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为了加深我们对各种矿物和岩石结构构造的了解,真切地了解并熟悉各种地形地貌,更深入更有实感地学习地质学这门课程,巩固课堂知识,根据教学课程安排,我们进行了为期七天的地质学基础实习。
4月4日,我们开始了期盼已久的地质学实习。我们经过燕子矶、头抬洞、二台洞、三台洞和上元门,观察学习了岩石的构造和地壳抬升的证据,了解了河流地质作用。4月5日,由桂子山烈士陵园到是石柱林,尔后是雨花石采场。6日的阴雨和泥泞的山路阻挡不了我们前进的步伐,我们由金丝岗公交车站至消防士官学校再到湖山村采石场,观察到了很多地层的代表岩石,并初次见到了燧石结核。7日的路线为南京地质博物馆,江宁绕城高速,定林寺,方山火山口。8日我们先前往湖山村采石场,再到蜂蜜厂,最后到侯寺路观察笔石化石。9日阳光明媚,实习主要在栖霞山,路线为明镜湖、桃花扇、三茅宫、陆羽茶庄、千佛岩,最后到达栖霞寺。10日,实习的最后一天,我们前往紫金山,从樱陀花园、中马鞍到头陀岭,最后到达太平门,下山,结束实习。
一、矿物
1、 橄榄石。
于4月5日石柱林看到,在玄武岩石柱内以橄榄石包裹体形式存在,约1cm×1.5cm,颜色有浅绿至深绿色,越往下橄榄石包裹体越多、越大。 化学成分:晶体化学式 (Mg,Fe)2[SiO4],
物理性质:晶体常见为粒状集合体,颜色有无色、浅黄绿色、橄榄绿色乃至墨绿色,颜色随含铁量的增高而加深、含Mg越多颜色越绿,有玻璃光泽,透明至半透明,硬度6.5~7。. 化学成分:SiO2 物理性质: 2、 方解石
于4月6日消防士官学校对面废弃石场和湖山村中国水泥厂后墙都发现方解石晶簇、晶洞和方解石脉。
化学成分:CaCO3 物理性质:晶体呈菱面体,一般为无色或乳白色(但由于类质同象等杂质影响,也常见有灰、浅黄、浅红、蓝、绿、紫甚至褐黑色等),具玻璃光泽。 3、钾长石
9日栖霞山 于陆羽茶庄和厕所之间的大理石中发现 化学成分:K[AlSi3O8]
物理性质:颜色多为肉红色,常呈短柱状或厚板状,具玻璃或珍珠光泽,硬度为6。 4、蛋白石
在烈士陵园外、雨花石采场均有发现(后者更多)。多为椭球状,呈乳白色;广泛分布于温带土壤中,土壤中的蛋白石多来自于生物。
化学成分:SiO2·nH2O,属氧化硅粘土矿物,进一步老化可形成隐晶质的方英石、玉髓。 物理性质:非晶体,无固定外形,透明至半透明,颜色多为白色,混入杂质时会呈现其他颜色。 5、辉石
石柱林的玄武岩里包裹着除主要的橄榄石外还有少量辉石,包裹体里略发黑的为辉石。 化学成分:含Ca、Mg的硅酸盐
物理性质:单晶短柱状,集合体常为粒状或放射状,颜色有无色、灰绿、浅绿、翠绿乃至墨绿色,颜色随含铁量的增高而加深,具玻璃光泽,透明至半透明。 6、赤铁矿
于消防士官学校对面废弃采石场 黄龙组石灰岩中的赤铁矿脉看到。 化学成分:Fe2O3, 常含有Ti、Al、Mn等类质同象混入物 物理性质:常呈板状、鳞片状、粒状集合体,性脆,无磁性 7、白云母
于8日在蜂蜜厂里的正长斑岩中观察到。 化学成分:K{Al2[AlSi3O10](OH)2}
物理性质:单晶呈片状,一般为无色或白色,但由于类质同象混入物的不同可导致颜色变化而出现浅绿、浅黄、褐、灰、棕红色等;具玻璃光泽,硬度2.5~3,。 8、堇青石
于10日在人行栈道起始口下方的人工防空洞处观察到。绿中带蓝,属低级变质矿物、硅酸盐矿物,由泥岩变质而来。
化学成分:(Mg, Fe)2Al3[AlSi5O18]
二、岩石
1、 岩浆岩。1)玄武岩 为基性喷出岩,
5日于石柱林发现。水下喷发形成(可推断此处很可能原是湖泊或海洋),五六
