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夫卡(9首)

  素食者卡夫卡

  “我路过妓院就像

  路过情人的家”

  在那里,素食者卡夫卡不用担心

  被拒绝,就像他不用担心身体的一部分

  会不会拒绝响应

  这是一个客体和主体的问题――

  餐桌上的父亲用报纸藏住脸,以抗议

  素食者卡夫卡的强制性咀嚼

  这隐忍的快感,在纷披的长发下

  一阵阵蠕动,从口腔到胃部

  素食者卡夫卡的每一次选择

  都是精心的:咀嚼三十二遍有益于健康

  十七岁给第一位可能的女朋友

  在夜晚读读尼采。这种超前的智力有利于

  引诱的缓缓展开

  在布拉格水族馆,素食者卡夫卡隔着玻璃箱

  对鱼儿低声地说:现在

  我可以清楚地看着你了。这是你我的幸福

  我要像你一样透明,在漆黑的囚室里

  用五脏六腑发光。素食为我的身体注入了

  荧光粉,和吗啡

  车过东湖

  消逝的都太快。你抓不住垂柳的夜露

  影子是事物的极端状态,是对飞驰的不屑一顾

  你被不知疲倦的车轮驱动着。在湖边

  风景不可能停驻脚步,停下来的仅仅是

  一棵水杉,一朵睡莲,一只梦中跌落的鹭鸟

  惊慌的不是幼鸟,是纤细的啼叫,从水面升起

  这湖水黏稠了多少年

  水葫芦花有着静穆的哀愁,夏天如此

  秋天亦是。你曾是那个在山间小径漫步的人

  像是一场旅行,突然就到了这里

  脱衣,下水。一团雾从天而降,仿佛一次设计

  混淆了幸福的真实含义

  毕业晚会后。第七日。露天电影场

  那些高悬的钢色小球,在白昼

  替代了夜晚四散的歌声和

  泪水

  这些星星的扮演者,是一颗颗

  孤独的果实。再多的落叶也会被风

  卷走

  他们应该卸下你们,卸下

  你们的负担,不要让你们露出

  苍白的眼神

  我见过你们在地上的滚动,一个向着另一个

  两个向着第三个。一群人在走台

  一个人背对着音乐,在电影场的台阶上

  练习蛙跳

  完美的句子

  “他看着窗外,”卡夫卡写道,

  “凝视着窗外的那条河,那座桥,以及对岸

  郁郁葱葱的丘陵。

  他的双肘撑在书桌上。”

  多么完美的句子!

  就像世界的一扇窗子,我想起卡夫卡

  最短的小说:“凭窗远眺。”

  现在,正是匆匆来到又要匆匆结束的春天。

  谁走到窗前,谁都会大吃一惊――

  男人走了过去,接着,女孩脸上

  明亮无比。

  朵拉给布罗德的信,在卡夫卡死后

  他最高的人生理想:

  作为一个父亲

  坐在一个孩子的摇篮旁

  和这个心爱的女人

  回她的故乡,在巴勒斯坦

  开一家咖啡馆

  病死于喉结核的男人

  最后的话也带着剧痛:

  “您别走”

  “我不会走的”

  “可是,你看

  我要走了”

  理解这种事情的人太少了

  唯一的这一个在这儿念叨:

  “我亲爱的,我亲爱的,我的

  好人儿!我们让他待在那儿

  在黑暗中,独自

  裸露着”

  强直性脊髓炎

  请不要拿优雅说代价

  这世界的隐患,这突然的爆发或

  瞬间的坍塌

  请不要跟隐患谈判

  死水微澜,终究是死水一潭

  扔出去的石子不是隐患,被吞噬的水花

  也不是。相信你感觉不到的,并且完全依赖它

  这并不难

  就像优雅,真的不难

  在你弯腰系上鞋带的一刹那

  你看见自己的影子

  紧缩成一团

  遗忘

  一壶水烧开,忘记了尖叫

  梦里梦见醒来,算不算一天的开始?

