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卡拉马佐夫兄弟]

  【摘要】这是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代表作之一,近80万的文字没有一点拖沓之感,反映了作者一些深刻的哲学思索。这本书并没具体讲述某一个故事,只是通过一些事情反映了一个奇特的家庭成员各自的性格和生活,以及与之相关的其他人物。

  【关键词】卡拉马佐夫;陀思妥耶夫斯基;人物关系

  中图分类号:1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3-231-01

  一、作者与文本

  本书作者是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在文坛上与列夫·托尔斯泰、屠格涅夫等人享有同等声誉。他的创作独具特色,展现了俄国社会扭曲复杂甚至混乱的社会现实,关乎社会、人性、道德、情感等,其作品让人读下来有一种撕裂心扉但又无可奈何的痛楚。代表作有《死屋手记》、《罪与罚》、《群魔》、《卡拉马佐夫兄弟》等。在俄国文坛和世界文学界具有重要影响。

  本书的创作与陀思妥耶夫斯基本人的早期经历密切相关,很多人物、情节的原型都取自陀氏自己的生活。1878年,陀氏年仅3岁的儿子阿辽沙因家族遗传癫痫病夭折,书中的主人公阿辽沙与之同名,并被赋予了非常美好的人性。书中对患癫痫的人物——斯乜尔加科夫的发病情形的描述也非常详尽。此外,陀氏也曾因传播反政府言论被放逐西伯利亚,其间,遇到一名被误判弑父而放逐的年轻人。这与书中大儿子米嘉被冤枉弑父而被判放逐西伯利亚有惊人的相似处。

  这本书开篇写到“献给安娜·格里果利耶夫娜·陀思妥耶夫斯卡娅”,这是陀氏的速记员,后来成为他的续弦夫人,他在陀氏最困难的时候帮助他,坚定地相信他、支持他,为陀氏的创作和生活都起到很大的作用。陀氏声称这本书是为“阿列克塞·费尧多罗维奇·卡拉马佐夫立传”,阿列克塞是书中的主人公,作者写这本书试图证明他的与众不同,但又担心读者无法理解。

  二、主要人物介绍

  书中故事展开围绕的神奇家庭就是卡拉马佐夫家族,父亲费尧多尔·巴甫洛维奇·卡拉马佐夫是一个对家人尤其是儿子非常吝啬苛刻的地主,他把儿子完全交给佣人照料,在旁人看来他都忘了他还有儿子。他生活节俭,锱铢必较,但却喜好女色,而且他喜欢上大儿子米嘉的情人格露莘卡,与为情人痴狂的米嘉化亲为仇,并花大价钱想让格露莘卡嫁给自己,而书中的谋杀案就是利用这种扭曲的关系得逞。

  大儿子米嘉,我个人认为他是个偏执的性情中人。他的内心是善良的,除了对他父亲,他觉得世界都是善美的。他对格露莘卡狂热的爱恋,愿意为她付出一切,而且认为格露莘卡也是爱她的,但又担心她会因为父亲的钱而嫁给父亲。因为怕某一天格露莘卡告诉他要跟他远走高飞而自己没钱,他拿了未婚妻卡捷琳娜的三千块,并相信早晚会从父亲那得到应该属于自己的钱。但最后被父亲的私生子、佣人斯乜尔加科夫利用,陷入谋杀父亲的命案。

  次子伊万是一个非常理性,近乎冷漠的人。他接受了良好的教育,知识广博,他不屑于家里父兄的争执,打定主意要离开,但在心底又有另一个不同的声音控制他。他和大哥的未婚妻卡捷琳娜之间有一种说不清楚的暧昧关系,后来凶案发生后,卡捷琳娜坚定地认为她爱伊万的时候,伊万爱她又心口不一。伊万与斯乜尔加科夫之间有一种微妙的关系,他讨厌斯乜尔加科夫,但又控制不了自己听任他、走近他。弑父命案发生后,他纠结徘徊在自责和归罪于米嘉之间,后来探得真相的他说出真相却不被相信。被“魔鬼”缠绕的他精神几乎崩溃,而通过他内心的挣扎正好体现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哲学思想,他认为每个人心中都藏有一个魔鬼。