边形为主,少量有四七边形,里面有包裹着橄榄石和少量辉石晶体,可观察到气孔状构造,气孔有圆形、椭圆形、四边形,气孔大小几毫米到几厘米不等。
7日在方山看到很多玄武岩,气孔状构造明显,有些具杏仁状构造,内含少量方
解石,属基性岩浆岩,含铁较多,呈红色。
若玄武岩的气孔由少到多,又由少到多,说明火山喷发过两次。
2)花岗岩 属深成岩,9日栖霞山 于陆羽茶庄和厕所之间发现,主要含矿物有
钾长石、石英和云母,红色花岗岩,放射性较强。
3)闪长玢岩 属岩浆岩中的浅层侵入岩。6日于汤山的茨山矿石采场观察到。
原形成于地下,故抗风化能力较差,露出地表后易风化,高约1.5m,含角闪石较多,最初为黑色的,风化后呈黄绿色。
4)辉绿岩 7日在从方山火山口往回返不远处的岩墙发现。属岩浆岩中的浅层
侵入岩;成分同辉长岩、玄武岩,为基性岩;岩墙呈环状,两边向里弯曲,厚度约50cm;呈黑和紫红色;在地底下形成,暴露出地表后易风化。
5)正长斑岩 8日于蜂蜜厂观察到,正长斑岩属岩浆岩中的浅层侵入岩。其矿
物成分有正长石(肉红色)、云母(主要是白云母)、方解石和文石。该岩浆岩侵入周围船山组石灰岩并部分包裹着石灰岩 形成捕掳体。 2、 沉积岩。
1)角砾岩, 在燕子矶公园夕照楼发现,属于沉积岩,有明显层理构造。其碎
屑为棱角分明、直径有几厘米的砾状岩屑。其胶结物为铁质胶结物,呈红棕色。
2)石灰岩, 在燕子矶公园俯江亭看到,表面发灰,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含
大量方解石和少量化石;
在二台洞看到白云质石灰岩,层理不大清楚,厚层层理构造,含有少
量白云石; (石灰岩有的颜色发黑,说明含有有机质,形成于海底。黑色越深 则说明其有机质含量越多)
在四十二佛手处亦看到,石灰岩上长有方解石脉,有刀砍状构造和缝
合线构造;
6日在消防士官学校对面废弃石场看到,具肉红色色调的灰白色石灰
岩,有方解石矿脉和赤铁矿脉。
9日在三茅宫发现。石灰岩包裹有有机质,颜色深(他色),方解石
脉亦因含有有机质而颜色较深,此处石灰岩(栖霞组)含燧石结核很多。
3)页岩, 在“度204”处看到;于6日在中国水泥厂后墙外岩层下段 有泥岩页岩互层
4)白云岩, 在“度204”处看到; 亦在原白云岩开采场、现幕府山遗址处看到,呈半圆C形,此处白云岩层理厚,含少量方解石,呈红色 含有铁。
5)砾岩, 在栖霞山无水白鹿泉发现,碎屑为燧石、石英等硅质物质,胶结物较为复杂 含硅质、泥质、钙质等。
10日于紫金山头陀岭公园发现紫霞洞组砾岩,碎屑主要为燧石、石英等硅质,呈椭球状鹅卵状(说明经过充分搬运),磨岩度好。
6)细粒砂岩, 于燕子矶俯江亭、观澜亭看到。细砂岩较易解理 从而形成光
滑面。
3、 变质岩 大理岩, 8日于湖山村采石场和场下均发现,是经热接触变质作用而成,局
部变质,主要矿物成分为方解石,,有方解石矿脉和赤铁矿脉,中间石脉密集两边相对稀疏。
三、构造
之 小构造:1、断层。在燕子矶公园夕照楼看到岩浆断层; 俯江亭看到角砾岩与砂岩
互层的小断; 于摩崖石刻看到有断层; 在消防士官学校对面废弃石场看到断层擦痕; 8日在蜂蜜厂生态园看到组合断层,右边为正断层,左为逆断层。
2、褶皱之背斜:在4月4日下午,于白色围墙尽头 看到完美呈现的背斜,高约16m。 8日在蜂蜜厂生态园看到背斜
褶皱之向斜:4日上午,于观澜亭观察到,下午,于“度204”处看到向斜或背斜的倾斜的一边。
3、节理。5日于石柱林看到柱状节理构造。
之 大构造:1、河流阶地。地壳抬升的结果。 在燕子矶看到长江两岸的阶地
