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辖权异议书制作依据1

管辖权异议书制作依据

【法律文书】

管辖权异议书文书样式供当事人提起管辖权异议时使用。

管辖权异议书,是当事人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对案件管辖权提出异议依法制作的文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三十八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当事人对管辖权有异议的,应当在提交答辩状期间提出。人民法院对当事人提出的异议,应当审查。异议成立的,裁定将案件移送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异议不成立的,裁定驳回。”

管辖权异议,是当事人一项重要的诉讼权利,当事人正确行使该项权利,有利于帮助人民法院正确确定对案件的管辖权。管辖权异议应当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管辖权异议的主体。有权提出管辖权异议的,只能是本案的当事人,其他诉讼参加人无权就管辖问题向法院提出意见,也不得以此为借口不参加诉讼。提出异议的当事人一般是被告和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原告是提起诉讼的人,故而不会对管辖权提出异议;当然,在发生移送管辖后,原告有权向受移送法院提出管辖权异议;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由于其在诉讼中居于辅助一方当事人的地位而不具有异议权。

2.管辖权异议的时间,必须在法院受理案件之后,并且在提交答辩状期间提出,否则异议无效。超过法定期间,人民法院不再受理。当事人在此期间提出异议后又要求撤回的,法院应予允许。

在案件中理过程中,出现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或追加了案件当事人,他们的管辖异议权不受“提交答辩状期间”的限制。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原告可以口头起诉,被告因未收到起诉状,不能书写答辩状,因此管辖异议不受答辩期间的限制。适用特别程序审理的案件,因不存在争议的双方,所以,不存在“提交答辩状期间”,管辖权异议也不受限制。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在人民法院裁定其承担民事责任的情况下,如对一审管辖权有异议,在二审期间可以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对管辖权提出异议,这种异议不应受“提交答辩状期间”的限制。

3.诉讼管辖异议应当采取书面形式。但口头形式亦应允许。异议书既可以随答辩状一并提出,也可单独书写。

4.管辖权异议书应向受理该案的人民法院提出。受理该案的法院对该案进行实体审理以前,应先审议当事人对管辖权提出的异议,就对该案是否有管辖权问题作出书面裁定。 对于满足上述形式要件的管辖权异议,人民法院应慎重地进行实质审查。经审查认为异议成立的,由受诉人民法院作出裁定,将案件移送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审理;经审查认定异

议不成立的,则裁定驳回。在审查决定作出前,应停止对本案的实体审理。

法院对案件作出的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后,如果当事人对驳回管辖权异议的裁定和判决一并申诉或申请再审的,法院经过复查,发现管辖虽有错误,但判决正确的,管辖问题不再变动;如经复查,认为管辖和判决均有错误,应按审判监督程序处理。经过再审或者提审,原判决和裁定均被撤销的,应将案件移送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审理。如果人民法院未改变案件的管辖问题,当事人则有权对案件的管辖提出异议。

管辖权异议书制作依据

【法律文书】

管辖权异议书文书样式供当事人提起管辖权异议时使用。

管辖权异议书,是当事人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对案件管辖权提出异议依法制作的文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三十八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当事人对管辖权有异议的,应当在提交答辩状期间提出。人民法院对当事人提出的异议,应当审查。异议成立的,裁定将案件移送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异议不成立的,裁定驳回。”

管辖权异议,是当事人一项重要的诉讼权利,当事人正确行使该项权利,有利于帮助人民法院正确确定对案件的管辖权。管辖权异议应当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管辖权异议的主体。有权提出管辖权异议的,只能是本案的当事人,其他诉讼参加人无权就管辖问题向法院提出意见,也不得以此为借口不参加诉讼。提出异议的当事人一般是被告和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原告是提起诉讼的人,故而不会对管辖权提出异议;当然,在发生移送管辖后,原告有权向受移送法院提出管辖权异议;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由于其在诉讼中居于辅助一方当事人的地位而不具有异议权。

2.管辖权异议的时间,必须在法院受理案件之后,并且在提交答辩状期间提出,否则异议无效。超过法定期间,人民法院不再受理。当事人在此期间提出异议后又要求撤回的,法院应予允许。

在案件中理过程中,出现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或追加了案件当事人,他们的管辖异议权不受“提交答辩状期间”的限制。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原告可以口头起诉,被告因未收到起诉状,不能书写答辩状,因此管辖异议不受答辩期间的限制。适用特别程序审理的案件,因不存在争议的双方,所以,不存在“提交答辩状期间”,管辖权异议也不受限制。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在人民法院裁定其承担民事责任的情况下,如对一审管辖权有异议,在二审期间可以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对管辖权提出异议,这种异议不应受“提交答辩状期间”的限制。

