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考制度该不该取消

陈虎独立评论

(@ch336633)  被访问过 6217954 次

思想者 独立评论人 中字头基金会负责人

收藏到手机   转发(60)   评论(260)

06月09日 07:50

或许,只有借助中国高考期间,这样问题才能引起一些关注,但它非一个临时性的新闻,关系太重大了。但我清楚,高考过后,这个问题仍会刻意遗忘和继续推诿,交给下一代。

今年参加高考人数912万,约100万应届高中毕业生弃考,已连续5年下降,其实,抵触高考正成潜流,高考制度也正接受煎烤。而一个巨大的误区却仍被广泛传导:高考制度是在维护公平。其背后的真正原因却是行政管制和不肯为重大失误而纠错。

高考制度的公平问题

北京、上海、天津的考生和河北、山东、河南考生政策是一样吗?农村和城市孩子学习环境及条件公平吗?

明明是全国已不是一张同等条件考卷,还偏名实不符说是全国统考;明明是教育资源严重分配不公平,还偏说因形式上统考并保证考场基本不作弊就公平了。

当然,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平,既如此,怎么就先否定选择其它方式考试就一定比现在高考不公平?

自主招生现在已开始在一些地方和大学尝试了,名额还只有5%,全部这样行不行?管理层和社会有很多不同意见,但这无疑是今后的方向。有人会说,放开了会大乱,大学自主招生监督不了,一舞弊,没办法的家庭,孩子更上不了大学了,特别是好大学。

以现在社会阶层固化来看,没办法家庭的孩子,即便是上了大学,上完大学又如何?而在大部分大学上不如不上的情况下,其实,真没有必要一定要念大学。

小学高中阶段,应做重大制度变革,像民国时期那样办学,注重务实能力培育和德育培养,设置普通(将来继续参加现在类似的高考)、工、农、商、师范等科,学生多元化发展受到鼓励和尊重。而国家对中小学软硬件投入,可否也学习日本,无论偏远的农村还是繁华的城市,基本可以做到差异很小。

全国重点大学可仍保持公办形式,其自主招生可以透明化,国家严格监管,允许媒体和社会充分监督,相信一定会逐步由乱到治的。一般大学只要进行改制,全部变成社会私人办学,本身是一个竞争淘汰过程,谁还砸招牌去营私舞弊。

最大可能的允许学生按照自由发展,最大可能的允许大学自主招生,学校教育和社会需要对接了,教育资源少浪费,学生读了大学没白读,并可以学以致用,这是不是更大的维护了公平。

高考制度培养什么样学生问题

教育是一个国家未来希望和竞争力所在。中国目前教育体制是典型知识型应试教育,而不是立足身心健康的素质教育。学生几乎全部精力倾注于升学考试,取得各种学历视为教育最高目标,考试成绩成评价学生优劣、教师优劣、学校优劣的基础标准。

由国家机制保障并绑架国民的应试教育,违背世界普遍“循序渐进、前松后严”教育规律,让中国青少年“精神疾病”和“性格畸形”日益严重,身体素质下降者日益增多,初高中视力不良率分别达58%和76%,自己把自己先搞成了“东亚病夫”,更培养不出具独立思考和务实能力人才,世界科技革命引领者更与中国无缘。

根据一项大型调查,因“喜欢学习”而上学的小学生仅有8.4%、初中生仅有10.7%、高中生仅有4.3%。全国中小学开设课程、教材、教法千篇一律,练习题、评分标准千篇一律,弯弯月亮象小船对象香蕉就错。另一项调查更大跌眼镜出人意料,高考恢复以来30多年各省高考状元,竟没一个成一流杰出人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上中小学时,却是被开除的学生。

哈佛大学等世界名校录取学生,只是考了高分数的学生不被录取的比比皆是,更注重的是申报学生综合表现,包括是否做过义工,有无其它才能。美国每个想进入优质大学的学生都要参加SAT作文考试。主要测试学生批判式思维、客观理性思维、分析能力、临机应变能力、说服力。而大学招录也要参看高中期间日常平均成绩。