2、溶洞。 在三台洞水月观音处看到,经10~15m的一级抬升、20~30m的二级抬升和25~35m的三级抬升而形成;在象鼻洞处亦观察到。
3、海陆变迁。南京地区历经深海——浅海——深海——陆地的变迁过程。
四、南京地区的地质简史(表格按上晚下早的顺序)
要是泥岩和页岩,形成于浅海、边海;而到泥盆纪的五通组石英砂岩,则形成于陆地;石炭系地层储存大量煤和石油,起始于边缘海;而二叠系的栖霞组石灰岩则形成于深海环境,龙潭组中主要是页岩、泥岩。其中含有煤线,起始于浅海;中下三叠系地层起始于中深海洋,上三叠系砂岩则形成于浅海;从侏罗纪开始往上的地层便起始于陆地环境,地层中的岩石也相应出现变化:侏罗纪地层早期为陆地环境,紫霞洞组砾岩形成于长江古河道;白垩纪角砾岩则形成于陆相环境;第三纪N1统地层主要为砂岩,N2地层主要是砂岩与玄武岩;第四纪早更新世中为雨花台砾石层,中晚更新世里主要是下蜀黄土,一般山上浮土都属于全新世。
小结
经过了为期七天的地质学基础实习,我们不仅对课本理论知识有了更为形象化的理解,更获得很多了书本理论之外的地质学知识。那些实际的矿物、岩石,形形色色的岩层结构、构造,紧密联系着书本却有别于白纸黑字的干巴巴的描述,带给了我们别样的、真切而有实感的感受,有利于更好地吸收并消化知识。我们在学习之余,亦欣赏了各色山川美景,享受了投入大自然怀抱的乐趣;锻炼了身体,磨练了意志----当我们“不走寻常路地”抓着植被扒着岩石实实在在地爬到山顶时,淌着汗水的脸上绽放着不亚于灿烂阳光的笑容----我们累却快乐;同时,沿途了解到南京地区的历史人文、各种有趣的小知识,领略到郊区小村庄的风土人情,在野外感受着与喧嚣城市中不同的悠然宁静;同时在这并不算轻松的实习路途中,加深了与同学、老师的感情,使我们更像一家人。这次野外实习让我收获到不少,对我意义非凡。
引言
为了加深我们对各种矿物和岩石结构构造的了解,真切地了解并熟悉各种地形地貌,更深入更有实感地学习地质学这门课程,巩固课堂知识,根据教学课程安排,我们进行了为期七天的地质学基础实习。
4月4日,我们开始了期盼已久的地质学实习。我们经过燕子矶、头抬洞、二台洞、三台洞和上元门,观察学习了岩石的构造和地壳抬升的证据,了解了河流地质作用。4月5日,由桂子山烈士陵园到是石柱林,尔后是雨花石采场。6日的阴雨和泥泞的山路阻挡不了我们前进的步伐,我们由金丝岗公交车站至消防士官学校再到湖山村采石场,观察到了很多地层的代表岩石,并初次见到了燧石结核。7日的路线为南京地质博物馆,江宁绕城高速,定林寺,方山火山口。8日我们先前往湖山村采石场,再到蜂蜜厂,最后到侯寺路观察笔石化石。9日阳光明媚,实习主要在栖霞山,路线为明镜湖、桃花扇、三茅宫、陆羽茶庄、千佛岩,最后到达栖霞寺。10日,实习的最后一天,我们前往紫金山,从樱陀花园、中马鞍到头陀岭,最后到达太平门,下山,结束实习。
一、矿物
1、 橄榄石。
于4月5日石柱林看到,在玄武岩石柱内以橄榄石包裹体形式存在,约1cm×1.5cm,颜色有浅绿至深绿色,越往下橄榄石包裹体越多、越大。 化学成分:晶体化学式 (Mg,Fe)2[SiO4],
物理性质:晶体常见为粒状集合体,颜色有无色、浅黄绿色、橄榄绿色乃至墨绿色,颜色随含铁量的增高而加深、含Mg越多颜色越绿,有玻璃光泽,透明至半透明,硬度6.5~7。. 化学成分:SiO2 物理性质: 2、 方解石
于4月6日消防士官学校对面废弃石场和湖山村中国水泥厂后墙都发现方解石晶簇、晶洞和方解石脉。
化学成分:CaCO3 物理性质:晶体呈菱面体,一般为无色或乳白色(但由于类质同象等杂质影响,也常见有灰、浅黄、浅红、蓝、绿、紫甚至褐黑色等),具玻璃光泽。 3、钾长石