  幼子阿辽沙是他们中近似天使的存在,他对万事万物都怀有一颗慈爱的心。从小父亲就不管他,很早就开始在修道院生活,他对受人尊崇的神父佐西马长老有着初恋般的热情和向往,可以说正因为长老,让他看到有这样美好的存在,进而选择了修士这条道路。向他这样纯美有爱的人生活在这样的一个家庭,不能不产生一种强烈到扭曲的对比。他对如此“恶毒”的父亲也没有憎恶,依然赤子般地爱着他,因而老卡拉马佐夫在小儿子这儿感到一点人性的温暖,有时候会对他呵护备至。对于小孩子他也是充满爱怜,平等相待,书中第十卷《大男孩和小男孩》专门讲述了他与小孩子伊柳沙、郭立亚之间深厚的友谊,非常可贵。在弑父凶案发生后,阿辽沙坚定地相信米嘉是无罪的,帮忙收集证据,最后甚至帮助他越狱。格露莘卡对他有一种对圣人的崇敬之感,而他也并没有像外人那样认为她放荡糜烂古怪,也怀着慈爱之心对她,甚至对她有一种好感。

  这就是书中的主人公,很多精彩的情节没能一一介绍,毕竟近80万字的经典不是千百字说得清楚的。

  三、感悟思索

  译者荣如德先生如是说,其中大哥米嘉象征着人的肉体,二哥伊万象征人的理性,幼子阿辽沙象征人的精神,本书的主题在书中是这样说的“美这个东西不但可怕,而且神秘,围绕着这事儿,上帝与魔鬼在那里搏斗,战场便在人们心中”。全书都贯串着陀氏的思索——“上帝是否存在?万一不存在怎么办?”这在关于佐西马长老的死的讨论叙述中有比较集中的体现,也贯串阿辽沙整个的思想发展中。

  书中情节表面是以发生的弑父案为线索,但实质上更是对人性、道德、伦理等关乎人类生活的深层哲理的思考与叩问,整本书最终没有给出一个答案,给出的更是一种现状,一种无可奈何,一种无法解释清楚的生活的真实。

  生活在俄国大变革时期的陀氏关于人性的思索讨论值得深思,对于生活在物质经济高速发展,精神领域匮乏的大众,是一种警醒。陀氏在开篇说计划要写两部,但最终只有一部面世,这也许是种遗憾,也许是另一种完满。

  四、结语

  这是一本读下来不会觉得浪费时间的大部头,虽然篇幅较现在一般小说长了许多,但读来字字珠玑,少一字不成。这对现在接触惯快餐文化的我们来说是种挑战,对偏爱图像阅读不喜长篇文字的我们有点“折磨”,但读完,绝不会后悔。这是一本读了意犹未尽还想再读的经典,因为如此丰富的内涵,并非粗读一遍就能领略得到位的,在阅读中,我们会一遍又一遍地审视自我,不断反省,不断认知,发现真正的自己。

  【摘要】这是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代表作之一,近80万的文字没有一点拖沓之感,反映了作者一些深刻的哲学思索。这本书并没具体讲述某一个故事,只是通过一些事情反映了一个奇特的家庭成员各自的性格和生活,以及与之相关的其他人物。

  【关键词】卡拉马佐夫;陀思妥耶夫斯基;人物关系

  中图分类号:1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3-231-01

  一、作者与文本

  本书作者是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在文坛上与列夫·托尔斯泰、屠格涅夫等人享有同等声誉。他的创作独具特色,展现了俄国社会扭曲复杂甚至混乱的社会现实,关乎社会、人性、道德、情感等,其作品让人读下来有一种撕裂心扉但又无可奈何的痛楚。代表作有《死屋手记》、《罪与罚》、《群魔》、《卡拉马佐夫兄弟》等。在俄国文坛和世界文学界具有重要影响。

  本书的创作与陀思妥耶夫斯基本人的早期经历密切相关,很多人物、情节的原型都取自陀氏自己的生活。1878年,陀氏年仅3岁的儿子阿辽沙因家族遗传癫痫病夭折,书中的主人公阿辽沙与之同名,并被赋予了非常美好的人性。书中对患癫痫的人物——斯乜尔加科夫的发病情形的描述也非常详尽。此外,陀氏也曾因传播反政府言论被放逐西伯利亚,其间,遇到一名被误判弑父而放逐的年轻人。这与书中大儿子米嘉被冤枉弑父而被判放逐西伯利亚有惊人的相似处。

  这本书开篇写到“献给安娜·格里果利耶夫娜·陀思妥耶夫斯卡娅”,这是陀氏的速记员,后来成为他的续弦夫人,他在陀氏最困难的时候帮助他,坚定地相信他、支持他,为陀氏的创作和生活都起到很大的作用。陀氏声称这本书是为“阿列克塞·费尧多罗维奇·卡拉马佐夫立传”,阿列克塞是书中的主人公,作者写这本书试图证明他的与众不同,但又担心读者无法理解。