美国大学毕业生约有20%选择自主创业,中国只有不到1.5%。一方面我们培养出来大批只会考试不会创业以及没有实际技能的人,而另一方面我们的教育资源遭受严重浪费,大学盲目扩大扩招成一场教育GDP大跃进,培养的人却大不对路,又人为增加大学生就业难度。

中国大学毕业生的选择,不是考公务员进国企就是出国,升官发财替代了高尚理想,市侩庸俗和不择手段替代了淳朴真诚,不仅无颜于古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追求真理者还被视为傻瓜和怪异行为,更遑论现代文明意识和人文关怀的基础塑造。这些不是青少年的错,是教育机制和社会环境的错。

教育成功的重要标识是,必须尊重和发现每个人潜能,鼓励每个人敢于为自己理想去进行实践尝试。而中国高考的唯分数论英雄,扼杀学生天性,抑制自主创新创造能力发掘,必然出现高分低能现象。

不是结论的结论

如此一篇短文,面对如此一个取消中国高考的大题,就敢说要结论,反对者是会不以为然的,但在互联网时代,只要你针对此愿意深入思考的话,就不难得出结论。

事实是,一张高考卷子是无法客观反映一个人综合能力的,反而是那些具有特殊才能孩子的克星,为用不上的知识灌输而消耗最珍贵青春甚至是生命,得不偿失,而就此而主导一代人的命运和确定一个孩子的尊严,相当荒唐。

事实是,中国高考制度弊大于利的负面效应很多人已看清楚,一个误以为公平的画饼里已食之无味、弃之不能,没有勇气纠正和受制于某些原因无法短期去改变。

中国的高考制度以及与其衔接的中小学教育制度,到了必须变革并刻不容缓地步,至于怎么变革,相关管理层其实是清楚的,国外考察更是无数次,民间还有很多有益的意见可参考,拿出可行方案并不难。

为求稳妥,相关变革可以分步骤进行,但不能没有行动。担忧的是,说了不算的人自费悲悯,说了算的人公费得过且过,将来修复代价实在太大!

分享到:

阅读(22738)   转发(60)   评论(260)

陈虎独立评论

(@ch336633)  被访问过 6217954 次

思想者 独立评论人 中字头基金会负责人

收藏到手机   转发(60)   评论(260)

06月09日 07:50

或许,只有借助中国高考期间,这样问题才能引起一些关注,但它非一个临时性的新闻,关系太重大了。但我清楚,高考过后,这个问题仍会刻意遗忘和继续推诿,交给下一代。

今年参加高考人数912万,约100万应届高中毕业生弃考,已连续5年下降,其实,抵触高考正成潜流,高考制度也正接受煎烤。而一个巨大的误区却仍被广泛传导:高考制度是在维护公平。其背后的真正原因却是行政管制和不肯为重大失误而纠错。

高考制度的公平问题

北京、上海、天津的考生和河北、山东、河南考生政策是一样吗?农村和城市孩子学习环境及条件公平吗?

明明是全国已不是一张同等条件考卷,还偏名实不符说是全国统考;明明是教育资源严重分配不公平,还偏说因形式上统考并保证考场基本不作弊就公平了。

当然,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平,既如此,怎么就先否定选择其它方式考试就一定比现在高考不公平?

自主招生现在已开始在一些地方和大学尝试了,名额还只有5%,全部这样行不行?管理层和社会有很多不同意见,但这无疑是今后的方向。有人会说,放开了会大乱,大学自主招生监督不了,一舞弊,没办法的家庭,孩子更上不了大学了,特别是好大学。

以现在社会阶层固化来看,没办法家庭的孩子,即便是上了大学,上完大学又如何?而在大部分大学上不如不上的情况下,其实,真没有必要一定要念大学。

小学高中阶段,应做重大制度变革,像民国时期那样办学,注重务实能力培育和德育培养,设置普通(将来继续参加现在类似的高考)、工、农、商、师范等科,学生多元化发展受到鼓励和尊重。而国家对中小学软硬件投入,可否也学习日本,无论偏远的农村还是繁华的城市,基本可以做到差异很小。

