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难忘不能忘
【摘 要】背负着复兴中华的使命,肩负着祖国给予的期盼和重托的幼童幸运而又不幸,他们生不逢时,但却在特殊的年代里演绎了一场特殊的故事。他们历经了文化的碰撞,国家的兴衰,却始终保留了对祖国的赤诚。他们在尴尬的时间登场,又在迟暮的时间谢幕。他们为历史谱下的慷慨悲歌令人惋惜嗟叹。古老国家还未睁开睡眼,各项发展停滞不前,派遣留洋的幼童们却遭遇阻抗被召回祖国,大规模的官派留学计划却以失败告终。然而幼童们归来后依旧一腔热血满腹激情,保持着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坚持为国效力。他们虽已远去,却用自己经历的往事告诉我们,不论你如何选择,请不要忘记自己的祖国。
【关键词】留美幼童 历史往事 爱国 悲剧
记忆中的碎片仅是高中历史课本上一句“派遣第一批留学生出国留学”,若不是近代史课堂上老师放映的《幼童》,我可能早已忽略这一群幸运而又不幸的孩子们。
“精英人物的命运往往就是国家与时代命运的浓缩”。影像中那些老照片中,幼小的脸庞已成偏偏少年的容颜,意气风发,吸引着我屏息凝望。此时照片中的他们与六七年前未开化之时有着天壤之别,世间钟灵毓秀、鸾翔凤集之地已然充斥着他们的身影。他们的神态和身旁的西方学子并无不同,他们相信自己是为了伟大和历史而生,同样的骄傲、同样的青春,在这个全球正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缩小的时代,他们有信心掌握寰宇。他们代表了年轻、梦想、希望、活力,他们优秀、机敏、年轻、英俊,他们是体育健儿、多才多艺,他们志怀宽广、忧国忧民。那些笔走龙蛇的手书和举世无双的画作,正一点一滴倾诉着超脱了时代重压的男孩们的美好生活,他们作画、打猎、赛船、打棒球、与女孩约会,这些美好,或许是同时代中国同龄男孩子们永远无法体会到的。
他们如此幸运,因为上苍是如此眷顾他们,使他们可远洋留学,享受优秀的教育资源,享受自由开放的环境。他们留给我们的历史剪影太美好。然而悲剧就是将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他们又十分不幸,他们背负着复兴中华的使命,肩负着祖国给予的期盼和重托,他们身上笼罩着从一开始便命定的悲哀,他们的结局令人惋惜嗟叹。
幼童们的优秀源于他们的勤奋,而他们勤奋的最大动力是将个人沉浮与国家或朝廷的前途紧紧拴在了一起。一个人努力的最大动力永远来自于内心的渴求,而对于他们来说,内心最大的渴求当是重大的历史责任感。然对于当今社会美国大学生的勤奋与中国大学生的迷茫怠惰对比,我以为这与中外的教育体制紧密相关。国内的大学进难出易,国外大学进易出难,本身就是一种来自不同方向的外部激励。此外,国内学生在高中时高强度的学习以至大学中展现出被压抑数年的惰性,再加上老师家长及社会环境多渲染大学的安逸与自由,在这种环境下,很少有学生能够做到一直坚持高强度学习的。懒惰和庸散必定不会培养出人才。这两种体制的侧重,其实是在重视基础教育还是重视专门人才之间做出选择。抑或是在选择是从小便培养学生勤奋、高效、专注的综合素质,还是在基础教育阶段重视学生个性的养成,等待他们到了可以自主选择人生方向的年龄时,能够有足够的广博来明确自己的未来道路,并在这条道路上奋力一搏。
