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的入世VS清醒的处世

有人说:“儒家是入世的,道家是出世的。”我认为,那是对儒家和道家思想态度处在浅层认识的人的误会。儒家的创始人孔子提出“仁”,主张“礼”,亚圣孟子主张“施行仁政”、“民贵君轻”、“克己复礼”、“政在得民”,西汉的董仲舒以儒学为基础,以阴阳五行为框架,兼采诸子百家,建立起新儒学。其核心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而道家以老子、庄子为代表,其思想核心是“道”,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统治宇宙中一切运动的法则。强调“整体论的”、“机体论的”世界观,重视人的自由。所以,我们应该说儒家是积极的入世,道家是清醒的处世。

首先,作为儒家的创始人,孔子的“入世”情结尤为突出。从为学的角度来看,孔子从小聪敏好学,他自己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而在他的意识里,“入仕”才是他学习的最终目的,也是学习的最大动力,所谓“学而优则仕”。因为他对分崩离析的社会有自己的一套看法,并想将其施展开来,企图改变现状,这自然就把“志于学”和“志于仕”结合起来。也就是说,孔子为学,其实是为为仕作准备,为其服务。而孔子曰:“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孔子一生都想有所作为,特别是想影响君王,想要通过对君王灌输自己的思想以达到影响社会,改变乱世。另外,孔子在个人、家庭中提倡“孝悌”、“仁”、“爱”的背后,也是即使不能为官,都可以从从其他方面掺入到国家政治中,即未能通过影响君王作用于社会,那么就通过影响百姓作用于社会。

庄子在《养生主》中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可见,道家认识到知识是浩瀚无边的,而人的生命却是那么的有限。他们认为,沉湎于知识,与沉湎于声色知识并无本质区别,因为都对生命构成了威胁——“学海无涯苦作舟”啊!举一个形象的例子,“惠施多方,学富五车”,而庄子却认为惠施不过是一个被万物之理牵引,时刻不得安宁的可怜之人。但这并不代表道家不提倡学习,他们提倡学习,但是他们永远把生命放在第一位。在他们看来,没有什么比生命可贵,任何使生命受到损害的追求,都是“以隨侯之珠,弹千仞之雀”。儒家和道家,我只能说儒家是追梦式的积极入世,他们在那样战乱的年代心里一直存着要辅助统治者统一天下以达到和平的梦想;而道家是无为逍遥式的清醒者,他们介于入世和出世之间,既不是以“佛”的高度来看待世界,而是把自己置于混沌红尘之中看清混乱并认清自己,努力“贵生”。

第二,从为仕的态度来看,孔子对其的渴望更是明显。从孔子周游列国的行径也可以看出,他总是期待进入并干预这个社会,介入国家政治生活,借助君主来实现自己政治抱负。子贡问孔子:“有美玉于斯,韫匮而藏诸?求善者而沽诸?”孔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借美玉喻己,渴求得到善者(君主)的赏识,其对入世的迫切之情跃然于纸上。即使是后来如孟子的儒士,也都在徘徊齐梁之间表现出这种热烈的救国之心。由此可知,儒家其实是有着强烈的入世情怀的。

与此相对的,庄子主张“无用之用”,庄子曰:“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而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他主张世人将自身的世俗之用掩盖起来,以免于祸害,最终实现自身的根本大用。庄子还提倡“与物委蛇”,他说:“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这就告诉我们,顺物方能无仞,偱虚方能无滞。而作为道家学派创始人的老子贵柔,主张“藏锋”。老子曰:“揣而锐之,不可长保”。综上所述,我认为道家是不主张显示自身才能而见用于统治者的。但那并不是出世,只是他们对那个无道的社会认识得更为深刻,更加清醒,他们知道在那样的年代生存下来的不容易,更了解君王那种权力的占有欲以及对一切的控制欲。老子的《道德经》首先是写给君主王侯看的“君人南面之术”,他是无为的入世;《庄子》是为弱者而书,庄子是逍遥的游世。老子与庄子,两种不同的处世之道,但是又有着一些本质上的相同点。

第三,从思想来看,儒家哲学一直是主动、积极地为统治者指出为国之道。首先是劝诫君王自己要“仁”,要“德”,进而在国家事务管理上劝导君主实行仁政、德政。“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倡导修己安人。孔子就是怀着这颗澎湃的入世之心而开创了儒学的,后来的学派发展者都无不朝着这个方向向前迈进。曾子说的“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是整个儒家学派的共识。

