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的诗词

重阳节诗词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案 唐•卢照邻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日登巴台 唐•白居易

黍香酒初熟,菊暖花未开。

闲听竹枝曲,浅酌茱萸杯。

去年重阳日,漂泊湓城隈。

今岁重阳日,萧条巴子台。

旅鬓寻已白,乡书久不来。

临觞一搔首,座客亦徘徊。

九日登高 唐•王昌龄

青山远近带皇州,霁景重阳上北楼。

雨歇亭皋仙菊润,霜飞天苑御梨秋。

茱萸插鬓花宜寿,翡翠横钗舞作愁。

漫说陶潜篱下醉,何曾得见此风流。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筵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1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秋登兰山寄张五 唐•孟浩然

北山白山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重阳 唐•司空图

菊开犹阻雨,蝶意切于人。

亦应知暮节,不比惜残春。

谢新恩 唐•李煜

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

又是过重阳,台榭登临处。

茱萸香堕,紫菊气,飘庭户,晚烟笼细雨。

雍雍新雁咽寒声,愁恨年年长相似。

诉衷情 北宋•晏殊

2

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气欲重阳。

远村秋色如画,红树间疏黄。

流水淡,碧天长,路茫茫。

凭高目断,鸿雁来时,无限思量。

蝶恋花 北宋•晏几道

庭院碧苔红叶遍,金菊开时,已近重阳宴。

日日露荷凋绿扇,粉塘烟水澄职练。

试倚凉风醒酒面,雁字来时,恰向层楼见。

几点护霜云影转,谁家芦管吹秋怨。

阮郎归 北宋•晏几道

天边金掌露成霜,云随雁字长。

绿杯红袖趁重阳,人情似故乡。

兰佩紫,菊簪黄,殷勤理旧狂。

欲将沉醉换悲凉,清歌莫断肠。

斗百花 北宋•柳永

飒飒霜飘鸳瓦,翠幕轻寒微透,长门深锁悄悄,满庭秋色将晚。眼看菊蕊,重阳泪落如珠,长是淹残粉面。鸾辂音尘远。 无限幽恨,寄情空殢纨扇。应是帝王,当初怪妾辞辇。 陡顿今来,宫中第一妖娆,却道昭阳飞燕。

西江月 重九 北宋•苏轼

点点楼头细雨,重重江外平湖。

当年戏马会东徐,今日凄凉南浦。

莫恨黄花未吐,且教红粉相扶。

3

酒阑不必看茱萸,俯仰人间今古。

千秋岁 北宋•李之仪

中秋才过,又是重阳到。露乍冷,寒将报。

绿香催渚芰,黄密攒庭草。人未老,蓝桥谩促霜砧捣。 照影兰缸晕,破户银蟾小。樽在眼,从谁倒。

强铺同处被,愁卸欢时帽。须信道,狂心未歇情难老。

醉花阴•重阳 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行香子 宋•李清照

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

薄衣初试,绿蚁新尝,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 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

那堪永夜,明月空床。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

踏莎行 南宋•辛弃疾

夜月楼台,秋香院宇,笑吟吟地人来去。

是谁秋到便凄凉?当年宋玉悲如许!

随分杯盘,等闲歌舞,问他有甚堪悲处?

思量却也有悲时,重阳节近多风雨。

满江红 金•段克己

4

雨后荒园,群卉尽,律残无射。 疏篱下,此花能保,英英鲜质。 盈把足娱陶令意,夕餐谁似三闾诘。 到而今,狼藉委苍苔,无人惜。 堂上客,头空白,都无语。

怀畴昔恨,因循过了,重阳佳节。 飒飒凉风吹汝急,汝身孤特应难立。 漫临风,三嗅绕芳丛,歌还泣。

折桂令 元•张可久

对青山强整乌纱。归雁横秋,倦客思家。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 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 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采桑子•重阳 现代•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5

重阳节诗词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案 唐•卢照邻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日登巴台 唐•白居易

黍香酒初熟,菊暖花未开。

闲听竹枝曲,浅酌茱萸杯。

去年重阳日,漂泊湓城隈。

今岁重阳日,萧条巴子台。

旅鬓寻已白,乡书久不来。

临觞一搔首,座客亦徘徊。

九日登高 唐•王昌龄

青山远近带皇州,霁景重阳上北楼。

雨歇亭皋仙菊润,霜飞天苑御梨秋。

茱萸插鬓花宜寿,翡翠横钗舞作愁。

漫说陶潜篱下醉,何曾得见此风流。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筵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1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秋登兰山寄张五 唐•孟浩然

北山白山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重阳 唐•司空图

菊开犹阻雨,蝶意切于人。

亦应知暮节,不比惜残春。

谢新恩 唐•李煜

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

又是过重阳,台榭登临处。

茱萸香堕,紫菊气,飘庭户,晚烟笼细雨。

雍雍新雁咽寒声,愁恨年年长相似。

诉衷情 北宋•晏殊

2

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气欲重阳。

远村秋色如画,红树间疏黄。

流水淡,碧天长,路茫茫。

凭高目断,鸿雁来时,无限思量。

蝶恋花 北宋•晏几道

庭院碧苔红叶遍,金菊开时,已近重阳宴。

日日露荷凋绿扇,粉塘烟水澄职练。

试倚凉风醒酒面,雁字来时,恰向层楼见。

几点护霜云影转,谁家芦管吹秋怨。

阮郎归 北宋•晏几道

天边金掌露成霜,云随雁字长。

绿杯红袖趁重阳,人情似故乡。

兰佩紫,菊簪黄,殷勤理旧狂。

欲将沉醉换悲凉,清歌莫断肠。

斗百花 北宋•柳永

飒飒霜飘鸳瓦,翠幕轻寒微透,长门深锁悄悄,满庭秋色将晚。眼看菊蕊,重阳泪落如珠,长是淹残粉面。鸾辂音尘远。 无限幽恨,寄情空殢纨扇。应是帝王,当初怪妾辞辇。 陡顿今来,宫中第一妖娆,却道昭阳飞燕。