历史的沉重在于它每一笔轻描淡写的背后都埋藏着泣血沉痛的悲歌。临出发前的合影中,幼童们“身胖头广而面黑”,呆滞的神色中透露出幼小生命的不安惶恐。当嘹亮的汽笛带着幼童们来到未知的土壤,置身于时代洪荒的孩子们面对着的是整个世界的水深火热,他们处于什么样的力量与心情去承担这生命不能承受之轻呢。而他们身后又是大清王朝的山河破碎摇摇欲坠——国家和民族处于帝国主义列强加紧侵略和封建专制统治愈益腐朽的灾难之中,他们别无选择地被卷入时代的漩涡。那个时代酝酿着、躁动着、嘶吼着、咆哮着,等待着这
一群孩子上演一幕幕悲欢离合。
1872年夏,“中国留学生之父”容闳组织第一批留美幼童30人赴美留学,此后至1875年,清政府每年继续遴选30名少年远渡重洋,4年共派出120名,是为中国最早的官派留学生。这原本是清政府设立的一个长达十五年的留学计划,但是进行到第十年,终因清廷的猜忌而夭折,留美儿童被召回国。“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在清廷的抉择面前,幼童们的呼唤显得那样得苍白无力。
这分三批回国的留美学生,为中国铁路、外交、邮政、电报、海关、海军及高等教育都做出了开天辟地的贡献,不负所学,为国奉献。其中有詹天佑扬名京张铁路、梁敦宜成为外交总长、唐绍仪担任民国总理、蔡绍基就任北洋大学校长。就这样,幼童留美仍被称为首开近代官派留学教育的先河,被誉为中国留学教育的里程碑,也是中国早期现代化运动极重要的一页,弥足珍贵。
所谓英雄造势时,时势造英雄。容闳无疑是这样的一个典型。很显然,容闳的努力给了120位中国的孩子前往美国留学的机会,同时也给了行将就木的大清王朝开拓了一条复兴之路。但是,只靠一个人的力量是无法改变整个历史的进程与结局的,这也注定了整个留学事业的悲剧,因为最终在清政府腐朽的制度下,即使幼童们一直在美国学成回国也将会是无用的。
清政府派留美幼童的如意算盘是,在政治和思想上保持封建文化传统的前提下,把美国的先进技术学到手,旧瓶装新酒,换汤不换药。事实证明,这是不可能的。不可思议的是,肤浅而无知的政府认为这些学生花的是政府的钱,就该听政府的话只学习工程、数学和其他自然科学,对他们周围的政治和社会影响要无动于衷。我认为这种想法是非常荒唐可笑的。诚然,科学技术、经商之类的可以富国,但是不可以强国。军事的强大才是一个国家生存的基本保障。而对社会现状的了解是必要的,毕竟知己知彼才可百战不殆。
当然,事实是,虽然饱受祖国的猜忌,受到了来自蒙昧人民的嘲讽歧视,但是赤子之心不曾改变。他们在公开场合发表中华图强的演说,他们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谴责列强对中国的欺侮,在他们后来的生命中,将这作为自己终生使命的人也不在少数。而可笑的是,清廷最后召回幼童的理由竟是“腹少儒书,德行未坚”。一方面,时代背景下决策层信息的闭塞与不对称使得这足以影响许多精英人物命运的误会变得可以被谅解,另一方面,一个古老大国的恐惧与懦弱的心态也展露无遗。“当我们乘坐日本号轮船溯江而上时,我们又一次见到了上海,曾想象会有人在码头热烈的欢迎我们,能见到我们的亲人,能感受到阔别已久的祖国拥抱我们,但这一切都成为了泡影。我们坐在独轮车中,暴露在人们惊异、嘲笑的目光中。我们的神情举止在他们眼中一定像一群怪物。”这是黄开甲回到上海后的日记。很难想象,一群第一批海归的最先进的知识分子,一群矢志不渝的热爱着祖国的年轻人,居然遭到这样的对待。而在被提前召回的过程中逃跑的荣奎的声誉不必多说,但毕业之后,仍然坚守当年的约定,来到了中国驻美公馆工作。这不禁令我想到当下。现如今亦是如此,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减当年。我们必须承认目前我们社会的制度的不完善,而祖国需要人才,但却又有多少人全然不顾民族的托付,历史的教诲,滞美不归,滞欧不归,着实令人心酸心寒。