而道家,虽然主张“顺道”、“无为”、“逍遥”,但也不是出世。老子“贵柔”,他说:“强大处下,柔弱处上”(《道德经·七十六章》),“柔弱胜刚强”(《道德经·三十六章》),认为柔弱的人其实比表现突出的强者更强。对于那些善于柔弱的人来说,柔弱不是他们的目的,而仅仅是通向某个目的的工具。就如人们都想到达同一个目的,都认为直线走去是最近的,但同时很多人走这条路,会导致大家互相拉扯排挤,反而走得更慢;懂得柔弱之术的人往往不走直线,而走弯路,在适当的时候向别人示弱,那他就不会成为众矢之的,反过来会比走直线的人更快达到目标。因此,“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同时,老子所说的“无为”也不是要世人消极地“无所作为”。。“无为”不像儒家的“有为”那样要求强迫人们的行为必须遵循礼法,因为老子认为所谓的“礼法、道德”都是人规定的,不是人本身心性的自然体现,所以表现出来的“道德”都不是人的自然情感;“无为”就是依循天道来展开行动,不肆意妄为。就上面这两点,老子的入世哲学内涵和方法论就与儒家的入世哲学的大不相同。“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道德经·四十三章》)老子深知有权力的人总有以权力征服他人的冲动,爱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任意支使在下面的人,而无为则意味着对权力的节制和对占有欲与支配欲的消解。这是老子入世哲学的主要方向。

庄子反对出世与入世,却爱游世。游,若即若离不即不离也,介乎“避”与“入”之间。“顺人而不失己”(《庄子·外物》),“外化而内不化”(《知北游》)。一方面通过外在的“顺物”,作出行为上一定程度的妥协,来保证其现实意义上的“在世性”,从而避免了避世之人对其所必须承担的责任与义务的放弃;另一方面又通过内心的“不失己”,保持自我,来保证其精神意义上的“远世性”,从而避免了入世之人极有可能遭受到的精神疾患。

通过以上三大点的比较,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儒家是积极入世,但道家绝对不是可以简单地以“出世”二字概括的——老子是无为的入世,庄子是逍遥的游世。儒家和道家,都没有把自己看成超然物外的“佛”,他们都清楚知道自己是世俗之人,他们最大的不同只是儒家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怀着心中的美好梦想积极的入世。我甚至认为儒家是生活在现实,而思想却十分不现实的理想主义者。而道家,是生活在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里的清醒的人,他们不但不避世,相反地,他们十分现实,他们知道现实的残酷以及每个明天的生命的不可知,所以他们主张“无为”、“贵生”。也许按照被儒家作为主流思想影响了数千年的中国人传统的逻辑来说,我们甚至可以说道家的主张是自私的,但他们的自私只是主张贵生自保而达到保住小我集成大我,以求稳定而已。

有人说:“儒家是入世的,道家是出世的。”我认为,那是对儒家和道家思想态度处在浅层认识的人的误会。儒家的创始人孔子提出“仁”,主张“礼”,亚圣孟子主张“施行仁政”、“民贵君轻”、“克己复礼”、“政在得民”,西汉的董仲舒以儒学为基础,以阴阳五行为框架,兼采诸子百家,建立起新儒学。其核心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而道家以老子、庄子为代表,其思想核心是“道”,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统治宇宙中一切运动的法则。强调“整体论的”、“机体论的”世界观,重视人的自由。所以,我们应该说儒家是积极的入世,道家是清醒的处世。

首先,作为儒家的创始人,孔子的“入世”情结尤为突出。从为学的角度来看,孔子从小聪敏好学,他自己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而在他的意识里,“入仕”才是他学习的最终目的,也是学习的最大动力,所谓“学而优则仕”。因为他对分崩离析的社会有自己的一套看法,并想将其施展开来,企图改变现状,这自然就把“志于学”和“志于仕”结合起来。也就是说,孔子为学,其实是为为仕作准备,为其服务。而孔子曰:“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孔子一生都想有所作为,特别是想影响君王,想要通过对君王灌输自己的思想以达到影响社会,改变乱世。另外,孔子在个人、家庭中提倡“孝悌”、“仁”、“爱”的背后,也是即使不能为官,都可以从从其他方面掺入到国家政治中,即未能通过影响君王作用于社会,那么就通过影响百姓作用于社会。

庄子在《养生主》中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可见,道家认识到知识是浩瀚无边的,而人的生命却是那么的有限。他们认为,沉湎于知识,与沉湎于声色知识并无本质区别,因为都对生命构成了威胁——“学海无涯苦作舟”啊!举一个形象的例子,“惠施多方,学富五车”,而庄子却认为惠施不过是一个被万物之理牵引,时刻不得安宁的可怜之人。但这并不代表道家不提倡学习,他们提倡学习,但是他们永远把生命放在第一位。在他们看来,没有什么比生命可贵,任何使生命受到损害的追求,都是“以隨侯之珠,弹千仞之雀”。儒家和道家,我只能说儒家是追梦式的积极入世,他们在那样战乱的年代心里一直存着要辅助统治者统一天下以达到和平的梦想;而道家是无为逍遥式的清醒者,他们介于入世和出世之间,既不是以“佛”的高度来看待世界,而是把自己置于混沌红尘之中看清混乱并认清自己,努力“贵生”。