  依稀记得梦中的小便池是倾斜的,梦中的尿液

  不再分叉,清亮如溪,打在青苔上

  你的双脚止不住地往下滑

  这是不是另一个梦的真实再现?

  在越来越小的南湖,同样倾斜湿滑的堤岸

  你抓住了垂丝般的柳条,抓住了这个春天

  最缠绵的部分,没入温柔清凉之乡

  无论是否情愿,终有一天

  你会将它们,移交给

  茫茫空寂①

  注:

  ① “将它们移交给茫茫空寂”,语出亨利・詹姆斯。

  牡丹园里的月季,长在四周

  没有一种关系是单纯的,没有一种对比是

  不能颠覆,然后复盘的

  她们是卷帘的侍女,要小心回答

  雨疏风骤之后主人半梦半醒的提问。不能太朴实

  也不能太刻意。如果主人春眠,就要在卧榻旁

  把花儿绣得更密实,更张狂,俗艳得像是讨要

  一场真正的暴雨,以便把身段一次次压低

  天然的解构主义者,最终会不会演变成

  古典主义的悲剧?手拉手的伴舞者,她们的

  碎步里,有没有不屑一顾的怨愤

  自暴自弃的颓废?我抛出的这些疑问

  如同月色下一张张熟睡的脸,发出轻微的鼾声

  象征着梦的中心,一出折子戏

  正徐徐打开

  人生与戏之关系讨论

  人生如戏,并不是真的戏

  就像风雨如晦,并没有真的晦暗

  需要一刻喘息,把新焙的酒斟满

  让小火炉渐暖。雪不会不听从这人间的召唤

  人生如戏,不可能是一场独角戏

  需要调动言词的大军,密谋

  乔装,隐藏在黑暗里

  直到角色与本色不再分离

  有太多的可能。就像在戏中

  你可以死而复活,从头再来

  但一切的可能只是为了告知你

  自身不可摆脱的那种不可能

  责任编辑  吴佳燕

  素食者卡夫卡

  “我路过妓院就像

  路过情人的家”

  在那里,素食者卡夫卡不用担心

  被拒绝,就像他不用担心身体的一部分

  会不会拒绝响应

  这是一个客体和主体的问题――

  餐桌上的父亲用报纸藏住脸,以抗议

  素食者卡夫卡的强制性咀嚼

  这隐忍的快感,在纷披的长发下

  一阵阵蠕动,从口腔到胃部

  素食者卡夫卡的每一次选择

  都是精心的:咀嚼三十二遍有益于健康

  十七岁给第一位可能的女朋友

  在夜晚读读尼采。这种超前的智力有利于

  引诱的缓缓展开

  在布拉格水族馆,素食者卡夫卡隔着玻璃箱

  对鱼儿低声地说:现在

  我可以清楚地看着你了。这是你我的幸福

  我要像你一样透明,在漆黑的囚室里

  用五脏六腑发光。素食为我的身体注入了

  荧光粉,和吗啡

  车过东湖

  消逝的都太快。你抓不住垂柳的夜露

  影子是事物的极端状态,是对飞驰的不屑一顾

  你被不知疲倦的车轮驱动着。在湖边

  风景不可能停驻脚步,停下来的仅仅是

  一棵水杉,一朵睡莲,一只梦中跌落的鹭鸟

  惊慌的不是幼鸟,是纤细的啼叫,从水面升起

  这湖水黏稠了多少年

  水葫芦花有着静穆的哀愁,夏天如此

  秋天亦是。你曾是那个在山间小径漫步的人

  像是一场旅行,突然就到了这里

  脱衣,下水。一团雾从天而降,仿佛一次设计

  混淆了幸福的真实含义

  毕业晚会后。第七日。露天电影场

  那些高悬的钢色小球,在白昼

  替代了夜晚四散的歌声和

  泪水

  这些星星的扮演者,是一颗颗

  孤独的果实。再多的落叶也会被风

  卷走

  他们应该卸下你们,卸下

  你们的负担,不要让你们露出

  苍白的眼神

  我见过你们在地上的滚动,一个向着另一个

  两个向着第三个。一群人在走台

  一个人背对着音乐,在电影场的台阶上

  练习蛙跳

  完美的句子

  “他看着窗外,”卡夫卡写道,

  “凝视着窗外的那条河,那座桥,以及对岸

  郁郁葱葱的丘陵。

  他的双肘撑在书桌上。”

  多么完美的句子!