西江月 重九 北宋•苏轼

点点楼头细雨,重重江外平湖。

当年戏马会东徐,今日凄凉南浦。

莫恨黄花未吐,且教红粉相扶。

3

酒阑不必看茱萸,俯仰人间今古。

千秋岁 北宋•李之仪

中秋才过,又是重阳到。露乍冷,寒将报。

绿香催渚芰,黄密攒庭草。人未老,蓝桥谩促霜砧捣。 照影兰缸晕,破户银蟾小。樽在眼,从谁倒。

强铺同处被,愁卸欢时帽。须信道,狂心未歇情难老。

醉花阴•重阳 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行香子 宋•李清照

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

薄衣初试,绿蚁新尝,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 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

那堪永夜,明月空床。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

踏莎行 南宋•辛弃疾

夜月楼台,秋香院宇,笑吟吟地人来去。

是谁秋到便凄凉?当年宋玉悲如许!

随分杯盘,等闲歌舞,问他有甚堪悲处?

思量却也有悲时,重阳节近多风雨。

满江红 金•段克己

4

雨后荒园,群卉尽,律残无射。 疏篱下,此花能保,英英鲜质。 盈把足娱陶令意,夕餐谁似三闾诘。 到而今,狼藉委苍苔,无人惜。 堂上客,头空白,都无语。

怀畴昔恨,因循过了,重阳佳节。 飒飒凉风吹汝急,汝身孤特应难立。 漫临风,三嗅绕芳丛,歌还泣。

折桂令 元•张可久

对青山强整乌纱。归雁横秋,倦客思家。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 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 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采桑子•重阳 现代•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5


相关内容

  • 重阳节诗词:孝亲敬老的名言俗语
  • 夕阳无限好,人间重晚情. 扶老养老传家久,(重阳节) 尊老敬老世泽长. 孝敬父母以情为上. 尊生老人, 就是尊重自己的未来. 尊敬老人就是尊敬自己, 老人今天就是自己明天.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敬奉公婆,如同生身父母; 友爱姑叔,胜似手足同胞. 太阳光大,父母恩大.[重阳节诗词:孝亲敬老的名 ...

  • 诗句描写赏析(四)
  • 关于描写长江的古诗词赏析目录 关于描写长江的古诗词赏析目录关于描写长江的古诗词赏析目录: 最后整理:2012.12. 阅5 转2 评0 公众公开 16-07-11 06:46 关于描写水的古诗词赏析目录 关于描写水的古诗词赏析目录关于描写水的古诗词赏析目录: 最后整理:2012.12. 阅6 转2 ...

  • 重阳节诗词朗诵比赛方案
  • "我们的节日·重阳节" 主题经典诗词朗诵比赛活动安排 一.活动背景:今年10月6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重阳节.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进一步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根据上级有关文件安排结合我校实际,举办"我们的节日& ...

  • 2012年(九九)重阳节活动总结
  • 2012年(九九)重阳节活动总结 重阳节是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爱幼优良传统的节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校根据上级指示精神,举行了主题为"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的庆祝活动.现将活动具体情况作如下总结: 一.活动时间 10月20日-10月23日; 二.参加人员 全体师生.退休老教师 ...

  • 发挥诗词歌赋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 在我国灿烂的民族文化中,有数以万计脍炙人口的诗词歌赋.语文教学如果充分利用诗词歌赋含蓄蕴藉.内容丰富.短小精悍.易抄易记等特点,采用多侧面联系.多渠道贯通,使其和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就可以更好地发挥诗词歌赋在教学中的作用.那么,诗词歌赋如何同语文教学结合,又怎样发挥其作用呢? 一.造成气氛,激发兴趣讲 ...

  • 重阳节黑板报资料--重阳古诗词
  • 重阳宴集同用寒字 [唐]张登 锡宴逢佳节,穷荒亦共欢.恩深百日泽,雨借九秋寒. 望气人谣洽,临风客以难.座移山色在,杯尽菊香残. 欲识投醪遍,应从落帽看.还宵须命烛,举首谢三官. 重阳山居 [唐]司空图 此身逃难入乡关,八度重阳在旧山. 篱菊乱来成烂熳,家僮常得解登攀. 年随历日三分尽,醉伴浮生一片 ...

  • 浅析古诗词中菊花意象
  • 中图分类号:I20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0)10-098-01 摘要:菊花伴随着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在时间和空间里走出了一道由原厚重的人文风景线,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传统文化.它是秋天的使者和象征,在萧瑟凋敝的深秋开放,傲寒凌霜,他战西风而不怯,经严霜而愈妍,袅袅娜娜 ...

  • 浅议菊花在古典诗词中的多义性
  • 我国是花的国度,牡丹国色天香,荷出淤泥而不染,兰幽谷吐芳,梅高寒绽蕊,菊凌霜傲放.我国也是诗的国度,诗歌的发展源远流长,形式异彩纷呈.自古爱花佳话不胜枚举.古代的文人雅士往往把花作为写景抒情之意象,赋予花不同的文化内涵.不同的风骨. 菊花是我国的传统名花,早在<礼记・月令>里就有&quo ...

  • 沪教版五年级(第一学期)语文古诗词解析
  • 九年义务教育课本 五年级 语文(第一学期) 古诗词解析 1. 乡村四月 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参考译文] 山坡.原野间草木茂盛,一片葱茏,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满目亮白.杜鹃声声啼叫,天空中烟雨蒙蒙.四月到了,农民都开始忙起了农活,闲 ...