9日栖霞山 于陆羽茶庄和厕所之间的大理石中发现 化学成分:K[AlSi3O8]
物理性质:颜色多为肉红色,常呈短柱状或厚板状,具玻璃或珍珠光泽,硬度为6。 4、蛋白石
在烈士陵园外、雨花石采场均有发现(后者更多)。多为椭球状,呈乳白色;广泛分布于温带土壤中,土壤中的蛋白石多来自于生物。
化学成分:SiO2·nH2O,属氧化硅粘土矿物,进一步老化可形成隐晶质的方英石、玉髓。 物理性质:非晶体,无固定外形,透明至半透明,颜色多为白色,混入杂质时会呈现其他颜色。 5、辉石
石柱林的玄武岩里包裹着除主要的橄榄石外还有少量辉石,包裹体里略发黑的为辉石。 化学成分:含Ca、Mg的硅酸盐
物理性质:单晶短柱状,集合体常为粒状或放射状,颜色有无色、灰绿、浅绿、翠绿乃至墨绿色,颜色随含铁量的增高而加深,具玻璃光泽,透明至半透明。 6、赤铁矿
于消防士官学校对面废弃采石场 黄龙组石灰岩中的赤铁矿脉看到。 化学成分:Fe2O3, 常含有Ti、Al、Mn等类质同象混入物 物理性质:常呈板状、鳞片状、粒状集合体,性脆,无磁性 7、白云母
于8日在蜂蜜厂里的正长斑岩中观察到。 化学成分:K{Al2[AlSi3O10](OH)2}
物理性质:单晶呈片状,一般为无色或白色,但由于类质同象混入物的不同可导致颜色变化而出现浅绿、浅黄、褐、灰、棕红色等;具玻璃光泽,硬度2.5~3,。 8、堇青石
于10日在人行栈道起始口下方的人工防空洞处观察到。绿中带蓝,属低级变质矿物、硅酸盐矿物,由泥岩变质而来。
化学成分:(Mg, Fe)2Al3[AlSi5O18]
二、岩石
1、 岩浆岩。1)玄武岩 为基性喷出岩,
5日于石柱林发现。水下喷发形成(可推断此处很可能原是湖泊或海洋),五六
边形为主,少量有四七边形,里面有包裹着橄榄石和少量辉石晶体,可观察到气孔状构造,气孔有圆形、椭圆形、四边形,气孔大小几毫米到几厘米不等。
7日在方山看到很多玄武岩,气孔状构造明显,有些具杏仁状构造,内含少量方
解石,属基性岩浆岩,含铁较多,呈红色。
若玄武岩的气孔由少到多,又由少到多,说明火山喷发过两次。
2)花岗岩 属深成岩,9日栖霞山 于陆羽茶庄和厕所之间发现,主要含矿物有
钾长石、石英和云母,红色花岗岩,放射性较强。
3)闪长玢岩 属岩浆岩中的浅层侵入岩。6日于汤山的茨山矿石采场观察到。
原形成于地下,故抗风化能力较差,露出地表后易风化,高约1.5m,含角闪石较多,最初为黑色的,风化后呈黄绿色。
4)辉绿岩 7日在从方山火山口往回返不远处的岩墙发现。属岩浆岩中的浅层
侵入岩;成分同辉长岩、玄武岩,为基性岩;岩墙呈环状,两边向里弯曲,厚度约50cm;呈黑和紫红色;在地底下形成,暴露出地表后易风化。
5)正长斑岩 8日于蜂蜜厂观察到,正长斑岩属岩浆岩中的浅层侵入岩。其矿
物成分有正长石(肉红色)、云母(主要是白云母)、方解石和文石。该岩浆岩侵入周围船山组石灰岩并部分包裹着石灰岩 形成捕掳体。 2、 沉积岩。
1)角砾岩, 在燕子矶公园夕照楼发现,属于沉积岩,有明显层理构造。其碎
屑为棱角分明、直径有几厘米的砾状岩屑。其胶结物为铁质胶结物,呈红棕色。
2)石灰岩, 在燕子矶公园俯江亭看到,表面发灰,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含
大量方解石和少量化石;
在二台洞看到白云质石灰岩,层理不大清楚,厚层层理构造,含有少
量白云石; (石灰岩有的颜色发黑,说明含有有机质,形成于海底。黑色越深 则说明其有机质含量越多)
在四十二佛手处亦看到,石灰岩上长有方解石脉,有刀砍状构造和缝
合线构造;