  就像世界的一扇窗子,我想起卡夫卡

  最短的小说:“凭窗远眺。”

  现在,正是匆匆来到又要匆匆结束的春天。

  谁走到窗前,谁都会大吃一惊――

  男人走了过去,接着,女孩脸上

  明亮无比。

  朵拉给布罗德的信,在卡夫卡死后

  他最高的人生理想:

  作为一个父亲

  坐在一个孩子的摇篮旁

  和这个心爱的女人

  回她的故乡,在巴勒斯坦

  开一家咖啡馆

  病死于喉结核的男人

  最后的话也带着剧痛:

  “您别走”

  “我不会走的”

  “可是,你看

  我要走了”

  理解这种事情的人太少了

  唯一的这一个在这儿念叨:

  “我亲爱的,我亲爱的,我的

  好人儿!我们让他待在那儿

  在黑暗中,独自

  裸露着”

  强直性脊髓炎

  请不要拿优雅说代价

  这世界的隐患,这突然的爆发或

  瞬间的坍塌

  请不要跟隐患谈判

  死水微澜,终究是死水一潭

  扔出去的石子不是隐患,被吞噬的水花

  也不是。相信你感觉不到的,并且完全依赖它

  这并不难

  就像优雅,真的不难

  在你弯腰系上鞋带的一刹那

  你看见自己的影子

  紧缩成一团

  遗忘

  一壶水烧开,忘记了尖叫

  梦里梦见醒来,算不算一天的开始?

  依稀记得梦中的小便池是倾斜的,梦中的尿液

  不再分叉,清亮如溪,打在青苔上

  你的双脚止不住地往下滑

  这是不是另一个梦的真实再现?

  在越来越小的南湖,同样倾斜湿滑的堤岸

  你抓住了垂丝般的柳条,抓住了这个春天

  最缠绵的部分,没入温柔清凉之乡

  无论是否情愿,终有一天

  你会将它们,移交给

  茫茫空寂①

  注:

  ① “将它们移交给茫茫空寂”,语出亨利・詹姆斯。

  牡丹园里的月季,长在四周

  没有一种关系是单纯的,没有一种对比是

  不能颠覆,然后复盘的

  她们是卷帘的侍女,要小心回答

  雨疏风骤之后主人半梦半醒的提问。不能太朴实

  也不能太刻意。如果主人春眠,就要在卧榻旁

  把花儿绣得更密实,更张狂,俗艳得像是讨要

  一场真正的暴雨,以便把身段一次次压低

  天然的解构主义者,最终会不会演变成

  古典主义的悲剧?手拉手的伴舞者,她们的

  碎步里,有没有不屑一顾的怨愤

  自暴自弃的颓废?我抛出的这些疑问

  如同月色下一张张熟睡的脸,发出轻微的鼾声

  象征着梦的中心,一出折子戏

  正徐徐打开

  人生与戏之关系讨论

  人生如戏,并不是真的戏

  就像风雨如晦,并没有真的晦暗

  需要一刻喘息,把新焙的酒斟满

  让小火炉渐暖。雪不会不听从这人间的召唤

  人生如戏,不可能是一场独角戏

  需要调动言词的大军,密谋

  乔装,隐藏在黑暗里

  直到角色与本色不再分离

  有太多的可能。就像在戏中

  你可以死而复活,从头再来

  但一切的可能只是为了告知你

  自身不可摆脱的那种不可能

  责任编辑  吴佳燕


相关内容

  • "写作是一种祈祷形式"
  • 我渴望那些突然使我置身于孤独中的东西,比如旅行.阅读.那次远赴新疆.甘肃时,我只带了三四本薄薄的小书,其中有<卡夫卡传>和<卡夫卡书信日记选>.这两本书相互映照着,使漫漫长途突然陡峭.迂回曲折起来.关于书,卡夫卡给他在一次大战中阵亡的中学同学奥斯卡的信中写道:"一本 ...