第二,从为仕的态度来看,孔子对其的渴望更是明显。从孔子周游列国的行径也可以看出,他总是期待进入并干预这个社会,介入国家政治生活,借助君主来实现自己政治抱负。子贡问孔子:“有美玉于斯,韫匮而藏诸?求善者而沽诸?”孔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借美玉喻己,渴求得到善者(君主)的赏识,其对入世的迫切之情跃然于纸上。即使是后来如孟子的儒士,也都在徘徊齐梁之间表现出这种热烈的救国之心。由此可知,儒家其实是有着强烈的入世情怀的。

与此相对的,庄子主张“无用之用”,庄子曰:“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而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他主张世人将自身的世俗之用掩盖起来,以免于祸害,最终实现自身的根本大用。庄子还提倡“与物委蛇”,他说:“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这就告诉我们,顺物方能无仞,偱虚方能无滞。而作为道家学派创始人的老子贵柔,主张“藏锋”。老子曰:“揣而锐之,不可长保”。综上所述,我认为道家是不主张显示自身才能而见用于统治者的。但那并不是出世,只是他们对那个无道的社会认识得更为深刻,更加清醒,他们知道在那样的年代生存下来的不容易,更了解君王那种权力的占有欲以及对一切的控制欲。老子的《道德经》首先是写给君主王侯看的“君人南面之术”,他是无为的入世;《庄子》是为弱者而书,庄子是逍遥的游世。老子与庄子,两种不同的处世之道,但是又有着一些本质上的相同点。

第三,从思想来看,儒家哲学一直是主动、积极地为统治者指出为国之道。首先是劝诫君王自己要“仁”,要“德”,进而在国家事务管理上劝导君主实行仁政、德政。“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倡导修己安人。孔子就是怀着这颗澎湃的入世之心而开创了儒学的,后来的学派发展者都无不朝着这个方向向前迈进。曾子说的“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是整个儒家学派的共识。

而道家,虽然主张“顺道”、“无为”、“逍遥”,但也不是出世。老子“贵柔”,他说:“强大处下,柔弱处上”(《道德经·七十六章》),“柔弱胜刚强”(《道德经·三十六章》),认为柔弱的人其实比表现突出的强者更强。对于那些善于柔弱的人来说,柔弱不是他们的目的,而仅仅是通向某个目的的工具。就如人们都想到达同一个目的,都认为直线走去是最近的,但同时很多人走这条路,会导致大家互相拉扯排挤,反而走得更慢;懂得柔弱之术的人往往不走直线,而走弯路,在适当的时候向别人示弱,那他就不会成为众矢之的,反过来会比走直线的人更快达到目标。因此,“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同时,老子所说的“无为”也不是要世人消极地“无所作为”。。“无为”不像儒家的“有为”那样要求强迫人们的行为必须遵循礼法,因为老子认为所谓的“礼法、道德”都是人规定的,不是人本身心性的自然体现,所以表现出来的“道德”都不是人的自然情感;“无为”就是依循天道来展开行动,不肆意妄为。就上面这两点,老子的入世哲学内涵和方法论就与儒家的入世哲学的大不相同。“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道德经·四十三章》)老子深知有权力的人总有以权力征服他人的冲动,爱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任意支使在下面的人,而无为则意味着对权力的节制和对占有欲与支配欲的消解。这是老子入世哲学的主要方向。

庄子反对出世与入世,却爱游世。游,若即若离不即不离也,介乎“避”与“入”之间。“顺人而不失己”(《庄子·外物》),“外化而内不化”(《知北游》)。一方面通过外在的“顺物”,作出行为上一定程度的妥协,来保证其现实意义上的“在世性”,从而避免了避世之人对其所必须承担的责任与义务的放弃;另一方面又通过内心的“不失己”,保持自我,来保证其精神意义上的“远世性”,从而避免了入世之人极有可能遭受到的精神疾患。

通过以上三大点的比较,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儒家是积极入世,但道家绝对不是可以简单地以“出世”二字概括的——老子是无为的入世,庄子是逍遥的游世。儒家和道家,都没有把自己看成超然物外的“佛”,他们都清楚知道自己是世俗之人,他们最大的不同只是儒家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怀着心中的美好梦想积极的入世。我甚至认为儒家是生活在现实,而思想却十分不现实的理想主义者。而道家,是生活在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里的清醒的人,他们不但不避世,相反地,他们十分现实,他们知道现实的残酷以及每个明天的生命的不可知,所以他们主张“无为”、“贵生”。也许按照被儒家作为主流思想影响了数千年的中国人传统的逻辑来说,我们甚至可以说道家的主张是自私的,但他们的自私只是主张贵生自保而达到保住小我集成大我,以求稳定而已。


