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菊打官司] 影评

《秋菊打官司》影评

凭借秋菊打官司,巩俐摘取了威尼斯影后的皇冠。这部戏我觉得其实是张艺谋导演拍给外国人看的。故事发生在中国西北的小山村,巩俐扮演的山村孕妇秋菊的丈夫被村长踢伤下体,秋菊为了要个说法,带着六个月的身孕踏上告状之路。从乡里到县里到市里,各级裁决都判定村长赔钱,可是村长不肯正式道歉。在除夕夜秋菊难产,村长组织村民连夜把秋菊送到医院,使秋菊顺利生产。秋菊以为她与村长之间的官司就此了结,不料市中级法院此时判决下来,村长因伤害罪竟然被捕入狱了。

回到影片的拍摄镜头效果和技巧上来看。

《秋菊打官司》的第一个镜头,即一举奠定了全片的调子。摄像机被安臵在西北某个小城镇市集的道路中间,固定机位,一人高视角,熙熙攘攘的人群不间断的与之“擦肩而过”。这个长镜头与贾樟柯在《三峡好人》的开头,缓慢地逐个扫过众多船客的长镜头何其相似!都是个平视的姿态,并未人为地赋予镜头前的人和环境什么涵义,好像不意间进入了芸芸众生中的一个小小的环境,故事就此铺陈开来。要深究二者的不同,我看是张艺谋更喜欢镜头中出现鲜活生动的东西,让你感到生活的“扑面而来”,而贾樟柯则偏好静态地凝视,让镜头舒缓地移动甚至定下来,“凝视”本身即具备了一种思考的意思。比方,《秋菊打官司》的开头长镜虽然是定的,但是人却是动的,镜头像被安臵在河流的中央,画面充满了流动的人群。而《三峡好人》中的长镜,缓缓移过一张张面孔,镜头是动的,人却是静的。其中的区别,我想,前者侧重在环境,后者侧重在人。前者的“动”是活跃的、情绪化的,后者的“静”则多了层冷眼旁观的审视和思考的意味。这个区别与张和贾两个人的影片给我的印象是合的。

秋菊就在这样水流般的人群中“随意地”走到镜头前来的,小妹拉着车,秋菊挺着大肚子走来了,镜头带领着观众的注意(好奇),顺势就剪到他们那里去了。从侧面拍他们,模拟了“转头看他们”,镜头保持了和秋菊三人的距离,镜头和他们之间不断的是人行过。前面是小妹,后面是秋菊,镜头还让观众注意到了板车上卧着个人,直到他们走出镜头(我留意了下,事实上并未走出镜头,板车出去一半就接下个镜头了),这是本片的第二个镜头。 第三个镜头似乎与第一个镜头一样,都是个固定机位拍他们从人群中走来,但是略微注意还是能看出差别的,即是秋菊三个更从人群中突出,于是与镜头视角重合的观众的注意便全在秋菊三个身上了。这是片子的第三个镜头。

第四个与第二个相仿,走出镜头才接第五个“走来”的镜头(用“走来”、“走出”交

代他们到“卫生室”的时间过程)。第五个镜头中,秋菊喊妹子停下来,说“到了”,接第六个镜头从侧面拍,背景是“卫生室”的门口和挂在门口的牌子。第七个自然是由室内向外拍他们进来的了。

首先得说,这个开头算不上多创新或者多有技巧,电影中的主人公“从人群中走到镜头前来,展开故事”,是个挺老套的办法。但是我觉着这几个镜头拍的是真好,好在哪里?以我有限的分析能力,只谈两点。

一是老套的未必是不好的,老套的就是不创造的,依旧例的,老被使用的,而之所以老被使用说到底还是因为它好用嘛。与众不同往往意味着行不通,我欣赏创造,欣赏个人风格,但是创新不意味着要把片子刻意地搞的那么“不好看”,比方王超的片子,这哥们儿的长镜头那是闷不死人不罢休,后来看《江城夏日》,终于不摆弄闷到死的长镜头了,但是片子还是不“好看”。依我看,自己的片子都不能拍流畅了,拍好看了,凭什么还瞧不起人家好莱坞?我看,创新个前提是你至少得能来老套路吧,不然你革命了半天,革了谁的命?想跑还得先学走路不是。

二是这个片子的环境感很棒,像镜头前总不只是个主人公,人来人往,走进走出,卫生室由里向外拍秋菊三个进来,镜头前一个中年男子在劈柴火烧炉子,环境一下子就出来了,很真实,很生活化。这种纪实色彩重的影片很喜欢这样搞,确实也出效果,但是搞得好赖不单单是个技巧的问题,还得看创作有没有生活,一个小小的“虚假”的瑕疵被揪出来了,对影片逼真性的营造是致命的。《秋菊打官司》在这方面做的就很好,饰演村长的雷恪生讲拍这片子前他们下去体验生活,在农村一待就是两个月,因为他自己是演话剧的,要扳自己“演”的痕迹重的毛病。反面的例子比方最近的《盲山》,不少地方就不够真实,环境感不强,甚至有局部能把观众踢出环境的硬伤。

村长和秋菊之间打官司的流程是整部戏的线索,秋菊是属于“人穷志不穷”的人,李公安在县里就跟秋菊说:“这个官司就到头吧”,可是秋菊却一直说“我就是要个说法”。其实,她是很淳朴的,憨厚的老百姓,只是她不甘安于现状,要为自己“受伤”的丈夫出口气,讨个说法。秋菊的执着,让我非常感动。巩俐精湛的演技,不愧为威尼斯影后!