  • 卡夫卡姓名辨释
  • 对于喜欢甚至迷恋卡夫卡(1883-1924)的读者来说,2013与2014年均可算作是"卡夫卡年",因为前者是卡夫卡诞辰130周年,后者是卡夫卡逝世90周年.在这跨年之间,也就是在卡夫卡的生死之间,做点有关卡夫卡的事情,写点纪念卡夫卡的文字,应该是有意义和价值的. 美国当代著名女 ...

  • 卡夫卡作品的现实意义
  • 谈当代学者对卡夫卡作品现实意义的研究 摘要 在外国文学中,卡夫卡始终是一个我们绕不开的话题,特别是研究文学作品中的存在主义时,可以说没有卡夫卡,研究就会缺乏说服力.我们并不是在刻意抬高卡夫卡在文学与哲学中的地位,而是因为在文学创作与哲学思考中,实在没有几个人能像卡夫卡那样用生命进行探寻.在现实社会中 ...

  • 对异化的抗争--论卡夫卡的[变形记]
  • 科技信息人文社科 对异化硇抗争--i仑卡夫卡明<变形i己> 渭南师范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系 冯延燕 [摘要]卡夫卡的<变形记>通过人变成甲虫这样一个荒诞不经的故事,表现了现代人在巨大的社会生活压力下承受了超负荷的身心压力终被异化了的现实,展现了现代人丧失自我,在绝望中挣扎的精神状 ...

  • 走近卡夫卡
  • "一天清晨,格雷戈尔,萨姆沙从一串不安的梦中醒来时,发现自己在床上变成了一只硕大的虫子." 由此开始,卡夫卡用他那划时代的文笔,在小说<变形记>中为我们展示了一幅"虫形人"眼里心中的阴森世界,令人震撼的是:他的感觉和行动都是"虫" ...

  • "万里长城建造时":卡夫卡的中国神话
  • 2002年第6期 (总第154期)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台科学版)JOURNALOFXIAMENUNIVEF,srrY(Arts&SocialNo6200口Sciences)GeneralNo.154 "万里长城建造时":卡夫卡的中国神话 周宁 (厦『-J大学中文系,福建厦 ...

  • 卡夫卡与[城堡]
  • 卡夫卡与<城堡> 第一节 表现主义文学概述 表现主义的概念最初出现在德国和奥地利的画坛上和乐坛上,1914年被引入文学界,在(诗歌)戏剧.小说领域取得很大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表现主义以德国为中心,到了二十年代,声势浩大,影响波及奥地利.捷克.瑞典,最后传入美国.在戏剧领域里,瑞典的 ...

  • 卡夫卡[变形记]
  • 摘 要:在表现主义作家中,卡夫卡是杰出代表.他以荒诞幽默的笔调创作出的作品中,多包含异化主题,他的创作对后世现代派作家的创作有很大影响.短篇小说<变形记>是卡夫卡作品中的瑰宝.在阅读学习<变形记>的过程中,结合卡夫卡的生活经历,领会作家的情志思想.写作手法,力求对这部不朽的作 ...

  • 解读卡夫卡[饥饿艺术家]
  • 匠心独运,筑造离奇世界 --<饥饿艺术家>解读 [摘 要]写于1922年的<饥饿艺术家>是卡夫卡为数甚少的珍爱作品之一,在这部文学作品中,卡夫卡匠心独运,为我们描绘了一个荒诞却又真实的离奇世界. [关键词]叙述视角:饥饿:艺术手法 <饥饿艺术家>这部短篇小说一直被 ...

  • [海边的卡夫卡]读后感800字
  • <海边的卡夫卡>读后感800 字每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内心世界,在这一生中,我们一直在不断追寻自我,不断完善自我,生活就是那么一种过程. 我们既接受热切的祝福,又接受凶狠的诅咒. 领教了世界是何等凶顽,同时又得知世界也可以变得温存和美好. ------写在前面. <海边的卡夫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