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人看台湾

《大陆人看台湾》大陆留学生看陆台学生的敌意(上)

2013-10-28

(王鹏/英国布里斯托大学国际关系博士候选人)

新学年开始了,英国的大学都在举办各种迎新活动。10月10日不仅是我们学校的新老生见面会,碰巧也是台湾中华民国第102个国庆日。白天校园里有台湾同学们的各种庆祝活动,而晚上当我打开Facebook时,里面亦是热闹非凡。

故事源自我的一个台湾同学新发的一张照片。她也是我的很好的朋友,平时待人既热情友善又博学健谈,而这次却好象被什幺事儿给激怒了──用照片下她自己的话说叫「战意高涨」。

一句问候沾染政治

原来是在下午的新老生交流会上,她又一次碰到初来乍到的中国留学生,对方劈头就问「Are you

Chinese?」(你是中国人吗?)她立刻「反射性」地回了:「No, I 'mTaiwanese.」(不,我是台湾人。)她还强调当天她特意穿上了一件写有TAIWAN字样的纪念T恤。接下来小伙伴们的各种评论、吐槽数十条,诉说着各种「糗Q」(台语:好笑的事情)和身处「敌营」(有发言者正在或曾经在中国大陆做实习或田野调查)的义愤。

我本来很想介入其中,用自己3年前刚来英国时的亲身经历向他们解释:其实这些初来乍到的大陆留学生,问另外一个亚洲模样的人是否是中国人,多半仅仅是一个友善的开场白而已──他们只是想暂时拋开自己蹩脚的中式英文,然后换上亲切的母语和大家自由交谈,只是想认识新朋友,或向学长学姐咨询、请教而已;总而言之,绝无恶意,更和政治沾不上边──哎,你们大概真的想太多了。可是,在当时的情景下,我担心自己打出来的简体字会像锥刺一样激发出更浓的「战意」,然后沦为众矢之的惨遭修理。此时选择沉默与思考似乎更为明智。

交流拓展沟通平台

我本人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大陆中国人,自幼生长的环境使我对祖国的热爱毋庸置疑。但另一方面,多年的人文教养使我更习惯于以中立的预设立场倾听各种不同甚至彼此攻讦的声音,同时政治科学与历史学的专业训练又迫使我对所有观点保持同等的戒心与普遍的怀疑。正是这种相对开放而理性的心态,使我和其它类似的中国留学生能够有幸结识不少台湾朋友。我不敢保证我们之间都有非常深的了解或交情,但至少单方面说,我们都非常乐意不带偏见地倾听他们的看法,平等而友好地交流。至于容易引发争执的敏感问题,大可默契地存而不论。

事实证明这种交流是极有裨益的:从他们那儿,我们了解到有关「千岛湖事件」的不同叙事,也听到了普通台湾青年对1999年921大地震和2003年SARS非典疫情中北京所作所为的愤懑和怨念。这种感性认知不仅让从事中国政治与国际关系研究的我受益匪浅,同时也拓展了我们的沟通平台。可即便如此,另一些在交往中令对方尴尬或不悦的事情仍时有出现。

我在阅读照片下方的讨论时,想起了自己的另一位台湾友人。用时下流行的网络话语来说,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政治控」:喜欢就两岸时局发表长文,也因此在中国最受青年学生欢迎的社交媒体上成为一名拥有众多粉丝及论敌的「公知」、「红人」。在一篇转载率极高的长文中,他以一个台湾人的口吻向大陆年轻人解释,为什幺台湾人现在不认同「中国」。

文中有两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台湾人民常常说,其实民进党的最佳助选员就是最反对民进党的中国共产党」,「台湾人来大陆,蓝的会变绿的,绿的会变成深绿」。前者是指中国政府咄咄逼人的对台政策(如96年飞弹危机、中国在各种国际组织上驱逐台湾代表等),导致台湾老百姓「反弹性」地支持对大陆强硬的民进党。后者则是说台湾人来大陆后,由于遭到种种不公正或「非国民」、「被防范」的待遇(如进入西藏必须和外国人一样申请入藏函,参观景点要支付比中国人更贵的门票,无中国身分证不能入住廉价旅店等),而对「中国」产生疏离和厌弃。

恶性循环导致激进

如果文中所言皆属事实,那我必当抱以充分之理解与同情。但如果套用他的句式和逻辑,结合海外陆/台留学生的实际政治生态,我们是否也可以说:「其实中国政府的最佳爱国主义教育宣讲员,就是最反对中国的最『深绿』的台湾人/留学生」呢?或者,「中国青年出国留学接触到活生生的台湾人后,原本对台湾多少抱有好感或同情之心的,会转变成强硬派;原本倾慕台湾民主自由并寄望中国社会改良的,也会因『憎屋及乌』而转向保守;原本反对暴力、坚决支持和平统一的,则会开始叫嚣『武力解放台湾』」? 此言绝非虚张声势、耸人听闻。不论是我本人的实地见闻,还是各大中国留学生论坛上,有关台湾、台湾人的讨论,都反映出这样一种由负向互构、恶性循环所导致的激进化、敌对化和暴力化(从语言暴力开始)之趋势。(待续)