而李鸿章和曾国藩策划选送幼童出洋这一千古奇事时,他们满心期盼这些出洋学生师夷长技后,可回国助中华日趋强盛,可当留美幼童归来后,清王朝却在变革的道路上举步维艰,接二连三遭受致命的重创,濒临亡国的边缘。屋漏偏逢连夜雨,大清王朝自掘坟墓,也怨不得他人。
幼童们“终日饱吸自由空气,他们平日里性灵上受到的沉重压力,一旦排空飞去,言论和思想便都和旧教育不合”。“一只生下来就被囚禁的鸟,感受不到森林的气味,可一旦让它舒展飞翔翅膀,这时再华丽的禁闭空间也不能阻止它希望飞到即使是暴风骤雨的自由天空的愿望。”他们中有些率先脱下长袍、剪下辫子、信奉新教、发表演说,例如在提前遣返途中
跳火车逃走的谭耀勋和容揆,在归国后,他们又是民族觉醒和进步的积极推动者。典型代表还有追随孙中山卷入反清运动的容星桥。而也有一些人仍忠守着王朝理念,或是陷于敢怒不敢言之境。我不知道那位写下“十载攻书向学堂,果然富贵出文章。鳌鱼涌出千层浪,丹桂开时万里香。三级浪中龙见爪,九霄云外凤翱翔。状元榜上标金字,直入皇都做栋梁”的幼童,在接下来数年的留学洗礼中有没有改变信仰。我也不知道那些在两次海战中匆匆死去的幼童是如何看待自己的死亡之路。“为这个古老民族的觉醒而死去”和“受朝廷豢养之恩,自当勉尽致身之义”,他们心中的天平向哪一方更为沉重地倾斜呢。但是我相信他们都会去思考,是做这个万人皆醉的泥潭中的清醒者,成为历史道路上的祭品更加痛苦,还是如同那个疯人国中唯一正常的国王一样,将自己变疯,成为旧王朝无声的陪葬品更为悲剧。
《幼童》跌宕曲折的历史使我“舍叹息之外,更无他言”。唯但愿那些往事留下的记忆,不管再被后人怎么剖析,怎么浸上时代的沉重,对于幼童们来说,都能如那些老照片般美好,待时间倾斜,终开出玫瑰。
往事难忘不能忘
【摘 要】背负着复兴中华的使命,肩负着祖国给予的期盼和重托的幼童幸运而又不幸,他们生不逢时,但却在特殊的年代里演绎了一场特殊的故事。他们历经了文化的碰撞,国家的兴衰,却始终保留了对祖国的赤诚。他们在尴尬的时间登场,又在迟暮的时间谢幕。他们为历史谱下的慷慨悲歌令人惋惜嗟叹。古老国家还未睁开睡眼,各项发展停滞不前,派遣留洋的幼童们却遭遇阻抗被召回祖国,大规模的官派留学计划却以失败告终。然而幼童们归来后依旧一腔热血满腹激情,保持着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坚持为国效力。他们虽已远去,却用自己经历的往事告诉我们,不论你如何选择,请不要忘记自己的祖国。
【关键词】留美幼童 历史往事 爱国 悲剧
记忆中的碎片仅是高中历史课本上一句“派遣第一批留学生出国留学”,若不是近代史课堂上老师放映的《幼童》,我可能早已忽略这一群幸运而又不幸的孩子们。
“精英人物的命运往往就是国家与时代命运的浓缩”。影像中那些老照片中,幼小的脸庞已成偏偏少年的容颜,意气风发,吸引着我屏息凝望。此时照片中的他们与六七年前未开化之时有着天壤之别,世间钟灵毓秀、鸾翔凤集之地已然充斥着他们的身影。他们的神态和身旁的西方学子并无不同,他们相信自己是为了伟大和历史而生,同样的骄傲、同样的青春,在这个全球正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缩小的时代,他们有信心掌握寰宇。他们代表了年轻、梦想、希望、活力,他们优秀、机敏、年轻、英俊,他们是体育健儿、多才多艺,他们志怀宽广、忧国忧民。那些笔走龙蛇的手书和举世无双的画作,正一点一滴倾诉着超脱了时代重压的男孩们的美好生活,他们作画、打猎、赛船、打棒球、与女孩约会,这些美好,或许是同时代中国同龄男孩子们永远无法体会到的。
