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字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的运用

第29卷第7期哈尔滨学院学报

V01.29No.7

2008年7月

JOURNALOFHARBINUHIVERSITY

Jul.2008

[文章编号】1004—5856(2008)07—0068—_03

叠字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的运用

王艳峰

(佳木斯大学人文学院,黑龙江佳木斯154007)

[摘要】叠宇是由形、音、义均相同的汉字重叠使用构成的,有广义、狡叉之分。在自《诗经)开始的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尤其是古代诗词中大量使用。大多数情况是文章中的部分语句使用叠字,但也有句句使用的,甚至有作品完全由叠字构成。叠字的使用不仅加强了诗歌的音乐性,而且增强了诗歌的修辞美,使人物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刻画更为生动细腻。

[关键词】叠字;古典文学;修辞效果【中图分类号】1206.2

[文献标识码】A

叠字,又叫重言、重言形况字、复字、叠音词春”。(杜甫《柳边》)还有的由单音节词重叠使等,是由形、音、义均完全相同的汉字重叠使用用而形成的,与其单音节词意义相同、相近或相构成的。叠字有狭义、广义之分。狭义的叠字关,具有相对稳定性的双音节词,如:“无边落是严格意义上的叠字,是指将形、音、义均相同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的两个汉字重叠使用构成的词。这种词不是单叠字首先出现在中国古典诗歌中.从《诗音节词的重叠使用,不能拆开采理解,一般情况经》起,叠字就在诗歌中占有重要地位。据统下单字不表意义,尽管是两个音节,但只包含一计,《诗经》305篇中有204篇使用了叠字,使用个词素。如《诗经・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叠字达647次。《楚辞》中也大量运用叠字。在河之洲。”毛传:“关关,和声也。”宋代朱熹后来的古诗文、词曲中也都大量使用叠字,其中《四书章句集注》:“关关,鸟和呜也。”而《汉语不少句子给世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如先秦就有大字典》“关(音官)”下所列的32个义项均与经典例子:宋玉《九辩》:“乘精气之抟抟兮,骛“鸟和鸣也”意不相涉;又如《诗经・周南・桃诸神之湛湛。骖白霓之习习兮,历群灵之丰丰。夭》:“桃之天天,灼灼其华。”毛传:“天天,其少左朱雀之茇茇兮,右苍龙之踵蹈。属雷师之阗壮也。”“灼灼。华之盛也。”而“天天”、“灼灼”阒兮,通飞廉之衙衙。前轻椋之锵锵兮,后辎乘与单音节的“天”与“灼”的意义亦不相关涉。之从从。载云旗之委蛇兮,扈屯骑之容容。”广义的重言是仅从表面上看的,只要是两个音《苟子・儒效》:“井井兮其有理也。严严兮其节重复使用即是,音节重叠使用以后可能会产能敬己也。分分兮其有终始也。默默兮其能长生新的意义,但所产生的新的意义与单音节的久也。乐乐兮其执道不殆也。照照兮其用知之意思具有一定的关系,有的是音节重复使用后明也。修修兮其用统类之行也。绥绥兮其有文表示动作行为的频数比较密,如“行行重行章也。熙熙兮其乐人之臧也。隐隐兮其恐人不行”。(《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有的增加当也。”

了“每一”的意思,如“枝枝总到地,叶叶自开

两汉时期,诗歌中使用叠字的现象更多,据

[收稿日期]2008一05一16

【作者简介】王艳峰(1974一),男,黑龙江齐齐哈尔人,佳木斯大学人文学院讲师。

万 

方数据

第7期王艳峰:叠字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的运用

69

统计,《古诗十九首》中共使用叠字21个,重复使用31次。《孔雀东南飞》中使用23个叠字。

到了唐宋时期,叠字更加频繁地出现在文人的诗词作品中,如:杜甫的“雨洗娟娟静,风吹细细香”(《竹》),“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蜒款款飞”(《曲江》);杜牧的“萧萧山路穷秋雨,淅淅溪风一岸蒲”(《秋浦途中》);王安石的“翳翳陂路静,交交园屋深”(《半山春晚即事》),“草草杯盘供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示长安君》),“含风鸭绿粼粼起,弄日鹅黄袅袅垂”(《南浦》);白居易的“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长痕歌》);李商隐的“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菊》);范成大的“行冲薄薄轻轻雾,看放重重叠叠山”(《早发竹下》);秦观的“香墨弯弯画,燕脂淡淡匀”(《南歌子》);李清照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等等。