6日在消防士官学校对面废弃石场看到,具肉红色色调的灰白色石灰
岩,有方解石矿脉和赤铁矿脉。
9日在三茅宫发现。石灰岩包裹有有机质,颜色深(他色),方解石
脉亦因含有有机质而颜色较深,此处石灰岩(栖霞组)含燧石结核很多。
3)页岩, 在“度204”处看到;于6日在中国水泥厂后墙外岩层下段 有泥岩页岩互层
4)白云岩, 在“度204”处看到; 亦在原白云岩开采场、现幕府山遗址处看到,呈半圆C形,此处白云岩层理厚,含少量方解石,呈红色 含有铁。
5)砾岩, 在栖霞山无水白鹿泉发现,碎屑为燧石、石英等硅质物质,胶结物较为复杂 含硅质、泥质、钙质等。
10日于紫金山头陀岭公园发现紫霞洞组砾岩,碎屑主要为燧石、石英等硅质,呈椭球状鹅卵状(说明经过充分搬运),磨岩度好。
6)细粒砂岩, 于燕子矶俯江亭、观澜亭看到。细砂岩较易解理 从而形成光
滑面。
3、 变质岩 大理岩, 8日于湖山村采石场和场下均发现,是经热接触变质作用而成,局
部变质,主要矿物成分为方解石,,有方解石矿脉和赤铁矿脉,中间石脉密集两边相对稀疏。
三、构造
之 小构造:1、断层。在燕子矶公园夕照楼看到岩浆断层; 俯江亭看到角砾岩与砂岩
互层的小断; 于摩崖石刻看到有断层; 在消防士官学校对面废弃石场看到断层擦痕; 8日在蜂蜜厂生态园看到组合断层,右边为正断层,左为逆断层。
2、褶皱之背斜:在4月4日下午,于白色围墙尽头 看到完美呈现的背斜,高约16m。 8日在蜂蜜厂生态园看到背斜
褶皱之向斜:4日上午,于观澜亭观察到,下午,于“度204”处看到向斜或背斜的倾斜的一边。
3、节理。5日于石柱林看到柱状节理构造。
之 大构造:1、河流阶地。地壳抬升的结果。 在燕子矶看到长江两岸的阶地
2、溶洞。 在三台洞水月观音处看到,经10~15m的一级抬升、20~30m的二级抬升和25~35m的三级抬升而形成;在象鼻洞处亦观察到。
3、海陆变迁。南京地区历经深海——浅海——深海——陆地的变迁过程。
四、南京地区的地质简史(表格按上晚下早的顺序)
要是泥岩和页岩,形成于浅海、边海;而到泥盆纪的五通组石英砂岩,则形成于陆地;石炭系地层储存大量煤和石油,起始于边缘海;而二叠系的栖霞组石灰岩则形成于深海环境,龙潭组中主要是页岩、泥岩。其中含有煤线,起始于浅海;中下三叠系地层起始于中深海洋,上三叠系砂岩则形成于浅海;从侏罗纪开始往上的地层便起始于陆地环境,地层中的岩石也相应出现变化:侏罗纪地层早期为陆地环境,紫霞洞组砾岩形成于长江古河道;白垩纪角砾岩则形成于陆相环境;第三纪N1统地层主要为砂岩,N2地层主要是砂岩与玄武岩;第四纪早更新世中为雨花台砾石层,中晚更新世里主要是下蜀黄土,一般山上浮土都属于全新世。
小结
经过了为期七天的地质学基础实习,我们不仅对课本理论知识有了更为形象化的理解,更获得很多了书本理论之外的地质学知识。那些实际的矿物、岩石,形形色色的岩层结构、构造,紧密联系着书本却有别于白纸黑字的干巴巴的描述,带给了我们别样的、真切而有实感的感受,有利于更好地吸收并消化知识。我们在学习之余,亦欣赏了各色山川美景,享受了投入大自然怀抱的乐趣;锻炼了身体,磨练了意志----当我们“不走寻常路地”抓着植被扒着岩石实实在在地爬到山顶时,淌着汗水的脸上绽放着不亚于灿烂阳光的笑容----我们累却快乐;同时,沿途了解到南京地区的历史人文、各种有趣的小知识,领略到郊区小村庄的风土人情,在野外感受着与喧嚣城市中不同的悠然宁静;同时在这并不算轻松的实习路途中,加深了与同学、老师的感情,使我们更像一家人。这次野外实习让我收获到不少,对我意义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