他们如此幸运,因为上苍是如此眷顾他们,使他们可远洋留学,享受优秀的教育资源,享受自由开放的环境。他们留给我们的历史剪影太美好。然而悲剧就是将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他们又十分不幸,他们背负着复兴中华的使命,肩负着祖国给予的期盼和重托,他们身上笼罩着从一开始便命定的悲哀,他们的结局令人惋惜嗟叹。
幼童们的优秀源于他们的勤奋,而他们勤奋的最大动力是将个人沉浮与国家或朝廷的前途紧紧拴在了一起。一个人努力的最大动力永远来自于内心的渴求,而对于他们来说,内心最大的渴求当是重大的历史责任感。然对于当今社会美国大学生的勤奋与中国大学生的迷茫怠惰对比,我以为这与中外的教育体制紧密相关。国内的大学进难出易,国外大学进易出难,本身就是一种来自不同方向的外部激励。此外,国内学生在高中时高强度的学习以至大学中展现出被压抑数年的惰性,再加上老师家长及社会环境多渲染大学的安逸与自由,在这种环境下,很少有学生能够做到一直坚持高强度学习的。懒惰和庸散必定不会培养出人才。这两种体制的侧重,其实是在重视基础教育还是重视专门人才之间做出选择。抑或是在选择是从小便培养学生勤奋、高效、专注的综合素质,还是在基础教育阶段重视学生个性的养成,等待他们到了可以自主选择人生方向的年龄时,能够有足够的广博来明确自己的未来道路,并在这条道路上奋力一搏。
历史的沉重在于它每一笔轻描淡写的背后都埋藏着泣血沉痛的悲歌。临出发前的合影中,幼童们“身胖头广而面黑”,呆滞的神色中透露出幼小生命的不安惶恐。当嘹亮的汽笛带着幼童们来到未知的土壤,置身于时代洪荒的孩子们面对着的是整个世界的水深火热,他们处于什么样的力量与心情去承担这生命不能承受之轻呢。而他们身后又是大清王朝的山河破碎摇摇欲坠——国家和民族处于帝国主义列强加紧侵略和封建专制统治愈益腐朽的灾难之中,他们别无选择地被卷入时代的漩涡。那个时代酝酿着、躁动着、嘶吼着、咆哮着,等待着这
一群孩子上演一幕幕悲欢离合。
1872年夏,“中国留学生之父”容闳组织第一批留美幼童30人赴美留学,此后至1875年,清政府每年继续遴选30名少年远渡重洋,4年共派出120名,是为中国最早的官派留学生。这原本是清政府设立的一个长达十五年的留学计划,但是进行到第十年,终因清廷的猜忌而夭折,留美儿童被召回国。“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在清廷的抉择面前,幼童们的呼唤显得那样得苍白无力。
这分三批回国的留美学生,为中国铁路、外交、邮政、电报、海关、海军及高等教育都做出了开天辟地的贡献,不负所学,为国奉献。其中有詹天佑扬名京张铁路、梁敦宜成为外交总长、唐绍仪担任民国总理、蔡绍基就任北洋大学校长。就这样,幼童留美仍被称为首开近代官派留学教育的先河,被誉为中国留学教育的里程碑,也是中国早期现代化运动极重要的一页,弥足珍贵。
所谓英雄造势时,时势造英雄。容闳无疑是这样的一个典型。很显然,容闳的努力给了120位中国的孩子前往美国留学的机会,同时也给了行将就木的大清王朝开拓了一条复兴之路。但是,只靠一个人的力量是无法改变整个历史的进程与结局的,这也注定了整个留学事业的悲剧,因为最终在清政府腐朽的制度下,即使幼童们一直在美国学成回国也将会是无用的。