3.诉讼管辖异议应当采取书面形式。但口头形式亦应允许。异议书既可以随答辩状一并提出,也可单独书写。

4.管辖权异议书应向受理该案的人民法院提出。受理该案的法院对该案进行实体审理以前,应先审议当事人对管辖权提出的异议,就对该案是否有管辖权问题作出书面裁定。 对于满足上述形式要件的管辖权异议,人民法院应慎重地进行实质审查。经审查认为异议成立的,由受诉人民法院作出裁定,将案件移送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审理;经审查认定异

议不成立的,则裁定驳回。在审查决定作出前,应停止对本案的实体审理。

法院对案件作出的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后,如果当事人对驳回管辖权异议的裁定和判决一并申诉或申请再审的,法院经过复查,发现管辖虽有错误,但判决正确的,管辖问题不再变动;如经复查,认为管辖和判决均有错误,应按审判监督程序处理。经过再审或者提审,原判决和裁定均被撤销的,应将案件移送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审理。如果人民法院未改变案件的管辖问题,当事人则有权对案件的管辖提出异议。


相关内容

  • 关于北京管辖权异议上诉案件审理工作规
  • 北京管辖权异议上诉案件审理工作规范 为进一步规范管辖权异议上诉案件审理程序,充分发挥立案审判职能作用,明确合议庭.承办法官.书记员的职责,保证管辖权异议上诉案件在法定审限内公正.高效的审结,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结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合议庭工 ...

  • 强制执行法
  • 执行程序的一般规定 第一节 执行程序概述 一.民事执行和执行程序的概念 民事执行,也称民事强制执行或者强制执行,是指人民法院按照执行依据,运用国家执行权,依据执行程序迫使被执行人实现法律文书确定的内容的行为. 执行程序,是指人民法院的执行机构.申请执行人.被执行人以及协助执行人进行执行活动所必须遵守 ...

  • 民事诉讼案件的程序以及代理的方法和技巧
  • 民事诉讼案件的程序以及代理的方法和技巧 作者:冠军律师 2011-03-30 16:33 星期三 晴 第一部分:案件的受理 一.律师收案的注意事项:(一)接受集团诉讼案件的,应当与其代表人办理委托手续:(二)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当事人要求委托律师的,应当与其法定代理人办理委托手续:(三 ...

  • 管辖权案例
  • 2008年6月13日,某铁路大厦十九名集体职工以要求签定无固定期限合同未果为由,将某铁路大厦告上法庭,某法院受理后立案, 某铁路大厦于2008年6月21日提出管辖异议,该法院于2008年6月27日做出裁定,案件移送原.被告所在地某铁路运输法院. 2008年7月14日,铁路某段十六名工人因企业内部用工 ...

  • 民事诉讼法测试题
  • 民事诉讼法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得规定,下列谁不能作为民事诉讼的当事人:( ) A.精神病患者及10岁以下的儿童 B.年满10周岁但未满16周岁的儿童 C.年满16周岁且有劳动收入的公民 D.甲乙丙依据<民法通则>组成的合伙,起名"满意 ...

  •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执行案件立案及结案工作的暂行规定-地方司法规范
  •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执行案件立案及结案工作的暂行规定 为进一步加强执行案件的立案和结案管理工作,规范执行行为,提高执行工作效率,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特制定本规定. 一.一般规定 第一条 执行案件坚持立执分离原则,由立案庭统一立案,执行机构统一办理.人民法庭执行案件的立案,由立案庭归口管理. 第二 ...

  • 2012电大合同法--名词解释
  • 一.名词解释 B 辩护词:是人民法院在审理刑事案件时,被告人的辩护人为了维护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当庭发表的系统性法庭发言. B.笔录:在法律活动中,凡是以实录的性质记录下来的文字材料,均可被统称为笔录. B补正裁判文书失误用刑事裁定书:适用于改正刑事判决书.刑事裁定书或者刑事调解书中个别文字上的错误和 ...

  • 2012-2015民事诉讼法司考真题__
  • 2012-2015民事诉讼法司考真题 1.村民甲.乙因相邻关系发生纠纷,甲诉至法院,要求判决乙准许其从乙承包的土地上通过.审理中,法院主动了解和分析甲通过乙土地的合理性,听取其他村民的意见,并请村委会主任做双方工作,最终促成双方同意调解.调解时邀请了村中有声望的老人及当事人的共同朋友参加,双方互相让 ...

  • 2012民诉真题解析
  • (2012年) 35.村民甲.乙因相邻关系发生纠纷,甲诉至法院,要求判决乙准许其从乙承包的土地上通过.审理中,法院主动了解和分析甲通过乙土地的合理性,听取其他村民的意见,并请村委会主任做双方工作,最终促成双方同意调解.调解时邀请了村中有声望的老人及当事人的共同朋友参加,双方互相让步达成协议,恢复和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