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课题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的论证

对课题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的论证.

二、课题论证

1、对课题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的论证

当今时代的中小学学科教育教学,面对着“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研究问题。“三新”环境为我们提供些什么?现代教育的“教”与“学”理论给我们哪些引导和启发?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如何有机“整合”?探索构建具有地理学科特色的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开发有助于教与学的多媒体与网络化教学资源、较大程度提高学科教学质量和效益、进一步培养能力型和创新型人才——作为本课题教学实践研究的问题。

现代教育和教学理论指导实践研究

(1)现代教学设计理论:信息技术教育系统,把计算机和网络信息集成于一体,并与其他教育要素(教师、学生等)共同作用,使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构成合理的教学系统结构,达到系统优化的目标。着眼于信息加工的学习理论,人是能动的信息加工者,人的认识是由外界刺激和认识主体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学习过程也就是每个人根据自己的态度、需要、兴趣和爱好并利用过去的知识与经验对当前的学习内容作出主动的、有选择的信息获取和加工过程。因而信息的多媒体化,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刺激,促使学习者多种感官的参与并发挥作用。

(2)主体教育理论: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觉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而培养学生成为能进行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社会主体。

(3)建构主义理论: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双主”学习。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认知结构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对象;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引导者与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

2、对课题所达目标的论证

以教师的教学创新和能力提高及学生的全面发展,学业成绩进步为研究目标 在现代教育思想和现代教学理论指导下,研究“三新”环境中的多种教学方法和网络技术为学生提供一个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主动参与和创新精神,使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依据自身的发现学习和探索学习行动的反馈,形成对客观地理事物的认知和解决实际的地理问题,提高地理学科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促进中学地理教学的深化改革。

3、对主要内容的论证。

(1),指导思想:

在现代信息论,现代教学论和现代传播理论指导下,充分利用现代信息资源,构建

2,课题的界定

3,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现代信息技术和地理学科教学的整合.

(2)教师如何教,创设情境及师生协作学习.

(3)学生如何学,自主学习的途径和方法.

构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学习环境;研究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设计;开展以问题解决为中心,任务驱动为形式的学习进程;探求有学科特色的合理的知识结构为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结构安排教学进程;运用自主发现学习和探索学习的方法;实现师生的实践性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培养与发展等作为教学实践的研究内容。

具体包括:

(1)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方面:

运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实施学科课程“学”与“教”的活动; 教师对学科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并使之成为学习者(学生)的学习资源; 利用计算机作为信息加工工具,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重构。

(2)学科课堂教学改革方面:核心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

学会利用数字化资源,进行情境问题探究学习;

学会借助资源,进行自主发现、探索性的学习;

学会利用网络通讯,进行合作式、讨论式的学习;

学会使用信息工具,进行创新性、实践性的问题解决学习。

(3)创新精神与信息素养的培养方面:

培养学生追求创新、具有创新的激情;

培养积极求异、敏锐观察、创造想象、独特思路、活跃灵感等创新思维习惯; 培养信息加工、动手操作等技能。

(4)实践能力训练方面:

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文字和语言表达能力;

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

对课题实施设计的论证。

策划选题--制定计划--建立档案--申报立项--开题论证--具体实施--阶段总结--深入实施--结题验收

2,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2005.5---2005.9)

制定计划,设计方案,培训教师.

(2)实施阶段(2005.9---2007.9)

形成基于“三新”环境下

(3)结题推广(2007.9--2005.8)

预期成果:论文,实验报告、课件.

对课题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的论证.

二、课题论证

1、对课题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的论证

当今时代的中小学学科教育教学,面对着“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研究问题。“三新”环境为我们提供些什么?现代教育的“教”与“学”理论给我们哪些引导和启发?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如何有机“整合”?探索构建具有地理学科特色的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开发有助于教与学的多媒体与网络化教学资源、较大程度提高学科教学质量和效益、进一步培养能力型和创新型人才——作为本课题教学实践研究的问题。

现代教育和教学理论指导实践研究

(1)现代教学设计理论:信息技术教育系统,把计算机和网络信息集成于一体,并与其他教育要素(教师、学生等)共同作用,使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构成合理的教学系统结构,达到系统优化的目标。着眼于信息加工的学习理论,人是能动的信息加工者,人的认识是由外界刺激和认识主体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学习过程也就是每个人根据自己的态度、需要、兴趣和爱好并利用过去的知识与经验对当前的学习内容作出主动的、有选择的信息获取和加工过程。因而信息的多媒体化,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刺激,促使学习者多种感官的参与并发挥作用。

(2)主体教育理论: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觉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而培养学生成为能进行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社会主体。

(3)建构主义理论: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双主”学习。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认知结构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对象;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引导者与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

2、对课题所达目标的论证

以教师的教学创新和能力提高及学生的全面发展,学业成绩进步为研究目标 在现代教育思想和现代教学理论指导下,研究“三新”环境中的多种教学方法和网络技术为学生提供一个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主动参与和创新精神,使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依据自身的发现学习和探索学习行动的反馈,形成对客观地理事物的认知和解决实际的地理问题,提高地理学科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促进中学地理教学的深化改革。

3、对主要内容的论证。

(1),指导思想:

在现代信息论,现代教学论和现代传播理论指导下,充分利用现代信息资源,构建

2,课题的界定

3,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现代信息技术和地理学科教学的整合.