清政府派留美幼童的如意算盘是,在政治和思想上保持封建文化传统的前提下,把美国的先进技术学到手,旧瓶装新酒,换汤不换药。事实证明,这是不可能的。不可思议的是,肤浅而无知的政府认为这些学生花的是政府的钱,就该听政府的话只学习工程、数学和其他自然科学,对他们周围的政治和社会影响要无动于衷。我认为这种想法是非常荒唐可笑的。诚然,科学技术、经商之类的可以富国,但是不可以强国。军事的强大才是一个国家生存的基本保障。而对社会现状的了解是必要的,毕竟知己知彼才可百战不殆。
当然,事实是,虽然饱受祖国的猜忌,受到了来自蒙昧人民的嘲讽歧视,但是赤子之心不曾改变。他们在公开场合发表中华图强的演说,他们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谴责列强对中国的欺侮,在他们后来的生命中,将这作为自己终生使命的人也不在少数。而可笑的是,清廷最后召回幼童的理由竟是“腹少儒书,德行未坚”。一方面,时代背景下决策层信息的闭塞与不对称使得这足以影响许多精英人物命运的误会变得可以被谅解,另一方面,一个古老大国的恐惧与懦弱的心态也展露无遗。“当我们乘坐日本号轮船溯江而上时,我们又一次见到了上海,曾想象会有人在码头热烈的欢迎我们,能见到我们的亲人,能感受到阔别已久的祖国拥抱我们,但这一切都成为了泡影。我们坐在独轮车中,暴露在人们惊异、嘲笑的目光中。我们的神情举止在他们眼中一定像一群怪物。”这是黄开甲回到上海后的日记。很难想象,一群第一批海归的最先进的知识分子,一群矢志不渝的热爱着祖国的年轻人,居然遭到这样的对待。而在被提前召回的过程中逃跑的荣奎的声誉不必多说,但毕业之后,仍然坚守当年的约定,来到了中国驻美公馆工作。这不禁令我想到当下。现如今亦是如此,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减当年。我们必须承认目前我们社会的制度的不完善,而祖国需要人才,但却又有多少人全然不顾民族的托付,历史的教诲,滞美不归,滞欧不归,着实令人心酸心寒。
而李鸿章和曾国藩策划选送幼童出洋这一千古奇事时,他们满心期盼这些出洋学生师夷长技后,可回国助中华日趋强盛,可当留美幼童归来后,清王朝却在变革的道路上举步维艰,接二连三遭受致命的重创,濒临亡国的边缘。屋漏偏逢连夜雨,大清王朝自掘坟墓,也怨不得他人。
幼童们“终日饱吸自由空气,他们平日里性灵上受到的沉重压力,一旦排空飞去,言论和思想便都和旧教育不合”。“一只生下来就被囚禁的鸟,感受不到森林的气味,可一旦让它舒展飞翔翅膀,这时再华丽的禁闭空间也不能阻止它希望飞到即使是暴风骤雨的自由天空的愿望。”他们中有些率先脱下长袍、剪下辫子、信奉新教、发表演说,例如在提前遣返途中
跳火车逃走的谭耀勋和容揆,在归国后,他们又是民族觉醒和进步的积极推动者。典型代表还有追随孙中山卷入反清运动的容星桥。而也有一些人仍忠守着王朝理念,或是陷于敢怒不敢言之境。我不知道那位写下“十载攻书向学堂,果然富贵出文章。鳌鱼涌出千层浪,丹桂开时万里香。三级浪中龙见爪,九霄云外凤翱翔。状元榜上标金字,直入皇都做栋梁”的幼童,在接下来数年的留学洗礼中有没有改变信仰。我也不知道那些在两次海战中匆匆死去的幼童是如何看待自己的死亡之路。“为这个古老民族的觉醒而死去”和“受朝廷豢养之恩,自当勉尽致身之义”,他们心中的天平向哪一方更为沉重地倾斜呢。但是我相信他们都会去思考,是做这个万人皆醉的泥潭中的清醒者,成为历史道路上的祭品更加痛苦,还是如同那个疯人国中唯一正常的国王一样,将自己变疯,成为旧王朝无声的陪葬品更为悲剧。
《幼童》跌宕曲折的历史使我“舍叹息之外,更无他言”。唯但愿那些往事留下的记忆,不管再被后人怎么剖析,怎么浸上时代的沉重,对于幼童们来说,都能如那些老照片般美好,待时间倾斜,终开出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