《大陆人看台湾》大陆留学生看陆台学生的敌意(上)

2013-10-28

(王鹏/英国布里斯托大学国际关系博士候选人)

新学年开始了,英国的大学都在举办各种迎新活动。10月10日不仅是我们学校的新老生见面会,碰巧也是台湾中华民国第102个国庆日。白天校园里有台湾同学们的各种庆祝活动,而晚上当我打开Facebook时,里面亦是热闹非凡。

故事源自我的一个台湾同学新发的一张照片。她也是我的很好的朋友,平时待人既热情友善又博学健谈,而这次却好象被什幺事儿给激怒了──用照片下她自己的话说叫「战意高涨」。

一句问候沾染政治

原来是在下午的新老生交流会上,她又一次碰到初来乍到的中国留学生,对方劈头就问「Are you

Chinese?」(你是中国人吗?)她立刻「反射性」地回了:「No, I 'mTaiwanese.」(不,我是台湾人。)她还强调当天她特意穿上了一件写有TAIWAN字样的纪念T恤。接下来小伙伴们的各种评论、吐槽数十条,诉说着各种「糗Q」(台语:好笑的事情)和身处「敌营」(有发言者正在或曾经在中国大陆做实习或田野调查)的义愤。

我本来很想介入其中,用自己3年前刚来英国时的亲身经历向他们解释:其实这些初来乍到的大陆留学生,问另外一个亚洲模样的人是否是中国人,多半仅仅是一个友善的开场白而已──他们只是想暂时拋开自己蹩脚的中式英文,然后换上亲切的母语和大家自由交谈,只是想认识新朋友,或向学长学姐咨询、请教而已;总而言之,绝无恶意,更和政治沾不上边──哎,你们大概真的想太多了。可是,在当时的情景下,我担心自己打出来的简体字会像锥刺一样激发出更浓的「战意」,然后沦为众矢之的惨遭修理。此时选择沉默与思考似乎更为明智。

交流拓展沟通平台

我本人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大陆中国人,自幼生长的环境使我对祖国的热爱毋庸置疑。但另一方面,多年的人文教养使我更习惯于以中立的预设立场倾听各种不同甚至彼此攻讦的声音,同时政治科学与历史学的专业训练又迫使我对所有观点保持同等的戒心与普遍的怀疑。正是这种相对开放而理性的心态,使我和其它类似的中国留学生能够有幸结识不少台湾朋友。我不敢保证我们之间都有非常深的了解或交情,但至少单方面说,我们都非常乐意不带偏见地倾听他们的看法,平等而友好地交流。至于容易引发争执的敏感问题,大可默契地存而不论。

事实证明这种交流是极有裨益的:从他们那儿,我们了解到有关「千岛湖事件」的不同叙事,也听到了普通台湾青年对1999年921大地震和2003年SARS非典疫情中北京所作所为的愤懑和怨念。这种感性认知不仅让从事中国政治与国际关系研究的我受益匪浅,同时也拓展了我们的沟通平台。可即便如此,另一些在交往中令对方尴尬或不悦的事情仍时有出现。

我在阅读照片下方的讨论时,想起了自己的另一位台湾友人。用时下流行的网络话语来说,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政治控」:喜欢就两岸时局发表长文,也因此在中国最受青年学生欢迎的社交媒体上成为一名拥有众多粉丝及论敌的「公知」、「红人」。在一篇转载率极高的长文中,他以一个台湾人的口吻向大陆年轻人解释,为什幺台湾人现在不认同「中国」。

文中有两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台湾人民常常说,其实民进党的最佳助选员就是最反对民进党的中国共产党」,「台湾人来大陆,蓝的会变绿的,绿的会变成深绿」。前者是指中国政府咄咄逼人的对台政策(如96年飞弹危机、中国在各种国际组织上驱逐台湾代表等),导致台湾老百姓「反弹性」地支持对大陆强硬的民进党。后者则是说台湾人来大陆后,由于遭到种种不公正或「非国民」、「被防范」的待遇(如进入西藏必须和外国人一样申请入藏函,参观景点要支付比中国人更贵的门票,无中国身分证不能入住廉价旅店等),而对「中国」产生疏离和厌弃。