近古时期的文人诗作中也频有叠字出现,如元好问的“青山历历乡关梦,黄叶萧萧风雨秋”(《梦归》),于谦的“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咏煤炭》),顾炎武的“万里河山人落落,三秦兵甲雨凄凄”(《雨中至华山宿王山史家》),黄景仁的“到日仙尘俱寂寂,坐来云我共悠悠”(《黄鹤楼用崔韵》),龚自珍的“漠漠郁金香在臂,亭亭古玉佩当腰”(《己亥杂诗》)等。尤其是清代才女贺双清的《凤凰台上忆吹箫》中,更是使用叠字达22个之多。贺氏之作虽在文学史上名声不响,却是此时诗作中使用叠字之典例:

寸寸微云,丝丝残照,有无明灭难消。正魂断魂断,闪闪摇摇。望望山山水水,人去去,隐隐迢迢。从今后,酸酸楚楚.只似今朝。/青遥,问天不应,看小小双清,袅袅无聊。更见谁谁见,谁痛花娇?谁望欢欢喜喜,偷素粉,写写描描,谁还管,生生世世,暮暮朝朝。

叠字用得最多的还是元人散曲和戏曲唱词。元曲中的叠字运用达到了中国古代诗歌中叠字运用的高峰。而王实甫则更是此中运用叠字的高手,如《西厢记》第四本第四折《惊梦》中就大量使用了叠字。

而明代戏曲家洪升在《长生殿》第三十八出《弹词》中也使用了34个叠字。

在元明戏曲中大量使用叠字(在一出剧本中)的,除《西厢记》中的《惊梦》与《长生殿》的

万 

方数据第三十八出《弹词》外,还有无名氏的《货郎旦》中的一段曲词:我则见黯黯惨惨天涯云布,万万点点潇湘夜雨。正值着窄窄狭狭沟沟堑堑路崎岖,黑黑黯黯彤云布。赤留赤律潇潇洒洒断断续续,出出律律忽忽鲁鲁阴云开处,霍霍闪闪电火星注。正值着飕飕摔摔风,淋淋渌渌雨,高高下下凹凹答答一水模糊,扑扑簌簌湿湿漉漉疏林人物,却便是一幅惨惨昏昏潇湘水墨图。

另外,一些小说中语段里也使用了数量可观的叠字。如吴承恩《西游记》第十三回中有:寒飒飒雨林风,响潺潺涧下水。香馥馥野花开,密丛丛乱石磊。闹嚷嚷鹿与猿,一队队獐和麂。喧杂杂鸟声多,静悄悄人事靡。那长老,战兢兢心不宁;这马儿,力怯怯蹄难举。

文人在使用叠字时,大多是部分句子中使用叠字,但也有句句都使用。如唐朝诗人寒山的《杳杳寒山道》:“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钱钟书先生在《谈艺录》中评价此诗:“通用叠字,而不觉其堆垛。”南宋词人葛立方的《卜算子》:“袅袅水芝红,脉脉蒹葭浦。淅淅西风淡淡烟,几点疏疏雨。草草展杯觞,对此盈盈女。叶叶红衣当酒船,细细流霞举。”清代词学家冯金伯在所辑录的《词苑萃编》中评价此词:“妙手无痕,堪与李清照《声声慢》并绝千古。”以上两篇作品之所以有这样高的评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叠字的运用。