  二、主要人物介绍

  书中故事展开围绕的神奇家庭就是卡拉马佐夫家族,父亲费尧多尔·巴甫洛维奇·卡拉马佐夫是一个对家人尤其是儿子非常吝啬苛刻的地主,他把儿子完全交给佣人照料,在旁人看来他都忘了他还有儿子。他生活节俭,锱铢必较,但却喜好女色,而且他喜欢上大儿子米嘉的情人格露莘卡,与为情人痴狂的米嘉化亲为仇,并花大价钱想让格露莘卡嫁给自己,而书中的谋杀案就是利用这种扭曲的关系得逞。

  大儿子米嘉,我个人认为他是个偏执的性情中人。他的内心是善良的,除了对他父亲,他觉得世界都是善美的。他对格露莘卡狂热的爱恋,愿意为她付出一切,而且认为格露莘卡也是爱她的,但又担心她会因为父亲的钱而嫁给父亲。因为怕某一天格露莘卡告诉他要跟他远走高飞而自己没钱,他拿了未婚妻卡捷琳娜的三千块,并相信早晚会从父亲那得到应该属于自己的钱。但最后被父亲的私生子、佣人斯乜尔加科夫利用,陷入谋杀父亲的命案。

  次子伊万是一个非常理性,近乎冷漠的人。他接受了良好的教育,知识广博,他不屑于家里父兄的争执,打定主意要离开,但在心底又有另一个不同的声音控制他。他和大哥的未婚妻卡捷琳娜之间有一种说不清楚的暧昧关系,后来凶案发生后,卡捷琳娜坚定地认为她爱伊万的时候,伊万爱她又心口不一。伊万与斯乜尔加科夫之间有一种微妙的关系,他讨厌斯乜尔加科夫,但又控制不了自己听任他、走近他。弑父命案发生后,他纠结徘徊在自责和归罪于米嘉之间,后来探得真相的他说出真相却不被相信。被“魔鬼”缠绕的他精神几乎崩溃,而通过他内心的挣扎正好体现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哲学思想,他认为每个人心中都藏有一个魔鬼。

  幼子阿辽沙是他们中近似天使的存在,他对万事万物都怀有一颗慈爱的心。从小父亲就不管他,很早就开始在修道院生活,他对受人尊崇的神父佐西马长老有着初恋般的热情和向往,可以说正因为长老,让他看到有这样美好的存在,进而选择了修士这条道路。向他这样纯美有爱的人生活在这样的一个家庭,不能不产生一种强烈到扭曲的对比。他对如此“恶毒”的父亲也没有憎恶,依然赤子般地爱着他,因而老卡拉马佐夫在小儿子这儿感到一点人性的温暖,有时候会对他呵护备至。对于小孩子他也是充满爱怜,平等相待,书中第十卷《大男孩和小男孩》专门讲述了他与小孩子伊柳沙、郭立亚之间深厚的友谊,非常可贵。在弑父凶案发生后,阿辽沙坚定地相信米嘉是无罪的,帮忙收集证据,最后甚至帮助他越狱。格露莘卡对他有一种对圣人的崇敬之感,而他也并没有像外人那样认为她放荡糜烂古怪,也怀着慈爱之心对她,甚至对她有一种好感。

  这就是书中的主人公,很多精彩的情节没能一一介绍,毕竟近80万字的经典不是千百字说得清楚的。

  三、感悟思索

  译者荣如德先生如是说,其中大哥米嘉象征着人的肉体,二哥伊万象征人的理性,幼子阿辽沙象征人的精神,本书的主题在书中是这样说的“美这个东西不但可怕,而且神秘,围绕着这事儿,上帝与魔鬼在那里搏斗,战场便在人们心中”。全书都贯串着陀氏的思索——“上帝是否存在?万一不存在怎么办?”这在关于佐西马长老的死的讨论叙述中有比较集中的体现,也贯串阿辽沙整个的思想发展中。

  书中情节表面是以发生的弑父案为线索,但实质上更是对人性、道德、伦理等关乎人类生活的深层哲理的思考与叩问,整本书最终没有给出一个答案,给出的更是一种现状,一种无可奈何,一种无法解释清楚的生活的真实。

  生活在俄国大变革时期的陀氏关于人性的思索讨论值得深思,对于生活在物质经济高速发展,精神领域匮乏的大众,是一种警醒。陀氏在开篇说计划要写两部,但最终只有一部面世,这也许是种遗憾,也许是另一种完满。