相关内容

  • 从[庄子]诸篇看庄子的处世哲学
  • 摘 要:庄子的处世哲学如他的哲学思想一样,十分复杂.<庄子・养生主>中透射出来的"在夹缝中求生"的意志不是他混世的表现,而是一种活命的哲学.而在现实生活中,他又徘徊于出世与入世之间. 关键词:<庄子>:处世哲学:活命:出世:入世 任何处世方式的建立都是以现 ...

  • 道家与禅宗的人生哲学
  • 道家与禅宗的人生哲学 作者:李霞 在中国传统思想中,儒佛道皆重"人",三家的理论归根结底是要解决人如何生存处世这一人生根本问题.传统观点所谓道家"蔽于天而不知人"是有片面性的.在中国传统人生理论中,道禅的人生旨趣最为贴近,本文从生命价值取向.处世之道及人生态度 ...

  • 孔子和庄子的处世哲学
  • 入世与出世 --孔子和庄子的处世哲学 云南  童绍华(鹤道子) 一.引 言 在中国古代史上,最让人感到有趣的莫过于孔子和庄子.有关他们两人的讨论无论是古代史上的谁也及不上他们.的确,中国的文化说到底是儒道合流的文化,中国国民的性格是儒道互补的性格,这是不争的事实.所谓中国是儒道的天下,也正是基于这种 ...

  • 谈人生修养之最高境界
  • 谈人生修养之最高境界 发布于 2012-10-08 10:17 作者:萧天石 学道首在学为人,学为好人,学为君子贤人.尽人所以为人之道,使不与禽兽同生死,不与草木同朽腐,此即为学道之起步,进而方可学仙学佛学圣人,修仙修佛修圣人.三者其名虽异而其旨则同,其文虽异而其道则同.本天道以立人道,尽人道以合天 ...

  • 国学是个筐?中国人喝的不是茶,是中庸之道
  • 茶,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饮茶,也是中国人素来的习惯.有人说,中国人的性格中有茶的味道,看待世事的时候总是透着股清醒.理智的感觉,为人处世中也带着温润平和的气息.茶的品质亦是人的品质,茶品贵在平和,香味持久,人品贵在坚定,不卑不亢. 从表面上看,中国的儒.释.道都有各家独特的茶道流派 ...

  • 苏轼的人生哲学观
  • 苏轼的人生哲学观 在中国文学史上球星闪耀的苍穹中,苏轼不能不算是一颗耀眼的巨星.他的降生,曾一度使蜀地的山川秀水相形之下黯然失色.是蜀地的丰草沃土孕育了他博大的文人气质,也造就了他的伟大. 苏轼在诗词文三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造诣,堪称北宋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山色空蒙雨亦奇",&q ...

  • 陶渊明入世与出世的冲突与融合--儒道思想对陶渊明的影响
  • 寺国古代文学研究 陶渊明入世与出世的冲突与融合 一一儒道思想对陶渊明的影响 .蒜文华 摘要:儒.道思想对中国思想文化的渗透既深刺又悠远,所以,历代文士无不受其影响.陶渊明的入世为官与 出世隐居也是受儒邋的人生进退之道的深远影响,是入世与虫蜮的冲突与融合.关键谰:璃渊臻镛遂入世斑世 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 ...

  • 薛宝钗为人处世,圆滑老道,为什么书中称她"山中高士晶莹雪"?
  • 有多少人喜欢薛宝钗,就有多少人讨厌薛宝钗.宝钗端庄典雅,恬淡豁达,她帮湘云筹办螃蟹宴,她给黛玉送燕窝,人人夸赞宝姑娘,就连赵姨娘都说"宝丫头好,会做人,又大方."同时,她处变不惊,圆滑世故,对于金钏之死,薄情寡义:对于宝黛之恋,横生枝节. 对于这个性格复杂的宝姑娘,为什么书中称她 ...

  • 杜甫后期诗歌的漂泊意识分析
  • 摘要:漂泊意识是杜甫后期诗歌一条重要的情感主线.本文将从诗人的漂泊行踪.漂泊意识的语词表达.对漂泊苦难的直接面对以及强烈的现实生存关怀等方面进行论述,由此反映诗人浓烈的漂泊意识和真实的生命情怀. 关键词:杜甫:后期诗歌:漂泊意识 中图分类号:I20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