清代著名诗人、词学家万树两首《上元灯月》中均句句使用叠字,一诗为:煌煌夜色华,攘攘众音哗。皎皎金为月,层层雪作葩。盈盈飞玉晕,璨璨喷银花。赫赫平津第,潭潭博陆衙。腾腾歌玉勒,扰扰走钿车。艳艳悬灯市,熙熙贳酒家。翩翩鞋踏绣,楚楚发垂影。隐隐藏红袖,婷婷隔绛纱。悠悠唱罗啧,细细拨琵琶。袅袅箫初奏,逢逢鼓又挝。行行游未遍,忽忽桂轮斜。另一诗为:拂拂东风暖,人人竞冶游。年年花市笛,夜夜酒家楼。缕缕云初卷,团团月乍浮。明明同宝鉴,泛泛似晶球。淡淡梅添韵,清清竹伴幽。家家开户键,处处上帘钩。早早灯珠烂,时时烛泪流。狰狰龙鼓鬣,扑扑鹤昂头。衮衮儿童辈,纷纷士女俦。阗阗罗百戏,哑哑集群讴。缓缓寻欢噱,深深夜未休。

也有诗文作品中每句中都有两对或两对以

70

哈尔滨学院学报2008年

上的叠字,如唐代诗人王建的《宛转词》:“宛宛转转胜上纱,红红绿绿苑中花;纷纷泊泊夜飞鸦。寂寂寞寞离人家。”

更有诗词作品完全用叠字写成,因写作难度大。这样的作品很少见,就已知作品来看,仅见白朴的小令一首《天净沙・即事》(一说为乔吉所作):“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风风韵韵。娇娇嫩嫩,停停当当人人”。

叠字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之所以能被文人大量使用。主要因为它在渲染环境、描摹事物、传递情思、美化韵律等方面的作用。在增强语言效果、加深意境氛围方面具有其他语汇难以替代的修辞效果,具体说来,叠字的比较突出的修辞效果有以下两点:

其一是音韵和谐。叠字是两个单音节重复使用而成为的一个双音节词,而这种双音节词如能够搭配使用,则能使语言的节奏鲜明、音韵和谐,大大增强语言的音乐美感。有叠字的句子,音韵和谐,节奏明快,抑扬顿挫,如珠走玉盘、新雨滴阶,朗朗上口,便于诵读。这样的诗句读起来,首先从韵律上就给人一种美的感觉、愉悦的感觉。同时,诗中如成对使用叠字,亦能在构成对仗方面简单清晰,给人以一见了然之感。如唐朝诗人寒山的《杳杳寒山道》(见前),诗人使用了“落落”、“啾啾”、“寂寂”、“浙淅”、“纷纷”、“朝朝”和“岁岁”八组叠字,清新淡朴,各具情状,各有所摹,富于变化,正如顾炎武所说的“复而不厌,赜而不乱”。

其二是形象绘物。使用叠字可以使文学作品诵读起来流畅自然,富有音韵美,同时还可以使所描绘的景象更加形象、生动,突出事物的特征。使所抒发的感情更加深切、感人。如屈原《山鬼》:“……云容容兮而在下。杳冥冥兮羌

昼晦……石磊磊兮葛蔓蔓……雷填填兮雨冥冥,猿啾啾兮猊夜鸣。风飒飒兮木萧萧……”诗中写情的语言本色率真而深沉缠绵,连续使用的九个叠字绘声绘色而又清新幽艳。

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里列举《诗经:》中一些叠字时曾有精彩评述:“诗人感物,联类不穷。流连万象之际,沉吟视听之区。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故‘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呆呆’为日出之容,‘濂濂’拟雨雪之状,‘喈喈’逐黄鸟之声,‘嘤嘤’学草虫之韵……”。顾炎武在《日知录》中云:“诗中叠字大都以状词居多,有状形者、有状声者。当单字不足以尽其态,则重言以发之,盖写物抒情,两字相叠,能使兴会与神情一起涌现。”

综上所述,古典诗歌、词赋中的叠字在具体运用中显示了旺盛的生命力,它不仅加强了诗歌、词赋的音乐性,使其声调和谐悦耳,而且增强了诗歌、词赋的修辞美,有助于诗人感情的表达。叠字在现代文学作品中也处处表现出精深独到的特点。因此,无论古今,叠字都是非常值得研究的一种语言现象。

[参

献】

[1]刘勰.文心雕龙[M].中华书局,1977.