《秋菊打官司》影评

凭借秋菊打官司,巩俐摘取了威尼斯影后的皇冠。这部戏我觉得其实是张艺谋导演拍给外国人看的。故事发生在中国西北的小山村,巩俐扮演的山村孕妇秋菊的丈夫被村长踢伤下体,秋菊为了要个说法,带着六个月的身孕踏上告状之路。从乡里到县里到市里,各级裁决都判定村长赔钱,可是村长不肯正式道歉。在除夕夜秋菊难产,村长组织村民连夜把秋菊送到医院,使秋菊顺利生产。秋菊以为她与村长之间的官司就此了结,不料市中级法院此时判决下来,村长因伤害罪竟然被捕入狱了。

回到影片的拍摄镜头效果和技巧上来看。

《秋菊打官司》的第一个镜头,即一举奠定了全片的调子。摄像机被安臵在西北某个小城镇市集的道路中间,固定机位,一人高视角,熙熙攘攘的人群不间断的与之“擦肩而过”。这个长镜头与贾樟柯在《三峡好人》的开头,缓慢地逐个扫过众多船客的长镜头何其相似!都是个平视的姿态,并未人为地赋予镜头前的人和环境什么涵义,好像不意间进入了芸芸众生中的一个小小的环境,故事就此铺陈开来。要深究二者的不同,我看是张艺谋更喜欢镜头中出现鲜活生动的东西,让你感到生活的“扑面而来”,而贾樟柯则偏好静态地凝视,让镜头舒缓地移动甚至定下来,“凝视”本身即具备了一种思考的意思。比方,《秋菊打官司》的开头长镜虽然是定的,但是人却是动的,镜头像被安臵在河流的中央,画面充满了流动的人群。而《三峡好人》中的长镜,缓缓移过一张张面孔,镜头是动的,人却是静的。其中的区别,我想,前者侧重在环境,后者侧重在人。前者的“动”是活跃的、情绪化的,后者的“静”则多了层冷眼旁观的审视和思考的意味。这个区别与张和贾两个人的影片给我的印象是合的。

秋菊就在这样水流般的人群中“随意地”走到镜头前来的,小妹拉着车,秋菊挺着大肚子走来了,镜头带领着观众的注意(好奇),顺势就剪到他们那里去了。从侧面拍他们,模拟了“转头看他们”,镜头保持了和秋菊三人的距离,镜头和他们之间不断的是人行过。前面是小妹,后面是秋菊,镜头还让观众注意到了板车上卧着个人,直到他们走出镜头(我留意了下,事实上并未走出镜头,板车出去一半就接下个镜头了),这是本片的第二个镜头。 第三个镜头似乎与第一个镜头一样,都是个固定机位拍他们从人群中走来,但是略微注意还是能看出差别的,即是秋菊三个更从人群中突出,于是与镜头视角重合的观众的注意便全在秋菊三个身上了。这是片子的第三个镜头。

第四个与第二个相仿,走出镜头才接第五个“走来”的镜头(用“走来”、“走出”交

代他们到“卫生室”的时间过程)。第五个镜头中,秋菊喊妹子停下来,说“到了”,接第六个镜头从侧面拍,背景是“卫生室”的门口和挂在门口的牌子。第七个自然是由室内向外拍他们进来的了。

首先得说,这个开头算不上多创新或者多有技巧,电影中的主人公“从人群中走到镜头前来,展开故事”,是个挺老套的办法。但是我觉着这几个镜头拍的是真好,好在哪里?以我有限的分析能力,只谈两点。

一是老套的未必是不好的,老套的就是不创造的,依旧例的,老被使用的,而之所以老被使用说到底还是因为它好用嘛。与众不同往往意味着行不通,我欣赏创造,欣赏个人风格,但是创新不意味着要把片子刻意地搞的那么“不好看”,比方王超的片子,这哥们儿的长镜头那是闷不死人不罢休,后来看《江城夏日》,终于不摆弄闷到死的长镜头了,但是片子还是不“好看”。依我看,自己的片子都不能拍流畅了,拍好看了,凭什么还瞧不起人家好莱坞?我看,创新个前提是你至少得能来老套路吧,不然你革命了半天,革了谁的命?想跑还得先学走路不是。