恶性循环导致激进

如果文中所言皆属事实,那我必当抱以充分之理解与同情。但如果套用他的句式和逻辑,结合海外陆/台留学生的实际政治生态,我们是否也可以说:「其实中国政府的最佳爱国主义教育宣讲员,就是最反对中国的最『深绿』的台湾人/留学生」呢?或者,「中国青年出国留学接触到活生生的台湾人后,原本对台湾多少抱有好感或同情之心的,会转变成强硬派;原本倾慕台湾民主自由并寄望中国社会改良的,也会因『憎屋及乌』而转向保守;原本反对暴力、坚决支持和平统一的,则会开始叫嚣『武力解放台湾』」? 此言绝非虚张声势、耸人听闻。不论是我本人的实地见闻,还是各大中国留学生论坛上,有关台湾、台湾人的讨论,都反映出这样一种由负向互构、恶性循环所导致的激进化、敌对化和暴力化(从语言暴力开始)之趋势。(待续)


相关内容

  • 从台湾"统派"现状看台湾民众的国家认同问题
  • 摘要:2008年两岸关系发生历史性重大转折以来,一系列民调数据和2012年大选结果显示,"统派"在台湾社会的边缘地位并没有发生显著变化.这反映出台湾民众"国家认同"异化问题仍相当严重.大陆必须注重关于"和平统一"的论述.当前最主要的是加强两 ...

  • 白岩松 台湾行:忆邓丽君,回不去的老家与唱不尽的乡愁
  • 三进台湾(二) 第二次入台2005年7月part 1 告别台湾仅仅一年,我们有了和台湾媒体的第一次合作,这一次的合作,是由一个灾难引起的. 2002年,华航空难. 空难发生时,我在<时空连线>任制片人,这是新闻,我们自然要跟踪. 当时我的搭档刘爱民,追着追着就追到台湾东森电视台那儿,原本 ...

  • 四年级数学错题
  • 1.把5807200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 2.爷爷今年60岁,小红比爷爷小m 岁,爸爸比小红大30岁,爸爸今年岁: 5年后爸爸 3.根据第一个算式的结果,直接写出其他算式的结果 15×17=255 88÷3=27--1 (15×3) ×17=( ) 880÷30=( )--( ) (255÷3)÷( ...

  • 为争数亿遗产 大陆二奶告台湾原配
  • 一亿网主页 > 中央看台 > 一亿新闻 > 正文 为争数亿遗产 大陆二奶告台湾原配 [世界新闻网] -   2012-04-23   -   浏览: 1604 阅读更多的精彩文章 或进入新闻全部... 百年小吃臭豆腐也不保 卤水竟添加硫酸亚铁 千亿媳妇徐子淇秀性感身材 很火爆 官媒 ...

  • 台湾对中国大陆有三方面的战略意义
  • 台湾对中国大陆有三方面的战略意义 务必收回 文章来源:凤凰军事 发布时间:2013-07-24 12:56:51 凤凰卫视8月9日<石评大财经>,以下为文字实录: 简福疆:日本控制台湾51年,不过二战结束以后,他不是又丢掉了台湾吗. 石齐平:终于还是丢掉了,没错,这丢掉以后惶惶不可终日, ...

  • 台湾与大陆关系现状与未来
  • 两岸关系现状与未来 自古以来台湾就是属于中国的领土,国际社会也普遍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然而由于国.共内战和美国的介入,1949年以后两岸一直处分离状态,实现祖国统一成为包括台湾人民在内的全体中国人的一件大事. 一.当前台湾发展现状 经济方面,从台湾当局公布的相关数据看台湾经济发展表现出以下三大特 ...

  • 去台湾,有哪些注意事项和建议?(多图)
  • 毕业旅行去台湾,有哪些注意事项和建议? 关麓羽 我是 x 门大学大四本科生,现在在台湾淡江大学交换. 一.交通 1.ipass 卡 / 悠遊卡和捷运 这两个算是出行必备的吧,在任何一个捷运站和 7-ELEVEn 都可以买得到.其实就是大陆的地铁卡或者香港的八达通卡.两张卡除了可以乘坐捷运(地铁)和公 ...

  • 十年海峡东,十年海峡西
  • 摘 要:当我们焦急地守在电视前等待着<中国好声音>.<爸爸去哪儿>的播出时,是否还记得十年前,我们在上学的路上热切地分享着前一天在网上下载的<康熙来了>?所谓风水轮流转,近年来大陆文化产业的兴起,给电视观众带来了无比丰富的视觉感受,我们渐渐意识到:大陆的进步和台湾 ...

  • 科隆大教堂
  • 科隆大教堂(Kölner Dom,全名Hohe Domkirche St. Peter und Maria),是位于德国科隆的一座天主教主教座堂,是科隆市的标志性建筑物.在所有教堂中,它的高度居德国第二(仅次于乌尔姆市的乌尔姆大教堂),世界第三.论规模,它是欧洲北部最大的教堂.集宏伟与细腻于一身,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