[2]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76.

[3]唐诗鉴赏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4]王希杰.汉语修辞学[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3.[5]陆善采.实用汉语语义学[M].学林出版社,1993.[6]史尘封.汉语古今修辞格通编[M].天津:天津古籍

出版社。1995.

[7]杨仲义,梁葆莉.汉语诗体学[M].学苑出版社,

2000.

[8]谭德晶.唐诗宋词的艺术[M].学林出版社,2001.

责任编辑:李新红

TheUseofReiterativeLOcutioninChineseClassicalLiterarvWorks

WANGYan.feng

(JiamusiUniversity,Jiamusil54007,China)

Abstract:Thecharacterswiththesame

8ense,constmctSongs,there

emsmore

are

fo肌,sound,and

meaning,inbroad

ornarrow

reiterativemore

cases

locution.

TheChinese

classicalliteraryworks,sinceTheBook

use

of

ofreiteratiVelocutioninwritings.The

not

onlymakesthepo・

musicalbutalsotherhetoricbeauty.

Keywords:reiterativelocution;elassicalliterature;rhetoricalef亿ct

万方数据 

叠字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的运用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

王艳峰, WANG Yan-feng

佳木斯大学人文学院,黑龙江佳木斯,154007哈尔滨学院学报

JOURNAL OF HARBIN UNIVERSITY2008,29(7)

参考文献(8条)

1. 谭德晶 唐诗宋词的艺术 20012. 杨仲义;梁葆莉 汉语诗体学 20003. 史尘封 汉语古今修辞格通编 19954. 陆善采 实用汉语语义学 19935. 王希杰 汉语修辞学 19836. 唐诗鉴赏词典 19837. 陈望道 修辞学发凡 19768. 刘勰 文心雕龙 1977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hebxyxb200807017.aspx

第29卷第7期哈尔滨学院学报

V01.29No.7

2008年7月

JOURNALOFHARBINUHIVERSITY

Jul.2008

[文章编号】1004—5856(2008)07—0068—_03

叠字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的运用

王艳峰

(佳木斯大学人文学院,黑龙江佳木斯154007)

[摘要】叠宇是由形、音、义均相同的汉字重叠使用构成的,有广义、狡叉之分。在自《诗经)开始的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尤其是古代诗词中大量使用。大多数情况是文章中的部分语句使用叠字,但也有句句使用的,甚至有作品完全由叠字构成。叠字的使用不仅加强了诗歌的音乐性,而且增强了诗歌的修辞美,使人物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刻画更为生动细腻。

