人民对诗人的爱戴,读——能不忆江南?
带着诗人对江南人民的思念之情,读——能不忆江南?
一个忆字勾起了诗人对江南的深深思念,于是他又写其二和其三,我们一起来赏读一下。
忆江南(其二)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忆江南(其三)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注释:
1、自由读。(引导学生比较三首词的异同)
2、从这两首词中你又看到诗人还忆江南的什么?生说,师引导-----在江南的事诗人都忘不了-----这是诗人对江南的感情(板书:情 ),一种江南情结。 请同学们带着诗人那忘不掉、抹不了的江南情结再读《忆江南》。生齐读。
四、总结全词。
师:那位同学能背下来?试背
总结:同学们,古诗词是我国文学艺术的瑰宝,是文学史上的一朵奇
葩。“腹有诗书气自华”,愿大家在经典诗文的熏陶下个个“气质如兰”。
【板书设计】
忆江南
景 人 情
忆江南
【学习目标】
1.初步认识词这种文学样式。
2.有感情朗读,熟读成诵。
3.根据词所描绘的景物,想像画面。
4.感悟这首词的魅力所在,具备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根据词所描绘的景物,想像画面。
2.有感情朗读。在读中悟情、在读中生情、在读中赏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意境,释题入情
1、导入:诵读有关赞江南的诗文佳句。
2、揭题: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词——《忆江南》。板书课题。
(1)介绍“词”与“词牌名”。
课件出示:词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特殊形式,可以配上乐曲歌唱。词的句子有长有短,又叫长短句。词有各种不同的词牌,比如:“卜算子”、“渔歌子” 、“长相思”、“水调歌头”、“西江月”等
(2)师简介“江南”:江南就是长江以南的部分地区,包括江苏南部、上海、浙江、江西、安徽等地区。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领略一下江南的迷人风光吧!
(3)配乐播放江南春景图, 师描述:江南山清水秀,景色宜人。这里小桥流水,河湖交错,水网纵横;古镇小城,田园村舍,古典园林,
如诗如画;啼莺流转、柳绿花红,令人心旷神怡。这就是自古以来被誉为“人间天堂”的──(生:江南)
3、师:唐朝大诗人白居易曾在苏杭为官,江南的旖旎风光给他留下了终生难忘的记忆。回到洛阳12年以后,他对江南依然魂牵梦绕,六十七岁那年,写下了一组绝唱——《忆江南》。
4、播放古筝曲及全词(下配两个字的注释:暗:熟悉。蓝:蓝草,可以用来做染料),教师范读。
二、初读诗歌,以知促情
1、自由练读、读准字音,读通顺、流畅。(此时全词不要配乐)
2、请一个学生读指正读音(注意“谙”这个生字,读准字音,区别与“音”的发音)
3、齐读。
三、品词赏句,想象悟情
(一)忆景
1、师:听你们的朗读是一种享受,老师想请教大家对“忆江南”这三个字的理解?
[生:忆,是回忆,怀念。忆江南,诗人怀念江南的往事。]
2、师:下面请同学们自学这首词,在学习和诵读中去领略词中的景,感悟词中的情.(生自学、自读)
3、师:在刚才的学习中你领略到了什么样的意境,能描述一下吗 ?(点生描述)
4、师:诗人白居易开口就用这个通俗的“好”字来赞颂江南,这个
“好”让你体会到了什么?能说说你的看法吗?(生:这个“好”是赞美江南的美景。)师:那就换个字,江南“美”,不更好吗 ?(生:好说明江南各个方面都很棒,诗人很喜欢江南。)师:这就是经典诗文用字的精妙。
5、师:“旧曾谙”是什么意思?(生:“谙”是熟悉的意思。“旧曾谙”的意思是过去很熟悉。)
6 师:说明江南之好不是听别人说的,而是当年自己亲身感受到的,体验过的,所以诗人才这样怀念。那么江南这么大,诗人抓住什么来写这“好”呢?(生: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7 师:这句的描写“好”在哪?(生1:这句用火焰与江边的红花作比较,写出了江花的红艳,用蓝草的蓝来形容江水的绿 。生2。。。。。。) 8 师:江水又怎能绿如蓝啊?这个“蓝”字让你感受到了什么?(生:我从这个蓝字感受到了这不是平常的绿,绿得很纯净,很美。)
9师:这“绿”在“红“的映衬下。。。。。。(生:江水在红色的映衬下显得更绿了,如同蓝草染过一般。)
10 师:于是就出现了-----师示学生读课件上这一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11 师: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师配乐朗读: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12 师:你看到了什么? (生答)
13师:多美啊,你就是站在这江边的诗人,请你读-------
14 师:日出,花开得如此热烈,男孩子读-----(男生读: 日出江花红胜火)
师:春来碧水悠悠,纯净,优雅,女孩子读------(女生读:春来江水绿如蓝) 15 师:江南如此之好---------(指大屏幕)生读:能不忆江南?
师:这是个反问句,再点生读
16 师:读了这句“能不忆江南?”,你体会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生答怀念江南….。。并让生读)
师:诗人通过反问突出了身在洛阳的自己对江南的无限赞叹与怀念。可是诗人眷念的仅仅是江南美景吗?【板书:景】
(二)忆人
课件出示资料:诗人曾在江南做官十年,为人民作了很多好事,当地百姓和他的感情很深。后来,他生病了,不得不谢任苏州刺史一职,在他离任回洛阳时,苏州的人们不舍得他走,都哭着为他送别。他的好友刘禹锡曾在《白太守行》中写道:“苏州十万户,尽作婴儿啼”。 师:忆的还是什么?(江南的人)[板书:人]
带着江南人民对诗人的爱戴,读——能不忆江南?
带着诗人对江南人民的思念之情,读——能不忆江南?
一个忆字勾起了诗人对江南的深深思念,于是他又写其二和其三,我们一起来赏读一下。
忆江南(其二)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忆江南(其三)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注释:
1、自由读。(引导学生比较三首词的异同)
2、从这两首词中你又看到诗人还忆江南的什么?生说,师引导-----在江南的事诗人都忘不了-----这是诗人对江南的感情(板书:情 ),一种江南情结。 请同学们带着诗人那忘不掉、抹不了的江南情结再读《忆江南》。生齐读。
四、总结全词。
师:那位同学能背下来?试背
总结:同学们,古诗词是我国文学艺术的瑰宝,是文学史上的一朵奇
葩。“腹有诗书气自华”,愿大家在经典诗文的熏陶下个个“气质如兰”。
【板书设计】
忆江南
景 人 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