全国重点大学可仍保持公办形式,其自主招生可以透明化,国家严格监管,允许媒体和社会充分监督,相信一定会逐步由乱到治的。一般大学只要进行改制,全部变成社会私人办学,本身是一个竞争淘汰过程,谁还砸招牌去营私舞弊。

最大可能的允许学生按照自由发展,最大可能的允许大学自主招生,学校教育和社会需要对接了,教育资源少浪费,学生读了大学没白读,并可以学以致用,这是不是更大的维护了公平。

高考制度培养什么样学生问题

教育是一个国家未来希望和竞争力所在。中国目前教育体制是典型知识型应试教育,而不是立足身心健康的素质教育。学生几乎全部精力倾注于升学考试,取得各种学历视为教育最高目标,考试成绩成评价学生优劣、教师优劣、学校优劣的基础标准。

由国家机制保障并绑架国民的应试教育,违背世界普遍“循序渐进、前松后严”教育规律,让中国青少年“精神疾病”和“性格畸形”日益严重,身体素质下降者日益增多,初高中视力不良率分别达58%和76%,自己把自己先搞成了“东亚病夫”,更培养不出具独立思考和务实能力人才,世界科技革命引领者更与中国无缘。

根据一项大型调查,因“喜欢学习”而上学的小学生仅有8.4%、初中生仅有10.7%、高中生仅有4.3%。全国中小学开设课程、教材、教法千篇一律,练习题、评分标准千篇一律,弯弯月亮象小船对象香蕉就错。另一项调查更大跌眼镜出人意料,高考恢复以来30多年各省高考状元,竟没一个成一流杰出人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上中小学时,却是被开除的学生。

哈佛大学等世界名校录取学生,只是考了高分数的学生不被录取的比比皆是,更注重的是申报学生综合表现,包括是否做过义工,有无其它才能。美国每个想进入优质大学的学生都要参加SAT作文考试。主要测试学生批判式思维、客观理性思维、分析能力、临机应变能力、说服力。而大学招录也要参看高中期间日常平均成绩。

美国大学毕业生约有20%选择自主创业,中国只有不到1.5%。一方面我们培养出来大批只会考试不会创业以及没有实际技能的人,而另一方面我们的教育资源遭受严重浪费,大学盲目扩大扩招成一场教育GDP大跃进,培养的人却大不对路,又人为增加大学生就业难度。

中国大学毕业生的选择,不是考公务员进国企就是出国,升官发财替代了高尚理想,市侩庸俗和不择手段替代了淳朴真诚,不仅无颜于古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追求真理者还被视为傻瓜和怪异行为,更遑论现代文明意识和人文关怀的基础塑造。这些不是青少年的错,是教育机制和社会环境的错。

教育成功的重要标识是,必须尊重和发现每个人潜能,鼓励每个人敢于为自己理想去进行实践尝试。而中国高考的唯分数论英雄,扼杀学生天性,抑制自主创新创造能力发掘,必然出现高分低能现象。

不是结论的结论

如此一篇短文,面对如此一个取消中国高考的大题,就敢说要结论,反对者是会不以为然的,但在互联网时代,只要你针对此愿意深入思考的话,就不难得出结论。

事实是,一张高考卷子是无法客观反映一个人综合能力的,反而是那些具有特殊才能孩子的克星,为用不上的知识灌输而消耗最珍贵青春甚至是生命,得不偿失,而就此而主导一代人的命运和确定一个孩子的尊严,相当荒唐。

事实是,中国高考制度弊大于利的负面效应很多人已看清楚,一个误以为公平的画饼里已食之无味、弃之不能,没有勇气纠正和受制于某些原因无法短期去改变。

中国的高考制度以及与其衔接的中小学教育制度,到了必须变革并刻不容缓地步,至于怎么变革,相关管理层其实是清楚的,国外考察更是无数次,民间还有很多有益的意见可参考,拿出可行方案并不难。

为求稳妥,相关变革可以分步骤进行,但不能没有行动。担忧的是,说了不算的人自费悲悯,说了算的人公费得过且过,将来修复代价实在太大!