(2)教师如何教,创设情境及师生协作学习.

(3)学生如何学,自主学习的途径和方法.

构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学习环境;研究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设计;开展以问题解决为中心,任务驱动为形式的学习进程;探求有学科特色的合理的知识结构为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结构安排教学进程;运用自主发现学习和探索学习的方法;实现师生的实践性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培养与发展等作为教学实践的研究内容。

具体包括:

(1)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方面:

运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实施学科课程“学”与“教”的活动; 教师对学科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并使之成为学习者(学生)的学习资源; 利用计算机作为信息加工工具,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重构。

(2)学科课堂教学改革方面:核心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

学会利用数字化资源,进行情境问题探究学习;

学会借助资源,进行自主发现、探索性的学习;

学会利用网络通讯,进行合作式、讨论式的学习;

学会使用信息工具,进行创新性、实践性的问题解决学习。

(3)创新精神与信息素养的培养方面:

培养学生追求创新、具有创新的激情;

培养积极求异、敏锐观察、创造想象、独特思路、活跃灵感等创新思维习惯; 培养信息加工、动手操作等技能。

(4)实践能力训练方面:

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文字和语言表达能力;

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

对课题实施设计的论证。

策划选题--制定计划--建立档案--申报立项--开题论证--具体实施--阶段总结--深入实施--结题验收

2,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2005.5---2005.9)

制定计划,设计方案,培训教师.

(2)实施阶段(2005.9---2007.9)

形成基于“三新”环境下

(3)结题推广(2007.9--2005.8)

预期成果:论文,实验报告、课件.


相关内容

  • 教师怎样做好课题研究
  • 教 师 怎 样 做 好 课 题 研 究 --教育科研课题研究的基本流程 腾冲县教育局教研室 姜家奇 课题研究在教师中总感觉是一个高不可攀的问题,究其原因关键是对课题研究的基本流程不清楚.为此,我对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由钱爱萍.吴恒祥.赵晨音编著的<教师怎样做好课题研究>一书研读后,把摘 ...

  • 睢县:积极开展课题研究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 积极开展课题研究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睢县教师培训 2013-12) 商丘市基础教研室 王桂书 今天在这里与大家一起共同学习.共同研讨课题的有关问题.课题研究是一个注重理论的问题,涉及的学科多(25类),涵盖所有学段,举例不可能面面俱到,(过去的专家报告一般讲他的成果,这样讲程序的不多)希望大家耐心 ...

  • 教育科研立项课题如何申报与论证(有删改)
  • 教育科研立项课题如何申报与论证 一.课题申报的基本步骤 第一步:阅读各级课题申报通知,明确通知的要求: 第二步:学习研究课题管理方面的文件材料: 第三步:学习研究<课题指南>,确定要申报的课题(可以直接选用<课题指南>中的课题,也可以自己确定课题): 第四步:组织课题组,认真 ...

  • 小学教师如何进行课题研究
  • 小学教师如何进行课题研究 第一,教师进行课题研究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时代发展很快,教育改革的步伐也很快.在信息化的社会里,要立足就必须有不断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要有勇于实践.创新的能力.为了适应素质教育对我们老师提出的新要求:教育.教学工作的模式由"经验型"转向"科研型 ...

  • 中小学教育教学课题研究的选题和原则
  • 中小学教育教学课题研究的选题和原则 南京市教学研究室/朱立群 目前,教育的改革已经从体制的改革转向课程和教学过程的改革.教育部<面向21世界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指出: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这样的改革实验,既在宏观上 ...

  • 天津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立项(结题)评审办法
  • http://www.tjeti.com   访问次数:332   上一条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教育科学研究工作,提高专业技术人员教科研水平和教育科学研究立项(结题)课题质量,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教育科学研究课题(以下简称教科研课题)立项(结题)评审包括院级教科研课题立项(结题) ...

  • 课题立项论证报告
  • <新课程实施与师生关系重建>立项论证报告 卢龙县单庄小学课题研究小组 彭娜 一.本课题选题意义.研究价值.研究现状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价值 1.本研究以改变教与学的方式为突破口,对影响课堂教与学效益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解决影响课堂教与学效益的相关问题,探索提高课堂教与学效益的策略 ...

  • 教师课题研究技术线路探索
  • 中小学教师课题研究 每位教师做课题研究都有一个基本过程,即:课题研究基本过程分为"选择课题→设计方案→开题论证→搜集资料→处理资料→撰写报告→炼制论文"七个环节.下面我们以中小学一线教师的视角,就其中每个环节的具体路径和操作时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 一.从问题生成到课题定名 问 ...

  • 如何写开题论证报告
  • (1)开题论证写什么 ●明确表述课题名称:在课题名称上把要研究什么问题说清楚,既明确.具体,又要准确地反映出研究的内容,涉及的变量.研究范围.与准备完成的内容相一致. 开题论证时如发现立项论证的课题名称有欠准确的地方,可以修改,但要在开题论证中加以说明,如研究的内容有较大的改动,需写出申请报告,提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