二是这个片子的环境感很棒,像镜头前总不只是个主人公,人来人往,走进走出,卫生室由里向外拍秋菊三个进来,镜头前一个中年男子在劈柴火烧炉子,环境一下子就出来了,很真实,很生活化。这种纪实色彩重的影片很喜欢这样搞,确实也出效果,但是搞得好赖不单单是个技巧的问题,还得看创作有没有生活,一个小小的“虚假”的瑕疵被揪出来了,对影片逼真性的营造是致命的。《秋菊打官司》在这方面做的就很好,饰演村长的雷恪生讲拍这片子前他们下去体验生活,在农村一待就是两个月,因为他自己是演话剧的,要扳自己“演”的痕迹重的毛病。反面的例子比方最近的《盲山》,不少地方就不够真实,环境感不强,甚至有局部能把观众踢出环境的硬伤。

村长和秋菊之间打官司的流程是整部戏的线索,秋菊是属于“人穷志不穷”的人,李公安在县里就跟秋菊说:“这个官司就到头吧”,可是秋菊却一直说“我就是要个说法”。其实,她是很淳朴的,憨厚的老百姓,只是她不甘安于现状,要为自己“受伤”的丈夫出口气,讨个说法。秋菊的执着,让我非常感动。巩俐精湛的演技,不愧为威尼斯影后!


相关内容

  • 有话好好影评
  • 影 视 听 说 语 言 作 业 海峡动漫系 媒体2班29号陈碧梅 <有话好好说>的角度分析 一. 故事梗概: <有话好好说>讲述的是青年赵小帅以奇特的方式,狂热的追求漂亮姑娘安红.不幸的是,安红正与某娱乐公司的老板刘德龙恋爱.刘德龙为教训小帅,大打出手.混乱之中,小帅抢过行人 ...

  • [大红灯笼高高挂]影评
  • 人生被囚禁在高楼大院 <大红灯笼高高挂>影片分析 <大红灯笼高高挂>这部影片改编于苏童的<妻妾成群> ,有中国第五代著名导演张艺谋拍摄而成,在国内外重大电影节上获得多项大奖,有着良好的影响. 影片给人的感觉就是压抑,对人性的一种摧残,给人生带来压抑,影片开始于夏天 ...

  • 欣赏电影也是一门艺术
  • 欣赏电影也是一门艺术 2012最新电影http://www.77ds.org 如今,电影市场种类繁多,观影方式也五花八门.如何发现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好电影?用何种方法才能更加透彻地欣赏电影的"美"?上周六,安徽电视台编剧周京辉做客"新安百姓讲堂",通过对电影片段 ...

  • 第五代导演
  • 张艺谋1984年第一次担任电影<一个和八个>的摄影师,获中国电影优秀摄影师奖.1986年主演第一部电影<老井>夺三座影帝. 1987年执导的第一部电影<红高粱>获中国首个国际电影节金熊奖.从此开始实现他电影创作的三部曲,由摄影师走向演员,最后走向导演生涯. 198 ...

  • 影视评论写作
  • 影视评论写作 一.评论的种类:简介式:广告式:技术式:史学式:理论式:观感式(考试应用). 选择哪一种,取决于读者是谁.专业考试的评论是给考官看的,影评是和考官的一次对话,要把考官说服.影评就是用电影常识写的一篇议论文,具体论述对象是电影内容,不是抽象的东西.得是有个性的观后感,不能复述故事情节. ...

  • 中国电影史上最著名的10个导演
  • 1. 张艺谋 第五代电影人的代表 名誉指数:10 票房指数:9 投资指数:9 潜力指数:9 年薪:1亿 在中国,张艺谋似乎是电影界的一个神话,他从来不拍电视剧,只拍电影:而他的电影.不论是城市题材还是农村题材,不论是现代还是当代,总是令人刮目相看.在张艺谋看来,"城市题材和农村题材不能构成 ...

  • 克莱默夫妇影评
  • <克莱默夫妇>影评 看完此部电影,感觉确实一举囊括五项奥斯卡奖项实至名归.在此应用课上讲的一些表现手法进行几个场景的分析. 泰德是一个典型的工作狂,作为一个广告设计师,事业有成,然而在他兴冲冲回家想同妻子分享自己即将升职的消息时,妻子却告诉他她再也无法忍受泰德一心扑在工作上忽视了妻子儿子 ...

  • 另一种"媚俗"
  • 作者:王干 文汇报 1996年03期 在文艺创作中以低级趣味作态媚俗,它们的对象原指一般群众.而大肆穿凿播弄所谓民族文化,意在取悦西方的口胃,这也是一种媚俗,并且正是中国当代电影创作中某种现象.你想走向世界,你想与国际"接轨",那你就必须是"民族的".&quo ...

  • 亲爱的影评
  • 亲爱的影评 <亲爱的>是一部"打拐题材"电影,由陈可辛执导,张冀编剧,赵薇.黄渤.郝蕾.张译.佟大为.张雨绮等人主演.电影讲述一对夫妻因为关系不和睦,儿子成为他们唯一的联系,但是有一天孩子却莫名其妙地走丢了.夫妻二人努力地寻找着自己的孩子,在路上遇到了很多像自己一样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