[关键词】叠字;古典文学;修辞效果【中图分类号】1206.2

[文献标识码】A

叠字,又叫重言、重言形况字、复字、叠音词春”。(杜甫《柳边》)还有的由单音节词重叠使等,是由形、音、义均完全相同的汉字重叠使用用而形成的,与其单音节词意义相同、相近或相构成的。叠字有狭义、广义之分。狭义的叠字关,具有相对稳定性的双音节词,如:“无边落是严格意义上的叠字,是指将形、音、义均相同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的两个汉字重叠使用构成的词。这种词不是单叠字首先出现在中国古典诗歌中.从《诗音节词的重叠使用,不能拆开采理解,一般情况经》起,叠字就在诗歌中占有重要地位。据统下单字不表意义,尽管是两个音节,但只包含一计,《诗经》305篇中有204篇使用了叠字,使用个词素。如《诗经・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叠字达647次。《楚辞》中也大量运用叠字。在河之洲。”毛传:“关关,和声也。”宋代朱熹后来的古诗文、词曲中也都大量使用叠字,其中《四书章句集注》:“关关,鸟和呜也。”而《汉语不少句子给世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如先秦就有大字典》“关(音官)”下所列的32个义项均与经典例子:宋玉《九辩》:“乘精气之抟抟兮,骛“鸟和鸣也”意不相涉;又如《诗经・周南・桃诸神之湛湛。骖白霓之习习兮,历群灵之丰丰。夭》:“桃之天天,灼灼其华。”毛传:“天天,其少左朱雀之茇茇兮,右苍龙之踵蹈。属雷师之阗壮也。”“灼灼。华之盛也。”而“天天”、“灼灼”阒兮,通飞廉之衙衙。前轻椋之锵锵兮,后辎乘与单音节的“天”与“灼”的意义亦不相关涉。之从从。载云旗之委蛇兮,扈屯骑之容容。”广义的重言是仅从表面上看的,只要是两个音《苟子・儒效》:“井井兮其有理也。严严兮其节重复使用即是,音节重叠使用以后可能会产能敬己也。分分兮其有终始也。默默兮其能长生新的意义,但所产生的新的意义与单音节的久也。乐乐兮其执道不殆也。照照兮其用知之意思具有一定的关系,有的是音节重复使用后明也。修修兮其用统类之行也。绥绥兮其有文表示动作行为的频数比较密,如“行行重行章也。熙熙兮其乐人之臧也。隐隐兮其恐人不行”。(《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有的增加当也。”

了“每一”的意思,如“枝枝总到地,叶叶自开

两汉时期,诗歌中使用叠字的现象更多,据

[收稿日期]2008一05一16

【作者简介】王艳峰(1974一),男,黑龙江齐齐哈尔人,佳木斯大学人文学院讲师。

万 

方数据

第7期王艳峰:叠字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的运用

69

统计,《古诗十九首》中共使用叠字21个,重复使用31次。《孔雀东南飞》中使用23个叠字。

到了唐宋时期,叠字更加频繁地出现在文人的诗词作品中,如:杜甫的“雨洗娟娟静,风吹细细香”(《竹》),“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蜒款款飞”(《曲江》);杜牧的“萧萧山路穷秋雨,淅淅溪风一岸蒲”(《秋浦途中》);王安石的“翳翳陂路静,交交园屋深”(《半山春晚即事》),“草草杯盘供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示长安君》),“含风鸭绿粼粼起,弄日鹅黄袅袅垂”(《南浦》);白居易的“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长痕歌》);李商隐的“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菊》);范成大的“行冲薄薄轻轻雾,看放重重叠叠山”(《早发竹下》);秦观的“香墨弯弯画,燕脂淡淡匀”(《南歌子》);李清照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等等。

近古时期的文人诗作中也频有叠字出现,如元好问的“青山历历乡关梦,黄叶萧萧风雨秋”(《梦归》),于谦的“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咏煤炭》),顾炎武的“万里河山人落落,三秦兵甲雨凄凄”(《雨中至华山宿王山史家》),黄景仁的“到日仙尘俱寂寂,坐来云我共悠悠”(《黄鹤楼用崔韵》),龚自珍的“漠漠郁金香在臂,亭亭古玉佩当腰”(《己亥杂诗》)等。尤其是清代才女贺双清的《凤凰台上忆吹箫》中,更是使用叠字达22个之多。贺氏之作虽在文学史上名声不响,却是此时诗作中使用叠字之典例:

寸寸微云,丝丝残照,有无明灭难消。正魂断魂断,闪闪摇摇。望望山山水水,人去去,隐隐迢迢。从今后,酸酸楚楚.只似今朝。/青遥,问天不应,看小小双清,袅袅无聊。更见谁谁见,谁痛花娇?谁望欢欢喜喜,偷素粉,写写描描,谁还管,生生世世,暮暮朝朝。

叠字用得最多的还是元人散曲和戏曲唱词。元曲中的叠字运用达到了中国古代诗歌中叠字运用的高峰。而王实甫则更是此中运用叠字的高手,如《西厢记》第四本第四折《惊梦》中就大量使用了叠字。