  四、结语

  这是一本读下来不会觉得浪费时间的大部头,虽然篇幅较现在一般小说长了许多,但读来字字珠玑,少一字不成。这对现在接触惯快餐文化的我们来说是种挑战,对偏爱图像阅读不喜长篇文字的我们有点“折磨”,但读完,绝不会后悔。这是一本读了意犹未尽还想再读的经典,因为如此丰富的内涵,并非粗读一遍就能领略得到位的,在阅读中,我们会一遍又一遍地审视自我,不断反省,不断认知,发现真正的自己。


相关内容

  • 人生必读之四十四--[卡拉马佐夫兄弟]
  • 陀思妥耶夫斯基于1878年开始写作<卡拉马佐夫兄弟>.小说的发端就能发现陀思妥耶夫斯基早年深受的几处影响的痕迹.例如他此时深受俄国哲学家和思想家Nikolai Fyodorovich Fyodorov的影响.Fyodorov推崇基督教中"凡人通过向耶稣对先辈的过错进行弥补达到救 ...

  • _卡拉马佐夫兄弟_巨大灵魂的战栗
  • 第21卷 第2期 宁 波 大 学 学 报(人 文 科 学 版) Vol. 21 No.2 2008年3月 JOURNAL OF NINGBO UNIVERSITY(LIBERAL ARTS EDITION) Mar. 2008 <卡拉马佐夫兄弟>:巨大灵魂的战栗 王晓明 (1.上海大学 ...

  • 对人类信仰的怀疑与对真理的筛选
  • 对人类信仰的怀疑与对真理的筛选 --从<卡拉马佐夫兄弟>探寻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理想信仰 作 者:赵改莉 指导老师: 李 鹏 摘要:在信仰层面上,对于人类宣扬的上帝,与其说陀思妥耶夫斯基所持的态度是一种崇尚,倒不如说是一种怀疑.在<卡拉马佐夫兄弟>中,他通过以佐西马长老和阿辽沙为 ...

  • 陀思妥耶夫斯基名言
  • 陀思妥耶夫斯基名言 1.诚然,人的性格常常身不由己,不肯服从明智的决定. 2.一个人是什么事都会碰上的,甚至连他做梦也从来没有梦见过的事也会碰上.--<被欺凌与被侮辱的> 3.大凡善良的人总喜欢把人往好处想,总是把人想得比实际上更好,总爱夸大他们的好处. 4.下决心干卑鄙的事,又害怕龌龊 ...

  • 现实主义文学概述和非主流文学概述
  • 一. 现实主义文学概述和非主流文学概述(各文学流派的基本特征. 发源地.作家作品简介) 1. 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真实性.批判性.典型性.宣扬人道主义思想.长篇小说空前繁荣 2. 现实主义文学的发源地是法国 3. 作家作品简介: [法国]:(1)斯丹达尔(司汤达)---<红与黑>.& ...

  • 硬汉普京最爱读的五本书
  • 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middot;普京酷爱运动,他不仅是一名柔道高手,而且还擅长打猎.台球.冰球等.不过,近日,英媒文章一篇文章披露,这位全能硬汉也很爱读书,尤其喜欢看小说.本期为大家介绍一下硬汉普京最爱读的5本小说. <三个火枪手>亚历山大middot;仲马<三 个火枪手> ...

  • 给一般文学和思想酷爱者推荐的书目1
  • 给一般文学和思想酷爱者推荐的书目 所以弄这个书单,目的找一下问题,也为了避免走一些弯路,实际上正象一个朋友所说,作为一个文学和思想爱好者,应从有思想的作家和大家开始读起,书单中关于这一些是不够的,为了避免文字生涩走向伪学术,还是应多读唯美的作品,此外还应该注意名人传记,版本,故事技巧等. 1.王晓明 ...

  • 中学生书目推荐
  • 一.中国部分 孔子:<论语> 刘 勰:<文心雕龙> 钟 嵘:<诗品序>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 严 羽:<沧浪诗话> 叶 燮:<原诗> 王国维:<红楼梦评论>.<人间词话> 胡 适:<文学改良刍议& ...

  • 世界名著书目
  • §世界名著书目§ 奥地利 <茨威格中短篇小说选><变形记><城堡> 澳大利亚<荆棘鸟> 丹麦<安徒生童话选> 德国<少年维特的烦恼><浮士德><海涅抒情诗选><西线无战事><查拉斯图特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