分享到:

阅读(22738)   转发(60)   评论(260)


相关内容

  • 2015年北京中考加分制度:三好生加分该不该取消
  • 今天在某论坛看到有家长分享说,从家长会获悉,2015年中考市级三好生加分将取消.这个消息公布后引起了很多家长对中考加分的热议. 中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一直以来是社会讨论和争议最多的话题.中高考加分本来是为了促进和鼓励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或者对某些特殊群体进行扶持的,但是在以分数论英雄的我国当代教育背 ...

  • 高考不考英语该不该
  • 1 对 1 教育部近日制定完成有关高考招生改革的总体方案,其中计划外语考试不再在统一高考时举行,实行一年多考.高考应不应该取消英语顿时成为争议热点. 甲 方 高考没英语,这个可以有 对于高考三大主力科目之一的外语"离开"高考,很多人一定感到很意外.但笔者认为,我们对于英语的离开不 ...

  • 取消文理分科,高考可只考两门
  • 人大常委朱永新:取消文理分科,高考可只考两门 2009年03月05日 16:57现代快报 较早倡议取消分科,全国人大常委朱永新坦然回应质疑-- 早在多年前,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科教文卫委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就提出高中阶段应该取消文理分科,当时曾一度遭到质疑.而前不久,"取消文理 ...

  • 英语考试改革,真改革,假改革?
  • 凤凰网评论专栏作家 潘采夫 2013年10月24日 12:00 字号:T|T 702人参与 61条评论 打印 转发 作者:潘采夫 核心提示:如果只是降分,而不真正转变英语高考政策,让英语回归英语那叫空话.如果用降低英语考试比重来传递某种信号,那叫不怀好意. 改革在政治领域正成为敏感词,北京宣布英语考 ...

  • 高考取消英语
  • 高考不宜取消英语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的改革思路,探索实行社会化考试的方式,部分科目可以尝试一年多考.由于英语的社会化考试较多,相对比较成熟,而且社会对英语高考的负面评价较多.所以,<纲要>关于考试改革 ...

  • 院士朱清时:现在高考,表面上是公平的,其实是不公平的,因为背后的教育资源不公平!
  • 南方周末记者 谭畅/图 日前,我国著名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南方科技大学创校校长朱清时接受了南方周末记者关于教育方面的采访,以下为采访实录: 我(从南科大)退下来三年多了,比过去冷静多了.过去还牵扯了很多感情上的纠葛,我现在把教育问题看得更清楚了. 南方 ...

  • 教育要"去行政化" 挂行政级别才是贬低教育
  • ● 顾昕 政府一掏钱办义务教育就非得按照事业体系来办,就有了上下级的关系.看看世界各国,没有这几个国家按照这个体制办教育.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按法人化办教育.谁管谁.谁控制谁,法人有一种治理结构. 很多人说教育.医疗都是社会公益事业,不能照搬国有企业改革的思路.说这些话的人脑筋糊涂.所有的组织,别管是企 ...

  • 即兴评述范文1
  • 1.打麻将该不该有所限制? 2."伪娘"文化等反串之风应该封杀? 3."下跪"谢师恩的形式您提倡吗? 4.各银行向个人收"数钱费"是否合理? 5.你赞成"校园禁穿黑丝袜"吗? 6.约束言行.穿着是否等于建设校园文明? 7 ...

  • 要不要取消高考户籍制度
  • 不可否认,高考户籍制度诚然存在如地方保 护性录取政策等弊端,然而我国目前面临人口众 多,基础与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的境况,且 所谓高考户籍制度,是指高考考生必须在其 该国情在较长一定时期内难以缓解.高考户籍制 户口所在地进行高考,并且报考高校的一种制度. 度作为上述国情的产物,是一种目前能使公民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