而明代戏曲家洪升在《长生殿》第三十八出《弹词》中也使用了34个叠字。

在元明戏曲中大量使用叠字(在一出剧本中)的,除《西厢记》中的《惊梦》与《长生殿》的

万 

方数据第三十八出《弹词》外,还有无名氏的《货郎旦》中的一段曲词:我则见黯黯惨惨天涯云布,万万点点潇湘夜雨。正值着窄窄狭狭沟沟堑堑路崎岖,黑黑黯黯彤云布。赤留赤律潇潇洒洒断断续续,出出律律忽忽鲁鲁阴云开处,霍霍闪闪电火星注。正值着飕飕摔摔风,淋淋渌渌雨,高高下下凹凹答答一水模糊,扑扑簌簌湿湿漉漉疏林人物,却便是一幅惨惨昏昏潇湘水墨图。

另外,一些小说中语段里也使用了数量可观的叠字。如吴承恩《西游记》第十三回中有:寒飒飒雨林风,响潺潺涧下水。香馥馥野花开,密丛丛乱石磊。闹嚷嚷鹿与猿,一队队獐和麂。喧杂杂鸟声多,静悄悄人事靡。那长老,战兢兢心不宁;这马儿,力怯怯蹄难举。

文人在使用叠字时,大多是部分句子中使用叠字,但也有句句都使用。如唐朝诗人寒山的《杳杳寒山道》:“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钱钟书先生在《谈艺录》中评价此诗:“通用叠字,而不觉其堆垛。”南宋词人葛立方的《卜算子》:“袅袅水芝红,脉脉蒹葭浦。淅淅西风淡淡烟,几点疏疏雨。草草展杯觞,对此盈盈女。叶叶红衣当酒船,细细流霞举。”清代词学家冯金伯在所辑录的《词苑萃编》中评价此词:“妙手无痕,堪与李清照《声声慢》并绝千古。”以上两篇作品之所以有这样高的评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叠字的运用。

清代著名诗人、词学家万树两首《上元灯月》中均句句使用叠字,一诗为:煌煌夜色华,攘攘众音哗。皎皎金为月,层层雪作葩。盈盈飞玉晕,璨璨喷银花。赫赫平津第,潭潭博陆衙。腾腾歌玉勒,扰扰走钿车。艳艳悬灯市,熙熙贳酒家。翩翩鞋踏绣,楚楚发垂影。隐隐藏红袖,婷婷隔绛纱。悠悠唱罗啧,细细拨琵琶。袅袅箫初奏,逢逢鼓又挝。行行游未遍,忽忽桂轮斜。另一诗为:拂拂东风暖,人人竞冶游。年年花市笛,夜夜酒家楼。缕缕云初卷,团团月乍浮。明明同宝鉴,泛泛似晶球。淡淡梅添韵,清清竹伴幽。家家开户键,处处上帘钩。早早灯珠烂,时时烛泪流。狰狰龙鼓鬣,扑扑鹤昂头。衮衮儿童辈,纷纷士女俦。阗阗罗百戏,哑哑集群讴。缓缓寻欢噱,深深夜未休。

也有诗文作品中每句中都有两对或两对以

70

哈尔滨学院学报2008年

上的叠字,如唐代诗人王建的《宛转词》:“宛宛转转胜上纱,红红绿绿苑中花;纷纷泊泊夜飞鸦。寂寂寞寞离人家。”

更有诗词作品完全用叠字写成,因写作难度大。这样的作品很少见,就已知作品来看,仅见白朴的小令一首《天净沙・即事》(一说为乔吉所作):“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风风韵韵。娇娇嫩嫩,停停当当人人”。

叠字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之所以能被文人大量使用。主要因为它在渲染环境、描摹事物、传递情思、美化韵律等方面的作用。在增强语言效果、加深意境氛围方面具有其他语汇难以替代的修辞效果,具体说来,叠字的比较突出的修辞效果有以下两点:

