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赏析[如梦令]自测练习

诗词赏析《如梦令》自测练习

如梦令

宋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一.词语解释

1.雨疏风骤:()

2.浓睡:( )

3.卷帘人:()。

4.绿肥红瘦:()

二.文化常识

选自(《 》)。作者是( ),( )代女词人。

三,内容理解

1.这首词,作者以与侍女对话的形式刻画了一个年轻女子( ),( )的细腻感情。惜花实际上是( ),惜自己如花的()。

2.“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昨夜雨稀稀落落下个不停,风却刮得很紧,沉睡一宿,酒意却还没有全消。起句(),更点明():夜来风雨,自己又酒后浓睡,故此不知风雨后海棠是否依旧。通过这两句词表达()。

3.“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一个“试”字,将词人()的消息、()的矛盾心理,表达的贴切入微,曲折有致。

4,“试问”的结果如何呢?——“却道海棠依旧。个“却”字,既表明侍女对女主人委曲的心事毫无察觉,对窗外发生的变化无动于衷,也表明()。

5.“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的运用,韵味无穷,那埋怨责怪、启发诱导的声情神态,惟妙惟肖,如在眼前。

6、“绿肥红瘦”一语, “肥”与“瘦”是两种状态的对比。由这四个字生发联想,那“红瘦”不正表明(),而“绿肥”象征着()吗?

诗词赏析《如梦令》自测练习

如梦令

宋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一.词语解释

1.雨疏风骤:()

2.浓睡:( )

3.卷帘人:()。

4.绿肥红瘦:()

二.文化常识

选自(《 》)。作者是( ),( )代女词人。

三,内容理解

1.这首词,作者以与侍女对话的形式刻画了一个年轻女子( ),( )的细腻感情。惜花实际上是( ),惜自己如花的()。

2.“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昨夜雨稀稀落落下个不停,风却刮得很紧,沉睡一宿,酒意却还没有全消。起句(),更点明():夜来风雨,自己又酒后浓睡,故此不知风雨后海棠是否依旧。通过这两句词表达()。

3.“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一个“试”字,将词人()的消息、()的矛盾心理,表达的贴切入微,曲折有致。

4,“试问”的结果如何呢?——“却道海棠依旧。个“却”字,既表明侍女对女主人委曲的心事毫无察觉,对窗外发生的变化无动于衷,也表明()。

5.“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的运用,韵味无穷,那埋怨责怪、启发诱导的声情神态,惟妙惟肖,如在眼前。

6、“绿肥红瘦”一语, “肥”与“瘦”是两种状态的对比。由这四个字生发联想,那“红瘦”不正表明(),而“绿肥”象征着()吗?


相关内容

  • 八年级语文教案[如梦令][声声慢]比较阅读
  • 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拓展阅读课 课 题: 课 型: 课 时: 1 上课日期: 2013 教 师: 单 位: <如梦令><声声慢> 拓展阅读课 课时 年12月31日 张会 枣庄市第三十九中学 "情愁"酒花雨 识得"清照"心 --<如梦 ...

  • 31.诗词五首(观沧海如梦令次北固山下望岳西江月)
  • 诗词五首(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习前三首诗, 朗读.背诵这三首诗词. 2.理解三首诗歌的意境. 3.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1.重点:(l )朗读.背诵这三首诗词.(2)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难点:理解诗歌的意境. 预习指导: 1.查字典,读准下列字的音: 碣石 澹澹 竦峙 萧瑟 ...

  • 六年级上学期经典诵读教案
  • 备 课 笔 记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 学校:坡坝小学 年 级:六 年 级 科 目:经典诵读 教师:沈东轩 2016年9月1日 六年级经典诵读教学计划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 一.指导思想: 根据六年级学生年龄特点,以学校指导计划为基础,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弘扬祖国优秀的 ...

  • 2012年初三语文中考复习计划
  • 2012年初三语文中考复习计划 一年一度的中考即将来临,中考是九年义务教育的终端显示与成果展示,更是一次选拔性考试,其竞争较为激烈.为了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梳理学过的知识,提高复习质量和效率,在中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现将复习计划拟定如下: 一.新课结束和开始复习时间 三月中旬结束新课开始复习. 二.指导 ...

  • 九年级语文上课后古诗词练习
  • 九年级语文上古诗词小练习 古代诗歌鉴赏知识梳理,每空1分.共50分. ( 诗歌中人物) )--意境 语言( 形象生动. .精练简洁洗练. 明快. .绚 丽工丽..悲慨沉郁 ) . . . .设问.反问) 语言 心理 ) 白描 动静 ) )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写景诗(山 水田园诗)( . . 哀 ...

  • 2012届观沧海自测答案
  • 2012年中考语文第二轮复习 2012年中考语文诗词赏析<观沧海>自测练习答案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一.文学常识 这首诗是(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 ...

  • 4.12.[声声慢]教案
  • 学校: 临清二中 学科:语文 编写人:刘春燕 审核人: 赵贵友 孙东云 声声慢 一.教材分析 李清照的<声声慢>属于苏教版必修四"笔落惊风雨"这一模块.<声声慢>是李清照 晚年的名作,历来为人们所称道,尤其是作者那哀婉的凄苦情,不知曾感动过多少人.当时, ...

  • 贺铸[青玉案
  • 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公开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立足文本,读懂词. 2.抓住意象和手法,鉴赏词. [教学重.难点] 学会通过分析诗歌意象.手法来把握诗歌情感.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情感体验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原文: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 ...

  • 古典诗词鉴赏:纳兰性德[如梦令·万帐穹庐人醉]赏析
  • 如梦令·万帐穹庐人醉 纳兰性德 万帐穹庐人醉,星影摇摇欲坠,归梦隔狼河, 又被河声搅碎.还睡.还睡,解道醒来无味. [译文] 千万顶行军毡帐之中,将士们酣歌豪饮,酩酊大醉,满天繁星摇曳,那星空仿佛摇摇欲坠.狼河阻隔,回家的梦,被那河水滔滔之声搅的粉碎.闭上眼睛,让梦境延续吧,我知道,梦醒之时,更加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