其一是音韵和谐。叠字是两个单音节重复使用而成为的一个双音节词,而这种双音节词如能够搭配使用,则能使语言的节奏鲜明、音韵和谐,大大增强语言的音乐美感。有叠字的句子,音韵和谐,节奏明快,抑扬顿挫,如珠走玉盘、新雨滴阶,朗朗上口,便于诵读。这样的诗句读起来,首先从韵律上就给人一种美的感觉、愉悦的感觉。同时,诗中如成对使用叠字,亦能在构成对仗方面简单清晰,给人以一见了然之感。如唐朝诗人寒山的《杳杳寒山道》(见前),诗人使用了“落落”、“啾啾”、“寂寂”、“浙淅”、“纷纷”、“朝朝”和“岁岁”八组叠字,清新淡朴,各具情状,各有所摹,富于变化,正如顾炎武所说的“复而不厌,赜而不乱”。

其二是形象绘物。使用叠字可以使文学作品诵读起来流畅自然,富有音韵美,同时还可以使所描绘的景象更加形象、生动,突出事物的特征。使所抒发的感情更加深切、感人。如屈原《山鬼》:“……云容容兮而在下。杳冥冥兮羌

昼晦……石磊磊兮葛蔓蔓……雷填填兮雨冥冥,猿啾啾兮猊夜鸣。风飒飒兮木萧萧……”诗中写情的语言本色率真而深沉缠绵,连续使用的九个叠字绘声绘色而又清新幽艳。

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里列举《诗经:》中一些叠字时曾有精彩评述:“诗人感物,联类不穷。流连万象之际,沉吟视听之区。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故‘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呆呆’为日出之容,‘濂濂’拟雨雪之状,‘喈喈’逐黄鸟之声,‘嘤嘤’学草虫之韵……”。顾炎武在《日知录》中云:“诗中叠字大都以状词居多,有状形者、有状声者。当单字不足以尽其态,则重言以发之,盖写物抒情,两字相叠,能使兴会与神情一起涌现。”

综上所述,古典诗歌、词赋中的叠字在具体运用中显示了旺盛的生命力,它不仅加强了诗歌、词赋的音乐性,使其声调和谐悦耳,而且增强了诗歌、词赋的修辞美,有助于诗人感情的表达。叠字在现代文学作品中也处处表现出精深独到的特点。因此,无论古今,叠字都是非常值得研究的一种语言现象。

[参

献】

[1]刘勰.文心雕龙[M].中华书局,1977.

[2]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76.

[3]唐诗鉴赏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4]王希杰.汉语修辞学[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3.[5]陆善采.实用汉语语义学[M].学林出版社,1993.[6]史尘封.汉语古今修辞格通编[M].天津:天津古籍

出版社。1995.

[7]杨仲义,梁葆莉.汉语诗体学[M].学苑出版社,

2000.

[8]谭德晶.唐诗宋词的艺术[M].学林出版社,2001.

责任编辑:李新红

TheUseofReiterativeLOcutioninChineseClassicalLiterarvWorks

WANGYan.feng

(JiamusiUniversity,Jiamusil54007,China)

Abstract:Thecharacterswiththesame

8ense,constmctSongs,there

emsmore

are

fo肌,sound,and

meaning,inbroad

ornarrow

reiterativemore

cases

locution.

TheChinese

classicalliteraryworks,sinceTheBook

use

of

ofreiteratiVelocutioninwritings.The

not

onlymakesthepo・

musicalbutalsotherhetoricbeauty.

Keywords:reiterativelocution;elassicalliterature;rhetoricalef亿ct

万方数据 

叠字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的运用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

王艳峰, WANG Yan-feng

佳木斯大学人文学院,黑龙江佳木斯,154007哈尔滨学院学报

JOURNAL OF HARBIN UNIVERSITY2008,29(7)

参考文献(8条)

1. 谭德晶 唐诗宋词的艺术 20012. 杨仲义;梁葆莉 汉语诗体学 20003. 史尘封 汉语古今修辞格通编 19954. 陆善采 实用汉语语义学 19935. 王希杰 汉语修辞学 19836. 唐诗鉴赏词典 19837. 陈望道 修辞学发凡 19768. 刘勰 文心雕龙 1977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hebxyxb200807017.aspx


相关内容

  • 浅论[声声慢]的艺术特色
  •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 模式改革与开放教育试点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题 目: 浅论<声声慢>的艺术特色 学 号: 姓 名: 戴 玲 学 校: 株洲电大炎陵站 指导教师: 曾宪乐 答辩日期: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印制 浅论<声声慢>的艺术特色 摘要: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人, ...

  • 听听那冷雨赏析
  • 隔不断的浓浓乡情 --<听听那冷雨>赏析 作为我国现代的著名作家,余光中的创作是多方面的.他既能写诗,又能写散文.评论,还有相当数量的翻译作品.他自称是"文学创作上的多妻主义者".梁实秋曾评价说他"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 < ...

  • 陶渊明田园诗的审美追求
  • 自然.真淳.和谐 --陶渊明田园诗的审美追求 专 业 汉语言文学 作者姓名 廉学龙 班 级 08专升本 学 号 2008062109 指导教师 杜莹 提交日期 2010年5月10日 自然.真淳.和谐 --陶渊明田园诗的审美追求 摘要: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他以个性化手法展示了田园生活的 ...

  • 论朱自清散文的语言美
  • 论朱自清散文的语言美 摘要: 散文作品要感染和打动读者,既离不开丰富而深刻的内容,更离不开表现内容的语言魅力.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语言,准确地展示了作品的思想境界和艺术品味,具体可概括为简洁.精练而洒脱;朴素.淡雅而优美;清新自然,富于情韵;素雅恬静,尽显风致. 关键词:诗意美 朴素美 口语美 音韵美 ...

  • 12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
  • 12. 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③题.(7分) 芣 苢 采采芣苢,薄言②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③之. ④⑤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⑥之.采采芣苢,薄言⑦之. 注释:①选自<诗经"周南>,这是妇女们采集野菜时唱的民歌.芣苢(f úy ǐ):车前(草 ...

  • 肖邦音乐与中国古典诗歌的相似特性
  • [内容摘要]为了更好地理解肖邦音乐的特性,文章以肖邦的练习曲Op10.No3为例,借助中国古典诗歌这一载体,从起承转合.叠加.回文.反复.模进.顶真.叠字7种表现手法,对称节奏.不对称节奏.自由节奏3个节奏型,以及对故乡的深情.柔弱而坚强的个性和民族的气质3类情感对肖邦音乐的特性进行了诠释,指出了肖 ...

  • 古诗音韵基础知识
  • 古诗音韵基础知识 一.古诗的发展历史 在中国古代诗词在长期发展的过程当中,逐渐形成了各种规律.各种体制,再结合汉语言文字的特点,使得古代诗歌在形式上具有一种音乐美和建筑美,诗读起来很好听,抑扬顿挫:也有一种建筑美,诗很规整.很整齐,就像我们现在盖的楼房一样,上上下下都是方的.西方的诗或者国外其它的诗 ...

  • 散文读书笔记
  • ??读书笔记 写于1927年7月,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作品通过对月下荷塘的描写,抒写作者在政治形势剧变之后,在严酷现实的重压下的苦闷.彷徨和寂寞的心境,表现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面情绪以及对未来美好自由生活的朦胧追求. 起句简洁,为排遣心中的郁闷,于是踏着月光向清静的荷塘走去.?心不宁静?是全文的 ...

  •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是一篇纪游性写景抒情散文.文章从作者与友人一起雇"七板子"游秦淮河写起,巧妙地以"桨声灯影"为行文线索,由利涉桥到大中桥外,自夕阳西下到素月依人,表现了完整的游踪,形成明显的时空顺序. 同时,其中又贯串着作者的情感线索.在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